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信息簡報

信息化工作總結精品多篇(新版多篇)

信息化工作總結精品多篇(新版多篇)

水利信息化工作總結 篇一

佛山市位處珠江三角洲河網區,現轄禪城、南海、順德、三水、高明五個區,面積3813.64平方公里,人口338.98萬,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168.66億元。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我市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洪水、內澇和颱風,全市95%以上的人口、耕地和工農業總產值都依靠堤防工程捍衛,水利建設對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至爲關鍵。隨着我市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單一依靠工程措施已不可能完全有效解決當前複雜的水問題。按照“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思路,近年我市在抓好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非工程措施的建設,特別是加大力度推動水利信息化的建設。在水利部、省水利廳、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水利信息化建設有了較大的進展,有力促進了各項水利工作的開展,加快了我市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2001年4月,“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被省科委評爲科技進步三等獎,系統網站被國家防辦列爲重點推薦的網站。2001年3月,該系統被廣東省水利廳列爲全省防汛指揮系統建設“一個平臺,四個支撐點,兩個完善提高”的建設項目之一。2003年市三防辦被省信息產業廳列爲信息化示範單位。

下面我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彙報一下我市水利信息化的建設情況。

一、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建立了 “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

我市的水利信息化工作始於“九五”期間,首先是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隨着技術的進步,逐步引入了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順德水利局於1995年開始了“順德水電局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工作,於1996年建成了全省第一個基於DDN幀中繼技術的水利綜合信息網,發揮了排頭兵作用。

作爲覆蓋佛山全市範圍的“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於1997年開始籌建,1999年12月實現了佛山市三防信息在因特網上發佈,繼而全市各級水利系統先後共投資6500多萬元進行信息化建設,建立了信息採集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子系統。其中順德水利局於2001年底建成“順德防汛指揮系統”,具備提供防汛指揮所需的各種信息的管理、查詢和決策分析支持功能,對其餘各區的水利信息化建設起到了很大的啓發和示範作用。近年來我市在水利信息化建設方面所做的嘗試,對我市的水利工作起到較大促進作用,其中“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建成了覆蓋全市的水利、防汛信息採集系統,實現了水情、雨情、風情等信息的自動採集、傳輸、接收、處理,爲全市各級防汛部門準確、及時地提供各類防汛信息進行洪水預報和防洪調度,爲指揮防汛搶險、救災提供決策依據。目前,我市三防系統虛擬局域網已連接到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禪城區等區一級水利單位,並與軍分區、市直屬單位、水文分局等11個主要防汛單位構成虛擬局域網。各區水利局建立了相應的局域網,配備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衛星雲圖接收、大屏幕投影及大型水雨風實時情況自動電子顯示牌等,並利用防汛專用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加裝水位遙測設備建立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對各轄區各鎮進行江河水位的遙測和報送,通過水情遙測軟件把實時水位及時發佈。其中,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的光纖網絡已聯接各基層水利機構,目前全市49個基層水利單位中已有30個單位聯接了光纖,基層水利單位的網絡覆蓋率達到61%。全市目前建立了近百個水位、雨量遙測站點,綜合運用天眼2000防汛信息系統、熱帶氣旋信息系統、衛星雲圖接收系統等,對水、雨情、氣象狀況、颱風路徑進行實時監測,並提供水位、流量、降雨量、水勢及颱風情況預測。所有水、雨、風等信息均可通過WEB方式進行查詢。

2、構建多層次的防汛通訊系統。

在虛擬局域網的基礎上,我市利用專用光纖網絡建立“網上視頻會議系統”,實現與各主要防汛單位進行網上會議、可視通話和網上圖、文傳輸。“佛山市三防網上視頻會議系統”目前設有8個會議點,其電視會議管理中心設在市三防指揮部信息中心,下設7個分會場,能同時實現16個點的多點電視會議的召開。 在今年2月召開的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會議上,通過該系統向各區水利局、三防辦進行視頻直播及圖文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次會議不僅是全省首個地級市召開的水利信息化的會議,而且也在全省地級市中創下網上視頻直播及圖文直播的先例,贏得了省、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初步建成“佛山市三防IP電話系統”,該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採用光纖進行傳輸,實現網上通話。系統配置100個IP電話,並可根據需要配置各種中繼分別與電信公網和現存的PBX交換機連接,方便地實現通訊。

建立了網絡技術與移動電話相結合的“移動短信中心繫統”,通過“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的服務器定時向有關領導和水利系統職工發送我市主要水文站的水情及三防信息,有關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點播查詢指定站點水情。

3、建立了佛山市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統。

該系統運用GIS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以電子地圖爲基礎建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通過點擊電子地圖中的工程設施(如堤圍、水閘、船閘、電排站、水庫、險段等),即可顯示該工程設施的基本參數、有關文字資料、圖片及動態圖像。通過電子地圖,可及時瞭解出險堤段或水利設施的設計、地質等資料,以及出險堤段、水利設施附近的防汛物資儲備情況,爲防汛搶險及時提供決策依據。

4、初步建成了相關專業資料數據庫。包括水、雨、風情信息庫、氣象信息庫、工情資料庫、法律法規庫、防汛搶險知識庫、歷史資料和圖片庫、行政管理數據庫等專業數據庫,構成支持決策系統的基礎,並供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共享。

(二)建立了三防、水利信息網站

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於1999年12月開通,按照汪恕誠部長提出的“宣傳水利,促進發展,增加透明,提高效率,增進溝通,服務社會”的宗旨,經過三次擴充和改版,目前我市的水利信息網已成爲內容全面、信息實用、更新及時的水利網站,系統網頁包括我市水、雨、風、旱情的最新氣象衛星雲圖、三防緊急通知及我市的水情、風情、旱情等實時資料,爲社會各界提供氣象、水文、突發天氣預報等有關信息。網站採用“TRS網絡新聞採編發系統”進行每日新聞更新,開闢了水利新聞、水利專題、水利論壇、法規制度、水資源公佈、三防資料等欄目,共登載全球、全國各地的水利新聞及行業行業論文近1.5萬條,國家、省、市的水行政法規100多條,水利圖片、錄像500多張(片)。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網爲社會各界和有關領導查閱資料,掌握信息提供了快捷有效準確的服務,受到了各界的好評。據記錄,佛山市三防、水利公衆網自1999年底正式運行以來,已有近33萬人次對該網進行瀏覽,並於2002年被授予“市直十佳網站”的稱號。我市各區水利局及相關單位均建立了網站向社會提供水利信息服務,全市水利系統網站的瀏覽人數累計達到60萬人次,這些水利網站已成爲面向全社會宣傳水利建設成就和方針政策、普及水利知識和提供水利信息服務的有力工具。

(三)積極推進市局機關辦公自動化進程

我市水利局機關的辦公自動化從2002年的5月份開始試運作。通過寬帶城域網(機關專網)和電子公文交換平臺系統,實現政府系統跨部門、跨平臺的資源共享以及政府公文、信息、值班、會議、督查等主要辦公業務的自動化和網絡化。該系統主要包括系統管理子系統、公文管理子系統、行政管理子系統、公共信息子系統、個人信息子系統、檔案管理子系統、財務管理子系統、短信管理等八個子模塊。爲推廣辦公自動化應用系統,市水利局及區水利局基本實現每人一臺計算機用於日常辦公及上網使用,每臺機都安裝了內外網隔離卡、雙硬盤及雙操作系統,實現了內外網的物理隔離,保證了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性。各級水利工作人員在文檔管理、遠程通訊、工程設計等日常辦公工作中廣泛使用計算機及網絡,在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甚至是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全市水利系統機關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四)建成多個水利工程集羣控制試點

我市的水利工程集羣控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監控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以水閘、船閘、電排站爲監控對象,以各街道辦(鎮)水利會爲中心建成一套遠距離集中監控系統,將轄區內水(船)閘的日常啓閉和管理集中在控制中心進行遠程監控操作,實現工程運行控制集中化、管理信息化、日常維護專業化,達到閘(站)無人值守,精簡人員。水閘(站)和監控中心之間的通信採用光纜連接,提供點對點的通信管道,形成專用網爲主公共網爲輔的通信網絡。通過現場操作箱和可編程控制櫃,實現水閘(站)接收、執行控制中心發出的遙控命令,也可以手動就地控制,並將現場的狀態和數據實時上送控制中心。

佛山市的首個示範點順德區倫教集羣監控工程於2000年10月實施,2001年8月中旬全部完成,工程實現了分佈在倫教20公里堤圍上的8座水(船)閘的集中監控。繼順德區實現倫教水閘集羣控制後,我市的水利工程集羣控制的試點還包括南海區官山水系水資源合理調配、自動化控制系統,四鄉聯圍自動化調控系統,以及順德區容桂、大良、北滘水利閘站羣監控系統。目前,我市的共有6個水利工程集羣控制試點實現了水閘、船閘、電排站的集中控制,統一管理,提高了運行管理水平,使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爲防汛搶險時的聯合調度創造了基礎。

目前,遠程視頻工程無線監控系統正在建設之中。該系統可實時監測河道、水壩的水位情況及水庫、壩區的周邊環境。監控中心能對遠程現場的雲臺和攝象機進行控制,用戶還可以通過因特網來瀏覽各監控點的監控圖象。該系統結合了微波技術與遠程監控技術。

二、三防、水利信息化建設體會

(一)關鍵是解放思想,提高認識,領導重視

近年來,水利部、國家防總對水利、三防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視,汪恕誠部長在談到水利信息化工作時,要求把水利信息化作爲推進和實現水利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廣東省水利廳也多次召開會議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近期佛山市也召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要把握機遇,鞏固領先優勢,加大推進力度,全力以赴建設信息市。結合水利工作思路的轉變,我市各級領導充分認識水利信息技術將是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統一管理和有效保護的基礎工作和基本手段,水利信息化勢在必行,各級黨委、政府和水利部門從上至下提高認識,做到領導重視,積極落實資金,加大水利信息建設的投入,使我市水利信息化得以迅速推進和發展。

(二)高起點規劃,精心設計,分步實施。

在進行總體方案設計時,根據我市三防水行政部門的職能、組織機構、現有系統資源配置及系統信息需求關係等實際情況,確定系統必須以高新技術和高標準爲起點,以使用操作方便和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爲主要目標,以高可靠性和實用性爲設計原則,以《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工程總體設計大綱》、《廣東省水利信息系統工程建設設計指導書》及《佛山市信息化建設指導書》的建設要求爲依據,嚴格遵循信息工程建設規範,力求實現“先進、實用、安全可靠及具備可擴充性”等特點。在網絡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採用局域網與廣域網相結合的技術,在實施中則採用“先建局域網——再聯接廣域網——不斷完善”的分步實施方案。

以培訓爲基礎,應用爲目的,大力推廣普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一是舉辦多個“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應用”培訓班,通過針對性強、層次分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提高了全局、及水利系統的職工對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能力;二是加大網絡終端設備的硬件投入,市水利局和各區水利局已實現每人一臺計算機,基層水利單位平均每兩人擁有一臺計算機,用於日常辦公及上網使用;三是在文檔處理、遠程通訊、工程設計等日常辦公工作中廣泛使用計算機及網絡。市水利局全體工作人員於2002年5月份開始全面應用辦公自動化軟件,南海區、順德區水利局也相繼啓動了辦公自動化系統。經過三年多的推廣和應用,操作計算機和應用網絡已成爲我市水利職工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充分調動了工作人員包括領導的積極性、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統一了對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加快了三防、水利信息建設的步伐。

三、三防、水利信息化工作設想

根據水利部、省水利廳的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今後我市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計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認真抓好三防、水利信息化規劃的編制工作

針對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設缺乏規劃、發展不平衡、總體水平有待提高的狀況,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已編制的《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化建設指導書》,使各區的水利部門能夠在技術標準統一、便於全市聯網、避免重複建設的原則和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穩妥有序地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實現六字方針,即“修路、造車、送貨”

1、“修路”是基礎,就是要修建信息化高速公路。

我們所說的“修路”就是指要完善全市水利系統網絡幹線建設, 爭取建成覆蓋全市重點防洪地區及基層水利單位的計算機網絡。目前,佛山三防、水利信息網絡系統已基本覆蓋各區水利局和市直屬有關單位,成爲佛山市政府辦公網的一部分。但各區轄下的部分基層單位尚未能與市局聯網,未能構成覆蓋全市重點防洪地區的光纖網絡。十五期間我市計劃將目前網絡光纖的覆蓋率由61%提升至100%。構成覆蓋全市各級水利機構的通信網絡,提高水、雨情測報和傳輸的及時性、可靠性,實現20分鐘內完成全市重點報汛站的水、工、旱、災情信息收集的目標。同時實現各單位內部和各單位之間實現資源的共享。

2、“造車”是關鍵,就是要建造我市水利業務應用系統,構建水利信息公用平臺。

首先要在市及區級水利機關全面應用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初步建成具有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接口技術的水利政務信息系統,實現政務信息交換電子化,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開展水利信息公用平臺的建設工作。包括信息源的開發、基礎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同時加強信息的標準化、規範化工作,繼續抓緊制訂各類信息的代碼和相關的技術標準、協議與規範,初步形成水利信息化的技術標準體系,爲平臺建設做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準備工作。

第三是建設水利信息化九大系統。主要包括:防汛減災指揮系統(防汛減災決策支持系統)、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系統、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水利工程自動化監控與管理系統、水利政務信息系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水利規劃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水利信息公衆服務系統等九大應用系統。

3、“送貨”是重點,所謂送貨是指將網絡資源通過上述“修路、造車”的有利條件,實現資源的共享,並能進行更有廣度和深度的開發、利用,送到全市水利系統和社會相關部門,使之成爲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全系統要消滅數字鴻溝和信息孤島的現象,使水利信息資源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智慧——效益的良性循環,使其成爲佛山水利人的財富。

“修路、造車、送貨”三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通過實現上述六字方針不斷完善我市的三防、水利信息系統。

(三)繼續推廣水閘(站)羣控工程建設

“先進實用”是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設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經過近幾年嘗試和實踐,我市在水閘(站)羣控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爲防汛搶險的聯合調度發揮重要作用。今後我市要總結經驗,不斷創新,繼續逐步推廣閘(站)羣控建設,更好地發揮工程防洪排澇作用,實現水資源優化調度。

(四)結合行政區域調整,進一步整合資源,促進三防、水利信息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今年1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我市進行了行政區域的調整,實施撤市(縣級市)建區工作,設立了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高明區,行政職能得到重新落實,大佛山的格局初步形成。佛山市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設也面臨新的形勢——要針對各區發展水平不平衡,實現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運用、應用系統的整合、完成和完善水利公用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按照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部署,我市將在最近一段時期內開展有關方面的協調工作,力求達到統一安排、樹立典型、鞭策落後、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的目的,力爭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動我市三防、水利信息化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水利部副部長敬正書在視察佛山大堤時對我市提出“以信息化促進水利現代化”的要求,佛山市各級水利部門正致力積極實踐水利信息化的建設。目前與先進的省、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大量工作要完成,希望水利部、省水利廳、省防總及各兄弟單位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們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今後我市將按國家、省、市的要求,不斷完善和加快我市的水利信息化網絡建設,通過水利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推動我市三防、水利現代化,爲把佛山建設成爲現代化大城市作出水利人應有的貢獻!

區團委信息化工作總結 篇二

20xx年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要求和部署,東城團區委認真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提高辦公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根據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要求,現將團區委20xx年信息化工作情況簡要總結如下:

一、認識到位,領導高度重視,加強信息化工作機構的建設

我單位領導對信息化建設工作非常重視,由主管領導負責,加強對信息化各項工作的審覈和把關,同時指派專人按時對單位政務網站維護更新、公文傳輸系統、局域內網管理、計算機日常維護等,由此完善了我單位信息網絡,落實管理責任,確保信息化工作組織有力、體系健全、職責明確。

二、完善計算機局域網,辦公自動化進一步加強

20xx年,我單位繼續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各部室的計算機配置已達到人手一臺。撥出經費與數字東方簽訂電腦維護協議,定期對單位電腦及局域網絡進行管理維護,實現了所有非涉密計算機的內部共享,滿足了辦公自動化對電腦的需求,爲單位辦公業務的電腦化、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大力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推動計算機在辦公和業務處理中的廣泛應用

隨着計算機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迫在眉睫。爲了適應新的形勢要求,我單位結合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對機關幹部進行了計算機操作應用和局域網共享使用的培訓,有力地推動了機關辦公自動化的進程。

四、站建設穩步推進

東城團委網站是我單位搭載在數字東城網站上的對外窗口,我單位指定專人負責單位網站的維護更新工作,做到隨時更新,及時地對單位工作動態及信息傳達到外界,方便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查詢團情和了解工作動態。今年1—12月份政務網累計共發佈各類信息300餘條,充分發揮了信息溝通反饋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單位根據上級相關制度要求,相應建立健全了《東城區團委機關登錄互聯網的有關規定》、《東城區團委計算機文檔管理方案》、《東城區團委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工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維護制度》、《無紙化辦公說明》、《政府網發文規範》等規章制度。同時,堅持對網絡實行隨時檢查監控,有效地保證了網絡的安全。由於制定了較爲完備的規章制度,所以在網絡及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處處有法可依,爲營造安全的電子政務環境做出了我們努力。

20xx年,我單位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基本完成了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下達的各項任務。但與區信息化建設領導辦公室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機關幹部電腦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真正實現網絡化辦公還有待時日;二是硬件設施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經費還需上級部門進一步落實。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以發展的眼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不斷鞏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成果,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

團區委20xx年工作安排:

1、統一思想、明確任務

明年,我單位將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全員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認識,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充分體現“應用爲本”的核心理念,努力實現“網爲我用”的信息化建設目標。

2、落實措施、深化應用

我們在下階段的實際工作中,要從以下二個方面落實措施、深化應用。一是強化培訓。我們將進一步分層次開展以應用能力爲核心內容的培訓,爲實現網絡化辦公、數據管理、數據服務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強化服務。我們將以東城區團委網站爲載體,進一步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共青團的新形象。

3、不斷學習、開拓創新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在應用方面還缺乏信息技術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因長期來傳統的思維方式,習慣於傳統的工作方法,對信息化的應用有一種潛意識牴觸和畏難情緒的實際。明年我們將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以組織座談交流、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向兄弟單位學習“取經”等方式,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思想,提高幹部隊伍信息化應用水平和興趣。

20xx年,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盡職盡責,不斷探索,開拓創新,爲全面加快我單位信息化建設做出努力。

信息化工作總結 篇三

20xx年,在省廳及廳中心的正確領導下,XX局認真貫徹落實了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座談會及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深入開展電子政務建設暨推廣應用、加大了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力度、不斷完善“一張圖”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數字XX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進程、全力保障試點縣的鄉鎮國土所電子政務聯網接入等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建設力度,狠抓具體工作,全年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就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今年我局信息化工作以電子政務深度、廣度的應用以及將業務延伸至鄉鎮國土所全程網上辦理、集羣式網站不斷完善、繼續“一張圖”數據整合、機房擴容升級改造工程、數字XX地理框架建設等信息化建設爲着重點,按照年初的計劃,園滿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務,爲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技術支撐。

一、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安全情況

隨着業務需求的不斷擴展,我局原有機房已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的工作所需。我局在9月份完成了機房升級擴容的招投標工作,現已進入驗收階段。中心機房新增了1臺立式空調、1臺華爲交換機、5個機櫃、機房管理軟件1套,對強弱電、防雷進行了改造,新增了動環監控系統,包括門禁系統、紅外攝像機、UPS監控主機、煙霧傳感器、溫溼傳感器等,將進一步提升機房管理水平。機房裝修擴容後,我們將對省廳給我局支持配發的200萬機房設備進行系統集成,然後將對數字XX地理空間框架的300萬硬件設備進行上架,對現網進行升級和設備更新,所增加或擴容的核心交換機,防火牆、網頁防篡改、存儲設備等設備,將進一步爲全局提供更可靠的內、外網絡環境。

機房網管人員按月進行了安全巡檢,包括網絡系統、服務器、安全防護系統等,全年維護出勤800餘次。對於檢查出的問題,技術人員均及時的進行了整改和維護,使整個網絡在安全、高效的狀況下運行,爲局機關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術支撐。保障視頻會議10次;對涉密數據進行安全分類管理,全年到省廳拷貝數據3次、匯交數據1次;對縣、市、區局分發數據12次;對外單位拷貝數據4次。

二、建立國土資源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

1、採用統一的網站體系。今年我局門戶網站採用的是省廳統一建設的集羣式網站,建成界面相對統一、省市縣三級實現了信息流轉共享門戶網站體系,提高了國土資源信息的普及和推廣程度,擴大了社會監督範圍,提高社會各界對國土行業的認知度和關注度,爲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及相關政府部門訪問提供了方便。

2、提高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和在線服務水平。健全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制度和機制,完善國土資源政務信息公開目錄,加強網站政務信息更新,不斷豐富信息量和信息內容,網站於去年11月中旬正式上線運行以來,運行通暢。全年共更新發布信息6065條、其中從上級部門網站轉載信息338條、市縣動態219條、國土業務121條、公示公告230條、人事信息28條、政策法規58條、熱點專題73條、政民互動38條、文件通知32條、審批結果查詢4928條;在政府的網站發佈信息500條並完成市政府信息保障報送信息480條。

同時,還指導12個縣級局開展集羣式網站的迎檢及自查初評工作。通過各縣市區局的自查及市局對縣級局的初評結果,報經市局領導同意,推薦芷江縣與辰溪縣的網站爲優秀。

三、電子政務建設往縱深方向發展

1、業務流程網上運行覆蓋面。在電子政務的推廣和應用中,我局信息中心與軟件維保公司緊密聯繫,經常積極主動走訪各業務科室進行流程梳理和需求採集,落實和督促電子政務業務流程的使用和更新。截止到20xx年12月10日,全市電子政務案卷共辦理23754宗,歸檔19313宗,其中公文案卷9266宗,業務案卷xx488宗。市本級電子案卷數爲5562宗,歸檔3999宗,基本涵蓋了我市現有的國土資源業務範圍。

2、業務網上應用程度。在局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本年度市本級和各縣市區電子政務應用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全區電子案卷總量環比去年增長了20.7%,業務流程覆蓋面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拓展,大部分的業務流程走卷已經進入常態化,下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關注案卷量較少的部分流程,督促各縣市區高度重視,爭取實現電子政務流程應用的全覆蓋。

3、部署和實現CA認證在電子政務平臺的應用。主要功能包括電子簽章,數據加解密等。目前已有七個縣市區實現強制登錄,市本級、會同、麻陽、沅陵、漵浦、辰溪等縣市區的強制登錄在11月底已全面完成。

4、鄉鎮國土所建設。在省廳和廳中心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我市今年有辰溪、會同、新晃三個縣列入了鄉鎮所建設的試點縣,目前三個縣共79個鄉鎮所已經全部聯入電子政務平臺,可以正常受理國土業務,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紮實推進“一張圖”數據中心建設

1、各縣市區的“一張圖”平臺均已經升級到10.3版本,爲後期與電子政務及城鎮地籍管理系統融合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2、市縣兩級已將省廳信息中心分發的遙感影像、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耕地後備資源、損毀地、城鎮地籍、用地紅線、土地供應、土地整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數據庫上載到一張圖系統並在電子政務系統中發佈,初步實現了一張圖的查詢、分析、地塊實時入庫等功能。

3、今年市本級城鎮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及電子政務系統中有關地籍模塊完成升級,可開展城鎮地籍、用地紅線、土地供應等數據庫適時更新、地塊導入工作。目前市本級電子政務、“一張圖”及城鎮管理系統的接口架構已經完成,可以分別通過測繪院或地籍節點進行操作和更新,可實時更新宗地權屬,實現帶圖審批。

五、有序推進“數字XX”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數字XX”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工程於20XX年12月正式立項,20XX年7月XX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簽訂了《數字XX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共建共享合作協議》,工程啓動以來,今年進入實施階段。

1、理清思路,制定項目方案。爲了更好的做好框架建設這項新工作,中心與測繪科負責人通過參加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會議、到兄弟市州局調研、學習觀摩衡陽局“一張圖”管理系統,進一步理清了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工作思路。總體是:建好“一庫一平臺”,即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分爲基礎版、政務版、公衆版)。我局積極借鑑了數字衡陽、數字邵陽建設工作做法,完善了地理空間框架項目設計書及框架建設工程技術方案。

2、完成資金預算及招投標工作。爲保障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順利開展,我們對該項目的硬件建設部分作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瞭解廠商、設備選型、價格諮詢、製作資金預算並申請通過財政評審。10月9日、10日,項目分數據平臺、硬件建設兩部分進行了招投標。11月20日,該項目合同已正式簽訂,預計今年10月底將完成全部建設和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