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教育名人陶行知的故事【多篇】

中國教育名人陶行知的故事【多篇】

陶行知的故事 篇一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先到辦公室。”之後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陶行知的故事 篇二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到一位朋友家去,見朋友夫人正在打孩子,孩子正在地上委屈地哭着。

陶先生忙問怎樣回事。朋友夫人指着一塊被拆的亂七八糟的手錶,氣呼呼地說:“陶先生,這塊表是纔買的,竟被我兒子拆成這樣。您說可氣不可氣?“

陶先生聽了笑了笑,說:“壞了,恐怕中國的一個愛迪生被你槍斃了。”

夫人有點愕然,“爲什麼呢?難道這樣做不對嗎?”

陶先生搖搖頭,夫人又之後問:“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說對這樣的孩子該怎樣辦呢?”

陶先生把孩子攙起來,摟在懷裏,笑嘻嘻地問:“你爲什麼要把媽媽的新表拆壞呢?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媽媽一眼,低聲說:“我聽見表了有滴答的聲音,想拆開看看是什麼在響……”

陶先生說:”你很好奇,這沒有錯,但你要跟大人說一聲,不能自作主張,來,跟我一齊到鐘錶店去好嗎?“

孩子問:“去店裏幹什麼?”

陶先生說:“去看師傅修表啊!看他怎樣拆,又去怎樣修,怎樣裝配,你不喜歡嗎?“

孩子高興得跳起來:“我去!我去!”

陶先生跟朋友夫人大了聲招呼,就拿着那隻壞表,帶着孩子一齊到了一家鐘錶店。

修表師傅看了看壞表,說:“要1元6角修理費。陶先生說:”價錢依你,但我要帶着孩子看你修,讓他長長見識。“師傅同意了。

陶先生與孩子站在一旁,滿懷興趣地看師傅修表。看他怎樣拆開,把零件一個個浸在藥水裏。又看他加油後,把一個個零件裝起來。從頭到尾,整整看了一個多小時。

全部裝好後,師傅上了發條,表重新發出清晰的滴嗒聲,孩子高興的歡叫起來:"響了,響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臨走又花了一元錢買了一隻舊鐘,送給孩子帶回去拆裝。孩子連聲說:“謝謝伯伯,謝謝伯伯,伯伯真好!”

讀《陶行知》有感 篇三

關於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氣,是杜威的弟子,關於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過什麼“生活即教育”這麼一個標題,除此以外,我對其就渾渾然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中“序二”所寫:“大面積的中國小教師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說,更別說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諸教育實踐了,繼而有所發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讀到此,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說法,但足以可見陶公在中國教育界的影響之深遠。於是在閒暇空餘之時,我拜讀了陶公的教育名篇,現把所讀、所想、所悟零碎記錄下來

1、“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纔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爲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爲中心,認爲不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2、"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裏,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爲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爲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爲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爲‘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爲"有行的勇氣纔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讀《陶行知談教育》有感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將一生奉獻於中國教育事業,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實踐中創立了許多精闢的教育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爲了更加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閱讀了有關他的著作《陶行知談教育》,希望從此中獲得有關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這本書開篇描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合一,在教學合一中闡述了此理論提出的理由,即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對現在的教育有着很大影響,作爲教師,我們必須從學生出發,關注學生的發展,還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

讀新教育的釋義、目的、方法、新學校、新學生、新教員、新課程、新教材、新教育的考成這幾方面的內容讓我在北方的冬日裏,有了如沐春風的感覺。新教育的需要須符合時代所需;學生須自己去學,使其更好的生活;教員重在引導學生怎樣去學;課程要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學生個性發展;教材應靈活運用;考成應按目的,以此減少精神和材力的浪費。關於教育的要素,陶行知先生都具體論述了應如何做,這對現在的教師進行工作時有着很大幫助。

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講述了學生自治的需要、好處、自治不妥的危害、自治的範圍、學生自治與學校的關係、自治的注意要點。充分說明了自治的重要性,因此,作爲學生我們應該進行自治,作爲未來的教師我們應該學會幫助他人進行自治的方法。

在活的教育中,陶行知說:“教育兒童和承認兒童是活的,首先要能揣摩兒童的心理”。兒童有活的能力,教育應該滿足兒童不同時期不同的需要。現在有很多老師她們用曾經的一套教學方法去面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班級的兒童,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方式。教學方法應該是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的,面對不同的兒童要有不同的方式,而不是認爲只有一種就可以面對所有兒童。

在教育者的機會與責任中,陶行知認爲應少談責任,多談機會。教育者所得的機會,是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毫無絲毫名利尊榮之可言。這其中論述的內容於我們有很大啓示。比如他認爲男女都應受同等的教育,城鄉教育應平均,老年人也應受教育。作爲一名家在鄉村的女學生,我非常感謝陶行知先生,是他將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訴諸世人,也是他將鄉村教育的問題展現。教育者應該用靈敏的手去抓機會,去找機會,去發展機會。

教育與科學的方法,陶行知認爲科學的教育方法分爲五個步驟:第一覺得有困難;第二曉得困難所在;第三有什麼方法解決問題;第四選擇最爲正確的方法;最後一步實驗一番。其實,這不僅可以用在教育方面,在我看來它還可以用在生活方面,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生活中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面對困難不要恐懼,勇於面對,即使一次不成功,只要多試幾次,總會成功。

在平民教育中論述了平民教育的效能、問題範圍、中國平民教育的經過、平民教育現行系統等諸多方面。現在的中國已經是施行九年義務教育了,但也不要忘記平民教育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平民教育使我們每一個人明智,是教育提高了我們國人的素質,使中國成爲發展大國。

學生的精神,在陶行知看來有三點:學生求學須具科學的精神;要改造社會必須具有委婉的精神;應付環境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作爲一名學生,並沒有很好的做到一個學生的職責,面對一知半解的問題,我沒有一問再問,而是認爲知道這麼點就可以了;在學習的路途中我缺乏耐心,如若努力了一段時間沒有獲得回報,我便放棄了,有點過於急進,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途,怎能急功近利。我以後要改正這些缺點,面對問題,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待學習始終報以熱情,而不是三分鐘熱度,學習效果是一件長期的事情,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努力。

學做一個人中陶行知認爲完整的人需含三種要素:健康的身體、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職業。就前兩種來說,其實,正是當代大多數學生的痛病,缺乏良好的體質,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得大學生的思想固化,缺乏主見。我們應具備自己的思想,做一個有血有肉的完整人,而不是成爲他人思想的搬運工。要勤鍛鍊,而不是整日沉迷於手機之上。

我之學校觀,陶行知認爲學校應以生活爲中心,師生共甘苦,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這種觀點在當時是一種進步,學校其實就相當於學生的另一個家,因此校園環境應該是溫馨的,而不是令人憎惡的,師生應該是朋友,而不是學生看見老師猶如老鼠見了貓,師生關係應該是和諧而不是緊張的,學校生活是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而不是與社會生活脫離。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另一觀點,他認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同意這種觀點,只有通過實踐纔可以得到知識,而不是因爲有了知識才去實踐,前人的知識是以實踐爲基礎得到的,到了今天才有了我們以知識爲基礎去實踐,可究其根源還是以行爲始,知是行之成。

以教人者教己其實也就是說教學生,老師必須先具備所要教的知識,因此,作爲未來的教師,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當自己具備一桶水甚至更多水的時候,你纔可以有資格去給學生一滴水的知識量。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教育應該是供給人所需要的。因此,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是重要且主要的活動,在現在,我們常說要在生活中進行教育,通過生活中的事情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陶行知先生還講述了師範生的兩個變化,一個是變個孫悟空,另一個是變個小孩子。變孫悟空是說學習孫悟空學習之前先有明確的目的,變小孩子是爲了與小孩子成爲朋友,學校成爲樂園。這給作爲師範生的我有很大幫助,我必須明確我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將來有一天成爲教師不會誤人子弟,也必須瞭解成爲老師後要以學生爲中心,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將自己代入到學生的角色中,以便更好的瞭解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在教學做合一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說中國的教科書雖在技術上有很大進步,但從根本上一點兒變化都沒。因此教材必須活,大自然,大社會也可以作爲教材。

陶行知也提到了兒童科學教育和創造教育。民主與科學的追求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核心觀念和基本價值,二十一世紀更是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陶行知認爲國小教師應該負起造成科學的中國,因爲要建設科學的中國,第一步要使得中國人個個都知道科學。但我認爲中國的每一個公民都應該負起這種責任,首先你可以向兒童展示科學,其次,激起兒童對科學的興趣,最後,逐步教給兒童關於科學的知識。在科學教育時,要始終秉持一個原則,也就是陶行知提到的應當用科學來養生,不應當用科學來殺生。關於創造教育,陶行知說教育最重要的是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創造。因此,我們不只要學,更要將學會的東西變爲行動,學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還提到了教育的新生、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的區別、現代教育之路、生活教育現代化和老法子的普及教育。這裏重要的是生活教育現代化,生活就是教育,因此處處有教育,生活是發生改變的,因此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接下來陶行知先生論述了教育應攻克的二十七個難關,這也說明了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因此我們要逐漸完善教育,我們不怕問題,而是怕找不到問題在哪。

陶行知先生還提到了生活教育的特質和填鴨教育,他認爲生活教育的特質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生活的、行動的、大衆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繫的。通過陶行知先生的講述我們可以辨別真假生活教育。而填鴨教育着重講填鴨,讓我明白了很多,尤其是那句被人填死的學生有多少啊!因此教育一定要慎重。

陶行知先生還講述了育才學生所具有的二十三常能、社會大學和創造的兒童教育。二十三常能其實就是適應社會所具備的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而社會大學現在很少提及了,早已被高等教育所覆蓋。創造的兒童教育是說在兒童自身基礎上,通過環境培養加強其創造力,並提出了五大解放。就現今而言,創新精神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教師要培養提高兒童的創新能力,發揮她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還提到了對兒童教育的十點建議和兩種對兒童身心有害的極端心理,如果按照建議來執行並且避免兩種極端心理,就會創造兒童的樂園。現在大多數家長信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將兒童推向地獄,這種思想不可取,兒童的童年應該是歡樂的,有時候想一想長大後就有煩惱,那麼爲什麼還要剝奪孩子短暫的歡樂呢,爲什麼不讓兒童在歡樂的氛圍裏茁壯成長呢?作爲家長,作爲教師應該明白孩子身體健康,心情愉悅遠比知識重要,況且,如果身體強健,心情愉悅更有助於兒童的學習。

陶行知先生還提到了僞知識階段和育才學校創辦旨趣。僞知識就是不從經驗裏發出的知識,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原則,從實踐中獲取知識。育才學校是陶行知在1939年7月創辦的,以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兒童。這也與我們熟知的那句話相應和:上帝爲你關掉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我們都知道瞎子的耳朵異常靈敏,因此,不要去貶低任何人,也不要妄自菲薄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優點,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取長補短,樹立自信的人格。

一代教育名師陶行知,“兩千面前孔仲尼,兩千年後陶行知”,在這篇著作中,無不能感受到他全新的教育理念、熾熱的教育激情和崇高的人格精神。這給一個即將站上講臺的新老師提供了指導,也更讓我堅定了信心,爲了孩子,爲了教育,不斷充實知識,提高能力,我期待看到孩子爛漫的笑臉和閃閃發光的眼睛。

讀《陶行知談教育》有感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讀罷《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覺得獲益匪淺。教育就是“用生命喚醒生命”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爲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他對教育事業的熱誠與激情,帶給了我很深的觸動。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麼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教師愛學生,纔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那麼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當怎樣實踐愛的教育呢?“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

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爲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由此我認爲,我們現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不僅成爲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爲學生心靈的慰藉者,成爲學生的“心靈雞湯”。

《陶行知》讀後感 篇四

無法忘記那個秋風吹過,略有一些寒意,發黃的樹葉,無奈地隨風飄揚。望着這一切,我只有默默的流淚,這一切都我的親手造成的。

曾經的我們親密無間,從小一塊長大,上學,直到那一天——會考的前夕。你還記得你向我詢問嗎?

我們並肩走在路上暢想未來。

也許相處的時間長了,彼此的志趣也被同化了,你我不某而合,我們發誓要共同跨入“重點高中”的校門。

如果不能,我們就報讀“職中”。那會兒我們還在憧憬未來,你我共同的未來。

然而,隨着日子一天天的消逝,會考——成績的下達,你我都與“重點高中”擦肩而過,雙雙落榜了。回到家中,經不住父母苦口婆心的勸導,親朋好友的告誡,於是我對報讀“職中”的決心動搖了,我依舊沒有告訴你,我已經改變的主意,默默的獨自一人去報讀了一所縣“普通高中”。

當你被我欺騙,卻依然一無所知,依舊幻想着你我未來的美好。.。.。.

終於有一天,你興奮的捧着你“職中”的通知書來找到我時,見到的卻是我那縣高中的通知書,你臉色黯然,什麼也沒說就走了,就這樣你我各去一方。那個秋天,我終於鼓足了勇氣去找你,卻只得悻悻而歸,我無言,佇立在風中隨着飄零的樹葉一同無奈。這原本傷感的季節讓我渲染的更加的傷感,無奈,無奈——

如今,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懺誨,我沒有理由不寫下這個讓我永遠無法忘記的過錯。由此,我不僅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竟然忘了我的處世原則——誠信!

我無法不爲自己的無知而自責,當我遠遠看見你時,我根本沒有勇氣上前去和你打一聲招呼,也許你不能諒解我,就連我自己也一樣無法諒解我自己。懺誨已在我心中積的太多了,我這樣表達出來,你也許根本無從知道,但我也真心的希望你能諒解我,你使我倍受譴責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誠信的重要。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從前,讓一切重來!

讀《陶行知》有感 篇五

"生活教育"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內涵爲:"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具體包括三方面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

今天,我認真地讀了他的文章《生活即教育》感觸非常大,印象很深刻,不禁提筆寫起了感想。

毛澤東同志稱陶行知爲"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發點是爲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爲大衆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願。他的生活教育是大衆教育。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爲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衆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衆教育",爲生活的教育。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

"綜合實踐"這門學科的開設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的理論。我們的教學應如陶行知主張的:做好學校和社會的聯繫,加強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應避免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爲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再次出現。綜合實踐的教研員也經常要求我們一線的老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不要一味地參考課本,完全可以拋棄這個枷鎖。內容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有疑問的身邊小事。教學時,可以邀請社會人事(例如:家長,專家等)共同參與學習,這就是"教學相長"也。教學時間不一定在課內,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教學地點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會是最好的課堂,讓我們走出去,親密地去接觸社會,在生活中學習和成長。總之要調動一切機制,服務於教學。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瞭解生活,瞭解學生生活現狀,瞭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

在實際教學中,還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儘可能的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提供更豐富的源於生活的感性材料,讓其在觀察,實驗,調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主體參預自主探究。從而,獲取新知識,養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爲後續學習作準備,同時讓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去年,我搞過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真正發現學生的創造能力是驚人的。許多時候不是教師指導學生,而是學生指導教師。在活動中,學生展現了各種能力,有的學生配合老師做好社會調查,有的學生自己動手佈置教室,有的學生自己設計服裝,有的學生自己動手做手套,還有學生用碎布設計縫製了一條連衣裙……各種來源於生活內容的教育是真正受學生喜歡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對學生的成長起着不可小視的作用。

最後,我想:生活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對新課程改革的啓示非本文所能道盡的。只要我們心中有想法,並付之於行動,進行生活的教育,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