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回顧過去百年曆程,黨的民族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展望未來新徵程,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定好民族工作新基調。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就民族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也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徵。從民族地區如期實現脫貧,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歷史性變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從“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文化下基層民族文體活動到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江海情深”,歸結到一點上都是我國各民族團結融合、多元一體的結果,都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

“登高,必下修其低;行遠,必先修其近”,處理好民族問題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僅僅抓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牛鼻子”,久久爲功,善始善終,方能推動民族新格局發展,爲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發展添磚加瓦。

那麼,爲何抓住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牛鼻子”尤爲重要?開章明義,概念先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慼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以下將分別從歷史必然性以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角度論述爲何要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

首先,不管是政治、思想經濟還是文化層面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都是相同的。總的來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與發展。因此,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要樹立符合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以推動社會存在的發展。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我國是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佈特徵,地理要素必然相應的影響其他各個要素,這就導致了自古以來我國你來我往、頻繁互動的民族關係;團結互助、相互交流的經濟關係以及兼收幷蓄、相互借鑑相互融合的各民族文化。而我國特殊的民族國情必然要求在處理好民族關係的前提下才能謀求經濟發展、政治進步和人民幸福。而新時代處理好民族關係,就要開好民族團結的“連心車”、合抱民族團結的“石榴籽”、共栽民族發展的“幸福花”,歸根到底要求我們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民族之花”常開長盛。

“民齊者強”,政治層面上,一個強大的民族,需要民族團結起來維護;一個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連心。四分五裂的,絕對不能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從哲學理論上看,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它有時領先於社會存在的發展,只有正確的、符合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才能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和完善,要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從實踐上看,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在實踐中總結做出了“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偉大決策,是符合當前社會實際的好政策,只有堅持不懈的貫徹落實這一政策才能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進步,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經濟層面上,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客觀要求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的根本前提。從哲學理論上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要確立符合先進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以推動經濟基礎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進步。從實踐上看,民族地區如期脫貧,經濟社會迎來歷史性變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少;民族產業從“輸血”到“輸血”和“造血”結合,逐步走向自我“造血”……各族人民民心向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使社會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中國的經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思想文化層面上,要發展民族文化,必然要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才能鑄牢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文化自信的根基。理論上,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凝聚和引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首先就要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能實現正確把握民族共同性與民族差異性的關係,更能發揮我們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方式多措共舉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以及增強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鑑、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從黨的百年奮鬥征程中把握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認識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使之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成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