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信息化教學設計精品方案(新版多篇)

信息化教學設計精品方案(新版多篇)

信息化教學設計優秀方案 篇一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時代背景

我國發達地區的“校校通”工程大規模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基礎教育信息化進入了新的時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轉向以新課程改革爲導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培訓爲核心,推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深入發展。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滯後現象。“低認知水平,簡單技術操作”需要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方向發展。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定義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爲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系統方法。

所謂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8個模塊:

1.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2.學習任務與問題設計;

3.學習資源查找與設計;

4.教學過程設計;

5.學生作品範例設計;

6.評價量規設計;

7.單元實施方案設計;

8.教學設計過程的評價與修改。

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激勵學生主動探究,通過課程問題來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考所學的內容。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關鍵模塊是教學問題設計。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2.主體教育理論

3.新基礎教育

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5.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

6.基於問題導向式的學習

四、信息化教學設計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

1.教育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的中間連接;

2.立足於當今優秀的教育理論基礎;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規、可供教師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填空替換的樣板等多樣化的資源;

4.各種“階梯”或“支架”,可供教師能夠輕鬆愉快地模仿、借鑑、運用;

5.循序漸進,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內化、領悟、遷移、再創造。

強調人文精神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對各種教育哲學觀念的理解、教學的藝術和造詣、對學生的愛心、對事業的追求,生命的價值等等,融入到每一個問題的設計、每一個教案的構思、每一堂課的教學進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問題設計

通過課程問題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用問題激發學生全身心進行探究學習,對所學的知識深刻理解,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發展。

“基本問題”:是引導學生致力於揭示各學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問題,它不是針對具體知識點的學科問題(現在許多教科書上的問題),而是指向學科核心思想和深層次理解的,能夠揭示學科內涵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問題。

“基本問題”的特點:

1.指向學科的核心;

2.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歷史和人們學習過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問題。

基本問題幫助教師關注在較長的教學實踐中(例如,一學年課程或中國小某一學段)教學中的重要主題,透過各式各樣的教學表面活動去關注要教給學生的那些基礎的概念。幫助教師從人、社會、自然、生活的視野來爲學生考慮自己的學科教學。

基本問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的高級思維活動;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幫助學生從哲理高度來認識所學的學科知識,使學習與人類歷史、社會、自然相聯繫;使當前的學習聯繫到其他學科和更廣泛的主題。

“單元問題”結合單元教學展開的活動,爲基本問題提供了結合學習主題的具體通道,沒有明顯的“正確”答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活動設計

1.根據國家課程標準;

2.創設學生認知的學習情景;

3.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

4.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5.設計輔助學生學習的支架或階梯

6.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

七、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教學評價設計

1.評價量規

2.作品評價

3.檔案袋評價

5.多樣化的評價

八、信息化教學設計教案範例研究

九、設計自己的單元教學計劃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設計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關於在自己日常課堂教學中實施信息化教案的討論

信息化教學設計 篇二

一、學習任務概述

二、學習對象特徵分析

(一)教學對象

國中三年級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總結歸納能力,但是對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還是會有困難。

(二)教學背景

本課是國中三年級的一堂化學基礎知識課,本節課主要是學習有關化合價的一些知識,根據幻燈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節課學習的化學式的實例,提出化合價的概念,總結化合價的規律。

(三)知識基礎

本節課是主要介紹一個化學基礎概念,學生在學習了化學式之後,通過具體實例來學習化合價的概念,並通過練習與小組同學進行討論總結出化合價的規律。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這種性質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就是說,當元素以遊離態存在時,即沒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結合成化合物時,該元素是不表現其化合價的,因此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爲“0”。

(四)能力基礎

1、學生思維活躍,不怕困難,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去請教別人。

2、在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下,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五)學習風格分析

1、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感,並積極去探索新事物,發現新現象。

2、和別人的比較,得出強有力的結論有強烈的爭強好勝心,推動學習。

3、想得到老師的好評,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情感態度

1、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的趣味性,並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化學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繫做出合理的解釋。

2、學生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

三、學習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化合價的本質;

2、讓學生掌握化合價中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律,熟記一些常見的化合價,並學會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整理、尋找規律的學習能力,並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培養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

2、滲透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3、形成從現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4、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四的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是國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爲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是國中學生進行探究的基礎和結果,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本單元基本概念比較集中,這些概念是國中化學中最核心的一些念, 所以,本單元的內容對於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後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單元課題四中的內容化合價是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新教材對化合價這一部分內容不要求認識化合價的定義,不要求認識化合物中化合價的數目和正負是根據什麼得到的。這部分知識點和舊教材相比理解的程度變了。只可以簡單的知道離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是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而共價化合物只能一字不提。

所以化合價這部分內容只能要求學生知道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爲零,在單質裏元素的化合價爲零,在化合物裏,元素的化合價只能靠記憶解決。建議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熟記幾種元素如:氫、氧、鈉、鉀、鎂、鋁、鐵、硫、氯等的化合價和常見的變價。這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讓他們一下子熟記表列所有元素的全部化合價。應該通過實際運用在不斷練習中達到熟記的程度。對於那些短期內背熟而長期不用的元素的化合價,到用時可能又記不清了;相反,通過練習抓住化合價、化學式的相關聯繫和國中化學裏最常見元素的化合價,便可很快地推算出一些未知元素在給定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根據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寫出它們的組成物質的化學式,或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判斷出各組成元素的化合價。這實際是讓學生通過關於化合價的命題進行練習。以熟練掌握相關化學用語的一種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次飛躍。對於根據化合價寫化合物化學式的解題,課文給出的比較清晰,明瞭解題步驟、方法。所以課堂教學應以講練結合、練習爲主的方式進行。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點

1、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2、瞭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爲零的原則。

(二)教學難點

1、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價規則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六、評價量規

七、學習資源與環境

近年來,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並且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極大的豐富了教與學的手段,使學習的觀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學習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化學作爲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學習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利用幻燈片、圖片、網上相關資料等資源,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學生通過課前調查,略讀,詳讀,課堂討論,分組討論,資料查詢,課後交流等活動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師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從網絡上下載圖片及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討論,課後通過網絡查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瞭解所學的知識。

八、問題情景創設

在複習化學式及周圍數字的含義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化學式中的這些數字是由什麼決定的?

引出本節的主題:化合價。通過舉例分析化合價和化學式。通過舉例分析硫化氫的形成過程,瞭解化合價的實質。

信息化教學設計 篇三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在我國大中城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時至今日,地鐵,已爲生活增添了一份律動,是一種溫暖也是一種陪伴。

因此,我本次信息化課堂教學設計的課題是城市軌道交通售檢票作業。我將從教學設計依據,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活動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教學設計依據分析之一:課程標準。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主要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能型服務型人才。熟練掌握崗位技能知識,爲乘客提供優質服務。我將在教學中立足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熱心,細心,才能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收貨乘客的放心,安心和開心,用心服務,一路心隨行。

教學設計依據分析之二:教材分析

我所採用的教材是全國職業教育城市軌道交通專業規劃教材 《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第一版,我所授課的章節是7.1節 售檢票作業。用時4課時,2節web 教室理論課,2節實訓室實操課。本章節是該教材的重點教學項目,是學生應掌握的重要崗位技能。主要由以下學習內容組成: 售檢票作業內容,售檢票作業標準及程序

教學設計依據分析之三:學情分析

我所授課的班級是13運管1班,通過我的觀察瞭解,這是一羣活潑開朗,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孩子們。我將從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媒體操作能力,知識結構進行分析

個性心理特徵:學生具有自己的頭腦,性格和行爲認知規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感知,觀察,分析,思考,我會尊重其個性發展,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其自主探究學習。

媒體操作能力: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媒體操作能力,能夠熟練使用搜索,下載,討論等功能。但他們在有用信息的獲取和信息的整理加工方面仍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知識結構:學生已經學習了《城市軌道交通概論》《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備》《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禮儀》等專業課程。這些背景知識結構爲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教學設計依據分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及素材: 圖片視頻展示:形象直觀,激發學生興趣

網絡探究學習:採用wps 輕辦公功能,提前將學習資源傳輸到網絡,供學生下載學習

PPT課件:清晰 直觀

仿真軟件:由於學生人數及設備耗資等問題,無法保證學生一人一套,硬件實訓也會造成設備的損耗,仿真軟件優於傳統教學模式的是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情景模擬:模仿售檢票環境,激發學生興趣,在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的理解與應用。

在相應的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自主探究學習,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自我評價,仿真操作等

教與學是相互的,總的來說:做中教,做中學的職教理念貫穿其中

教學設計依據,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分析與確定之後,我的教學活動過程如下

正式授課之前,我會將相關知識使用Wps輕辦公平臺傳輸給學生,供學生下載學習。設計意圖:學生以計算機作爲認知工具,進行積極主動和協作式的學習,並可在wps設置討論組,可進行提問並答疑。

教學活動過程第一環節

一 新課導入

通過播放《北京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乘客使用指南》的視頻導入新課

視頻採用的是卡通人物的設計爲乘客介紹了設備的操作,使用及單程票儲值票的購買發售,形象直觀,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爲本章節重難點的學習奠下一定基礎。視頻的觀摩學習優於傳統教學模式的是學生可以避免直接接觸設備因失誤造成設備的損耗。複習回顧:

1、請說出車票哪些類型?

2、自動售檢票系統AFC的終端設備有哪些?

信息技術的運用:視頻

設計意圖:利用播放視頻,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 )呈現學習任務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分析,我將分爲以下兩個任務

任務一:售檢票作業內容

任務二:售檢票作業的標準及程序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爲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

設計意圖:在"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的主線下,使學生能夠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學習策略與技能。

(二)任務完成過程

1、查閱資料,獲取相關信息

2、小組討論

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問題進行提問,討論並總結。

教師予以引導。

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師生交互學習,協作學習

設計意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夠交換想法,意見,

實現協作學習,避免了受單一思維的限制。

3、講授(PPT課件展示)

(1)售檢票作業內容

圖片教學

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圖片

設計意圖:解決了傳統理論課上無實物設備的問題。使學生對設備及操作步驟有了相對直觀的感受,爲實際操作提供了基礎。

(三)效果檢測(實踐操作)

地點:AFC系統實訓室

方式:教師先示範,學生觀摩學習後實際操作

設備:自動售票機,自動檢票機,半自動售票機及仿真軟件 形式:兩人一組(一人乘客,一人站務員),情景模擬

任務:

1、自動售票機作業:單程票購買,儲值票充值

2、半自動售檢票機票務作業辦理:

單程票發售

儲值票發售,充值,退卡

車票分析

車票抵消

測評:測評表(自評和互評)

教學總結及評價

信息化教學運用技術:仿真軟件及終端設備

設計意圖:理論聯繫實際,深化理論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應用:網絡傳輸評價

設計意圖:師生通過評價表可以瞭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過程中做出的貢獻以及綜合評價

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賞析詞句的思路。

2、學會以抓住關鍵詞句、填補文章留白等方式,品味賞讀文章的方法。 3.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蘊含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表達深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解讀課文,採用整體感知——深入剖析——整體把握。 2.採用朗讀品味的方法,體會文章情感。

3、採用先自讀文本,再補充背景的方法,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體會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沉的父子之情。

2、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含蘊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 表達深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背景,深入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民族傳統倫理美德,並能遷移到對自己生活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潛移默化,滲透科

1 學的閱讀方法:整體——局部——整體。 2.培養學生賞析文章的能力: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表面義——品味深層義。 3.重視情感薰陶和文章現實意義的理解:課文感悟——生活拓展。

四、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導入

朱自清。這樣一位在民族大業面前不屈不撓、極有骨氣的男子漢,面對親人時,卻另有一番細膩的情感。下面我們跟隨朱自清的筆觸,走進《背影》。

 【設計意圖】

回顧舊知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1、老師、學生、名師(孫道臨)一起配樂朗讀課文。 老師:第1~3段;學生1:第

4、5段;學生2:第6段;名師:第7段。

2、思考的相關問題:

(1)老師、同學、大師誰讀得更好?好在哪裏? (2)文章主要寫一件什麼事?請你概括。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事件的方法:誰,做了什麼,結果是什麼;重要的時間、地點不能丟。) 學生概括,教師總結:奔喪之後,於浦口車站,父親送兒子。

【設計意圖】

營造情境和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鞏固事件概括的方法。

(三)內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分段討論。 1.作者眼裏,他的父親好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 (1)“父愛”這個大情感中,你能將它細化成更貼近我們的情感嗎? 舉例:體貼、

2 關心、擔心、寬容、擔當、牽掛、不畏艱難、依依不捨(2)請你抓住文字、詞語等細節描寫,從表面到深層,品讀父親細膩的情感。 舉例:爬月臺的動作“攀”“縮”“傾”,父親還是“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爬得辛苦艱難的樣子,正表達父親深厚真摯的愛子之心。 (3)文字往往不能把所有情形都寫出來,其中會有留白。請你發揮聯想和想象,填補留白,體會父親的情感。 舉例:父子初見,見兒子簌簌落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此處可以補充父親的心裏活動,理解其實最艱難的是父親安慰兒子時的堅強、體貼、擔當等特點。

2、能寫出如此感人至深的父親的兒子是怎樣的人呢?請你從文中找到依據,進行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尋找兒子在送別之時和寫文章時的表現和心理活動,也可以尋找作者的議論抒情句,體會兒子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將情感逐漸細化,培養學生的賞析文字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父與子的情感是雙向的。

(四)主旨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或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1、分析理解最後一段。 (1)你如何理解父親心中所說“膀子疼痛厲害”就“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2)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後的感嘆“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掌握的朱自清父子的實際生活,體會父子之間的想念與依戀之情。

2、聯繫寫作背景,深入挖掘主旨。 (1)作者在什麼情況下寫《背影》? 教師引導學生:瞭解創作背景,站在時代的特點中品讀文章。 (2)引發了人 3 們怎樣的思考? 教師引導學生:從兩個角度,當時人們的反響和現代人讀《背影》的思考。

3、出示季羨林先生讀《背影》的感言,與學生共讀品味。 教師引導學生:聯想遷移到從古至今的其他名言或作品,體會到父愛子、子愛父的倫理親情,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社會和諧的基礎。 【設計意圖】1.卒章顯志,從文章結尾的剖析引向創作背景。2.本文與背景、大家解讀和其他文字的互文閱讀,提升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寫法探究

1、教師導語並設計問題:這樣感人至深而又含蘊豐厚的文章,是怎樣用文字傳遞這種深情和含蘊的呢?

2、教師小結:

(1)善於從生活的平凡瑣事中提煉,福橘送吉祥、背影喻離別等,讓文章意蘊豐厚。

(2)四個“背影”,兩實兩虛,反覆呼應,首尾呼應,讓深情在文中迴環往復。 (3)在敘述和描寫中含蘊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二者結合,感人至深。

【設計意圖】討論並總結本課寫作手法,爲以後的寫作指導作鋪墊。

(六)活動學習教師佈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你的父親和文中的父親相似嗎?結合生活事例講講你的故事,談談你的感受。 2.播放學生家庭的“父與子”溫馨照片,講經歷,談感動。

4 3.播放卜勞恩《父與子》中的幾幅漫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看到的父子之情。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七)佈置作業

1、有選擇地佈置檢測練習。 參考文本素材“《背影》同步檢測”。 2.在“閱讀輸入”與“寫作輸出”中品味生活。 課外閱讀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背影》,然後寫一件父母讓你感動的小事。 【設計意圖】1.基礎檢測練習。2.引導學生做課外閱讀,發現身邊親情並練筆。

信息化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教學主要知識點及其在螺旋上升教材體系中的位置和前後關係;單元專題與本課任務之間的關係。

2、重點

3、難點

二、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教師期望通過本次教學學生可以學到什麼知識技能、掌握哪些過程方法、培養那些習慣和情感態度?有些課不僅教授知識單元,而且指向一種或多種思維方式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對專題活動的瞭解、理解、研究。

在傳統的學科領域範疇內描述學習目標的同時,應描述一下本課計劃幫助學生養成的思維、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創造性的問題解決 ;觀察和分類的能力;小組協作能力;溝通、妥協的技巧等。以及專題活動所對應的整合學科需要達到的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3個層面簡要描述一下本課能達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結果。三維知識目標結合,切忌割裂;)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三、學習者分析

年齡特徵及認知特點,學生必備的知識、技能、經驗、態度、情緒,以及學生差異、個性特點等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各承擔什麼角色?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如何?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如何組織教學?教學評價如何考慮?)

(一) 如何體現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理念,體現教學方式的革新

(二) 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及選擇依據

2、教學活動設計思路及流程圖

(三) 過程性評價設計

五、教學或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教師的備課和其他準備工作、其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其處理辦法、教師的感受等。包括

1、教學素材、網絡資源及網址

2、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情境、如何設置教學任務;

3、課件設計意圖及大體結構

4、技術知識的靈活運用,並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操作的注意事項等;

5、哪個環節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培養,採用什麼方法;

6、那個環節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使用什麼方法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1、簡要地描述你計劃如何組織你的課堂教學或活動過程。思考並描述如下方面的問題:本次活動包括一節還是一次以上的課?這是一個完整的活動,還是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本次活動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這是某一學科的分科教學活動,還是跨學科活動?共需幾節課完成,以下是每節課的教學過程描述內容:

2、如果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請提供分組的方法或依據,包括:是按照能力進行分組,還是每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學生?各組之間有無分工,如果有,各負責什麼職責?每組學生內部有無分工,如果有,請簡要描述。

3、根據經驗,學生在本次活動中有沒有容易出現的錯誤概念以及容易出現的障礙?如果有,在此處進行描述並提出你的處理策略或建議。

4、爲了實施本次活動,教師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5、每節課的每個教學環節,都採用什麼樣的過程性評價手段。你通過什麼方式評價本課或本次活動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學生創作的作品或學生的表現以及你如何評價這些方面。當然,這些方面應與上述你列出的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相聯繫。

關於信息化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分析

這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語文。寫了機場女服務員向一位失敗的運動員獻花的故事,說明了鮮花不僅可以獻給英雄和勝利者,更可以給失敗者以鼓勵。同時滲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勝利和失敗,如何對待勝利者和失敗者。

學情分析

對於文章中那樣意義重大的勝利或者失敗,學生沒有經歷過,也很難體會主人公勝利和失敗時不同的心境。但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學生都有過勝利和失敗的體驗,因此可以聯繫實際,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多感悟。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讀懂課文,理解機場服務員送的這束鮮花,珍貴在哪裏。

3、體會服務員說的關於如何對待勝利和失敗的話有什麼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插敘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女服務員說的話,體會如何對待勝利和失敗。

教學準備

教師:將重點語句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整理有關失敗的古今名言名句。

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獻花是很經常的事。大家想想,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給人獻花呢?你在什麼情況下接受過別人贈送的鮮花呢?(學生自由交流)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叫作《獻你一束花》。(板書課題)

2、在課文的結尾,有一個反問句,大家來看一下。

(課件出示:鮮花理應送給凱旋的英雄,難道也會獻給她這黯淡無光的失敗者?)誰能把這句話改成陳述句,看看它要表達什麼意思?(鮮花理應獻給凱旋的英雄,而不是獻給黯淡無光的失敗者。)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爲什麼?(學生進行簡短的自由討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剛纔同學們對鮮花到底送給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現在我們就來讀一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說的。

提出讀書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可以和身邊的同學合作。

2、檢查生字預習情況。(課件出示,隨機抽學生認讀。)

3、指名朗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服務員爲什麼要給這個失敗的運動員獻花?

讀完課文,學生回答兩個思考題。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請自由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這位運動員爲什麼一直垂着頭?你知道她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朗讀,體會女運動員的內心。

四、自由朗讀課文

已經理解的地方在課文邊上寫下自己的理解,在課文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並與同桌交流。

學生自主學習。

全班交流。

五、朗讀課文,熟記本課生字詞語

六、作業

默寫本課生字詞語。

流利地朗讀課文。

對不理解的地方嘗試自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