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聚磅礴的中國文學力量內容【精品多篇】

聚磅礴的中國文學力量內容【精品多篇】

凝聚磅礴的中國文學力量情況 篇一

20號晚,“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在北京中央歌劇院舉行。本次晚會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形式向社會現場直播,讓廣大觀衆、讀者和社會各界共同感受文字之美、領略文學之力,共享文學的榮光,感受新時代中國文學百花齊放、多姿多彩的嶄新氣象,感受磅礴的中國文學力量。

頒獎典禮上,作品朗誦、情景歌舞、舞劇、合唱等藝術表演形式相繼出現,以“文”“藝”聯動展示新時代文學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助力文學“破圈傳播”。第八屆魯迅文學獎35位獲獎者,依次上臺領受這一中國文學的崇高榮譽。

魯迅文學獎共設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7個獎項。今年8月,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7個獎項共35篇(部)作品獲此殊榮。

頒獎典禮上,“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以及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張宏森,中國作協副主席阿來、莫言、格非、徐貴祥、閻晶明等作爲頒獎嘉賓,分別爲7個獎項的獲獎者頒獎。

蔣巍、張莉、董夏青青、龐餘亮、陳人傑、楊鐵軍、索南才讓代表各獎項獲獎者先後發表獲獎感言。大家聯繫創作實際暢談人生經歷、文學經驗、創作思考等,分享文學創作之路上的故事,展現新時代作家昂揚向上、勇攀藝術高峯的志向和辛勤付出。

晚會還特意安排“致敬編輯”環節,感謝爲中國文學作出無私奉獻的廣大編輯們。

據瞭解,中國作協從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開始,將打造以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四大文學獎項爲核心的“中國文學盛典”,展現新時代作家昂揚向上、勇攀藝術高峯的志向和努力,展示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文學的卓越成就,在全社會凝聚磅礴的文學力量。

彰顯文學的價值和尊嚴 篇二

文學,連接江河湖海,擺渡個體心靈,照亮煙火日常。

短片《文學,跨越山海》《中國文學這十年》貫通現實和歷史,呈現了文學之於生活的重要意義,展現了中國文學百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新時代十年來,中國文學天高地闊、氣象萬千。廣大作家牢記“國之大者”,描繪時代鉅變,攀登藝術高峯,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作出巨大貢獻。

本次盛典頒出的35篇(部)獲獎作品,涵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理論評論、翻譯7個門類,構築了魯迅文學獎的壯麗景觀,呈現出新時代文學的多元、豐富與深廣。

每輪頒獎時,舞臺豎立起光影編織的書籤。伴着歌隊的吟唱聲,獲獎作家從書籤後緩緩走出,象徵他從作品中,從他的思想和探索中,走向更爲廣大的讀者和觀衆。一枚書籤,猶如一葉扁舟,連接着大衆與文學、讀者與作家。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表示,舉辦“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就是以莊重盛大的儀式表彰獲獎作家,彰顯文學的價值和尊嚴,向廣大熱愛文學的人們展現新時代文學的豐碩成果和嶄新氣象。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這是小說《青春萬歲》的熾熱呼喚;“千萬個青年人歡聚一堂,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來,讓我們唱一支友誼之歌”,這是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的歡快旋律;“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這是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青春約定……情景歌舞《文學裏的青春》把文學與歌曲巧妙融合,訴說着青春的輕快與絢爛、激情與夢想,也展示了文學與各藝術門類跨界聯動的可能性。

本次文學盛典將文學頒獎典禮與作品朗誦、情景歌舞、舞劇、合唱等舞臺表演形式相結合,展現文學之風雅,讓藝術舞臺綻放出文學光芒。同時,頒獎典禮首次與電視臺晚會和網絡平臺直播融合,充分展示新時代文學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最大程度吸引並擁抱廣大讀者,讓文學“破圈”傳播。

總導演周雄認爲,文學來自田間地頭、萬家燈火,能在老百姓口中相傳,爲婦孺所知。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還需要媒體機構對文學進行“二次創作”,打造更加豐富多元的傳播產品和宣發方式,讓作家作品以更豐富的形態、更新穎的方式爲讀者所熟知。

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舉辦內容 篇三

魯迅文學獎創立於1997年,每四年評選一次,共設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7大類獎項,是體現國家榮譽的重要文學獎之一。本屆評獎共有1610篇(部)作品符合參評條件,比上一屆增加了238篇(部),最終各評獎委員會共評選出了7個門類的35篇(部)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勾勒出從時代英雄到平凡奮鬥者的人物羣像,折射出不同時代閃亮的精神圖譜。

這屆參評作品中的中篇小說,精神飽滿度高,思想容量和藝術容量大。獲獎的王鬆、王凱、艾偉、索南才讓、葛亮等5位作家,分佈於不同年齡段,有專業作家,也有軍人和自由職業者。尤其是葛亮作爲第一位得獎的香港作家,可謂是本屆一大亮點。《紅駱駝》致敬核工業事業中的無名英雄,有正大之氣;《荒野步槍手》以節制明快的語言塑造了當代軍人的個性形象;《過往》以其獨有的故事張力詮釋了人性的美德和寬恕的力量;《荒原上》粗糲有力地展示了青春和生命的新鮮質地;《飛發》通過日常生活史的考證寫出了個人命運與香港的精神風貌。

286部參評的短篇小說(含小小說)內容上題材多樣、涵蓋豐富,藝術上百花齊放、萬馬奔騰,本次獲獎的劉建東、張者、鍾求是、董夏青青、蔡東5位作家,既有秉筆直書的現實主義觀照,也有奔放的浪漫主義抒懷,更有對藝術方法與表現形式的大膽探索與實踐。隊伍結構上,老一代作家寶刀不老,目光更加犀利、思考更加深邃、筆力更加嫺熟,中年一代風采依舊、筆耕不輟,年輕一代大步登上文壇,帶來一股清新怡人的新風。

報告文學作家們敏銳地理解和書寫豐富多彩的現實,在呈現時代精神、展示大國風範的同時,兼具人文關懷、文化思考與深度的精神挖掘。從338部參評作品中,可以窺見這屆報告文學參評作品“多、新、深、美”的鮮明刻度。“多”既指題材的廣泛,也指表現方式的多樣,脫貧攻堅、航天科技、時代英模等諸多題材繁花錦簇。“新”是指視角的新鮮程度,作家們在現實題材中找到了新視角,在歷史話題中有了新發現。“深”是指作家的思想深度與認識高度,在主旋律的曲調中,配出更爲豐富的“和聲”,展現出激情之外的理性與見識。“美”是指作品的文學性,不少參選作品語言、敘事、結構上新穎獨到,展現出報告文學的獨特品質。

參評的219部詩集,無論是體現“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還是在詩歌藝術的探索創新方面,詩人們的努力可圈可點。劉笑偉的《歲月青銅》有着飽滿的家國情懷,彈奏出了新時代雄渾大氣的旋律。陳人傑的《山海間》以富有靈性的筆觸,呈現出西部的神奇自然景觀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韓東的《奇蹟》在精湛的淬鍊中有了更多生活的溫度。路也的《天空下》將對現實的細微體察與遊歷大千世界的感悟融於一體,語言把握曠達開闊。臧棣的《詩歌植物學》格物致知,在身邊所見的植物中深入發掘着詩意和美學。

共有237部作品參評散文雜文獎,自然書寫、歷史敘述與鄉土關懷是本次參評作品體現出的三大趨勢。參評作品或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筆觸涉及牧場森林、高山大海、草原大湖,關注草木魚蟲乃至自然萬物,也將目光投向非遺保護和民間工藝;或涉及各歷史時期與地域,眼界開闊、風格各異,將複雜的史料與散文雜文獨特的文學性相結合,強調以歷史情境燭照文化心靈;或追索故鄉回憶,審視鄉土現實,關心鄉村教育,思考鄉土現代化,將個人生命情感融匯于山河故人的獨特體驗中,彰顯強烈的人文情懷。

文學理論評論參評作品共161篇(部),“50後”“60後”“70後”“80後”各代際評論家悉數登場亮相,作家作品論和文學現象研究佔據強勢地位,如張莉的《小說風景》、張學昕的《中國當代小說八論》、郜元寶的《編年史和全景圖——細讀<平凡的世界>》等,同時詩歌、報告文學、網絡文學、戲劇等其他文體均有涉及。

文學翻譯獎的參評作品,在語種、體裁、譯者年齡分佈上,均體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和多樣性。青年學者許小凡專攻艾略特,翻譯的戈登《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這部鴻篇鉅製,全面呈現了這位詩人、思想家的生活歷程和複雜內心;德里克·沃爾科特的《奧麥羅斯》採用現代罕見的史詩體,譯者楊鐵軍將全書翻譯得迴腸蕩氣、引人入勝;陳方翻譯的《我的孩子們》是俄羅斯女作家雅辛娜的長篇力作,譯者以女性的細膩,充分傳遞了原作的韻味;日本作家藤澤周平的《小說周邊》娓娓道來,充滿沉靜和智慧,竺祖慈的譯筆老道傳神,可謂達到了與作者相同的心境;阿拉伯語翻譯家薛慶國長期從事阿拉伯語文學研究,用優美簡潔的語言,將阿多尼斯充滿智慧與想象的詩集《風的作品之目錄》獻給中國讀者,讀來直入人心。

爲開闢文學新境界、拓展文學新空間,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真正進入人民大衆視野範圍之內,中國作家協會從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開始,全新打造“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推動形成以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四大文學獎項爲核心的“中國文學盛典”,以隆重典雅、形態豐富、傳播力強的大型文學主題盛會,表彰具有最高榮譽的國家級文學獎項,力求把“中國文學盛典”打造成新時代文學發展的閃亮名片,向文學致敬、向作家致敬、向時代與讀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