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方式研究報告多篇

方式研究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調查研究報告

關於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調查研究報告

一、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類型

(一)以服務中心城市爲主的城郊服務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指在城市經濟的帶動下,根據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形成的以服務中心城市爲主要功能的縣域經濟發展類型。由於中心城市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加之長期的城鄉交往,造就了此區域勞動力總體素質高,技術力量強,資金積累快,融資條件好,城鎮密集且呈放射狀分佈,水陸交通條件便利等特點。這類縣域經濟發展很快,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受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大,對城市經濟有明顯的依附性。如以我國的上海、南京等城市爲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爲中心的京津唐地區,以廣州、深圳等城市爲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的各縣域,已形成了我國典型的高層次城郊型縣域經濟發展區域。

(二)以農業產業化爲主的專業化基地型縣城經濟發展模式

這類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利用縣域內較好的農業自然資源基礎,發展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傳統農業產業,並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農業延伸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及其他服務業的出現,逐步形成了以原有的產業爲基礎,以若干適應市場需要的骨幹農產品加工企業爲龍頭,以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外聯市場、內聯市場爲特徵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專業化基地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根據產業規模的不同,分爲農業規模化專業基地型模式和工業規模化專業基地型模式兩種。農業規模化專業基地型模式是以發展商品性農業爲基礎,興辦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然後拓展農產品加工鏈,包括縱向產業鏈(農產品由粗加工發展到深加工、精加工)和橫向產業鏈(爲農產品加工配套的包裝工業、銷售業、運輸業和其他服務業),其發展的優勢在於以縣爲單位,農工商、產供銷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而工業規模化專業基地型模式,主要出現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以及中部和西部那些交通、通訊條件好,靠近中心城市的縣域。這些地區工業化程度高,總產出規模大,經濟結構合理,經濟機制自我調節能力強,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文化水平和技術素質高,就業結構合理,就業率高,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具有吸收消化現代科學技術的能力和發展現代工業的基礎,並有拳頭產品享譽國內外。這些縣域經濟發展實際上走上了農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道路。如廣東佛山、南海、中山等市,河南鞏義、偃師、濟源等都屬於此種模式。

(三)以招商引資爲主的外向商貿型縣城經濟發展模式

這類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利用縣域內便利的經濟發展優勢及地處沿海、沿江、沿邊、沿重要交通幹線的對外交通運輸條件,發展以流通組織系統爲主導的商貿產業。有的縣域華裔僑民較多,與境外聯繫密切,工業上充分利用境外力量,尤其是僑資僑力,通過建立三資企業和發展“三來一補”等形式的對外貿易,促進當地工業的發展;農業上則利用本地優勢農業資源,通過發展名、優、珍、奇、特等農副產品,促進出口創匯外向型農業的發展,如珠江三角洲地區及浙江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縣域多屬此種類型。有的縣域雖不在沿海地區,無沿海開放優勢,但卻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它們或鄰近重要交通幹線,或地處兩省甚至三省交界地區,或地處重要邊境口岸,具有發展商貿經濟的優越條件,通過商貿產業的發展帶動生產、加工、物流、餐飲等多種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四)以自然資源開發爲主的資源型縣城經濟發展模式

這類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利用縣域內的資源稟賦,通過發展農業和礦產資源的開發,以農業、礦業產品的輸出,來帶動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這種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對本縣域自然資源和區域外市場的依賴性很大,一旦自然資源枯竭或域外市場萎縮,縣域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我國中西部一些地區,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由於缺少發展的機會,許多縣域都把對某種優勢資源的開發作爲啓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較低級階段時,選擇這種模式具有客觀必然性。但當縣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受資源的約束,縣域經濟要想繼續獲得發展,就必須尋找新的發展模式。

二、制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性因素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一些宏觀經濟政策對縣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些約束效應。如國家出臺壓縮過剩生產能力的產業政策,對國家宏觀經濟的調控和結構的優化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同時對以中小企業爲主的縣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在具體的土地、戶籍、金融等政策中,有些內容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爲縣域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體制性制約因素

近年來,國家對縣域經濟的發展沒有一個系統的政策體系,儘管對解決“三農問題”強調很多,但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論是採取的扶貧政策,還是制定的支農政策,都不能從根本 上解決問題。如在財稅體制改革中,部門權力強化,財力向上級集中,縣級政權受條塊分割體制制約,缺乏集中有效的經濟調控手段。再如在國家宏觀調控導向和市場配置資源導向的雙重作用下,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越來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業集中。缺乏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幾乎是縣域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縣域幹部任期短、換屆快,導致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劃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短期行爲時有發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環境性制約因素

縣域經濟發展環境的好壞,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受發展條件和思想觀念的限制,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都存在着一些問題。在發展硬環境的建設上,一些縣域由於意識不強、財力不足、工作不力,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落後。部分老、邊、窮村,至今尚未通公路,出入不便,信息閉塞。在發展軟環境上,一些地方和部門官僚主義、本位主義嚴重,公僕意識、服務意識淡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收費項目多,審批程序複雜,“四亂”行爲屢禁不止,企業負擔嚴重。同時個別縣域信用環境、發展環境、服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少縣域知名度、美譽度不高,在經濟交往中,合同履約率低,影響到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對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縣城經濟發展。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其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強調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發展就談不上科學的發展;二是強調全面發展,實現經濟增長的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保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起步階段,經濟增長必須放在優先位置考慮;進入比較發達階段後,則更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縣域經濟在發展模式選擇上,應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三大戰略原則:

一是資源經濟的比較優勢原則。根據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即使不論生產什麼都居劣勢的國家,也能通過專門生產經營自己佔有相對優勢的產品而獲得比較利益。落後地區也一樣,總有自己的相對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比較利益。由於縣域經濟最大的比較優勢是自然資源,因而理應在經濟起步階段揚長避短,以發展資源工業爲突破口,以便迅速取得突破性發展。不過,在對資源的理解上不能狹隘和簡單化,從思想上要跳出“縣域經濟等於資源經濟”的怪圈,避免陷入爲追求眼前效益而犧牲長遠利益的“資源開發陷阱”。從經濟學來看,一切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都是資源,不僅本地資源,還包括域外資源;不僅包括自然資源,更重要的是人文社會資源。因此,在發揮資源比較優勢時,應注意對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落後經濟的後發優勢原則。縣域經濟在工業化歷史進程中落後,但辯證地看,落後也有優勢。首先,由於落後,勞動力和土地價格低,生產要素物美價廉,具有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有利於承接發達地區轉移出來的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其次,後發者有先行者的經驗可資借鑑,免去了自己摸索的過程,可以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也可少走許多彎路。再次,由於社會經濟的進步,後發者處於較高的發展起點,可以獲得更有利的發展條件。最後,後發者較少受到傳統的束縛和舊技術結構的制約,既有競爭的壓力,又有追趕目標,有更強烈的上進心和積極進取精神。正因爲後發者也有種種優勢,纔有“後來者居上”之說。

三是知識經濟的以人爲本原則。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人力資源,知識產業已控制了全球經濟資源的流向和配置。因此新世紀的經濟發展戰略已不再以gdp的增長爲中心,而是以“人”爲中心,通過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取得技術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改善人的生活條件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縣域經濟目前雖然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但大勢所趨,觀念必須超前。要樹立以人爲本的發展觀,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努力降低經濟發展的資源成本、生態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走出一條經濟與資源、人口、社會、環境及生態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

(二)在制度和政策上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條件是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有力保證。

國家扶助縣域經濟發展,根本性的措施是爲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保障性的制度環境和一個寬鬆的政策環境,以緩解和減輕城市經濟對縣域資源的吮吸和榨取,提升縣城經濟自身的“造血”機能。首先,需要從制度上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解除城鄉分割的歧視性制度,包括戶籍制度、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縣鎮行政管理及公務員薪酬制度等方面,縣域應該與城市接軌,逐步實現無差別的“國民待遇”。其次,需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在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和不改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探索農村土地資本化,賦予農民土地經營產權,實現農村土地產權明晰化,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再次,需要在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的基礎上,在財稅政策、產業政策、金融和信貸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對縣域經濟傾斜,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刺激縣域經濟發展,增強縣級財政的自給能力和發展能力。最後,國家在交通、電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市政公共設施的建設投資上,也需要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

(三)培育支柱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核心內容。

能否培育出具有帶動全局作用的支柱產業,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由於各縣域情況不同,條件各異,所以在推進縣域工業化的過程中,各縣域要發展具有優勢和自己特色的工業部門,走特色經濟之路,切不可照搬照抄。一是要充分發揮縣域農副產品豐富和勞動力廉價的優勢,把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加工、儲藏、保鮮、運輸,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深度,實現農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拉長農業生產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作爲縣域工業發展的重點。二是要培植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使“公司十基地+農產”的生產經營方式成爲農副產品深加工的主線。要以生產高質量的綠色食品爲中心,積極採用生物技術和工程化食品技術開發新資源、新產品,向方便營養、安全衛生、天然保健的方向發展。三是要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市場需求和當地實際,加快縣域原有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對那些浪費資源、污染嚴重、質量低劣、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益低的小企業,通過生產要素的整合和重組及時進行改造和轉產,促進縣域工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質量,提高縣域工業競爭力。同時,要積極研製和開發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投入少、見效快、市場前景好的產品,努力培植一批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的科技型企業,走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路子。四是要逐步提高產業聚集水平,實現集約化發展。縣域工業發展一定要進園區,決不能再走“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老路。發展園區經濟要以資源引項目,以項目引資金,以存量引增量,採取園區招商、規劃招商、重點項目招商、產業招商等方式,把工業企業聚集到園區,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延長產業鏈,推動形成集羣經濟和塊狀經濟。五是要抓住非公有制經濟准入放寬的機遇,引導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向交通、能源、供水、供氣、道路、環保等行業和教育、文化、醫療、信息、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推進,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六是要注意發展配套經濟。隨着生產社會化、專業化的發展,優勢企業紛紛將非核心產業向外擴散,給廣大中小企業帶來了大量配套空間。縣域工業發展要適應這一趨勢,採取多種形式,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加入大企業集團、優勢企業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主動配合工業化程度高的大城市進行產業產品配套,發展配套產品和下游產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四)壯大民營經濟,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是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的重點。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堅持民營經濟爲主體的發展思路,取消對民營經濟的一切不合理的限制。要降低門檻,取消註冊資本金限制,推行註冊登記備案制;要放開市場準入,廢除一切歧視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定,除國家明確限制的領域外,都要對民營資本開放,爲民營經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盡力降低民營經濟投資創業的成本;要引導民營企業樹立誠信敬業、守法經營的觀念,政府應出臺明確的保護政策,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保護力度,使其能夠放心經營、大膽發展。如在浙江省的工業產值中,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佔到95%以上,浙江省民營企業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達到了60%。所以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應按照以民營經濟爲主體的思路進行,吸引民營企業向工業園區聚集,鼓勵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設,實現中小企業體制和機制創新,促進以民營化爲主體的中小企業強勁發展,帶活縣域經濟。

【第2篇】中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

學校先後被授予教育部重大課題實驗學校、陝西省示範家長學校、西安市文明校園、陝西省綠色學校、西安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西安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西安市廉政文化示範校、西安市紅十字示範學校、西安市巾幗文明示範崗、西安市先進黨支部、雁塔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區督導評估優秀學校、區316工程優秀學校、區平安校園及雁塔區目標管理考覈一等獎等稱號,被西安市教育局推薦爲身邊的好學校。

學校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爲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在狠抓課堂教學的同時,開設了舞蹈、繪畫、英語、合唱、腰鼓、武術、繩舞、跆拳道、陶藝、航模、樂器等各類興趣小組,爲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這所充滿關愛的學習樂園裏,孩子們快樂地學習、自主地成長、全面地發展;在嘗試中學會探究,在參與中發展自我,在活動中健康成長。學校成爲學習的樂園、人才的搖籃。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那麼我們學校的教師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操作的?有沒有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課題對本校 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以發現綜合性學習開展帶來的教學變化及存在的問題,以便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對象:我校24位教師及220位學生。

三、調查方法:訪談法、問卷法等。

四、調查內容及目標:

1、瞭解教師和學生對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認識。

2、瞭解教師實施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的操作方法。

3、瞭解並分析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的變化。

4、探究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如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調查情況分析:

(一)關於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對全校24名語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下問卷24份,收回24份。情況如下:

第一題有86.5℅的人認爲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途徑,15.3℅認爲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太重要。第二題40.3℅的人認真組織活動,50℅的人當閱讀課教,組織簡便的活動,16.6℅的人大概提一下。第三題66.7℅的老師認爲學生能積極參與,33.3℅的人覺得學生對此不感興趣,難以組織活動。第四題80.7℅的人讓學生以板報、手抄報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其他形式展示佔19.6℅。第五題學生收集資料以上網居多,佔50℅,其他方法50℅ 。第六題普遍認爲能提高學生收集資料能力。第七題教師在評價學生表現時,注重學生成果交流的佔66.8℅,注重學生參與性的佔16.9℅,注重量化指標占16.5℅。第八題教師都認爲綜合性學習編排應根據年級水平而定。第九題教師都認爲課文更重要,因爲考試要考。能看出以下問題:

1、關於概念的理解、特徵的把握。

語文課程課標中有關於綜合性學習的專項內容教師們知道,但不能夠較準確地答出要點內涵及基本特徵。

2、重視程度。

老師比較重視,都知道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置綜合學習有其重要意義,能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利於樹立大語文觀。

3、實施情況。

全校共6個年級,能根據教材認真實施的只有爲數不多的班級班級。教師缺乏指導策略,只是佈置給學生就算開展了,大多數形式是辦手抄報,沒有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4、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78%的教師都很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忽視了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5、評價情況。

老師能每次對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一般採用成果交流的形式。不太注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

(二)關於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對學校五六年級22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問卷調查。發下問卷220份,收回208份。情況如下:

從中能看出以下問題:

1、概念理解。

知道綜合性學習這個概念,但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綜合性學習,認爲就是辦辦手抄報。

2、學習方法。

綜合性學習時做了些什麼時,回答最多的是辦手抄報,其次是查資料,做得最少的是撰寫研究報告,甚至有的 班只是老師宣讀知識,沒有組織過活動。

3、自主參與。

有學生78.9%認爲,當老師精心組織了豐富的活動,自己會積極地參與,主動進行探究,如果對活動不感興趣,只能被動參與。

4、學習重要性。

當問及你認爲綜合性學習是否重要時,全部學生認爲重要,能擴大知識面,能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對學習有一定的好處。

(三)結合聽課情況,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還存在以下問題:

1、老師認識不到位。

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理解不夠深刻,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堂作業來佈置,有的認爲綜合性學習就是學生的課外學習,有的當課文講解,採用單一枯燥的形式,使學生沒有自主探究的興趣。

2、指導不夠到位。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主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實踐應放在首位。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老師的指導並不到位。活動開始前,老師只給學生分配任務,活動的過程中就沒有參與、過問,最後只檢查結果,結果這次活動變成了少數幾個同學的展示會,沒有激發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意識和參與性。

3、評價不夠全面

教師評價方法單一,甚至錯誤地認爲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方式就是課堂上熱熱鬧鬧的節目表演,整堂彙報課以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爲主,沒有落實語文的聽說讀寫,沒有實效性。沒有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是否主動積極參與,是否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興趣索然,沒有成就感。

六、如何有效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出如下建議:

1、正確把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要很好地實施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深入探討綜合性學習的性質和特點,纔能有效開展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綜合性學習的焦點就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它不等同於過去的語文活動。

2、多渠道開發學習資源。

我們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要善發現,優化學習資源。教師要積極拓展課文內容,組織自主性活動,讓學生去收集資料,去調查實踐,優化課內外的結合。

3、教師要組織自主性活動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要依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貼近學生生活的自主性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逐步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4、教師要注意指導

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時掌控教學中的各種情況,設想下一步如何組織。要最大限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中。

5、多角度、多種方式評價。

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一般不是指向知識和能力的達成度,而是主要指向過程。要關注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參與程度。人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判斷、闡釋、運用,從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第3篇】《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結題報告

京口實小 崔恆娟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兩門德育課程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綜合課程。它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爲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爲規範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爲一體,爲學生成長爲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爲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在近幾年的探索中,教師對這兩門綜合課程逐漸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課程逐漸走向開放,很多學生獲得了積極體驗與社會生活經驗。然而,就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還有許多領域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去解決。

二、課題的界定及理論支撐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意識、問題能力可以說是創造性的基礎。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充滿好奇和疑問,進入“問題情境”,爲自主探究、自我建構打下基礎、爲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打開一扇窗,鋪設一條道,讓學生的個性得以自由飛翔。

近幾年,各學校雖然在德育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層次的、對諸多問題的統整思考,學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當學生走進社會這個大背景時,來自家庭環境的衝擊以及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使得他們無所適從。因此,本課題以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諸多影響因素爲理論框架,通過分析國小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特點,調查梳理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習方式出現的問題,並聯系起來加以系統分析與研究,提出協同解決的策略,對解決國小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將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本課題將以《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爲載體,通過抽樣調查,分析目前國小品德課堂教學的現狀,梳理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策略,爲課程改革中國小品德新課程的實施提供實踐和理論的支持。

學習材料:

1、朱小蔓主編《道德教育論叢》,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XX年第1版

2、徐英着《新世紀教育啓示錄》,天津教育出版社,XX年1月第1版

3、魯潔《在學習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國教育報》,XX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寶華:《綜合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XX

……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本課題將通過調查,分析瞭解目前國小品德課程的實施現狀,梳理出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瞭解現狀、梳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的策略。

(二)研究內容

1、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現狀調查

2、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標實施、教材處理、學生學習方式)

3、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爲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門、實驗學校協同研究,共同分析對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實踐經驗資料和觀點支持。

五、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1、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現狀調查

品德課程已經實施了有8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課堂上呈現的教學方式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沒有體現出改課程的特點,爲課程目標服務。在教師、學生中筆者就這門功課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問卷訪談和調查。其中問卷調查涉及實驗國小、中心校、普通完小,具體訪談對象有高中低各年段的學生、擔任該學科的教師、骨幹領導等。基本涵蓋了本課程涉及的所有對象。在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教師不知如何指導孩子學習,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基本採用的是講解式教學,相應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接受式學習,學習的過程仍然是習誦、模仿和完成習題。具體表現爲課堂上對教材所呈現的內容進行講解、辨析、填空。

2、國小品德課堂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訪談中可與看到的信息是:只要課堂上開展活動,課堂的秩序就是混亂的,教師無法控制,教學效果肯定也得不到保證。這也是教師不願意採用活動方式來組織教學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另外通過學生和教師對學習方式的選擇,同樣可以看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本課程的應採用學習方式都不是很清楚。

應該說,品德課程的兩個中心:以學生爲中心,以活動爲中心,從事該課程的教師對此都是有所認識的。但問題是不知道在活動中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實現哪些課程目標,所以我們說很多教師對該課程活動性的認識又是淺表性的,所以也就造成了當課堂上學生“動”起來的時候,往往會失控。

3、根據課堂中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

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究竟需要怎樣的學習方式?

a、以學生爲中心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是指學生在認知、動機、行爲三方面都是學習積極的參與者。這裏的 “自主”至少有兩層意思:對於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充分認同和肯定;對於教師角色的認定更傾向於引導者、指導者、組織者等。

b、其次應該是以體驗爲主的體驗學習。體驗學習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學習的過程的體驗,二是指學習的結果的體驗。體驗式一個動態的概念。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創設和學習有關的情境,這個情境可以是模擬的,也可以是真實的。然後圍繞這個情境進行教學。整個過程都要求學生親驗、親歷、親爲。

c、應廣泛採用探究性學習。探究其實就是探索和研究,。得出結論後並不是探究性學習的結束,而是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得學生彼此得到啓發。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便可以採用同樣的思考方式。

d、品德課堂還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中,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學習和評價。教師要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習成員的參與度、親和度、整合度。

需要說明的是,其實各種學習方式都是互爲表裏的,沒有一堂品德課是可以單一採用某種學習方式完成的。

六、課題研究成果

課題組於XX年開始承擔該課題的研究,研究的對象爲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從而改變學生傳統學習模式,培養學生打破時間和時空的界限,多方面獲取信息渠道,養成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又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爲學生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兩年多來,在各級專家的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課題組教師積極探討,紮實工作,實驗立足於品德課堂,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等學習的有效策略。課

[3]

標籤:多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