靈感範文站

課例研究心得(新版多篇)

課例研究心得(新版多篇)

課例研究心得 篇一

在華師大學習的第二週,又陸續領略了幾位“名師”的風采,其中15日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玉東教授向我們主講的“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過上午三個小時的講解,使我對課例研究有了重新的認識。

“課例”是一個課堂教學改進的實例,是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以前我沒有認識到“課例”在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平時把它當成一個負擔,更談不上在管理中指導教師進行“課例研究”。課例研究的價值在哪裏?就參與教師來說,可以聚焦課堂、聚焦學科,促進學科教學內容知識發展,是傳統教研活動的精緻化研究。優秀教師積累的豐富的“實踐智慧”需要通過課例加以傳遞;同伴的經驗可以通過課例讓大家共享;大量的教育教學案例成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課例研究起源於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產生於醫學領域,後來哈佛商學院將案例研究引入教學領域來培養和教育學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都要研究300多個案例,因此而獲得巨大成功,併爲其它領域所借鑑。中國小教育教學借鑑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課例研究”。

回到學校,我要“學以致用”,要開展課例研究的探索,首先發現問題、確立主題、設計方案:要對教師的需求進行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瞭解大多數教師的實際需求,摸清教師的認識和行爲現狀,然後據此確定課例研究的主題和形式。入口要小,便於深入研究,儘量避免“大”而“空”的主題。然後觀察課堂、研究課例。課例研究需要先進的理論和課改理念做支撐。在課例研究過程中,有些教師缺乏理論底蘊,在自我反思、課堂觀察、課例研討等環節,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上,不善於對課堂中發生的問題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課例研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理論學習是課例研究走向深度的關鍵。圍繞主題學習理論,使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效對接。最後行爲跟進、持續研究。在課例研究活動的最後階段,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要對問題解決的多種策略加以比較和甄別,從中篩選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辦法和有效策略,供大家在今後的教學中自主選擇。當然,歸結總結,達成共識,不是爲了追求單一的、權威的改進建議,而是爲了教學策略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更具有建設性,更容易被教師認同和理解。

課例研究是提升教師教學實踐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與教師的專業成長密切相關。從日常聽課、評課到主題課例研究的開展,是一種課堂研究方法的改進,更是一種學習文化和研究文化的重建。

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篇二

20xx年xx月xx日在柳南區教研室黃偉主任的主持下,柳南區開展了一天的數學學科培訓工作,培訓中三位專家的講學精彩易懂又實用,培訓結束,我餘興猶存,感槪頗深,現把我的一些感受寫出,與同行共交流。

一、針對性強,且通俗易懂。

柳高的何老師從會考入手,展開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如何做好國中與高中教學的銜接工作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說明,給我今後開展數學教學提供很好的方向;35中的張主任從如何做一位幸福的教師和如何搞好會考備考工作娓娓道來,通俗易懂,給我對教師的理解又有新的認識,給我即將進入九年級的備考工作有了很好的方向;市數學教研員李主任從數學整理題目、解題目、講題目、編題目四方面激情澎湃的道來,給我深深感受到好的題型對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性,對教師能力的提高也有極大的幫助。

二、新穎性。

三位專家從實際入手,來源於教師最常接觸的,易於教師接受的,但又極巧妙地又極具新穎的展開培訓,參與培訓的教師不知不覺的跟着專家走,專家講完後,老師餘興猶存,特別是市數學教研員李主任的培訓,給我們在緊張又其爲注意中進行培訓,他因地制宜的運用了孟照彬教授的理論精髓,以老師動中學,做中學,給老師既得到實踐,又得到理論。

三、可操作性。

三位專家所培訓的內容,都是老師實際工作的內容,只不過許多老師沒有達到理論上的昇華而已,今天專家的培訓如及時雨,易懂又易於操作,我想我們參與培訓的教師今後肯定按照專家要求有所創新的開展一系列工作。

四、自檢的功能。

以前在專業方面,我自認還可以,但從今天三位專家的培訓中,我感到我與專家的差距還很大,促使我反思很多,今後將我結合自身情況及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提升自身能力的計劃:

(一)加強學習。既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學專業以外的知識,牢牢記住:“學到老,用到老” ;“要給學生半桶水,你必須有一桶水,而且是流動的水”。

(二)定位好學生。面對的學生不同,學情就不同,要結合所教得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不同的收穫,提升學生數學的各種能力。在培訓學生提升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團體的力量。團體的作用肯定比個人單幹發揮更大的效果,因此我要利用教研組的力量達到互幫互助、資源共享的效果,及提升我能力,也提升本組教師的能力。

總之,三位專家今天的培訓,給我觸動很大,給我想了很多……,更給我在學校層面的工作上提供一些好的方向,我相信本人和學校的工作,今後會變得更加好起來。

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爲期4天的品德學科培訓終於落下了帷幕,短短几天的異地學習給我的教學思想和授課方法上極大的啓示,可以說是受益無窮。

回顧幾天來所進行的每一次知識的洗禮,總感覺受益匪淺,它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學方面與優秀老師的差距,同時也讓我深感肩上擔子的重大,新課改形勢下,老師在教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做一名優秀的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下面簡單談談我的體會:

聽了呼倫貝爾教師培訓中心樑光榮老師做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解讀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學生學會做人是本課程的核心,同時,使我加深了對課標的理解,更加明確了本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及課程結構框架、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從而使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實施有效教學。

聽了李豔華老師做的“關注課前準備實施有效課堂教學”講座,我茅塞頓開。我作爲一名學習者知道了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備課都應該備什麼,都應關注哪些方面。在實際操作中怎樣去落實。通過本次親歷活動後,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 ——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

聽了海拉爾市王玲玉老師和王靜飛老師的兩節課,我收穫很大。這兩節課都能準確把握課標。王玲玉老師的課注重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王靜飛老師的課注重了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兩位老師在教學中能創造性使用教材,開發課程資源,教學內容突出了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展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雖然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但是他們身上存在很多共同點——都以新課標的理念爲自己教學的宗旨,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快樂,並使自己的品德得到了良好的培養。

本次活動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也深感自己在品德學科教學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還欠缺,對教材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新教學技術(網絡)的運用還不夠熟練等。

總之,我非常感謝教師培訓中心的領導和我校領導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早日成爲學科骨幹教師。

數學研修心得體會 篇四

這次是我弟一次參加網絡培訓,這次讓我們親身體會到培訓裏面的真正內涵和豐富的知識面,與此同時讓我個人感覺到知識的一種昇華從這裏開始,總的來說,形式多樣,有名師的專題講解和分享,有學員圍繞專題而進行的互動討論,爲我們的教育生涯拓寬了更長更廣泛的學習和教育方式,回首這兩個月來的學習,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在學習期間,我深深地感到了新的教育觀念的衝擊。這個衝擊來自於教材、來自於教師、同時也來自於方法。精彩的知識面,讓我吃了一頓營養豐富的理論餐,並引發我不斷的思,而且專家們的那種自信和特的個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們身上,我得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作學問的方法的成長,而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事業、嚴謹勤奮、潛心鑽研、孜孜不倦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和作爲教師、作爲學者的閃光的人格魅力給我的感染。在這裏,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能站在更高的層次上思我的教育,能更嚴肅地思考我所面臨的挑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意識到了作爲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在教育中的分量,意識到了樹立新的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的重要意義。

我們部分教師對教育,認爲只要考試選拔制度存在,教育只能是應試教育,任何先進的理念都只是美好的理想。於是,我們中很多人安於現狀,停留於對教參的傳授,對教育的不足、失誤一味歸咎於應試,歸咎於學生的無知。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砥礪磨練,不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即使學習,也只是裝了一些新名詞、新概念,不與教學實踐結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現在想來,不經意間我已成了新課程實施的阻礙者。

“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教授的講座引發了我的思考,以往的課題研究是爲了結題而研究,不是針對學生,而是針對課題評審人員,一度造成課題研究假、空的局面,寫個開題、結題報告,再補上一堆資料,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結題了,久而久之,老師們對於課題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蕩然無存,再加上我們疲於應付日常教學,課題對於我們來說而成了負擔。由此看來,我們沒有真正認識到課題的本質和重要性。

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夢想,留下太多的茫然與困惑。這兩個月來我們靜靜地聆聽講座,靜靜地寫心得,徜徉在學習的快樂裏。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自己的`淺陋,也看清了過去的自己: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吃老本念頭多,終身學習意識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闖勁少無意義的耗費時間多,有價值的嘗試探索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少。通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我們今後會朝着這個方向前進的。

在這次的培訓中,聽到最多的話除了“思”便是“不動筆墨不讀書”。老師們在交流時都有同感:教學有一定經驗,所帶班級成績方面,我們可以說還是很驕傲的平時讀書也不少,可談到論文方面,部分教師可以說毫無建樹。之所以這樣,除了因爲自己教學理論的匱乏,無法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還有很多老師是疏於動筆的,每次寫東西可以說是挖空心思,而自己的評價永遠是簡潔的四個字“文不達意”,這就是我平時“讀寫分離”造成的結果。學生不練筆作文沒有提高,我們教師也是這個道理。這次培訓班的學習,每週必寫的新得,可算戳到我的痛處了。所以,內心是很牴觸的,但沒辦法,作業總是要交的而且還要爭取優秀。每次如難產般的完成作業,但出乎自己的預料的是這樣“艱難”的寫了幾次作業後,發現我在教學理論面再不象從前那樣無話可說,偶爾也可以“引經據典”一下了,這就是進步吧

我一直認爲學生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所以,工作上,很一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教學這一塊兒。備課、上課、批作業,每天在重複着這樣的“三步曲”。尤其對於備課,手拿一本課本和教參,再加上自己對於數學的理解,這就叫充分備課,而後胸有成竹的去上課了。這次的培訓,讓我真正知道了“備課”的含義。教師備好課必須具備“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實踐性知識”。總之這次的研修班學習給我是受益匪淺的效果,即便是在空閒時看到的一個老師和學生互動的一個小案例,也能讓我體會到這種的互動是有必要的,可以提升更多的發展潛力的。

在培訓的時候,我會情不自禁的想到這是我認識的一種重的憧憬,是一種理想,是必須要完成的一些東西,甚至我會覺得裏面的很多豐富的知識是我的傑作,甚至不如我的傑作。我相信這些豐富的知識面可以激起我的更宏偉的目標以致實現。

課例研究心得 篇五

我校教研組舉行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課例研究活動。本次活動以“品名師課例,促專業成長”爲研究主題,通過看名師們的各科課例,進行了紮實有效的課例研究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課例研究”。作爲參與活動的一員,我深有感觸,以下淺談幾點我的個人體會:

1、感動。在本次活動中,有三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動。其一:老師們的積極參與。活動前成立了研究小組。多位教師和領導雖然在一線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來,先後兩次在朱老師的精心安排下,設計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題鮮明的方案。在設計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毫無保留。這樣的同心協力,我們的活動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二:研究教師的虛心努力。本次參加活動的教師發言及有理論高度,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廣度。如果不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我們的教研活動又哪能如此精彩呢?

其三:領導的關注。本次活動自始至終,學校領導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蹤。在活動過程中,領導身體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教研組教師研討交流,俯下身來和教研組成員評課議課。除此之外,本次活動中,校長也親臨現場,並對此次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領導這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咱們的工作,咱們怎能不感動不努力呢?

2、收穫。自學校教研室成立教研組後,幾年以來我在參加教研活動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朋友和知識。記得初次活動時相聚的時候,大家彼此都還很拘謹,討論問題、評課議課時,都還帶着些許靦腆。而今,這個集體是團結的、溫暖的、欣欣向榮的。彼此友好、互相關心、暢所欲言、共同進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這裏,我們不僅擁有了朋友,更收穫了無盡的知識源泉。教研活動就如同一個精彩的大舞臺,我們在一線工作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這個舞臺上被演繹的淋漓盡致。每參加一次活動,我都覺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動力、信心、幹勁兒……

3、提高。初識“名師課例研究”,不知其究竟爲何?通過參加此次活動,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內涵:即以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作爲案例進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或者說是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特定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的過程。這樣的概念易於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於把握:問題設計實踐反思總結。搞清了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開朗,這就是“課例研究”。回想我們以往的教研課,與之相比,課例研究不僅克服了以往教研課的盲目性,更爲教研活動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研討過程的平臺,教師們共同探討,交流分享,獲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學的教研過程,更使大家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這些聯想到課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學院每年每位學生都要研究300多個案例,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將屬於我們!“讓我們在教研中,獲得智慧、方法、啓示,然後生根發芽,在自己的沃土上開花、結果吧!”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 篇六

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9月開始的“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活動,我十分珍惜這次遠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自從參加“國培”學習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點滴時間,打開電腦進行聽課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觀看、專心聆聽視頻中專家們的專題講座及課例中教師們的精彩授課,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我通過認真閱讀相關資料,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完成作業,與其他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班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等,獲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現將我這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本次培訓通過網絡培訓的方式,使我們農村教師有幸聆聽了專家對我們國小數學教學的'理論指導。對當前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闡述,他們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統的闡述,從宏觀和微觀方面爲我們講解了最新的課標發展動向,解釋了我們一線農村國小數學教師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讓我們找到了農村國小數學教學的方向,轉變了我們的教學觀念。

二、進行學情分析,把握學生的動向。

我以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是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很少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瞭解學生的經歷、經驗、對問題的疑惑、對知識的需求等。這樣,就使教學活動失去針對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培訓,使我明確了學生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核心,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是變化的,而不應該死搬教參中的內容。其變化的依據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通過學情分析,可以發現學生認知層面的具體問題,並準確的分析成因,從而非常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資源,使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目的明確,最終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我們只有瞭解了學生,才能更好的爲學生服務,才能減少教學的盲目性。

二、熟悉教材聯繫,把握教改方向。

作爲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聽了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分析講座,讓我明確了教學目標及聯繫,更有效的把握教材,聽評課時更能發現優點和不足。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四、加強課例研究,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真實反映。各個學校的聽評課活動的開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課例研究,但這次培訓,收看專家的課例研究解說,知道了自己的嚴重不足,因爲以課例爲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通過《課例研修》專題的學習,我對課例研修的操作流程及開展課例研修的價值意義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課例研修是一種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方式,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今後師訓工作及教研工作的一些反思。

課例研修是教師研修團隊的共同行爲,他們在關注對真實教學問題的發現、研究與解決的同時,會將理論學習與備課、說課、授課、觀課、議課、反思等實踐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1、在常態課堂教學中,科學觀察、深度反思和持續改進教師教學行爲,提高研修技能和實踐智慧;

2、將日常教學與研修、培訓融於一體,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契合;

3、課例研修要去“功利”、“表演”和“示範”,爲教師的“發展”而研修;

4、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研修文化。

教育是一種實踐的藝術。以往教師教育者所提供的專業學習方式,爲了操作簡便、儘可能降低培訓成本,往往以專家報告爲主、輔以學校教學現場觀摩或組織學員間討論交流,造成了學員“聽的時候激動、回去後沒有行動”,或者說沒有改善行動的能力。教師的教育專業工作,是一門源自實踐、運用於實踐的藝術,用演講爲主的培訓方式教會教師如何行動,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正因爲教育的實踐性極強,教師的專業學習不可避免地涉及:教師如何把培訓活動中來自教師教育者所提供的明確知識與默會知識轉化爲教師自己的明確知識與默會知識。

以前培訓活動中所主要採取的單一的培訓方式有其弊端:專題報告式“只聽不做”;現場考察式“只看不做”;參與討論式“只說不做”。當然,這些列舉的當前主要採用的培訓方式各有其優勢所在,卻缺乏了對教師專業發展最爲關鍵的實踐性默會知識的多種學習形式的強調。

由此反思我們的師訓教研工作,我們能爲教師的專業學習做什麼?

根據教師培訓目標和要求,培訓宜採取“六結合”的方式:

1、專題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

2、教學觀摩與評課議課相結合;

3、教法探討與能力訓練相結合;

4、微格訓練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5、教學實踐與研討反思相結合;

6、專題教學與團隊輔導相結合。

使培訓體現以下特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資源。培訓集中優勢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教師獲得的是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信息。二是雙向互動,全方位的交流。輔導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通過面對面、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輔導教師與學員的心理距離,增加輔導教師與學員的交流機會和範圍。並且通過學員在交流中的發言,使教師瞭解學員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主要問題,使指導更加有針對性。三是個性化教學。充分滿足學員個性化的要求,給學員以更大的自主權,學員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去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使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接受。四是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授課教師站在課改的前沿,時代的高度,以廣闊的視野,抓住核心問題,高屋建瓴地擊中問題要害,給予全方位的學習指導,用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解讀課程,解決教師們在工作生活、教師成長、課堂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和困惑,使所有內容都非常貼近教師,貼近教學。

教師教育者的工作不僅僅是事務性的組織工作,更不能在事務性中迷失了教師教育的方向。今後在師訓及教研工作中我們應通過開展有效的研修活動,始終圍繞課堂,放在方法的引領上,而方法是教師離開一個研修活動後可以應用在日常教學研究中去的,以此提升我校教師及參訓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際教學水平。

課例研修心得體會 篇七

20xx年10月10日至今,我有幸參加了貴州省20xx“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納雍黔西化學班培訓。我很珍惜這次不斷完善自我的培訓,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在培訓中,我聽了許多專家的精彩講座,領略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與班上的各位優秀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自身的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穫很大。

在本次培訓中,我通過學習,瞭解到什麼是課例研究,如何做課例研究,做課例研究的意義。我知道做課例研究,對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總結教訓經驗,分析不足,是很有好處:

一、對“課例研修”的學習和實踐,我明白了什麼是“課例研修”,也逐漸領悟到“課例研修”的意義。“課例研修”是一種重要的行動研究方法,通過課堂教學,採用課堂研究的方法與技術手段,進行持續學習與持續實踐。我逐漸認識到:課例研修作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種研究形式,它的價值並不是讓我們去探尋普遍規律的教育認識,而是在此過程中生成的教育智慧,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優化。而且,她讓我們慢慢養成一些研究型教師的專業素養:悉心觀察、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勤於反思。““課例研修”儘管現在做起來在時間和精力方面要付出地多一些,但長遠來看,這是這樣的打磨,纔可以讓我們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廣。

二、我知道了課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改進和提高教師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爲首要目標。這種研修活動最終不是追求理論上的產出,而在於教師實踐本身的改進。這種改進沒有終結的目標,因此,這種研修通過螺旋往復的過程來追求教育實踐的不斷完善。這種研修的過程是教師在行動中學習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觀察與反思,通過與其他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對話與交流,不斷地對自我和自我實踐加深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己。

課例研修的一般程序是:

⑴問題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可能是一種個性問題,不具代表性的,也可能是一種共性問題。

⑵設計設想一個解決的辦法,設計一個新的教學方案,寫一個新教案。

⑶行動在教學中實施這個辦法,根據設計的新方案進行研討。(上研討課)

⑷反思收集教學反應、調查教學實際效果。

⑸評議、研討、進行評估(分析成敗的原因)

⑹發現新問題,進行新一輪行動研究。

做課例要以主題爲引領,只有抓住這根線,才能使課例這隻風箏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做課例要從觀察點着眼,在課堂中洞察,在教學中取證,在研討中生成,在課例中積蓄。只有經過“三實踐兩反思“的磨礪,才能於“一團亂麻中理出頭緒”,最後形成經驗,讓成長與成果同步。

通過學習,我對課例研修有了初步的瞭解。課例研修對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促進教學、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這類研修活動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比較接近,但是要比平時的聽課、評課之類的教研活動要更深入、更系統。課例研修是一種旨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改進和提高教師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爲首要目標。是校長和教師經常遇到或亟待解決的實際教育教學問題。這種研修活動最終不是追求理論上的產出,而在於教師實踐本身的改進。這種改進沒有終結的目標,因此,這種研修通過螺旋往復的過程來追求教育實踐的不斷完善。這種研修的過程是教師在行動中學習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觀察與反思,通過與其他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對話與交流,不斷地對自我和自我實踐加深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己。

課例研修心得體會 篇八

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9月開始的“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活動,我十分珍惜這次遠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自從參加“國培”學習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點滴時間,打開電腦進行聽課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觀看、專心聆聽視頻中專家們的專題講座及課例中教師們的精彩授課,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我通過認真閱讀相關資料,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完成作業,與其他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班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等,獲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現將我這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本次培訓通過網絡培訓的方式,使我們農村教師有幸聆聽了專家對我們國小數學教學的理論指導。對當前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闡述,他們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統的闡述,從宏觀和微觀方面爲我們講解了最新的課標發展動向,解釋了我們一線農村國小數學教師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讓我們找到了農村國小數學教學的方向,轉變了我們的教學觀念。

二、進行學情分析,把握學生的動向。

我以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是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很少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瞭解學生的經歷、經驗、對問題的疑惑、對知識的需求等。這樣,就使教學活動失去針對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培訓,使我明確了學生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核心,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是變化的,而不應該死搬教參中的內容。其變化的依據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通過學情分析,可以發現學生認知層面的具體問題,並準確的分析成因,從而非常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資源,使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目的明確,最終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我們只有瞭解了學生,才能更好的爲學生服務,才能減少教學的盲目性。

二、熟悉教材聯繫,把握教改方向。

作爲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聽了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分析講座,讓我明確了教學目標及聯繫,更有效的把握教材,聽評課時更能發現優點和不足。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四、加強課例研究,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真實反映。各個學校的聽評課活動的開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課例研究,但這次培訓,收看專家的課例研究解說,知道了自己的嚴重不足,因爲以課例爲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向我反映,數學的基本概念枯燥乏味。現在想想,我們的教學之所以沒有吸引學生,主要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好教學資源,沒有很好的將數學的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繫起來。教學資源指可爲教學服務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的總和,要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就要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的目標,因此思路一定要放開,方法一定要靈活。

通過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通過這次培訓和現場觀摩,讓我有機會嘗試全新的教學模式,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課例研究心得 篇九

一、課例研究對您的專業成長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試舉例說明

1、課例研究是對教學經驗的一種重新審視與重新構建的過程。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可能備完一次課就不會再進行修改,其實我們在每次上同一節課時,應該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是否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這些是我在平時教學中不會重新審視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和關注學生的學。

2、課例研究注重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可以促進教師從經驗型向反思型、專家型教師的轉變,促進教學行爲的轉變。課例研究通過對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或細節的細緻觀察和深入反思,探討問題產生的背後原因及影響,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和方法。並且克服了常規教學研究的盲目性。教師專業的成長和發展,關鍵在於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開展課例研究,有助於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

3、課例研究培養我的問題意識,提高我的科研能力。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有時有新的問題和困惑產生。進行課例研究,爲老師們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了條件。在研究課例的過程中,我將自己日常教學實踐接觸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認識,經過理性的探索、認識和加工,並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教育、教學理論,這種理論不僅具有創造性、實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對於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4、通過課例研究,能不斷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意識地去嘗試着改變教學方法,在反思中嘗試,在嘗試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終提高自己。

三、您對課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試舉例說明。

對課例研究,原來我不知道研究什麼,通過這幾年的網絡研修,我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課例研究是對教學經驗的一種重新審視與重新構建的過程。在原來的課例研究中,我們只會精心的去設計教學環節,而很少精心的去考慮我爲什麼這樣去設計,而課例研究的學習讓我知道了要研究什麼,課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學生怎樣學,研究老師怎樣以學定教。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增強自己的研究意識,多問幾個爲什麼。

課例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課例研究把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與教學研究活動結合起來,讓教師一邊實踐一邊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課例研究就是總結在課堂教學中成功之處,找出失敗點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策略,再從宏觀上審視,看看這堂課哪些地方還需要突破,通過反覆的研究修改,總結出精華。

通過課例研究,能不斷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意識地去嘗試着改變教學方法,在反思中嘗試,在嘗試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終提高自己。

課例研究心得 篇十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上課教師與他的同伴、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討論。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校本教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爲研究對象,着眼於在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一種“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爲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師個體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師集體在教學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經驗分享和學術互助;“專業引領”——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專業指導和支持。課例研究完全具有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種形式,目標指向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在認真學習外地經驗的同時,在課例研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兩種研討形式:

1、一人同課多輪

2、同課異構

我們在“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該校採取的方式是:分年級商定出相同的課文,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各自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聽完課後集體進行分析研討,通過這樣的活動旨在引導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課程設計、分析學生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師適度指導、學生主動參與。

第一輪的聽課、評課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一輪課下來,在教學同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不同的教師雖然教學風格各異,教學特點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在課後的研討中,老師們通過比較、分析、肯定、否定,不斷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學,從而揚長避短,各取所需。同時也提出值得關注、探討的問題,例如:“怎樣做到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識字教學的遊戲活動很多,但什麼樣的遊戲策略更有效?”老師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出謀劃策,尤其是研究人中同提供有效的策略,爲第二輪聽課、評課夯實了基礎。接下來的再次設計、聽課,主要針對第一輪聽課中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策略,促使教師行爲進一步改進,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這樣的課例研究形式從比較教學設計、課堂試銷、到研討反思教學出現的種種問題,到提出改進策略並付諸行動,再次實踐,再次反思,老師們在設計——行動——反思——行動——反思中,經歷了先實踐,再反思,再進行理論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不斷提升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了實踐智慧。

標籤:課例 多篇 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