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一

一、摩擦起電”一節課。

以前用舊教材上過自以爲十分熟悉了但在備課過程中自己一遍遍地閱讀。研究教材才發現新教材改了很多把以前三節課的內容壓縮成一節內容。而且把摩擦起電的原因的內容刪掉了。這節課是國中物理電學局部的第一節課摩擦起電雖然學生在國小自然常識中已經學過但是在國中階段有必要從頭講起。因爲從電的發展史來看人們首先得到的是靜電知識從電學系統來看靜電是電學的基本知識所以學好這局部內容可以爲以後的電學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開個好頭就顯得非常關鍵了。如何上好這節課需要動一番腦筋必須做到教學內容、實驗、學生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尤其各局部知識的銜接和過度上要做到自然。

二、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個好的教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而是教會方法。教師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爲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的習慣以便把自己的教學理念更好地貫穿在教學之中。課上課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一點平時自己在教學中堅持得還好課上顯得比較輕鬆學生學習效果也較好。讓學生做實驗探究時教師要做適當的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並提高課堂效率學生明白了就無需老師再講了。而我這節課中由於我校沒有足夠的實驗器材沒能分組實驗只是做了演示實驗而且講的較多沒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動手做實驗去探究這是以後要加以改進的地方。

三、學無止境不斷完善提高教學水平

1、在學生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時應該讓學生先討論一下實驗方法。在這點上沒有設計好應該事先做好學案或用小黑板列成表格在做完實驗後讓學生把實驗現象填寫下來。做課過程中的實驗現象較多學生記不住歸納起來就顯得亂了些也容易出現偏差。

2、這次講課中用絲綢摩擦玻璃棒效果不好這主要是跟溫度有關另外再加上自己手上有些出汗但實驗效果還算不錯。

3、課堂達標檢測未能安排好。

4、語言上還要更精練些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表達的時間。

5 板書書寫過程中由於有些緊張出現一個漏字還好並不影響知識的準確性這方面以後還要加強鍛鍊。

總的來說感覺這節課整體上很多不足,得到了歷練收穫很多對自己以後的教學提高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二

力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儘可能的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習新知識,一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二可以很好的化解學習難點。力的作用效果,其實學生並不陌生,只是他們從沒系統的去學會概括和小結。我通過讓學生利用身邊小器材結合自己已有的認識去總結歸納力的作用效果,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從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力的三要素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我讓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和實驗,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只是這裏發生一個讓我沒法預料的事情,就是一個比較頑皮的男生通過藉助女孩的頭髮演示力的三要素,這讓我始料不及,但孩子很認真,

我又不能夠立馬批評他,還好我們班的孩子很團結,所以我藉助於其他學生的嘴,告訴他他的這種做法我們是不贊同的。總體來說,已經實現教學目標,但仍然存在不足,比如教學語言應該更加精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這方面努力,已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三

對於《重力》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前一節學過的力的知識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後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用在座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係,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於重力的方向,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後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並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麼,它與“垂直向下”的區別。通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後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爲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

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的特點

一、立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設計

1、讓學生從熟悉的瀑布圖入手,引導學生抓住圖中的主要信息,大膽地提出問題。

2、放手讓學生進行猜想,並建立假設,討論確定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係的正確假設。

3、讓每個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小組討論確定教理想的方案。

4、進行實驗,檢驗假設,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探究過程。

5、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通過組內討論,組際交流,得出結論。

二、在創設情景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1、引入新課時,提供瀑布圖,讓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各種問題,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2、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得出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在讓學生判斷,結果利用已有知識不能解決問題,產生了矛盾,讓學生進入學習重力方向的狀態中。

3、通過情景變換,讓學生建立:從掛在鐵架臺上的鉤碼無論怎麼傾斜細線都處於豎直方向,由此轉換爲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歸納的思維方法。

4、讓學生完成對重力和質量關係的探究,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和處理數據能力。

5、讓學生算自己的重力有多大,直接應用了重力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通過想象沒有重力可能會出現的現象,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豐富的想象力,體會到重力的存在意義。

7、通過重垂線的學習,學生很快聯繫到建築業。藉此我們就可以當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重垂線儀器,由此及彼設計水平儀,實踐證明:學生對設計、創造相當感興趣,當堂,學生就設計了好幾種不錯的方案。別忘了讓學生課後延續他們的創造夢想。

三、本課體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1、科學教學中需要大量的自然圖片作爲問題的來源或知識的鋪墊,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容量大的圖片可以節省時間,效果顯著。

2、科學教學中需要結合前沿科技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達到立即搜索,立即呈現,學生興趣立即被激發。如太空中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四

教學滑輪這一課的時候,我在課上發現許多的問題。我進行很長時間的思考,我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下面的問題——多鼓勵我的學生。學生的在活動研究的過程出現許多的問題,有很多的我沒有預料的到的。比如象滑輪的輪槽穿線,使用測力計方法等。我想出現這些的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沒有接觸過,動手的能力不好。一開始學生出現這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在這個的時候,老師應該多加的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就會有興趣和信心的進行進行探究活動。但是我當時發現學生在我演示了一遍之後,還是沒有學會方法,我非常的生氣,進而訓斥了幾個學生。然而這一訓斥的後果出現了,學生對於活動就比較的懶散了,沒有興趣進行操作及探究。

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老師我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心態,在心態上進行磨練自己。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的積極的興趣。對於學生在活動和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予以諒解和鼓勵,這纔是比較正確的處理方式。教學和學習,就是學生在錯誤中,在失誤中進行探究,進行學習知識和技能,進行積累經驗,進行磨練學習心態,進行提高學習興趣的。

我想學生在學習中,一些簡單問題和事項,他們不會操作或者是不知道,還是因爲他們有個別的同學沒有認真去聽。因此我想在學習中,我要再引導學生進行聽的方面進行想法設法的進行引導。

八年級物理《滑輪》教學反思4

本課將研究“滑輪”這一新的簡單機械,通過教學,研究定滑輪、動滑輪工作時是否改變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兩個特徵。此課教學,同樣應讓同學分組動手操作,可將原來機械實驗盒中的有關器材作爲分組實驗資料供同學使用。

1、在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一邊掛着鉤碼當重物,一邊掛上鉤碼當所用的力。有同學會認爲定滑輪費力,因爲要用三個鉤碼的力才幹提起兩個鉤碼的重物,教師應對此予以引導,可在兩邊各掛兩個,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說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堅持在一定位置上,從而使兩邊的力量達到均衡狀態,說明定滑輪即不省力也不費力。(假如算上摩擦因素,那還是有些些費力的)

2、在研究“動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當重物只爲一個鉤碼時,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動滑輪的重量,尤其是那種鐵質的動滑輪,不然會發生較大的實驗誤差而誤導同學。在這個實驗中,鉤碼數越多,直觀認識中的省力效果越明顯,甚至有同學在彙報時,能發現用了一個動滑輪後,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課實驗,包括6、7課實驗,均需要使用彈簧測力計,因此,教師課前應好好檢查一下彈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將極大影響課堂同學實驗活動的開展。我在課前準備彈簧秤時,發現20多個彈簧秤居然只有兩三個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鬆動而導致彈簧脫離,不得不一一拆開進行修復,花了一箇中午的時間。還好極早準備極早發現,不然上課時就只能做演示實驗了。這次經歷也提醒我,上課所需的資料應提前準備,並進行細緻檢查,以免誤事。

4、最後一個考慮“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定滑輪,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動滑輪?”即是對本課教學的總結,也是爲下節課做的鋪墊,不能走過場,應讓同學在充沛討論考慮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五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節與生活接觸密切,學生的有較強的感性認識,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精心選擇事例,讓學生對聲音的產生及其傳播條件形成實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其動手動腦的能力。

學生對聲音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接觸聲音的有關現象比較多,對於聲音的產生比較容易理解,但對於聲音的傳播速度認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由於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知識,因此需要通過大量的現象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本節課利用網頁製作軟件製作網絡,彙集大量的電子課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利用電腦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興趣進行自主的探究,然後再利用學生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面,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提高了課堂效率,真正的達到了優質高效的生本愉悅課堂。

將一些學生在生活中不能常見的現象利用網絡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對重點的掌握,促進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利用媒體可以變老師的講爲學生自主的學習,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知識引導和解疑,教學效果比傳統課堂好很多。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六

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中,我發現了這樣幾個問題:

(1)雖然學生能夠根據情景提出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多少有關的猜測,但很難進一步作出浮力大小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的假設;

(2)如果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來驗證假設。

限於學生的能力,只有極個別小組能順利完成,而大部分小組連實驗方案都未弄清,只是模仿別的小組,動動手而已,這樣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又無法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於是在第二個班級開展實驗課的時候在我對原先的教學設計作了這樣的處理:(1)在學生提出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多少有關的猜測後,由教師直接設問“那麼浮力大小是否就等於排開液體的多少?”,通過對“多少”應該是指哪一個物理量的討論,引導學生進一步作出浮力大小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的假設。

(2)在實驗前安排學生討論、交流實驗方案,一方面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思維碰撞,可以逐步優化實驗方案;另一方面也爲一部分存在困難的學生理清思路、明確操作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改進方案確實起到了提高探究活動的效果和效率的作用。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探究活動的組織和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應該循序漸進,由簡單到複雜,從有序到無序,探究活動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讓學生一步進入較高的探究要求,就會使學生迷失方向。另外,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教師決不應該是一位旁觀者,應該是參與者、學習者、組織者、指導者和評價者,學生的探究應當是在教師適時、適度的引導下進行。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七

如何引導學生從複雜的物理現象中發現並找出產生現象的原因和規律,保持並不斷提高他們參與探究物理現象的興趣與熱情,使學生愛上物理課,是我始終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節課以通過溼衣服變幹、灑到地上的水變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象,以及演示試驗塑料袋中的酒精,放在80℃以上的熱水中,塑料袋漲起來,引入汽化現象。把生活中的東西搬到課堂裏來,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科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問,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的思維,使汽化和液化兩個概念的引出順其自然。

在“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活動,又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理解研究問題的方法“控制變量法”,理解其他科學實驗以及自己從事科學活動都是很有意義的。在研究“水沸騰實驗”中,讓學生複習海波熔化實驗,討論水沸騰實驗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親自實驗,體驗探究物理規律的樂趣。

《汽化和液化》這節課的教學使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啓示;由各種看得見摸得着的現象引入課題,體現了從現象到實質,從生活到物理。通過“拓展與延伸”,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學生自己得出規律,培養了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發表見解,既體驗成功,也增強了學生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本節的授課的密度較大,主要是考慮到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剛剛學習物理的興趣而定的。

通過對自己設計的這堂課的思考,聯繫我的教學經驗,這堂課可能會在這兩方面存在問題:學生對汽化的兩種方式理解了但因練習量不夠會存在暫時無法解解釋生活中相應現象的的問題,這需要在後面的課中進一步鞏固。學探究實驗課中,我真正體驗到,新課程強調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時,就意味着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施展,創造性的解放,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的出現,絕非偶然。另外,作爲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實在是十分必要。

八年級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篇八

培養差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這裏,僅介紹我對三種類型差生進行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情況。

(一)強化自制,控制自我。

統計資料表明,由於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而成爲差生的比例較大。調查中,我發現他們的自我意識還是比較強的,有一定的評價別人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例如,在他們的心目中,物理學得好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成績優秀,觀察能力、實驗能九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都很強的學生。當問他們想不想向這個標準靠攏時,幾乎都說心裏想達到,但做起來太不容易。他們之所以想的做的不能同步,是由於不能控制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干擾。調查中還發現,這類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同興趣、情感、意志等有關。針對這類差生的特點,我做了以下一些轉化工作。

1、激發差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首先,根據物理的特點,引導差生正確認識學習物理的目的和社會意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內驅力,增強自制力。其次,在教學中嚴格把好教材深度關,注意突破難點。在習題教學中,重視物理過程的分析,並充分運用實驗的優點,採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樂於學習。

2、鍛鍊差生的意志,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差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情緒波動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難和挫折,這無疑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因爲學習是一件充滿困難和挫折的事情,物理又是一門較難學的學科。因此,我注意引導他們把戰勝困難,攻下難題當作一大樂事,讓他們在合適的練習中磨練克服困難的意志,能搞到在情景中循序漸進,合理上升,產生向上攀登的情感。通過不斷地磨鍊,不斷地戰勝一個又一個學習中的困難,這樣,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就會逐漸提高。

3、教會差生聽課,培養注意品質。

差生的另一特點就是注意力不穩定,常常被某些與上課無關的事情所幹擾。爲此,我要求他們勤記筆記,並儘量向他們多提些力所能及的_題,以引起他們的注意。此外,我還組織這類差生召開座談會,邀請物理成績好、自我控制能力強的學生言傳身教。還組織一些競賽活動。有時故意把時間搞得長些,以促使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最新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九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特別是通過對上期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發現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對學生了解不夠,對學生關注不到位。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滿足於教給學生知識和結論,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新課標滲透了STS(科學、技術、社會),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教學中,我對新課標的這兩點要求認識不夠,弱化了學生關注生活、運用物理走向社會的能力培養。如學生在試卷第2小題“對溫度的估計”與第6小題“對半導體材料的認識”兩題答對率只有58%。

2、有時課上講得太多,學生練習得太少,沒有把握好校正時機,基礎知識夯實得不牢固。

3、透鏡的應用、熱學知識理解難度較大,部分學生還是似是而非。如第35小題是對“凝華、液化、熔化”現象的分析。該題在練習時曾重點講過,特別是第一、第三小問還是原題講析,但該兩問答對率仍只有60%。而第二小問“液化現象”分析,由於變換了事件,答對率卻只有23%。由此可見,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缺失。

4、實驗探究訓練不夠。由於學校實驗配備的欠缺,教學中主要採用演示實驗和多媒體展示實驗。沒有盡力開創有限條件提供學生實驗,對學生課外小實驗利用不好,以致學生對實驗觀察、動手、分析、歸納、概括、探究能力比較缺失。如第33小題“沸騰實驗”。對於該實驗,本應進行學生實驗,教學中由於條件缺乏,只進行了演示實驗。教學中我對實驗中相關現象、規律、問題都進行了引導分析、詳細講解,而且也進行了與考題類似的練習。可是考試結果看來答對率仍不高,只有50%。由此反映,教師“填鴨式”教學遠不如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現象中歸納、概括規律的探究式學習效果,而且單純的演示、填鴨式講解、機械化訓練也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的發展。

5、對學生認知過程認識不夠。對一些知識的講授時,總自以爲很容易,滿以爲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能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而一筆帶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並不是馬上就能接受的,對於一些重點特別是難點的知識點,不但要講透而且要針對性地加強練習、加強運用。沒能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在今後,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進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繼續做好分層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積極做到分層佈置作業。強化後進生輔導。

2、全面落實知識、能力、情感三類教學目標的。認真備課,控制好講、練時間,針對性精選習題。

3、對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象,避免重點 、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象。

4、向紮實有效課堂努力。力求多種教學模式並用,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有效的學習形式。

5、注重學法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歸納法、轉換法等。加強學生對物理研究方法的瞭解,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領會,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習物理的能力。

6、注重實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