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多篇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多篇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1

?紅旗譜》,這是我國著名作家樑斌先生所寫的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長篇小說。由於是一次讀完作品,所以明顯倉促,何況本身對這類小說帶一些成見,雖然讀時儘量避免,但仍然花費了許多時間。

?紅旗譜》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鬥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鬥爭,以“反割頭稅”和“二師**”爲中心事件,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鬥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特別是橫跨兩個時代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閃爍着奪目光彩的“這一個”,是長篇小說園地中不多見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顯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另外,綜合作品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該書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三代農民的不同鬥爭道路及其命運的歷史性變遷,深刻地勾勒出中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曲折歷程。這部長篇小說闡明瞭一個真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鬥爭才能取得勝利,人民才能徹底翻身解放。

捧着書籍,我的眼前浮現出大革命時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農民革命運動。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躍然紙上,其中有捨身護鐘的朱老鞏,飽經坎坷、有勇有謀的朱老忠,心地善良、忠厚老實的嚴志和,堅定沉着、善於鬥爭的賈湘農,以及充滿鬥爭精神的大貴二貴、運濤江濤,心向革命的春蘭等等……

從小說中,除了看到“革命”,“土地”,“共產黨”,“民主”,“鬥爭”等字眼外,我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朋友間的關懷,以及自然環境、家鄉情懷對個人的影響。當然,也不可否認,“革命”、“鬥爭”等都是反應作者樑斌思想的集中體現。醬色的臉,臉上的紋路,藍粗布這些都是很清晰的農家印象。“家”,這個題材,無論是在樑斌的這本小說,還是在現代的很多電視劇、電影等,都有着何其強大的感染力,彷佛成了像“笑臉”那樣的世界永恆的主題。在小說中,無論是嚴家還是朱家這兩個小說中核心家庭的溫暖;無論是朱老鞏的死還是嚴老祥的下關東這些“離家”的情節;還是“土地是農民的命根,他們不想離開寶地”,但爲了去看運濤,土地還是變賣了……這些情節都強烈地表現出“家”的凝聚力。

從父輩的嚴老祥和朱老鞏再到子輩的嚴志和和朱老忠,無不折射出同鄉人,建立在友情之上的同鄉人,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是魯迅對瞿秋白的真誠剖析,而嚴老祥和朱老鞏、嚴志和和朱老忠不單單是經歷了我們現代人中非常“不顯眼”的“富貴”,更是共同經歷了數不盡的“患難”。

在艱辛爭取革命中,江濤在賈湘農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如何開展宣傳,如何組織隊伍,如何開始這個廣泛的羣衆活動。那是因爲他深知農民生活在封建勢力的壓迫下。不僅要反割頭稅,更是在第二師範學校掀起了軒然大波。小說中有這麼一句話:“人,生在天地間,應當做一番有益於人類的事業。”小說雖是虛構,卻有着深刻的歷史背景。看着,我想:是不是當時的人民真的都有一種想創一片新天地的新思潮?最近,在上黨課,受了黨的性質、組織原則……這些方面的心靈“洗滌”。誠然,在我們有生之年不能實現共產主義,但是我們現在社會主義國家所做的努力是正確的。中國的前途十分光明。

在看小說的時候,我注意到“出水才見兩泥腿”這七個字,因爲我覺得平平凡凡的字,卻讓我糊塗了。我並不明白它的意思。後來,才知道,有一點“天下烏鴉一片黑”的感覺,是在譏諷封建貴族,反面映襯出農民的堅韌。那是因爲如果你在水裏呆着的時候,岸上的人因爲水的折射,覺得腿不髒。但是隻要你上岸腳干時,泥的殘渣沒了水之後就顯現出來了。

從整本小說來看,我覺得像是在回憶一件事。就如,開篇所說的“那時小虎子才十幾歲”,“二十五年後的一個春天”等,我覺得作者是站在時間軸的末端來寫這部小說,像是在回憶那些事那些情,卻不失當時時代的先鋒力量;在彷佛在審視着所謂的“命運”,好像第一代人、第二代人都在經歷着似曾相識的坎坷。兩歲的距離並不遠,卻猛然懂得擱在腦子深處的那些曾經的點點、幕幕。每當我們往後看一次,所呆想的,不管是一句歌詞還是一個字,都是那樣的揪心。眼裏看着墨黑的字,感受到有時代痕跡的家庭、朋友、愛情、家鄉,抹去那小說中感動的情節,凸顯出那種時代的“悲”,或許那是我心中的自己對生命的“悲”吧。

?紅旗譜》這部革命著作給我感觸頗深,它不僅反映了歷史,更給了我們深刻的歷史反思。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2

本次,我們去到了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參觀,我們在那裏一起回顧了先輩們的不朽事蹟。最能促動我內心的是集中在紀念堂內的一些畫面和模型。“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可歌可泣的故事,觸目驚心的刑具,讓我們的心靈一次了一次被深深地震撼着。它也許不能立刻使我們寸靈魂淨化思想境界,道德覺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提高,我們常應反思自已:今天的國太民安都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憑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頑強堅定的意志不屈不饒的精神鬥爭出來的,幸福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我們此次參觀深化了自己對黨的認識,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站在雄偉雕塑下宣誓,在紅旗旁重溫那輝煌的歷史那是何等的驕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騰,深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激情。

在紀念館裏,導遊陪同我們參觀了統念館那裏陳列了許多當年的武器和生活用品。使我們深刻地瞭解到當年革命條件的艱苦和形勢的緊張。革命先烈們爲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把滿腔的熱情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也爲我們這些後輩們做出了好榜樣。看到當年起義佈防圖和革命烈士們在領袖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奮勇殺敵,我們被先輩們軍事思想的先進性和革命熱情的高漲所震撼。那便是他們對克思列寧主義真理的信仰和誓死爲受苦難的人民創造幸福的生活而奮鬥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而奮鬥。

通討這次對革命烈士紀念堂的參觀,感悟到在平時的學習中,更應該勤奮刻苦,在生活中應該樸素節約,關愛他人。奮鬥是人生的職責,八一精神那火種便是奮鬥的動力。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3

高中時在歷史書就看過毛主席一句話“槍桿裏出政權”,毛主席雖是一介書生,但由他領導的無產階級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給人民帶來無限希望。抱着對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夠親身感受一下烈士曾經奮鬥的地方,在那裏吸收養料。

走進烈士陵園的大門,放眼望去,聳立在眼前的就是一把用石砌成的槍,雄偉壯觀,震撼人心!我們被這把槍吸引住了,滿懷激情地來到它的周圍,那時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想當年就是憑着革命烈士拿着土搶和尖槍利炮拼搏的精神,就是憑着一股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就是憑着爲人民捨我其誰的的精神,纔開闢了今天的前景。看着形象逼真的石雕,我彷彿看到了當年革命烈士奮血一戰的情景,槍筒子打紅了、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爛磚砸;刺刀拼彎了、槍托打斷了,就用拳頭揍;受傷倒下了,就扭住敵人用牙齒咬。一幕又一幕奮血一戰的英勇拼搏讓我爲之激動!

接着我們來到了廣州公社烈士墓,是烈士陵園的最高點。直徑43米的圓丘形墳冢上,綠草茵茵。36面花崗石壁的墓牆上,40只石獅子靜靜地爲5700多名廣州起義烈士護靈。陽光甚好,陵墓曙光籠罩,流光溢彩中,令人無限追懷……

爲了領略偉人的風采,睹物思人,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參觀。裏面的展覽非常豐富。打到大炮,小到印章,偉人慷慨激昂的字跡,烈士視死如歸的照片,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畫面。走到葉挺和張太雷的照片前我停了下來,想起了有關歷史事件。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時30分,廣州城還陷在濃重的夜色中。四標營教導團1000多名官兵,剛剛聽取了張太雷、葉挺作的動員講話和戰鬥部署。官兵羣情激昂、集合誓師,以“暴動”和“奪取政權”爲口令,槍斃了15名教導團中的反動軍官。“砰、砰、砰……”槍聲劃破沉靜的夜空,宣告廣州工農兵起義了!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時,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現址廣州起義紀念館),葉挺爲工農紅軍總司令,張太雷爲人民海陸軍委員。

在抗戰時,葉挺同志在開指揮部會議是分析形勢時,看到形勢不好,認爲不能再在廣州堅持,主張向海陸豐撤退。這個主張本來是正確的,當時的國際代表威爾曼不懂得打仗,主觀武斷,說搞暴動只能前進,不許後退,批評葉挺是主張去做土匪。張太雷同志不懂軍事只聽國際代表的話,從此,葉挺同志不再講話了。

在暴動取得勝利後,如果及時採取葉挺的建議,撤出廣州,有計劃地轉移到農村,這樣廣州暴動會取得更大的勝利。但由於某些領導人不懂得中國的具體國情,沒有實戰經驗,缺乏分析形勢,沒有認識到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就算認識到也沒考慮具體該怎麼解決,只是盲目地領導。12日中午去西瓜園出席工農兵大會時,由於對警衛工作沒有注意,張太雷給敵人冷槍打死了。這對當時造成了無人領導的局勢,聶榮臻和葉挺同志到財政廳的天台觀察各處戰鬥情況,看到敵人從觀音山下來,形勢對我們十分不利,我們認爲再堅持只能是作無謂的犧牲,於是下決心撤退,保留了一批革命種子,轉移到農村繼續鬥爭。

從這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中,我瞭解了廣州起義的有關史實,不僅增加了我對祖國曆史的認識,知道了由於計劃泄密,才把原定於12月12日的起義,被果斷提前到了11日凌晨;知道了爲了區分敵我,革命力量統一以在脖頸上、臂膀上繫上“紅領巾”作爲標示; 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於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時;6天屠殺,5700多革命羣衆犧牲,許多走避不及和不願離開的工人、農民、學生和革命士兵,被大批逮捕、嚴刑拷打、槍殺、活埋;這些歷史應時刻牢記,國恥家仇不能忘。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擡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着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蹟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爲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爲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爲了人民不受欺辱,爲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讚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裏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爲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5

錚錚鐵骨,萬千英魂,訴不盡戰爭的殘酷,道不清無盡的光榮。正值清明,中加國際高中組織高一年級學生來到烈士陵園,祭奠偉大的英魂,以表示對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和真切的緬懷。

手中拿着菊花,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內心無比的沉重。陵園飛起一羣鴿子,不知所起,也無處覓蹤,空中劃過弧線,消失在撒照光芒的遠方。一如這陵園中幾年的烈士,有多少英烈沒有留下姓名,匆匆離去,爲國捐軀,也無從想象他們最終歸去何方,但我們都堅信,他們去往的地方,必是萬千光芒的遠方。宏偉寬闊的陵園,紀念着英雄的感人事蹟,和平美好的年代,承載着先烈們當初的夙願。這一切的美好,無一不是英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爲了勝利,多少戰士壯烈犧牲。縱然前方極度危險,縱然前線死亡籠罩,他們毫不畏懼,也絕不退縮。那高聳的紀念碑,是英魂的偉大,是先烈的無畏,是過去,是歷史,光榮憧憬的光。

我們中的好多同學都是第一次來到烈士陵園,第一次祭奠先烈,陵園中的我們,心情複雜,懷着沉重的歷史責任感和對先烈崇高的敬意,我們上前一一獻花。菊花在風中搖擺,卻不曾倒下,像先烈,永不服輸。他們在有限的生命裏創造出無限的價值,讓生命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學校組織這次活動的意義,也許便是讓我們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對現在生活的珍惜,常懷感恩之心,努力創造生命的價值。

看革命烈士後心得體會篇6

作爲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爲了國家事業拋頭顱灑熱血,是這些革命先輩爲我們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同時,我們也要爭做好人,做一個正直、勇敢的當代少年,以下是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杭州市見義勇爲事蹟陳列館位於西湖風景區的雲居山上。自鴉片戰爭以來,浙江人民爲了國家的獨立、名族的解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成千上萬的浙江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樓紀念館分爲七個展廳,陳列了至辛亥革命至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近350位革命烈士的鬥爭史蹟,通過1000餘張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將歷時背景和具體人物聯繫起來,展廳內採雕塑、沙盤、油畫等表現手段,以及運用電影、錄像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革命烈士的鬥爭史,小紅領巾們感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紅領巾們”在紀念碑下敬禮!

二樓是杭州市見義勇爲事蹟陳列館,裏面有我們熟悉的21位見義勇爲勇士的事蹟,他們中有用柔弱的雙手接住高樓急墜的小女孩,創造愛的世界沒有力學奇蹟的“最美媽媽”吳菊萍;隻身千里赴貴州爲稀有血型孕婦輸血,挽救母子生命卻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的`全國勞動模範毛陳冰;開車不求回報堅持救人的“全國見義勇爲好司機”屈偉達;在家門口河道里救人的朱阿毛老人。他們用自己的大善、大愛塑造了大美的杭州人形象。

在這細雨綿綿的寒假裏,一起戴上紅領巾向革命先烈以及有着英勇事蹟的英雄們敬禮致敬。在參觀過程中回顧歷史,共同追憶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沿着復興之路前進。學習到少年兒童除了見義勇爲,更加要“鬥智鬥勇”。向先進事蹟學習的同時,做一個正義、勇敢的“小紅領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