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個人心得體會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個人心得體會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1

在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發展歷程裏,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道路無疑爲其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

成立中金所,發展金融期貨,對於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揮金融市場功能,適應經濟新常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悉,成立以來,中金所穩步擴大金融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積極加入國際期貨行業組織,與境外主要交易所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做實信息共享與互換、人員培訓、業務學習、產品開發等合作內容,滿足境內外投資的跨境交易需求。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正式在中金所掛牌交易,標誌着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又邁出了一大步。這對於發育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2019年12月23日,境內首隻股指期權產品——滬深300股指期權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推出股指期權,是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嶄新成果,是金融衍生品市場創新發展的全新嘗試,也是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項舉措。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發展是其中的一個縮影。1999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宣告成立,其總部現位於上海浦東。數據顯示,1999年到2019年,上期所成交量從0.03億手到14.12億手,增長了470倍;成交金額從0.24萬億元到96.95萬億元,增長了404倍;成交量、成交金額佔全國比重由1999年的8.51%、21.97%分別上升到2019年的35.64%、33.36%。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上期所已連續四年(2016-2019)在全球場內商品類衍生品交易所中成交量排名全球第一。

在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道路上,國際化期貨品種的上市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據瞭解,成立之初,上期所的上市品種僅有銅、鋁、天然橡膠期貨3個品種。而到目前,交易所一共上市有24個品種,包括19個期貨品種和5個期權產品。值得注意的是,19個期貨品種中還包含有3個國際化品種。

其中,2018年3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作爲我國首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開闢了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道路。20號膠期貨、低硫燃料油期貨分別於2019年8月和2020年6月掛牌上市。而上述三個國際化品種均採用“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

不僅如此,上期所作爲上海唯一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在提升“上海價格”影響力方面還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期所銅期貨價格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銅行業將上期所列爲全球三大銅定價中心之一;上海原油期貨價格更加高效地反映亞洲市場特點,成爲亞太地區供需的“風向標”;9月18日,上期所與挪威漿紙交易所簽約,發佈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授權協議,是中國期貨市場價格在國際金融市場的首次直接應用。

對此,上期所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上海已成爲全球金融要素市場和基礎設施最齊全的城市之一,上期所始終堅持把自身發展放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總體部署中謀劃,未來也會繼續推進創新,以服務實體經濟爲宗旨,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助力上海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大宗商品和金融資源配置方面的能力。”

對於期貨市場的創新與開放,期貨公司對此感受頗深。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李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開放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最大的感受在於金融開放形成的各種創新倒逼期貨公司轉型,轉型中需要期貨公司領導人擁有很大的勇氣和魄力,同時需要在人員配置、資源配置等方面做出巨大調整。基於金融開放環境下,期貨業以市場爲核心形成良性發展。”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2

改革開放初期,在資金匱乏和融通不暢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充當了資金融通的主體以及市場經濟的實踐者。

上海信託因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而生,隨浦東開發開放而成長。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可以探索海外融資渠道,也可以爲科技基因賦能。

上海信託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上海信託自誕生之日起,就承載着吸引外資支持國內經濟建設的重任。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歷任領導的親切關懷和老一輩上海信託領導人的帶領下,其積極探索海外融資渠道,先後在舊金山、漢堡、日本成立辦事處。

1986年1月,上海信託首次成功在日本東京發行250億日元公募債;1988年6月,上海信託在倫敦發行150億歐洲日元公募債。而這是上海金融機構首次進入日本、歐洲金融市場,可以說有力支持了上海經濟建設。1989年,上海信託經批准成爲我國對外融資的十大金融窗口之一。

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大開發方面,記者瞭解到,上海信託直接參與浦東開發,成立了上投公司浦東分公司。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公司向陸家嘴、金橋、外高橋三家開發公司各投資3000萬元;爲新區七條道路建設及外高橋、張江開發區等重點項目籌資;參組銀團貸款,支持東方明珠等基礎設施的順利施工。

多年來,信託資金主要投向實體經濟部門,基本覆蓋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而順應時代的發展,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方面,也正在成爲信託資金投向的新領域。

據上海信託方面透露,其與上海光纖通信器材公司合作建立年產5000公里光纜的企業,有力地促進了光纖通訊這一高科技項目迅速產業化。

在擔任重大市政項目的設備、建材國際招標、國際採購,爲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合理節省建設成本,着力孵化附加值水平高的高科技、服務型產業等方面也可以看到上海信託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信託實現了上海大型鍋爐買方信貸技術出口的先例,促進大型鍋爐製造工藝與國際標準接軌。

展望未來,上海信託也向記者表達了“再出發”雄心壯志,進而爲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再出發”的新徵程中,上海信託將堅定初心使命推動事業發展,傳承浦東精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以“敢跟全球頂級水平對話的志氣,強烈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氣,艱苦奮鬥忘我工作的朝氣”,爲服務實體經濟、落實國家政策、弘揚信託文化持續努力。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3

浦東正成爲中外合資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最聚集、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0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6家。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有19家註冊地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中外合資公募基金公司,其中,有16家中外合資公募基金公司將辦公地也設在上海浦東。

回顧中國基金業的發展歷程,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郭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浦東新區在每個重要時刻都留下了印記,這裏孕育了中國第一批基金公司,第一批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第一隻封閉式基金,第一隻開放式基金,第一隻指數基金,第一隻貨幣基金,第一隻QDII基金,第一隻內地和香港互認基金……”

上投摩根基金成立於2004年,作爲中外合資基金公司的一員,郭鵬認爲,浦東以及整個上海作爲中國金融開放的“橋頭堡”,良好的發展環境獲得全球機構的青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特別是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迎來了更多新機遇。

30年來,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對於中外合資基金公司的發展和壯大意義非凡。

“作爲中外合資公司,依託上海金融領域持續擴大開放的契機,藉助摩根集團的全球優勢,深度參與了改革開放的進程。上投摩根是最早一批開始參與QDII、RQFII、QDLP以及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等跨境業務的基金公司。”郭鵬向記者介紹,中國始終是摩根集團最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過去30年是如此,未來30年依然會堅定深耕中國市場。

另一家辦公地點位於上海國金中心寫字樓的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由國海證券和鄧普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合資公募基金公司。

站在上海浦東新區改革開放30週年的新起點,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30年前,黨中央做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浦東新區開始了‘金融先行’的宏偉藍圖。在波瀾壯闊的開放進程中,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於2004年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正式成立,作爲國內較早一批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我們參與和見證了浦東新區的日益繁榮,蓬勃興旺。浦東新區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便利的配套設施、大量的優秀人才,以及開放包容、務實進取的文化,無不使紮根於此的公募基金公司從中受益,有更充足的信心助力居民財富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該人士表示,在十六年的發展中,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始終秉承“誠信、穩健、前瞻、一流”的經營理念,確立“全球視野的投資專家”的發展目標,致力於瞭解並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資產管理需求,目前已形成股票投資、固收投資、海外投資共同發展的格局,產品線較爲齊全、種類豐富。

展望未來,郭鵬表示,上投摩根基金作爲深度本地化經營的合資公司,堅定看好浦東以及整個上海作爲全球資管中心的發展潛力。隨着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快速的發展,客戶的投資組合將會不斷豐富完善。希望可以藉助全球的資源和優勢,持續把海外的解決方案用正確的方式引進來,讓零售客戶、機構客戶可以增加選擇。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4

過去30年,是浦東改革開發開放的歷史,同時也是中國金融業開放創新的重要階段。金融行業在此期間經歷了重要的發展與變革。尤其是在面對全球金融科技浪潮下,浦東不斷攻堅克難、銳意創新,打造多場景的金融科技“新生態”,重構金融生態。

上海正在不斷推進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而浦東新區作爲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生動縮影,是彰顯上海金融科技實力最重要的土壤之一。這裏匯聚了衆多國內外頂尖的金融業巨頭,以及優質的科技公司。作爲陸家嘴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中國平安金融大廈便坐落於此。

1993年,平安保險將壽險業務引入上海,2019年平安消費金融公司在陸家嘴成立,2020年陸金所登陸紐交所上市。目前平安16家下屬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其中3家上市公司,10家金融類公司在滬設分支機構。上海地區員工及業務人員11萬人。

28年,上海見證了平安集團從單一保險業務到綜合金融集團再到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的戰略變遷,駐滬多家專業子公司高速成長,紛紛位列行業翹楚:平安養老險成長爲國內最大、亞洲最佳養老險機構;平安資管位列國內第二大保險資管公司;平安好醫生作爲互聯網醫療版圖首個落地成果已成功赴港上市;金融壹賬通作爲集團對外金融科技的重要輸出口登陸紐交所,併成長爲全國領先的金融科技服務雲平臺。

“未來,平安將繼續緊隨上海發展步伐,發力‘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爲建設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添磚加瓦。”平安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除了見證老牌金融機構的蛻變,隨着近些年中國的金融科技產業飛速發展,在上海浦東也誕生了如支付寶這樣的金融科技獨角獸,推動了移動支付、理財、消費信貸、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服務的繁榮,在全球掀起了普惠金融風潮。上海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吸引支付寶這樣的金融科技企業落戶,並且大力度建設金融科技中心,能夠提升上海在全球的金融產業發展和城市競爭力。

“目前,阿里巴巴經濟體在上海設有四大總部+3中心,成爲上海全球金融科創中心建設的中堅力量。螞蟻金服將發揮區塊鏈、移動支付、信用體系、金融風險防控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到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來。”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的金融科技,是以服務持牌金融機構爲主,持牌金融機構會是未來金融科技的主體。上海和浦東的優勢在於有很多的金融基礎設施,有很多的持牌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場景。

“浦東還有張江科學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都有很好的人才儲備,這些新的創新成果、創新技術的出現,最先運用的都可能是金融行業,這對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是非常好的支撐。”劉斌稱。

此外,劉斌還透露,上海已經成立了智能投研技術聯盟,“就是希望把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資管中心的建設結合起來。在這方面,上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包括金融基礎設施,交易所科技怎麼去做;包括期貨公司、信託公司,這塊的金融科技相對比較弱一點,未來也是比較大的發展方向”。

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5

日前,金橋綜合保稅區正式掛牌,而立之年的浦東迎來發展新載體。9家新簽約金橋綜合保稅區的企業入駐。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和全力實施產業能級、項目投資、功能優勢、土地效益、服務效能“五大倍增行動”啓動之年,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加快建設一流“綜合保稅區”,危中搶機,戰略招商,又一批重點項目和企業落戶金橋綜保區。

作爲浦東新區第一個成功轉型升級爲綜合保稅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金橋綜合保稅區是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浦東核心腹地,毗鄰上海中環和即將通車的龍東大道快速路,東鄰機場綜合保稅區,南近迪士尼旅遊度假區,西接張江科學城,北靠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區)和外高橋保稅區,區位優勢明顯。

金橋綜合保稅區的前身是2001年9月份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金橋出口加工區(南區),2019年11月15日通過國家海關總署驗收,正式轉型升級爲綜合保稅區。

經過18年的耕耘,金橋綜合保稅區從一片農田逐步發展成爲一個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外向型海關特殊監管區。園區已經圍繞汽車零部件、高端機械製造、關鍵半導體材料研發和產業化集聚了一批骨幹企業。世界500強企業艾默生船用過程控制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紮根園區15年,始終保持該領域行業領軍位置;同樣,作爲一家百年“老店”,艾普迪實驗器材製造(上海)有限公司是150個國家醫學實驗室供應商優選的合作伙伴;環維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是園區第一個獲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經營成本大幅降低,2019年產值突破12億美元。

浦東新區高度重視金橋綜保區發展,明確落戶園區的企業除享受國家賦予綜保區的各項開放創新措施外,浦東新區和“大張江”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只要有利於促進綜保區發展,都可以適用。同時,將加大對綜保區基礎設施改造投入,不斷提升園區配套,優化營商環境。

上海自貿區金橋管理局局長楊曄說:“希望‘貿易+’‘研發+’和‘5G+’方面有更多新業態企業進入綜合保稅區。”4月21日,又一批新落戶項目集中籤約,產業涵蓋汽車零配件、物流中心、新能源、5G智能工廠、醫藥與醫療器械,預計5年後將帶動近350億元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