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習慣研究報告多篇

習慣研究報告多篇

【第1篇】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與研究調查報告

——關於升好旗,做好操,寫好字的習慣培養

一、調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爲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爲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新修訂的《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之中,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道德水平。這學期我校一直都致力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並制定了方案,每週一個好習慣培養。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孩子們養成了一定的良好習慣。我們發現學生在做好操,升好旗,寫好字方面仍需下功夫。爲什麼學生在這幾方面的習慣養成不理想呢?帶着這一問題,我先後對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進一步瞭解影響學生習慣的主要因素,制定目標。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更加有效地發揮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實現我們的育人目標。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分兩類:學生

(二)調查方法:訪談調查

訪談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在家、在校的寫字、做操、升旗的行爲表現。

三、調查結果

我們對學生的調查所得資料進行統計處理,情況如下:

1、每天在家寫字的姿勢如何:

正確 不正確 不確定

56% 36% 8%

2、在家是否有人提醒、督促糾正錯誤寫字姿勢:

有 無 偶爾

86% 8% 5%

3、你的書寫習慣如何(如書寫姿勢、格式、卷面、專注程度等):

好 一般 不好

91.8% 6% 2.2%

4、學校舉行的每週一升旗儀式:

認真參加且心情激動 參加,無任何感覺 不想參加

79% 19% 2%

5、升旗時是否佩戴紅領巾:

總是佩戴 有時不佩戴 總是不佩戴

98% 2% 0%

6、做眼保操時:

認真做 有時認真做 不想做

75% 20% 5%

四、問題分析與思考

(一)學生升旗、做操、寫字習慣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行爲習慣方面存在着三個層面的現象,有着良好的行爲習慣的佔80.8%,習慣一般佔16%,習慣不良的佔3.2%,從總體看,我班學生在習慣養成方面有着良好的收效,在升旗,做操,寫字三方面都還做得不錯。部分學生在寫字姿勢方面還比較弱,爲學生健康發展,這些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以人爲本”的理念告訴我們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調查中不難發現,教師在很多時候都自認爲自己的教育是最重要、最合理的,而忽視了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對良好習慣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標準

升好旗:1、穿好校服,正確佩戴紅領巾,按時參加升旗儀式。

2、集合鈴聲響後,各班在走廊上站好隊,安靜、整齊有序地進入操場。

3、站立時,挺胸收腹,雙手五指併攏,下垂緊貼褲縫邊。

4、升旗時保持安靜,不講話,不逗打。非少先隊員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5、唱國歌時,聲音洪亮、節奏感強。

6、國旗下講話時,保持安靜,認真傾聽,講話完畢要鼓掌致謝。

7、升旗完畢,按指定線路退場,不擁擠、不喧譁。

寫好字:1、三年級及以上同學用鋼筆寫字。

2、寫字時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做到一筆一畫,不潦草。

3、寫字時姿勢端正,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地面。做到“三個一”(眼離本一尺,胸離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要求身體與桌面垂直。

4、寫字完畢,認真整理書本,避免書本出現卷角現象。

做好操:

眼保健操:1、音樂響起,學生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做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時,閉眼,精神要集中,穴位要準確,用力要適宜,符合節拍。

廣播體操:1、廣播準備音樂響起,各班體育委員迅速組織學生在走廊整隊,安靜、整齊有序地到達指定場地。

2、排隊集合要求做到快而不亂,並迅速呈體操隊形散開,縱橫成一條線。

3、廣播操音樂響起,精神飽滿地認真做操。動作正確到位、優美,與音樂協調一致,真正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4、廣播操做完後按指定線路有序退場。

五、採取對策

(一)制定規章制度,培養良好做操習慣

爲培養班級學生良好的做操習慣,加強對學生正確做操的訓練。班主任與體育老師聯繫,共同訓練、指導學生做操的動作準確性,同時在思想上讓學生意識到做操關係到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班級的風貌,讓集體榮譽感促使孩子們做好操。

【第2篇】《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結題報告

本課題自xx年6月申請立項以來,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保證了課題的順利進行。現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與理論研究完成了任務,特申請鑑定驗收。現將本課題研究的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1、課題研究的背景

從1997年9月開始我校陸續接收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入學,截至目前,我校的外地農民工子女佔據我校學生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去年我校被瀋陽市教育局定爲渾南新區農民工子弟國小。雖然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但據調查他們流動性大;多數家長只有國小文化,有的甚至根本沒讀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基於這樣的情況,他們的孩子受家庭教育、教材、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影響,普遍缺乏社會責任感,隨意性行爲較多,如學習活動中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講、不愛舉手發言、不愛質疑討論、作業比較潦草,不按時完成作業……教師叫苦不迭,學生也異常苦惱,這既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又給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課題研究的意義

國內外教育教學研究資料表明,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說,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由此可見,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國小階段也正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將貽誤終生。《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旨在通過學校、家庭一體化教育,探究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幫助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課題的創新點在於所選確定的學校是農民工子弟國小,研究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

二、概念的的界定

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是指隨父母來到瀋陽打工,常住地與戶籍所在地分離人員的子女。

學習習慣是指由於反覆訓練而鞏固下來並變成需要的學習行動方式,它是不需要監督的、自動化的學習行爲。就習慣而言,從生理機制上來講,習慣是一種後天形成趨於穩定的條件反射,它是由於多次的重複,使一定的情景和個體的某種行爲,在大腦皮層形成的兩個興奮點溝通起來,建立起鞏固的暫時神經聯繫。

本課題從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學習特點出發, 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需要確定研究專題,通過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探索培養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目標

【目標】

1.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學教學活動,糾正外來農民工子女不良的學習習慣,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課前準備物品的習慣、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2.探索出一套培養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爲這羣特殊的孩子的人生成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研究內容】

1.調查瞭解並分析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學習習慣的現狀及成因。

2.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與策略。

3.引導家長掌握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提高農民工家長的教育水平。

四、研究的對象:

在我校就讀的二年級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

五、研究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在研究過程中,要以如何引導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爲主線,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構建學生學習習慣教育的運行體系。要把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起來。

2、整體性原則:要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並以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爲實踐的價值目標。

3、可行性原則:在研究過程中要明確區別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條件、注意切實根據自己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重在針對性、實踐性、操作性。

六、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強調行動者參與研究,採取觀察、談話、訪問、接觸等多種方法,安排良好學習習慣的技能訓練。

2、個案剖析法:建立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個人檔案,注重剖解,形成典型個案。

3、調查研究法:進行團體、個體問卷調查,針對反饋信息,探尋實施策略,注重共性與個性相兼顧,強調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大膽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創新研究,積累總結經驗,爲以後的良好學習習慣提供便利。

七、課題實施的過程

1、創設和諧的育人班級環境

整潔和諧的人文環境無疑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爲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教室的每一面牆上都會有一個笑臉榜,如:星級作業、我會聽講、課上發言我最棒等。笑臉榜旁邊會有一句相對應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勵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室的黑板報也做到了定期更換,更換的主題要圍繞本課題的內容而定。使學生一進到教室就明確要養成怎樣的學習習慣。2、以課堂爲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

(1)準備好物品的習慣

a、強化訓練

二年級學生自控力差,沒有整理物品,做好學習準備的習慣,單憑老師的一句簡單的“做好課前準備啊”絕對不行,學生前腳答應,後腳就出去活動了。所以我決定通過強化訓練讓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物品的習慣。我經常利用晨會、班隊會課反覆演練,同時表揚做得較好的學生,並委任這些學生做小隊長,監督同組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學生由最初的上課時桌面亂七八糟,到隊長提醒能夠被動整理桌面物品拿出下節課的書本,到現在的自動完成課前準備,發生了質的飛躍,看見學生的變化,我的內心充滿了幸福感!

b、表揚激勵

好學生是誇出來的,學生自制力差,忘記是難免的。“物品擺放我最好”的評比使學生在比賽中獲得表揚與獎勵,一個笑臉,一句表揚就會讓做得好的學生做得更好,沒做好的學生及時糾正;如果教給別人正確的做法,並連續幾天都做得很好,就給予獎勵。我想一次獎勵要比1o次批評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學生課前準備用具的習慣就會養成了。

(2)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基本保證。二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針對這些特點,專心聽講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除了正常的課堂學習常規的教育與訓練外,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瞭如下研究:

a、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講課,教學語言力求兒語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如: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語言生澀、呆板,學生學起來就乏味、疲倦,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在保證教學語言精煉、準確的前提下,更多的加入了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和故事,每一節課學生都會在輕鬆快樂的氛圍收穫着知識。

b、注意動靜結合

爲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專心聽講的學習情緒,在講授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表情,適時的調整課堂的節奏。不要一味的只講課,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並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遊戲,這對於調整學生的聽課情緒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學生處於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時間自然增長。

(3)閱讀課本的習慣

閱讀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讓學生會看書,從書上間接獲取新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同時也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語文綱要”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中的任務,除了着重培養閱讀能力之外,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

a、指導學生根據不同學科用不同的方法讀。

由於二年級的數學課本主要是以插圖爲主,教給學生看數學課本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看,在課堂中,學生就會有順序的看課本上的插圖,數清圖中各種物體的個數,用簡單的語言進行圖解了。應用題的閱讀則要求學生會找到重點句子重點詞語反覆讀,從而理解題意,完成算式。

語文課的讀書方法就要遵循大綱的要求了,要一邊讀書,一邊圈畫生字詞,遇到不認識字要學會做標記,然後查字典解決。同時要求學生課文要學會多讀幾遍,漸漸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同時學會積累好詞佳句。“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思想要從小就紮根學生的心理。

b、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上的要求首先從閱讀數量上入手:一是提倡擴大閱讀面,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二是規定課外閱讀量,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閱讀量達400萬字以上。教師把這些閱讀要求列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使學生把閱讀作爲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行爲和主動要求。同時開展早讀經典美文、童話故事我來講、經典誦讀大比拼等活動,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4)不懂就問的習慣

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他們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調,很多學生由於膽小或怕別人笑話自己的口音,即使課上沒聽懂老師的授課內容也從不發問,長此以往學生不會的課程就越來越多,成績也隨之越來越差,最終導致厭學情緒。爲了杜絕類似事情發生,我是這樣做的。

a、故事引領

低年級的學生最愛聽故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班會時間,給學生講孔子不恥下問、列寧、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故事。讓學生聽完故事發表自己的感受,並隨機採訪平時從不發問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告訴學生不懂就問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敢於發問的學生老師纔會欣賞他。b、循序漸進

要想讓學生不懂就問實施起來肯定有難度,先強制學生每天問一個問題,對敢於問問題的學生要提出表揚,並張貼笑臉激勵他。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堅持一個月,學生就會由最初的老師強制發問變成願意問問題了。待時機成熟再開一次班會,交流心得。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增進了師生的感情。

(5)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良好的作業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爲培養學生認真寫作業的習慣,我準備從以下幾點做起:

營造安靜的氛圍

克服壞習慣首先要使孩子認識到壞習慣的危害,樹立克服壞習慣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守紀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作業習慣的重要性,規定在班級中不能大聲喧譁、追逐打鬧,表揚認真作業的學生,展示優秀作業,樹立榜樣,營造一個靜心作業的氛圍。

b、鍛鍊意志

意志在良好作業習慣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難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學習又想玩,爲培養在別的同學玩時自己能堅持學習的好習慣,就要以頑強的毅力抑制玩的念頭而堅持學習,經過多次反覆,就能形成當別人玩時自己仍能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限制時間

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慢,是因爲他們對時間和作業量的估計難以像大人那樣準確。因此根據作業量,限定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就會讓他們在心理上有個時間目標,從而及時、投入、專心致志地完成作業,然後再高高興興地去玩。

班級制定星級作業評比細則

學生做作業時要做到:態度認真、獨立思考、不拖拉作業、應付作業、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書寫姿勢正確、書寫工整、格式規範、獨立完成、仔細檢查、作業有錯誤及時訂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還要因材施教,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3、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僅僅靠學校老師單方面的培養是不夠的,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我們利用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良好學習習慣對孩子一生所起的作用,在家長心裏樹立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我們還利用校訊通這一平臺,把學生在校的表現通過短信及時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做到心裏有數;家長及時把孩子在家的學習習慣反饋給老師,這樣老師和家長共同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開展活動,促進了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八、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準備階段:xx年6月---xx年8月

主要任務是申請立項,做好課題研究的有關準備工作。我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了教育理論,不斷提高了對本課題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我編制出實驗方案。並反覆修改,使之臻於完善,並報批區科研部。

2、實驗階段:xx年9月中旬——xx年7月末

本階段我搜集、整理和運用了同行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制定出符合我校實際的方法。

其次,我積極參加各級科研部門舉行的培訓活動,通過活動,加強了教育理論和教科研知識的理解,更新了觀念、轉變思想,樹立了正確的育人觀,爲開展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研究過程中我相繼完成了2份調查報告,做出了相應的分析和改進。

最後在研究過程中,我注意收集、整理課題研究過程的原始資料,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估,及時提煉研究的成功經驗與典型案例。我撰寫的相關的論文參加國家級的評比,獲得了一等獎並被評爲科研先進個人,撰寫的案例參加了省教育學會的評比,獲得了二等獎。

3、總結階段:xx年7月---xx年9月

本課題研究後期,我對研究中產生的過程性材料進行了歸納和梳理,對研究中產生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對階段性成果進行鑑定和提煉。在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客觀評價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本課題結題報告。

九、研究的成果

通過課題研究的過程化,我逐步成長起來,我的科研水平藉助課題研究這一載體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經過我不懈的的努力,現在實驗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已經深入人心,撰寫的論文也獲得省教育學會的認可。

1.通過調查,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

a優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準備物品的習慣

a:0% 0人

a:65% 68人

b: 3% 3人

b:35% 37人

c:40% 42人

c:0% 0人

d:57% 60人

c:0% 0人

專心聽講的習慣

a:5% 5人

a:37% 39人

b:32%34人

b:53% 56人

c:25%26人

c:8% 8人

d: 38%40人

d: 2% 2人

閱讀課本的習慣

a:7% 7人

a:45% 48人

b:14%15人

b30% 32人

c:20% 21人

c:25% 25人

d: 59%62人

d: 0% 0人

不懂就問的習慣

a:6% 6人

a:55% 58人

b:21% 22人

b:28% 30人

c:32% 34人

c:17% 17人

d:41%43人

d: 0%0人

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a:15% 16人

a:56% 59人

b: 36%38人

b: 36%37人

c:25%26人

c: 7% 7人

d: 24%25人

d:

通過數據對比看出,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訓練後,在認真傾聽、課前準備物品、閱讀課本、認真做作業和不懂就問的習慣上有了很大進步!

2.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本實驗與學生學習活動緊密結合,學習習慣的養成其效果很快反映在學習質量上。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在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測中成績有明顯進步。

十、

a優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準備物品的習慣

a:0% 0人

a:65% 68人

b: 3% 3人

b:35% 37人

c:40% 42人

c:0% 0人

d:57% 60人

c:0% 0人

專心聽講的習慣

a:5% 5人

a:37% 39人

b:32%34人

b:53% 56人

c:25%26人

c:8% 8人

d: 38%40人

d: 2% 2人

閱讀課本的習慣

a:7% 7人

a:45% 48人

b:14%15人

b30% 32人

c:20% 21人

c:25% 25人

d: 59%62人

d: 0% 0人

不懂就問的習慣

a:6% 6人

a:55% 58人

b:21% 22人

b:28% 30人

c:32% 34人

c:17% 17人

d:41%43人

d: 0%0人

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a:15% 16人

a:56% 59人

b: 36%38人

b: 36%37人

c:25%26人

c: 7% 7人

d: 24%25人

d:

問題與討論

本課題雖然按時完成了任務,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仍成爲教育的焦點,只有提高了作爲孩子第一位教師的家長的文化素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就會有很大的改善。我還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不斷完善和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懈努力,不斷創新,把進一步研究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作爲我今後研究的目標,進而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3篇】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研究實驗工作報告

這是關於工作報告的範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鑑!

我們研究的市級“xx”規劃課題“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研究”到目前已運作兩年,這期間在區教科室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領導及校教科室的指導下,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歷兩年的思考、研究和實驗,已達到預期效果,初步完成了研究任務,現就實驗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和關心支持是搞好課題研究的動力。

科研興校,科研興園已在北門國小唱響,領導非常支持教師參與課題實驗工作,從我園課題立項以來,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教科研室每學期都進行科研督導、檢查、驗收,並請區教科室專家進行指導,如實驗方案的修改,資料的彙編都給予了極大的幫助,我們明確了研究的方向、目標,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更廣更深的指導。

二、落實組織機構,保證課題的開展。

1、成立課題小組

劉真園長:主要負責課題的行政領導,組織管理資金疏通等工作。

孫玉梅:負責撰寫實驗階段性計劃、總結、實驗報告、工作報告、收集彙編資料。

2、實驗教師分工明確

中、小班一線教師主要負責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大班一線教師主要負責幼兒學習習慣,交往能力,文明禮貌等習慣的研究。

三、加大資金投入,爲課題實施提供保障 爲了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提供理論學習機會,學校爲每人提供100元的訂閱雜誌,鼓勵教師自費訂閱雜誌。爲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創設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學校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投資50多萬元,每班配備電腦,提供教師收集信息的條件,又配備了綜合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科學發現室,充實各班區角活動內容,幼兒在這裏學習合作、交往、學習、幫忙、分享和探索,良好的行爲習慣在這裏漸漸萌發—實踐—形成,老師在這裏觀察、記錄、調整自己的實驗方案,寫了許多的教育活動筆記和活動觀察記錄,爲教師的論文寫作提供了大部分素材。

四、健全制度,強化激勵機制、規範研究過程。

在開展課題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前期有規劃,中期有記錄,後期有總結,積累原始資料,立足本園實際實際進行實踐,以實踐—理論—再實踐來驗證我們的過程。

(一)健全制度。

1、管理制度:

a課題研究過程包括開題、計劃分解、操作實施、中期總結匯報、補充拓展、材料收集。

b市級課題每學期不少於6節實驗課。

c接受校教科室對課題研究過程的監督、檢查,並定期向校教科室彙報課題進行情況接受其指導。

2、目標考覈制度:我校不僅將教師的教育教學常規納入年度考覈目標,還把課題按省、市、區等級別納入考覈制度。

3、學習制度:課題組成員定期進行理論學習、培訓,寫出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4、資料收集制度:由專人負責收集資料、驗收並歸檔。

(二)規範研究過程。

實驗資料反映了實驗研究的過程,是原始資料,是以後實驗效果推廣的依據,實驗課題一啓動,就佈置每學期資料。每位教師每學期不少於10000字段理論筆記,每週教育活動筆記,觀察筆記,每週一上一節養成教育課,每學期至少追蹤調查一名幼兒,有關幼兒行爲習慣的論文,實驗總結或經驗交流,兩篇有理論價值的中心發言,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好要收集一名養成教育的名言,一首兒歌,一首歌曲,或者一幅圖片,一個謎語等,還要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自編一首兒歌。兩年下來,經過教師的辛勤努力,我們編了幼兒養成教育教師使用的大班、中班、小班的手冊(見附錄),以及家長使用手冊等,更好地指導教師、家長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從而也更加規範了實驗過程的實效性。

五、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科研能力。

針對實驗課題的要求,我們制定了積極可行的實驗方案,每階段實驗課題完成目標、方法、步驟,規定每單週三下午進行教師總結,具體做法:

(一)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指導的高度。

俗話說,沒有理論的高度,就沒有研究的深度。爲使實驗課題的研究深入有效,我們加強理論學習,具體做法,每位教師每天理論學習時間不少於半小時,有關實驗課題的理論筆記每學期不少於10000字,課題主持人每週向實驗教師推薦理論學習的內容,每位教師每學期兩篇優秀的中心發言。針對理論學習的需要,學校出資訂閱了《幼教園地》、《學前教育》等雜誌。每位教師訂閱一份雜誌,教師們積極性很高,她們自費訂閱到《學前教育研究。、《幼教導讀》、《幼兒教育》、《幼教博覽》等,這些雜誌給我們的實驗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提供了好多理論依據,對教師們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我們採取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講座、輔導與總結交流相結合,檢查與評比相結合的辦法,形成了學習制度,提供了學習質量,通過學習,全體教師提高了認識、更新觀念,增強了課改意識。

(二)外出學習,拓寬思路。

在理論學習中,我們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式,先後聽取上海幼教專家陳教授、聞教授的講座,外出參觀一類以上幼兒園,借鑑和引進各地教師的教學改革經驗,分別聽取她們的優質課,觀摩課以及公開課,聽取專家的報告,從中既學到了理論,又有經驗和做法,學習回來及時談心得與體會,談如何轉化爲自己的工作思路,同時,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從而推動實驗向縱深發展。

六、課題初步效應。

通過兩年的悉心研究和探討,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已達到了預期目的。

(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從前評價一位教師要看教師執教能力,優質課怎樣,論文多少,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如何,現在評價教師不但要看專業技能還要重視教師個人素質,行爲習慣,從衣着到言行,從能力到態度,教師在整個從教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做幼兒知識技能的點播者,行爲習慣的楷模。

(二)家長教育新聞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家園互動合作讓家長了解到幼兒良好習慣,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而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使人終生受益,現在的家長不再僅僅關心幼兒學了幾個拼音,而是談論孩子如何愛看書,如何懂事,在家能讓家長省心、放心,尤其一部分缺乏育兒知識的家長從對幼兒園活動的置之不理到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有些家長爲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把自己開的麻將社都關閉了,從事更加有利孩子健康、發展的職業了。

(三)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得到培養、發展及鞏固,對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採取了設計遊戲,引導幼兒;正面教育,鼓勵幼兒;堅持不懈,觀察幼兒等措施,採用了情景教育法、家園對照法、大小互動法、五星獎勵法、表揚法、榜樣法、溝通法等方法,增強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意識,規範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行爲,使幼兒的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幼兒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禮貌習慣、交往習慣等,這些將使幼兒終生受益。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工作做細、做好,爲一線教師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指導,爲課題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這只是我在工作中的一點點積累,還夠不上經驗所談,如有朋友來訪,歡迎提寶貴意見。

我國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孫雲曉先生說:“好習慣對兒童來說是命運的主宰、是成功的軌道、是終身的財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五大領域的培養目標強調幼兒愛好的激發和習慣的養成。由此我們可以認爲: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知識教育,是養成教育;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也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養成習慣。人的各種習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時間和環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變的。因此,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點,那在幼兒園環境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呢?

一、 找準切入點,制定計劃

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因爲每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的習慣也不同。針對於此,在今年開學初,我們向每位幼兒家長髮放了關於《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調查問卷》,家長除了對調查問卷如實作答外,還主動與各班老師交流孩子的不良習慣問題。從收回的一張張調查問卷和交談中,讓我們清楚的瞭解到每個幼兒的特點,根據幼兒的習慣不同,制定切實可行的良好習慣培養計劃,使其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並逐步養成良好習慣。

二、 重視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我們知道,要想讓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僅靠在幼兒園裏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中也應嚴格要求。曾經有一個家長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老師和家長就像土壤,而孩子就像種子,需要我們共同的培育,多麼生動地比喻!所以,我們做老師的,爲了孩子,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然後去聯合家長,統一觀念及行動,讓幼兒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行爲習慣在家中得以很好的鞏固和發展,實現我們最終共同的教育目的。爲了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開學初,我園在徵求教師意見後,設計了適合家園共育的家園聯繫手冊。其中,教師將幼兒一週的表現、班級近期教育內容重點及需要家長配合指導的內容,週週與家長見面,讓家長從中更及時準確的瞭解幼兒的在園表現。家長還會在家園聯繫手冊中寫下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困難,對教師的建議、要求等。一本小小的家園聯繫手冊,真正成了我們共同教育孩子的橋樑,讓老師和家長在培養教育孩子時做到統一思想,共同教育。

除此之外,全體教師又一次爲幼兒重新設計了《幼兒成長記錄冊》。平日活動學習時,我園教師善於將精彩的瞬間進行收藏,精心設計,積累到《幼兒成長記錄冊》中。並在每月的月底將其發放給家長,請家長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提出寶貴意見。當家長看到孩子們在幼兒園所畫的一幅幅圖畫,親手剪出的一個個圖案,活動時專心致志的樣子,一張張可愛的照片時,一邊說着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一邊連感謝老師、稱讚着幼兒園。

在進幼兒園的涌路旁有一櫥窗。雖然只有一塊小小的空間,但我們將其充分利用,使其成了家園聯繫的另一種方式。開學初的歡迎小朋友和家長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的知識宣傳。每月份的我是禮儀小標兵、衛生寶寶、全勤寶寶、好習慣伴我成長等評比展示宣傳活動,得到了家長和小朋友的關注與支持,真正形成了家園合力,共同教育。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三、 找準目標,注重轉變

園有園規,班有班紀。每個班級在學期初依據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計劃和本班幼兒的行爲習慣制定出符合本班實際的計劃後,又進一步將其制定計劃目標進行分解,按月份逐步展開實施。也就是每月初制定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目標承諾,目標承諾中有培養標準,預期成果,月末對此承諾進行小結,找到不足,並進行反思找到整改措施。其中對於每月份中個別幼兒實施此培養目標有困難時,教師將作爲重點培養對象,對其進行關注,力爭讓幼兒達到預期目標,也就是班級每月份的典型案例。

四、豐富多彩的活動,促兒童發展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曾有一句至理名言“習慣成自然”。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要貫穿在點滴生活與各項活動中。爲了在平日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更好的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我園特蒐集了與養成教育有關的兒歌和故事。讓老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等幼兒易於接受的方式,使幼兒明白哪些習慣是好的習慣,哪些是不好的習慣,以及不好的習慣會給我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會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等等。

再有,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因此,幼兒園及各班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幼兒能很快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遊戲,幼兒也能將學到的東西親身加以體驗,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分享快樂,經驗交流。

幼兒入園一段時間以後,在老師的正確教育引導下,行爲習慣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爲了將各位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好做法加以宣傳、推廣,我園組織召開了班主任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經驗交流會,交流會上,每位老師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方法各有妙招,真正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比如:陳文香老師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時,除了建立常規制度,以身作則外,更注重了對幼兒的及時評價,對於表現好、有進步的孩子給予及時的鼓勵,並將其記錄在《比比最棒》評價手冊中,最後依據此評選出“好兒童”。哪個孩子不渴望受到表揚,就在這一句句表揚聲中,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習慣。

六、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瑣碎的,但卻日復一日地反覆出現,潛移默化中會對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將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去非常重要。我園的每位教師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善於觀察、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開展隨機教育,促使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逐步形成。因爲幼兒的年齡小,自我約束能力差,

因此,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必須貫徹落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嚴格要求,反覆抓,抓反覆,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德育人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習慣

黃草街道辦事處,地處黔西南州興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所轄區域公辦幼兒園9所。多數是國小附屬幼兒園,它的前身爲學校的學前班。近年來,各校都在加大對幼兒園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新建園房舍結構基本合理,自成一體,獨門獨院,管理規範。迄今爲止,有省級一類幼兒園5所,其餘的爲省級二類幼兒園。9所幼兒園共47個教學班,在園幼兒2670人。在園教師112人。大專以上學歷75人,幼師學歷6人,中師學歷31人。

xx年9月我辦參與了 “xx”研究課題《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子課題《幼兒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與實驗》,根據總課題組的要求,緊密結合本實驗區的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題實施方案。半年來圍繞課題的培養目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爲課題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堅強的組織做後盾。xx年4月,輔導站召開了全辦國小校長、幼兒園園長會議,成立了實驗區課題核心領導小組,在以一線教師爲主要研究成員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園本教研製度,形成了以核心領導小組爲龍頭,主要研究人員爲骨幹的研究格局,構建了規範的研究框架,爲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拓寬培訓渠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課題實施以來,各實驗園,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採取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法,組織學習了《中國德育》、《新德育》、《和諧德育論》等相關理論知識,爲課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二)以園爲本,重視研討,層層推進。研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都可能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針對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開展了以園爲本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不斷的總結、交流、反思中集思廣益,攻堅克難,增強信心。(三)走出去”、“請進來”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xx年4月,我們組織教師參加了州教育局舉辦的《幼兒禮儀教育》培訓,7月8日,邀請了課題組的劉華老師爲全辦幼兒教師作課題實驗專題培訓。通過專家引領,轉變教育觀念,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完善制度建設,確保課題研究落到實處

制度是課題研究與實驗有序進行的助推器,是實驗取得成功的保障。xx年10月,我們完善了四個制度的建設。明確了實驗教師常規工作任務以及參與實驗活動的相關制度。製作幼兒行爲習慣跟蹤調查表下發到每一個家庭,讓教師有明確的目標,知道實驗開始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跟蹤表的填寫,記錄了實驗幼兒的成長曆程,讓家長和老師都能及時發現課題實驗給幼兒行爲習慣帶來的變化,體會到成功帶來的樂趣!增強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信心。

有效的管理,增強了課題研究的時效性。xx年12月底,黃草實驗區八個實驗園31 個教學班,共上實驗課1017節。其中示範課26 節、辦級研討2 次、簡報7期、教師教學隨筆191 篇、論文 47 篇、實驗報告、反思124 篇、德育活動課教案、375 份、填寫實驗測查表700餘份,圓滿完成了第一學期的研究任務。

四、家園合作,共同做好幼兒良好行爲習慣教育工作。

馬卡連柯認爲,在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中,學校和家庭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應該成爲兒童行爲習慣的導師。因爲兒童未入學前,一天到晚最親近的人是父母,父母的言談舉止,是兒童所習見習聞的。就是入園之後,放學回家,還是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實驗園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課題實驗的主導思想,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老師們一邊摸索,一邊完善工作方法,將幼兒行爲習慣養成研究,輻射到每一個幼兒家庭,爭取家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中來,配合幼兒園做好教育工作,爲幼兒營造一個和諧、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學習環境. 使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鞏固。在家長的共同配合下,90%的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得到鞏固,一些家長從中也受到教育。

五、開展主題教育,強化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的職責就是傳承中華文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習慣。

向陽路國小附屬幼兒園的陳友晶老師認真履行職責,她在《懂禮貌》一課的教學反思中寫道:一般情況下,孩子對自己班上的老師都能主動有禮貌的問好。但是,在走廊或校園裏,見到其他的老師或家長就不會問候。孩子們的表現,着實讓我感受到:這些家中的小太陽、小公主們在禮儀行爲上的缺失。我覺得對孩子們進行禮儀常規的教育十分必要。首先,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通過收集一些喜聞樂見,朗朗上口的兒歌、童謠,讓孩子們在班上朗誦學習,從中瞭解什麼是文明禮儀,促進好習慣的養成。其次,孩子的禮儀行爲是在實踐運用中鍛煉出來的,於是我根據班上有的孩子膽小怕生的特點,開展了“文明小使者” 的評比活動,每天班裏都要選派一位“小使者”,與鄰班老師、學生家長打交道,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鍛鍊自己的社交禮儀、養成自己的文明行爲。孩子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學會了責任,體會到了用禮儀行爲交往的快樂,逐漸養成了禮儀行爲。

六、關注細節,巧用評價,讓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得到固化。

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要經歷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陳鶴琴先生主張在兒童習慣的養成中應多鼓勵。他說:“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勵的方法來控制兒童的行爲,來督促兒童的求學。消極的制裁不會發生多大的效果的,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因此,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面對幼兒的正確行爲,教師給與肯定、讚賞的積極評價,會增強幼兒的自尊與自信。

盤江路國小附屬幼兒園的甘安瓊老師在觀察記錄這樣寫道:陳陽是個調皮的孩子,特別喜歡玩具。下課了,我聽見江紹宜小朋友說:“陳陽,把我的玩具給我”。“不、這是我的玩具”這是陳陽的聲音。我走過去對他說:“陳陽,這是小朋友的玩具,如果你想玩,應該怎樣對小朋友說”?在老師的幫助下,陳陽把玩具還給了江紹宜。第二天早上,陳陽一入園,就笑眯眯地對我說:甘老師,這是我的玩具汽車,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我趕緊鼓勵他:陳陽做得對,真是個好孩子!果然,陳陽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而且玩得很開心。面對幼兒的過失行爲,教師循循善誘,會使幼兒在寬容、理解中自覺地改正過失。教師用積極正確的評價方式評價孩子,孩子就會在肯定、讚許、鼓勵中不斷改正過失,最終養成良好行爲習慣。

七、創設育人環境,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薰陶,養成習慣。

陳鶴琴先生說的好,凡是可以給幼兒刺激的,都是他們的環境。要努力爲幼兒營造一個輕鬆自然的教育氛圍,使校園中的一切客體都能對兒童產生有益的影響。延安路國小附屬幼兒園的教師在實驗研究中,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導向作用,把“媽媽請您先吃!、環境整潔靠大家、不亂花錢、自救方法要牢記,我幫弟弟繫鞋帶、指甲長了剪一剪等鮮活生動的圖畫內容搬到圍牆上,讓幼兒園的每一塊牆壁、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區域都能與幼兒對話,利用周圍環境的因素對幼兒的行爲起到促進作用,不斷引發幼兒對自身行爲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薰陶,養成習慣。

八、抓住特點,開啓智慧,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化。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就是要把孩子本來不自覺的行爲轉化爲有意識的自覺行動。教師要仔細觀察,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善於抓住幼兒好奇的心理特點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孩子儘快地從“要我做”向“我會做”轉變。如何實現這一轉變?百春幼兒園黃恩萍老師《如何培養小班幼兒午睡擺放鞋子的習慣》的教學反思給出了答案。

我們班的孩子在午睡時,有個不好的習慣,他們總是飛速上牀,讓脫下的鞋子“隨意而安”。每次午間巡視,七零八落的鞋子就像是給我設置的層層障礙,讓我氣不打一處來。我也曾經多次教育他們將鞋子放到牀底下,可小傢伙們仍舊我行我素,這個問題讓我頗傷腦筋。

我想,這是我們在行爲習慣上沒有做好,所以,不管怎樣強調,把鞋子放整齊,小朋友們就是不聽。在冥思苦想之後,我終於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我用彩色油漆在牀下的水泥地上畫了不少的藝術小腳丫,小腳丫是一對出現的,而且有着擬人化的表情,一個個都睜着大眼睛,張着大嘴巴,好像在對孩子們說,趕緊把鞋子放到我這兒吧……小腳丫的出現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一來,這些富有童趣的小腳丫,讓整個午睡室充滿了藝術氣息,孩子們都樂意把脫下的鞋子放在小腳丫裏;二來,小腳丫一對對的出現,能讓孩子將鞋擺放正確,避免起牀後穿反鞋子,真是一舉兩得。從此以後,班級裏鞋子亂放的局面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學前教育課題研究與實驗,對黃草幼兒園的教師來說,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在實踐中,我們摸着石頭過河,邊學邊做,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雖然,在幼兒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但許多問題還有待我們去不斷深化。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幼兒個人與環境、行爲相互影響的結果,培養良好的習慣不可以等待“習以爲常”,而應當以社會的價值取向對幼兒加以訓練引導。

(一)幼兒通過一階段的學習和積累,已掌握一定量的良好行爲知識,但在日常行爲中,有些孩子還會做出與之不一致的行爲舉止,特別是在園一個樣在家一個樣的行爲傾向很難改變。如何才能讓幼兒把真正學到的行爲知識反映到自己的日常行爲上,使良好行爲“習慣化”,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反思的問題。

(二)教師對幼兒行爲問題的教育技能有待提高。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在幼兒的行爲問題尚不明顯時採用順其自然的策略,而在行爲問題明顯時則會採取極端的手段,還有一些教師面對幼兒的行爲問題常常束手無策,比如孩子吮吸手指、偏食、挑食、迷戀動畫片失去自控能力等頑固性的行爲,不能進行長期有效的矯正。

(三)成人不良行爲對幼兒的影響該如何抑制。幼兒是生活在天地間的,他們除了跟自己的家人相處外,還要接觸自己家庭以外各種不同行爲的人,因此社會環境的行爲淨化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認真做事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把事做好。我們相信,在課題組專家的指導下,憑着對工作的熱情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每一位教師都會用心記下自己實踐中的點點滴滴,在“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未來的成果中添上濃重的一筆。

【第4篇】國小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研究調查報告

國小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研究調查報告

——關於升好旗,做好操,寫好字的習慣培養

一、調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爲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爲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新修訂的《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之中,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道德水平。這學期我校一直都致力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並制定了方案,每週一個好習慣培養。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孩子們養成了一定的良好習慣。我們發現學生在做好操,升好旗,寫好字方面仍需下功夫。爲什麼學生在這幾方面的習慣養成不理想呢?帶着這一問題,我先後對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進一步瞭解影響學生習慣的主要因素,制定目標。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更加有效地發揮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實現我們的育人目標。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分兩類:學生

(二)調查方法:訪談調查

訪談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在家、在校的寫字、做操、升旗的行爲表現。

三、調查結果

我們對學生的調查所得資料進行統計處理,情況如下:

1、每天在家寫字的姿勢如何:

正確 不正確 不確定

56% 36% 8%

2、在家是否有人提醒、督促糾正錯誤寫字姿勢:

有 無 偶爾

86% 8% 5%

3、你的書寫習慣如何(如書寫姿勢、格式、卷面、專注程度等):

好 一般 不好

91.8% 6% 2.2%

4、學校舉行的每週一升旗儀式:

認真參加且心情激動 參加,無任何感覺 不想參加

79% 19% 2%

5、升旗時是否佩戴紅領巾:

總是佩戴 有時不佩戴 總是不佩戴

98% 2% 0%

6、做眼保操時:

認真做 有時認真做 不想做

75% 20% 5%

四、問題分析與思考

(一)學生升旗、做操、寫字習慣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行爲習慣方面存在着三個層面的現象,有着良好的行爲習慣的佔80.8%,習慣一般佔16%,習慣不良的佔3.2%,從總體看,我班學生在習慣養成方面有着良好的收效,在升旗,做操,寫字三方面都還做得不錯。部分學生在寫字姿勢方面還比較弱,爲學生健康發展,這些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以人爲本”的理念告訴我們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調查中不難發現,教師在很多時候都自認爲自己的教育是最重要、最合理的,而忽視了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對良好習慣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標準

升好旗:1、穿好校服,正確佩戴紅領巾,按時參加升旗儀式。

2、集合鈴聲響後,各班在走廊上站好隊,安靜、整齊有序地進入操場。

3、站立時,挺胸收腹,雙手五指併攏,下垂緊貼褲縫邊。

4、升旗時保持安靜,不講話,不逗打。非少先隊員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5、唱國歌時,聲音洪亮、節奏感強。

6、國旗下講話時,保持安靜,認真傾聽,講話完畢要鼓掌致謝。

7、升旗完畢,按指定線路退場,不擁擠、不喧譁。

寫好字:1、三年級及以上同學用鋼筆寫字。

2、寫字時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做到一筆一畫,不潦草。

3、寫字時姿勢端正,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地面。做到“三個一”(眼離本一尺,胸離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要求身體與桌面垂直。

4、寫字完畢,認真整理書本,避免書本出現卷角現象。

做好操:

眼保健操:1、音樂響起,學生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做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時,閉眼,精神要集中,穴位要準確,用力要適宜,符合節拍。

廣播體操:1、廣播準備音樂響起,各班體育委員迅速組織學生在走廊整隊,安靜、整齊有序地到達指定場地。

2、排隊集合要求做到快而不亂,並迅速呈體操隊形散開,縱橫成一條線。

3、廣播操音樂響起,精神飽滿地認真做操。動作正確到位、優美,與音樂協調一致,真正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4、廣播操做完後按指定線路有序退場。

五、採取對策

(一)制定規章制度,培養良好做操習慣

爲培養班級學生良好的做操習慣,加強對學生正確做操的訓練。班主任與體育老師聯繫,共同訓練、指導學生做操的動作準確性,同時在思想上讓學生意識到做操關係到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班級的風貌,讓集體榮譽感促使孩子們做好操。

(二)重視細節管理,規範學生寫字習慣

針對國小生視力急劇下降的趨勢,我們要注重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無論是什麼學科的課堂,只要孩子們讀書、寫字,任課老師有義務、有責任及時提醒孩子們糾正錯誤讀寫姿勢和讀寫習慣。讀書時,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寫字時,做到腰背挺直,胸離課桌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長,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地面……與此同時,我還多次在班級內舉行了硬筆書法比賽、讀寫姿勢比賽等,如今,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增強了自控能力。

(三)提高思想認識,互相監督升好旗

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升旗儀式的重要性,知道升好旗一種愛國的表現。爲使隊員明確升旗的行爲準則,我規定了學生從服裝和紅領巾佩戴,到升旗時高唱國歌的神態,再到行少先隊隊禮時的姿勢、手勢等的要求。並且由班級值日生每週一檢查升旗服裝和紅領巾的佩戴情況,由兩個體育委員監督整個升旗儀式過程中同學們的表現。每週五班隊會時,由學生評選出升好旗標兵。

(四)家校攜手,形成合力

在學校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班主任必須積極地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共同創造良好的家校合作關係,才能培養出學生良好的習慣。我與家長聯繫,請他們在家裏督促孩子寫好字,及時糾正孩子們不良讀寫姿勢。同時請家長配合在每週一升旗的時候提醒孩子服裝和佩戴紅領巾。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在今後的工作中,讓學生走走出教室,擔負起班級的榮辱;走出校門一步,擔負起學校的榮辱,走上社會,擔負起社會的榮辱,真正讓好習慣伴隨學生健康發展!

(一)升好旗

紅領巾,胸前系。 齊肅立,行隊禮。

穿校服,操場聚。 演講話,記心裏。

奏國歌,升國旗。 同學們,齊努力。

(二)做好操

廣播操,煉身體。 眼保操,動作準。

聽口令,齊做起。 用力勻,眼更明。

隊列直,動作齊。 好視力,終受益。

(三)寫好字

方塊字,是國文。 身坐正,腳放平。

從小練,正當行。 眼和紙,離一尺。

心要靜,眼要明。 筆握穩,寫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