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多篇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多篇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1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從這一刻開始,中國作爲擁有全部權利的平等一員走入國際社會——中國真正的現代史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史真正被終結了。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起始於何時,史學界沒有任何爭議:那就是發生於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及因此而簽訂的《南京條約》,包括香港的割讓。中國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兩個鮮明的特徵:其一是中國無力保衛自己免於侵略;其二是中國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條約。

那麼中國的近代史終於何時?中國現代史開始於何時?卻有着不同說法。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4年,胡繩在《歷史研究》創刊號上發表《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引起了近代史學界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在文章中,胡繩非常明確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間,也就是說,以五四運動爲分野,在此之前爲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爲近代史;五四運動標誌着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取代民族資產階級成爲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此後則爲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是爲中國現代史。

胡繩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從這時開始,中國歷史學界出現了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明確分界,分界線就是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

胡繩的斷限方法,應該說頗有其道理,但缺點似乎在於過於重視近代中國的“革命的性質”,而忽視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因此這一劃分雖然被學界所接受,但也有許多學者明確表達過不同意見。著名歷史學家優秀優秀范文瀾就提出,應該按照社會性質來劃分歷史時期,他認爲,1840—1949年的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應該包含1840—1949年的整個時期,1949年才應該算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不過,儘管有不同的聲音,在1980年代以前,這種看法並沒有成爲主流,無論是教學、研究或者撰著中國近、現代歷史,全部都是以1919年五四運動爲界的。

這種狀況在1990年代以後得到了改變:1999年以來,已經有數種中國近代史著作採用了1840—1949年的分期方式。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本書是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教材,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的必修教材,該書開篇的第一句就是:“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是中國的近代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中國的現代史。”這句話非常重要,它標誌着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新的分期方式,已經寫進了大學教材,開始成爲學術界的共識。

但是,如果按照筆者在本文開頭所指出的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兩個特徵來衡量的話,我們就會發現,1949年仍然不能作爲近代史的終結點,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國仍然不能證明她有沒有能力保衛自己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儘管在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表現出了無堅不摧的戰鬥力,但這畢竟僅是國內戰爭);第二,中國也還沒有證明她有沒有能力擺脫不平等條約——中國此時還受着“雅爾塔協定”的束縛,能不能順利擺脫尚屬疑問。況且,僅就社會性質而言,中國的土地改革是到1953年才全面完成的,而直到這時,我們才能說,中國社會擺脫了“半封建”的性質。

也許有人會質疑,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難道也沒有終結你所說的那兩個特徵嗎?

筆者的答案是肯定的。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時,日本在中國大陸還駐有200多萬軍隊,佔領着中國中東部地區的所有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包括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而擔負正面戰場抗戰任務的國民黨軍隊,卻躲在西南一隅,並沒有開始戰略反攻,也沒有收復一座被日軍佔領的城市。在敵後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雖然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抗擊了侵華日軍的主力,但也仍然沒有達到能夠獨立開展反攻,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的程度。簡言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結果,中國作爲反法西斯陣營中的重要一員,雖然爲最後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這並不能自然證明,中國就具備了主要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能力。

再說不平等條約。儘管在抗日戰爭期間,舊的不平等條約先後被宣佈廢除,但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隨即和美國簽訂了新的不平等條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1946年11月4日,由國民黨政府外文部長王世傑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簽訂)。

?中美商約》共三十條,它規定:美國人有在中國“領土全境內”居住旅行,從事商務、製造、加工、科學、教育、宗教和“慈善事業”,勘探和開發礦產資源的權利,併爲此可以在中國保有、建造、租賃土地及房屋,從事各種職業。美國的“法人及團體”與中國的“法人及團體之待遇相同”。美國商品在中國徵稅、銷售、分配或使用,享有不低於任何第三國和中國商品的待遇。中國對美國任何種植物、出產品或製造品的輸入,以及由中國運往美國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國船舶可以在中國開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領水內自由航行,其人員和物品有經由“最便捷之途徑”通過中國領土的自由。美國船舶,包括軍艦在內,可以在遇到“危難”時,開入中國“對外國商務或航業不開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領水”。

?中美商約》以彼此“平等”、“互惠”的形式掩蓋着不平等的內容及實質,實際上是中國對美國的單方面全面開放,美國帝國主義在中國土地上可以爲所欲爲。條約簽訂後,駐美大使顧維鈞竟無恥地宣稱:“全中國領土均向美國商人開放”。

?中美商約》一經公佈,立即受到全國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上海各界名流馬敘倫、馬寅初、茅盾、千家駒等紛紛發表意見,抨擊譴責《中美商約》。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發表聲明說:“《中美商約》是絕對不利於中國的片面獨惠的喪權辱國的新的不平等條約”。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評蔣美商約》,指出它是“蔣政府把中國作爲美國附屬國的重大標誌之一,是中華民族又一次新的大國恥”。延安各界人士建議以11月4日爲新的國恥紀念日,1947年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式接受了這一建議。

?中美商約》之外,損害中國權益的“雅爾塔協議”,是被強加在中國身上的另一個不平等條約。

“雅爾塔協議”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上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祕密首腦會議上籤訂的。其中關於中國的部分內容如下: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對1904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日俄戰爭)所受侵害的帝俄舊有權利,應予恢復如左:(a)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b)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c)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

千島羣島讓與蘇俄。

在“雅爾塔協定”的問題上,蘇聯表現出了民族利己主義的傾向,違背了作爲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應該遵循的基本外交準則,印證了人們當初關於“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必然導致社會主義被民族主義所綁架的擔心;美國爲了減少自己的戰爭成本,換取蘇聯出兵遠東,不惜出賣自己正在浴血奮戰的戰時盟友,更讓人們看到了盎格魯-撒克遜白人資本集團的精明勢利,刻薄寡恩——在強調了這兩點之後,筆者想指出的是,蔣介石在珍珠港事件之後,決心搭美國的“便車”,消極抗戰,把抗戰變成了一項有利可圖的買賣,遲遲不肯發動反攻,同時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表現太爛,尤其是在1944年日軍爲了打通“大陸交通線”而發起的豫湘桂戰役中的大潰敗,也是導致中國在雅爾塔被出賣的一個重要原因。

需要強調的是,“雅爾塔協定”中關於中國的部分,本是美、蘇、英等大國揹着中國政府單方面簽訂的協定,對中國並無約束力,但蔣介石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以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方式確認了這些條款,主要包括:蘇聯政府聲明,一切援助給予國民政府,並重申尊重中國在東三省之完全主權及領土的完整。中華民國政府聲明,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證實其獨立的願望,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之獨立。另外,此條約還規定:中蘇共管長春鐵路三十年,旅順爲共享海軍基地三十年,大連爲自由港,蘇軍進入東北後,收復區內由中華民國派員設立行政機構並派軍事代表和蘇聯聯繫。日本投降後最遲三個月內蘇軍全部撤出東三省。條約有效期爲三十年。

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之後,首次訪蘇,和斯大林的談判之所以進行的困難重重,甚至一度很不愉快,原因就在於,得不和斯大林清算蔣介石留下的這筆爛賬:要求蘇聯放棄通過“雅爾塔協議”在中國獲得權益。在艱苦努力下,斯大林答應放棄除外蒙古之外的大部分權益,尤其是在東北的權益,但手段老辣的斯大林又不馬上把這些權益交還給中國,而是採取“拖幾年,走着瞧”的態度。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使這兩個問題同時得到了解決——

首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戰場上的勝利,證明中國完全有決心,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衛自己不受侵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雖然蘇聯後來向中國提供了一些軍事援助,但這些援助是在志願軍已經取得節節勝利的背景下提供的,其意義近似於錦上添花,並不是志願軍勝利的決定性因素,而其動機則近似於股市上人們去追捧一隻價格正在飈升的股票;

如果用足球來做比喻,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勝利,相當一支一向被視爲弱旅的球隊,不僅連續踢敗了世界冠軍巴西隊,而且還踢敗了巴西隊和世界盃16強組成的聯合球隊——這樣的球隊還有誰敢說它是弱旅嗎?

1951年元旦剛過,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就佔領了漢城——這是近代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佔領別的國家的首都(中國自己的首都,近代以來曾以每隔40年左右就陷落一次的頻率,連續三次被外國軍隊佔領,最後一次,還發生了南京大屠殺),志願軍前衛部隊的一個副團長,還大搖大擺走進了李承晚的總統官邸,在浴缸裏痛痛快快地洗裏一個澡。

其次,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使得蘇聯關於放棄在中國東北權益的承諾,由“承諾”變成了“落實”:旅順軍港,中長鐵路等,都很快被順利、無償地交還給了中國。同時,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成功地把美軍阻止在自己的東北國境線之外500公里左右的現實,蘇聯也失去了任何在軍事上染指中國東北的藉口。

中國由此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擺脫了“雅爾塔體系”的國家,成爲世界上地一個可以和美蘇平起平坐的國家——隨着抗美援朝的勝利,美蘇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中國了——無論是歐洲的傳統強國,還是日本,到現在都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

擺脫“雅爾塔體系”是不容易的,歐洲距離這一天還要等40年,直到蘇聯解體之後才做到這一點,在東北亞,日本和朝鮮半島,至今還在繼續品嚐着“雅爾塔”牌的苦酒:美國在日本、韓國的駐軍,俄羅斯對日本北方四島的佔領,朝鮮半島的分裂等,都是“雅爾塔體系”的遺產。

爲了這一切,中國人民獻出了14萬優秀兒女的生命!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從這一刻開始,中國作爲擁有全部權利的平等一員走入國際社會——中國真正的現代史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史真正被終結了。

所以我認爲,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的分界線,應該定在1953年!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2

1950年,奔赴朝鮮,直面美國的炮火,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那個時候的軍隊並沒有先進的武器,中國人民靠着滿腔熱血以及前赴後繼的勇氣踏上朝鮮的土地,與之一起拼搏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七十一年歲月匆匆流逝,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但那英雄的事蹟在民間廣爲流傳,抗美援朝的精神更是始終激勵着丹東的兒女,是我們永遠的風向標。

我曾疑惑,黃繼光爲何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眼,邱少雲又是如何有勇氣在烈火中焚身?那197653名烈士又是爲了什麼讓他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現在答案漸漸明晰——是祖國,他們堅信自己的身後是祖國,而祖國必將勝利。長碑湖上,冰雪豐碑座座;烈士園裏,鮮紅勳章熠熠,他們用自己的血性,用自己的錚錚鐵骨扛下祖國交給他們的使命。他們的背後也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也愛惜自己的生命,但當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他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他們爲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守衛住朝鮮也是守衛住自己的國土。而且甲午戰爭中,朝鮮曾經幫助過我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是彰顯了大國風範。這是和平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歷史戰役,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小時候我曾去過抗美援朝紀念館,那時的我被觸目驚心的數字所震撼,昏黃的燈光,凝重的氛圍讓我心生恐懼;古舊的槍炮,勵志的浮雕,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知道,這是我英雄的家鄉,是我生長的地方,我腳下的土地浸潤着英雄前輩的汗水與鮮血,他們是永遠的光。近幾年,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了翻新,我們一直期盼着它重新開放的一天,好在這一天我們沒有等太久。

抗美援朝七十一週年,我雖沒有辦法回到家鄉親自爲他慶祝,但我一定會送上我的滿滿祝福。隔着屏幕,我看到了家鄉的盛況:氣勢雄偉的斷橋,精彩的藝術團表演,人頭攢動的廣場……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景緻,這是熱情的丹東,是紅火的丹東。新修的抗館外建築以白色爲主,一掃過去沉重的氣氛,體現了青春與朝氣,更體現了丹東人的驕傲與銘記。

我的祖國是愛,愛護每個人的生命,在這美好的土地上,到處洋溢着青春的力量。我驕傲我是丹東人,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後代,在我的心中,你們從未離去,是你們用生命守住了丹東這座美麗的邊境城市,守住了千千萬萬人民的美好生活。現在,你們的生命,你們的守護已經開出鮮花。你們英勇的序曲將由我們接續,你們頑強的精神將由我們傳承,抗美援朝的戰士們,你們是丹東人永遠的驕傲,向你們致敬!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3

用抗美援朝精神照亮新時代的“長征路”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時代發揚。

7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經歷近代百年的戰爭後,百廢待興、百廢待舉。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不顧中國的嚴厲警告,肆意越過北緯38度緯線,侵襲我國東北地區的領空、領土。面對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中國經過仔細權衡戰略形勢後作出了支援朝鮮的偉大抉擇。3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武裝到牙齒、裝備精良的美軍展開了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殊死對抗。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軍民團結一心、密切配合,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向前,在風霜雨雪中毅然前行,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道鋼鐵長城,用生命詮釋着對祖國的忠誠。

這是一場正義之戰、和平之戰,是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197653名中國人民戰死朝鮮,涌現出一批批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有捨身堵槍眼的特級英雄黃繼光,有忍受烈火燒身巋然不動的一級英雄邱少雲等大批戰鬥英雄。英雄們用他們的.英勇頑強、壯烈犧牲換來了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英雄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身後就是祖國,爲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後退一步”,英雄們這種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衆生的責任與擔當正是中華民族血性的顯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強了同仇敵愾、保衛國家和建設的決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中國的大國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反對侵略、捍衛和平的意志和決心,中國人民能夠真正地挺胸擡頭站起來了。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70年的櫛風沐雨,70年的風雨兼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實現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轉變,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黯然失色,在歲月的長河中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的中國人翻山越嶺,闖關奪隘,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抗美援朝戰爭爲祖國換來幾十年的和平與穩定,我們要始終銘記歷史,銘記英雄。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智慧化險爲夷、轉危爲安,要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頑強毅力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要以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革命初心勇挑重擔、敢作敢爲,要胸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民本思想,帶領中國人民一起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4

“憶”偉大勝利 “聚”前行力量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着維護和平、反抗侵略的使命,以前仆後繼、悍不畏死的英雄氣概,同朝鮮軍民一道,經歷了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進行着許多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斗爭,只有不斷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汲取奮進力量,才能在新時代譜寫出更壯麗的新篇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無論是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還是如今的抗擊新冠疫情,歷史和實踐都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值得人民依靠和信任的黨,爲了祖國安定、爲了民族復興、爲了人民幸福,即使前路再艱再難,我們黨也定會不畏艱難困苦,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廣大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在爲黨爲民排憂解難的過程中,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抗美援朝戰爭是爲祖國而戰、爲人民而戰。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從歷史進程來看,正是因爲有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我們黨才能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羣衆服務的宗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激發奪勝的強大力量,書寫振興的精彩華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真抓實幹。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爲艱難的情況下,志願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廣大黨員幹部要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勇於知難而上,善於攻堅克難,堅持腳踏實地,以釘釘子的精神幹真事、幹實事,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在啃硬骨頭和涉險灘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雄赳赳、氣昂昂,向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5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全體同志回信中強調,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全黨全社會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大力弘揚英雄精神,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切爲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爲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鬥爭而英勇鬥爭的人民,一切爲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英雄是民族的脊樑、國家的希望。無論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不懼犧牲、捨生忘死的中國志願軍們,還是爲百姓樹起不朽豐碑的谷文昌、爲秉持報國之志毅然回國的黃大年等,以及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堅守崗位盡職履責的人們,皆是英雄中的一員。他們用自己的執着堅持、堅韌不拔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精忠報國、無私奉獻、不圖回報的故事,詮釋着英雄精神的內涵。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縱觀發展歷程,沒有英雄模範的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安康、和平美好的生活。正因如此,我們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要永葆對英雄前輩的崇敬之心、敬佩之情,從情感深處敬重、從行動微處顯崇,對已逝的英雄,崇尚是紀念日敬獻的一朵小花,是烈士陵園裏誠摯的鞠躬,是最真的追思、最誠的懷念。要自覺學習弘揚英雄精神,像英雄模範一樣堅守爲民族復興奮鬥終生的赤子之心,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努力在平凡的崗位展現偉大的無我境界。要把關愛英雄的政策制度落到實處,常到英雄家中走訪慰問,嘮家常、聊近況、知現狀,盡己所能爲其排憂解難,把真摯的關心關懷送到英雄及其後人的心坎上。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作爲人民羣衆中的一員,要常懷對英雄的崇敬,用心學習弘揚英雄精神,用情關愛英雄前輩,執着堅守、努力逐夢,讓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蔚然成風,讓非凡的英雄精神貫穿平凡的工作始末,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自己的英雄”“時代的英雄”。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6

這場戰役鑄就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展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首英雄歌曲,而且塑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不計後果地維護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不屈、甘願犧牲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者,不怕困難、始終保持昂揚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者,是履行所賦予的使命的革命忠誠精神以祖國和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爲人類的和平正義事業而奮鬥。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采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性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只有英勇地決定犧牲,才形成了壓倒性的英雄精神。據統計,共有44名屬於敵人的楊根英雄,6名用身體擋住敵人射擊眼睛的黃繼光烈士,9名爲拯救朝鮮婦女兒童而犧牲的東存瑞烈士。它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爲民族和民族創造的民族精神,爲黨和人民準備犧牲一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人類戰爭的奇蹟,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數十萬英雄兒女在朝鮮半島大地上酣睡。如此偉大的犧牲和這樣的偉大勝利,得益於中國人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敢於堅持、團結一致,凝聚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力量,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毛澤東曾說:“我們中華民族有與自己的敵人戰鬥到底的精神,有自力更生的收復舊物的決心,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的能力”,這支軍隊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必須壓倒一切敵人,永不被征服被敵人打敗了。抗美援朝的精神是“知山有虎,倚虎山”,即“越艱險,越向前”。它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到底的精神風貌,用“毛澤東思想”展現了人民軍隊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沒有這場戰爭,就沒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和平環境和強大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華民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並沒有隨着戰爭的勝利和志願軍的凱旋歸來而結束。與中國革命的其他精神一樣,它深深地銘刻在中國革命史、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不僅在對外戰爭中,而且在中國許多新的精神在內部實踐中受到影響、滲透、凝聚和創造。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7

1950年6月,美國悍然對朝鮮發動侵略戰爭,矛頭直指我國東部,妄圖形成對新中國的多方向進攻態勢,並多次大舉越過三八線北進,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戰爭創傷亟待恢復,國力與美國差距懸殊,單就鋼產量而言,美國是中國的144倍,更遑論武器裝備以及先進裝備使用經驗及技術。但就在那種情況下,在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經反覆討論,以“打爛了可以從頭再來的豪氣”、“不怕任何侵略要打到底的膽氣”以及“用手榴彈對抗原子彈的勇氣”作出了重要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開始進行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隨後的戰場上,出現了數以百計“以卵擊石”但取得巨大勝利的戰役,數不清的“楊根思、黃繼光、羅盛教”等戰鬥英雄涌現了出來,歷經2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19.7萬餘名英雄兒女爲了祖國,爲了人民,爲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甚至多年埋骨他鄉。

最終,作爲正義之師的中國軍隊因“官兵團結、凝聚力強、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與朝鮮人民和軍隊一起,用手榴彈對抗原子彈,用地面步槍對抗飛機,在這場幾乎不可逆轉的戰爭中取得了偉大勝利,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戰勝了當時的不敗神話,爲維護國際正義、捍衛世界和平、保衛新生共和國建立了不朽功勳,使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爲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經此一戰,中國人民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經此一戰,中國人民震動了全世界,中國人民軍隊戰鬥力威震全世界。這一場戰爭,後世子孫將永遠銘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永遠銘記,全世界也不會忘記。

當前,我們處在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作爲紀檢工作人員,特別是企業紀檢工作人員,不用有抱炸藥包衝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勇氣,不用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膽氣,也不用有寧可被活活燒死也要保持一動不動而維護潛伏紀律的頑強意志,只需在日常監督工作中履好職、盡好責,多看、多說、多提醒。但反觀如今的一些紀檢幹部,日常工作中以“和”爲貴,對上級不敢監督,對同級不願監督,對下級不屑監督者大有人在。甚至拉大旗作虎皮,借辦案之名謀取私利者有之;跑風漏氣,泄露審查調查信息有之;接受請託,說情關照者有之;違規干預、插手審查者有之;與商人勾肩搭背,搞權錢交易者有之。我們沒有犧牲在真正的戰場上,卻被各種利益、誘惑所矇蔽,有的甚至心甘情願被圍獵。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有近萬名紀檢幹部受到黨紀政紀嚴肅處分和追責,“倒”在了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所以纔有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制定實施,爲紀檢監察幹部劃出了紅線,有助於紀檢監察幹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法治思維和紀律規矩意識,倒逼紀檢監察幹部正確用權、謹慎用權、乾淨用權。

作爲企業紀檢幹部,作爲新時代的特殊部隊,必須按照“忠誠、乾淨、擔當”的要求,以上率下,真抓實幹,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在着力提高政治能力的同時,努力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和抓落實能力,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在日常監督執紀過程中,一方面要保持定力,將嚴管與厚愛結合起來,以保護幹部的方式培養人才,另一方面要增強實力,嚴查公司生產經營中不規範行爲,對各職能部門監督再監督,高質量開展紀檢監察工作。

觀跨過鴨綠江心得體會篇8

英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英名萬古流芳。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遠赴朝鮮戰場,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奪得這場“正義之戰”“開國之戰”“立威之戰”“止戰之戰”的最終勝利。而今,全國人民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緬懷那段艱難而光榮的歷史,爭相向“最可愛的人”看齊。歷史從未忘記英烈,也不曾遺落英雄。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

不忘歷史,方得始終。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一不朽精神,彰顯出立足人民、奮不顧身的愛國情懷,英勇頑強、向死而生的英雄氣概,不辱使命、慷慨奉獻的忠誠品格,是人民軍隊崇高風範的生動寫照,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具體體現。在歷史長河中,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始終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中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源於不懈鬥爭,也來自奉獻犧牲。捨身而起,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堅守陣地,寧願在烈火中犧牲也不動分毫的邱少雲;英勇決絕,提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長津湖畔,凍成“冰雕”而保持戰鬥姿勢巍然屹立的整個連隊官兵……30餘萬名英雄功臣,6000多個功臣集體,197653名志願者壯烈犧牲,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鬥爭史。經過殊死搏鬥、向死而生的不屈鬥爭,才形成壓倒一切敵人的偉大氣概,才鑄就“英雄兒女”“最可愛的人”這些熠熠生輝、光芒永存的時代符號,才奏響可歌可泣的凱歌,鍛造出歷久彌新、催人奮進的抗美援朝精神。毫無疑問,英烈必將永存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永垂不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不斷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才能更好地立足當下、把握未來。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敢闖敢幹、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取得了獨一無二、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在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越是到了關鍵時刻、緊要關頭,越要高舉精神旗幟,把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戰線各領域,爲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紮實奮鬥、頑強奮鬥、不懈奮鬥。

偉大精神激勵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這就意味着,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凸顯、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環境,傳承好抗美援朝精神,激盪出奮勇前進力量,是我們克服各類艱難險阻、荊棘坎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制勝法寶”。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應該立足戰略發展全局,在對照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審視現實中思考未來方向,在幹事創業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推進偉大事業,我們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敢於鬥爭、勇於犧牲的意志,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爲困難所壓倒的勇氣和決心,有力抵禦重大風險、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爲羣衆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鑑往事,知來者。回顧壯闊歷史,瞻望光明前景,我們有底氣,更硬氣,無比堅定、無比自信。繼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拿出雄赳赳、氣昂昂的精氣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智大勇,將百折不撓、守正創新、一往無前的砥礪奮鬥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