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越俎代庖的意思及故事(新版多篇)

越俎代庖的意思及故事(新版多篇)

用越俎代庖造句 篇一

1) 你總是這樣越俎代庖的爲我做事情我都有點不習慣了。

2) 你既然不是班長,就不要越俎代庖,做他要做的事情。

3) 這是他的事,由他自己設法解決,你不用越俎代庖!

4) 徐高提醒,物業公司應當明確其“管家”身份,不能越俎代庖。

5)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很多爲我們越俎代庖的人。

6) 公務人員,各有所司;越俎代庖,法所不容。

7) 法律部門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是越俎代庖了。

8) 藉由與社區合作,而非爲社區越俎代庖,比較有可能對社區產生長遠的改變,並在社區生根。

9) 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10) 它們往往越俎代庖,由一個直接行使政府權力的機構,搖身一變馬上又變成爲直接的拆遷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11) 即便無所不能的“人肉搜索”有時候會有越俎代庖之嫌,在現實中,真正的社會秩序和公平還是需要通過正常的法律手段來維護。

12) 我只是過來幫點忙,可沒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你別誤會!

13) 遇上重大比賽,他會越俎代庖地把自己忙的團團轉:確保貴賓區球票分配不失控,確保有汽車供那些需要用車的人使用。

14) 但是發展商不能將有關物業管理具體內容的條款直接規定在售樓合同中,這樣做就是越俎代庖,就是不當處分他人的權利。

15) 有朝一日再來續寫這個故事,看看原來書中的小孩子們長大後做什麼,這也許是件值得做的事情。正因爲如此,明智的做法就是現在不要越俎代庖。

16) 認清並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纔不會越俎代庖,纔不會成爲迷途的羔羊,人力資源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其應有的作用。

17) 老闆的要求不多,他只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各司其職,不要越俎代庖。

18) 有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門以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爲由,強行介入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活動,越俎代庖,成爲直接的拆遷人。

19) 尤其是現在烽火連天的索馬里,正需要一支由聯合國自己控制的軍隊進行干預,既不需要西方也不需要索馬里的鄰國越俎代庖。

20) 即使再小的事,都必須嚴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即使再小的事,如果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不可讓別人插手;即使做的對的,也不能越俎代庖。

21) 本週出爐的報告給出的診斷結論是: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相互之間應該多推心置腹,少越俎代庖。

22) 妻子一聽,頓時心花怒放,喜上眉梢,但她毫不妥協的態度卻出乎意料:“投票是個人的神聖義務,我堅決反對你越俎代庖!”。

23) 看到別人電腦的回收站溢出,也有奪其鼠標點其右鍵刪其垃圾越俎代庖之蠢蠢欲動。

24) 我一向對他很尊敬,他是一位偉大的教練,但是他的言語已經越俎代庖了,他已經適可而止。

25) 他越俎代庖的目的,是想向老闆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26) 你干預此事就是在我的責任範圍內越俎代庖。

27) 打字是李小姐的事,你怎麼越俎代庖起來了呢?

28) 越俎代庖有悖於市場經濟規則,放任自流勢必導致無序競爭。

29) 即使做的對的,也不能越俎代庖。

30) 管理金庫非我職責,我怎能越俎代庖呢?

看了越俎代庖典故的人還看:

越俎代庖的成語解釋 篇二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

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職責,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原意指人各有專職,庖人雖不盡職,主祭者也不越過戉俎去替他辦席。比喻超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

越俎代庖的成語造句 篇三

1、管理金庫非我職責,我怎能越俎代庖呢?

2、公務人員,各有所司;越俎代庖,法所不容。

3、打字是李小姐的事,你怎麼越俎代庖起來了呢?

4、這是他的事,由他自己設法解決,你不用越俎代庖!

5、我只是過來幫點忙,可沒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你別誤會!

6、我們這裏講究責任制,不該你做的事就犯不着越俎代庖。

7、老闆的要求不多,他只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各司其職,不要越俎代庖。

唐堯簡介 篇四

唐堯是堯的別稱,據說堯是個很溫和有德行的人,是古唐國人(現山西臨汾),故稱“唐堯”。

唐堯姓伊祁,號放勳;傳說是帝嚳之子,黃帝的五世孫。唐堯初都太原,在太原築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國”的古名。

堯(約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帝王,古唐國人(今山西臨汾堯都區)。育於母家伊侯之國,後徙祁(今山西祁縣),故姓伊祁。

號放勳,中國上古時期方國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爲帝嚳之子,母爲堯母慶都。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襄汾縣陶寺鄉),輔佐摯。十五歲,改封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號爲陶唐氏。

二十歲,堯代摯爲天子,定都平陽。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葬於谷林(山東省鄄城縣) 。堯從兄長帝摯那裏繼承帝位,並禪讓於舜。

許由簡介 篇五

許由,一作許繇,是上古時代一位高尚清節之士。相傳堯帝知其賢德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今河南登封)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爲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爲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爲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爲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爲“三代宗師”。

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堯帝老年,深感衰老,兒子丹朱不肖,不願因愛子而誤天下。聽說許由清高大志,便派人求賢,欲禪讓帝位。許由說:“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遊閒,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堯得知許由不輕移其志,便登門拜訪。許由仍推辭說:“我年紀大了,需求無多,還是當個臣民吧!”於是連夜逃往箕山穎水旁,農耕而食。

堯得知許由去處後,又派人請他做九州長。他聽後更是煩惱,匆忙到穎水邊掏水洗耳,遂隱居深山之中,終身不爲名利,死後葬於箕山之巔。漢代後,以五嶽配祀許由,世代供奉,太史公司馬遷曾登臨憑弔。《前漢書》列許由爲仁人。《晉書》贊雲:“昔許由讓天子之貴,市道小人爭半錢之利”。

越俎代庖的成語故事出處 篇六

1、宋。曹彥約〈上宰執臺諫札子〉:“措置經畫,當有正官,而越俎代庖,其名不正。”

2、宋。秦觀〈代謝中書舍人啓〉:“一時承乏,方慚越俎以代庖;數月爲真,更愧操刀而制錦。”

3、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首之三:“大着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測井渫不食乎?”

越俎代庖的意思 篇七

[釋義]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語出] 先秦·莊周《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近義] 包辦代替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