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關愛弱勢羣體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關愛弱勢羣體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關愛弱勢羣體 篇一

關愛弱勢羣體

一、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產生的原因

農村國小弱勢羣體的產生是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弱勢學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其先天性、後天性生理缺陷或是智力低下等因素。二是家庭方面原因。首先是部分家長工作繁忙,從時間上忽視了與孩子的溝通和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再次是家庭經濟困難。三是教師方面的原因,如教師因爲教學工作繁忙,從關心角度上無法全面顧及全班幾十個學生。四是社會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社會不良風氣對少年兒童的影響。

二、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的類型與性格表現

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歸納起來可以分爲以下幾種類型:

(一)特困生。這些學生常因爲家庭處於偏遠農村,地理環境惡劣,缺乏經濟來源,或因兄弟姐妹多人上學,或喪失父母,或父母外出打工遭遇金融風暴被迫回家而無固定的經濟來源等原因造成經濟困難。他們在自己的穿着、生活質量上、零用錢的花費上都不如別人,怕被人瞧不起,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交際範圍狹窄,不善於溝通,性格孤僻。

(二)留守生。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家庭或丈夫或妻子,甚至夫妻雙雙離開故土,有的外出經商,有的外出打工,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將孩子留給農村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管,於是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有的羣體——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把孩子寄宿在公奶家或親戚家,由於監護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撫養、家庭事務多等原因,導致與孩子不能進行思想溝通,對孩子教育管理處於遊離狀態。這些孩子由於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無法享受正常的親情關愛,他們就像鄉村的小草一樣,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生長着。因而小孩便形成了孤僻、膽小、自卑、心理嚴重、固執等性格特點。

(三)學困生。人的智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智力障礙不僅僅指先天因素的,還有後天因素的,如在記憶、思維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或錯誤定勢。又如,有的學生因爲生病導致缺課,使得知識學習不連貫而造成記憶障礙,情緒低落和自卑感強烈等等。這樣他們會因爲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時常爲考試感到焦慮,表現出擔心、害怕考試,時間一長就會厭學,甚至逃學。

(四)殘疾生。這類學生因爲先天性或後天原因導致身體殘疾,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他們的性格表現爲孤獨、自卑心理強烈,感覺低人一等;行爲上孤獨,不願與同學爲伴;特別是聾啞兒童,由於語言表達能力和聽力的障礙,甚少與同學交流、溝通;肢體殘疾的學生由於行走不便,也可能不願與同學結伴而行。

(五)孤兒。這類弱勢羣體學生通常是因失去單親或雙親或父母離異而造成。很多人因爲從小生活在缺少父愛或母愛的家庭,從而形成扭曲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取向。他們往往抑鬱、孤獨、叛逆、粗暴或怯懦自卑,狹隘自私或情緒不穩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厭惡學習。同時他們因失去親人後倍感痛苦、孤獨,家庭教育欠缺,因而在性格上顯得沉默寡言、孤僻,不與同學爲伍,學習上不思上進。

三、關愛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措施的嘗試 如何做好國小校園弱勢羣體學生的工作,是擺在學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學校對弱勢羣體學生要給予極大的關愛,使他們能從陰影中走出來,愉快地學習和生活,並在學校這個大家庭裏茁壯地成長。

(一)建立弱勢羣體學生檔案。學校在每學期學生入學報名時,應及時建立弱勢羣體學生的檔案。內容包括弱勢羣體學生的姓名、弱勢類型、家庭住址、不良愛好、身體特異表現,家長職業、家長的務工地、聯繫電話等,爲學校特別是班主任做好家訪、信訪、電話訪提供方便。

(二)依靠政府部門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由政府的民政部門給予生活上的關照,或者通過政府部門多方籌措資金來解決特困生的生活困難,使他們能安心在校學習、生活。

(三)建立互幫互助小組。一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爲留守兒童、少年做一些家務、農活,使他們能安心在校學習。二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採取“一對一”、“幾對一”的方式,輔導學困生,爲學困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不至於在學習上掉隊。三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對殘疾學生予以關愛,如他們是肢殘的可以在其行走時扶他一把,如果他們是聾啞學生,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與其正常溝通,使其不覺得孤獨。

(四)開展捐贈活動。班級、學校在一定的時間裏可開展爲特困學生捐款捐物活動,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又使他們倍感學校、班集體的溫暖,從而感化他們遵守學校紀律,努力學習。

(五)開辦心理諮詢室。成立心理諮詢室,開設心理健康課,配備專職心理輔導員,培養弱勢羣體學生克服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學生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面對挫折我們應積極地面對,努力地克服,不能被挫折嚇倒,要努力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學生能深刻領會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含義。同時,面對自己的缺陷也要面對現實,告訴學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還可以通過設立悄悄話信箱的形式,讓弱勢羣體學生把心裏的種種困惑告訴心理輔導員,讓心理輔導員爲其答疑解惑。

(六)讓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幫助弱勢羣體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讓他們積極參與班級或學校的活動;其次教會他們拋開自卑,主動與同學交往,懂得尊重他人,與人平等相處。再次,要鼓勵他們虛心向朋友或長輩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有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大膽與家長、老師或朋友交流,消除疑惑情緒或自卑心理。

關愛弱勢羣體 篇二

關愛弱勢羣體

一、活動主題:關愛弱勢羣體,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孤兒院獻愛心活動

二、活動時間:5月7日

三、活動地點:沙市孤兒院

四、活動參與者: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外語系全體黨員,預備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

五、活動目的:本次活動以我國建黨9*週年爲背景,旨在發揚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黨員模範先鋒。爲此我係將舉辦以“關愛弱勢羣體,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爲主題的活動。關愛弱勢羣體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孤兒作爲特殊的弱勢羣體更需要這個社會的關愛。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作爲一名黨員,服務弱勢羣體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六、活動流程策劃:

1、前期準備:捐贈物品(衣服,書籍,文具等)

2、活動當日安排:

① 到孤兒院後熱情主動給小朋友問好,積極瞭解他們的情況,掌握基本信息。

② 陪小朋友做一些戶外活動,如打羽毛球(器材院內有提供)

③ 和小朋友一起畫以“我的夢想”爲主題的彩筆畫。

④ 教小朋友唱一首兒童歌曲“蟲兒飛”。

⑤ 捐贈物品。

3、活動後期:辦一期關於我們活動的宣傳板,號召更多的人來關注弱勢全體。

七、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參與者必須以積極熱情的態度投入活動,不走形式。

2、注意言行舉止,用真誠的微笑去打開他們的心扉,和他們成爲朋友。

3、由於孤兒缺少關愛,他們渴望大哥哥大姐姐常來看他們→←,參與者不能兌現的事不可答應他們,不要給他們什麼承諾。

4、活動後希望參與者能寫一份心得發表。

---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

關愛弱勢羣體 篇三

關愛弱勢羣體

一、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產生的原因

農村國小弱勢羣體的產生是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弱勢學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其先天性、後天性生理缺陷或是智力低下等因素。二是家庭方面原因。首先是部分家長工作繁忙,從時間上忽視了與孩子的溝通和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再次是家庭經濟困難。三是教師方面的原因,如教師因爲教學工作繁忙,從關心角度上無法全面顧及全班幾十個學生。四是社會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社會不良風氣對少年兒童的影響。

二、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的類型與性格表現

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歸納起來可以分爲以下幾種類型:

(一)特困生。這些學生常因爲家庭處於偏遠農村,地理環境惡劣,缺乏經濟來源,或因兄弟姐妹多人上學,或喪失父母,或父母外出打工遭遇金融風暴被迫回家而無固定的經濟來源等原因造成經濟困難。他們在自己的穿着、生活質量上、零用錢的花費上都不如別人,怕被人瞧不起,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交際範圍狹窄,不善於溝通,性格孤僻。

(二)留守生。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家庭或丈夫或妻子,甚至夫妻雙雙離開故土,有的外出經商,有的外出打工,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將孩子留給農村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管,於是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有的羣體——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把孩子寄宿在公奶家或親戚家,由於監護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撫養、家庭事務多等原因,導致與孩子不能進行思想溝通,對孩子教育管理處於遊離狀態。這些孩子由於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無法享受正常的親情關愛,他們就像鄉村的小草一樣,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生長着。因而小孩便形成了孤僻、膽小、自卑、心理嚴重、固執等性格特點。

(三)學困生。人的智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智力障礙不僅僅指先天因素的,還有後天因素的,如在記憶、思維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或錯誤定勢。又如,有的學生因爲生病導致缺課,使得知識學習不連貫而造成記憶障礙,情緒低落和自卑感強烈等等。這樣他們會因爲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時常爲考試感到焦慮,表現出擔心、害怕考試,時間一長就會厭學,甚至逃學。

(四)殘疾生。這類學生因爲先天性或後天原因導致身體殘疾,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他們的性格表現爲孤獨、自卑心理強烈,感覺低人一等;行爲上孤獨,不願與同學爲伴;特別是聾啞兒童,由於語言表達能力和聽力的障礙,甚少與同學交流、溝通;肢體殘疾的學生由於行走不便,也可能不願與同學結伴而行。

(五)孤兒。這類弱勢羣體學生通常是因失去單親或雙親或父母離異而造成。很多人因爲從小生活在缺少父愛或母愛的家庭,從而形成扭曲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取向。他們往往抑鬱、孤獨、叛逆、粗暴或怯懦自卑,狹隘自私或情緒不穩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厭惡學習。同時他們因失去親人後倍感痛苦、孤獨,家庭教育欠缺,因而在性格上顯得沉默寡言、孤僻,不與同學爲伍,學習上不思上進。

三、關愛農村國小弱勢羣體學生措施的嘗試

如何做好國小校園弱勢羣體學生的工作,是擺在學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學校對弱勢羣體學生要給予極大的關愛,使他們能從陰影中走出來,愉快地學習和生活,並在學校這個大家庭裏茁壯地成長。

(一)建立弱勢羣體學生檔案。學校在每學期學生入學報名時,應及時建立弱勢羣體學生的檔案。內容包括弱勢羣體學生的姓名、弱勢類型、家庭住址、不良愛好、身體特異表現,家長職業、家長的務工地、聯繫電話等,爲學校特別是班主任做好家訪、信訪、電話訪提供方便。

(二)依靠政府部門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由政府的民政部門給予生活上的關照,或者通過政府部門多方籌措資金來解決特困生的生活困難,使他們能安心在校學習、生活。

(三)建立互幫互助小組。一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爲留守兒童、少年做一些家務、農活,使他們能安心在校學習。二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採取“一對一”、“幾對一”的方式,輔導學困生,爲學困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不至於在學習上掉隊。三是通過互幫互助小組對殘疾學生予以關愛,如他們是肢殘的可以在其行走時扶他一把,如果他們是聾啞學生,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與其正常溝通,使其不覺得孤獨。

(四)開展捐贈活動。班級、學校在一定的時間裏可開展爲特困學生捐款捐物活動,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又使他們倍感學校、班集體的溫暖,從而感化他們遵守學校紀律,努力學習。

(五)開辦心理諮詢室。成立心理諮詢室,開設心理健康課,配備專職心理輔導員,培養弱勢羣體學生克服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學生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面對挫折我們應積極地面對,努力地克服,不能被挫折嚇倒,要努力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學生能深刻領會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含義。同時,面對自己的缺陷也要面對現實,告訴學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還可以通過設立悄悄話信箱的形式,讓弱勢羣體學生把心裏的種種困惑告訴心理輔導員,讓心理輔導員爲其答疑解惑。

(六)讓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幫助弱勢羣體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讓他們積極參與班級或學校的活動;其次教會他們拋開自卑,主動與同學交往,懂得尊重他人,與人平等相處。再次,要鼓勵他們虛心向朋友或長輩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有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大膽與家長、老師或朋友交流,消除疑惑情緒或自卑心理。

(七)辦好家長學校。首先利用家長學校,舉辦教育弱勢羣體學生的知識講座,讓家長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技巧。其次學校心理諮詢室要對家長開放,家長通過與心理輔導教師的溝通、交流,掌握一些教育弱勢子女的知識,以便對孩子進行教育。最後,學校在關注弱勢羣體國小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前提下,擴大信息途徑,把關於孩子變化、發展的最新信息及時向家長通報,讓家長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鼓勵孩子、教育孩子,最終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關愛弱勢羣體活動方案 篇四

關愛弱勢羣體

一、背景與主題

杭州正在爲創建生活品質之城而努力,如何提高生活品質?從社會建設的角度就是要堅持圍繞生活、保障生活,破解“七大問題”、建設“平安杭州”,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提高社會的創造力與和諧度。

但在社會中無疑依然存在着一些或生活貧困或心靈孤寂的人們,特別在農村,從事着低收入職業,遇天災人禍而喪失勞動能力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爲數還不少。他們同樣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渴望得到幫助和關懷,而這也是我們所有青年團員的責任。

而作爲一名青年團員教師,在一個班級中,也有一些由於各種原因而引起的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同樣需要得到幫助,從而與大家共同進步,享受學習的快樂。

因此,本次活動以青年團員爲主體,帶動全體學生,關愛弱勢羣體,爲創建生活品質之城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責任感和關愛幫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二、活動目標

1、在班級中,給困難生等結對子,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成長,在學習上切實幫助他們進步;

2、走近本鎮的各類弱勢羣體,培養學生平等待人,尊敬普通勞動者的情操;

3、用各種文藝形式歌頌普通勞動者,陶冶學生心靈,播灑愛的種子。

4、在學校中開展“獻愛心慰問老人”的活動;

5、以“愛心”或“平凡人”爲話題,寫一篇作文。

三、實施過程

(一)給困難生結對子

1、確定幫扶對象

在向各班班主任瞭解情況的基礎上,確定各班幫扶對象。

2、確定幫扶方法

教師:開展“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大家庭溫暖”青年團員“一對一”活動。即各位團員青年教師主動帶頭,在瞭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與學校各班學習、生活有一定困難的學生結對,並且制定好輔導計劃,展開輔導,幫助學生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能找回自信,“微笑”成長。

學生:以座位同桌或就近以及雙方互選原則,配合教師,督促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幫助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在學習方法上給予一定的指導;對生活上的困難等直接向老師反映。

(二)調查走訪

1、成立活動小組(採取自願報名的方法)

要求:各組通過走訪等各種形式瞭解各類弱勢人羣的生活狀況,把調查結果寫成書面材料,向全班同學彙報。

同學們走訪了擺小攤的,賣菜老人等各類弱勢人羣,還通過給乞討者錢等方式瞭解他們的收入及生活情況。

2、來自街頭巷尾的報告

3、問題探究:造成弱勢的原因

同學們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出下列幾種原因:

A、來自外地農村,因爲家庭底子薄,又缺乏文化技術,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如在造船廠等),因此收入低;

B、家庭負擔重(父母年老,孩子讀書等),收入又不高;

C、遇家庭變故,如生重病,遇事故等;

D、殘疾,失去勞動能力;

E、年老體衰,或因兒女成人到外地工作,或因無兒無女而缺乏照顧。

4、研究對策:

A、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愛這些弱勢羣體,在社會中廣泛進行親情教育,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意識的宣傳,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B、政府也應採取措施,或就業上給予一定的照顧,或提供經濟幫助,或開辦文化技術培訓班,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

C、法律切實保障弱勢羣體的合法利益。

(三)文藝形式“讓世界充滿愛”

在鄉村公共場所,根據教師和學生的特長,搭建平臺,服務於各類弱勢人羣。

1、定期活動

比如夏天到了,農村都習慣於出來納涼,我們就可定期在鄉村禮堂開展“說書表演”等節目,既可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語言表達的平臺,又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

2、節假日活動

比如在春節來臨前,在農貿市場開展“書寫春聯”等活動,通過語文的手段服務於當地的村民。

(四)獻愛心慰問老人

1、學生假日小隊獻愛心

各班同學以假日小隊的形式,在家長的陪同下,組成慰問小組,爲老人們獻上自己的愛心。有的同學踊躍捐出零食錢,挑選老人吃得動的香蕉、蛋黃派等禮物到老奶奶家慰問,送給老人,並幫他們做家務,給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

2、教師豐富老人生活獻愛心

青年團員教師積極聯繫已退休老教師,以退休老教師爲領路人,在綠色廣場等社區公共場所,開展健康有益活動。如青年團員教師指導學習太極拳等,豐富老年人業餘生活,最終形成一支老年文化隊伍。

(五)寫作

以“愛心”或“平凡人”爲話題,寫一篇文章歌頌愛心,歌頌平凡人的吃苦耐勞,積極樂觀的美好品德。

四、活動總結、反思

●成果展示

1、“一對一”活動記錄本

2、調查材料

3、優秀作文選

●活動評價

1、學生自我評價

2、指導教師評價

●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