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弘揚民族傳統傳承文化精髓 傳承弘揚中華民族精品傳統文化(精品多篇)

弘揚民族傳統傳承文化精髓 傳承弘揚中華民族精品傳統文化(精品多篇)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一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深邃底蘊,這千年的厚重的文化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鬥拼搏着,在世界的勳章牆上嵌上中國人的印記。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國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都鮮爲人知。爲了讓更多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國家相關部門羣策羣力傳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廣電局的,有人就通過製作多檔文化類節目,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如:由中央電視臺推出《朗讀者》董卿擔任製作人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又如:由科教頻道自主研發的大型演播室季播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是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爲宗旨,邀請全國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參與詩詞知識比拼。這個節目充分反映詩詞文化在全社會的繼承發展。再如由江蘇衛視、北京天潤農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聯合制作出品的歷時3年的'《茶界中國》。這檔節目不僅講好了中國故事、傳遞了中國聲音、塑造了中國形象,更是爲中國的製茶行業開闢了新的發展道路,站在全球的視角爲中國茶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作爲中國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茶人的執着和堅守,代表着中華傳承的匠人之心。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有意義的、有內涵的電視節目正傳承着中華的傳統文化。這些節目將沉睡的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以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在觀衆眼前,贏得了各類觀衆的一片叫好。正是在這叫好聲中,那些沉睡的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得以了傳承。而這些製作人就是真正的傳承人。

有的人看着他們火了,榮耀了。他們也想來蹭一蹭“文化熱”。是的,他們確實是蹭蹭。他們也只能蹭蹭。於是有所謂的大師講《論語》,有所謂的大師講“養生之道”,有了所謂的大師辦“國學班”。他們用着斷章取義的伎倆,祈禱着聖人的光輝能散射出來的一點點榮光在他們無人問津的節目裏。的確,他們做到了。他們騙取了部分觀衆的關注。但是這是不長久的,因爲他們從來沒有正真去靜下心來去品味孔聖人的《論語》,他們是打着“文化”的僞旗,用所謂的“文化”譁衆取寵。雖然不久就被精明的觀衆揭開了他淺薄無知的本質。

但是他們名不副實,譁衆取寵的行爲不僅玷污了聖人的思想,更可惡的是誤導了人們的思想,又特別是學生們。還有那隻爲追求收視效果卻不尊重歷史的影視劇,更錯誤的引導了孩子們對歷史真相的瞭解。這些行爲對於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極其不利的。他們的行爲是可恥的。他們不是正真的傳承人。

那麼,怎樣才能做像董卿等人那樣正真的傳承人呢?請你銘記: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們經得起歷史和現實的推敲。要想把他們發揚光大,同學們必須得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要有“匠人之心”,這樣你纔會是一個正真的傳承人。

同學們,加油吧!用你們的勤奮和智慧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做一個真正的傳承人。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二

石頭再硬,經過歲月的打磨終將化作一捧沙被風吹得消散;河水再廣,經過歲月的晾嗮終將乾涸;花朵再美,經過歲月的摧殘終將枯萎。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都會因爲歲月的流逝而發生改變,或完全變了模樣,或迎接死亡。文化,在歲月的打磨下卻長久的保存下來。但也不免有所遺失。在磨難裏留下來的,都經歷無數風雨陰險,在改變下變得更加厚重,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它的地位。而那些不幸遺失的,卻在磨難中被歲月帶走,連痕跡都被風吹走了,他們沒能留於人們心中。

文化是需要保護的,更是我們需要傳承的。前不久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就很好的`向我們展示了文化傳承的意義,令我們記憶深刻的是其中一期節目中所講述的一羣不平凡的人----麥客。這其實只是一個平凡辛苦的割麥子的職業。但這個職業的從事者,麥客,卻是不平凡的。因爲他們是這個文化的傳承人。可惜,這個文化的傳承也許要就此中斷了,像那些被風捲走的沙一般,9變得無人知曉。據悉,中國現在的麥客數量已寥寥無幾。因爲時代在不斷變化,發展與進步,一些低效率的工作終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時代的機器,所以麥客這個文化的隱沒也在所難免。在節目中,一些反存的麥客這樣說到;“這個工作苦,累,效率也不高,畢竟是人工收割,相比之下,機器的確快許多。但是,我們熱愛這個工作,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種文化。它已經難以割捨。我們所期望的不是收入有多高,而是能將這份文化永久的傳承下去,僅此而已。”幾個農民的幾句簡單的話語,卻足以體現文化的內涵。

文化當然還包括學習方面。中國幾十年的文化思想,老子,孔子等諸多歷史文學家爲我們文化的傳承做出了貢獻,使中國文化得以在世界上有所成就。近期,傳統文化進考場的理念在日益更新,這對於學生來說似乎有些苟刻了,但這讓新一代的青年能更好地瞭解文化,深入文化,爲文化傳承做出貢獻。

被風吹化的石頭至少還有沙的足跡,乾涸的河水經歷大雨的洗禮將飽含生命之水,枯萎的花朵留下的種子又將盛開下一個春天。歲月帶走了什麼,又留下什麼。傳統文化同樣也會在歲月中再次綻放新的生命活力。而我們將把這傳統文化一直傳下去,讓先輩的英靈自豪的感慨:歲月故消逝,文化駐我心。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心得體會 篇三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爲的選擇。進而言之,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傳統是本民族一直以來依賴並延續的生活習俗、人文理念、審美觀點等等綜合在一起的民族根本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是現代人們社會活動的行動指南和道德底線,居家在外接人待物行爲處事的準則,人生幸福社會和諧人類進步的保障。

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爲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許多的傳統文化被逐步淡化了。

由於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的畸形,導致在這一段歷史上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次質疑。中體西用?全盤西化?持這些觀點的人在歷史上不是少數。到了現在,聖誕節,萬聖節,這些西方節日甚至要比某些本來重要的傳統節日更加隆重。當然這也是商家炒作的結果,但無疑,許多人已經出現了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爲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薰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係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

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爲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爲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瞭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爲“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爲“朝聞道,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範。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實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爲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爲“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係着現在與未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的主體是物質豐富的創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可見,傳統文化對於現在日益浮躁的社會風氣有相當強的調節作用。然而,許多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分析僅侷限於孔孟之言,缺乏實踐精神。對於當今這樣一個已經存在道德失範問題的社會而言,傳統文化所體現出的修養方法更突顯出其必要性。只有當每一個人都自覺的以傳統文化的要求來約束自己並且努力地去結合實際來更新傳統文化,社會的道德水準和道德意識才會得到一個很明顯的提升。再審視當前社會,由於人員流動性加大,我們很多時候都處於一個“陌生人社會”,沒有熟人,也就缺乏了一種輿論壓力,在這樣一種社會中很容易養成肆意胡爲的習慣。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更要重視自身的修養,我們要養成一種理想的道德人格憑藉自己的`內心信念,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依靠傳統文化教給我們的做人方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並付諸行動。

傳統文化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種修養功夫,是一種自律品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傳統文化在道德修養方面的實踐,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永遠不會因時代變遷而失去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