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處暑節氣的歷史由來介紹通用多篇

處暑節氣的歷史由來介紹通用多篇

處暑代表着什麼 篇一

處暑代表着暑熱終止

chǔshǔ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

《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

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說法。這也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爲夏天的迴光返照。

處暑代表什麼 篇二

處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陽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開始。曆書記載:“鬥指戊爲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

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長江以南地區,俗語有“秋老虎”的說法,就是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爲夏天的迴光返照。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

處暑節氣的歷史由來介紹 篇三

處暑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處暑主要就是反應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有着躲藏、終止意思,也就是說炎熱的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爲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在這個季節中老鷹開始大量進行捕食,萬物開始衰退。

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裏,割稻陌阡車馬馳。(左河水)”,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

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本站·》

處暑節氣習俗 篇四

1、祭祖,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七年級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2、吃蓋澆飯

在歷史上,處暑是個社日。社日,要有祭品,這就形成了一個民族食俗:蓋澆飯。米飯放上代表五行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菜,於是在米飯上蓋上胡蘿蔔、雞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蓋上勾芡的雞肉做的菜。

3、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着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裏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4、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爲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5、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處暑節氣美食 篇五

1、鴨肉

處暑這個節氣的到來,也意味着早晚的天氣開始越來越冷了,而晝夜的溫差也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人的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情況,就自然有些人會有上火的情況,或者是身體覺得燥熱的情況,爲了防止這些情況的出現,所以建議大家在處暑節氣這一天可以多吃一些鴨肉,鴨肉是屬於寒涼性的食物,一般可以有效的去除身體的燥熱和火氣,並且對於一些身體體質不是太好的人羣來說,吃鴨肉也可以滋補。

2、糖醋蓮藕

處暑這一天也有吃蓮藕的習慣,到了秋天天氣是非常乾燥的,尤其是北方地區,這個時候我們身體多多少少都會缺少水分,補水是非常關鍵的,補水並不僅僅在於日常,要多喝水,還在於吃的方面,蓮藕就是非常好的選擇了,蓮藕不僅裏面含有着大量的水分,吃起來比較清爽可口,最主要的是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可以緩解因爲換季而產生的疲勞感。

3、吃石榴

秋天也是吃石榴的季節,這個時候的石榴又大又便宜,並且酸甜度也是剛剛好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選擇買回家中之後放入到榨汁機裏面榨成汁,過濾汁後喝,可以防止因爲天氣乾燥而出現的口渴情況,並且補充維c,保護皮膚。

處暑養生吃什麼 篇六

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

推薦吃法:先將銀耳洗淨後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將西紅柿洗淨後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入冰糖適量調味;也可以將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洗淨後,蘸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美。

石榴

處暑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高於蘋果和梨。紅粉皮石榴含維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維生素E高。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玉米

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新鮮玉米中的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極少,因此,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

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臟、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

推薦吃法:將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製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處暑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乾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燉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

推薦吃法:可以用西洋參片沖泡喝,非常簡便。甚至在吃火鍋時,在裏面放入西洋參,也可以有效進補。

處暑有哪些習俗 篇七

1、祭祖、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許多地方都有祭祖及迎秋的習慣,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所以也將其稱爲“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節”。

舊時,民間從七月七年級開始,就有開鬼門的儀式,一直要到月底關鬼門才結束,在這期間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後以關鬼門結束。

2、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着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裏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鴨子的全身都是寶,鴨肉味甘、鹹、性涼,有非常好的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處暑食用對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3、吃龍眼配稀飯

老福州的生活習俗是,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爲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的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老一輩的吃法就是剝一碗龍眼,混着稀飯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4、放河燈

處暑還有放河燈的民俗,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主要就是去除晦氣,普渡水中的落水鬼的作用。

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節氣農事應該注意什麼 篇八

秋季施肥要以有機肥爲主,磷鉀肥輔之。如增施大量氮肥,會剌激果樹再次生長,減弱果樹貯藏養分的能力,使果樹不能正常落葉,增加腐爛病對樹體的浸染機會。增施有機肥,能夠增強樹體貯藏養分的能力,爲花芽的分化和果實膨大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木桶原理”得到啓發,果樹吸收養分的多少,就像一個用不同高度的木板圍成的水桶,大量元素爲“長板”,微量元素爲“短板”,木板的長短決定着木桶盛水的容積。當大量元素增加,中微量元素也隨之增加,才能使果樹發揮最大增產潛力。若大量元素“長板”增加,微量元素“短板”沒有增加,水桶的容積只能由微量元素“短板”決定。要使果樹發揮最大增產潛力,必須增施有機肥,補充微量元素。

有機肥除含有氮、磷、鉀三要素外,還含有硼、鋅、錳、鉬、銅、鐵等微量元素,有機肥所含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肥效穩定,可在較長時間內持續發揮肥效,解決了無機肥成分單一的缺點。有機肥中的各種有機酸與鈣、鎂等離子結合形成穩定的絡合物,可以減少礦質營養的固定。有機肥施入土壤後,可改良土壤結構,能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狀況,有利於果樹健壯生長。增施有機肥能滿足果樹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因此,秋季施肥有機肥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