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精品多篇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精品多篇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一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衝突的情節,剖析其潛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 中國人的孝道、家庭倫理觀與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家庭倫理觀;中國相對傳統保守的文化特徵與西方多元開放的文化特徵;以及在解決同性戀事實與傳統中國式婚姻的矛盾時所體現出來的中國的“中庸”處世 哲學。通過分析得出結論,觀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徵的影片是瞭解、學習不同民族文化,培養跨文化意識的有效途徑。

電影作爲媒體承載着不同的文化內容與符號,通過解讀反映文化特徵的電影,可使人們更爲直觀、形象地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在香港著名導演李安早期執導的家庭三部曲三部影片當中,反映了以家庭爲單位的華人因中西方文化差異而產生矛盾衝突的經歷與感受,本文選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作爲研究對象,分析其中的矛盾衝突及體現出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年屆33歲尚未成婚的高偉同和美國人塞門同性相戀。高偉同的父親有着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的家族觀念。高偉同的一所舊屋,租住着一位從上海來美國的女孩郭威威。爲了安撫催促高偉同成婚的高家雙親,偉同與威威假“結婚”。最後,偉同不得不向母親說明事實真相以及自己與塞門同性戀的實情,高母大爲震驚。病癒出院的高父跟塞門談話,他與偉同關係早就被高父看穿了,但高父決定繼續保守祕密。偉同和威威把要孩子的想法向塞門和盤托出,請求他答應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在機場,高家二老即將離開紐約時,偉同偕着妻子及塞門,目送二老相互扶持着走去。

複雜糾葛的情節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內涵,表面紛繁蕪雜的現象有着背後深層的必然與文化原因。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剖析劇中反映出來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中國人的孝道、家庭倫理觀與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家庭倫理觀

自古以來,中國的孝文化就指導着中國人的思想準則和行爲規範。儒家經典著作《孝經》所提出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盡孝成爲歷代中國人的思想準則。《孝經》中“人之行,莫大於孝”也成爲人們的行爲規範。孝文化推崇以孝爲本,倡導要格守父子、君臣、尊卑、長幼、上下之序。在家庭的單位中,孝道講的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順從他們的意志與思想是構建於血緣關係上的一種特殊的情感。根據文化學者朱永濤,孝的一層含義是順從,即在行動上必須尊重服從父母的意志;另一層含義是保持家庭的連續性,子女必須按照祖輩的意志,將家族的姓氏、家業、榮譽等代代相傳下去。中國人倫關係之間,“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孝文化具有兩千多年的 歷史,經歷了數十個朝代,成爲世代傳承文化。由於各代人對它的認同,因而一直起到融合代際關係的作用。

在《喜宴》一片中,男主人公高偉同的父親重病之時念念不忘的就是兒子的未婚和沒抱上孫子這樣的遺憾。“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是傳統中國 社會人人盡知的孝道信條。若讓老父帶着遺憾閤眼,高偉同無疑就是不孝子孫了。所以在他的同性戀伴侶塞門的建議下,高偉同選擇了假結婚。雖然假結婚絕非一個理想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但作爲同性戀的高偉同採取這樣一個緩兵之計也實在是出於無奈。其動機是好的:安撫重病中的老父,滿足雙親的願望,順從父母的意志, 實踐中國人的孝道。

與孝道密切相關的還有中國人濃厚的家庭倫理觀念。在本片中,文化的衝突濃縮到了家庭這一範疇,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是異常強烈的,家庭倫理道德與外國的截然不同。“中國人的家庭價值觀注重不同輩分的等級關係,強調一家人相互依靠、孝順服從、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家庭成員很少要求權利或保護自己的隱私,因爲長輩具有絕對的權威指揮、安排家的一切事務,瞭解每一個人的思想動態,子女只能聽話、順從,否則就是不孝”。在這樣的家庭觀念背景下,高偉同選擇以虛假爲手段以欺騙爲代價來滿足父母的意願的做法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國人重視血緣、血親關係,家庭的單位要比西方的核心家庭大,往往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雖然隨着社會的 發展,中國的家庭單位正在縮小,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家庭成員對家庭抱有更爲強烈的責任感,成員之間具有更爲緊密的紐帶關係,家庭的功能得到強調。正是基於此種觀念基礎之上,高偉同雖然生活在講求個人主義的西方世界,但其骨子裏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的影響使他不可能脫離滋養自己的文化土壤,不能違背家庭和父母的意願做出選擇。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個人的感受,更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較少受到父母、家庭的約束與限制,享受更多自由權利。比如《喜宴》中的塞門,就沒有受到父母催婚的壓力與煩惱,能夠按照個人選擇的方式自由生活。自由是指:“控制自己的命運不受來自政府、統治階層、教會、或其他有 組織的權威的外界干擾的意願與能力。”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西方的青年人就會較少地受到來自家庭、父母的干涉,較爲獨立地生活”。在學術界,學者們更傾向於稱這一概念爲“個人主義”,它表示“個人的尊嚴不可侵犯,提倡個人的獨立思考、判斷和做出選擇的自由,強調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實現自我,同時也強調個人利益的至高地位”。在個人主義這一西方核心價值觀的倡導下,西方人的生活更加自主、自由,更加註重個人的 體會與感受,較少紀律性的約束與束縛。

雖然同性戀問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個人事務,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個人權利就可以自我做主的事情,它也涉及到輿論的影響和社會的關注。同性戀者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多少還是要受到來自社會及家庭的壓力。但是,西方的個人主義及家庭價值觀都賦予了其個體更多自我選擇的機會和更大的生存空間,使一位同性戀者至少不會受到像高偉同那樣來自父母的巨大壓力,所以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家庭價值觀可以歸結爲塞門能夠較爲自由地選擇同性戀生活的原因之一。

二、中國相對傳統保守的文化特徵與西方多元開放的文化特徵

在《喜宴》中,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高家父母所期盼的傳統的中國式婚姻爲體現的。兒子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讓老倆口抱上孫子是中國人眼中理所當然的事情。可導演卻未能讓二老如願,劇中兒子高偉同在美國有一個同性戀伴侶塞門,這與中國傳統水火不容的情節安排是本片的一個主要衝突。同性戀這種在美國已被接受的現象在中國則是不能容忍的。當兒子高偉同最終不得不向母親告知事實的真相時,母親無法接受,如五雷轟頂,還反覆叮囑不要告訴高父。 由於大多數 中國人對同性戀行爲持反感態度,且無 法律明確聲明要保護同性戀者的合法權利,所以同性戀者在 社會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與欺壓。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封建社會,以農耕 經濟爲主,自給自足,較爲閉塞,很少接觸新鮮的 文化和事物,這樣的文化背景使得中國人的接受能力較弱。片中高偉同是個在美國紐約做房地產生意的 臺灣人,收人、事業穩定,還有多餘的房產出租,事業小有成就,其同性戀的身份沒有影響他生活的平靜、事業的 發展。然而,如果高偉同以同性戀的身份生活在中國,那麼無論他的能力如何優秀,學歷如何顯赫恐怕也難以受到認可,只會被主流社會認爲是異端,受到排斥,難以求生存、圖發展。

而北美人較爲開放,較容易接納新鮮、新奇的事物,文化呈多元性、多樣化的特徵,與他們移民國家的性質有較大關係。美利堅和共國就是數個不同民族、種族和信仰的集合體,所以“美國被稱之爲一個‘馬賽克夕國家—是由不同顏色的小個體構成的一副圖畫。表面上是一個國家,但若仔細看,就會發現不同膚色和種族的個體仍保持各自鮮明的特徵,各不相同”。由於各個民族都或多或少的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民族特性,整個文化呈現出內容迥異、各具特色的特徵。所以,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美國人對新生事物及現象能夠較容易理解、接受。美國社會認同同性戀的存在並不意味着對它的認可,但是他們深信個人對各自生活選擇的權利以及社會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因此這種社會的多元以及包容性使得同性戀以較爲自由的形態出現在美國社會。

三、解決中西方婚姻矛盾問題的“中庸”處世 哲學

影片充滿了微妙的細節,這些細節無一例外地表現出文化衝突之後的一種和諧。在《喜宴》的最後,高偉同在一番掙扎後終於向母親交待了自己同性戀的身份。這樣的情節在中國的影片當中無疑是具有震撼力的,同性戀這個在中國社會很難被認同的概念被運用於影片中主人公身上,這是與中國父母所期盼的傳統婚姻相對抗的尖銳的事實。中西方對婚姻的不同態度、不同觀念的衝突應該如何調和?

導演李安巧妙地運用影像 語言解決了這樣的衝突。在機場送別父母時,郭威威、高偉同、塞門三人百感交集地擁抱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鏡頭,這三個原本立場對立的人,怎麼會擁抱在一起呢?其實,導演正是通過這樣的畫面傳遞這一信息:中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是可以共存的,一種是被尊重的同性愛情,一種是傳統的中國式的婚姻。

這樣的矛盾處理方式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中庸思想,即折中、調和不同的思想與意識,使人們的行爲、做事不走極端,尋求和諧寬容的氛圍。對於文化的差異和衝突,最好的解決方法可能就是“和而不同”,只有接納了與自己不同的思想,才能和諧共處。中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體現了中國人面對差異,面對異己的寬容接納的心胸與睿智。中國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就是說,中庸的理想狀態,是一切處於和諧之中,這種和諧就是天地萬物各安其位。具體講,中庸就是哲學上所講的“度”,是人們行爲做事不走極端的合適的行爲標準。

“中庸概念對中國人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稱自己的國家爲中國。這個名稱不僅僅代表一個地理概念,也意味着一種生活方式,通過掌握中庸這一原則,他們已經發現了哲學所有學派的基本事實”。在中國人看來,掌握了中庸之道,即掌握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就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事物面前應對自如,它是一個人成熟練達的標誌。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是講中庸之道其實就是通往極高明境界的一種適當的方法。《中庸》中描述了一種理想的聖人境界:就是“從容中道”。它是達到中庸後的人的一種高度自覺,不期而然,不有意而爲,卻無所不爲的境界。”這是儒家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當所有的規矩大道已經成爲生命的習慣時,就能夠做到從心所欲,這可以說是每一個生命個體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結語

根據以上的論述與分析,可以看出,電影《喜宴》紛繁複雜的劇情反映了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徵與價值觀,它包括中國人的孝道觀、家庭觀與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家庭觀;中國相對傳統保守的文化特徵與西方多元開放的文化特徵;以及在解決同性戀事實與傳統中國式婚姻的矛盾時所體現出來的中國的“中庸”處世哲學。透過生動的電影情節和人物的精彩表演,觀衆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重要的是對異域文化、風情習俗的瞭解與認知,本土文化與他國文化的對比與感受。電影扮演着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觀衆在欣賞影片的同時,實際上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都在習得、接受文化的滋養與薰陶,理解、認知着文化的差異及衝突。因此電影是跨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語言學習者可通過觀看不同國家的電影,來直觀、生動地學習、瞭解文化的差異,並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及文化敏銳性。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二

<>

我國不僅是具有數千年曆史文化的國家,而且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氣候、風土、生活習慣的差別導致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異。各地的大城市,產業文化中心,各大,城市,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飲食特點。

(一)中國飲食的歷史背景

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自古以來就有“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爲天”等真知灼見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飲食。國人對飲食一直就非常講究,努力追求色、香、味、形俱佳的最高境界。

(二)中國飲食一般性特徵

我國飲食的特點:色.香.昧.形。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我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位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三)中國飲食的地域性特徵

我國地大物博,飲食習慣差異很大,有些地方愛吃酸。有些地方愛吃辣,有些地方愛吃鹹,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溼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地氣候也溼潤多雨,冬春陰溼寒冷,而四川地處盆地,更是潮溼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溼度與空氣飽和溼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是易使人患風溼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溼,養脾健胃,對當地人健康極爲有利,另外,東北地區吃辣也與寒冷的氣候有關,因爲吃辣可以驅寒。

(四)中國的飲食禮儀

我國地域遼闊,禮儀繁多而且不同,但有些用餐禮儀是通用的。如主人長輩先食,不伏碗吃飯,應端碗吃飯,使用匙。不舉碗喝湯,不用筷子攪拌熱湯,不伏湯而飲。如果盤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掃”乾淨,應徵詢一下同桌人的意見。不狼吞虎嚥,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讓菜。不用舌頭舔食餐具。用餐時不大聲說話。吐出的骨頭魚刺等飯渣,應放到指定的的地方。如果要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並把頭向後方轉。如果有長輩,那麼應禮節性的讓菜或斟酒。筷子不可對夾,如果用餐時一雙筷子因爲夾菜而夾到另一雙筷子,稱爲筷子打架,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用餐時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損壞,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說:“(碎碎)歲歲平安”的習慣。任何餐具反扣的行爲被視爲不禮貌。

<>

(一)韓國飲食的歷史背景

韓國是—個有着豐富歷史和美味飲食的國家,500多年來,至今還保留着朝鮮時代飲食風格。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爲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昧五色”,即由甜、酸、苦、辣、成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幹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菜餚以燉煮和烤製爲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麪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裏幾乎全放辣椒。

(二)韓國飲食的一般特點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喜歡涼辣。韓國準備的食物一般是都準備好之後才吃,按開胃菜到甜點的順序,西餐食物和飯的提供方式是顯然不同,主食和副食有明顯的區別,有主食的飯和各種副食的菜餚。一般都會有一份湯.那樣會是更愉快的用餐。調理的方法也是多樣的.炒、煎、青菜、蔬菜、醬、醬菜、泡菜、湯、燉菜、燴菜等多種方法做飯吃。醬類、泡菜、醬和黃醬,吃發酵的食物也很多.食物切好。做成能進入口的小塊。

(三)韓國飲食的地域性特徵

地形上.北部地區因山多,主要種旱田,所以多產雜谷。面向西海岸的中部和南部主要種稻。因此。北部以五穀飯爲主食。南部以大米飯和大麥飯爲主食。平時以蔬菜爲主菜,並有能儲藏起來吃的泡菜、醬菜、醬肉、醬汁等。在山區因購買肉類和新鮮魚比較困難。所以多吃醃魚或乾魚。海草以及用山菜做的食物;在海濱或島嶼城市主要吃用海鮮、蛤蜊、海草做的食物。首都產的蔬菜雖然不多,但因全國各地的各種蔬菜都集中到首都首爾,所以。能用它們做許多奢侈的食物。所以首爾、開城、全洲的飲食最爲奢華。種類也繁多。南海和東海有着很好的漁場,所以有豐富的海產品。在洛東江周圍肥沃的土地上.更是盛產足夠的農產品。在此地主要吃海鮮。甚至把魚肉就直接稱爲肉。並把新鮮的海鮮當作最美的佳餚。飲食的種類不奢侈。較樸素。濟州道飲食的主要材料爲海龜、蔬菜、海藻,並用大醬調味.用海魚熬粥,熬湯。主要用豬肉和雞肉做肉片。

(四)韓國的飲食禮儀

韓國人以前有習慣盤腿席地而坐,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很多人爲了方便都選擇有桌椅的餐桌。不端碗。左手要,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1:3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勺子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裏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則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麼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爲了便於拿起來再用。與長輩一起用餐時,要等長輩放下湯匙和筷子以後再放下。

<>

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歷史區域性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韓國美食雖然不如中國飲食文化那麼博大精深,但是勤勞智慧的韓國人民同樣把對生活的美好憧憬與禮義孝的文化信念根植在韓食中,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韓食文化,讓韓食在世界飲食文化長卷中留下了美好的篇章。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三

[摘要]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中西方言談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關係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瞭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極其必要的。

[關鍵詞]文化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爲horticulture),後引申爲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爲一個概念提了出來,並表述爲“文化是一種複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由此可見,文化的覆蓋面極爲廣泛,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爲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着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着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

<>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箇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後,會關切地說“youshouldgotoseeadoctor!(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爲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爲不文明的行爲。因西方人認爲: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着主人爲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後,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後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arefat(你胖了)”或“youaresothin(你又瘦了)”,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

1.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鬥,尤其爲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是提倡謙虛。中國人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爲不滿。“yourenglishisverygood(你的英文很好),”“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doneaverygood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no,idon""stheresultofjointefforts(不,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結果).”這種謙虛,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讚揚者的鑑賞力。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1)自己爲自己負責。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鬥,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正由於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爲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爲是干涉別人的私事。

中國人的行爲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爲“多管閒事”。

<>

1.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

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無論貧富,人人都會尊重自己,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很少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爲榮,也很少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爲恥,因爲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ifworkinghard,evenacowboycanbepresident.)新中國雖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着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與四代同堂

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爲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就得搬出去住,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並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係。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複雜,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係。然而,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

<>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吃過飯了麼)?”“whereareyougoing(你去哪兒啊)?”他們則會認爲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howdoyoudo(你好)!”“niceday,isn"tit(今天天氣很好,不是麼)?”對於別人的讚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並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裏”、“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you(謝謝)”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着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yourself,please(請隨便用)!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說:“byebye(再見)!”“seeyounexttime(下次見)!”“goodnight(晚安)!”

<>

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傳統的騎士習俗,尊重婦女的禮節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男士爲女士開門;扶女士下車;在馬路上,男士走外側,女士走內側,以給女士提供保護;女士進餐廳時,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爲女士拉開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後,請她就坐。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如“妖、奸、奴、妒”等。

<>

綜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在許多方面,但簡單加以概括其實並不複雜:反映到思維方式上是抽象和具體的差別,反映到生活態度上則似乎可以理解爲西方人更加實用,中國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異,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是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我們共同來維護各種文化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定,東西方的文化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樣,人類的文化歷程會走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連城: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與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p69-72

[4]關士傑:跨文化交流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p57-59

[5]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p112-115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四

con1();

從中國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不甘人後。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就讓中國從一個較爲落後的國家發展到一個讓各國開始懼怕的大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讓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培養出帶有“中國智慧”的中國人民。

只有經歷過時間洗禮的中國文化,才能禁得住各國的考驗,成爲名揚世界的優秀文化。美國總統特朗普五歲的外孫女,可以用中文聲情並茂的背誦《三字經》。就連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都甘願拜倒在中華文化之下,又有誰敢說中華文化散發不出耀眼的光彩嗎?中華上下五千年,從甲骨文演變到我們如今所書寫的漢字,歷經多少歲月,飽受多少風霜。但它並沒有因此沉寂,而是在歲月中慢慢沉積,在風霜中慢慢精化,最終變成了一顆觸人心絃的明珠。

只有彷彿結合了世上所有優點的中華文化,才能培育出勤勞善良,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無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遇到災難而尋求幫助,中國永遠是第一批到達的外國援軍,即使那個國家貧窮落後。非洲馬裏,中國工人不畏懼氣候的滿分作文網https:///考驗,依然在援建醫院的工地上熱火朝天地工作着。中國人民寬厚友善,不會因爲他人的衣着或膚色而產生異樣的眼光,更不會區別對待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中國人民自尊自強,不會因爲在其他國家的地盤上而畏懼半分,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

也正是因爲中國人民的自尊自強,使得他們不甘人後。即使在生活的細節中也能處處透露出獨屬於中國的智慧。中國的智慧不僅僅體現在生產機器、技術創新上,就算是一把小小的仿製刀具,也注入中國人民的心血,使得外國友人爲之驚顫。當德國網友看到中國產的仿製刀具經過各種破壞性測試後仍完好無損,那一臉的驚歎彷彿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即使那是一把在外國人看來並不怎麼重要的仿製刀具,中國人也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力求完美。正因如此,中國的經濟纔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從而使外國友人迫不及待的學習中華文化。

我們應該自豪自己出生在這麼一個強大而又獨一無二的祖國。也只有歷經千年風霜的中華文化才能培育出一個又一個充滿“中國智慧”的中國人民。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五

<>中國 韓國 文化 交流

<>本文在分析中韓文化交流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基礎之上,試圖在政府、企業以及民間交往等不同層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推動中韓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

<>

中韓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歷史,雙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通過相互間的頻繁的交流而取得許多優秀的成果。在歷史上,兩國屬於一個文化圈,具有相近的價值觀、倫理觀和文化理念,這正是長期文化交流的結果,我們要加以珍惜。

近些年來,“韓流”在中國、“漢風”在韓國盛行,對兩國人民的生活影響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歷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種同質性爲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條件。現在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在大衆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別是電視、電影、音樂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學術研究領域內的交流則做得不夠,需要大力加強,因爲只有深入瞭解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中的深層因素之後,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使人民間的相互理解達到更高的水平。

<>

(一)中韓兩國交往的歷史之久,其間由於政治原因,兩國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相互敵視和隔絕狀態,儘管1992年中韓再次實現關係正常化,但由於恢復交往時間不長,兩國民衆之間還缺乏相互瞭解,在歷史、文化、領土、政治、經濟利益等問題上存在誤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1、對於這些誤解和分歧,兩國政府必須在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政策基調。對於近年來韓國國內學術界以及部分網民、民間團體等關於高句麗歷史問題和所謂的間島領土問題等種種爭端,韓國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立場,有效避免了民族主義情緒的再度升級。隨着中韓兩國交流的不斷深入,難免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雙方應繼續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互信互利,實現合作共贏。

2、爲了消除中韓兩國間的種種誤解,不僅要協調好中韓兩國政治關係,加強經濟合作,還要積極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開展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中韓兩國應加強對對方國情、文化、習俗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對民間交流進行指導,努力辦好韓國訪問年”。

3、兩國政府應加強溝通和交流,使韓國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發展問題,而且也對韓國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韓國事實上已成爲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在文化交流領域,韓國政府應進一步推動文化多元化,適當開放國內市場,引進中國一些現實題材的優秀作品,加深韓國民衆對於中國現實生活的瞭解。

(二)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深化中韓文化交流

中韓文化貿易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導致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不對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韓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也反映出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緊迫性。

1、向韓國學習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目前,韓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已走在中國前面。中韓兩國有着共同的文化傳統,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研究、學習和借鑑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驗,無疑有利於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而且向韓國學習文化產業發展經驗的過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2、必須在思想意識上改變對傳統文化以及文化商品化的態度。長期以來中國對於傳統文化重視不夠,中國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之後,各種外國文化蜂擁而入,佔領中國文化市場。在中國人的意識當中,文化與生意是兩個領域的問題,沒有認識到文化商品化的重要性,中國必須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並融合其他先進文化,加強自身品牌建設,以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打入韓國市場。

3、加大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政府應提供優惠的稅收、補貼政策,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韓國建立文化產業基地,鼓勵中小文化企業與韓國企業合作出口,推動不同層次的文化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我國的文化產業。政府還應利用金融危機背景下海外人才迴流的有利時機,吸引瞭解國際文化市場運作的專業人才,推廣中國的文化產品。同時,設置高層次教育機構,培養優秀文化藝術人才,爲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儲備力量。

(三)推動中韓民間文化交流,減少誤解和分歧

中韓兩國建交初期,雙方交流以政府爲主導,官民並舉。在兩國文化主管部門通力合作下,雙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導擴大到民間,中韓兩國應從下述方面着手,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和質量。

1、加強中韓學術界和媒體間的交流與合作,避免學術問題政治化和媒體歪曲、誤導的傾向。中韓兩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邊界等問題上不存在嚴重的分歧,但在學術領域還存在有意無意的學術分歧政治化的傾向。中韓兩國媒體間的交流也十分必要,應通過交流增加對彼此的瞭解,儘可能按照事實及早糾正毫無依據的虛假新聞和因相互瞭解不夠而出現歪曲報道,特別需要通過韓國媒體讓韓國民衆瞭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發展形勢,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消除敵對情緒。

2、重視青少年間的交流,加強雙方理解和信任。中韓兩國民衆間的敵對情緒,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網絡,在年輕人當中傳播的。雙方應根據年輕人的特點共同組織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建立多種多樣的溝通和聯繫方式,以加強兩國青少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派遣留學生也是加強溝通和交流的一個重要而有效地途徑。

3、推動中韓旅遊事業合作發展,增加普通民衆相互瞭解的機會。中韓兩國地理位置相鄰,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隨着兩國文化交流的增多,受“韓流”與“漢風”的影響,雙方出境旅遊人數逐年增加。中國的長白山、山東的儒家文化發祥地是初到中國的韓國旅遊觀光者必訪之地。兩國政府應進一步採取促進中韓旅遊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組織觀光交流會,宣傳旅遊產品,積極創造條件開拓雙方旅遊市場,增進中韓兩國普通民衆之間的互訪和交流。

總之,近年來儘管中韓兩國關係受到歷史問題、政治、經濟、民間民族主義情緒蔓延等問題的困擾,但本着“尊重獨特性,擴大共同性”的原則,兩國文化交流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是“中國訪問年”和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年,2012年是“韓國訪問年”和麗水世博會舉辦之年。中韓兩國將以此爲契機,加強文化交流與務實合作,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必將得到加深和鞏固。

<>

[1]建交10年來全面迅速發展--從流行語解讀中韓關係[z]。網,2002-08-27.

[2]沈定昌:《中韓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溫及其原因》,《當代韓國》2004年春季號。

[3]王東生:《在華韓國企業的文化本土化戰略》,《當代亞太》2003年第8期。

[4]汝信:《關於中韓文化交流》,《當代韓國》2006年春季號。

[5]詹德斌:《韓國對中國的“認識赤字”》,網2007年4月4日。

[6]樸光海:《中韓文化交流的現狀及問題》,《當代亞太》2007年第7期。

文化差異不應成爲障礙 篇六

語文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着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爲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詞彙是文化信息的濃縮,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同時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異。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據着根深蒂固的弦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爲處世經典,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爲行爲的基本準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爲每個人的行爲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爲榮,以虛心爲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羣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羣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羣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爲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謙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羣體利益之上。

正因爲如此,中西兩種文化在對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我國的羣體性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親友關係,把它視爲組成社會的細胞;而在西方國家,崇尚獨立自主自強自立。中國人重視傳統的君臣,父子,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而在英美國家,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處。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歷來崇尚“四世同堂”“閤家團圓”,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良言古訓;而在英美國家,18歲的子女仍住在家裏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獨立生活。同樣,年齡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會拖累子女,他們往往要住進老人院,由社會關照。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裏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等。“老張”,“老王”,透着尊敬和親熱,“張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爲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薑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爲個人極爲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英美人忌諱莫深的fat一詞,見人說fat會令人沮喪不快而且反感。說到fatmeat(肥肉)多半會被認爲是毫無價值的該扔掉的廢物。而中國人見了小孩子說“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對孩子的喜愛,對成年男子說fat有“發福”之義,對成年女子講fat有“豐滿”之義,都有讚美恭維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某種東西是塊“肥肉”或某差使是個“肥缺”的話語,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東西或是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國人不但不討厭fat,而且對其讚美有加。

同樣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徑庭。中國人蔑視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東西”“賴皮狗”“狗急跳牆”“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說法。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則欣賞狗的勇敢和忠誠,對狗的讚譽也屢見不鮮,並把人比作狗。如aluckdog(幸運兒),love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厲害”用sick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暱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除了表現在價值觀,習俗差異等外,還與生存環境,宗教信仰,歷史典故的不同有關。

1、生存環境方面:

語文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繫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 “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如“借花獻佛”“閒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獄吧)這樣的詛咒。

3、歷史典故方面

英漢兩種語文中有大量的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等。英語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塗地),penelope’s web(永遠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諸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現代化的進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質產品的流通,將各個民族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爲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個企業若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高超的經濟和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深入瞭解對象國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象國民衆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 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爲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爲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瞭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慾?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爲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作爲中學階段的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作爲一個重要問題對待。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干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稱呼語。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係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後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

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爲“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爲一種對人的尊稱。由於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祕書”“張護士”稱爲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謝和答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係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麼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們通常習慣於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蕩直率的不同風格。

3、讚美

在英語國家,讚美也常用來作爲交談的引子。讚美的內容主要有個人的外貌,外表,新買的東西,個人財物,個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稱讚別人的外表時只稱贊她努力打扮的結果,而不是她的天生麗質。因此讚美別人髮型的很多,讚美別人漂亮頭髮的很少。對別人的讚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爲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 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爲什麼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爲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祕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你在幹什麼?”在英語中就成爲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

5、打招呼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爲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爲話題。

6、節日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處,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easter(復活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 day(聖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裏,對於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並喜形於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讚一番,並且欣然道謝。

7、詞彙的文化內涵

英語詞彙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彙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地從詞彙本身做出主觀評價。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裏有“red—letter days”(節假日)。尤其在中國,紅色象徵革命和社會主義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中“red”還意味着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 the red”,別以爲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

在教學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學地吸收並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比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又如: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等。

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口語交際組: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中西方交際語言的差異。

1、問候語:中國人問候熟悉的人一般會說“上哪兒去?”“吃過了嗎?”如果譯成英語,西方人可能會誤解或困惑,而西方人的問候一般會用“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 ?”

2、稱呼語:中西方稱呼習慣相關極大,比如小孩子稱呼爺爺奶奶爲grandma、grandpa在西方是親切得體的,而在中國稱呼家庭成員、親戚或鄰居時,往往用“大哥、二嫂”之類的,這些不可用於英語,用英語稱呼時,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一般是直呼其名就行了。

3、感謝與讚揚: 中國人在交往時,更注重委婉、含蓄,而美國人卻注重直來直去,更坦率。當中國人聽到讚揚後會謙虛地說“不”,不喜形於色,因爲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而美國人聽到讚揚後會說:“thank you”。

手勢語言組: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中西手勢語的學問。

1、右手握拳,豎起大拇指,在中國是表示稱讚他人“很棒”,而在西方國家則是表示“攔車”。

2、舉起右手,五指合攏,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動,在中國是招呼別人過來,在西方國家則是表示“你好”或“再見”。

3、用食指和中指構成“v”型,並且手心面向別人,在中國是表示“2”,而在西方是表示“勝利”。

餐飲禮儀組:用導遊解說的形式,介紹中西方餐飲禮儀文化的差異。

1、飲食觀念的差異

西方人是一種理性的飲食觀念,注重營養,簡單明瞭。

中國人注重“味”,善於調和,但把美味作爲第一要求時,往往忽略了營養價值。

2、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爲菜餚是充飢的,所以他們專吃“大塊肉”、“大塊雞”等硬菜。

中國人認爲菜餚是吃“味”的,且愛吃素食,所以中國人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

3、餐飲禮儀的差異

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但這並不衛生。而在西方,宴會核心在於交誼。

服飾禮儀組:用t型秀的形式,西裝、 t恤、牛仔服pk唐裝、中山裝、旗袍,展示中西方服飾文化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着休閒裝,如t恤加牛仔服。

當今中國人穿着打扮日趨西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着裝已與西方並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展示會之後暢談感想,思考和探討:應如何保護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以及如何與西方禮儀進行合理有效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