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有關餐桌禮儀的注意事項(新版多篇)

有關餐桌禮儀的注意事項(新版多篇)

美國人的餐桌禮儀知識:用餐禮儀 篇一

在家庭式的用餐中常常是把一盤菜傳到各位的面前,有時由主人把菜拿到客人面前,稍微講究一點的會有傭人把菜呈到客人面前。如果是傳的話,你要按其他盤子傳的同一個方向把菜傳給下一位。當你拿到傳過來的菜盤子,你可以從中取菜。在取的時候,不要取超過餐桌上人數比例的量,這樣的話餐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一份。如果你不想吃傳過來的菜,那就把它遞給下一位,但是千萬不要解釋你爲什麼不吃或者作什麼評論。如果是有人把菜盤子端給你,他會問你是否需要,你可以簡單地回答“是的,請給一些”或者“謝謝,我不需要”。

當爲進餐人士服務的時候,上菜都是從進餐者的左邊放到他(她)的前面;而撤盤子的時候,都是從進餐者的右邊拿走。但是對於飲料,可以從左右的任何一方呈上和撤離。

在喝湯的時候,用湯匙由靠近你的一處開始,向遠離你的方向打湯。不要把整個湯匙放入嘴裏來喝湯,而是在湯匙的邊上喝湯。如果湯碗裏只剩一點兒湯了,你可以用不拿湯匙的手把湯碗靠近你的一邊略略提起,這將使你比較容易把餘下的湯流入你的湯匙。

如果光用叉子把食物叉起來有困難的話,可以用一小片面包或者餐刀幫忙;但是千萬不要直接用手。

按美國人的習慣,你不一定要吃餐桌上所有的菜,而且到最後你盤子裏的菜沒有吃完,也不是不禮貌的。不要詢問別人爲什麼不吃某個菜,或者詢問別人爲什麼不把菜吃完。

不要對餐桌上的菜進行批評,也不應該對菜的分量多少進行品頭論足。

吃東西的時候要閉上嘴。不要在吃東西的時候發出聲音,嘴裏有食物的時候也不要講話;在吃的時候也不該有不應有的噪聲發出來。

當你需要離開餐桌的時候,只要說“對不起”或者“對不起,我得離開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詳細解釋爲什麼要離開的原因,更不要說“我要上廁所了”之類的話語。

不要大聲說話,好像非要全桌的人都必須聽你似的;要讓其他人也有說話的機會。

千萬不要在餐桌上擤鼻子或者吐痰。如果你必須做這些,你得先離開餐桌,在隱祕的地方進行。

在餐桌上不該打飽嗝兒、咳嗽、打哈欠和打噴嚏之類。萬一你做了,趕快向大家表示歉意,說“對不起”。

坐在餐椅上,不可以沒精打采、裝聾作啞的樣子,也不可把椅子向後傾斜,翹椅子坐。

不可以玩弄食物或者餐具;更不能拿着餐具手舞足蹈地講話,不能拿餐具指人。

你可以把你手肘以下的部分放在餐桌上,但是不可把手肘放在餐桌上。

餐桌上不可使用手機講話或者收發短訊,也不該看書和聽隨身聽。只有在早餐的時候可以看報。如果有什麼緊急的事必須通話,那也必須先向全桌的人打個招呼,然後離開餐桌才接電話,以免你的講話影響大家。

如果有些放到嘴裏的東西必須拿出來的話,你必須按照:用什麼方式放入嘴的,也用同樣的方式拿出來。只有魚刺可以用手拿出來。

在沒有把你自己盤子裏的那一份吃完以前,不可以要更多同樣的菜。

在正式宴會中,男士們在女士進入和離開餐桌的時候都應該起立。

餐桌上的禮儀 篇二

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有急事時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妝要稍重因爲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一般西餐廳的營業時間爲中午11點半至下午、晚上6點半後開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點酒然後再進入主餐廳。

就坐後可以不急於點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服務生,他們一般都非常樂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呢,若他們不是很清楚會問詢餐廳經理或主廚。

就餐時間太早,中午11點或下午5點半就到了西餐廳、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談生意、衣着不講究、主菜吃的太慢影響下一道菜,或只點開胃菜不點主菜和甜點都是不禮貌的行爲。

高檔西餐的開胃菜雖然份量很小,卻很精緻,值得慢慢品嚐。

餐後可以選擇甜點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小費習慣。但是一定要多加讚美和表示感謝。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爲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嫺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進餐入座後,主人招呼,即開始進餐。

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盤中食物吃完後,如不夠,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員分菜,需增添時,待招待員送上時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餚,當招待員上菜或主人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並表示“謝謝,夠了。”對不合口味的菜,勿顯露出難堪的表情。

吃東西要文雅。閉嘴咀嚼,喝湯不要啜,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如湯、菜太熱,可稍待涼後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內的魚刺、骨頭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輕輕吐在叉上,放在菜盤內。

吃剩的菜,用過的餐具牙籤,都應放在盤內,勿置桌上。

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說話。

剔牙時,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談無論是作主人、陪客或賓客,都應與同桌的人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不要只同幾個熟人或只同一兩人說話。鄰座如不相識,可先自我介紹。

祝酒作爲主賓參加外國舉行的宴請,應瞭解對方祝酒習慣,即爲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準備。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致辭、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也不要藉此機會抽菸。奏國歌時應肅立。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到其他各桌敬灑,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

宴會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躍氣氛,但切記喝酒過量。喝酒過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態,因此必須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內。

餐具的使用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則是刀、叉、盤子。通常宴請外國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爲多,既擺碗筷,又設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送入嘴內。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即從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國人則切割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時按刀叉順序由外往裏取用。每道菜吃完後,將刀叉併攏排放盤內,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則擺成八字或交叉擺,刀口應向內。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開吃,否則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塊吃。切帶骨頭或硬殼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緊貼叉邊下切,以免滑開。切菜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撞擊盤子而發出聲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輕輕推上叉。除喝湯外,不用匙進食。湯用深盤或小碗盛放,喝時用湯匙由內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將喝盡,可將盤向外略托起。吃帶有腥味的食品,如魚、蝦、野味等均配有檸檬,可用手將汁擠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不管素食者是否願意接受,據考證,古時候,人們聚居在一起共享食物是從共同分享肉食開始的。個人在進餐時,如果只是植物——蔬菜、水果等物,他完全可以自己享用,不會擔心其他生靈前來搶奪,大家也不會因此而聚在一起。只有肉類作爲主要食物,纔會把衆多的人吸引在一起。這一點上,人類同動物世界是沒有多大區別的。而且只要有肉吃,人們是不會相讓的,大家肯定要爭先恐後,所以才從分享到共享。當然,這同當時大家共同打獵,回來後共同分享勝利果實也是分不開的。所以,食肉是我們人類羣體開始坐到一起,共同分享生活樂趣的重要事件。

人類掌握了用火以後,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人類和野獸徹底地分化了。大家面對面地圍成圈子,共同享受飲食的快樂。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漸漸掌握一些技巧,烹飪技術不斷提高,享用餐飲的手段也不斷增加,對進餐的方式方法也開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這種由於吃而進行的社會交往逐漸轉變爲共享美食,併成爲人們交往的一種普遍形式、生活的必要內容之一。人們已經不是爲了吃而吃,美食聚會已成爲接觸交往,一起歡聚、共敘友情的一種常見的方式。

這種大家共餐的形式促進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發展。每到聚餐時,大家共享其樂,鞏固羣體生活。餐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說,桌和牀開始明顯分開。如果,誰在家庭聚會、家族聚會或村鎮聚會不被邀請,這對於他來說如同被判驅逐。所以,聚餐不只是免除飢餓,這是證明他屬於這個羣體,而更重要的是促進羣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誰也不可能只是以吃爲生,每個人都需要同他人有來往,不論是親朋好友或者生意夥伴。所以,古代的節日不只是給那些飢餓的人分發食品,度過難關,恰恰相反,富有才可使我們舉辦節日,歡聚一堂。

隨着時間的推移,共同進餐也促使大家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禮儀也就作爲大家必須遵守的一種規範和紀律而慢慢形成,餐桌禮儀的誕生也就不難理解了。每個人要想在羣體裏能同其他人有分享的機會,他也必須在這個羣體裏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也就是說有共享的資格。一個羣體裏,都存在着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的現象,而且,我們可以講,任何其他交際場合都不如餐桌這一特定環境更加重視社會地位的高低。就坐在餐桌的每個人都應該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他的地位和身份所要求他表現出的行爲和做法,這樣他才能被社會所接受容納,纔可被稱爲是個“文明”人。

正是因爲有紀律、規矩存在,纔給社會帶來穩定和安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按照社會對他的希望行事,接受禮節的約束。按社會規範爲人處事,也就是說,他做到了文明禮貌待人,他就會被社會接受。

西餐四種服務

俄式服務

特點是菜食的量大、油性大,服務操作不如法式細緻。

俄式服務由一名服務員完成整套服務程序。服務員從廚房裏取出由廚師烹製並加以裝飾後放入銀製菜盤的餐品和熱的空盤,將菜盤置於西餐廳服務邊桌之上,用右手將熱的空盤按順時針方向從客位的右側依次派給顧客,然後將盛菜銀盤端上桌子讓顧客觀賞,再用左手墊餐巾託着銀盤,右手持服務叉勺,從客位的側按逆時針方向繞臺給顧客派菜。

上餐次序爲麪包—黃油—冷盤—湯類—魚類—旁碟—主菜—點心—水果—咖啡或者紅茶。

酒水與飲料服務與法式相同,比較高雅、細緻。

美式服務

特點是比較自由、快速、簡單、大衆化。

客人入座後,先將水杯翻過來,斟一杯冰水。上菜一律用左手從客人左側上,撤盤時由用右手從客人右側撤走。主菜上完後上甜菜,要先撤盤,整理檯面,然後再上,其他餐具一般不動。

服務操作動作快,客人用餐也比較自由。

英式服務

特點是上菜程序與法式、俄式相同,其操作實務與法式、俄式又有所區別。

一是英式西餐不用餐盤,鋪臺時不擺餐盤,除湯盤和冷盤外,其餘都是事先擺到桌面上的。

二是客人所點的菜食,都是直接將菜盤放到客人面前,讓客人享用。三是服務過程中一般不派菜。

英式服務也稱家庭式服務,主要適用於私人宴席。英式服務的氣氛很活躍,也省人力,但節奏較慢,主要適用於宴會,很少在大衆化的西餐廳裏使用。

法式服務

特點是典雅、莊重,周到細緻,用餐費用昂貴。法式服務是一種十分講究禮節的服務方式,流行於西方上層社會。法式西餐服務的宗旨在於讓顧客享受到精製的餐品,盡善盡美的服務和優雅、浪漫的情調。

法式西餐服務要點:

1、每一桌配一名服務員和一名服務助手,配合爲客人服務。

2、客人點菜後,菜食的製作在客人面前完成,半成品請客人過目,然後在帶加熱爐的小推車上完成製作,裝盤後請客人品嚐。

3、每上一道菜都撤掉餐具。

4、菜點與酒類相匹配。

5、每上一道菜都必須清理檯面。

法式服務是一種非常豪華的服務,最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力,給顧客的個人照顧較多。但是,法式服務要使用許多貴重餐具,需用餐車、旁桌,故西餐廳的空間利用率很低,同時還需要較多經過培訓的專業服務人員。

西餐桌上的各種吃法

魚的吃法

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而且較平,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菜和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爲好。對於魚骨頭,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放在骨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

喝酒姿勢

酒類服務通常是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倒入灑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經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答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放在桌上由待者去倒。正確的握標姿勢是用手指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拿着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帶骨食物

鳥類:先把翅膀和腿切下,然後藉助刀和叉來吃身體部分。你可以把翅膀和腿用手拿着吃,但不能拿身體部分。

雞肉:先吃雞的一半。把雞腿和雞翅用刀叉從連結處分開。然後用叉穩住雞腿(雞脯或雞翅),用刀把肉切成適當大小的片。每次只切兩三片。如果場合很正式,不能使和刀叉取用的,乾脆別動。如果是在非正式場合,你可以用手拿取小塊骨頭,但中能使用一隻手。

肉排:用叉子或尖刀插入牛肉,豬肉或羊肉排的中心。如果排骨上有紙袖,你可用手抓住,來切骨頭上的肉,而這樣就不會使手油膩。在正式場合或者在飯店就餐時即使包有紙袖也不能用手拿着骨頭啃着吃。這些多餘的東西基本上是用來作裝飾的,而沒有讓你暴吃一頓的意思。另外,在非正式場合,只有骨頭上沒有湯時纔可以拿起來啃着吃。

魚先用刀叉把魚頭和魚尾割下,放在盤邊。然後用刀尖順着魚骨把魚從頭到尾劈開。這時你有三種選擇:

1、將魚骨滑出

2、將魚平着分開,取出魚骨

3、揭去上面一片,吃完後再去骨

如果嘴裏吃進了小骨頭,用姆指和食指捏出,愛吃魚的人會連小魚頭吃掉,而吃到魚的臉頰是很幸運的事。

甜點吃法

冰淇淋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爲主餐的一部分時,要使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

餡餅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爲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着吃。吃餡餅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餡料從另一頭漏出。

煮梨使用勺和叉。用叉豎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成方便食用的小塊。叉子還可用來旋轉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轉盤子,把梨核留在盤裏,用勺把糖汁舀出。

果汁冰糕如果作爲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爲甜點食用,使用勺子。

燉制水果吃燉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過你可以用叉子來穩住大塊水果。把櫻桃、梅乾、李脯的核體面地吐到勺裏,放在盤邊。

麪包吃法

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是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的,應先把刀刺入中央部分,往靠近自己身體的部分切下,再將麪包轉過來切斷另一半。切時可用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餐桌上的禮儀 篇三

餐桌上喝酒的禮儀

(1)斟酒,通常,酒水應當在飲用前再斟入酒杯。有時,男主人爲了表示對來賓的敬重、友好,還會親自爲其斟酒。

在侍者斟酒時,勿忘道謝,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男主人親自來斟酒時,則必須端起酒杯致謝,必要時,還須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爲禮。有時,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禮"。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面。這種方法適用於中餐宴會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對方致敬。 主人爲來賓所斟的酒,應是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並應當場啓封。斟酒時要注意三點,其一,是要面面俱到,一視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揀,只爲個別人斟酒。其二,是要注意順序。可以依順時針方向,從自己所坐之處開始,也可以先爲尊長、佳賓斟酒。其三,是斟酒需要適量。白酒與啤酒均可以斟滿,而其他洋酒則無此講究,要是斟得過滿亂流,顯然未必合適,而且也是浪費。 除主人與侍者外,其他賓客一般不宜自行爲他人斟酒。

(2)敬酒,亦稱祝酒。它具體所指的是,在正式宴會上,由男主人向來賓提議,爲了某種事由而飲酒。在敬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願、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會上,主人與主賓還會鄭重其事地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序。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頻頻舉杯祝酒,會使現場氛圍熱烈而歡快。不過,要是致正式的祝酒詞的話,則應在特定的進間進行,並以不影響來賓用餐爲首要考慮。通常,致祝酒詞最適合在賓主入席後、用餐前開始。有時,也可以在吃過主菜之後、甜品上桌之前進行。 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詞,還是在普通情況下祝酒,均應內容愈短愈好,千萬不要連篇累牘,長篇大論,喋喋不休,讓他人等候良久。 在他人敬酒或致詞時,其他在場者應一律停止用餐或飲酒。應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對方認真地洗耳恭聽。對對方的所作所爲,不要小聲譏諷,或公開表示反感於對方的囉嗦。

(3)乾杯,指的通常是在飲酒時,特別是在祝酒、敬酒時,以某種方式,勸說他人飲酒,或是建議對方與自己同時飲酒。在乾杯時,往往要喝乾杯中之酒,故稱乾杯。有的時候,乾杯者相互之間還要碰上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乾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提議乾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詞的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場飲酒之人。提議乾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託扶其杯底,面含笑意,目視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祝福的對象,口頌祝頌之詞。如祝對方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節日快樂、工作順利、事業成功以及雙方合作成功。在主人或他人提議乾杯後,應當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裝裝樣子。在乾杯時,應手舉酒杯,至雙眼高度,口道"乾杯"之後,將酒一飲而盡,或飲去一半,或適當的量。然後,還須手持酒杯與提議乾杯者對視一下,這一過程方告結束。過去,在中餐中喝白酒,乾杯必須一飲而盡,杯內不剩殘酒,現在則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裏,祝福乾杯講究只用香檳酒,而絕不可以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濫竽充數。飲香檳乾杯時,應飲去一半杯中之酒爲宜,但也要量力而行。

在中餐裏,還有一個講究。即主人親自向自己敬酒乾杯後,應當回敬主人,與他再乾一杯。回敬時,應右手持杯,左手託底,與對方一同將酒飲下。有時,在乾杯時,可稍爲象徵性與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時,不要用力過猛,非聽到響聲不可。出於敬重之意,可使自己的酒杯較爲對方爲低。與對方相距較遠時,可以"過橋"之法作爲變通,即以手中酒杯之底輕碰桌面。這樣做,也等於與對方碰杯了。

不過,這一方式只是中式的。在西餐宴會上,人們是隻祝酒不勸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使用玻璃酒杯時,尤其不能彼此碰杯。

餐桌上喝酒技巧

1 酒桌上雖然常有"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的說法,但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2 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3 等貴賓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4 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貴賓。

5 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6 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7 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貴賓添酒,不要瞎給貴賓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貴賓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爲想喝酒而不是爲了給貴賓代酒而喝酒。比如貴賓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貴賓甲的人攔下。

8 端起酒杯勸酒,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着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貴賓,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

9 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較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10 碰杯,敬酒,要有說詞。

11 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12 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纔是硬道理。

13 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啦嘰地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14 較後一定還有一個悶杯酒,所以,不要讓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15 注意酒後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唾沫橫飛,筷子亂甩,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廁所去,沒人攔你。

16 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話),免得別人罵你虛僞,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出來。

17 貴賓跟你喝酒,是給你臉,不管貴賓要你喝多少,自己先乾爲敬,記着啊,雙手,杯子要低。

18 花生米對喝酒人來說,是個好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酒後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熱水,一條熱毛巾都顯得你關懷備至。

餐桌上的禮儀 篇四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常說,“民以食爲天”。中國人特別喜歡吃,也對吃很講究。除了製作精美好吃的食物,餐桌禮儀也是一大講究。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餐桌上,有句古話叫“食不言,寢不語”。意思就是告誡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以免影響到消化;睡前不要講太多話,以免影響到睡眠質量。

封建社會,是特別講究在飯桌上的禮儀的。當時重男輕女,女性是不能在餐桌上和男子一同吃飯的。當時的飯桌禮儀也特別繁瑣,坐席、斟酒、上菜都是有一定的規則與順序的。

現代社會,餐桌禮儀已經沒有這麼繁瑣和講究,但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特別是在社交場合,餐桌禮儀被看成是頭等大事。你的用餐習慣體現了你的學識、涵養和情商。

這些習慣,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的,是需要自己去學習,去提升的。很多社交寵兒也並不是遊刃有餘,她們很多時候都是不斷在學習、成長,然後進行自我提升。

因此,我們今天就來認識和學習一下,中國餐桌禮儀有哪些講究?

一、入座的禮儀

1、餐桌禮儀涉及廣泛,大到整個飲食文化的覆蓋,小到對細微的入座禮儀都有講究。

2、家裏有客人的時候,須先請客人入座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有長者在場的情況,須請長者先入座。如果客人和長者同時在場,需先請客人,後請自家的長者,並且長者須坐在客人的旁邊。

3、一般來說,正確的入座禮儀,需要從椅子的左邊的方向開始進入。

4、中國的入座禮儀最重要的一點,千萬要記得,就是入座以後,不要動筷子,也不要弄出聲響。須等人坐齊以後,主人招呼開始吃飯了,才能起筷子。

二、進餐的禮儀

進餐的禮儀講究可就大了,但是有四點最爲重要。

1、吃飯時儘量不要發出聲音,吧唧嘴、嗦湯聲、打嗝聲等,這些都是不利貌的行爲。儘量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出現,要和衆人說聲“不好意思”、“對不起”等以表歉意。

2、夾菜的時候,遵循少而近的原則。少是指夾菜不要一次性夾太多,一方面是能夠給別人都品嚐到美味的佳餚,另一方面是,夾太多容易掉落到餐桌上。近是指夾菜要夾離自己近的菜餚,離自己遠的少夾。

3、如果需要吐一些骨頭、或者魚刺等,不要吐到地上,也不要隨便地吐在餐桌上,最好緊靠自己的碗碟,或事先準備好紙、盤等物品來盛。

4、在進食咀嚼的時候,不要講話,但是,吃完之後,需要適時地抽空和周圍的朋友聊上幾句。只顧悶頭吃飯的話,會讓人覺得,你不合羣,而且,氣氛也會有些沉悶。

用餐完畢之後的禮儀

1、當吃完飯後,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儘量去衛生間或者到別人。如果要剔牙,最好用餐巾或者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2、最後離席的`時候,最好能夠和大家說一聲——自己已經吃飽,希望大家慢慢吃。還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是藉此機會邀請主人到自己家裏做客,以表示回敬。

3、在中國,不管是聚會還是約會,我們都離不開吃。因此,熟悉餐桌禮儀,可以爲我們的社交加分。特別是,當你遇到心儀的人,在ta面前除了談吐能夠展示你的氣質,還有一點就是餐桌禮儀了。

因此,做好餐桌禮儀,打開社交大門的同時,也打開你與他的話匣子吧。

就座和離席 篇五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餐桌上的禮儀 篇六

在日本,吃飯不能有聲音,但拉麪要大聲吃;在緬甸,吃飯請用手抓,而且只能用右手;在法國,吃飯時絕對不能端起盤子……世界各國的飲食習俗,讓人津津樂道,那麼,關於中餐的飲食禮儀,你沒忘了吧?

西式禮儀被人追捧,熱門英劇功不可沒,比如《唐頓莊園》。

《唐頓莊園》裏的餐桌禮儀有多深奧?有人專門製作了紀錄片,《唐頓莊園中的禮儀》,請來了《唐頓莊園》一劇的歷史禮儀顧問阿拉斯泰爾·布魯斯,講述英國愛德華時代貴族們吃飯時的規矩。

長桌上的座次如何安排、刀叉從外到內如何擺放使用、用完餐要如何放置刀叉來表達對廚師的敬意……有人吐槽,英國人對食物烹飪不咋講究,怎麼吃的勁頭倒是不小。

要論吃,我們中國人可是底氣十足,而我們在餐桌上的禮儀文化,同樣源遠流長。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第一次在賈府上桌吃飯的過程,堪稱中式餐桌禮儀的教科書。

吃完飯後,丫鬟還會上茶。

在書中,這短短几百字的描寫,一場規矩繁雜但充滿儀式感的家宴躍然紙上,核心內涵就是尊老、尊客、講體面、有分寸。有人說,中式餐飲禮儀的關鍵在於謙卑,具體在禮儀上,中國人吃飯時,座位的安排就相當複雜。有桌次禮、座次禮、有圓桌、八仙桌,還有家宴和宴請的區別。但一般情況下,只要記住,面向大門的爲尊就可以了。這個座位現在接地氣的叫法是老闆位,或者買單位。如果每張桌子上只有一個主位,以右爲尊,主賓就在主人的右側就坐,形成一個談話中心。如果是有兩個主位的話,那麼男主人是第一主人,女主人是第二主人。所以這時候,男主賓和女主賓就分別坐在男女主人右側,和英式禮儀強調女士優先不一樣,中式禮儀以輩分爲主,長輩優先;如果有客人在,那就是客人優先。

配音:其次是坐姿,英式禮儀對坐姿的要求是不能倚靠椅背,而中式坐姿的規範是:端正。身子坐直,兩腿併攏,身體距餐桌有一定的距離。

在正式晚宴用餐過程中,最好不要把胳膊肘放在桌上,特別是不要端着碗伏在桌子上。比爾·蓋茨和馬雲這兩位的飯局坐姿,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吃外賣的人,就不配講究禮儀嗎?

有人說,中餐禮儀在逐漸消失,因爲日常生活中,大家越來越少圍桌吃飯了。小時候,一大家子都圍在飯桌上等待開飯,手腳麻利、精明能幹的當家人,會把一切安排妥當,督促小輩行爲得體,發現錯誤及時用眼神、言語加以糾正。

但對於“時間就是一切”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圍坐吃飯,大概只有一年一次的年夜飯了。

但是,哪怕是一個人吃飯,也要講究餐桌禮儀。吃飯禁止吧唧嘴,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吃完後及時處理殘渣,把桌子擦乾淨……這樣一套流程走下來,十幾塊的外賣,同樣能吃得很有儀式感嘛!

吃飯的禮儀一直都在那裏,只是現在生活節奏一快,大家覺得重要的東西太多,有時就忘了要規規矩矩的吃飯。其實不管是哪個文化的餐桌禮儀,怎麼動筷子、使刀叉,衣着是否得當、與同桌怎麼交談、如何敬酒、以及正確的入座和離席……以上每個細節,都在體現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家教、性格、喜好、人品。這些東西,誰能說不重要呢?

吃菜 篇七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着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爲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對賓客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您所瞭解的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爲對方夾菜。有的賓客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餐桌上的禮儀 篇八

1、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如果爲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爲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併爲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2、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爲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 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爲尊重他,或是認爲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3、吃菜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着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爲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對賓客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您所瞭解的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爲對方夾菜。有的賓客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4、喝酒

俗話說,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學問講究,以下總結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

細節一: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細節二: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爲想喝酒而不是爲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着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

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

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細節十: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乎乎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5、倒茶

這裏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

(1)首先,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2)其次,茶水要適量。

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溼。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爲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6、離席

一般酒會和茶會的時間很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得一些人後,你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瞭解。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爲有人想離開,而引起衆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直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裏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爲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蔘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