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工作計劃

脫貧攻堅情況報告與鄉村振興遠景規劃(2020——2025)

脫貧攻堅情況報告與鄉村振興遠景規劃(2020——2025)

脫貧攻堅情況報告與鄉村振興遠景規劃(2020——2025)

自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樹立打贏脫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心。一直以來,高姑拉村委會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爲統領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制定一系列脫貧摘帽相關政策,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層層壓實責任。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對照貧困人口脫貧退出的五項指標和貧困村退出的七項指標,結合村情實際,細化責任分工,明確階段目標,各項工作推進有序。在肯定脫貧攻堅取得成果的同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爲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我村兩委結合民意,綜合研判,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明確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5年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提升,根據我村發展的區位優勢和人文特點、產業佈局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現將我村5年來脫貧攻堅情況報告與鄉村振興遠景規劃(2020——2025)彙報如下:

一、高姑拉村委會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高姑拉村委會是高橋鎮典型的山區村委會,屬深度貧困村,居住着彝、傈僳、苗、漢等四個民族,國土面積1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氣候冷涼。全村有耕地2200 畝,林地38940畝,村委會管轄4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共有384戶居民,142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235人)。全村設黨總支1個,支部4個,共有黨員80人,其中女黨員18人,少數民族黨員71名。

(二)貧困情況。2014年以來通過動態管理,共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94戶705人。其中因缺技術致貧98戶,因病致貧30戶,因殘致貧36戶,因學致貧19戶,因缺資金致貧5戶,因缺勞力致貧2戶。2014年以來,全村共脫貧24戶98人。其中,2016年脫貧3戶10人、2018年脫貧21戶88人。截止2019年動態調整後共有貧困戶170戶605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49.4%降至42.5%。經過5年努力,全村194戶705人已全面脫貧。

二、脫貧退出指標完成情況

(一)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情況。

1.人均純收入。通過戶戶清排查:1、全村194戶705人人均收入均已達到6000元以上收入。2、住房保障。全村完成CD級危房改造248戶,進城購房30戶,全村住房達到安全穩固、遮風避雨標準。3、義務教育。全村委會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6人(其中:國小115人,國中51人),貧困戶64人無失學輟學學生。高中9人,其中貧困戶4人;職業學校15人,貧困戶9人;大學14人,貧困戶7人。4、基本醫療。標準化村衛生所1所,設村醫2人,有牀位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00%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100%參加家庭醫生簽約。5、飲水保障。我村有3個村組飲用自來水,1個村民組飲用水窖水,在水量、水質、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方面都已達到規定標準。

(二)貧困村脫貧退出七項指標達標情況。

1、貧困發生率。2014年以來,全村共脫貧24戶98人。截止2019年動態調整後共有貧困戶170戶605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49.4%降至42.5%。全村194戶705人已經全面脫貧。2、交通。我村到鄉鎮實現道路硬化,且危險路段已安裝有必要的安全防護實施。四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均已實現100%道路硬化。3、電力。全村四個自然村已全面通10千伏以上的動力電。4、廣播電視。全村4自然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已達到100%。5、網絡寬帶。網絡寬帶已覆蓋到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6、醫療實施。已有標準化衛生室。7、活動場所。四個自然村活動場所全面建成並已投入使用。

三、扶貧措施

(一)思想扶貧。在思想上層層壓實責任,強化責任擔當,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並體現在堅決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上。深入個戶,宣傳扶貧政策。做到人人知曉。提高政治站位,認真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切實增強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產業扶貧。對標對錶,補齊短板。進一步對照“57”脫貧標準,村委會、駐村工作隊與村組長、村代表共商脫貧大計,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逐項逐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強化行業扶貧,特別是要提升農業產業化組織程度,大力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帶頭作用,真正形成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因貧施策,強化幫扶。進一步加大轉走訪力度,深入村組戶瞭解實情,制定產業發展遠景規劃。具體論證和修改項目庫和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做到對症下藥,真正瞄準貧困戶所需、所急,實施到戶扶貧,爭取實現“瞄準重點、精準制導、定點幫扶”的目標。完善扶貧機制,探索扶貧到戶的有效措施和方式,採取“產業扶貧到戶、扶貧培訓到戶、扶貧搬遷到戶、貸款貼息到戶、資金互助到戶”等項目扶持到戶的方式,徹底改善貧困面貌,成立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資金20萬元實施青豌豆產業扶持項目,種植烤煙741畝,種植青豌豆2495畝,現有村級集體經濟5.8312萬元(其中,光伏電站收入5.1747萬元,青豌豆協調費收入6565元),且正在不斷髮展壯大。實現了脫貧出列的最終目標。高姑拉村是深度貧困村,在縣產業佈局和產業發展引導下,村裏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走出了一條帶動面廣、羣衆參與度高、扶貧效益好的種桑養蠶產業發展之路。下石臘它自然村已建成189.6畝蠶桑養殖基地,目前已建成了3個蠶棚,6戶蠶農成功養殖蠶種,於2021年7月23日喜得收穫,共獲收入3萬餘元。片片桑田,聲聲蠶語,生機勃動的林盤村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大道上。

(三)基礎設施扶貧。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855.32萬元開展村組公路、人畜安全飲水、農村環境整治、村民活動場所、村集體經濟等建設。一是投入資金1095.72萬元大力開展村組公路建設,硬化村組道路 公里、硬化村間道路共計27.36公里,交通出行條件得到改善。二是投入資金96.4萬元改造或新建人畜安全飲水項目2件,建設集雨型水窖230座,修建高姑拉村提水站一座,人畜安全飲水得到解決。三是投入資金7.2萬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其中:投資6萬元新建公廁1個,投入資金1.2萬元新建垃圾池3個,配置公崗服務保潔員9名,護林護草員16人,農村環境得到有效整治。四是投入資金63萬元新建2個村民小組活動室及活動場,村民活動場所逐步完善。截止目前全村人民已基本解決出行、灌溉、文化娛樂難的問題,爲全村決勝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教育扶貧。全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6人。其中國小11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4人,國中5人,高中49人(4人爲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確保義務教育入學率100%的基礎上,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政策,入村入戶宣傳職業教育,堅持國家職業教育的正確導向,中職以上學生人數15人(9人爲建檔立卡貧困戶)。高中以上繼續教育人數爲14人(7人爲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不斷努力,政策宣講,加大力度抓落實,最終確保了義務教育100%入學率,截止目前仍在持續鞏固,無返輟學情況發生。

(五)健康扶貧。村醫經常性走村入戶服務重慢性病戶,嚴格值班與應急處置制度,村委會三職與村醫在簽約服務醫保收繳等重點難點工作上加強協作。目前,村委會有標準化村衛生所1所,設村醫2人,有牀位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00%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100%參加家庭醫生簽約,羣衆就醫便利,實現醫療有保障。

(六)危改扶貧。全村共384戶在籍農戶,通過2018、2019年兩輪實施農危改四類164戶,非四類89戶,共253戶,兌補農危改修繕加固及建房補助資金578萬元。動員鼓勵符合條件30戶享受易地搬遷政策,進城購房安置。通過全力做好兩條線工作全村住房達到安全穩固、遮風避雨標準。

(七)就業扶貧。強化勞動力轉移就業。針對土地資源薄弱、種植業基礎不足的高姑拉村及其他村組的部分農戶,重點考慮以轉移就業實現脫貧。五年來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術培訓20場次,組織現場招聘會12場次,實現勞務輸出601人其中貧困戶267人,對於因爲照顧老人、兒童上學等需要無法外出農戶以配置公崗服務形式實現就近就業,共配置保潔員9名,護林護草員16人。通過外出就業就近就業方式結合,共計實現務工收入1371.84萬元。

(八)政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堅持“扶貧、扶志、扶智”三位一體的扶貧模式,持續加強思想引導,變“要我脫貧”爲“我要脫貧”,大力推進精神扶貧,激發羣衆脫貧致富的信心,引導貧困羣衆發揚自力更生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呈現出村組拂新風,產業成風景,人人爭先進,發展日日新的良好勢頭。5年以來,走村入戶開展感恩宣傳500多場次,每戶貧困戶參與三次以上,覆蓋了貧困村、組、戶。突出宣傳涌現出的勤勞致富先進人物、典型事蹟,在貧困戶中營造勤儉持家光榮,懶惰貧窮可恥的濃厚氛圍,促進貧困羣衆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九)兜底扶貧。針對孤寡、殘疾、重病等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全年發放低保金86.5萬元,臨時救助金17.2萬元。通過堅持不懈,抓好扶持生產發展、外出務工、設置公崗服務、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全村農戶戶均增收5.2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2560元,做到無一戶無一人掉隊。

四、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一)產業發展相對單一。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規模化產業培植較爲困難,羣衆產業收入依靠傳統的糧食、早青豌豆、烤煙種植、散戶養殖爲主,穩定增收渠道不寬。2.部分羣衆內生髮展動力不足。絕少部分孤、寡、殘、弱、病等特殊羣體,發展願望不強、內生髮展動力不足,雖然有社會保障兜底,但脫貧質量不高。

(二)民族地區生活習慣轉變困難。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起步較晚、發展質量相對較低,且重精神生活享受輕物質條件,生活習慣簡陋,衛生習慣較差,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難以及時扭轉。4.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村組及村間道路已列入項目庫規劃,項目建設批覆已下達,正在開工建設。5.返貧因素多元化存在。農村羣衆素質型貧困較爲突出,經濟收入渠道單一,若受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影響,易造成家庭變故,或者因病因學返貧。

五、鄉村振興整體規劃措施(2020-2025)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着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係變化特徵,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描繪好戰略藍圖,強化規劃引領,科學有序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結合高姑拉村實際,經廣泛徵求羣衆意見建議,村支兩委綜合研判,擬定高姑拉村2020——2025總體發展思路,規劃如下:

(一)、農業發展方面

1、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強化品牌建設,走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道路,促使農業由“增產型”向“質量型”轉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2、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崛起”主基調,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污染治理“三大戰役”,加強農村耕地環境治理,嚴控農業面源污染。大力推廣農牧結合、稻魚共生等新型農作制度。堅持種養結合,完善農牧對接機制,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全面禁止畜禽糞污亂排放、秸稈露天焚燒。力爭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7%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3、深入開展鄉村水環境治理。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完善農田排灌設施,推廣節水技術,逐步建立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以及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強化農村水環境治理,着力解決部分農村水系紊亂、河塘淤積、水質惡化等問題,提升農村水生態環境。推進碧水青山專項行動,健全縣鄉村組四級河長體系,加強流域水污染防治網格化、精細化管理,開展河道庫塘清淤疏浚治理力度。加強灌溉水水質管理,推進高效節水灌溉,確保符合農田灌溉水水質標準。深入開展水產養殖場尾水生態化治理和水質監測,提升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水平。嚴格保護飲用水源地,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開展飲用水水源規範化建設,全面實施農村水質不達標水源地限期達標治理,確保農業農村水安全。

4、打造綠色農產品品牌。持續深化鎮黨委政府“1煙2豆3樹實現萬人致富,1牛2羊3雞助力萬人增收”產業發展思路。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加快品牌“孵化、提升、創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把烤煙、青豌豆、黃精等一系列適宜種植的綠色產品作爲打響高姑拉村生態農業發展的王牌。把種牛、種羊等畜牧業養殖品牌做大做強。樹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搶抓我縣打造全州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政策機遇,在農產品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強化標準化、組織化生產,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和安全監管體系,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結合高姑拉特色和優勢,做大做強蠶桑養殖“一縣一業”產業,充分利用地域優勢,重點打造以青豌豆、菸葉爲主的名、特、優、新產品品牌1-2個,實行共用品牌爲切入點,突出高姑拉農產品的“綠色、生態、有機、健康”,引產業入村,建立共用品牌市場準入標準,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管理營銷,積極申報縣級、州級知名品牌產品。不斷提升“1煙2豆3樹實現萬人致富,1牛2羊3雞助力萬人增收”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全州知名的特色名優品牌產品。積極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地方特色畜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積極搭建展示展銷平臺、電商直播帶貨、加強產品包裝、品牌策劃、運營、宣傳推介和保護,不斷擴大高姑拉特色農產品知名度。

(二)人才振興方面

鄉村振興,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創新完善引才、用才、育才體制機制,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爲此,結合高姑拉村實際,特制定“人才興村”發展思路,具體規劃如下:

1、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人才機制,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培養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廣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創新培訓組織形式,支持以高校、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實行“進廠入點”等方法,與優質的農業品牌企業合作讓具有資質的農業技術人才到村入戶指導農業種養殖技術,分批派送村民入企入廠進行頂崗跟崗,學習先進的農業發展經營技術。特別是新形勢下的網絡手段。利用電商進行網絡銷售,直播帶貨,豐富營銷策略實行“雙向通道,共同協作”。建立一批綜合培育基地、田間學校、農民夜校和實訓基地。緊扣農產品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環節,以農村實用型人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爲重點,培養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引導農民走職業化發展道路,爲推動農村發展增添內生動力,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爲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主力軍。

2、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大力推動村名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宣傳國家有關“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政策,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拓展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 根據不同就業需求,有計劃、分類別對農村轉移人口進行培訓。向農業轉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促進我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做好崗位推薦,提供職業培訓、職業推介、權益維護等“流水線”服務,促進我村轉移勞動力在城鎮穩定就業。通過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項目推薦、就業指導、小額擔保貸款、跟蹤服務等創業扶持,促進轉戶入城居民自主創業。落實好農村勞動力轉移相關政策法規,做好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的安置。推動實現我村比較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到2025年,確保全村失業人員、農民工免費接受基本職業技能培訓覆蓋率達到100%。

(三)生態振興方面

1、建設綠色森林。緊緊圍繞省上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目標,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爲我村生態長久發展最優質的資源、最寶貴的財富,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切實維護森林生態安全。嚴控開發,修復生態,構建高姑拉村、民安村、既底的,下石臘它四個自然村外圍生態安全屏障。以提高森林質量和景觀水平爲導向,按照區域集中、連片推進的要求,重點在河道兩岸、道路兩旁種植適宜自然條件的水果和特色花草樹木,大力發展珍貴樹、闊葉樹、彩色樹,打造沿江、沿山、沿河的高姑拉生態美麗廊道。持續推進村莊綠化,加強防護林、森林公園建設,加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增強森林災害的有效防控。讓高姑拉村成爲我縣的“天然氧吧”、“森林之家”、“生態宜居”、“百畝花海”。健全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林地林權管理,強化法制保障和林政執法,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大力推進退耕還林,實施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加強源頭區天然林和河流兩岸防護林建設,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

2、建設美麗生態田園。加快田園環境清潔化,建立田園整潔長效機制,大力清理田間積存垃圾,整理田間杆線,開展田園日常保潔。加強土地整治,強化耕地保護,有效補充耕地,提高高標準基本農田在耕地面積中的比重。改善耕地生態環境,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穩定,保障糧食安全。優化農作物空間佈局,注重規模集中連片、品種色彩搭配,提高田園景觀化水平,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科學佈局種養業,合理確定養殖規模,建設一批美麗牧場,深入推進農牧有機融合。到2022年,推選認定我縣視覺美麗、體驗美妙、內涵美好的“最美鄉村”,打造“美麗武定·魅力高姑拉”田園精品樣板。

3、健全生態系統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到2025年全面完成對水域、森林、草地、農地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健全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制度,進一步細化各類森林和林地管控措施或經營制度。嚴格落實縣市—鄉鎮—村三級河湖長制體系,全面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立界工作,嚴格鄉村河庫塘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理,加強對水源涵養區、蓄洪滯澇區、飲用水河渠保護。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區等各類保護地保護制度,實行開發建設項目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管。研究以林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溼地保有量、溼地保護率、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等爲考評指標的保護與發展自然資源目標管理責任制、自然資源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4、發揮自然資源多重效益。加大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力度,加快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增值,形成美麗鄉村經濟。利用高姑拉村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增加鄉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盤活森林、溼地等自然資源,允許鄉村集體經濟組織靈活利用現有生產服務設施用地開展相關經營活動。鼓勵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對集中連片開展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允許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3%治理面積從事旅遊、康養、體育、設施農業等產業開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擴大商品林經營自主權,鼓勵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完善生態資源管護機制,設立生態管護工作崗位,鼓勵當地羣衆特別是脫貧對象參與生態管護和管理服務。進一步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生態資源價值評估方法並開展試點。

(四)文化振興方面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要用民族語言、民族幹部、民族節慶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村民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讓村民能學懂弄通做實。紮實推進村規民約制定和修繕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村規民約建設,讓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在新時代展現生命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注重實踐養成,褒揚一批農村先進模範人物,用模範樹典型形成向上向善鄉村文明新風尚。

2、建立健全以黨組織爲核心的組織體系

充分發揮高姑拉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提升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羣衆凝聚力、社會號召力、發展推動力。加強新時代高姑拉村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推行“黨支部+”,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高姑拉村有效覆蓋。優化黨組織設置方式,加大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成立黨小組力度。堅持黨建帶羣團組織建設,改進新形勢下羣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高姑拉村黨組織和黨員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威信和影響力。繼續深化落實高姑拉村黨建長廊建設,建立並用好具有高姑拉村當地特色的“黨史館”“村史館”。大力開展“雲嶺先鋒”系列創建、紅旗飄飄等工作,提升高姑拉黨組織和黨員的感召力、組織力,做到黨組織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跟,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引導其始終堅持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服務。建立健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小組工作機制,加強對軟弱渙散黨小組的整頓力度,加強我村黨組織政權的建設,徹底剷除村霸、宗族勢力控制等現象。

3、加強黨員隊伍建設

強化我村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監督與服務工作。嚴格政治標準和程序,加大在青年農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人員、婦女中發展黨員力度。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引導廣大黨員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鄉鎮黨校、紅色教育實訓基地爲重點,統籌村組活動場所,打造農村基層黨建陣地羣。持續開展“百名講師上講臺、千堂黨課下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深入實施“智慧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充分利用“雲嶺先鋒”“學習強國”等平臺,豐富完善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實現農村黨員培訓全覆蓋。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全面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聯繫服務羣衆等制度。堅持流出地跟蹤管、流入地承接管、互聯網動態管,加強農村流動黨員管理。注重發揮無職黨員作用,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志願服務、積分管理等,用好用實“愛心超市”。推動農村黨員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移風易俗、鄉村治理等方面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推進黨務公開。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定期走訪慰問農村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