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影片焦裕祿的觀看心得體會多篇

影片焦裕祿的觀看心得體會多篇

焦裕祿觀後心得1

今天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進一步瞭解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和先進事蹟,感到很有意義。

他那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現在的人看來,焦裕祿所做的那些訪貧問苦、慰問羣衆、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副手,甚至於祕書代勞。但是,焦裕祿卻總是輕車簡從深入一線,那種“車”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車,那種“從”無非是一兩個頂多三五個必須隨行的人員。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們深思。

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對於過去縣領導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祿硬是帶頭給取消了。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他那種敢於承擔責任的負責精神。當上級來調查處理問題,別人又樂於替他承擔責任的時候,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認是自己做出了決定。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展現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蕩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

焦裕祿心裏想着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因爲他知道黨的形象,需要在爲人民服務中去維護。在他的事蹟裏,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故作高深的反覆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爲了人民。人民羣衆當時那麼擁戴他,人民羣衆現如今那麼懷念他,就是因爲“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的。

焦裕祿觀後心得2

看完《焦裕祿》,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着救濟糧,寒風挾着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爲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爲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裏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着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着,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着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着畫面推上高潮。

“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爲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一位女觀衆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裏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羣衆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羣衆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爲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爲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涌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絃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樑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爲人民。羣衆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爲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爲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焦裕祿觀後心得3

通過觀看電影,我們不光是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努力幹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羣衆路線。

一是學習他熱愛本職工作的思想。焦裕祿同志,無論是在鄉鎮、廠礦企業工作,還是在黨政機關工作,他都能做到“三嚴三實”嚴來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實、創業實、做人實。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二是學習他甘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羣衆打成一片。爲了儘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鬥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是學習他全心全意爲羣衆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羣衆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裏時刻裝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四是學習他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風。有一個細節,據焦裕祿同志的兒子回憶,那時縣委大院裏有劇院,有一次看戲時,當售票的同志得知是縣委書記的孩子時,沒有讓他買票直接,當焦裕祿同志得知情況後,不光對孩子,同時對家人提出嚴厲批評,要求第二天補上票。從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焦裕祿同志對自己、對家人非常嚴格,他不允許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

作爲黨員要做到: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任何時候都決不猶疑、決不含糊、決不動搖。

二是要堅定宗旨意識,始終與羣衆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做羣衆的貼心人,做羣衆的主心骨。

三是要堅定發展方向,堅持走羣衆路線,把幹事創業熱情與科學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把開拓進取與尊重規律結合起來,把抓好當前工作與着眼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焦裕祿觀後心得4

觀看電影《焦裕祿》。我的情緒被劇情所調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禮。電影放映完畢,我一邊感慨,一邊低頭思索:爲什麼焦裕祿的事蹟讓我怦然心動?

焦裕祿的事蹟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就在於他那種對人民的赤膽忠心。電影裏的“二把手”跟焦裕祿有一段精彩的對話,那人說工作要先讓上級領導滿意,焦裕祿卻認爲工作要先讓人民羣衆滿意。抱有這兩種思想的不同結果是,焦裕祿忙於發放救濟讓老百姓度過難關,那位“二把手”卻忙於籌辦展覽讓上級領導高興。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政績觀,事實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二者的關係問題。看看焦裕祿的爲民態度,對於我們在工作中如何正確把握好這二者關係,是很有啓迪的。

其次在於他那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現在的人看來,焦裕祿所做的那些訪貧問苦、慰問羣衆、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副手,甚至於祕書代勞。但是,焦裕祿卻總是輕車簡從深入一線,那種“車”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車,那種“從”無非是一兩個頂多三五個必須隨行的人員。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值得那些坐在主席臺上高喊務實而卻養尊處優的人認真思考:爲什麼那麼多人敢以假數字、假典型來糊弄領導?除了下邊的問題,是不是也與領導不能掌握一線的實際情況有很大關係?

第三在於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對於過去縣領導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祿硬是帶頭給取消了。這雖說是集體表決定下的,但沒有他的登高一呼,哪會有表決時候的應者如雲。在得失之間,焦裕祿在全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克己奉公,這種境界何其高尚!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最後在於他那種敢於承擔責任的負責精神。當上級來調查處理問題,別人又樂於替他承擔責任的時候,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認是自己做出了決定。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展現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蕩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

焦裕祿心裏想着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因爲他知道黨的形象,需要在爲人民服務中去維護。在他的事蹟裏,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故作高深的反覆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爲了人民。人民羣衆當時那麼擁戴他,人民羣衆現如今那麼懷念他,就是因爲“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的。

焦裕祿觀後心得5

組織安排我們觀看電影《焦裕祿》,以前針對電影《焦裕祿》的介紹也聽了不少,但實實在的看還是第一次,看後感覺十分的沉重。

片中,嚴重患病的焦裕祿憑着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爲偏僻窮苦的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他帶頭廢除了幹部生活補貼費,爲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願的基層幹部,頂着極大的風險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並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病痛發作,疼痛難忍時,他就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下鄉視察中,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這是多麼剛強的性格,多麼頑強的意志,多麼韌拔的氣節。

焦裕祿,一個縣委書記,在當時既沒有漂亮的汽車,更沒有寬敞的房子,有的卻是一顆憂國憂民的心。他的心中永遠裝的是蘭考的百姓而惟獨沒有自己的位置。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事業、土地和人民。他是地地道道的服務人民大衆的牛。

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下造就了象焦裕祿這樣的人物,焦裕祿用行動、用實踐獲得了老百姓的愛戴和尊敬,在片中好幾處體都現了。我從影片中確實感受到了時時在在存在的歷史,焦裕祿正是用他平凡而有偉大的一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精彩華章。他的光輝形象就象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經久不滅。

在新時期的我們,應當做些什麼?學些什麼?我是一個普通幹部,所要做得就是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踐行黨的羣衆路線,出色完成本職工作,切實做到羣衆滿意,那就是黨滿意。

焦裕祿觀後心得6

觀看電影《焦裕祿》,那幾段熟悉感人的畫面,樸素的語言,再次深深打動了自己,撞擊了靈魂,昇華了思想,淨化了心靈。焦裕祿同志的身上,呈現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記宗旨、心繫羣衆,"心裏裝着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畏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呈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爲民,爲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當前自治縣正加快科學跨越發展的步伐,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同時也要求我們全體黨員幹部也必須發揚焦裕祿精神所具有的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的開拓精神。無論是縣域各項民生工作的開展,還是"第二批羣衆路線三嚴三實"活動,都強烈呼喚有更多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愛民爲民、幫民富民、尊民助民的領導幹部,我們才能如期實現既定的目標,讓羣衆滿意。

同時我們也要認真學習焦裕祿同志敢於擔當的精神,他崇高的黨性修養,時刻保持着淡定,不怕困難、不懼風險,在應對危機上有思路,敢擔當。面對發展,面對困難,展現敢做善成的勇氣、逆勢飛揚的豪氣、艱苦奮鬥的志氣,保持一股"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勁、衝勁,聚精會神戰危機,一心一意謀發展。

學習焦裕祿一心爲民的精神,學習他時刻牢記宗旨、心繫羣衆,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把爲人民服務作爲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工作的最終目的,自覺擺正與人民羣衆的關係,不斷增進與人民羣衆的真摯感情,時刻將羣衆冷暖掛在心上,始終與羣衆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學習他時刻樹立堅定理想信念,模範遵守黨的紀律,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今後的工作中,堅定不移的走羣衆路線,始終牢記一個"幹"字,始終心懷一個"公"字,始終恪守一個"廉"字,保持共產黨人實幹奉獻、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做爲機關工作者,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也做不出轟轟烈烈的成績,卻無時無刻不與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特別是當前結核、艾滋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任務依然艱鉅,各項工作也取得明顯的成效,但離羣衆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要做好自治縣當前疾控的各項工作、爲各族羣衆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就要真正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時刻想着人民羣衆,時刻把羣衆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把自己當作羣衆的兒子,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高質量的做好本職工作。

焦裕祿觀後心得7

在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就聽說過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那時候我只知道他在蘭考縣致力於治理鹽鹼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但是在觀影以後,對於焦裕祿同志身爲一名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幹部的認真勤懇和奉獻精神我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我們黨對於羣衆路線歷來的解釋,正如_講的,無非是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這就是正確地反映羣衆的意見,然後正確地領導羣衆。黨的正確的路線、政策是從羣衆中來的,是反映羣衆的要求的,是合乎羣衆的實際的,是實事求是的,是能夠爲羣衆所接受、能夠動員起羣衆的,同時又是反過來領導羣衆的,這就叫羣衆路線。

焦裕祿同志身爲一名縣委書記始終都在貫徹着羣衆路線,瞭解羣衆的需求,爲羣衆謀福利,辦實事。在他剛剛上任時,就關注到了火車站候車羣衆缺乏物資、挨餓受凍而不得不離鄉背井的苦楚,因此他依然放棄了自己的補貼特權,下放救災物資,與羣衆們同甘共苦。他俯首甘爲孺子牛,鞠躬盡瘁爲人民,無私奉獻、情操高尚、人格偉大。

縣裏種植泡桐的大學生決定離開蘭考,迴歸故里的時候,焦裕祿同志依然爲他送上誠摯的祝福,最終也是他的無私和真誠挽留了大學生。無論條件有多困難,需求有多迫切,焦裕祿同志始終一心爲民,一切爲了羣衆,這樣的奉獻精神讓人震撼。他帶領羣衆抗風沙、戰鹽鹼、堵風口,栽下了泡桐幾百裏,造福蘭考人民。

由於蘭考的特殊氣候和物資的匱乏,領導幹部們許多罹患了浮腫病,生命岌岌可危,因此焦裕祿同志寧可自己承擔着巨大的責任和風險,也要爲其他的幹部爭取到更好的治療條件和食品補給,他關注羣衆的一切需求,他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所以他人雖死而神不朽,精神逾遠而彌存。他的事蹟感動了整整幾代人!

雖然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我們並沒有經歷那樣艱苦的年代,但是共產黨員的黨性不能變,一心一意爲羣衆的宗旨永遠不能變。新時期的黨員依然需要焦裕祿同志這樣的奉獻精神,積極走羣衆路線,發揮好領導帶頭作用,續寫新中國的華麗篇章。

焦裕祿觀後心得8

上週我跟着學院的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過之後,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滾燙的眼淚。焦裕祿這個名字,體現了一種崇高而不朽的心靈:爲人民服務心靈,無私奉獻心靈,艱苦奮鬥心靈;他向每一個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一個爲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只要時時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怡悅不怡悅,人民允許不允許,人民愜意不愜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爲想問題、辦事情登程點和歸宿,人民纔會擁戴你、支持你。

在火車站當滿載着逃荒的人們的火車隆隆離去後,焦裕祿撿起在一派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個野菜窩頭在流淚,那是一個共產黨員心繫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痛苦的淚;這樣的鏡頭在電影《焦裕祿》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並沒有削弱焦裕祿同道的偉大形象,相反爲廣大觀衆重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榮的共產黨員的形象。他是那麼的偉大,卻又那麼的平庸,他就生活在我們的中間,並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他把全副身心投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奮鬥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品質在人民羣衆中樹立起一座無堅不摧的心靈豐碑。

我國改革事業已進入了關鍵時期,在新舊經濟體制交替、轉換過程中,新問題新矛盾將層出不窮。要持續、疾速、健康地發展經濟,必須治服前進中一個個艱難,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幹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轉變作風,必須像焦裕祿那樣具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繫羣衆的作風,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心靈。今天有黨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祿那樣的好乾部,羣衆積極性和創造性必會大大發揚,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必將如虎添翼,煥發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着黨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採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着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剛強的共產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後的寄託,最後的遺願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時期,那樣的環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祿這樣的悲壯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愛戴他的。但我從影片中確實感受到了時時在在存在的歷史,沒有歌聲便沒有生命,尤如沒有太陽便沒有生命一樣。焦裕祿正是用他平庸而有偉大的一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精彩華章。他的後光形象就象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經久不滅。

焦裕祿觀後心得9

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電影裏的每一幕都讓人感動、每一幕都讓人落淚,離開大禮堂好長時間,我的心情還不能平靜。焦裕祿的工作動力從哪裏來?我的感受有三個:對黨的忠誠,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感情。

一是對黨忠誠。就是要堅定黨的宗旨,執行黨的決定,維護黨的形像,嚴守黨的紀律。1962年蘭考遭遇自然災害,30萬人民羣衆衣食無着,縣裏的許多幹部用圍攻組織部長方式想方設法往外調,可焦裕祿卻從條件較好尉氏縣調到蘭考,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許多人汗顏,我們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領導安排工作皺眉頭,完成工作講客觀。工作中,焦裕祿遭人誤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氣餒、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幹工作,因爲他始終想信上級黨委會正確處理他的問題。不像個別同志遇到一點挫折,就發牢騷,就向領導喊冤叫屈。焦裕祿同志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爲我們後來人,確立了一個標杆。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財富,要看他爲社會做了什麼,爲老百姓做了什麼。

二是對崗位的熱愛,就是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幹好工作爲目標,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反過來又將學到知識,練就的本領,全部用到工作中。“黨是叫我們帶領30萬蘭考人民戰勝災荒的,而不是來送人民羣衆逃難的……”他上任之始,沒有忙着樹官威,建衙門,而是扛着背窩卷一頭扎進了牛棚。爲治風沙,牛棚裏訪到老園藝場長,火車站臺上打動了技術員,身先羣衆,一鍬一鍬栽下泡桐。爲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擋不住他前進的路,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讓無數人爲之動容。焦裕祿同志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種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謀私利;幹事怕擔責,遇難繞道走。焦裕祿身患重病,卻依然堅持工作,在病房裏還在學習,這種愛崗敬業,無私無畏,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焦裕祿觀後心得10

我們觀看了《焦裕祿》影片,影片中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爲革命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啓迪,使我進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

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着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爲偏僻窮苦的山區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影片中,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的珍貴,可以讓家裏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心,讓家人原物奉還。他還帶頭廢除了幹部生活調節費,爲了補助村民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誤解。但困難並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作疼痛難忍時,他就採取“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卻不哼一聲。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着黨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採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着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堅強的共產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後的寄託,最後的遺願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爲一個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裏活在哪裏,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爲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像,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從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看到艱苦奮鬥、不怕困難犧牲、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黨員作風建設的好教材

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也應該向焦裕祿同志學習,把黨的事業當作自己終生的任務和責任,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帶頭貫徹黨的宗旨,勇於創新,勤奮工作,讓焦裕祿精神永遠成爲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向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