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安徽的旅遊景點介紹【精品多篇】

關於安徽的旅遊景點介紹【精品多篇】

安徽佛子嶺水庫旅遊景點介紹 篇一

佛子嶺水庫是建國初期我國自行設計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以防洪爲主,結合灌溉、發電、航運,系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設計。指揮汪胡禎,政委張雲峯。

1952年1月動工,1954年11月建成,歷時2年又10個月。水庫位於淠河東源上游,壩址在巴山縣城西南17公里處,漫水河、黃尾河徑流入庫。壩下東淠流至兩河口與西得河上的響洪甸水庫泄水合流,經橫排頭、六安市、正陽關注入淮河,實際控制面積127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 4.96億立方米,相應洪水位130米,汛期興利庫容1.2億立 方米,死庫容 1.25億立方一米,防洪標準爲千年一遇。

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輸水鋼管和發電廠四個部分組成。攔河列爲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東岸端爲重力壩,西岸端爲平板壩,全長半5窪拱壩段長 413. 5米,有20個垛和21個拱組成。1983年大壩加高1.5米,並加做防浪牆高1.1米後,壩頂高程由原來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牆頂高程由原來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壩高由原來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於東岸山凹,開敞式,1984年由原來5孔擴建爲6孔,堰頂淨寬63.6米,孔寬10.6米,最大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鋼管3道,管徑l.975米,分別佈設在13,14,15號垛內,最大泄量225立方米/秒。發電引水鋼管6道,供新老兩座電。廠輸水發電,合計發電流量98.25立方米/秒。

水庫工程是在既無經驗、條件又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參加施工隊伍來自四面八方,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治淮委員會、六安幹部學校和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軋鋼、灌漿、起重、運輸等技術工人來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來自六安、阜陽兩專區農民,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編的第一水利師咱始至終參與最艱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數達一萬餘人。工程耗用鋼材8010噸,水泥 6.3萬噸,共做土方99萬立方米,石方82萬立方米,混凝土23.9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垛拱澆築到頂後,當年經受洪水和6月17日10時15分5.25級地震考驗,安然如故。

安徽宏村旅遊景點介紹 篇二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爲一體,被譽爲“中國畫裏的鄉村”。

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佈局,更是被譽爲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蹟。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爲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羣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鬥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着,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樑,作爲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爲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爲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子始建於宋代,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羣,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爲“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盪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樑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爲際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遊業,喬石、朱釒容 基等先後來宏村旅遊考察,陳復禮、瓊瑤、陳凱歌等先後來宏村進行藝術創作。進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遊客人數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長,其中又以港臺及海外遊客爲多。去年共接待中外遊客4萬人次,門票收入60.8萬元,比上年增長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安徽古鎮三河介紹 篇三

非常高興向各位朋友介紹美麗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雲集,甚是繁榮,曾於1949 年設市,當時人口5.6 萬,被譽爲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古鎮。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21世紀的三河旅遊業展開了騰飛的翅膀。開放、和諧、美麗、神奇的三河,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日新月異。三河鎮把旅遊業確定爲“十五”期間三河經濟的龍頭產業,按照“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創一流”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把三河納入合肥大旅遊經濟發展圈;高標準建設,打造“合肥頂級,安徽精品”的旅遊產品;優化旅遊環境,把三河建成最適宜人類旅居的城鎮;壯大旅遊產業,使旅遊業成爲三河經濟發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經濟強鎮、生態新鎮、歷史名鎮”的旅遊城鎮形象。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改革開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熱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內外朋友到三河觀光旅遊,投資興業,並分享三河經濟騰飛的歡樂。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合肥35 公里,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爲一而得名。鎮內五里長街,古建築飛檐翹壁,雕樑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着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里,風光瀲灩,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鎮,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鄉古鎮爲特色。源於水,靈於水,活於水,盛於水,水是三河的靈魂。2900米小南河穿鎮而過,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河上古橋橫跨,水中游船盪漾,河邊垂柳拂水,岸上卻是古老的徽派建築羣和百鋪相連的古大街,前門店鋪,後門碼頭,依河傍水,河街相連,再現了一幅現代的“清明上河圖”。

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爲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自古就有的古河,從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橋,連接着記憶與夢想;走進古圩,則讓我們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風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歷史街區德肌理;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形成少見的晚清建築羣;古茶樓依堤傍水,薈萃了三河飲食文化的精華;曾經十分紅火的古廟臺,繚繞着昔日的滄桑雲煙;太平軍遺下的兩段城牆,則給我們留下了古戰場的戰火痕跡。總之,三河八古,佐證和詮釋着三河的古老,給今天的遊客增添了訪古探幽的雅興和情趣。

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劇作爲中國一個劇種,在江淮地區廣爲流傳。三河是廬劇的發源地,廬劇的第一劇目——《小辭店》生活來源於三河,至今民間仍流傳着《小辭店》裏發生的纏綿純潔的愛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民間仍自發舉辦耍龍燈、鬧旱船、河蚌舞等活動,端午節時,人們做糉子、玩龍舟;中秋節仍玩火把;婚喪娶嫁,仍擡花轎、請“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風。

三河飲食,以徽派菜系爲底蘊,融百家菜系之長,堪稱中國飲食的一大奇葩,聞名遐邇,傳統宴席—“八八席”、“八四席”,無不傳遞着久遠飲食文化的底蘊,“三河酥鴨”、“米粉蝦”、“豆腐面魚湯”等名菜無不展示水鄉的風韻,“三河小米餃”、“三河馬蹄酥”讓你回味無窮,還有三河茶幹、三河米酒,工藝品三河羽毛扇更讓人流連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謠《十大舍不得》:“一捨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捨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遊覽三河,觀賞的是風景,感受的卻是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三河,這座鑲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鄉古鎮”獨特的魅力,笑迎四方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