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精品多篇)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精品多篇)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篇一

我喜歡的電視節目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就是中央二套每週六晚上22:00---23:00播出的《幸運52》。

《幸運52》是一個娛樂、知識竟賽類節目,它的現場很緊張激烈,音樂節奏明快。主持人是李詠,他的反應速度非常機敏,說起話來非常幽默。我非常喜歡他。

《幸運52》這個節目主要分成了五個項目,有知識搶答、商品競猜、猜詞遊戲、智力陷阱和幸運擂臺。在這幾個項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猜詞遊戲。因爲猜詞遊戲能讓我學會許多知識,又能讓我們做到了許多有趣的遊戲。

《幸運52》最大的特點是:場內選手激烈的同時,我們觀衆也可以通過電話打168,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等信息,參與到節目中來,並能獲得獎勵。每當我看《幸運52》的時候,總有點睡意了,如果能提前到晚上八點,我們小孩子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看了。《幸運52》每一次都是大人在場上,卻沒有小孩參加,我每次都在想:“要是《幸運52》專門有一個是大人的,有一個是小孩的,那該多好啊!讓我們小孩也能奧遊知識的海洋,能瞭解到豐富多彩的知識。”可是,爲什麼不讓我們小孩參加呢?

這就是我喜歡的電視節目,你喜歡嗎?它既能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又能做到許多快樂的遊戲。有機會我們還能參加呢!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二

xx年9月經過300多人的應聘選拔,我最後被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大學生記者團記者部錄用,經過兩個月的試用,最終被確定爲正式成員。經過一個學期 的勤奮工作及考覈,在同年12月1日被聘爲記者部部副部長,後於 xx年8月31日被聘爲記者部部長。下面就把我三年在新聞中心實習的情況簡單總結一下:

感觸 :

小時對於無冕之王——記者的就有過很多幻想。

在江西服裝學院我的夢想實現了,成了一名校園學生記者,作爲一名學生記者,我感到自豪,驕傲。雖然沒有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聯繫結合起來, 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追求新聞的愛好。因此我報考了江西師範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利用本不多的業餘的時間,學習新聞寫作的理論知識,報社成了我學習書本 知識的驗收場。雖然我平時很累,很少有屬於自己個人支配的時間,但是這對我來說很有價值和意義。

認識:在報社的近三年的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在能力上得到了鍛鍊,而且在思想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覺收穫很大。

一、政治思想上的提高。

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所以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定的政治立場,瞭解黨和國家、學校以及近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使我對於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新的體會。

1、通過“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內參、以及校園生活的一線採訪,鍛鍊了我組織、策劃、協調的能力。

2、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學校校長、主任下至普通記者、編輯、老師、學生,形形色色,各具特點,培養了我對不同事情獨特觀察,鍛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爲以後的學習打下了有益的基礎。

3、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也學會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

4 、經過報社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熱愛這項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幹好這項工作。

5、通過三年的報社學習,是我對記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在“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爲了等等大型賽事的時候,讓稿件發表出去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忙到深夜。

三、在思想認識上的提高。

從報社朱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朱老師身上那種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和學生記者、編輯們的敬業精神。

在今後的學習的路程上,我將不段的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多想,多讀,多學,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當我發現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爲自己的腳步感到驕傲。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篇三

《我喜歡的電視節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湖北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學期第7組的一次口語交際內容。此口語交際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教材由文文和樂樂的對話以及活動的要求組成,話題在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如何合理地。有選擇地收看電視節目。

設計理念: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徵、認識規律,把創設情境作爲教學過程的啓動契機,激發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在說話中學會說話,在交際中學會交際。

設計特色:

關注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在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交流,儘可能挖掘學生口語交際中的閃光點,並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從而讓他們樹立信心,在今後的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有禮貌地進行交流,說出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目。

2、通過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活動,培養學生敢於交際,樂於交際的情感。

3、在交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大方。有禮貌地與別人交流,並注意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

1、將學生最愛看的電視節目進行剪輯做成短片。

2、將文中文文和樂樂的對話和活動要求融進課件。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課件導入 激發興趣

1、啓發談話,播放課件

每天做完作業後,你最喜歡幹什麼?文文和樂樂和我們一樣,也特別喜歡看電視,你們知道他們愛看什麼節目嗎?(利用情境圖,播放他們的對話)

文文:樂樂,你愛看什麼電視節目?

樂樂:我愛看動畫片,特別喜歡看《西遊記》。你呢?

文文:我喜歡看《大風車》裏的節目。

2、創設情境,激發慾望

師:電視裏的節目可多了,你知道的節目都有什麼呢?

(隨學生交流播放剪輯的電視節目短片,展示學生喜歡的《大風車》、《東方兒童》、《動畫城》等欄目,讓學生產生主動交際的慾望。)

師:在這麼多的節目中,你最喜歡哪個節目?

3、揭題讀題:我喜歡的電視節目

(教學策略啓發談話,課件演示,激發學習興趣,也爲後面的交流創設情境,爲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做好鋪墊。)

二、出示內容,學生交際

過渡:電視裏的節目可豐富了,你願意把你喜歡的節目告訴大家,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嗎?

1、課件情境圖和活動要求:你平時都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交流。

2、同桌交流,引導學生用有&&,有&&,還有&&,其中&&。的句式說自己看過的電視節目和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

3、下位找好朋友或老師交流。

4、利用課件,示範採訪

師:電視臺的記者叔叔爲了把節目辦得更好,瞧!他們來採訪了!(課件播放記者採訪文文和樂樂的情景。)

5、學生扮記者,採訪嘉賓,臺上臺下互動。

師:新堤國小電視臺的小記者也來我們教室採訪了!

(扮記者的同學學課件中記者的樣子,走到學生中間,自由採訪小嘉賓,引導學生態度大方,有禮貌地和別人交談,同時提醒聽者態度認真,神情專注,給對方予鼓勵。)

小記者:請問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能告訴大家爲什麼嗎?

引導嘉賓用上因爲&&,所以&&。的句式回答問題。

6、頒發優秀記者和優秀嘉賓獎章。

(教學策略在情境中協作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羣體互動、擴大型互動等多元互動,讓學生的積極思維得到鍛鍊。)

三、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過渡:這麼多精彩的節目,樂樂可喜歡啦!

1、播放課件,學生觀察:你覺得樂樂這麼做好嗎?你想對他說什麼?

(課件顯示一個孩子從早到晚看電視,連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不願離開電視的情景。)

2、指名交流,發表見解。

3、四人小組組織討論:國小生看什麼電視節目好?每天看多長時間合適?

4、自由選擇夥伴互相交流,互相幫助。

5、全班交流。

(教學策略情境來自生活,運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都願意參與到活動之中。)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展示作品,學生繪畫。

這些電視節目真好看,讓我們把它們畫下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吧!(電腦展示文文和樂樂的繪畫作品,激發學生興趣。)

2、讓學生拿自己的繪畫作品介紹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

3、把《我喜歡的電視節目》這一話題帶回家與家人交流,在交流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策略--以本課學習爲契機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發展語言能力。)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四

我的家鄉是寧夏的一個不大也並不繁華的中等城市--中衛。家鄉的電視臺的節目播出覆蓋面僅僅是家鄉城鎮地區。但我並不因此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我相信,很多東西都是在最基層的地方纔可以學習的到。而且我現在還這麼年輕,沒有任何經驗,甚至沒有接觸過任何專業課程,更應該從最基層的地方去發現和學習最基礎的傳媒知識。

當我向辦公室主任介紹自己的時候說,我們學校還沒有分具體專業,將來有意向要學廣告學的時候,他笑一笑說:“我當年也是學廣告學的。”那個笑很意味深長,我是後知後覺。之後我被分配到了專題部,負責跟着學習並製作第一期的暑期少兒節目。這一安排,真的令我有點不願意接受。我想象中的實習,最起碼也是忙忙碌碌的坐着車趕赴某個會議會場,奔赴某個事故現場之類的。可是我想起了辦公室主任說的那句話,其實不論學習什麼專業,傳媒行業是一個大圈子。不一定學習什麼,就一定會從業與那個相關的工作。但只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識,不論怎麼轉,只要在這個圈子裏,你就是有用之人。

令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參與了這次節目製作的策劃,拍攝,及後期製作的全部過程,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在知識和心理上都有所成長與收穫。

剛開始策劃節目的時候,指導老師要我對這一期的節目提出我的看法和意見。我自認爲,這個一點都難不倒我,於是我開始盡情的發揮。但是後來有很多提議都被“槍斃”了。剛開始,老師只說了一句:“太多了!”節目的製作開始進行後,我心有不甘的又提出了我的意見。指導老師語重心長的對我講:“也許你的實習僅僅這一次,你想抓住機會一下把所有的都表現出來。但是不要忘了,這僅僅是一次20分鐘的節目,以後還會有很多的節目。一次的節目,只能表達一次足夠表達的東西。我們要做到精、簡。

以後還會有很多個20分鐘用來表達。如果你現在有10個盒子,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第一個盒子,使第一個盒子超重了,其他的卻空着或填不滿。那超重的第一個盒子誰願意來接受?其他空的盒子誰會去理睬?”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也許,這就是我們年輕人的不足之處吧。我們總想盡可能的去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忘記了如何理智的去看待事情。我想,不僅僅是才華,更重要的如何沉着冷靜的,用長遠且理智的目光去對待和處理一件事情,讓它更好。這些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與經驗纔可以慢慢去體會和學習到的。現在我提前知道了,我很慶幸。

接下來就開始拍攝了。記得那天氣溫很高,我們一大早一起簡單吃了早點後便出發了。因爲是要拍攝一個電視散文,所以我們去了很多地方,去拍設計好的場景。一遍一遍的重拍,以求最好的效果。中午飯都沒有吃就直接又去了下一個節目預約好的飯館,拍攝活動記錄。等全部忙完以後,已經晚上7點了,接近12小時基本上沒有怎麼休息一下,等回到家已經累得不行了。不過回想起來,還是攝影老師,他似乎比我們其他人要更累一些,不僅一天跑來跑去,還要扛着那麼重的機器,進行拍攝工作。這讓我想起剛入學時,輔導員和老師對我們說的,在新聞這方面男生會比較佔優勢。現在才真切的感受到,我一天跟拍都已經很累了,如果再扛着機器去拍攝,那可真有點困難。不過,教我的指導老師也是女的,她現在是主任職務,這給了我很大鼓勵。我想即便男生有優勢,也不能爲自己找藉口和理由,只要自己想做好這件事情,就一定要盡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後來就進入後期剪輯製作的工作了,剛開始跟着老師,看了一個宣傳短片的剪輯過程,大致認識學習了一下。第二天因爲老師沒有太多的工作,有較多時間來給我做手把手的指導。半天下來,我基本上掌握了“ edius ”視頻剪輯軟件的操作方法,可以獨立進行最基本的操作了。之後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將之前拍來的東西,採集下來後進行剪輯,製作。

雖然隨着技術的漸漸熟悉,可以很輕鬆的進行操作了,有了些得意之處。不過第二天就出現了問題,將所有可以用的片段,進行順序排列鋪在軌道上之後,電腦突然出了問題。叫來老師後,他問我保存了嗎,我才反應過來。一直做了這麼久,只專注於截取視頻了,竟然忘記了保存。當時真的着急壞了,心想這下慘了,今天一天的功夫可白費了。老師將電腦處理好後,打開文件,從自動存檔庫中將工程調了出來。幸好只是虛驚一場。不過讓我也長了記性。這項工作看似簡單,是個很細緻的活,每一個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怎麼處理,哪個先後,都是要經過仔細的一遍遍斟酌的。所以,在儲存上也更應該引起注意。一旦返工,可是很耗心力,而且,還可能會失去原來的效果。

通過這一次的教訓,我便開始做好一段就進行保存。而且不再急於求成,一點點的細心去審視,不滿意就重來,直到有了好的效果爲止。以前總聽別人說有粗活細活之分。現在才明白,其實並沒有什麼的粗活細活之說。任何的工作,都是細節決定成敗。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五

是暑期來臨前向學校領一張實習表格,暑期結束後把填寫了實習單位評估與印章的實習表格交給學校,實習時間長則四個月,短則一兩個星期,到實習單位人頭還沒熟就回來了。可是,在越顯競爭激烈的現實環境中,實習生已經變成成爲正式員工前的第一份考卷,當你真正踏出這一步時才發現一切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矇混過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爲合格實習生的前提。

時間像流水,在不經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實習生活已經畫上了句號。我不敢說這個句號是完美的,只能說我收穫了很多。習慣了自由的學生生活,曾在開始的時候,對那麼長的的實習時間有犯愁和些許不適應的感覺,覺得這日子是沒有盡頭,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規規範範。但是,現在回味起來時剩下的只是在實習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滋味:有爲自己的稿子沒寫好而煩惱的時候,有爲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竊竊自喜的時候,有爲受到領導批評時而生悶氣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達成熟,而只是不斷地成長,在成長中不斷地接近成熟。很慶幸的是,在實習這段日子裏,我成長了不少。同時,又對自我有了一個更爲深一層次的認識。

實習生通常是沒有工資的,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伙食費。很多人說,做實習生,就是變相的廉價勞動力。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換個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穫應繳的學費,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爲從書本到實踐,我完成了這種跨越。原來在課堂上做練習寫的稿件,只要能獲得老師的認可就行,而一旦進入實際操作,必須要保證所有人都能認可你。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我

盡力像一名合格的電視媒體記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從身邊的員工身上感受到了什麼是職業精神。比如,在學校我們總是習慣於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個人都會自覺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爲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我們做不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步”,實習老師總是這樣告訴我;比如,課堂上老師佈置的新聞作業,我寫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實習中,因爲一點差錯就會直接關聯到整個電視臺的工作,從稿件到同期視頻不檢查兩三遍我不會放心;再比如,上面佈置了一項看上去很辛苦很難完成任務,如果是在學校,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連續好幾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會盡力完成。

實踐然後知不足。我發現自己在溝通、交流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並沒有有意識地去發展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素質能力,等到實踐的時候,才發覺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曾經是那麼的自以爲是,在遭遇了這些事情後,便收起了那種鋒芒,變得謙虛低調多了。能夠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對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幾個月的實習也讓我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實習是一段獨特的經歷,當記者更是一種讓人受益匪淺的體驗。實習對人是一種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我們的人生態度的衡量。在這場考驗中,我相信從四川音樂學院國際演藝學院文藝新聞班走出去的實習生肯定是經受得住的,我們決不會退縮,我們決不會成爲懦弱者,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們肯定是拼盡全力的。先做人後做事,這是一個社會生存的潛規則,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是一樣的。在與實習老師,其他的記者,編輯以及電視臺領導交往的過程中,我更是深深地體會到了怎樣做人、怎樣與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六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實習更接近於一次獨立學習,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這次香港有線新聞臺的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香港媒體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讓我更加感受到作爲一個記者的使命感和態度。

一、關於有線電視新聞臺

有線電視新聞臺簡介:有線新聞臺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臺》、《財經資訊臺》、《24小時新聞臺》、《直播新聞臺》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爲客戶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臺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實習前的準備

因爲有線新聞臺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目。也可以說對它根本不瞭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瞭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於多瞭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製作模式有個初步的瞭解。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麼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臺實習,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爲對於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鬆,自由的新聞環境,有線新聞臺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臺。第一天去新聞臺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採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取決於你的態度。”而且他還補充說,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裏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臺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後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麼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港聞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說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個新聞臺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爲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 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採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 desk裏,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麼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裏,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爲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後獨自做採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臺裏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採訪什麼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對於電視媒體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秀,如果是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麼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麼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臺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team work裏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麼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說,會影響到整個臺的形象。這也是爲什麼新聞臺裏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爲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裏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衆。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爲了適應香港人節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後,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踐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採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

因爲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衆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開始就說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爲今天也是不不會有收穫。但是大家也還是繼續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採訪。

教統局的IO又表示說李國章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採訪。在採訪完畢後,記者們大多數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來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確定的還會反覆問。而相互之間也會參考一下這條新聞怎麼報。再打電話回各自的臺裏向採主報料。在這次報料過程當中,我自己也犯了一個錯誤,我向採主說李國章沒有迴應我們問的問題。因爲這樣的說話,我是聽到另外一個媒體的記者這樣報料回她的臺裏的,所以我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想當然的覺得也應該是沒有迴應的,就這樣跟採主說了。採主當時沒有說什麼,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帶和音頻先傳回臺裏,讓他聽。等新聞出了以後,採主再打給我說,其實李國章從他的問題中已經是迴應了我們問的問題了的,只是說得方式比較婉轉,所以以後的採訪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分析,要注意聽被採訪對象回答的問題,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要繼續跟進下去。有時候,新聞的角度和內涵,就是這樣靠記者挖掘出來的。

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說,剛開始採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於絕對,令到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後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採訪對象,手忙腳亂,一拿麥克風,學到的東西就丟掉了一半,心裏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麼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說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後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爲,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麼自己不熟悉的採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港聞部裏,給我感受最大的一點就是壓力。無時無刻都感受到壓力。在香港一個這麼小的地方就有那麼多的媒體,一條新聞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記者,通常都是行家爭相交流的對象,在業內很受尊重。

當一個記者,在體力和腦力上要付出很多,當一個香港的記者,要付出的是雙倍的體力和腦力,這也是香港媒體競爭的激烈情況所決定的。記得年前在維多里亞公園,做特首曾蔭權的直播的時候,記者和攝像師就像洪流一樣,圍着曾蔭權,大家都是想要搶到一個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記者都被踩爛了鞋子,甚至連褲子都被扯破了。

專題部——專供我啃帶子的聖地

專題部一週出兩檔節目,一個叫《香港刺針》,由樑文道主持。專門針對熱門的事件,主持和嘉賓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形式有點類似鳳凰臺的《鏘鏘三人行》,不過不同的是,《香港刺針》的節目裏面還會插入記者對這個談論的題目做製作的外拍,另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不是單純的talk show。另外一個是《時事寬頻》,是類似於香港電臺的《鏗鏘集》的一檔專題節目,相對《香港刺針》來說,《時事寬頻》的題材更爲廣泛,可以是當前的新聞熱點,也可以是歷史人文,科學技術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時間只有一週,但是對於我來說,這一週的收穫特別的豐富。專題部對於我來說,像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讓我靜下心來吸收他們前人做過的專題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疊有小山高的紀錄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來,可以看差不多7、8個小時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覺得累,反而一邊看,滿心歡喜的寫筆記,抄下他們好的製作方式。一個星期下來,寫滿了一個筆記本。

有時,在記者們有空的時候,會跟他們交流國內和他們不同的製作方式,看到一些他們做的很棒的專題,例如中國戲曲、SARS系列,醫護前線系列,還有一些國內目前還沒有辦法涉及的區域的專題片,都會問他們整個製作的方式,如何採訪,怎麼確定整個片的結構,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過程中,實踐的機會很少。但是在看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識,新的專題片製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時間,更可以靜下心來回顧實習過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來不及消化的東西,重新消化。對於我來說,這一週,也是自己進步最大的一週。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採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實習後感:例如說,剛開始採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於絕對,令到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後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採訪對象,手忙腳亂,一拿麥克風,學到的東西就丟掉了一半,心裏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麼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說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後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爲,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麼自己不熟悉的採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港聞部裏,給我感受最大的一點就是壓力。無時無刻都感受到壓力。在香港一個這麼小的地方就有那麼多的媒體,一條新聞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記者,通常都是行家爭相交流的對象,在業內很受尊重。

當一個記者,在體力和腦力上要付出很多,當一個香港的記者,要付出的是雙倍的體力和腦力,這也是香港媒體競爭的激烈情況所決定的。記得年前在維多里亞公園,做特首曾蔭權的直播的時候,記者和攝像師就像洪流一樣,圍着曾蔭權,大家都是想要搶到一個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記者都被踩爛了鞋子,甚至連褲子都被扯破了。

專題部——專供我啃帶子的聖地

專題部一週出兩檔節目,一個叫《香港刺針》,由樑文道主持。專門針對熱門的事件,主持和嘉賓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形式有點類似鳳凰臺的《鏘鏘三人行》,不過不同的是,《香港刺針》的節目裏面還會插入記者對這個談論的題目做製作的外拍,另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不是單純的talk show。另外一個是《時事寬頻》,是類似於香港電臺的《鏗鏘集》的一檔專題節目,相對《香港刺針》來說,《時事寬頻》的題材更爲廣泛,可以是當前的新聞熱點,也可以是歷史人文,科學技術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時間只有一週,但是對於我來說,這一週的收穫特別的豐富。專題部對於我來說,像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讓我靜下心來吸收他們前人做過的專題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疊有小山高的紀錄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來,可以看差不多7、8個小時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覺得累,反而一邊看,滿心歡喜的寫筆記,抄下他們好的製作方式。一個星期下來,寫滿了一個筆記本。

有時,在記者們有空的時候,會跟他們交流國內和他們不同的製作方式,看到一些他們做的很棒的專題,例如中國戲曲、SARS系列,醫護前線系列,還有一些國內目前還沒有辦法涉及的區域的專題片,都會問他們整個製作的方式,如何採訪,怎麼確定整個片的結構,等等。

在專題部的實習過程中,實踐的機會很少。但是在看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識,新的專題片製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時間,更可以靜下心來回顧實習過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來不及消化的東西,重新消化。對於我來說,這一週,也是自己進步最大的一週。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採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實習後感: 在實習結束的最後一天,採訪主任請我們幾個實習生聚餐。在餐上,他對我們說了一番話,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說,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並不重要,在於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經見過不少人,在剛起跑的時候,跑得比別人快,但是中途因爲誘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開始跑不快的選手,他們一直都在堅持着,跌倒了再爬起來,跌倒了再爬起來,一直跑到終點。

我想,這段話,不單單是對於一個記者來說,也是對於人生來說的。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麼跑,都在於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七

一直以來,我都很熱愛廣播電視。於是執着於心底的那個夢想——讓聲音透過電波傳達思想,用聲音的魅力去溫暖靈魂。回憶在**市**區廣播電視局實習的時光,心中滿滿的全是感激。這段時間經歷了很多,當然,成長了很多。

我是七月初進入**市**區廣播電視局開始實習的,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覺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漸漸熟悉了,才發現其實也其樂融融。回顧走過的點點滴滴,讓我親身體會到作爲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艱辛,也讓我對新聞的、工作者有了新的認識實習不僅增長了我的社會閱歷,拓寬了我的社會實踐面,也提高我的新聞採學寫習能網力。

因爲我在學校的院報資訊版當記者,所以對於媒體的流程還是有一些認識的,剛進到實習單位的我渴望能夠在這段時間裏最大可能的學到最多的知識,自己準備了一個記事本,對於剛剛纔開始實習的我們來說,採訪中的記錄也是很重要的,或許老師在採訪中不會記太多的筆記,那是因爲他們已經有着很豐富的經驗,而對於剛剛起步的我們來說,筆記對於後來的寫作是大有作用的。記一記自己心裏踏實,回去寫稿也全靠它了,所以我全仰仗着這個小本子。感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時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實際的採寫中去,理論和實踐脫節。在學校也學過關於採訪方面的技巧,寫電視新聞稿子的時候他們總是教我固定的結構,但是慢慢習慣了才覺得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爲自己得知之甚少感到羞愧,爲自己的無知感到後悔。

這次實習我不僅參與了採訪的實際過程和寫作,也開拓了視野,見識社會各界人士工作言談。作爲地方電臺,報道的內容僅爲當地的社會經濟服務,作爲政府和民衆的傳聲筒。我們的記者就站在本地居民的角度上選擇與百姓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來報道。對於同一個事件,怎樣抓住事件的關鍵,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聞稿的寫作必須是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必須交代起因、過程、結果。新聞業務能力方面,爲優秀的新聞報道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好的新聞題材,好的採訪技巧,好的寫作手法。例如採寫會議新聞的主要流程是:告知採訪內容——參加會議——拍攝會議畫面——寫新聞稿——後期製作——局長審覈,通過後才能播出。還有采訪人物,訪前準備和採訪計劃是一個採訪進行前不能不重視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瞭解採訪對象,只有這樣,我們和採訪對象纔會有更多的交流,也纔有可能挖到獨家和更深層次的報道。短短的一條新聞卻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每個成功都來之不易。另外,在報道中,不僅數據不能絲毫誤差,領導的名字也不能有差錯,否則就可能弄出顛倒主次的笑話。從將來的就業計劃來看,實習不僅可以加強實際操作能力,也是檢驗自己能力的機會。

通過實習我總結了以下幾條經驗,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我能領悟這些經驗,將會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作爲一個新聞人,應該擅長主動和別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實習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面對沉默不語的尷尬,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與別人主動交流,在工作的時候同樣也要積極主動地與同事交流。在今後的社會工作中,注重的是團隊精神,而且我還必須去幫助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幫助已完成工作。

第二,工作時一定要一絲不苟,認真仔細。對待每一條新聞審稿一定要小心謹慎,有時候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不僅僅使自己的工作進程受阻,還會影響廣播播出的新聞質量,因此認認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顯得尤其重要。

第三,日常工作都會比較繁瑣,枯燥,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虛心的向人學習,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及時的與他人溝通。趙主管在這方面幫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導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自己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新聞稿件寫法技能。

第四,善於觀察。敏銳的觀察力,應保持清醒的頭腦,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風起於青萍之末”就能聞風而動。新聞要有時效性,作爲新聞人就應時時刻刻留意身邊發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聞點的訊息,這樣才能及時挖掘新聞素材,透過現象抓本質,寫出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新聞稿件。

第五,擺好心態非常重要。衆所周知,記者是一個特殊的職業,也是一個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職業。記者的職業特點使他上可以接觸賢達名流,下可以結交平民百姓。所以,記者不但要有一種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還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

實習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一次綜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是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新聞實踐結合起來的機會,是我們走進生活,接觸社會,學會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作爲新聞專業的學生,我們都希望通過實習來提高自己的實地採訪能力和寫作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爲今後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在理論聯繫實際方面有很大進步,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不曾學到的知識,“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將理論付諸於實踐才能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於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也破除了電視臺的神祕感。使我熟悉了新聞採編製作的一系列過程,使我瞭解到新聞記者編輯的工作性質和作爲一個新聞工作者應具有的素質。在與工作人員的交流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技巧,而且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另外,此次實習,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自己專業知識的匱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識涉及面也特別的窄,有些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所處的範圍有什麼涉及面,根本無從下手,後悔自己在學校沒有學到足夠的知識。

在實習過程中我還翻看了一些傳媒方面的點睛之作,聚集了國內傳媒研究與運營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共同編撰的《20xx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中對來年中國傳媒產業的走勢進行了科學分析,和以往相比,去年,20xx年的傳媒業大事頻出,熱點不斷,所以“化危爲機,尋求轉機”作爲20xx年傳媒業發展探索的主題。通過此書我認識到了傳媒產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新興產業,規模和結構都在發生迅速變化。傳媒見證着中國三十年的發展,而傳媒產業本身在三十年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也恰恰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和具體成果之一。我認爲,大學期間不要好高騖遠,要打好基本功。大學階段的學習紮實與否,認真與否,與未來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

此次實習雖已結束,時間也不長,但卻有重大的意義。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並鍛鍊了我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不管將來會怎樣,這都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這些難能可貴的經驗對於我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同樣也是今後最值得回味的經歷之一。感謝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不吝賜教和大力幫助。只要想到生命中有你們相伴,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就有足夠的勇氣揮出一道屬於自己的靚麗風景。實習的生活是短暫的,但是經歷卻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