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多篇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多篇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1

前段時間,薪酬網公佈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

榜單前十的高校,包括清華、北大、北外、上海交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可以說,排名靠前的,大部分是985、211重點名校。

薪酬榜引起了熱議,很多人在說,是啊,我是名校,確實了不起。

是了不起,但也真沒那麼了不起。名校畢業生,起始工資確實會高,他們也確實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人生是什麼?

人生是馬拉松啊,是一場長跑。

起跑線贏了就能笑到最後嗎?

一個人堅持努力,揮着汗,腿軟到打顫,也決不放棄。時間維度拉長一點,就必然會打破起跑線效應。

部門開年終會議時,小琪被領導當中表揚,誇她工作出色,並推薦她評選公司的年度優秀員工,還要給她加薪。

同事們都羨慕小琪,但這一切都是她努力掙來的。

小琪入公司並未滿一年,大專學歷,初來時非常不起眼,經常被使喚幹一些粗活累活。

可她一句怨言都沒有,一直勤勤懇懇地幹。

做一份表格,別人用數據做一張圖,她會做好幾張,反覆對比,哪怕是表格中的數據,她都要仔仔細細地核對好幾遍;

同事讓她打印一份文件,她不僅會幫對方打印好,在打印之前還會幫他們修改文件中的錯別字,打印裝訂好,整整齊齊地拿給對方;

有人說她學歷低,比不上重點院校畢業的學生,要想升職加薪就得苦熬資歷,她深知這是自己的一塊短板,便默默地報了專升本,提升自己。

她永遠是部門裏第一個到的那一個,也總是要等到同事都走了纔會離開。

其實我們身邊像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抓着自己的頭髮,努力地從當下的泥潭裏掙扎出來。

他們都在努力地過着他們的生活,他們想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2

昨天小區舉辦了一場迷你馬拉松,很多家庭都參與了這場活動,我和妻子也帶上了兒子參加。

兒子剛開始很興奮,哨子一吹響,他就鉚足了力氣像小炮彈一樣帶頭衝了出去。

不出意外,很快他就沒了力氣,大口喘着粗氣,腦門上都是汗,腳步也開始虛浮。

我和妻子一直跟着兒子,這時,我跑到兒子面前,跟他說:

很棒啊,已經跑這麼遠了呢,不過你看,如果你剛開始就用了全部的力氣,那後面還有更長的路你要怎麼辦呢?

不僅僅是跑馬拉松,也不僅僅是孩子,這樣的錯誤其實很多成年人同樣會犯。

有時我們總認爲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拼盡全力,可事實上:

一開始就拼盡全力,只會讓我們的力氣過早耗盡,然後擱淺在半路上。

當你拼盡了全力去做一件事,難免會期望獲得一個好的結果。

因爲付出了許多,也就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纔不枉費我們的付出。

我一直很感激剛進入職場時,我的叔叔曾跟我說過的一段話。

那時我對職場的一切都還不適應,又是一個新人,因此總是不可避免地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夠好。

我的擔心被叔叔知道後,他跟我說:

剛開始工作,做得不夠好沒人會怪你的,你只需要穩紮穩打地慢慢進步就好了。

一開始就拼盡全力,容易讓人變得浮躁和冒進,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年過去,我也見過了不少職場新人。

有的也是一開始就拼命表現自己,自然是獲得了不少關注。等某一天他們一旦放鬆下來出了一點差錯,反而會讓人覺得他們退步了。

而那些一開始就平穩發展,不急不躁的人,卻能在日後的工作中不斷地有所進步。

最後,前者的評價反而沒有後者的高。而前者隨着衆人評價的降低,只會覺得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都做了無用功,從而降低自信,也不再努力,最終泯然衆人。

拼盡全力的人總是會不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心理預期,當結果沒有達成時反而會更加難以接受。

不要因拼盡全力而讓自己的期待值過高,只要方向正確,一直努力持續進步就很好。

有時候,你拼盡全力做的事,效果反而不如長期持久的努力。

我有一個朋友已經減肥多次了,但都沒能成功,他對自己最狠的一次是在一個月內減了30斤。

那時,女友嫌棄他胖而分手,他一怒之下決定減肥。

每天他都只吃一頓,並且主要是蔬菜水果,喝點代餐粉,不喝飲料,不吃零食,每天做大量運動,經常累到動不了。

很多朋友看到他減肥的樣子,都覺得害怕,像是不要命了一樣。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他成功瘦下來了30斤,他發了張照片給前女友後,拉黑了前女友。

結果,在這之後,他因爲沒有了當初的動力,體重迅速反彈。

因爲之前餓狠了,鬆懈下來後吃得比原來還多,他也做不到像之前那樣拼命運動,很快就胖了回來。

有些時候,拼盡全力才能夠得着的目標說明自己本身與目標間的差距還很遠,即使使盡力氣夠到了,也會在你鬆懈的那一刻重新掉回去。

最好的辦法是循序漸進,一點點爲目標打好根基,然後向着目標努力,當你回首時,你會發現你已走出很遠。

欲速則不達,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跑多快,而是你能跑多遠,當你跑得足夠遠,你的努力纔有意義。

當你能認真地堅持做一件事時,即使不用盡全力,也能滴水穿石。

太過用力的人,有時候還會傷害到自己。

前兩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因爲他忙着創業,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繫。

爲了公司,他一天到晚都將自己上緊了發條般地連軸轉,忙得幾乎沒有空閒的時間。

這次聊天,他甚至感嘆:“我都不記得多久沒這麼悠閒了,上次腰椎盤突出手術剛做完,還走不了路就繼續幹。”

我聽了後很震驚,讓他保重身體。他卻說:

“已經壞得差不多了,心臟也有問題了,胃病都不知道多久了,胃鏡就做了三次。”

因爲經常忘記飯點,飢一頓飽一頓成爲常態,他的胃也就一直沒好過。

最後,我只能勸他,命沒了,公司起來了也是別人的。

努力的人值得尊敬,但有一種努力,並不值得提倡,那就是用命去換明天。

我見過太多的人,年輕時用命換錢,年老了用錢換命,這樣並不值當。

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始終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否則,當健康失去了,有時便是傾家蕩產也難以挽回。

說這麼多,我並不是在否定努力。

努力是一件好事,人不努力,只會是一灘爛泥。

但你的努力應當有上限,而不是總拼盡全力。

過猶不及,水滿則溢,任何事情不是越滿越好,我們需要始終留有一點可供延展的餘地。

以前和一位老教授聊天,他談了自己對學生的一些看法。

他認爲,什麼樣的學生能在學術道路上走得遠,在讀書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看起來總是很努力的學生,在讀書時往往能獲得第一名,拿到獎學金,可當他們開始工作,開始做學術研究,後勁就不足了。

因爲他們讀書往往是爲了生存,當生存壓力消失以後,便失去了大部分動力。

而那些懂得放鬆的學生,往往能憑着興趣,持之以恆得下功夫,只用八分力氣,卻能一直堅持。最後,他們自然會出成果。

我聽了後,很有感觸。

曾看過一句話:

“真正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

拼盡全力只能爆發一時,真正能讓你走到最後的是將力氣分佈在沿途的每一處坎坷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3

高薪背後,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從山下登上山頂,總是艱難的,可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爬得氣喘吁吁;而從山頂往下跳,瞬間就到了山腳下,速度極快,但卻致命。

這個人人皆知的道理,其實就是人生的真諦:

向上的路很難走,向下的路很順暢,但最終只能以悽慘收場。

想要快速的到達山頂,一是需要強健的體魄,二是需要不放棄的信念。

所以,如果你想要達到高收入的行列,沒有什麼捷徑,就是玩命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堅持下去。

事實上,你看到的一切高收入人羣,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你羨慕那些明星,微笑幾下,說幾句話,代言費是你一輩子都無法掙到的;你羨慕那些企業高管,上班不用打卡,事情都是手下人去做,年薪百萬;你羨慕那些名校畢業生,實習的工資趕上你工作五年的薪水。。。

人往往只看到想看的一面,對背後的真相選擇性忽略。

你看不到那些明星平日裏花了多長的時間在打磨自己,單單保持身材這一條就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的。

你看不到那些在會議上侃侃而談,什麼都懂的高管,平日裏看了多少書,積累了多少行業知識,思考得頭髮都謝了頂。

你看不到那些名校畢業生,在學生時代是如何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的。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大,也沒有稀裏糊塗的衰敗。

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這也是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越厲害的人,反而越努力。

切記,別用今天的安逸換一輩子的艱難,這是天底下最賠本的買賣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4

有目標感的楊軍

楊軍,創業者,公司被著名投資機構看中,已到c輪融資階段,主要從事金融業運營服務。

他計算機專業畢業,屬於情智雙高那種人,敢做敢當,非常有主見。

我見他第一天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時我任創新事業部總監,正在寫郵件,前臺把楊軍領了進來,說是想來我部門求職。

我便讓他坐,看了看他的履歷。

“計算機本科,數據挖掘碩士,在某大型銀行做過2年……”

我有點詫異,問他,這麼好的專業,應該去互聯網公司啊,爲什麼要來保險公司?

他說:“自己在尋找金融業和移動互聯網對接的空白地帶,好找個商業模式去創業。

所以,先在銀行做了兩年,想再在保險公司做兩年,對金融體系就更瞭解了。”

他如此坦白讓我吃了一驚,因爲哪家公司不希望員工有忠誠度啊?誰想讓員工把公司當跳板的?

他看我猶豫,於是說:“領導您放心,我可以保證安心工作兩年,肯定給您帶來價值。”

他的語氣堅定沉穩,讓人有種無條件接受的氣場。

同時,我也想到,現在哪個年輕人不是在騎驢找馬?而他只不過是表達出來而已。

於是,讓他入職,負責幾個項目。

結果還真如他所說,工作根本不用催促,不僅主動,自己找活幹,還經常站在我的角度,爲部門發展提出建議。

我當時就想,還能有這樣奇葩的員工?

再一想,明白了。

因爲他將來要創業啊,所以他要像個領導那樣思考;

因爲他要找商業模式啊,所以要去關注更系統化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手頭上的事。

兩年內,他搞了好幾個成功的項目,爲公司創收上億,拿到各種榮譽。

當然,他也找到了一個商業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創業,大獲成功,在多地都開設了分部。

像楊軍這種人,鐵定了不是來當配角的,他們要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總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作家李剛曾說:

目標和目標感是兩個概念,目標感(asenseof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標”,而是“感”。就是經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能以此爲行動指引。

所以,楊軍就是這種有目標感的人,他主動支配着自己能駕馭的一切,朝着既定的方向,一步步的前進,直到走到人生巔峯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5

我是2014年畢業的。

畢業之後,以爲年輕,有的是任性資本,也有的是發展可能,結果頻繁跳槽,稍有不順就辭職。

畢業5年跳槽了24次。

最短一次,只做了半天。最長一次,也不過4個月。

可是,辭職一時爽,職業生涯成了火葬場。

到現在爲止,我已經30歲了,一無所成,再去求職,已經沒有公司要了。

今年年初,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發了幾十輪簡介,結果只有1個電話面試。

電話裏,hr問:“爲什麼你這些年跳槽這麼勤?”

我說:“可能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

人家一聽,委婉地掛掉了電話。再無迴音。

後來想求朋友介紹工作。

但因爲自己太動盪,翻了一下電話薄,發現根本沒有人脈厲害、資源豐富的朋友。

做兼職,人家只要自帶技能、專業本領過硬的人,我?算了吧,這些年根本沒有靜下心好好學東西,根本找不到這樣的工作。

做體力活?服務行業?對不起,吃不了苦。

就這樣,我已在破舊的出租屋裏呆了幾個月,不知何去何從。

甚至有一度我想過求從前的領導與boss重新接納,申請一發出,“__已經開啓了好友驗證,你還不是他朋友。。。。。。”

作爲一個自毀前程的人,我想以自己作爲反面案例,告訴所有對衝動的、天真的、任性的、對職場一無所知的、抱着粉色幻想的、唯我獨尊的90後幾條泣血建議。

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好好看完,千萬不要像我,非要踏進這些坑。

第一條:動則離職真的死得快

如果你是一個90後,你一定要克服自己這個愚蠢的念頭: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事實上,我們的時間真的很少。

我聽一些hr說,現在來求職的人,哪怕90年生的,都會被排除在外,因爲近30了,磨合成本高,對方要價也更高,不划算。

尤其是女性,因爲各種保護,企業動不得,辭不得,用人單位本來就慎重,職業年齡更短。

一旦過了25歲,在職場上就開始變得尷尬。

你去求職,別人會非常委婉地打聽你的婚戀情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短短几年的黃金求職年齡。這段時間過去了,在職場上就不再有年齡優勢。

而頻繁辭職,你也很難學到一個行業的真本事。

之前我一個老闆說過,如果你想了解一個行業的精髓,必須要在這個行業呆上5年以上。

我5年是呆了5年,只不過在24個地方呆了5年。

這就導致我永遠在面試。

永遠在試用。

永遠在被拒絕。

能學到本事?怎麼可能!

我現在窘迫到連叫一份8塊錢的外賣,都能分成兩頓吃。在淘寶買衣服,都只敢買30塊以下的,並且一穿就是一年。

說到淘寶,忽然想起有外媒曾經問馬爸爸:“對當下年輕人頻繁辭職,你怎麼看。”

馬爸爸說了一番話,我覺得大家都該好好聽。

他說,不要頻繁辭職。

他第一份工作是做老師,並不是自己真正熱愛的,但因爲一個院長在他畢業時對他說:答應我,幹滿6年。

他信守承諾,做滿了6年纔開始創業。

而這6年裏,他慢慢發現教師這份工作的樂趣。

面對當下年輕人的辭職癮,他說:“你要在內心深處,給自己一個承諾,這份工作,我至少要做滿3年才走。”

“很多人啊,跳來跳去,這真的不好。”

“通常情況下,20-30歲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方向,腦子裏有很多想法,覺得自己啥事都能做好,事實上啥事兒也做不好。”

“你要跟着一個好老闆,將一份工作,堅持做下去。”

“就專注於眼前,將你最擅長的事情做好。”

唉,我是真的到現在,才明白馬爸爸的話中真諦。

第二條:情緒一定要穩定

我最後悔的一次,是從一家新媒體公司辭職。

因爲行業好,公司裏每個人的收入都很高。

在那裏,我本來月薪都過萬了。

但也是因爲矯情,覺得公司看不見我的鬱悶,老闆對我不信任,加上做錯了事,被記了一次小過,扣了100塊錢,一氣之下,又辭了職。

此後就再沒有找到那麼好的公司。

後來反思自己的失敗,發現情緒過於衝動,是我最大的致命傷。

我一直天真地以爲,在工作中受了氣,就是公司的錯,就是領導的錯,就是制度的錯。

但我沒想過,這些情緒的解決者,都不是別人,而應該是我自己。

我沒有想過去主動溝通。

更沒想過去積極解決。

而是任由情緒發酵,導致自己天天吹毛求疵,莫名其妙,內心戲十足,越來越陷入“受害者心理”中,天天板着個臉,覺得全世界都欠了我一樣。

最終,老闆再大度,也忍無可忍了。

而我只有主動離職。

情緒穩定,是職場最基本的情商。

畢竟公司不是心理諮詢室。

不是育嬰室。

無法負責我的鬱悶與煩躁,也不會360地伺候好我的喜怒哀樂。

所有情緒,我都必須學會自己處理。

我們都是一個成年人。

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標誌,就是自我負責。

這種自我負責,不僅包括負責自己的前途、收入、發展、成長,還包括負責自己的情緒,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保護我們的玻璃心。除了我們自己。

第三條:一定要靠譜

所謂靠譜,就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

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運營機制。

但有一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領導都希望能儘量減少溝通成本,讓公司的合作都高效起來,順利起來,每個環節都清楚而明朗。

所以交代給你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都有反饋,有覆盤,有總結,有改進方案。

我有一個同學就是憑着這種勁頭,迅速獲得了認可和加薪。

公司交給她一個項目,沒有說期限、彙報對象、績效指標。

但她在接到之後,迅速制定一個執行方案。

方案中,不僅包括了達成目標、實操步驟、裂變方式和合作方,還包括了時間期限和利潤預算。

她的主管都驚了。

而在跟這個項目時,她每天晚上哪怕再累,都會仔細地彙報進程。

即使沒有完成,也將困難如實告訴領導,虛心請教他的幫助。

項目尚未結束,連大boss都知道了她的存在,以後他在公司說起她來,都說:“那個很靠譜的姑娘!”

我卻是相反的。

老闆讓我做什麼,我做了,但從來不說。

我以爲這是一種謙虛,但我不知道,在職場,你不能讓別人來猜,更不能讓領導來玩這個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遊戲。

你做了什麼,說出來。

你遇見了什麼困難,說出來。

我因爲缺乏這種認知,一直沒說。

這導致我遇見的80%的老闆,都覺得我是一個不努力、不幹活、並且沒有學習力、主動性、進取心的人。

然後我被誤解,又情緒波動。

一情緒波動,就辭職。

唉,一切都是我活該!

職場沒有捷徑。

如果有,也只有一條,那就是靠譜。也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

這不僅會讓你迅速被看見,迅速成長。

還會讓你迅速獲得認可。

第四條:要明白你現在的工作,就是你目前能力範圍內最好的選擇

相信你幹一份工作前,也找了很久的工作,做了很久的選擇。

最終選擇了一個公司、企業或單位,因爲這是你選擇範圍內最好的選擇。

既然是最好的,就要對得起這份“最好”。

不說用100%的精力與努力去做好,但至少要用80%的精力去投入。

我沒有,所以我崩了。

當初每進一家公司時,前三天我都會有新鮮感,到了後來,當工作開始進行高效運轉時,就開始覺得:每天都是這些枯燥無味的東西,真是好煩,好無聊。

慢慢地就在潛意識中開始找公司的茬。

下午茶沒有。

月獎金太少。

領導太嚴肅,不親切。

辦公室氛圍不歡脫。

績效考覈標準太嚴格。

爲什麼做錯事要罰錢,而不是用獎勵的方式去鼓勵我?

爲什麼我做得不好,領導不會用鼓勵的方式來和我說?

我是個人,有情緒的好嗎?爲什麼不伺候好我?爲什麼不來安慰我?解決我的問題?

然後就越來越不舒服。

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我忘了自己當初是如何投了幾十次簡歷,纔得到兩個面試的。

也忘了自己當初爲了找這份工作,是如何求領導:“我不要工資,我就想在這裏學點東西。”

更忘了自己當初收到offer時,是如何興奮得發朋友圈的。

我以自己的龜毛、任性、懶惰、狹隘,一次又一次毀了我自己最好的選擇。

而且是主動毀掉的。

因爲我又辭職了。

而且辭職的時候我一身輕鬆。

我以爲,我又擺脫了一個破公司,但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的不理智下,我的選擇慢慢變得一個不如一個。

最好的工作,是那家新媒體公司。

其次,是一家旅行公司。

再次,是一家做漫畫的公司。

其他的,給我的月薪都沒超過4k,而且公司越來越小,越來越雜,越來越亂。

第五條:不要到處樹敵

尤其不要用你的小性子,與你本該好好學習、合作的對象樹敵。

我幹過最傻的一件事,就是在朋友圈吐槽老闆。

當然不是直接罵。而是指桑罵槐,說某些人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格局小。

結果當然被老闆知道了。

這就成了我被辭退的一個導火索。

還有一次,在吃飯時,我和一個同事興奮地八卦,說東說西,沒想到幾天後,這些話全傳到被八卦的同事和領導耳朵裏了。

可想而知,立即在公司樹了一羣敵人。

真的,不要搞小圈子文化。

不要亂髮牢騷,亂髮泄。

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同事的,領導的。所有這些壞話,最終都會被對方聽到。

與人爲善,永遠不會錯。

當時我罵完領導和公司後,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有情緒,還不能發泄啊!開除就開除唄!”

我以爲,天下這麼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又拍屁股走人。結果,因爲自己的情商過低,導致到現在,都沒有從24個公司結交到一個朋友。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

得罪的人越多,你的路會越來越窄。

幫助的人越多,你的路會越來越寬。

其實爲人處世,無非就是細節上注意。

凡事讓一步,好事多做一點,惡言惡語忍一忍,傷害他人的行爲再小,也不要去做。

尤其是那些可能對你成長有益的、晉升有益的人,不要得罪。

這不僅是處世原則。

而是,當你在心裏生了芥蒂,你就很難從他身上真正學到東西。

對了,分手見人品,離職也見人品。

離職時,做好一切交接工作,越細心越好。

另外就是注意,要和對你有恩的、對你幫助極大的領導與同事打個招呼,告個別。

不要嫌麻煩,這一步,你一定要做到。

我離開的24個用人單位裏,最後只有那些我當初好好告別的領導沒有拉黑我。

最後一條:感恩

我知道現在的90後非常不在乎這個。

覺得公司讓我住五星級酒店、坐飛機、出國旅行、用心培養我,都是一種本分。

但問題是,公司也是需要成本的呀。

這些成本,他們原本也可以不用爲你支付的呀。花在了你身上,他們當然會希望有所回報

你回報不了業績,也回報不了好言好語,讓領導怎麼想。

人心都是肉長的。

機會給誰不是給。

爲什麼非要給一個白眼狼?

你的態度太理所應當,領導就會想:這種人跟農夫的蛇一樣,這種人對她再好也枉然,太心寒,算了。

於是就這樣,你會錯過一個個的機會,也會錯過一次次的福利。

我做得非常不好的地方也有這個。

之前有一個老闆非常看中我,帶我去參加各種會議、行業大咖會面、發佈會、明星合作,全程五星級服務,然後還帶我出過國去做交流。

但我一直沒有說過一次謝。

甚至還在心底想,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

結果在離職時,老闆就說:“你是我見過最冷的人。”

我能說什麼呢?

獲得這樣的評價,都是我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而真正在職場風生水起的人,都是極少數內心充滿感恩意識的人。

他們永遠都明白,擁有就是得。

超過了本分的獲得,就是恩。

於是會感恩這一切,並用加倍的工作來回報。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最後一條就是,正因爲其他人不感恩,你做到了,就非常加分,甚至變得非常出衆。

每個人都是需要工作的。

不工作,會閒出毛病來,還會蠶食我們的希望和意志,你不僅會成爲庸人,還會成爲一個廢人。

但既然都要工作,那就努力成爲一個合格的職場人。

不要像我一樣,因爲矯情、任性、冷漠、不靠譜、無定性,把一條一條的前路,慢慢變成一條一條的絕路。

勵志文章心得體會篇6

不是國企不好!

是我想要“成就感”

我朋友問我,你是不是覺得國企不好呢?

恰恰相反,國企無論從福利保障,還是性價比,相比很多工作都好得多,所以也有一些朋友在私企工作幾年後,辭職去考國企或者公務員

但我更想探討的是關於“成就感”這件事。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人最高的需求層次是“自我實現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份工作都只是一個工具,只要你能從中獲得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是一份好工作。

如果你清楚你的成就感來源是什麼,那麼恭喜你;如果還沒有,那麼我會鼓勵你去找到它,並擁抱它。

我很喜歡的一個真人秀節目《奇遇人生》,裏面每一期的素人嘉賓都從事着平凡的工作,他們也許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你會發現他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所在。

第9期的《奇遇人生》,趙立新和白舉綱來到冰島,和一位藝術家施瓦納,共同完成他十一年來的心願——一場關於火的藝術,展現人類與精靈間的跳舞。

“真好。” 我一邊看一邊感嘆。

衆人圍坐在篝火前,欣賞着旋轉的藝術,聊着天,唱着歌。

白舉綱說:

“其實也沒有什麼讓人覺得爲之而驚歎的感覺。但是施瓦納的眼睛是發亮的,滿足了自己的內心。

主要是他的慾望、發生、過程、結果都是他自己。你做了作品,得了獎,滿足了別人,別人認可。

他成就他自己 ,滿足自己是最難的。”

最後這句話,跟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