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信息簡報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多篇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多篇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一

國小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1一、情況分析

信息技術課程是國小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根據教學計劃,隨着我校各種條件的具備,已作爲必修課開設。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形成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爲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要求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養成當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三、教學評價

本着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評估學生的作品和競賽的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認真對學生進行輔導。

2.實行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

3.由於學校存在人多機少的情況,所以採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一節課的任務。

4.對課堂進行實時監控,及時解決一些突發事件,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學習。

5.儘可能地多安排上機時間,讓學生更多地熟悉軟件環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五、教學內容安排周次起止日期教 學 內 容課時

一9.3——9.9學習機房制度1

二9.10——9.161.與新朋友見面1

三9.17——9.232.可愛的鼠標1

四9.24——9.303.鼠標陪我玩一玩1

五10.1——10.7

六10.8——4.144.計算器幫你忙1

七10.15——4.215.小夥伴的作品1

八10.22——10.286.小樹苗快快長1

九10.29——11.47.整齊的教學樓1

十11.5——11.116.五彩的窗子1

十一11.12——11.189.花香滿園1

十二11.19——11.2510.我能畫得更好1

十三11.26——12.211.美麗的校園1

十四12.3——12.912.神奇的魔術棒1

十五12.10——12.1613.動物聯歡會1

十六12.17——12.2314.參觀網上動物園1

十七12.24——12.3015.賀新年1

十八12.31——1.615.賀新年2

十九1.7——1.13期末測試1

二十1.14——1.20期末測試2

國小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2一、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信息技術課程是國小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根據教學計劃,隨着我校各種條件的具備,已作爲必修課開設。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形成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爲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養成當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三、教學評價

本着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評估學生的作品和競賽的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四、第六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安排

1、信息技術初步:瞭解計算機各部件的應用,掌握鍵盤和鼠標器的基本操作。

2、操作系統簡單介紹:掌握PowerPoint中文本的添加,圖片的插入,動畫的設置,超級鏈接的製作。

3、用計算機畫畫,進行名片的製作,在Photoshop中進行圖像處理。

4、用計算機作文,在Word中進行文字的處理及編輯排版,並製作個人的主頁。

5、網絡的簡單應用,學會上網,學會查看網上同學的電腦中的信息。

國小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3一、指導思想: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着周圍的世界。爲了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課程任務及目標知識目標: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技能目標:

1、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2、學會輸入漢字,加強指法練習。

情感目標:

培養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道德觀念。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3、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

難點:

1、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2、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3、熟練輸入漢字,正確運用指法。

四、改進教學、落實計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在受教育階段儘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並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得到發展。

(一)課前準備

1、深入瞭解學生

教師課前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水平、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等,從學生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確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期望形成的認知結構,找到“原有認知結構”與“期望認知結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教學起始點及相應的教學方法策略,爲組織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設計教學方案要針對課程內容模塊化強的特徵,注重教學單元的整體設計。對教學單元所涉及到的知識教學內容、技能教學內容以及應用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根據《課程指導綱要》、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將教學單元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統籌安排,避免教學的隨意性。

教材處理時,力求做到內容簡明易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那些與日常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學習之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們的用武之地,通過使用,充分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快樂。

確定教學方法應根據單元教學實際,合理、靈活地選用講解示範、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教法和學法。

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互相交流教學設計方案,相互啓發、取長補短,及時對原有教學設計方案進行調整、補充、完善,形成個性化教案。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將素質教育的實施融於信息技術的教學始終。

3、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做好計算機房內部的局域網軟硬件規劃和建設。重視教學需要的素材資源、教學軟件或課件的構建,通過合作開發,形成網絡學習資源,實現共享。

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課前認真檢查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環境,及時排除設備和軟件故障,並認真做好教具、學具、教學媒體、教學資料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課堂教學

將市教科院“三步四環節五課型”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實施過程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創造條件,使學習過程突顯主動性與獨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組織富有創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在合作、發現、交流中學習。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2、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注意“以學定教”,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交流、評價等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親歷處理信息、知識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分層教學。

因爲家庭條件不同,孩子接觸微機的程度不一樣,國小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起點不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立多級學習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發展。具體做法可以在設計常規內容之外,另外設計一到二個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課堂上,已經掌握了常規內容的學生就可以去學習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內容,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基礎差的同學達到常規內容即可。

4、重視技術學習的實踐性

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可遷移性十分明顯,在認識信息技術基本特徵、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突出各種應用軟件間的關聯使用,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和方法,通過積極探索,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5、重視課堂教學的檢測評價

改變只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單一總結性評價,應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針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與方法,還存在哪些問題”等問題,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反饋。

評價的形式可靈活多樣,如知識技能學習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提問學習情況,小組討論、歸納後由組長彙報;也可以由組內互相檢測評價,然後推選代表上臺示範操作與表達;還可以由教師抽調好、中、差三類學生上臺示範操作與表達,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評價要以正面引導爲主,及時表揚、多鼓勵,對演示表述錯誤的,也應循循善誘、肯定成績,指導學習方法。

進行評價時,還應當考慮評價活動占課堂整體教學時間的比例。要注重評價的實際效果。要避免使用過於煩瑣的評價程序,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進行評價。不能爲評價而評價或以評價爲目標進行教學。另外,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

國小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4一、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信息技術,好奇心非常強,沒有基礎但興趣濃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課活躍愛說話。

二、教材分析

主要爲電腦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計算機的瞭解及基本操作,互聯網的認識,畫圖軟件的使用基礎,計算器的使用和鍵盤的操作,信息編碼等。

三、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2、知道信息技術的發展及作用。

3、掌握計算機的組成、用途及使用範圍。

4、互聯網的初步認識,用瀏覽器瀏覽網頁。

5、認識Windows桌面,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6、設置桌面背景及窗口操作。

7、初識畫圖軟件。

8、在圖畫中插入文字

9、學會使用計算器。

10、鍵盤的操作。

四、教學評價

本着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評估學生的作品和競賽的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認真對學生進行輔導。

2、實行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

3、採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

4、對課堂進行實時監控,及時解決一些突發事件,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學習。

5、儘可能地多安排上機時間,讓學生更多地熟悉軟件環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國小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5爲使國小生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知識,而且學有所用,特制定本學期計算機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國小國小信息技術》教材共三冊,本學期學習第一冊(上),共三個單元:第一單元:計算機樂園;第二單元:計算機繪畫;第三單元:與鍵盤握握手。教材結構和諧緊湊,內容深入淺出,形式活潑美觀,生動有趣,適合國小生的知識特點和認識水平,便於國小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內容。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計算機的部分基礎知識已有所瞭解,鍵盤輸入也有一定的基礎,只是操作計算機有一定的難度,本學期要在教學中不斷強化技能訓練,提高學生操作水平和鍵盤輸入水平。

三、教學目標:

1.瞭解電腦的組成,掌握電腦的開關機操作及鼠標的各種基本操作。

2.熟練鼠標的操作,瞭解金山畫王的窗口組成,學會用卡通並圖,用畫筆繪畫、給圖着色等操作,能設計製作出相對完整的、比較綜合的電腦繪畫作品。

3.瞭解鍵盤組成及指法規則,熟練掌握鍵盤指法及常用控制鍵的使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及擊鍵習慣。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二

一、近年來主要工作

2012年9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教師工作會議,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2012〕41號)文件。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口徑全國教師工作會議,頒佈了第一個全面部署各級各類教師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深度融合,建設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和終身學習支持服務體系,促進教師自主學習,推動教學方式變革。”信息技術具有推動教育教學變革的巨大動能,對教師教育起着革命性的影響。近年來,我司在教師工作信息化方面主要開展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實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啓動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截至2012年底,培訓中國小教師600餘萬人。

二是開展教師網絡遠程培訓。推動網絡遠程培訓試點,培訓幼兒園、中國小教師300多萬人,創新形成了“專家—資源—服務—教學—組織”一體化的遠程培訓模式。“國培計劃”也將遠程培訓列爲重要內容,爲廣大的農村教師創造了接受高質量培訓的機會。

三是啓動教師網絡研修社區試點項目。委託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在全國21省56個縣市啓動實施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試點項目,推進教師研修常態化,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四是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啓動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2012年,“教師網聯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六所部屬師大通過此平臺實現了跨校資源共享,開通了免費師範生“同步課堂”,首屆免費師範畢業生實現遠程攻讀教育碩士,教師職後教育在成員高校間開始進行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試點。

五是提高教師管理信息化水平。建成並投入使用了部分教師管理專項信息系統,提高了教師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包括全國教師資格認定管理信息系統、“特崗計劃”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國培計劃”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國小特級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全國優秀教師及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獎勵申報評審管理信息系統等。

二、2013年總體考慮

在國家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全國的教師工作信息化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必須認識到,面對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推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我國的教師管理信息化水平還不高,教師教育院校還在用工業時代的標準和方法培養數字時代的教師,不同教育類型、不同區域的發展還很不均衡,城鄉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還存在很大差距,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還不夠,廣大師範生和中國小教師的信息化觀念、知識結構、信息技術能力還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要求。

推動教育信息化必須提高廣大師範生和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必須全面推動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2013年,教師工作信息化的總體目標是:“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教師管理,提高教師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推動教師教育創新,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建立教師終身學習支持服務體系,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和專業發展,推動教育教學方式變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深化教師教育信息化

1.加強國際交流,高端引領我國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支持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和國內高水平教師教育院校舉辦國際教師教育研討會,瞭解國際教師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發展,聘請國際專家爲我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出謀劃策、指引方向,高端引領我國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

2.啓動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爲整合資源,發揮相關項目的整體效能,2013年,我司計劃將目前正在實施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微軟攜手助學項目、樂高創新人才計劃、中國移動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等項目進行整合,啓動“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從制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採用新型教師培訓模式、制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大綱、實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部級培訓、整合國際國內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合作項目、推動各地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員培訓六個方面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能力專項培訓,重點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基礎能力、教育技術能力、技術支持的學科教學能力、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對全國1000多萬中國小教師進行不少於100學時的專項培訓。

3.共建共享優質教師教育資源。一是啓動教師教育資源技術、課程、質量標準研製工作,調動各地資源建設的積極性,篩選優質資源,促進資源共建。二是擬於2012-2015年間通過轉型升級、立項建設和遴選准入三種方式,支持建設350門左右教師教育部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爲培養造就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提供優質教師教育教學資源。三是籌備建設教師教育資源交易的“銀聯”或“淘寶”,政府制定資源建設標準,資源提供方根據標準建設資源並定價,需求方購買並評價,實現資源優勝劣汰,促進優質資源進行學分互認。

4.開展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試點。到2014年,建設一批教師網絡研修社區,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師研修常態化,切實發揮校本研修在教師全員培訓中的基礎作用。

5.支持移動學習的平臺建設。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如此便捷的今天,以手機爲終端的泛在學習、移動學習將帶來教師培訓模式尤其是遠程培訓模式的根本性變革。我司將繼續支持基於手機終端的移動學習的平臺建設,支持移動學習軟件開發,爲每位教師提供移動的學習交流平臺。

(二)推進教師管理信息化

1.建設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2013年,在信推辦統一規劃下,我司將與信息中心共同開發建設 “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是“全國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建設內容,按照“兩級建設、五級應用”的基本思路,建成覆蓋全國各級各類教師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建立全國統一的教師基礎信息數據庫。二是以該數據庫爲基礎,建設教師專項業務管理信息系統。

2.建立教師教育發展數據庫。我司擬建立教師教育發展數據庫,形成國內教師教育信息資源平臺,掌握國內教師教育發展動態,預測發展趨勢;促進教師教育院校和培訓機構進行教學改革,提升培養培訓質量;開展教師教育政策研究,形成政策報告,提供決策參考。

三、進一步推動教師工作信息化的幾點要求

(一)提高認識,將教師工作信息化作爲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來抓

2012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召開,“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和任務的確定,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高潮。但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能否深度融合,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技術能力水平是開展各種教學信息化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希望各地在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將教師工作信息化作爲重點工作來抓,將硬件與軟件相結合、將建設與應用相結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政策、經費、項目等方面予以傾斜,加快提升廣大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爲教育信息化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協同創新,推動教師工作信息化科學發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新生事物,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將是一個重大的教育課題,信息技術怎樣更好地與教師教育和教師管理全面深度融合,在內容、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還需要繼續思考和探索,必須充分發揮各方智慧,共同努力,協同推進,促進教師工作信息化科學發展。希望各地加強對教師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並不斷實踐,積極探索數字時代的教師培養培訓模式改革思路,探索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和交易機制,探索移動學習的平臺建設和軟件開發,調動資源建設和共享的積極性,爲全面推廣總結經驗。

(三)抓好落實,確保教師工作信息化重點工作取得實效

剛纔我介紹的幾項重點工作,我們將從政策、經費和項目方面儘可能爭取支持。

——對於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希望各地按照國家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制訂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培訓經費、加強督導評估,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員培訓,切實提升1000多萬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

——對於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工作,希望各省以國家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爲契機,認真組織實施省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加強建設指導和資金支持。

——對於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這項工作是我們下一步推進教師培訓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希望相關省和縣(區、市) 積極推進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開展區域間教師網上協同研修,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我們將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經驗,確保試點成效。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篇三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化,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必須要以信息化爲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過程,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我校作爲一所省一級國小,我們理應要走在教學教研的前沿,而信息技術科組肩負着爲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的任務,使我校在現代管理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應用和深化過程中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加強學科組的自身建設

2、樹立良好的科組形象:本着信息技術科組要服務於學校管理、服務於教學、服務於教師、服務於學生的宗旨,我們要樹立工作積極、主動、熱情的良好形象。

3、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本科組人員要保持務實、求實、開拓、進取、優質、高效的工作作風。

4、要爭創2003學年廣州市優秀信息技術科組稱號,本學期我校要申報廣州市中國小優秀信息技術科組的評選。

二、做好學校現代教育媒體的維護工作

1、繼續做好設備的使用指導和培訓,引導教師正確用好設備。

2、加強與各級、科組和教師的聯繫,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3、本科組老師在沒課或無工作安排的時間,要在四樓的科組辦公室值班,當接到有電腦等技術故障的電話請求時,要及時前往處理,對於不能直接處理的故障要及時向校領導彙報,並填寫一份故障處理意見的書面報告。在維修儀器過程中,要堅持節省開支的原則。

三、做好學校電子資料的整理工作

由於我校辦公電腦較多,在工作過程會產生許多學校、年級和科組等的學期工作計劃、工作總結、階段性工作意見、各種專項工作計劃、各班級的成績統計等電子文檔資料,這些資料對於將來是十分寶貴的,因此,要及時做好對一些有用的資料的進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建議每個級組在你們的級組辦公電腦上建一個共享文件夾,文件夾名字統一叫《上傳資料》,然後把你們級組老師每個學期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論文、每個班的期末考試成績等放入裏面,再由信息技術科組收集整理。請各年級把Teacher02電腦上把《上傳資料》文件夾拷貝到各年級組辦公電腦上,然後把你手頭上已有的資料放入對應的文件夾。

四、做好學校網站的建設與維護工作

1、我們廣大老師們必須要認識到建設和維護好流溪國小網站的作用和意義,把我校的常規教學工作、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成果、學校的教學動態和學校的重要舉措及時地在學校網站上反映出來,對上級教育部門、兄弟學校、社會、學生家長成爲一個交流反饋的渠道方式,同時,也是我校對外的一個重要宣傳窗口,網站建設得好就是一個正面的宣傳作用,反之則起到負面的影響作用。因此,我們的網站是非建設好不可的。

2、爲了保證網站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我校要成立一個網頁製作小組,並把網頁的建設與維護工作落實到各學科組上,我們信息技術科組要負責網站建設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建議由孫楚志老師全面負責這項工作,並請孫教師儘快提出具體的工作計劃包括小組成員名單、網站的欄目設計、工作進程等交學校研究決定。

五、做好本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

1、本學年,結合學校及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實際,從三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爲此我們要根據廣州市教研室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及指導意見,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三個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並爭取在我市教研室陳榕權老師的指導下,及早形成書面材料。

2、積極參與廣州市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開展以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探討、研究。

3、做好第五週星期四上午教研室在我校進行的全市國小信息技術公開課的準備工作。

六、做好校級的學科競賽工作

爲了樹立本學科在學校師生及家長心目中的良好地位,使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形成特色課程,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探索信息技術的學習動機,本學年開始,每年第二學期組織一次分年級校級信息技術學科競賽。具體詳見競賽方案。

七、繼續進行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工作

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現代化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它的正確使用和運行,將標誌着一個學校的管理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使我校的校園網的作用產生質的飛躍。因此,做好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工作,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要工作。

八、整理教師製作的課件

上學期末,收集到許多老師自己製作的課件,我們要對這些課件做好整理歸類存放工作,並對優秀課件進行評選,同時要對本次收集的課件進行認真的分析總結,並把評析意見反饋給全體老師。

九、加強與校外的交流學習

本學期計劃組織科組老師到廣州等外地學校進行參觀交流學習,學習和借鑑別人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開闊我們的視野,找出我們的不足,尋求我們發展的出路。

十、主要工作的分工及完成時間表

序號

工作內容

負責人

完成時間

1

課件的整理

李建生

第二週2月20日前

2

優秀課件的評選

李健生、鄧昔溪、孫楚志、李政

第三週2月27日前

3

信息技術校本教研的書面材料整理

鄧昔溪、李建生

第四周3月3日前

4

學校電子文檔的整理

鄧昔溪

第五週3月12日前

5

全市公開課

李建生

第五週星期四

6

三、

四、五年級競賽

鄧昔溪、李建生

第六週星期四3月26日

7

學校網站的建設與維護

孫楚志

第八週、第十四由學校進行檢查

8

標準化信息管理數據的錄入

李建生、孫楚志

第六週、第十二週由學校檢查

9

外出參觀學習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四

一、分級召開會議,確保信息技術活動的順利開展

“信息技術應用年活動方案”下發後,學校領導班子認真學習了“方案”,詳細地瞭解了方案的有關活動要求。並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分級別召開三個會議:

1.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學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以領導班子爲主要成員的“信息技術應用年活動”領導小組。小組內進行了詳細的分工,確立了學校的“信息技術應用年活動方案”,建立並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的信息活動能有專人負責,有計劃地穩步實施。

2.召開骨幹教師會議。爲保證信息技術真正走進教師的工作之中,召開骨幹教師會議,並鼓勵骨幹教師身先士卒爲教師做表率,嘗試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教學中,準確、恰當地服務於課堂。

3.召開全校教師動員會議。爲調動全校教師參與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學校通過網絡對教師進行理論方面的培訓,讓教師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決非一時之事,它是我們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掌握的一項工具。爲此學校在教師中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口號“只有掌握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世界”。

可以說,這三個會議的召開從根本上掃清了教師對信息技術認識不高的障礙,形成了“人人要學習信息技術,人人要會應用信息技術”的氛圍。

二、進行分級分類培訓

因爲學校教師年齡的不均衡,年輕骨幹教師對信息技術接受能力較快,而老教師對新事物接受能力遠遠不如新教師。爲了避免讓教師們在培訓過程中出現不協調的現象,我們採取了“分級培訓、因材施教”的方式。針對信息技術基礎好的老師,結合信息技術應用年中的“四個一”活動和二級培訓內容而進行的;對於老教師採用了“邊講邊學邊操作”的培訓方式,主要培訓有關信息技術的簡單知識。每一次培訓都讓老教師嘗試到使用信息技術的喜悅,讓青年教師享受自己設計製作網頁、課件服務於教學的喜悅。兩種不同的喜悅,帶給學校的是一個“人人積極投身於信息技術”的良好氛圍。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

學校制訂了“應用信息技術三個一”活動計劃。這三個一即:每週舉行一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專題培訓;教師每天至少上一節信息技術整合課;每學期進行一次信息技術的競賽。

1.“每週舉行一次信息技術專題培訓”。學校堅持進行“網頁設計”“課件製作”“幻燈片製作”及新思考網教學設計,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電子白板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訓。教師人人都建立了自己的郵箱,每次的培訓內容及收集整理的材料均存放在自己的郵箱中。同時,學校還注重教師之間資源的共享,每週三、五的2:40~4:00全體教師都到微機室和電子備課室進行集體備課,這一計劃的實施大大提高了教師們集體教研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2.“教師每天至少上一節信息整合課”。學校特意編排了課程表,對教師的上課進行了詳細的安排。教師每天至少上一節信息整合課,年輕骨幹教師也可以多上幾節。每次授課結束後,教師都要及時填寫登記表,授課時的課件存放在新北國小課件信息庫中,以備其他教師使用,從而做到了資源共享。

3.“每學期舉行一次信息技術應用競賽”。學校在中青年教師中開展課件製作競賽,通過幻燈片製作來完成教學設計、說課、評課等研討活動。2008年在市教育局舉辦的“萬人百例”競賽中,我校組織教師開展了“計算機操作競賽”“學科課程整合教學競賽”,並選拔劉迎華、王芳、李俊陽等8名優秀選手參加上級組織的系列評比,8名教師均在市區獲獎。

在2009年舉辦的“阜新市市長盃”及“三新一德”課堂競賽評比中,我校三位教師代表清河門區參加市級競賽。其中隋穎獲數學一等獎;王迎春獲得語文學科競賽一等獎;還有7名教師榮獲了“三新課堂教學標兵稱號”。

在2010年舉辦的課堂教學標兵競賽中,學校精心組織了校級的競賽活動,通過“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操作、綜合理論”三項內容的比賽。王迎春、張劍等六位教師榮獲“教學標兵”稱號;隋穎、王聰等四位教師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五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十二五”城鎮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業發展規劃》

《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婦女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城鄉社區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浙江省核電關聯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體制改革“十二五”規劃》

地方特色規劃

  《浙江省城鄉社區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社區服務業增加值超過2200億元,佔全省GDP的54%;從業人員總數達到440萬人。到2015年,實現社區便民服務信息平臺、鄉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村(居)社區服務中心全覆蓋。城市社區用房滿足工作服務要求,村級社區服務中心達到15000個以上。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計算機網、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礎數據庫和浙江省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庫、浙江省教育管理與政務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和浙江省數字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平臺;建立教育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和教育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浙江開放大學;教育信息資源極大豐富,師生信息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網絡全覆蓋、資源全覆蓋和服務全覆蓋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中職教育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師比達到16:1左右,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100%。中職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0%以上,獲得中級職業資格的比例達到85%以上。培養和培訓能力達到1∶1,面向社會的各類職業培訓年均規模達到70萬人次以上。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比例分別達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會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鎮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業發展規劃》

城鎮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鎮住房保障覆蓋面達到20%以上;“十二五”期間,全省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萬平方米、76萬套,新增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家庭16萬戶。

房地產業方面。開發投資:到2015年達到4050億元,五年總額達到18000億元;市場供應:“十二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商品房新開工面積26億平方米;企業發展:到2015年,全省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元的大型房地產企業達到10家以上;住宅產業化:到2015年,全省新創建部級住宅產業化基地3個、國家康居示範工程10個以上,20個以上住宅小區通過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

房地產服務業方面。到2015年,年營業收入達到400億元;物業服務到2015年平均覆蓋率達到80%以上;房地產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以上;培育年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全國性物業服務企業1-3家。

《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1、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2015年達到80%以上;2、健全兩個體系;3、依法維護權益;4、優化社會環境。實現省級“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區)”創建率達到75%以上。

《浙江省婦女發展規劃(2011―2015年)》

1、孕產婦死亡率穩定控制在10/10萬以內。縮小城鄉、區域差距,降低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2、孕產婦死亡中因產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縣(市、區)爲單位,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9%以上;4、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穩定在93%以上;5、婦科常見病檢查率達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優生知識宣傳普及率達到80% 以上;7、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70%以上;8、孕前優生檢測率達到70%以上。

《浙江省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年》

1、嬰兒死亡率控制在8‰以內;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內;3、幼兒體質抽樣檢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4、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達到85%以上;5、學前3年兒童毛入園率達到 96%以上,學前1年兒童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

服務業

《浙江省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把旅遊業建設成爲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的優勢產業、生態文明的先導產業、惠民富民的民生產業和品質生活的助推產業,使浙江成爲全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示範省和國際化發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國建成旅遊經濟強省。

《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企業間網絡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佔全國15%以上;網絡零售額超過2500億元,佔全國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國際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集聚一批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總部、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和生產資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培育2-3家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和20家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網絡零售企業;推動5-10家電子商務企業上市,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及配套服務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80%,一批龍頭骨幹工商企業建成自主電子商務平臺,並實現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雲計算和移動商務等技術創新快速推進,培育1-2家部級電子商務研發機構;建成覆蓋全省地級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突破6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2.5%左右;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業品產銷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營銷逐步推進,生產企業新設品牌連鎖網點2萬個,新增運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10萬家,培育有產業依託的省內重點展會20個,培育交易額超100億元的生產資料市場15家,30個城市建成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水泥散裝率達80%。

全省性和區域性商業中心基本形成,商業網點佈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營業面積以上網點達300家,省級特色商業示範街達50條。

鄉(鎮)連鎖網點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村級連鎖便利店覆蓋率達70%。培育營業額超億元的農產品流通企業50家,交易額超10億元的農批市場75家,營業額超億元的農資企業15家,農村現代居民消費、農產品流通和農資供應網絡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

直接經濟指標: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合同執行總額突破2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5%,其中離岸外包執行額達到50億美元,在岸外包執行額達到150億美元,離岸外包執行額佔執行總額的比重達到25%;全省服務外包合同執行總額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穩步提高。

社會民生指標: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30萬人,年均新增直接就業人數突破3萬人。

企業發展指標:2015年全省形成1-2家萬人以上服務外包企業,引進和發展50家千人以上企業,培育30個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和50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到2015年,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2%左右,達到4500億元左右(按2010年價格計算),佔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3%左右,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全社會物流總費用相對於GDP的比率明顯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規劃實施16項重大水利科技項目、開展4個方向的水利基礎研究、開展7個領域的面上應用性研究、建設和完善8個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廣應用50項左右各類先進適用水利技術和產品、建設20個地方水利科技推廣示範基地、創建10個左右水利科技創新團隊等主要任務。

  《浙江省核電關聯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許可證的企業達到50家左右,取得核電合格供應商資格的企業達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維護、教育培訓、建築安裝等功能的核電技術及產業服務體系,全省實現核電關聯服務產值400億元左右;培育龍頭骨幹製造企業5家左右,全省實現核電設備銷售產值200億元以上,帶動關聯設備製造企業銷售產值2000億元左右。

《浙江省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

力爭到2015年,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員總量、發明專利授權量、新產品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等主要指標比2010年實現翻番;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2.5%;研發人員 40萬人年;發明專利授權量突破10000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2萬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萬億元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 55% 以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力爭達到30%。

  《浙江省體制改革“十二五”規劃》

到2015年率先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基本形成充滿活力的轉型升級機制;2、基本形成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務體制;3、基本形成繁榮活躍的文化發展機制;4、基本形成綠色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 5、基本形成依法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文 化

《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201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42%以上,文化服務業佔比達到40%以上;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5%以上,文化服務業佔比達到45%以上。

《浙江省文化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文化服務業總產出、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文化服務業年均增長20%,2015年實現增加值900億元、佔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的一半以上。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十二五”城鎮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業發展規劃》

《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婦女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城鄉社區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浙江省核電關聯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

《浙江省體制改革“十二五”規劃》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計算機網、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礎數據庫和浙江省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庫、浙江省教育管理與政務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和浙江省數字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平臺;建立教育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和教育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浙江開放大學;教育信息資源極大豐富,師生信息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網絡全覆蓋、資源全覆蓋和服務全覆蓋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中職教育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師比達到16:1左右,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100%。中職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0%以上,獲得中級職業資格的比例達到85%以上。培養和培訓能力達到1∶1,面向社會的各類職業培訓年均規模達到70萬人次以上。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比例分別達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會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鎮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業發展規劃》

城鎮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鎮住房保障覆蓋面達到20%以上;“十二五”期間,全省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萬平方米、76萬套,新增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家庭16萬戶。

房地產業方面。開發投資:到2015年達到4050億元,五年總額達到18000億元;市場供應:“十二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商品房新開工面積26億平方米;企業發展:到2015年,全省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元的大型房地產企業達到10家以上;住宅產業化:到2015年,全省新創建部級住宅產業化基地3個、國家康居示範工程10個以上,20個以上住宅小區通過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

房地產服務業方面。到2015年,年營業收入達到400億元;物業服務到2015年平均覆蓋率達到80%以上;房地產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以上;培育年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全國性物業服務企業1-3家。

《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1、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2015年達到80%以上;2、健全兩個體系;3、依法維護權益;4、優化社會環境。實現省級“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區)”創建率達到75%以上。

《浙江省婦女發展規劃(2011―2015年)》

1、孕產婦死亡率穩定控制在10/10萬以內。縮小城鄉、區域差距,降低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2、孕產婦死亡中因產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縣(市、區)爲單位,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9%以上;4、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穩定在93%以上;5、婦科常見病檢查率達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優生知識宣傳普及率達到80% 以上;7、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70%以上;8、孕前優生檢測率達到70%以上。

《浙江省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年》

1、嬰兒死亡率控制在8‰以內;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內;3、幼兒體質抽樣檢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4、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達到85%以上;5、學前3年兒童毛入園率達到 96%以上,學前1年兒童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

服務業

《浙江省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把旅遊業建設成爲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的優勢產業、生態文明的先導產業、惠民富民的民生產業和品質生活的助推產業,使浙江成爲全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示範省和國際化發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國建成旅遊經濟強省。

《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企業間網絡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佔全國15%以上;網絡零售額超過2500億元,佔全國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國際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集聚一批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總部、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和生產資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培育2-3家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和20家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網絡零售企業;推動5-10家電子商務企業上市,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及配套服務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80%,一批龍頭骨幹工商企業建成自主電子商務平臺,並實現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雲計算和移動商務等技術創新快速推進,培育1-2家部級電子商務研發機構;建成覆蓋全省地級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到2015年,全省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突破6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2.5%左右;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業品產銷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營銷逐步推進,生產企業新設品牌連鎖網點2萬個,新增運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10萬家,培育有產業依託的省內重點展會20個,培育交易額超100億元的生產資料市場15家,30個城市建成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水泥散裝率達80%。

全省性和區域性商業中心基本形成,商業網點佈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營業面積以上網點達300家,省級特色商業示範街達50條。

鄉(鎮)連鎖網點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村級連鎖便利店覆蓋率達70%。培育營業額超億元的農產品流通企業50家,交易額超10億元的農批市場75家,營業額超億元的農資企業15家,農村現代居民消費、農產品流通和農資供應網絡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

直接經濟指標: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合同執行總額突破2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5%,其中離岸外包執行額達到50億美元,在岸外包執行額達到150億美元,離岸外包執行額佔執行總額的比重達到25%;全省服務外包合同執行總額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穩步提高。

社會民生指標: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30萬人,年均新增直接就業人數突破3萬人。

企業發展指標:2015年全省形成1-2家萬人以上服務外包企業,引進和發展50家千人以上企業,培育30個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和50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到2015年,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2%左右,達到4500億元左右(按2010年價格計算),佔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3%左右,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全社會物流總費用相對於GDP的比率明顯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規劃實施16項重大水利科技項目、開展4個方向的水利基礎研究、開展7個領域的面上應用性研究、建設和完善8個水利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廣應用50項左右各類先進適用水利技術和產品、建設20個地方水利科技推廣示範基地、創建10個左右水利科技創新團隊等主要任務。

  《浙江省核電關聯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許可證的企業達到50家左右,取得核電合格供應商資格的企業達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維護、教育培訓、建築安裝等功能的核電技術及產業服務體系,全省實現核電關聯服務產值400億元左右;培育龍頭骨幹製造企業5家左右,全省實現核電設備銷售產值200億元以上,帶動關聯設備製造企業銷售產值2000億元左右。

《浙江省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

力爭到2015年,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員總量、發明專利授權量、新產品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等主要指標比2010年實現翻番;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2.5%;研發人員 40萬人年;發明專利授權量突破10000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2萬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萬億元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 55% 以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力爭達到30%。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篇六

一、學校領導重視對遠程教學的科學管理與規劃

學校在構建遠程教學工程的同時,還認識到要真正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作用,還需要制定有利於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措施和辦法。爲此,我們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配齊一個班子。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田軍爲組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塗永鴻爲常務組長,教導主任爲譚衡具體負責人的江夏區五里界中學遠程教育工程領導小組,直接領導學校遠程教育的開展實施工作。XX年底,學校各處室、年級組的所有計劃、通知、方案、總結等材料已經可以自行打印,無需請人了。學校配備專職管理員,負責維護、安排師生使用。

2.形成一個機制。學校制定了《江夏區五里界中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的制度》具體規定和安排教師利用課件、多媒體教室、上網教學的時間和效果;《江夏區五里界中學多媒體教室使用的規定》鼓勵要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給學生上課。《江夏區五里界中學學生上機的規定》規定了計算機教師必須保證學生充足的上機和上網時間。《江夏區五里界中學電子備課室的使用規定》規定了全體教師每學期至少製作一節優質課件。《江夏區五里界中學文明上網的公約》規定了學生上網的時間和要求,同時學校星期日開放機房供學生使用,讓學生上網學習。《江夏區五里界中學優質課評比條件》規定優質課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學校規定複印室不復印手寫試卷,不報銷校外打印費用。這些制度和規定,大力宣傳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大力倡導學生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素質,給學生提供一個優質教育的平臺。

年學校爲教師的電子備課室裝配了11臺帶液晶顯示器的電腦。XX年學校在辦公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爲滿足領導班子和班主任工作的需要,爲辦公樓的每一個辦公室都配置了一臺電腦,併爲校領導、班主任和教研組長配置了13部筆記本電腦。XX年春又購買了一臺新投影儀來滿足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和培訓,計劃在近兩年內教師能用上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

二、加強對教師和爲農服務的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

學校領導率先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並安排電腦專業教師利用雙休日及每週星期三、星期四的晚上,分兩批培訓全校教師,講授計算機的基本原理、office辦公軟件、flash、authorware、課件大師、wps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技巧,同時還利用開天闢地、萬事無憂、暢通無阻等學習軟件開展業餘自學,全校教師掀起了觸電忙的熱潮。

經過近兩年多的培訓和個人自學,我校五十歲以下的教師都基本上掌握了office的操作。人人能夠電子備課並打印教學輔助資料,能夠上internet網查尋、整理、下載教學資料,會自己製作課件進行教學,在每年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中我校教師一次性合格率100%,95%的教師都取得了高級計算機等級證書,計算機已成爲教師備課和教學必備的工具。有8位教師製作的課件,參加市優質課件評比獲獎,每次市區領導來校視導,對我校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都很滿意。

學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爲農服務的教育培訓,面向農民開展實用技術的培訓和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活動。堅持微機室節假日在規定時間內開放。到目前爲止,假期內免費上機學生累計達5000人次,涉及到各個年級學生。

三、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教研中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輔助教學。各學科組教師經常登陸xx信息網、xx信息網和xx科學等網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吸取外校教學的經驗,來指導我的教學工作,同時,篩選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作爲學生學習資源。

建立學校網絡資源庫,學校利用機房的硬件資源,花費4000多元購置科學光盤全部複製入微機室硬盤,實行共享。從教研室借回各學科光盤資源,複製入微機室硬盤,實行共享。收集學校教師和外校教師製作的課件資源、試卷資源實行分類共享。

我校在區內率先實行電子備課,爲加強對備課組電子集體備課的管理和監控,各備課組長每月應將集體備課的電子教案存入教導處電腦內,教務處和教研組長對備課組集體備課的電子教案的質量進行檢查和審覈、禁止照抄照搬原集體備課的教案或網上下載別人的教案不加修改。

人人上一節多媒體公開課。規定每學期50歲以下的教師每學期必須利用多媒體上一節多媒體課堂教學課,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的熱情。同時鼓勵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和滲透各學科教學中,無限的資源,開闊了學生視野,活躍了課堂氛圍。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爲教師搭建教研網上交流平臺

我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的校本研究網上發表教科研論文三百多篇以上,居全省國中學校第四位,其中精品文章16篇。網絡科技時代雜誌專爲五里界中學“一主多輔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推出一期特刑。

去年九月份,我校在網上建了一個五里界中學博客圈。將博客圈作爲我校教師教學、教研、管理交流及師生情感交疊的網上平臺。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備課組長率先建立博客,隨後大部分教師建了自己的博客。學校領導及管理人員將各塊的管理資料,工作安排、活動開展情況、計劃、行政值班手記、總結等寫在自己的博客裏。教師將備課教案,學案,課堂教學中的反思,課堂教學實錄,課堂觀察報告,學習心得體會,教學研究論文都寫在自己的博客裏。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評論。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篇七

1.國際背景

20世紀80年代,信息化逐漸在世界範圍內演變爲一次產業革命和社會變革,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着深刻的影響,全球正加速向信息社會演進。信息技術已經成爲無所不在的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在帶來教育思想、教學模式、學習方式、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全面轉變和提升。教育信息化已成爲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及指標,並列入世界各國新一輪教育改革方案之中,還極大地促進了各國教育改革的進程。

2.國內背景

20世紀80年代,隨着韓國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爲此,韓國政府試圖通過發展技術密集型高科技產業來提升產業結構。另外,韓國政府還確立了未來本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以及目標。由於當時的韓國政府把信息技術看做是可以替代勞動力以及提高產品質量的手段,所以信息技術迅速擴散到韓國傳統產業部門。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隨着韓國中國小學生數量的快速增加,教育環境變得非常惡劣。班級規模和師生比,與同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非常顯著。

基於上述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和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韓國政府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實施了計算機教育。

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以及特點

韓國政府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培養信息社會所需的人才,在不同時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

1.準備期(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

(1)戰略規劃

1970年7月,文教部(指教育部)制定了“計算機教育計劃”。1971年8月,文教部第286號令文件明確指出,在商業高中開設計算機必修課,還增設了COBOL、程序設計等四門與計算機相關的選修課。1971年12月,首爾德壽商業高中購買了KIST計算機終端設備,該設備被記錄爲韓國中國小最早引進的計算機。1974年12月,文教部對普通高中的技術課程內容進行了改革,從此與計算機相關的內容開始進入普通高中。

20世紀80年代初期,韓國教育開發院開始着手研究各級學校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計算機教育的課題。例如,在德壽商業高中,對教師進行了信息處理方面的培訓,還配備了8比特的計算機;在普通高中《產業技術》課程的“計算機”單元裏,增加了“計算機概要”和“計算機應用”兩個方面的內容;在高中《數學Ⅰ》中增加了“邏輯關係圖與算法”,國中《技術》課程中增加了“信息社會計算機的作用”的內容。[1]

20世紀80年代中期,韓國政府爲了更加有效地應對信息社會的到來,對信息通信部門以及信息產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並開始從國家層面上有計劃地實施計算機網絡建設項目。80年代後期,爲了快速應對信息社會的到來,韓國文教部在基礎教育課程中增加了計算機相關的內容,還提出了“加強學校計算機教育的方案”。該方案作爲其實踐方向指明瞭未來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從此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特點

20世紀70年代韓國政府爲了加強應對未來信息化社會的國家競爭力,首先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計算機教育,還把無線廣播和有線電視等新媒體應用於教育教學中,並在教育領域引入新媒體來改革教與學的方法。而且,韓國部分高等院校該時期還設立了廣播通信大學和廣播通信高中,爲今後構建終身學習的社會環境奠定了基礎。

20世紀80年代韓國政府爲了快速應對信息社會的到來,在教育領域和社會公共領域都進行了積極的改革。首先,在教育領域,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方面的培訓、增加計算機方面的教育課程內容、大學增設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設立教育審議會來提出教育信息化相關的方案以及計劃,如《加強學校計算機教育的方案》和《支援以及開展學校計算機教育的計劃》等;其次,在社會公共領域,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國家基幹網建設項目,而且還通過制定信息化相關的法律,如《普及與應用以及促進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法律》來保障該項目的順利完成。

2.快速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至2010年)

20世紀90年代初期,韓國政府在借鑑美國、英國、日本、蘇聯等發達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行了第六次課程改革。此次改革中,韓國教育部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其主要的特徵爲增加了計算機相關的內容以及科目。即規定各級學校學生應達到的計算機素養水平以及所需開設的相關課程內容。

該時期,韓國政府以首爾大學爲中心,構建了教育計算機網絡,還制定了構建校園網的標準以及教育用計算機的規格。之後,韓國的中國小按照這一標準來構建校園網以及配備教育用計算機。

韓國政府爲了更有效、更全面地促進國家層面的信息化項目,於1994年5月設立了以“科”爲單位的信息化專業機構——電算責任官室,並由該機構來承擔對計算機教育相關的基礎教育研究和國家層面的執行業務。

與此同時,韓國教育開發院與韓國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構建了計算機通信學習服務系統,並通過EBS等專業廣播媒體來播放教育相關的節目。1995年5月,教育改革委員會發表了未來教育改革的基本構想,其主要內容爲構建一個有利於終身學習的開放教育的平臺。同時,教育部還公佈了信息化促進基本法。緊接着,韓國政府於1996年制定了《中國小教育信息化綜合計劃》,該綜合計劃每隔五年制定一次,目前韓國已經完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階段的教育信息化的綜合計劃。[2]該時期,教育信息化綜合計劃各階段的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階段:構建了教育信息化項目的促進體制、基礎設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設。

從1996年至2000年,韓國政府完成了第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綜合計劃,其取得的具體成果如下:第一,設立了教育與學術信息化專業組織——教育學術信息院;第二,開通了教育信息服務系統(簡稱RISS),設立了教育電視臺;第三,通過構建世界先進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來擴大師生接觸信息化設備的機會。[3]

第二階段: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育(2001年至2005年)。

此階段的重點爲從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轉移到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上,[4]具體如下:第一,增加了應用信息技術的教與學的活動;第二,向人們擴散和普及電子學習的社會意識;第三,通過升級教育行政系統(簡稱NISE)來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第四,通過升級學術信息的流通體制來供給與擴大優質的學術信息;第五,正式開展消除信息差距的支援項目。[5]

第三階段:升級和擴充信息化基礎設施(2006年至2010年)。

此階段的重點是構建了U-Learning(泛在學習)的教育體制,升級和擴充了信息化基礎設施。另外,該時期韓國政府還通過國際協作,援助發展中國家教育信息化設備,此舉既向世界宣傳了韓國教育信息化的成果,還爲今後進軍海外IT市場奠定了基礎。

3.成熟期(2011年至今)

2011年開始韓國政府正式實施了第四階段教育信息化以及智能教育戰略,從此韓國的基礎教育信息化從快速發展階段邁向了成熟發展的階段。該階段的特點爲構建終身學習的智能型教與學體系。

(1)第四階段教育信息化的綜合計劃

該計劃的重點如下:第一,克服之前普及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等技術本位的信息化政策,以促進增強國家競爭力和軟實力爲中心的“先進的教育與科學技術的信息化”;第二,促進以溝通和整合爲基礎的、支援積極參與和協助人才培養以及實現科學技術強國的信息化政策;第三,爲了構建有利於綠色生長和終身學習的良好的教育循環系統,引入“數字學習與研究的生態系統”的概念,以此來調整整個教育與科學技術的結構,推動教育與科學系統的信息化。[6]

(2)智能教育戰略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指教育部)根據信息技術以及社會的變化,於2011年建立了智能教育促進戰略以及實施計劃,並從2012年開始有體系地實施該計劃。韓國政府並行推進智能教育計劃和第四階段教育信息化的綜合計劃,上述兩個計劃都屬於教育信息化戰略,因此都通過學校教育來具體實施其政策。而智能教育是指通過構建適合21世紀知識信息社會所需的智能型教與學體系,讓所有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育模式。智能教育戰略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促進課題:數字教材的開發以及運用、網絡教學以及評價制度的引進、自由地運用教育課件的著作權制度的改革、教師智能教育實踐能力的加強、所有學校無線上網環境的構建。

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戰略對我國的啓示

通過不同時期對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考察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啓示。

1.制定較高的教育信息化戰略目標

從韓國各階段教育信息化綜合計劃中可以看出:政府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信息社會所需的創新人才,最終實現人才大國以及科學技術強國的強烈意志。

2.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戰略應緊密結合本國經濟發展需要

韓國政府根據國際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國內的經濟發展需要來選擇符合本國的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例如,韓國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首先選擇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計算機教育,然後逐步擴散到普通高中、國中以及國小。因此從各級學校開展計算機教育的順序可以看出,韓國政府制定教育信息化戰略時,比起教育上的需求,更關注了經濟方面的需要。

3.較早出臺相關法律以及標準,有利於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

韓國政府爲了持續、快速發展基礎教育信息化,較早地出臺信息化相關的法律以及標準。例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臺了信息化相關的法律——“普及與應用以及促進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法律”;20世紀90年代初,構建了校園網的標準以及教育用計算機的規格。

4.政府鼓勵教育部門與信息產業部門之間的合作

韓國政府爲了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鼓勵教育部門與信息產業部門進行合作。例如,韓國教育開發院與韓國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構建了計算機通信學習服務系統,並通過EBS等專業廣播媒體來播放教育相關的節目。

5.積極構建信息化社會環境[7]

韓國政府爲了加強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之間的聯繫,也爲了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從2001年開始,韓國教育部每年對900所學校的4.5萬名學生家長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並依此來擴大人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社會意識,從而構建良好的信息化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1998? ??? ?[R].?:??,1998.17.

[2]崔英玉。韓國教育信息化最新發展戰略及其對我國的啓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1(12):29-32.

[3][5]??.2011? ??? ?[R].?:??,2011.20.

[4]崔英玉,孫啓林,董玉琦。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最新進展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07(1):37-41.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八

常熟市義莊中心國小教學工作計劃常熟市義莊中心國小教學工作計劃常熟市義莊中心國小教學工作計劃(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一、指導思想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繼續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的宗旨,開展紮實細緻的教學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學研究、積極務實的教學改革。二、主要工作(一)學習理論,轉變觀念,穩步實施新課程計劃1、按照課程目標,確立課改理念和實施策略(1)創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使學生在學會學習、增加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打下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2)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如藝術教學的目標是爲了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領域綜合發展,還包含了關愛、歡樂等衆多情感因素。而體育的目標包含有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要求。(3)充分開發課程內容,加強學科內容與生活、與科技發展的聯繫。現實從“教課本、學課本”向“用課本教、用課本學”的轉變。衝破學科自身的知識階限,加強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繫和綜合應用。(4)創導建構的學習,着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5)形成正確的評價觀,提倡綜合性評價,多元化評價,嘗試開展成果展示,口試、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性。(6)順應課程三級管理機制,增強“適應性”,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每位老師要多動腦筋,多想方法,充分以發揮教學中的創造性。對於本校有自主管理權的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安排課程的設置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處各種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和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圖書館、博物館德育基地等社會資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資源。結合學校特色,利用和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科學實踐資源。2、把握新舊交替的過渡性課程方案,結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積極主動實施。(列表如下)幾點說明:1、一年級全部實行新課程計劃,而由於今年是新課程計劃實施第一年所以會存在一些問題,處理意見如下:①品德與生活課由於教材跟不上,上課內容定爲原來的品德與心理健康兩部分,任課教師可靈活安排進度計劃。②藝術學科由原音樂教師和美術教師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師通力合作,提倡集體備課,原專任教師應逐步向藝術教師要求靠攏。2、信息技術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因此本學期1至6年級均嘗試開設信息技術課。各年級任課教師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自行制訂計劃(安排上機時間佔總時間的50%)並上送教導處。3、關於綜合實踐活動①四、五、六年級不單獨設班隊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包含班隊活動內容,每月安排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原班隊活動形式)②綜合實踐活動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由各年級組分別制定活動計劃,並以年級爲單位統一開展活動。③綜合實踐活動應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方法,以社會、社區爲大課堂,以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爲內容之一,以信息技術爲重要手段的綜合性活動。④學校訂有“科技綜合實踐活動”活頁材料作爲三—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參考材料,另外高年級訂的《動手做報》也可供參考。4、原15分種短課1節上英語、4節上寫字。5、取消原興趣小組活動安排。學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學科學習、綜合實踐活動以及雙休業素質班中培養和發展。(二)、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相結合教研活動和教學活動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摸清教材體系變化,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審視原有的教學實踐活動,實現教育觀念的全新轉變。1、主科教研活動利用單週(語、數、外分別爲週二、週三、週四)統一開展。2、副課(包括藝、體、自、信息等)利用雙週開展教研活動。3、綜合實踐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教學研討活動,具體另作安排。(三)、課程改革與教學管理結合1、主學科繼續以教學“五認真”爲重點管理內容。A、聽課管理,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全體教師要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質量觀”,儘快適應40分種制課堂迴歸要求。校行政將加強隨堂課、示範課、競技課、結對課等多種課形的聽課。使全校的優質課率得到提高。(優質課率目標達80%)。九月份:             瞭解課、隨堂課。十月份:             三年內新教師競技課,

各學科帶頭人、能手展示課。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人人奉獻優質課。B、備課管理本學期主學科將穩步推進集體備課,提倡共性教案、個性反思。各年級的任課教師分別備課利用期初教研活動“通課”,並輸入電腦進行管理。教師的備課個性要體現在教材上,要適當記錄“案例反思”。教導處重點對這兩個方面進行檢查。C、其它管理。本學期將加強對作業的檢查,檢查要求更強調全面性、目標性。通過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對後進生輔導的管理。通過競賽的形式加強對優等生輔導的管理。2、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體現爲統合、服務和指導,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就從計劃、方案實施和學習評定三個環節着手跟蹤。3、教學評價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質量觀,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整體性、多元性、發展性。評價實現四個轉變。(1)由知識性評價向智、能、情的綜合評價轉變。(2)由定量評價向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轉變。(3)由書面評價向口試、筆試結合的評價轉變。(4)由教師評價向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結合轉變。4、加強對教學質量觀的管理。期中、期末繼續加強調研。全校語、數及格率保持的95%,提高外語學科的及格率。(四)、課程改革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1、進一步調整、完善信息技術中心人員組織結構,明確負責、落實分工,健全有關制度。2、加大信息化運用的硬件環境投入,使硬件環境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3、加大信息化運用力度,實現信息化爲管理服務,爲教學實踐活動,爲學生學習服務的目標。(五)、課程改革與教科研活動,少先隊活動等諸方面結合。1、順應新課程要求,結合學校各項課題研究,各立項課題要對原有的教科研目標和要求作調整。使教學科學研究少走彎路,早出成果。2、學校少先隊活動也應順應新課程設置要求,特別對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及隱性課程加於開發。3、課程改革實施也要結合學校電教、科技特色的有利因素,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競技和學藝競賽。1、本校各教研組開展的學科性競賽(教研組自定後報教導處)。2、教師教學競技:包括參加各級評優課、論文評比和各學科的年會以及學校主頁比賽,課件製作競賽等。3、學生學藝競賽:參加中年級現場作文比賽、信息技術能力競賽等。(七)、其它:本學期9月2日開學;1月15日語、數考試,1月21日休業式。下學期2月17日開學。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九

2003學年第二學期流溪國小信息技術科組工作計劃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化,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必須要以信息化爲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過程,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我校作爲一所省一級國小,我們理應要走在教學教研的前沿,而信息技術科組肩負着爲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的任務,使我校在現代管理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應用和深化過程中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加強學科組的自身建設

2、樹立良好的科組形象:本着信息技術科組要服務於學校管理、服務於教學、服務於教師、服務於學生的宗旨,我們要樹立工作積極、主動、熱情的良好形象。

3、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本科組人員要保持務實、求實、開拓、進取、優質、高效的工作作風。

4、要爭創2003學年廣州市優秀信息技術科組稱號,本學期我校要申報廣州市中國小優秀信息技術科組的評選。

二、做好學校現代教育媒體的維護工作

1、繼續做好設備的使用指導和培訓,引導教師正確用好設備。

2、加強與各級、科組和教師的聯繫,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3、本科組老師在沒課或無工作安排的時間,要在四樓的科組辦公室值班,當接到有電腦等技術故障的電話請求時,要及時前往處理,對於不能直接處理的故障要及時向校領導彙報,並填寫一份故障處理意見的書面報告。在維修儀器過程中,要堅持節省開支的原則。

三、做好學校電子資料的整理工作

由於我校辦公電腦較多,在工作過程會產生許多學校、年級和科組等的學期工作計劃、工作總結、階段性工作意見、各種專項工作計劃、各班級的成績統計等電子文檔資料,這些資料對於將來是十分寶貴的,因此,要及時做好對一些有用的資料的進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建議每個級組在你們的級組辦公電腦上建一個共享文件夾,文件夾名字統一叫《上傳資料》,然後把你們級組老師每個學期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論文、每個班的期末考試成績等放入裏面,再由信息技術科組收集整理。請各年級把Teacher02電腦上把《上傳資料》文件夾拷貝到各年級組辦公電腦上,然後把你手頭上已有的資料放入對應的文件夾。

四、做好學校網站的建設與維護工作

1、我們廣大老師們必須要認識到建設和維護好流溪國小網站的作用和意義,把我校的常規教學工作、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成果、學校的教學動態和學校的重要舉措及時地在學校網站上反映出來,對上級教育部門、兄弟學校、社會、學生家長成爲一個交流反饋的渠道方式,同時,也是我校對外的一個重要宣傳窗口,網站建設得好就是一個正面的宣傳作用,反之則起到負面的影響作用。因此,我們的網站是非建設好不可的。

2、爲了保證網站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我校要成立一個網頁製作小組,並把網頁的建設與維護工作落實到各學科組上,我們信息技術科組要負責網站建設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建議由孫楚志老師全面負責這項工作,並請孫教師儘快提出具體的工作計劃包括小組成員名單、網站的欄目設計、工作進程等交學校研究決定。

五、做好本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

1、本學年,結合學校及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實際,從三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爲此我們要根據廣州市教研室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及指導意見,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三個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並爭取在我市教研室陳榕權老師的指導下,及早形成書面材料。

2、積極參與廣州市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開展以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探討、研究。

3、做好第五週星期四上午教研室在我校進行的全市國小信息技術公開課的準備工作。

六、做好校級的學科競賽工作

爲了樹立本學科在學校師生及家長心目中的良好地位,使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形成特色課程,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探索信息技術的學習動機,本學年開始,每年第二學期組織一次分年級校級信息技術學科競賽。具體詳見競賽方案。

七、繼續進行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工作

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現代化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它的正確使用和運行,將標誌着一個學校的管理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使我校的校園網的作用產生質的飛躍。因此,做好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工作,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要工作。

八、整理教師製作的課件

上學期末,收集到許多老師自己製作的課件,我們要對這些課件做好整理歸類存放工作,並對優秀課件進行評選,同時要對本次收集的課件進行認真的分析總結,並把評析意見反饋給全體老師。

九、加強與校外的交流學習

本學期計劃組織科組老師到廣州等外地學校進行參觀交流學習,學習和借鑑別人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開闊我們的視野,找出我們的不足,尋求我們發展的出路。

十、主要工作的分工及完成時間表

序號

工作內容

負責人

完成時間

1

課件的整理

李建生

第二週2月20日前

2

優秀課件的評選

李健生、鄧昔溪、孫楚志、李政

第三週2月27日前

3

信息技術校本教研的書面材料整理

鄧昔溪、李建生

第四周3月3日前

4

學校電子文檔的整理

鄧昔溪

第五週3月12日前

5

全市公開課

李建生

第五週星期四

6

三、

四、五年級競賽

鄧昔溪、李建生

第六週星期四3月26日

7

學校網站的建設與維護

孫楚志

第八週、第十四由學校進行檢查

8

標準化信息管理數據的錄入

李建生、孫楚志

第六週、第十二週由學校檢查

9

外出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