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篇

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篇

教學大綱工作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各學科繼續圍繞_把課堂還給孩子,使課堂充滿智慧、活力和挑戰_這個課堂改革的總課題深入研究。根據學校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重點拓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學習的內涵,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大力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刻苦認真創新地做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工作的全面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常規教學:加強和完善教學常規檢查,深入有效地開展教學常規工作,切實提高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考覈五個環節的工作質量。

2、教研教改:以全面發展、學有特色爲原則,以學習、研究和實施新課程標準、積極推行_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學習_爲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以專題研究爲主要形式,以教研組爲主體開展教研教改的系列活動(包括課堂、作業、考試、雙基訓練、校本課程等改革)。

3、特長教育:以思維訓練、語言表達等課堂和學科活動課爲陣地,着重實施以各科奧賽訓練爲主的_培優工程_,以體、音、美、特長生訓練爲主的_特長工程_。同時,積極開展學科興趣活動,舉辦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各種學科競賽活動,探索並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4、教學管理:初步建立一套適合華碧學校特點的,既能嚴格管理又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包括對教學工作的要求、檢查、評價、獎勵等多方面內容的、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努力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三、重點工作

1.加強常規管理。

加強和完善教學常規檢查,深入有效地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切實提高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考覈五個環節的工作質量。

本學期將採取教師自查、教學處和教研組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普遍檢查和重點檢查、書面檢查和課堂實際檢查等多種形式,批評後進和表揚先進,確保常規管理的檢查工作落到實處,使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深入到每位教師的心裏。

自查:每月一次,每位教師對照學校教學常規檢查要求認真自查自己本月的教學常規工作,並做記錄和分析,自評等級,並將自檢記錄表於每月28日交給教研組長。(註明:自查和教研組檢查統一一種表。檢查記錄表除了學校基本檢查要求外,每個教研組還要結合本組的特點做適當的補充,有利於指導本組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本檢查記錄表各教研組在第一週討論完善後交教學處備案、第二週下發到每一位一線教師。

定期檢查:分別在第6周和第14周進行。以教研組爲單位進行統一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報教學處備案。

不定期抽查:校長、主任、教研組長不定期的抽查以及在推門課時隨堂查

檢查人員要對檢查結果有記錄,並及時向被檢查教師通報情況。優秀的給予獎勵,不合格的給予適當的處罰。也可以自己申報班級優秀作業獎。申報的條件由紀月英負責在第二週擬訂。

2.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

本學期要對語文、數學、英語、藝術體育等學科校本課程進行教學研究、歸納、整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要按年級分單元進行歸納整理。語文、英語的口語表達課、數學的思維訓練課要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分年級進行歸納整理。藝術、體育要從游泳、武術、籃球、排球、鋼琴等特色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課時、檢測驗收的標準和辦法等開始進行概括整理。

按學科、按年級整理出學年總目標、單元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的小冊子。完成時間:第15周,負責人:吳智慧、各教研組長。

三月開展一次校本課程的專題研討課。具體安排:第四周:語文,第五週:數學和英語。

3.做好藝術體育課程的展示工作。

4月底或5月初藝術體育課要開展一次大型展示活動。初步考慮內容包括上課和課外活動;工作彙報;體育比賽;一臺節目。全面展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成績和幾年來,學校課外活動的豐碩成果。

藝術體育組在開學初要認真組織本組教師積極討論藝術體育課大型展示活動的活動計劃、方案並有效實施。個人要根據組裏的計劃定出個人的計劃。

4.開展專題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要圍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學習這個課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推動這三科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具體安排:加強學習。

學習形式:教研組組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

學習內容:

1)每位教師要根據專題研究的重點,學習相關的理論、經驗、案例等。第二週完成教師學習內容統計一覽表。(負責人:吳智慧)

2)進一步學習學校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3)開學前五週通讀教材一遍並且做每一課相應的練習。第六週各教研組長檢查)

4)認真學習學校的工作事故認定處理條例和教學獎勵條例。

加強聽課。每位教師要嚴格遵守學校的聽課、評課制度,主任全期聽課不少於40節,教研組長全學期聽課不少於30節,其它教師不少於15節。

加強集體研究:第七週:語文專題研討課;第八週:數學專題研討課;第九周:英語專題研討課;第十一週:語數英三科專題研討展示課和經驗交流。

加強總結與交流:

第10周交流總結學習心得體會。(分教研組進行)

第11周評選專題研究的優秀論文。

5.繼續進行作業和考試改革。

爲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我們對學生的'作業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改革,減少重複性、機械性作業,增加活動性、操作性作業,並且注意根據不同學生設計不同要求的作業。一、二年級要儘可能不留或少留書面作業。可以佈置一些自主性、活動性的作業。

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把自己平時經常出錯的作業找出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年級開始,每個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都要分別有一個錯題摘抄本和預習本。並作爲作業抽查的內容之一。

教學大綱工作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明確英語口語課程的任務:1)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2)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3)能在口頭表達中適當地自我修正;4)能有效地詢問信息和請求幫助;5)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6)能用英語表演生活小短劇;7)能在以上口語活動中語音、語調自然,語氣恰當。

二、學情分析

爲了順應新形勢的發展,我校在開展第二課堂時增加了英語口語。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仍然未脫離“啞巴英語”的時代,對新新事物,尤其是英語在其中充當關鍵作用的東西知之甚少,國小階段,學生思想單純、性格內向等種種原因,英語口語課堂中還是存在相當多的問題行爲。口語課堂經常會出現冷場,甚至在教師的鼓勵和激勵之下仍無人響應的現象;部分學生參與口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雖然很高,但是表達起來卻又結結巴巴,詞不達意,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經常要藉助母語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強表達;部分學生的口語發音和表達只有他個人明白;部分學生只敢在小組中進行口語交流,不敢在大範圍內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學生很少或從不發表意見,樂意做個旁觀者。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幫助學生去除思想和心理障礙,調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習“口語”的實效性,讓學生開口大膽說英語,就成了英語口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教學計劃

1、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敢說願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對某事物有着濃厚興趣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強烈的探求慾望。國小開設英語課,有利的一面就是英語課對新進校的學生還保持着神祕感。這種神祕感是激發學生說英語的催化劑。對於學生,教師不能進行傳統的枯燥無味的純粹語音教學,不必過分強調其語言的準確性,也不必片面追求熟練,要堅持“小步子”教學和創新教學,着力培養學生對口語表達的興趣,這樣會大大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在課堂上敢說願說。

2、組織口語活動小組(group work)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全面的挖掘他們的才能。在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後,把班級分成若干個4-5人小組。在分組時,既考慮學生的性格、興趣的特點,又注意基礎差異,特別是選定小組長非常重要,既要口語基礎好,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又要有較強組織能力。他們應該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一座橋樑,起着聯絡、溝通作用。小組各成員分工明確,聽說兩條線,給每個人開口說話的機會,讓每個人都有做主人的自豪感。

3、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

師生的直接交流主要體現在課堂上。因此,課堂上師生的交互活動(interaction),決定着教學效率的高低。根據所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的不同,交叉使用短文朗讀,情景對話,回答問題,話題表達等方式。在大多數的`課堂上,恰如其分地採用學生喜聞樂見、樂於參加的一些笑話、遊戲、謎語、竟猜等活動,既活躍了課堂,又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當然,這些活動不能喧賓奪主,而且儘量使用英語,要讓學生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4、倡導學生的“問題意識”

盡力營造和諧的英語口語學習、運用氛圍,首先讓學生敢問,有問題纔能有長久的興趣。同時努力拓展他們討論問題的渠道,使他們會問。老師還要不盡餘力地精心組織課堂活動,教會他們善於提問。在他們無法確切瞭解意思時,教會他們如何運用上下文進行猜測,提高他們的猜測力。

5、採取積極有效的多種評價方式

教師的評價與學生在口語課中的某些問題行爲有直接關係。在組織口語教學活動中,應注重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採用多種評價形式:

(1)既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注重生生互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給予的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可以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同伴給予的肯定能夠消除學生的負面評價恐懼心理;而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有了充分認識和肯定自我的機會。

(2)橫向評價和縱向評價相結合。對各個學生進行橫向評價,有利於學生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髮展過程中的縱向評價,對那些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採用肯定的評價,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教學大綱工作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下冊包括《電》、《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礦物》四個單元。

《電》單元包括用電安全事項、點亮我的小燈泡、簡單電路、做個電路檢測器、導體和絕緣體、做個小開關、電路連接方法、電池和燈泡的串聯和並聯等十分豐富的的有關電的內容。

《新的生命》單元以觀察油菜花爲引子,展開了花的專題觀察,從對花的構造的研究過渡到對果實和種子的研究,又從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觀察動物的繁殖活動。

《食物》單元突破了學科界限,緊緊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探索食物的營養成分,觀察生和熟的食物、變質的食物,討論儲存食物的方法、獲取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等活動,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以食物爲主展開研究。

《岩石和礦物》單元則將培養國小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作爲主要目標,把對岩石和礦物的觀察和描述作爲基礎活動,採取分類,猜測和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岩石的形成和變化原因。教材總的特點仍是以活動爲主線,以結構爲連接,以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教材的外線是活動,內線則是追求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學情分析:

通過四年級上冊的科學課教學,學生對科學課的認識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學生已會了自己收集資料和進行課堂記錄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已會進行仔細觀察,學生在實驗前已具備了提出問題,然後設計實驗計劃,最後進行實驗驗證,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學生小組內的作交流也有了基礎。三個班的學生都喜歡實驗,但孩子們只是憑自己的興趣邊玩邊做,導致觀察不仔細,實驗無序操作。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有的同學在活動的時候耗時低效,不能很好的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使學習任務難已按計劃完成,而且學生作業習慣方面較差,特別是佈置的收集資料、觀察任務大多不能自覺完成,導致期末考覈評價差異較大。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四、工作目標及具體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級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髮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係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教學大綱工作計劃 篇四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面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教學指導意見,更加深入地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改革,更加紮實地提升有效教學的水平,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二、中心工作

深化教學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教師隊伍建設,切實全面提高全我校教師業務水平;認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學科教學爲依託,積極創建辦學特色。

三、具體措施

(一)深化教學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備課。

本學期,我校結合鎮中心校的備課要求,五六年級語文、數學學科採用電子備課的形式,其它年級及學科仍採用手寫備課的形式,繼續實行備課改革,讓廣大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用來鑽研教材和輔導學生。堅持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切實抓好個人主備——同伴審覈——個人修訂的“三級備課制”。教師先進行個人備課後,在組內集體討論,形成相對統一的教學設計方案。

備課時要貫徹一種教學理念——“減負增效”。備課的目標定位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目標應簡明、實用,確保當堂落實,敢於捨棄一些影響教學效率的繁雜目標。

備課時抓住預習這個突破口,切實加強預習指導,提高預習效率。每節課都要根據學科特點佈置適量的預習作業,不讓學生被動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預習,並且在備課中要有所體現。

課後,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堅決杜絕一句話反思,反思要切實有效。

2、上課。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要把課堂管理作爲教學管理的“主戰場”。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導學案”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注意教學過程中進行學法指導,做到精講精練,省時高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要保證教學時間,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不擅離課堂,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未經學校同意,不得隨意增減課時,不得隨意停課。學校將採取“推門查課”的形式,通過聽課、評課指導課堂教學,力爭使每位教師課堂教學合格率達100%,好課率達60%以上。

各科教師要牢固確立“洗課”理念,圍繞“優效教學,高效課堂”的要求,全面統籌教什麼與不教什麼,敢於取捨,追求課堂教學簡潔與有效,努力打造品位課堂、品質課堂、品牌課堂。教師講授:一是明確方向;二是糾正錯誤;三是傳授方法;四是啓發發現。課堂提問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教師要學會自我解放,鼓勵學生多動,學生動口、動筆、動手時間不少於15分鐘。要妥善處理課堂偶發事件,學生課上違紀儘量課後處理。課堂上批評違紀學生不得超過20秒鐘,並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矛盾激化。組織學生對每節課授課內容(圍繞重點)進行回顧總結、提升,並當堂進行鞏固性訓練,時間不少於10分鐘。

3、作業。

嚴格按學校下發的各科作業的設置批改要求佈置、批閱作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彈性作業,有基礎性作業(必做)和自主性作業(有能力學生選做);學生作業負擔符合規定要求,內容要適當。作業要做到“四精”:精心選題、精緻訓練、精細批改、精彩講評。要做到當天批改,當天反饋,當天輔導(作文除外)。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必要的課外輔導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我們繼續推行課外輔導制度,並使課外輔導更加有效、高效。各科都要積極開展富有特色的課外輔導活動,培養本學科的專長學生,讓我校各科教學全面開花。

(二)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形成我校名教師梯隊

1、大力開展“課堂教學大比拼”、“我最滿意的一節課”、“上好每一節家常課”等活動,繼續紮實推進“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制度,通過各種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精心打造滿意課堂,高效課堂。

2、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我們要充分發揮我校現有骨幹教師和名師的傳、幫、帶作用,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3、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利用和創設各種機會,讓我校的骨幹教師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在活動中大膽實踐,展示自己的才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多走出去,聽聽看看,開闊視野。爭取我校青年教師在各級教學大比武活動中,能夠脫穎而出,成爲市縣級學科骨幹。

4、繼續抓好教研組長的培養。教研組長是學校最基層開展工作的主要力量,一個優秀教研組長是教研組的一面旗幟。教研組長要明確自己的職責,立足自己的崗位,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善於思考,善於團結組員,帶領全組成員有聲有色地開展教研活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積極準備,通過教研組、學校、層層選拔,參加各級教研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

(三)認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國小生學習習慣養成要從國小一年級新生抓起,強化執行《國小生學習規範》,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從晨讀、上課、課間、閱讀、作業、活動等諸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突出抓好學生自覺閱讀和規範書寫兩項習慣。培養認真書寫作業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練習後反思和整理的習慣、勤於動筆的習慣和敢於並善於質疑的習慣。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及綜合性學習。自主學習包括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實驗、自主操作、自主練習等。

(四)突出優勢項目,彰顯閱讀特色

從學校實際出發,強化優勢項目,堅持特色興校的辦學策略,逐步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進而實現特色辦學是我校一貫堅持的理念。本學期,我們繼續在閱讀和寫字上下功夫,精心營造書香、墨香“兩香”校園,結合看護時間,積極開展“寫一手好字,讀滿腹文章”活動。

教學大綱 篇五

第一次,開始於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還沒有來得及制訂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但在1950年發行使用的初、高級中學兩套語文課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名義寫的兩個《編輯大意》,實際上就起到了大綱的作用。“大意”採用了“語文”這個新的學科名稱,提出了“聽說讀寫四項並重”的教學原則。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大意”存有明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實行漢語文學分科教學,教育部頒佈了初高中《文學教學大綱(草案)》和《初級中學漢語教學大觀(草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套嚴格意義上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頒佈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針對1958年“大躍進”時期語文教學質量嚴重下降的現實,語文界開展了關於語文教學目的任務和怎樣教好語文課的大討論,在很多問題上取得了共識。這個大綱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制訂的,它明確指出:“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並且規定:“中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同時,大綱還針對語文教學的實際,明確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語文課講成政治課,也不要把語文課講成文學課。”大綱富有遠見地提出了“文質兼美”的選材標準,要求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課文,要“具有積極的思想內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足爲學生學習的典範”;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應“簡明扼要,切合實用”;在教學方法上,主張迴歸傳統,提倡多讀多寫多練。這些對以後的語文教學均有深遠的影響。不足之處是受“階級鬥爭爲綱”、“反修防修”的影響比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這個大綱的重大貢獻,就是結束了中學語文教學長期存在的無綱可循的混亂局面。大綱提出的‘“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教學”的選材標準,要求語文知識教學力求“精要、好懂、好用”,教學要“提倡啓發式”等,在撥亂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於受時代的限制,這個大綱比較粗糙,而且帶有明顯的“左”的餘味,如一再強調‘“政治標準第一”等。1980年,就這個大綱進行了修訂,在許多方面基本上恢復了1963年大綱的面貌,並且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根據語文課的特點進行,必須在讀寫訓練過程中進行”的要求。

第五次是1986年國家教委頒佈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其宗旨是“降低難度,減輕負擔,明確要求”。大綱進一步強調了語文的工具性和重要性,第一次從素質教育及培養“四有”公民的高度來強調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說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目的中還增加了“開拓視野、發展智力、培養健康的審美觀”的要求。爲了減輕學生負擔,大綱明確規定“不用(語文基礎知識的)名詞術語考學生,只考運用能力”;刪去了邏輯知識部分;規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爲考試的範圍,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機處理,這就爲實行“一綱多本”創造了條件;爲適合教材編寫‘“一綱多本”的需要,大綱還刪去了關於教材編排規定。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這個大綱雖然是建國後頒佈的第一個“正式”的大綱,但是鑑於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到1990年國家教委就頒佈了修訂本。主要修訂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二是進一步降低了難度,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大綱把原來“教學目的”中關於“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的話移到前言之中,並第一次提出了“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要求。然而,這個大綱仍然是個過渡性的,語文教學迫切期待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國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與之相適應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

第六次是1995年頒佈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義務教育性質和任務的理;解以及對語文教學規律的新的認識。與建國以來所頒佈的幾個大綱相比,它在內容上和框架上都有一些新的特點:(l)終端性鮮明。與以往大綱初高中合編、內容以高。中畢業爲“終端”不同,這個大綱以國中畢業爲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端”,因此有了國中語文獨立的、明確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而且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比較具體,容易操作。(2)注重基本素質的培養。例如:它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列入了教學要求,把能力訓練列入了教學內容並作爲核心部分,對漢語基礎知識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作了一些調整,還第一次把課外活動列入了教學內容等等。(3)注意了導向性和靈活性結合。在導向性方面,一是強調了語文能力的訓練和語文行爲習。慣的培養;二是重視了語感和語境意識的培養;三是強調了思路分析和表達方式的探究。此外在加強思想教育、重視語文課外活動、注意思維能力訓練、強調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方面,也都有鮮明的導向性。同時,大綱還注意了靈拓性,即給予教材編寫者和語文教師必要的、靈活處理的餘地。

1996年頒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試驗用),是與國中大綱配套的。根據這個大綱編寫的教材,1997年開始在兩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普通高中試驗,2000年秋季在全國普通高中實施。這個大綱吸收了語文教學改革和語文教育科學研究的成果,體現了許多新的精神,如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的表述 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它第一次 提出了“發展個性和特長”的要求,還對語文能力的訓練進一步提出了量化的要求。這個大綱規定,語文課程由學科類課程和活動類課程組成,學科類課程又分必修課、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大。

第七次是2000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全日制普通 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的頒佈。1999年,教育部下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徵求意見稿)》,2000年3月,“試用修訂版”出版。這個大綱由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教學評估、教學設備5個部分,外加2個附錄組成。對於語文學科的性質,這個大綱是這樣表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目的則要求:“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基 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頭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 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和過去的大綱相比,新大綱有很大的進步,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並重的精神。教學要求也具體化了,有的還量化了,如要 求學生識字量爲3500字,默讀速度爲每分鐘5OO字左右,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於8O萬字(其中文學 名著2~3部)。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字數不少於0.7萬字等。“教學評估”和“教學設備”兩部分是新增加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對教師的評估要“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爲惟一的評估依據”等。兩個“附錄”分別是《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和《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任課老師可補充推薦)》。這些都是富有創意之舉,和歷次大綱的修訂相比,這是變動比較大的一次。

同時頒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是與國中大綱配套的,所以在基本結構上是一致的,只是要求更多也更高一些了。如“教學目的”的要求是“要在國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爲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再如,閱讀一般的現代文的速度要求每分鐘不少於600字,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不少於300萬字,作文每學期一般不少於5次,三年中其他各類練筆不少於3萬字,45分鐘能寫6OO字左右的文章等。3個“附錄”分別是《重點掌握的常見文言詞》(實詞150個,虛詞 18個)、《古詩文背誦篇目》(古文22O篇、詩詞曲50首)、《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任課教師可補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