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家校共育感言(實用23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3篇《國小家校共育感言》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家校共育感言》相關的範文。

國小家校共育感言(實用23篇)

篇1:國小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對於家校社共育等不等同於家園共育,相信很多人還存在着困惑。家園共育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麗穎曾經指出,“家校社共育是家長、學校、社會在明確主體責任的情況下多方配合,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實現最佳的育人效果。家校社共育在目標上應該是一致的,就是幫助兒童在三重空間下,即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

我們在每一重空間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要從孩子承擔的三種角色角度去考慮。”而“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學校兩大教育構成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融合進行啓智育人活動,在合力育人過程中,既充分利用學校一切教育資源,同時又注重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兩者在步調一致形成積極育人合力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所以這兩者之間是相互包容又有區別的。那麼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哪個所佔的比例更加重要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認識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一、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爲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裏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裏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着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

簡言之,學校教育就是系統的集體式的教育,旨在培養社會性的個人。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親子互動爲主要特徵,父母作爲教育的主體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標,採取一定的活動方式教育和影響孩子的教育活動。家庭教育是一種特殊形態的教育活動,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啓蒙性。“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新生嬰兒從呱呱落地到處不獨立生活,主要是在家庭中,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觸到的社會環境。

2終身性。人一出生,甚至從胎兒開始,一直到他離開人世,都在不斷地受到家庭的教育和影響。

3情感性。家庭教育建立在骨肉之情的基礎上,它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

4針對性。家庭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具有實施個別教育的一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5靈活性。家庭教育是家長在自己的家庭內單獨進行的,與學校教育相比,沒有固定的教學程序和組織形式,也沒有嚴肅的教學氣氛,多數情況下是根據具體情況隨機而發。

三、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是通過學校以外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青少年和人民羣衆進行的教育。社會教育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許多自身的特點:

1開放性。社會教育部向學校教育具有諸多限制。它沒有年齡,時間,地點,等侷限,隨時隨地都可以接受教育。

2羣衆性。社會教育的服務對象不僅是青少年,對各個年齡階段,各行各業人員都有重要意義。

3多樣性。社會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4補償性。有些學校尚不具備的知識需要社會教育予以補充。

5融合性。社會教育不僅具有獨立形式,而且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教育日益發展,儘管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目前還處於輔助和補償地位,但他越來越顯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調一致,相互配合,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1、接有利於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2、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

3、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有着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他們之間很難相互代替,只有把這三個方面協調一致起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點,注重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果。

篇2: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每個家庭都是一塊“試驗田”,每個神奇的小生命都是優良的種子。孩子的點滴成長需要家長細心的澆灌、正確的指引。走進孩子的心靈,排遣內心的孤寂,耐心陪着孩子一起成長。

在全國萬衆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日裏,有幾天,孩子滿面愁容地對我說:“媽媽,我想我的同學們,我多麼想去學校上學。”說着說着便泣不成聲,看着孩子傷心的樣子,一時間我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其實,這何止是一個孩子孤寂的心靈訴說?我緊緊地將孩子擁抱在懷裏,輕輕地拍着他的雙肩,待他稍微冷靜之時,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心情,全國的小朋友都和你一樣乖乖地呆在家裏,我們這也是爲阻擊疫情做着自己應有的努力,如果每個健康的人都熬不過這段寂寞的歲月,不能在家平安生活,那些正在前線冒着生命危險並肩作戰的白衣戰士不就前功盡棄了嗎?這樣,無情肆虐的新冠病毒不是更加猖狂,不可戰勝了嗎?如果你想念老師同學,可以給他們打電話,或視頻聊天啊……”孩子眼裏噙滿淚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一個月的寒假之後,本該是孩子重返學校,奔跑在美麗寬廣的操場;或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與老師同學共同學習的時光,可突然間,讓孩子超長時間呆在家,讓他們既不適應又有些恐慌,然而不適應的豈止是孩子!

因此,在那段危機四伏、共克時艱的日子裏,我深深地銘記落校長講座裏的疫情之下中國家長重塑十大教育觀念: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孩子進行誠實教育、思辨教育、醫學常識教育、信息素養教育、死亡教育、合作教育、善良教育、親情教育、新財商教育、全球教育。努力給孩子上好當務之急的五門課:科學知識課、風險意識課、親子體驗課、命運共同課、愛的教育課。

除此之外,我常常陪孩子下棋、聽新聞、聽音樂、讀書、練書法、做運動。讓孩子寂寞的心靈得到安慰,過得充實;讓孩子居家的生活與學校生活一樣有節奏。

教育無小事,我竭盡全力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讓事事、時時、處處都成爲和孩子溝通,引領孩子成長的契機。讓孩子在父母濃濃愛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生活,讓孩子感受家是遮風擋雨的港灣。

守護親情、守望幸福。待到綠遍山原,山花爛漫時,我們一切靜好!

篇3: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這次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家庭教育靈魂的洗禮。我掌握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明白了家庭教育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堅持“兒童爲本”原則。二是家長要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爲子女樹立榜樣。三是家長堅持“多向互動”原則。

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具體表現爲:

(1)身體發育方面,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2)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並可自由地與他人交談;

(3)在思維發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覺行動思維,並初步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

(4)社會交往方面,喜歡與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數量隨着年齡增加,玩伴關係不穩定,經常變化。

(5)個性發展方面,這一時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開始形成自己最初的個性傾向並會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跡,因而在人的心理髮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爲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纔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六歲了,我對照了她的日常行爲表現:

1、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

2、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3、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4、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5、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

今後家庭教育中:

1、要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特長,採取針對性教育,發掘他們的優勢潛能;多帶幼兒參加各種活動,激發興趣,擴大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2、要鼓勵孩子提問,啓發孩子提問;回答孩子的問題要有啓發性;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也不知道答案,應如實告訴孩子,與孩子一塊兒去尋找答案;理性對待孩子因好奇而導致的破壞性行爲;併爲孩子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

3、要積極爲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到社區和兒童遊樂場所活動,幫助他們體驗與他人共同活動的愉悅;在活動中可有意識指導幫助幼兒學會遵守交往規則,學會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還可採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學會分享和合作。

4、掌握諸如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監護意識,儘可能消除環境中一切傷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結合生活實際事例,隨時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對幼兒各種活動的包辦代替,增加幼兒接受鍛鍊的機會,掌握多種生存技能。

6、改變對幼兒飲食放任自流、過分溺愛的做法;引導孩子少受廣告垃圾食品的影響;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飲食氛圍。

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麼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一顆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篇4: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該生是個聰明、可愛、性格開朗的孩子,關心集體,興趣廣泛,善於與同學交往,人緣好;尊敬師長;上課能專心聽講,思維活躍,積極思考,學習成績優異。

我家孩子今年上國小四年級了,眨眼功夫孩子就長大了,對孩子來說我是一位高齡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的體會簡單分享一二。

(一)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正所謂“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國小是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和自我意識養成的關鍵期。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一個過渡期、適應期。剛入學要告訴孩子現在是一名國小生了,不再是小朋友了,要養成每天讀書、學習的好習慣。魏梓旭每天堅持讀書學習,作業每天無論多少都要認認真真完成。尤其是書寫方面一定要乾淨、工整、清晰。對於這方面,我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作業獨立完成,端正學習態度,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不磨蹭。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一生受用。習慣決定行爲,行爲決定成就,到現在孩子成績一直很優秀。

(二)享受快樂,感知自然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快樂是來自不同的。

魏梓旭活潑開朗,喜歡運動旅遊。從幼兒園我就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讀萬卷書”的同時“行萬里路”。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學識體現,出去走走開闊視野,領略大自然的風采。經常去動植物園,孩子認知了許多動植物,好多動植物的習性孩子現在都十分了解。暑假去海邊,領略海的風采,親眼目睹大海的遼闊,無邊無際、潮起潮落。品嚐海水的鹹澀,傾聽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走在軟軟的沙灘上感覺是舒爽的,晚上照着手電筒捉魚、蝦、蟹的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三)尊重孩子愛好的選擇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才競爭,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長。不徵求孩子的意見報形形色色的輔導班——美術、音樂、書法。尊重孩子的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門作爲生活的一種樂趣去學習。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學校有社團課軟筆學習。孩子非常喜歡,放學回家告訴我說想寫毛筆字,想學習那就學唄。現在已經能寫春聯和作品了,並且還獲得了許多獎。魏梓旭在學習方面很積極自覺,她不想去輔導班,到現在我們沒報一個學科輔導班。有一現代教育學者說:教育是什麼?就是改變,改變孩子,改變自己。孩子在學習時,我也是看看書、寫寫字、背背單詞,和孩子共同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當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有困難與否,學習有阻礙與否,作爲父母我們都應該教會孩子要勇敢、堅強、善良、樂於助人、敏思好學。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期待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優秀成長。

篇5: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聽了這次老師的講課,我受益匪淺,簡單總結了一下:

一、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爲孩子作出榜樣

孩子升入國小以後與幼兒園相比,生活習慣、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孩子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於家長而言,孩子讀一年級以後才發現,原有的生活秩序完全打亂,每天得爲接送孩子次數的增加而奔波,爲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苦惱,爲了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還得大傷腦筋,與此同時,我們父母還得面對我們自己的繁忙的工作和社交圈,可以說,苦不堪言,然而,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不能因此而忽視了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成長,如同一棵小叔在自然界中成長。良好的自然環境對樹木生長有利於它快速成材。同樣。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溫暖的笑容就像金燦燦的陽光普照着小樹,而父母的愛就如同綿綿細雨滋潤着小樹!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顯然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在各方面起着積極作用,所以作爲家長要成爲孩子們榜樣,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文明用語、翻閒話、或者經常發牢騷,要把快樂的、輕鬆的,樂觀向上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二、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有愛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離不開祥和安寧的家庭環境。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的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精神,要有愛心,耐心。再次要出點時間來陪伴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父母的參與和陪伴!這會讓孩子產生心裏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

有的時候孩子作業做錯了,做事情拖拉墨跡,我們做父母的心情一下子就會變得很急躁,有的家長會對孩子體罰、大聲吼叫。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我們這個時候要靜下心來和孩子平等溝通,講道理,只有孩子感覺她被得到尊重,纔會接受我們的觀點。我們現在已是爲人父母了,我們也是從孩子慢慢長大成熟起來的,別讓孩子以爲家長批評就是不喜歡他們了,批評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四、適當表揚和鼓勵

教育孩子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在多次實驗中發現,表揚孩子對其成長髮育具有促進作用。對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後,我都會適當給予表揚及獎勵!

五、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學習現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和對孩子的教育能力。

六、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好鋼是練出來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圍,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諧的生命所在。

最後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創造的學習機會,感謝老師們的良苦用心,讓我們期待攜手靜靜等待花開!

篇6: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家庭教育的國小班主任培訓,認真聆聽許麗華、王玉霞老師等講座,受益頗豐。使我進一步明確了家校共育的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進一步堅定了今後改革的決心。提到教育二字,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學校、老師;這兩者在孩子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認爲家庭教育更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父母則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師,正是通過家庭教育,父母會把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潛移默化的折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也尤爲重要。下面就我的近期培訓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轉變觀念,樹立家校共育理念。

作爲一名國小老師,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理論,正確把握家校共育的基本目標、基本方向,正確領悟家校共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要認真學習國家關於家庭教育的文件,領悟國家的方針政策精神,吸取外地的先進經驗。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通過家長學校、家委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培養健全人格、有可持續發展力的未來接班人。

二、積極探索家校共育實施的方式和途徑。

要認真組織學習家庭教育理念,積極推進家庭教育,努力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特色的家校共育體系,充分發揮對學生家庭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教師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常常給我懂事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傾聽是父母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爲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作爲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上,多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一起學習。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定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擾轉移注意力,因此,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家長儘可能的陪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學習,哪怕是在孩子身邊安靜的看書也好,切記不能孩子在學習,家長在看電視、看手機甚至玩遊戲。也就是說,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聊城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要大膽地嘗試,在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積累新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和實踐能力,真正成爲家校共育的引路人、帶頭人。創造性地開展家庭教育,要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創新意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作爲一名國小老師兼班主任,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本着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探索、總結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幹別人不想幹的事,吃別人不想吃的苦,守住心靈的一片淨土,樂在其中,挖掘學生的潛能,當好未來人才的奠基石。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做爲老師,我們應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與家長攜手、與學校共同合作,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篇7: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興偉業的肩負者,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說於己是功德無量,於人是受益終生,於國則是播下和諧發展的希望火種。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伴隨身體與智慧的成長,學生的思想、品性日趨成熟,道德觀、人生觀也會逐漸完善。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這就需要家長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時刻正確引領,把學生帶入到德智兼備的人生軌道上來。

學校爲了把體美勞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在現有背景下,開展好學校課後服務,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去親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勞動,不失爲一個求真固本的理想選擇。只有加強認識,主動作爲,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纔能有效落實課後服務要求,才能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更爲寬鬆、更爲個性化的成長環境。

很榮幸爲孩子選擇了朔城區五中,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課後服務,加強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篇8: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採用怎樣有效的方式和家長合作教育孩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爲可以從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這點,就要善於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爲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裏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

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讚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樣,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來共同完成。學校家庭教育怎樣纔有更有效,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管總結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更爲有效,讓自己獲得提高。

篇9: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就如何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長,我的認識有三。

一是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對事物和各種社會現象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標準,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會公德良俗和行爲規則。這樣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爲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傷害。

二是不能沒有原則的寬容,自然法則和一個社會的整體規則不會因爲某個人的年齡大小來改變,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因爲孩子年齡小觸犯了這些規則就選擇無限的原諒和寬容,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往往是想盡一切辦法幫他來彌補,不想讓孩子受到該有的懲罰,認爲這纔是對孩子應有的愛。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這樣實際上是在鼓勵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錯誤,可能是我們家長根本無法彌補,到時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懲罰,受到更大的傷害。

三是一定要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加強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孩子總要離開我們,走向社會,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這是我們要面對的難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如何遵守社會規則、職場規則、政治規則等等,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判斷是否標準。家長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們一起騎馬,將他們扶上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開繮繩,讓孩子能自由馳騁,實現自我。

篇10: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得益於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於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後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製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爲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製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後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爲每一個孩子製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願意去關注瞭解他的孩子,爲營造良好家校關係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爲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鬆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爲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爲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樑。

認識一位忙人,我們作爲班主任要對於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要去關注,真正做好家校溝通,讓家長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孩子的關注與愛護。去認識好“父親”這個忙人,

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於有完美的文筆,而在於情真意切,在於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係方面收穫不少,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篇11: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通過閱讀呂校長的《強化課後服務,落實全面育人》與楊東平教授關於《什麼是理想的教育,什麼是好的學校?》兩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明白了關於現代教育的一些內容,現代教育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擁有健康的人格、準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爲習慣、自我學習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實的精神生活等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爲了有效落實全面發展新理念,更加貼近現代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後服務活動,它的主要形式有:補漏提升活動和個性興趣活動。通過開展課後服務活動,充分開發了同學們的潛能,培養了同學們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雖然是教書育人的主力軍,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協調與配合。作爲一名家長,除了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還應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方面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關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與舉止,若稍有偏差,應立即進行矯正。其次,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後鞏固,有計劃地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創造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儘可能讓他獨立完成,以培養孩子以後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

總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而且更重要的是爲孩子提供了一個系統學習和良好溝通的渠道,充分體現了學校對孩子高度負責的精神,感謝學校爲每位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所做的努力。

篇12: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爲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爲,實行家校共育後,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爲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

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爲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羣體中,我們的孩子纔不至於自卑,沒有信心。

在所有這些教育中,素質教育尤爲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爲家長我們要一點一滴的灌輸,久而久之便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連素質都談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張白紙了。

與此同時,我也很慶幸自己給兒子選擇了城區五中。學校在兼備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落實了學生在校的課後服務,多彩的課後服務在各種程度上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成爲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課後服務在不同程度上都給孩子們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分層次進行提高。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裏,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篇13: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童年是學習神聖世界和世俗世界本質的時候,是學習真、善、美的時期。家庭和學校這對CP,毫無疑問是完成這一神聖任務的不二載體。在參加完一年級家長會,聽完方校長和李老師的“家校夜話:培養+陪養”後,我確認過眼神,也遇上了對的人。

眼緣之一:重視閱讀,得語文者得天下。

方校長在家長會上講的最詳細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學生的閱讀。他引用莎士比亞的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生動地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他親自講解學校的閱讀教育體系和激勵機制並示範了“閱讀存摺”和“閱讀記錄本”的使用,讓家長落實親子閱讀有了明確方向。班主任李老師細化了具體措施並提供了詳細書單和實際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親子閱讀是我從吳宇倫一歲半開始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拋開考試這一“功利”的目的不談,對於一個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過來還要管別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師來說,每晚的睡前故事時間尤爲珍貴。長大是不可逆的,每個家長都應該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連接方式,運動也好,讀書也罷,一起讀着讀着,聊來聊去,你纔會真正地走進他的內心,建立快樂而穩定的親子關係。從開學一個月的知識面和識字反饋來看,孩子的閱讀之花是綻放着的。當然,我也會有因爲工作或者私事而跳過這一程序的時候,這次家長會給我上了一次發條,督促我和孩子繼續不遺餘力地尋找我們的“顏如玉和黃金屋”。

眼緣之二:培養習慣,無規矩不成方圓。

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話》中說道:“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便不用藉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通過方校長的介紹,我們瞭解到學校用看不見的力量敦促看得見的成長,突出培養學生的十個好習慣:做人好習慣、禮貌好習慣、衛生好習慣、勞動好習慣、學習好習慣、書寫好習慣、閱讀好習慣、運動好習慣、安全好習慣和飲食好習慣。同時根據評價內容的四大板塊、十一個維度設立了十種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所長、持之以恆做秀的自己。李老師針對在校在家習慣的培養給出了十幾點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議,比如:養成回家喝水如廁便做完作業再起身的習慣、坐姿和握筆姿勢的糾正、練一筆好字等等。李老師說她不是唯成績論英雄的老師,但對於好習慣的養成一定是嚴格要求的。這個理念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也讓我們對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篇14: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學校組織觀看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播放的家庭教育公開課,讓我有幸聆聽專家講座、接受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是感慨萬千!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單靠學校教育不會成功,還需要家校通力協作。學校的專業性可以更好的教育培養孩子,同時也可以給家長切合的指導。通過此次家庭教育公開課,我獲得了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感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以及想法。學校和家庭要建立相對統一的教育理念,老師和家長需要密切配合,整體做到步調一致。但每個家庭針對自己孩子的獨特性格,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是別人成功的案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就一定可行,適合的纔是的。

學校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行爲習慣的教育,作爲家庭應該是學校的一個延伸,老師把知識交給了孩子,如何運用知識,培養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可以完成的,確實有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學校老師一個班級40名左右的學生,老師會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特點,整體的引導教育孩子,但是沒有辦法如同父母一樣一對一的瞭解指導。同時愛的陪伴也會成爲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只有陪伴後纔會更瞭解,瞭解後纔可能會找到最適合的。隨着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不過分的干預孩子的生活,但是卻需要做到了解自己的孩子,適時的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初期學習的時候很多是會去模仿,我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對自己有所要求。以身作則有時候比威逼利誘管用很多。學校的老師不僅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同時能看到每個孩子的優缺點,及時的同家長溝通。我們作爲家長,也如同剛入學的學生一樣,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聽取意見,聽取老師們專業的意見,才能更好的引導教育孩子,並且適應新時代帶來的變化。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他們的生命都是屬於自己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只能教會他們知識與道德,他們需要自己學會判斷和成長,最終成就適合自己獨特的人生。

篇15: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互動問題。對於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圍繞疑點問題開展互動,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慾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激活。

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既是互動式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互動式教學纔能有效開展。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條件。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於不主動發言的學員,教師可以採取“拋繡球”的方式,觸動其思考回答問題,也可點名回答。

互動式教學相對於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的,其主要特徵在於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對話”。在教學理念上,傳統教學看重的是經過教學後學生的成績,而互動式教學則着重於教學過程中“教了什麼”和“學會了什麼”,是一種提倡師生交流的教學指導思想。

在教學方式上,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而互動式教學強調師生及學生互相之間開展討論、交流和溝通。在師生關係上,互動式教學也區別於傳統教學方式,師生關係、教學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從單純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爲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接受式學習改變爲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和創新慾望,提升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新事物的創新能力。

爲了把互動學習落到實處,要做好以下幾點:

1、訂定計劃,並嚴格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

2、目標意識,確立一個目標,有利於學習中的堅持。

3、範圍的確定,從所用的教材到知識面要先確定下來,除特殊情況,一般不能改動,不能今天以這爲主,明天又改成以其它爲主了。

4、注重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開展學習上的比賽,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

5、自我檢查與相互檢查。

總之,互動式教學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交互、反饋和融合,使得教學過程成爲一個協調的整體,是一個對話的過程,理解的過程,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

篇16: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爲人父母之後。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爲一個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國小時,我們作爲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會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纔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爲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爲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裏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裏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麼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纔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爲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篇17: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我與許許多多的家長一樣,很關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並能健康成長。雖然我覺得孩子比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處。

談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許多其他家長的文章,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瞭解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重要,作爲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及時的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應先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己的行爲來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在生活學習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讓他們獨立去完成。多多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用的,作爲家長的我們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對孩子少責怪批評。多鼓勵引導,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應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家長應理解和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對不好的習慣要加以改正。從而發現自己的個性。

家鄉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地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說明老師關注他。如果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時,不要一味的關注成績。要注重孩子的綜合素養,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培養。

家長應讓孩子經歷挫折,之後再給孩子分析原因,講明道理,讓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時,能勇敢的站起來。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心態和積極的鬥志。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可能一蹴而來就,學習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作爲家長,希望學校能夠搭建起家校溝通的平臺。共同努力。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已深深的體會到做家長就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對他能正確的引導,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來完成。

篇18: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現在,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有許多家長很少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抽出來用在多關注孩子興趣、道德、心理等成長上。而更多的是關心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分數。如果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爲孩子狂報補習班……

這就形成了一種不好的效應:作爲家長,非但沒能幫助到孩子,反而弄得自己身心疲憊;孩子也是被逼得不堪重負,沒有放鬆的時間,缺乏幸福感。

有這麼一所中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育觀念,啓發引導,注重社會實踐。一批具有高尚師德的老師們開展精彩的分組討論課堂生活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力求上進,健康的學習心態;豐富的課後服務,注重培養特長的先進教育手段,使得不同層次、不同理想學生的發展各得其所,這所學校就是朔城區五中。

在感恩五中、慶幸自己孩子成爲五中學生之餘,更感覺到作爲家長,自己的責任重大,需在品德、人格和生活方面給孩子立好榜樣,真切地做好“家校共育”。給孩子指引到正確的方向,邁向幸福人生。

篇19: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聽了這次老師的講課,我受益匪淺,簡單總結了一下:

一、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爲孩子作出榜樣

孩子升入國小以後與幼兒園相比,生活習慣、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孩子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於家長而言,孩子讀一年級以後才發現,原有的生活秩序完全打亂,每天得爲接送孩子次數的增加而奔波,爲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苦惱,爲了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還得大傷腦筋,與此同時,我們父母還得面對我們自己的繁忙的工作和社交圈,可以說,苦不堪言,然而,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不能因此而忽視了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成長,如同一棵小叔在自然界中成長。良好的自然環境對樹木生長有利於它快速成材。同樣。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溫暖的笑容就像金燦燦的陽光普照着小樹,而父母的愛就如同綿綿細雨滋潤着小樹!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顯然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在各方面起着積極作用,所以作爲家長要成爲孩子們榜樣,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文明用語、翻閒話、或者經常發牢騷,要把快樂的、輕鬆的,樂觀向上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二、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有愛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離不開祥和安寧的家庭環境。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的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精神,要有愛心,耐心。再次要出點時間來陪伴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父母的參與和陪伴!這會讓孩子產生心裏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

有的時候孩子作業做錯了,做事情拖拉墨跡,我們做父母的心情一下子就會變得很急躁,有的家長會對孩子體罰、大聲吼叫。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我們這個時候要靜下心來和孩子平等溝通,講道理,只有孩子感覺她被得到尊重,纔會接受我們的觀點。我們現在已是爲人父母了,我們也是從孩子慢慢長大成熟起來的,別讓孩子以爲家長批評就是不喜歡他們了,批評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四、適當表揚和鼓勵

教育孩子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在多次實驗中發現,表揚孩子對其成長髮育具有促進作用。對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後,我都會適當給予表揚及獎勵!

五、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好鋼是練出來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圍,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諧的生命所在。

最後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創造的學習機會,感謝老師們的良苦用心,讓我們期待攜手靜靜等待花開!

篇20: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大家好,我是一(3)班林梓涵的媽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父母亦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教育子女,我想是每位家長最關心和討論的話題,在這幾年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摸索了一些我個人的一些教育心得,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共勉。

首先,注重孩子的言傳身教。還記得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奶奶無意間說出的一句不文明的話,她轉頭就學會了,這讓我更加意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作爲父母一定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比如:孝敬長輩、關愛家人、講話文明、遇事冷靜、要有責任心、勇於承擔、學會感恩等等。因爲身教勝於言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我認爲這是培養孩子具有良好道德行爲的最好方法。

第二,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作爲家長,一定要學會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交流時,切記注意自己的小情緒哦!不要在生氣時溝通,很多時候因爲我們暴怒的情緒無法控制自己,容易語無論次,說很多傷害到孩子心靈的話。當父母陷於不良情緒中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這時候的“溝通”,往往是父母發泄了情緒,卻給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第三,需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多讀書,多積累。而且愛好是大人和孩子平衡生活的途徑之一。可能發現和培養孩子興趣需要你花些時間,需注意愛好應結合孩子的興趣,也許需要不斷地嘗試並經歷失敗才能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愛好。培養孩子的愛好能夠增加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我認爲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總之作爲家長,科學教子,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起成長!讓我們攜手爲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把力吧!

第四,的學習生活習慣。我個人認爲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身作則,做出榜樣。

(2)講清意義,講明要求。

(3)有意訓練,堅持不懈。

(4)經常鼓勵,善用表揚。

(5)家校聯繫,密切配合。

需要我們作爲家長注意的是:不要急躁、不要急於求成。要有持久的心態來對待孩子。

注重培養孩子興趣廣泛。其中培養閱讀興趣就很重要,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多積累。而且愛好是大人和孩子平衡生活的途徑之一。可能發現和培養孩子興趣需要你花些時間,需注意愛好應結合孩子的興趣,也許需要不斷地嘗試並經歷失敗才能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愛好。培養孩子的愛好能夠增加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我認爲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總之作爲家長,科學教子,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起成長!讓我們攜手爲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把力吧!

篇21: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很高興在這裏與大家分享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一年的學習時光過的很快。家庭是孩子的啓蒙,學校是孩子的培養,在這一年裏孩子的進步很明顯同時作爲孩子的家長我們也是收穫滿滿。

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和學習兩方面共同發展,作爲一個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家庭作業一定是一個挑戰,孩子天性活潑,讓他安安穩穩的坐在那裏學習寫作業無疑是一個難題,這時候家長得起到一個榜樣和引導作用,每晚寫作業,我都會陪在孩子身邊,他寫作業,我忙工作的事,我與孩子共同進步,讓他覺得父母在陪伴着他,等他寫完作業我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陪他玩耍,陪伴對於孩子很重要。

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不以家長的想法強加給他,我們給孩子報興趣班從來不會是我們覺得應該給他報什麼,而是會問問孩子的意見,先問問孩子願不願意去,如果他不願意我們一定不會強求他去,因爲只有喜歡和熱愛才能讓孩子堅持下去,如果他不喜歡,就算他堅持下去心底裏也會排斥。多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也算是給孩子的童年多添加一些色彩。

平等與孩子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有時候孩子的想法會給你帶來驚喜,對於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多激動或者吼罵,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犯錯,家長應該起到引導並教育孩子知錯能改就好,可以採用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因爲家長的脾氣和習慣孩子也都會看在眼裏。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搖籃,老師是孩子成長的指路燈,家長是孩子生活的啓蒙者,讓我們通過家校共育,締造孩子的好習慣和好品德!

篇22: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爲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爲,實行家校共育後,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爲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爲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羣體中,我們的孩子纔不至於自卑,沒有信心。

下和諧發展的希望火種。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伴隨身體與智慧的成長,學生的思想、品性日趨成熟,道德觀、人生觀也會逐漸完善。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這就需要家長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時刻正確引領,把學生帶入到德智兼備的人生軌道上來。

學校爲了把體美勞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在現有背景下,開展好學校課後服務,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去親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勞動,不失爲一個求真固本的理想選擇。只有加強認識,主動作爲,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纔能有效落實課後服務要求,才能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更爲寬鬆、更爲個性化的成長環境。

很榮幸爲孩子選擇了朔城區五中,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課後服務,加強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篇23:家校共育心得體會

它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而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的方式,在家務勞動中才能讓孩子對勞動尊敬和熱愛,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自己的感受,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

俗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讓孩子參加適當的家務勞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裏的地位,而不純粹是學習的機器,這也是鍛鍊孩子的一個方面。

那麼,家長怎麼培養孩子愛勞動呢?

1、要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要根據孩子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培養勞動觀念。他們常常喜歡爸爸媽媽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鼓勵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對,高興的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爲有意識的自覺行爲。

2、要經常對孩子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勞動成果,老師應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要學會吃飯、漱口等一些基本動作。

3、要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示範,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衛生。

看了講座以後,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讓孩子從勞動中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讓他們在勞動中體驗生活,鍛鍊自己,培養他們自食其力、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品質,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學在其中、親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後的心酸和不易,要讓孩子認識到勞動是父母、社會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種生活,是社會、父母對他們成長的一種磨礪,更是一種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