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唐宋古詩詞鑑賞名篇精品多篇

唐宋古詩詞鑑賞名篇精品多篇

唐宋古詩詞 篇一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①,憑高酹酒②,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③,曲江池館④,應待人來。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浙江紹興人。一生著作豐富,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爲最,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爲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註釋】

①築:古擊絃樂器,演奏時,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擊弦發音。

②酹(lèi)酒:將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③灞(bà)橋:在長安(今西安市)東面的灞水之上,爲唐人送別之處。

④曲江:曲江池,位於長安(今西安市)南郊,曾是唐時極爲富麗的優美園林。

【譯文】

秋意來到邊城,聲聲號角哀鳴,烽火映照着高興亭。擊築高歌,站在高處把酒向國土,引起了收復關中的無限興致。

誰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層層的暮雲都推開了?灞橋邊的如煙翠柳,曲江池畔的美麗樓臺,應該在月下佇立,等待着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

【鑑賞】

這首詞寫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天,陸游四十八歲。當時他在南鄭(今陝西漢中市)任四川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在這一時期當中,陸游積極向宣撫使王炎獻計獻策,前方的有利形勢以及軍旅中的實際生活激發起作者收復長安的強烈願望。這首詞反映了作者關心戰事的進展、急於收復長安的熱望與堅定的必勝信念。與陸游其他詩歌一樣,詞裏洋溢着濃厚的愛國激情。

上片寫登高酹酒。開篇二句描繪西北前線的秋色與緊張的戰鬥氣氛,哀怨的號角聲與烽火的光焰交織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地前線的雄渾畫面,爲詩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個十分開闊的背景?“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三句,詩人正面出場,通過兩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展示出詩人熱愛祖國而又無比樂觀的襟懷。一是“悲歌擊築”,用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奪取勝利的決心;二是“憑高酹酒”,這裏不只是奠祭爲國捐軀的將土,更重要的是預祝收復長安,獲得全勝。“此興悠哉”一句,無保留地抒發了這一壯志豪情,並引出下片。

下片寫遙望長安,期待勝利。“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幕雲開”二句,以擬人的手法,移情於景。作者高興地發現,原來漂浮的暮雲不知何時已經散去,展露出十六日晚上分外皎潔的明月,把詩人遙望中的長安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這南山的明月,道是無情卻有情,詩人對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自然條件,詩人站在高興亭上,放眼遠望,把想象的射程,從南鄭瞄向長安,目標是如此集中、清晰。詩人彷彿真地看到長安城外灞橋兩岸的煙柳在迎風搖擺,長安城南的曲江,無數亭臺樓館都一齊敞開大門,正期待南宋軍隊早日勝利歸來。

這首詞以形象的筆墨和飽滿的感情,描繪出上至“明月”、“暮雲”,下至“煙柳”、“池館”都在期待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情調。詞中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增添了這首詞的韻味。

唐宋古詩詞 篇二

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簡析】

深垂的珠簾,遮隱瞭望歸的倩影。清明的寒雨,卻令你如此關情!紅杏枝頭的花淚,不也印着你的啼痕?繽紛如雲的春夢,就這樣一朝消歇。一個“又”字,見歸期被燕兒誤了幾春?一樓沉香,究竟將伴你度到何年?宿酒醒遲又何如不醒,屏風西江終竟歸舟緲影!

【賞析】

這首抒寫閨中懷人之情的詞,語不多,情無限,寫得清超絕俗,澹雅疏秀,別具一格。

上片首句寫冬春之交閨客佳人“欲減羅衣”,卻又躊躇起來,因爲她感到此時寒意猶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氣候變化無常而最難將息的心情。“不卷珠簾,人深深處。”雖未直接說出閨中人的心緒,卻畫出一位佳人惆悵自憐之態,使人隱隱感受到她心中的愁悶。

以下兩句點明女主人公愁悶的表層原因——清明時節的連綿春雨。這場雨,不僅使氣候“寒未去”,“欲減羅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雨打花枝,落紅無數!所以,簾雖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關切庭院中的花兒,迫不及待地問詢:“紅杏枝頭花幾許?”當然,不消問,她也料到嬌豔的杏花定然會遭到的命運了。她彷彿看到那枝頭稀稀拉拉幾朵殘存的紅杏,依稀還帶着雨痕,像啼哭一樣,憎恨那殘酷無情的清明雨呢!當然花兒哪有悲與恨,只不過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緒之劇烈程度看,閨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來不像是一般傷春、惜花的意緒了。詞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當別有感恨。人世間有許多人和事有如花兒般的美好,結果卻被一場無情“風雨”破壞了。“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這兩句詞實是頗富有象徵意味的。

詞之上片,將女主人公惜花傷春的意緒表達得頗爲動人。

過片三句,轉寫閨中人內心極度的悽寂和苦悶。“盡日沉煙香一縷”,她終日對首一縷嫋嫋香菸出神,深閨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無聊賴可想而知。“盡日”,即李清照所說“愁永晝”也。盡日苦坐愁城,無法排遣,唯有借酒澆愁。“宿酒醒遲”,可見恨深酒多,以致一時難醒了,而醒來仍然是空對“沉煙香一縷”而已,此種境遇何等難捱!“惱破春情緒”,關合上片惜花恨雨,極力渲染出一個“愁”字。

結尾兩句點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層原因——佳人懷人心事。“飛燕又將歸信誤”,她多麼希望春燕給她帶來遠人的信息,而它們卻如史達祖筆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雙燕,非常令人失望。於是她只好空對屏風悵望:“小屏風上西江路”,淡煙流水的畫屏上畫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當初心愛之人正是從這水路遠去的!歇拍寫出了閨人佳人對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讀之令人感到意猶未盡,一詠三嘆。

《草堂詩餘正集》評此詞結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遠,低徊不能去。”這一評語,極爲準確,精煉地概括出此詞含蓄蘊藉、語婉意深的風格。

唐宋古詩詞鑑賞 篇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爲王維在十七歲時所寫的詩。詩中表達了詩人佳節之日懷念兄弟之情。

第一聯詩人正面直接抒發自己在佳節時的懷鄉之情,沒有矯揉造作之態,感情自然真摯。

“獨在異鄉爲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當時封建社會裏,交通閉塞,人們都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間的往來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語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詩人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着詩人質樸的思想感情。

如果說平日裏思鄉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麼強烈,那麼,詩人“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暢談歡笑,而現在呢,詩人隻身客居異地,在代表團圓的節日裏不禁想到了家鄉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詩人在家鄉時的美好回憶,種種回憶觸發詩人無限的思鄉之情,並且越想越思念,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這句寫得自然質樸,如娓娓道來,也寫出了許多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寫到這裏,詩人想要抒發的感情已經達到了高潮。接下來詩人寄情於景,將心中的懷鄉情凝聚到了典型的事物中,表達委婉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詩人從直抒胸臆,轉筆寫到自己對親人團聚的聯想,遙想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該是多麼的快樂。如果詩人單單是想到親人們的歡樂,倒可以緩解詩人的思鄉之情,但是,詩人在最後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來詩人想到的不是歡樂,而是自己沒有在家鄉和親人們歡度佳節,所以親人在插茱萸時也會發現少了一個人,這樣親人們肯定會思念我的。這兩句詩人從反面着筆,沒有說自己思念家鄉而是說家鄉親人會懷念到自己。從對面着筆,親人的思念和上文詩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烘托了綿綿不斷的鄉愁情緒,把思鄉變得越發深沉。這兩句沒有前兩句那樣直接表達思鄉的強烈感情,看似淺淡的兩筆,卻更加襯托了詩人深深的思鄉情,感情比前兩句更加深沉,更加強烈了。

這首七言絕句最妙的地方就是詩人靈活轉換角度,從直抒胸臆,到委婉表達,寄情於他人。可見,詩人思路之開闊、用筆之嫺熟。自然樸素中見真摯感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後人點評】

明人顧璘:真意所發,切實故難。(《批點唐音》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