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多篇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多篇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篇1

最早接觸太極拳是我還在上七年級時,因爲自己從小體弱多病,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報名參加運城陳正雷太極推廣中心的暑假培訓班,開始學習太極拳。

剛開始我以爲太極拳是非常容易學的,因爲在我的眼裏太極拳動作輕緩,動作又簡單,沒有什麼挑戰性。但其實並不然,我跟隨老師學習之後才發現,太極拳真的大有學問,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與"陰陽"緊密相關,所謂"剛柔、內外、虛實、靜動、鬆緊和圓方"都是太極陰陽的具體表現,比如看似簡單的"太極起勢"就對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鬆,意念如何走動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體會。

因爲自己沒有一點功底,所以剛開始學習時感覺比較吃力,老師每次上課都會一個動作反覆演示,細細講解每個招式的要領,我也儘可能去模仿老師的動作,但即使這樣,也經常是記得這招忘了下招,不能將動作連貫。聽了老師的建議後,從網上找到相關視頻,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覆練習,就這樣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我的太極拳突飛猛進,當時連父親都沒想到我會短時間內有如此快的進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我覺得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被各種瑣事困擾,心態多多少少會有些浮躁,所以我認爲能否將心收攏,將思緒拋開,注意呼吸和意念纔是學習太極拳的一個大門檻。現代人練太極拳很大原因是爲了養生,調暢身心,如果不能靜心,後面的所學也是徒勞的。

在剛開始學習時主要先練形,就是緊隨老師的授課進度,不論是跟着老師反覆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視頻也罷,得先讓自己的動作大體上向標準靠攏,做到學一式練一式,分步記憶,切忌心急。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聽老師的教誨,比如某個動作需要注意什麼,是虛步還是實步,是扣腳還是開腳,是一上一下還是一前一後。這些要牢記在心並且不斷的練習加以鞏固。老師糾正你某個動作,要先想想爲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它的什麼道理嗎?都要搞明白,並且之後儘快改正,如果在初學階段沒有改正錯誤,日後久了成了習慣,後面就很難再改過來了。總之,初學時要學與練互相結合,才能將整個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礎。

練好了形,就如同樓房建好了框架,接下來就要在其中添入磚瓦,這個"磚瓦"就是學習太極拳法,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也是我現在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太極拳的本質還是一種武術,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義的,經常說太極"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這就用到了太極拳的八種勁: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這些都需要自己去領會,並和老師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規律,使自己進一步提高。

如今我學習太極拳已近八年,從國中一直練到現在大學,始終一如既往的堅持,這是因爲我感受到了太極拳的神奇。打太極拳達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強身健體,現在的我不像小時候那樣疾病纏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後整個人都精神不少,一年當中頂多有兩次感冒。除了這一方面,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更能專心致志做完手頭中的事,大腦的記憶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夠冷靜思考,不易亂髮脾氣,打拳也增強了身體的協調。最讓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極拳對情緒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調理作用,生活中每當感到有壓力,又不能緩解釋放時,打一遍太極拳,之後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心態變得端正。所以太極拳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我說說我對太極拳的看法:

第一,現在打拳,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爲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過程就是自身放鬆的過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使得經絡舒暢,體質也由此得以增強。

第二,如果喜歡太極拳,就把它當作一門學問去研究,因爲太極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醫以及易學等思想創編出的拳法,這也使得太極成爲中國古代代表性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是一門造詣很深的學問,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極拳離不開年輕人,說到太極拳,大部分人腦海裏都浮現的是公園裏的老人緩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瑰寶,怎能缺少年輕人去學習和繼承它?在我的大學裏,有很多同學對太極還不甚瞭解,甚至有同學將楊氏和陳氏理解爲"陽式和陰式太極拳",可見太極拳知識在年輕人之間還沒有得到普及,年輕人有足夠多的想法和精力去發展太極拳,如果能在年輕人之間普及,我相信太極拳會發展的更好,成爲真正的全民性體育運動。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篇2

最初認識太極拳,是從小時候看過的一些武俠電視劇的角色中瞭解到的,譬如張衛健版《少年張三丰》裏的張君寶,趙文卓版《中華大丈夫》裏的榮海山,都是憑藉一身精湛的太極武功名揚天下。雖然從前對太極拳只是表面上一層模糊的認識,但是從這些人物的演繹過程中,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的特點已經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己切身去理解,體驗太極拳卻是這學期的體育課上,初學太極拳,不免會因爲它緩慢的動作而覺得有些枯燥與乏味。經過一兩週的模仿比劃,漸漸地入門了,也初步體會到了太極拳的“神”、“意”。太極拳比較強調放鬆,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放鬆,也要做到心無旁騖,靜心用意。太極的動作都有一定的曲線,不浮不僵,身體保持自然,輕柔勻緩。全身上下作爲一個整體,身體每個部分都要配合做到有弧度,銜接和順。老師給我們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彷彿我們做每個動作時都有一個球在順着我們的動作運行,課堂上練習的時候,我經常想象着自己兩手之間,兩臂之間有一個隨時可調整大小的球,當我們向下落手時,感覺這個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種抵抗我們手向下的阻力;弓步分手時,彷彿兩手之間有一個稍小的球隨着我們的動作緩緩旋轉;推掌時又感覺手掌前方有一個體型很大的球,我們要貼着這個球的外弧推出去,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加上這些想象,一方面感受到太極的連綿不絕,動作不能僵硬,行雲流水般的行徑,另一方面覺得也很有意思。一套24式簡化太極拳學完後,雖說是太極中的鳳毛麟角,但它也訓練了我們精神內斂,思想集中的習慣。我想其他方面的好處也不在話下。

課下一查閱有關太極拳的信息,才發現它就像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的小小的一角。它是中國的傳統精粹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不僅可以作爲一門體育項目,也可以算是藝術表演,一門古典哲學祕笈,更是中醫理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過數代的流傳,太極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楊,孫,吳,武五大派系,譽爲“五式太極拳”。每式既相互傳承、又有自己的特色,可謂百花齊放。從簡單的角度看太極拳,它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總而言之,每掌握一門新的知識技能都是值得我們珍惜的,也許以後我們像這個學期系統完整的學習一套太極拳的機會不多,但至少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它一無所知,如果能夠堅持下去,一定會受益匪淺。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篇3

學習太極拳之前,就對太極拳充滿了好奇,因爲無 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電視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有人在打太極拳,看到那輕柔舒暢而又強勁有力地動作,我們無不爲此讚歎,而我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練時打上一段太極拳。

很高興能在大學期間能有這次學習太極拳的機會。這學期我們跟隨着老師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這又增添了我對太極拳的興趣,上網下載了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視頻,學習之餘還會看看視頻,並進一步鞏固體育課上學習的動作,在寢室偶爾還會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說學習太極拳給我帶來了很多樂趣。

同時,學習太極拳又加深了我對太極拳的瞭解,原來太極拳已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系,譽稱爲“五式太極拳”。而我們所學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主要依據楊式太極拳並結合其他太極拳提煉簡化重新編創而成的。特點是柔和均勻,對基本功要求不高,動作難度小,不發力,同時也適合各年齡段練習。

太極拳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人的處世態度、文化內涵等在武術中的體現。內涵十分豐富,充滿着哲理,與中國傳統的醫學有着血緣關係。學練太極拳更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防身自衛、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壽。特別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極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性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溼關節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醫療作用。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消除壓力,練後會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定平伏;工作學習效率也自然會提高。這無疑對我們學習生活緊張、精神壓力較沉重的大學生有着顯著的幫助。因此,大學期間學習太極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學太極拳時,雖然動作較簡單,但我們有好多都沒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夠標準,比如白鶴亮翅中,左手要下壓,放到體側,右腳要彎曲,左腳腳尖點地,不知道這一個動作老師強調了多少次。通過我們的反覆練習和老師的耐心指點使我們都能夠基本掌握,並且輕鬆自然地做下來。但是到後面的動作,越發變得難起來,特別是從單鞭開始的雲手,看了好多遍視頻,也不知道練習了有多少遍,後來發現其實練習時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煩躁時,再怎麼練習,也不會有進步。就像老師說的,我們應該在練習中去尋找那種感覺“心境變得平和,進而走向清淨平寧,怡然自樂的理想精神狀態”。在第一階段,我們應該在姿勢、動作上打好基礎,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勢正確,步法穩定,動作舒展、柔和。第二階段,要注意掌握動作的變化規律及其特點,做到連貫協調,圓活自然。第三階段則着重練習勁力的運用和意念、呼吸與動作的自然結合,做到動作輕靈沉着,周身完整統一。

像那樣,在掌握了各個基本動作時,我也開始力求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標準,每一個該注意的細節都不能馬虎。當然即便是這樣,和標準的動作還相去甚遠。我很清楚自己的練習還是不夠,還得繼續練習。但是隨着次數的增加,我也開始有了一點感覺,姿勢也開始變的自然起來!也漸漸地感悟到其實每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都是連貫的,不能斷開的,就好象行雲流水那樣!

練習太極拳和其它體育項目一樣,要經過一個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過程。練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過急,俗語說,欲速則不達。當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所學到的,所領悟到的東西,特別是在修身養性方面,它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後的生活裏仍將繼續堅持練習,並把太極拳當成一種興趣愛好。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篇4

?內容摘要】太極拳已經成爲中國文化的象徵性符號,太極拳在世界各地有約1億愛好者。走到世界許多地方,一提到中國,很多人知道中國的太極拳。在申奧的宣傳片中,反覆出現太極拳的形象,這進一步強化了太極文化的影響力;而且從全球文化發展潮流來看,以太極文化爲代表的東方價值觀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從中國本土的情況來看,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休閒健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關注生活質量成爲一個普遍的趨勢,這都同太極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民族體育遺產之一。我國人民長期鍛鍊中的實踐證明:它是 一種合乎生理和體育原理的健康運動。同時,從會 從我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也 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關鍵詞】 健身 養性 祛病

太極拳是一種既神祕有普通的功夫。說它神祕是因爲兩點。一點是每個人練得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另一點是所有太極拳的人當中真正的學會太極拳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爲是由於太極拳是一種極重“神”和“意”的功夫。雖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極拳適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種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現兩個一摸一樣的人。這都是由於人的身體複雜和思想之複雜。所以,每個人對太極拳的理解都不相同。這樣,人們亮出來的太極拳就千差萬別了。

爲了更深地瞭解太極拳,我們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練習,一代一代地相傳。雖然太極拳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派別,但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就是對生命仲極奧義的追求。人們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也體現了這一追求。

練習太極拳要求鬆。鬆不是軟,鬆不是僵。鬆就是放鬆,是放得開。

首先,放鬆有利於強身健體。放鬆了,才能經穴舒暢,氣脈貫通。而僵硬使經穴阻塞,氣脈不通。黃帝內經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有病是因爲不流通,流通了就沒病。要周身放鬆,猶如溝渠管道,有一處阻塞,就有一處難通。

第二,放鬆事技擊的需要。鬆練才能由鬆人柔,對抗時能柔化對方。一個人能一下子擡起一根百斤重的鐵棍子,卻難以一下子擡起一根百斤重的鐵鏈子。繼而由柔至剛。只有鬆的充分,才能緊的兇猛,對抗時才能猛擊對手。一味張緊之力猶如拿手的插釘,鬆而後緊之力猶如綸錘擊釘。何爲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鬆能休養生息。鬆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間停歇時,虎好好休息,熊卻繼續賣力打掃戰場,結果後來虎打敗了熊。世間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還是全體的,不管是練拳還是打仗,常態都是放鬆,應態纔有緊。太極拳是講陰陽對立統一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休息戰鬥,戰鬥休息,輪迴旋轉。

鬆要放得開,放得開才使動作協調柔順,圓轉靈活,如行雲流水,似布雨播風。從放得開這個意義上說,初學者不宜強調鬆。

送藥在有力和無力之間。鬆由意來統帥,做到意貫全身,鬆而有主和鬆而不懈。意也要鬆,不可太緊,太緊易僵。意僵則呆,其更惡於形僵。這樣全身內外的放鬆,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關於氣

氣是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之一。人體之氣,遍佈全身,中已有氣色好不好之說。人體之氣通過呼吸和體外之空氣吐納循環,生生不於,息息不斷。

太極拳也主張練氣。這個練氣主要指調整呼吸。要平心靜氣,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長,更流暢。具體姿勢簡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關於勁

太極拳講究勁,與人交手先接勁。勁不同於力,勁就是有意向的力。無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聰明得力。有所謂“用意不用力”,實際上是用勁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無意向的力;用聰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極拳有這麼規定,那麼我們要在開始練習太極拳時,必須要嚴格遵守姿勢要求。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神勻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僵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時以腰坐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剛柔相濟,外柔內剛,連貫協調,虛實分明。這纔是打好太極拳的基本所在。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太極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極拳以“捋,擠,按,採,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爲基本方法。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飄然騰雲之意境。

1. 太極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備受人們青睞。太極拳姿勢優美,動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單人練習也可,集體練更好。即能鍛鍊身體,又能防治疾病。不僅我國人民愛練,而且受到世界各

國人民的歡迎。

(2) 堅持練太極拳,能健康長壽

打太極拳雖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對身體的鍛鍊作用也是很大的,因爲打拳時全身的骨骼,關節,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縮訓練,不斷的改善身體各素質和各個系統功能,故能提高新陳代謝水平,有利於健康長壽。

(3) 太極拳對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六大生理作用,簡述如下:

1.鍛鍊神經系統,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於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

4.促進消化功能和體內物質代謝

5.加強肌肉,骨骼和關節的活動

6.暢通經絡

2. 太極拳的調心和調息功能

(1) 練習太極拳,可談“七情”

對老年人來說,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經常練習太極拳,淡化七情,七情爲:喜,怒,思,憂,悲,恐,驚這七種感情,時常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許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臟病,高血壓,肺癆,精神病,神經病等等都與這”七情”有關。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夠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惱,力求忍耐,盡力快活,力持鎮定。尤其是處於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於控制心理意識和思想感情 。

(2) 練習太極拳,可克服“上盛下虛”

中醫認爲,人年過四十,肝腎易虧,猶如根枯而草黃。澆水灌肥,應從根處着手,滋肝補腎,及時養身保健和祕訣。據醫學界觀察分析,“上盛下虛”者爲數不少,“上盛下虛”爲中醫術語,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出現的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陰疾少精,胸悶腹脹,食滯便祕等症,這與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精神緊張,肝腎陰陰耗多有關。

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注意下盤訓練,因只有下部沉穩,上肢才能輕靈,這樣經常不懈可克服兩腿發軟,行動不便,膝關節發硬,腰痠背痛,渾身乏力等“上盛下虛”的症狀。

在中國功夫裏,太極拳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太極運用裏五運六氣,經絡論和陰陽五行的原理,打拳時要求體現動靜兼修,形體動而頭腦靜,動中有靜,是大腦皮層得到抑制性的保護。要做到以意領氣,意氣相隨。根據十二經奇經入脈之走向,隨動作的陰陽虛實,起落翻轉,左右運行,上下貫通,升降開合,陰昇陽降,陰收陽發,開源疏導,以以動引氣,以氣推動肢體,意到而氣力相隨之。要求呼吸與動作緊密結合,即以氣支配動作,又快而慢,深,細,勻,長,逐漸使肺活量加大,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整體防病強身之實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長期堅持練習一定能起到強身健腦,祛病防病,修身養心的功效。

練習時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從容不迫,舒適自然,順序漸進,吸起呼落,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小腹自然放鬆隆起。打拳時全身肌肉要放鬆,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墜肘,骨骼肌放鬆,正脊鬆腰,提肛虛步,虛實分明,重心穩地,氣沉丹田。打太極拳以柔克剛,用意不用力。總之太極拳博大精深,學無止境,我們剛學不久,只能望其項背,只有儘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打拳結合起來,一面琢磨,一面學習。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遺產,我們要響應政府全面健身的號召,繼承發展,發揚光大太極拳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普及太極拳,弘揚武術瑰寶,強身健體,以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極拳的隊伍中來。

學太極拳,要學會營造一種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練習過程中鍛鍊身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也許這種方法應該能更好的運用到學習中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吧。覺得自己自從學了太極之後,心胸便逐漸開闊起來,情緒也不會那麼陰晴不定了。因爲完全入境的同時,就學會了如何去尋找內心的平衡點,浮躁的情緒會隨之煙消雲散。目前覺得自己所處的水平仍然花拳繡腿的水平,只會依葫蘆畫瓢,而不會拆散。痛苦是暫時的,收穫是豐碩的,學習太極拳將爲我的校園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憶。

練太極拳心得體會篇5

太極拳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風格而爲世人所喜愛。談起太極拳,人們總把它和“四兩撥千斤”的防身技擊功能聯繫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養身與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爲窺傳幾百年的優秀拳種,其內涵博大精深,實非人們想象之簡單。太極拳不僅具有健身、養身之療效,而且兼具防身、技擊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應爲練拳學的起點和歸宿。

初學太極拳的時候,只是憑着對武術的愛好而執着學習,隨着練習的深入,以及接觸了大量的太極拳書籍以後,我逐漸發現,太極拳的拳理對個人的修養有很大的幫助。太極拳修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自我修養不斷提高的過程。太極拳對修煉者的言行舉止,個性發展,品質修養都有很深的影響。許多社會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到釋然。從而滌慮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現實生活中,疾病會時不時困擾着人們,煩惱也會經常纏身,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通過藥物來解決,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壓力依靠藥物卻難以醫治,只能靠全身去調整、化解。修煉太極拳除可以清除軀體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調節個人的心理。使人的個性得到良性發展。一個研究生曾經對我說:“想不到太極拳這麼好,我患神經衰弱多年,吃藥總不見好轉。可是每當我來到這個草坪,練拳以後,頭腦總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心情就舒暢了很多,神經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轉,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這幾年來,我通過練太極拳治好了我的腸胃病、腰椎勞損、輕度的神經衰弱,使我瘦弱的體質增強了許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極拳的薰淘下,我總算從現實社會生活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不再片面地看問題,做事已多考慮對別人的影響。不以一己之好惡而隨意傷害別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蕩的胸懷、良好的心境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

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並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雲:“不矜不張,局度雍容,雖曰習武,文在其中矣。”太極拳既是一種武術也是一種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人類文化培育、滋潤的一朵奇葩,與中國古代哲學、文學、社會學、兵學、佛家、道家、儒家、醫家、戲劇、藝術等息息相關。在太極拳教學中,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外,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接觸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以求提高拳藝。拳著雲:“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太極拳綜合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儒家的“中庸”思想,醫家的

在練拳的過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藝術的審美觀等等,必然影響着人的思想發展。拳著雲:“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又云:“身必以端正爲本”等等,所有這些滲透到拳論中的思想必然會在潛形默化中淘冶練拳者的性情,促進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體與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發展。我練拳經常是在下午放學之後,經過一天的緊張學習,經常會頭腦發脹,精神極度疲勞,

此時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去練拳,而且一練就是一二個小時。演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鐘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練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時還覺得很煩悶,渾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時候,由於肌肉的放鬆,繃緊的神經也就慢慢鬆施下來,此時氣感也逐漸增強,隨着身體的運動,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溫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時候,周身溶溶澀澀,頭腦清靈,好似與天地溶爲一體,此時沒有世俗的侵擾。沒有煩惱,把一切不平和不滿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練拳以後,不覺疲勞。反而覺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擻地啃書本。

隨着太極拳修煉的深入。練拳者的氣質、思想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因爲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也是文化修養、思想修養的過程。長期的修練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拳著雲:“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失於中。”我校武協練太極拳的會員,看起來都很秀氣,但又不缺英氣,他們對人都很有禮貌,很少武人的霸氣與驕狂。在武協,新會員經常會向老會員請教一些問題,由於太極拳比較難學,對於某些問題,老會員總會根據自己所學不厭其煩、反覆多次地耐心指導,而不會藏私或者歧視別人,每當我們來到訓練場的時候都會相互問好。在武協如此,在其它場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會員的人際關係都比較好,與人都能和睦相處。太極拳對人心性修養的影響,使我感觸最深的是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正雷先生1996年途經廣州稍作逗留的時候。他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在講學的時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樣子,很多認爲他是大學的教授,而很難把他同一個武術家連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時,才能一睹武術家的真正風采。外示安逸,內在穩固,真不愧爲太極拳一代大師的風範。

太極拳對修煉者品德修養的影響是必然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觀念已深深地滲透到太極拳理論之中。陳氏先輩門規戒律中就提到許多正直做人,謙虛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誠信、仁德忠勇等門規。其實,這些門規戒律都是根據太極拳的內在特點提出來的,目的是讓門人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內蘊。

尊師重道,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練拳必先學會做人。拳著雲:“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柬,何能學藝。”練太極拳如不敬重老師或對太極拳抱懷疑態度,則會認爲老師的言傳身教無甚可取之處,對老師的心得體會不細加琢磨,以至於對太極拳的精粹之處失之交臂。“謙受益,滿招損”正直、善良、謙虛、敬業、重道應爲我們練拳者時時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學生,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傳道授業解惑,此師之責任之所在。老師是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楷模,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對學生的行爲、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力。總之,作爲太極拳的愛好者,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必重道而爲之,纔有可能把太極拳事業發揚光大。

“拳雖武藝,得其正道,無往不宜,”我在這幾年的修煉中越來越覺得拳非小道。隨着練拳的深入,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越來越大,每一個練拳者在深研太極拳健身、技擊之法的同時也應重視修身方面的作用、意義,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諦。

學習太極拳心得體會

太極,以前一聽這名字就會想到是公園裏老頭老太的形象,覺得跟我們年齡相距甚遠,但是在這學期選課接觸太極感覺受益匪淺。

初學時感覺太極十分注重意、形、態,初學者很難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時,我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在寧老師的教導下摸索了一些學習太極的門路。下面是我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太極拳是一種既神祕又普通的功夫。說它神祕是因爲兩點。一點是每個人練的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另一點是所有練太極拳的人當中真正地學會太極拳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爲是由於太極拳是一種極重“神”和“意”的功夫。雖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極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種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們上課寧老師總會讓我們放鬆下身體的各個部位,然後纔開始正式的太極拳教導;每天我們都是坐在教室,總保持着一種姿勢,感覺身體都有些僵硬了,學習太極拳以後,睡前練一下,有利促進睡眠。 其次,感覺學習太極拳後,身體平衡能力加強了,以前總覺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極是百年先人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確的,

所以練習太極有利鍛鍊平衡的。再次,練習太極也幫我鍛鍊了專注力,學習太極,就是動作時,無暇去想其他,一旦學會動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這樣會讓自己集中精力。

通過本學期太極拳學習,讓我收穫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鬆,也體會到同學間的互相友愛,更加了解老師的悉心教導,在往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學習太極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