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精品多篇)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精品多篇)

學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一

鄧世昌,一個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驟然甦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鮮血,譜寫着一曲壯麗而偉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個令多數人難以忘懷的日子。日本的戰船駛入了中國的境內進行挑釁,北洋海軍迅速出擊,同日本的戰艦交戰。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戰艦燃起了熊熊大火,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鄧世昌依然選擇了與敵人同歸於盡,命喪黃泉。鄧世昌壯烈的犧牲了,無怨無悔的走了,他沉沒于波濤中,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

鄧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愛國人物,雖然,黃海海戰奪走了他的生命,卻使他的名字與精神永遠的沉澱在人們心中。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二

飛機是20世紀初由美國萊特兄弟最早研製成功的。他們沒想到,只過了幾年時間,中國人就自己研製出了飛機。這個有志氣的中國人叫馮如。馮如是廣東的一個農民家庭的兒子。12歲那年,他要出國謀生,父母捨不得他走,他說:“大丈夫四海爲家,一輩子守在家裏,不是我的志願!”

他來到美國,刻苦學習機械、電學等各種知識和技術。1904年,他聽到祖國的東北被日俄侵略,中國人被任意屠殺的時候,氣憤極了。當時美國萊特兄弟剛發明了飛機,馮如就想,如果中國有了飛機,守住邊疆海口,外國就不敢欺負了。他對朋友們說:“我決定自己研製飛機,然後駕機回去,報效祖國。如果不成功,我情願去死。”於是他四處搜尋資料,鑽研學習,又用籌集到的很少一點資金,開始研製。父母親想他,希望他回國探親,他表示:“飛機不成,誓不返國。”

1909年,馮如成功地製出了飛機。他駕駛着自己的飛機在美國奧克蘭上空飛行,航程超過了萊特兄弟的首次記錄。美國報紙刊登文章說:“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西方”。馮如後來回國籌辦航空事業,在一次飛行表演時不幸失事犧牲,年僅29歲。他爲振興中華做出了令人難忘的貢獻!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三

60年代,我國的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使全國人民爲之振奮,使敵視中國的人震驚,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爲研製兩彈立下不朽功勳的科學家鄧稼先是一位爲國捨己的人。

1958年,國家下達了研製原子彈的命令。這是一項絕對保密的工作。年輕的鄧稼先被選爲主要研製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說:“爲了完成這項任務,死了也值得。”

從此,他開始了祕密的研製工作,人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頭露面的事都沒有他參加,連他的妻子和親人也不知道他在哪裏工作,在做什麼。他也只能把對親人的感情埋在心裏,過着長期的獨身生活。和他同時代的同學,有許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氣的科學家、活動家,他的名字卻沒多少人知道。

後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們仍然不知道鄧稼先就是兩彈的元勳。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回國探親,點名要見他。兩個人會面後,楊振寧問他在哪裏工作,又問起爆炸原子彈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單位工作,絲毫沒講自己正是造原子彈的。

長期艱苦工作損害了鄧稼先的身體。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報上發佈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國人民才知道鄧稼先這個名字。他不圖個人的名和利,捨棄了個人的幸福,幾十年默默無聞地爲國家大業奮鬥,卻從不後悔。臨終前,他欣慰地說:“我可以瞑目了。”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四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教授,的文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定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造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飛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人民對美國和國民黨政府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爲了支持蔣介石,就運來一些麪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爲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麪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領救濟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爲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爲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採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逃避自己的責任。”

兩個月後,朱自清因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捱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了一箇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五

爲國捐軀,不只是在戰場上纔有。那些爲使祖國富強起來和惡勢力鬥爭的義士,同樣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清朝末年,發生過一次不成功的改革運動,叫戊戌變法。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爲變法而死的義士。

譚嗣同從小就痛恨外國勢力侵略中國,決心爲祖國富強而奮鬥。他和康有爲等人提出變法的主張,卻遭到了封建頑固派的激烈反對。譚嗣同看出變法的艱難,對朋友們說:“就是殺身滅族,我也不會改變主張。中國只有鬧到新舊兩黨流血遍地,纔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國了。”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發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爲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有人爲變法而流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後,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裏裝着祖國。他自動走向死亡,因爲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價值。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六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爲了答覆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將蘇武拿着旌節,帶着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禮物。蘇武正等單于寫個回信讓他回去,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倒黴的事兒。

匈奴中有人造反,蘇武的手下牽連其中,蘇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決定自盡,未遂,單于就把他關押起來不給飯吃,蘇武吃雪和氈毛活了下來,匈奴人認爲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邊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讓公羊生下小羊才讓他回來。

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麼人都沒有,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裏的草根充飢。日子一久,旌節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爲真,就沒有再提。

後來漢朝又有使者來到匈奴,蘇武的手下悄悄與其取得了聯繫,告訴他們蘇武還活着。這才讓蘇武返回大漢。這中間度過了十九年。

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鬍鬚、頭髮全白了。

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裏拿着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國小生愛國經典故事 篇七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爲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爲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國小,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祕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爲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鬥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鬥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爲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祕密發動羣衆,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爲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爲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爲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爲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週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