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起源 篇一

認爲源於紀念屈原。

民間普遍認爲,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說也是有一些歷史根據的。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鱉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傷害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看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怪,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散失,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了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這種習俗傳播至華夏各地,使這一民俗文化由各族人民共享,屈原之名盡人皆知。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的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江浙人大都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平王所殺,伍子胥化妝逃亡,奔向吳國,受到吳王闔廬信用,成爲吳國重要朝臣和大將。後來助吳伐楚,五戰而攻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掘墓鞭屍,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在伍子胥、孫武訓練、指揮下士氣高昂,百戰百勝。吳國與越國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吳王夫差許之。伍子胥高瞻遠矚,建議夫差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輔伯嚭接受越國賄賂,經常在夫差耳邊讒言陷害伍子胥。在伯嚭的蠱惑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令其自殺。伍子胥本爲忠良,憂國憂民,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國京城的東門上方,讓我看到越國軍隊是怎樣入城滅吳的”,以提醒國人對越國的警惕。伍子胥自刎死後,夫差聽到他的遺言不僅不警醒,反而大怒,命令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袋子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江浙人相傳,端午節在江裏劃龍船、賽龍舟等活動是紀念伍子胥的。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還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死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尋找。尋找了十七天未果,在五月五日,曹娥投入江中尋父。五日後,曹娥雖死,但仍抱着父屍浮出水面。鄉民傳爲神奇,稱讚她是孝女。繼而曹娥事蹟傳至縣官耳中。縣令度尚爲曹娥立了碑,並令自己的外甥、才子邯鄲淳作誄辭加以頌揚。

端午節由來 篇二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萌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因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端午節的介紹 篇三

古籍中記載,唐朝的糉子除了用粳米之外,還有粟子、大棗等配料。唐朝京城長安的百姓在端午節時常吃一種特殊的“百索糉子”。人們通常把糉子纏上許多色彩絢麗的絲線、編織着花紋的草索,所以稱之爲“百索糉子”。而且這天,唐朝長安的皇宮中還往往要趕製出許多粉團糉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去射,誰射中就送給誰吃。

賽龍舟。相傳因屈原當年投江後,曾有許多的船隻前往打撈,漸漸就形成了在端午節賽龍舟的風俗。唐朝也不例外,當時,在南方過端午節就有賽龍舟的風俗。

唐朝的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常要身佩五色絲線編成的綵帶,這種五色絲線編織成的綵帶稱爲“長命縷”、“五色縷”、“續命縷”。每到這天,唐朝京城長安的女子們喜歡在身上佩戴五色絲線編成的綵帶。當時民間流傳着佩上這種帶子可以延年益壽的說法。唐朝大臣權德輿曾因在端午節得到過皇帝賞賜的五色彩帶,他就欣喜地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真實地描繪了端午節佩戴五色彩帶的習俗。除了在身上佩戴五色絲線編織成的`綵帶,唐朝的人們還喜歡在端午節用數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絲條,縫成圓圓的鐲子的模樣,給孩子們戴在手腕和腳腕上,據說這樣可以祈求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唐朝的端午節在民間還流傳着互贈禮物的習俗。人們總是要互相贈送彩絲編織物或其它物品。唐太宗李世民在端午節時贈給大臣長孫無忌和楊師道絹扇時說道:“庶動清風,以揚美德。”唐朝的端午節期間,親戚朋友以及同僚、同學之間,互送禮物,已經蔚然成風。

更有趣的是,唐朝的端午節還有送肚兜的習俗。肚兜又稱“裹肚”、“護肚”,因此這種風俗又稱爲“送裹肚”。肚兜是用紅布剪成橢圓形的,上面有繡花圖案,肚兜的大小剛好護住孩子的腹部,肚兜上有帶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帶子捆在腰間。因爲端午節後,天氣逐漸炎熱起來了,孩子晚上睡覺戴上肚兜可以避免受涼感冒。人們還特意在肚兜上繡蟾蜍或五毒的圖案,用以避邪,驅除毒害。

此外,唐朝的端午節還有給皇帝制作進貢銅鏡的習俗,這是唐朝的制鏡工匠的一個獨特習俗。每年端午節的正午時分,唐朝的制鏡工匠就在揚州的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專門進貢給皇帝,稱爲“天子鏡”。對此,唐朝詩人白居易在《百鍊鏡》一詩中寫道:“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爲一片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

掛鏡——東漢張衡的《論衡》提到在端午這天午時以銅鏡磨礪生光,作陽燧向日取火。唐代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爲“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見《唐國史補》)。現在有些地方仍流行於端午節在門前掛鏡驅邪。

桃印——端午也以桃印爲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上古神荼、鬱壘祛鬼門神之傳說。以桃刻印,亦爲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爲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懸鐘馗像、昧符、吉祥葫蘆等均類此。

葫蘆——《燕京歲時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這是清代之俗。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爲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意爲“倒災葫蘆”。

炒五毒——江蘇中部以韭菜、茭草(或金針菜)、木耳、銀魚、蝦米等(象徵蟾蜍、蠍子、壁虎、蛇、蜈蚣等五毒)同炒,過去是端午的必備菜餚,但現在已少見。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以辣椒、蔥、姜、蒜、香菜五種有刺激的東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館都可以點到此菜。河北等地則吃“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端午節各爐食鋪有“五毒餅”出售。

打午時水——臺灣在端午節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大甲鎮砧山上的劍井,傳說是當年鄭成功插劍禱泉的地點,又相傳鎑砧山盛產各種靈藥仙草,於是每年端午節,劍井旁邊爭汲午時水的人總是擠得密不通風。但河北有些地方則忌端午節打井水,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往往於節前預汲。

鬥草——《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樑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羣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我們兒時多用車前草的花軸,),相互交叉成“十”字狀,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爲勝。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躲端午——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孃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已有,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鴨蛋絡子——江蘇一帶端午節孩子興掛“鴨蛋絡子”,一般是將與棕子一起煮熟的鹹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似亦“百索”遺風之一種。

吃十二紅——過去,在南京一帶流傳“端陽十二紅”的說法,用紅色(或近於紅色的黃、橙色)的花卉、水果、菜餚如雄黃酒、黃魚、鹹鴨蛋、火腿、油爆蝦、燒鴨、莧菜、玫瑰砂(糖)、月季花、石榴花、櫻桃、枇杷等作爲在這一節日裏人們欣賞、品味的物品,以烘托端陽的節日氣氛。

端午節吃什麼好 篇四

1、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着亡國之痛,與五月五日投江自盡,岸上的漁夫和百姓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當時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食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此以後,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糉子、划龍舟。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天只吃半個或一個,每天吃糉子別超過50克,也就是半個或1個。尤其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貪多貪涼,最好分小塊多次食用。有些商家賣的迷你糉就是不錯的選擇。

2、黃鱔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糉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裏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蔘”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鱔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多,鱔魚死後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爲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黃鱔用開水焯燙,可以洗去外邊的粘膜,煮出的湯可減少腥味。

3、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先把米放到水裏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裏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裏,用木極反覆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

4、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爲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爲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着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麪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麼簡單的飲品爲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爲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但是,現代人發現,雄黃酒含劇毒物質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黃酒了。不過,因雄黃具有抗菌、解毒、燥溼功效,故到了端午節這天,還會有人家會以雄黃爲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黃薰條的,希望用來避邪和預防蟲蛇傷害。

10、吃麪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麪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11、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12、葉子餑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歷史頗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衆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葉子餑以糯梗兩種米磨成粉做成,屬蒸制食品,通常單個餑是一巴掌長左右分爲甜和鹹兩種口味餡料隨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餡的一般爲甜味放餡料的則視各人胃口而制。做葉子餑通常是採用芭蕉業,糉子葉竹葉等具有清香味的葉子包着蒸出來的餑泛着淺青色。葉子餑的特色就是色澤嫩亮口感細軟香糯不粘牙。

端午節的習俗 篇五

1、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2、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3、放風箏

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風箏,稱爲“放殃”。

4、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

長沙端午節有什麼民俗 篇六

踏百草

踏百草是在初五的早晨進行,人們或赤足或穿上新做的布鞋,在有露水的草叢中行走,直到足部沾滿露水爲止。民間以爲,端午節百草都是藥,草上凝聚的露水也具有祛熱毒、去溼熱的作用。

鬥百草

鬥百草一般在野外踏青時進行,大人鬥草,或以花草之名相對,以較各人的文化修養之高低,或以各人採集花草的品種多少爲勝負。

大蒜子煮片糖

因孩童“火毒甚重,易生癤瘡”,端午日,過去長沙城內家庭最重讓小兒敗毒。有老人爲預防兒童在夏天易生沙痱子和癤子,往往在端午之日,以大蒜子煮片糖,讓小孩食之,據說可保孩童一夏難生沙痱子和癤子。

灑雄黃酒、點雄黃蚊香

大人於端午當天,還常往房屋角落遍灑雄黃酒或蒜籽水,據說可最大程度殺滅角落裏的蚊蟲蜘蛛等毒物。

艾葉水爲小孩洗澡

端午五月五,亦稱衛生節,老長沙講究“蓄蘭而浴”,大多數人家在這一天把艾葉子、石菖蒲、葛藤、大蒜肉煎水,晾涼,午時把細伢子泡在腳盆中洗浴,以保證細伢子在夏天不生沙痱子,長得乖。也有用菖蒲、艾葉、楓球子等簡易植物熬湯讓小兒洗沐的,據說可除百病。

賽龍舟

賽龍舟是長沙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湘江曾爲長沙端午龍舟主賽區,因明、清及民國政府爲防止鬥毆多次禁止湘江長沙段龍舟競渡,瀏陽河在晚清民初,已成爲長沙龍舟競渡最重要賽區,傳統風俗也得到較完整保留。

端午節的習俗 篇七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爲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