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提綱人教版(多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提綱人教版(多篇)

歷史學習方法 篇一

一、要會看書

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乾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裏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1.看標題,目的是爲了尋找線索,瞭解每一課的結構;2.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3.看課內和課後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啓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複習時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於歸

歸納是指將衆多的或零散的歷史知識,按其同類進行梳理,可長可短,並不一定非依賴老師。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善於“自得其法”上面,歸納的好,條理清晰,棄繁就簡,效果自然就不尋常。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介紹唐文化的這一內容時,有學生製作了下面一個簡表。這樣全新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段歷史知識。

三、理清線索

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絡,這種網絡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絡。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複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製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提綱 篇二

第一課考點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於: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誌

3、分封制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爲表裏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難點: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1、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稱號的由來 ②皇帝制度: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皇權至上、皇帝獨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縣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

第一、它是以皇權爲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

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國與家同治 ②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頒佈秦律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③統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初步奠定祖國疆域,鞏固國家的統

一 ③形成以華夏族爲主體的中華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人民的專制統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2對後世的影響: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爲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第三課考點

重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漢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時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點:不斷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職權,進一步加強皇權。

5、宋朝的“二府”: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

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

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

7、中國省制的開端是:元朝時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

郡縣制秦朝——郡國並行制與州郡縣三級制漢——州縣兩級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它的發展軌跡。

2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中央。

第四課考點

重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中國宰相制度的廢除是在:明太祖時;

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君主專制強化

2、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後,爲了減輕皇帝工作壓力增設了:內閣;

3、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

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牢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並無決策權。

4、區分明朝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內閣制的本質不同:

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繫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5、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峯的標誌是: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

6、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積極作用: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爲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障。

消極作用: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怎麼學好國中歷史 篇三

1、重視教材、全面掌握

“萬變不離其宗”,想要學好國中歷史,就需要重視教材、課本。現在使用的歷史教材,知識章節、知識結構很清晰,方便學生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學會歸納各章節、各部分、各版塊的知識點,要清楚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考點,將知識點分類記憶,這樣纔會有效學習。

2、透徹理解歷史概念

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總是“囫圇吞棗”“半知半解”,如,新文化運動,很多學生知道它發生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爲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但在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時期下,其社會的文化思潮、詩人創作了什麼詩作、作者發表了什麼作品,都不清楚。這也證明了,學生在學習時,對概念的理解不透徹,不懂的深入研究歷史的真實概況。

因此,想過學好歷史,就必須將課本內出現的每一個概念,深入透徹理解,並學會延伸思考,積極查找資料、翻閱相關書籍,瞭解清楚歷史的宏觀與微觀“面紗”。

3、學會反問

學習到任何知識點時,都要學會反問自己,事件爲何發生?發生時社會處於什麼樣的現狀?事件產生對經濟、文化、政治局面、思想都造成了怎樣的變化?事件涉及到了哪些人物?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反問,達到對知識的深入思考,這樣的思維模式,會幫助學生在考試中熟練解題。

4、增加課本學習

除了日常在校的學習外,學生還可以抽出時間,通過觀賞紀錄片、人物傳、歷史節目,像是《百家講壇》此類的視頻節目,來增加歷史知識。當然,翻閱相關的歷史書籍也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