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通用多篇)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通用多篇)

各地清明節的習俗 篇一

河北清明節習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週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

上海清明節習俗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爲主。因此前往上述區域的人次達到一百餘萬之多,從而在清明前後數天往往會造成出省交通的擁擠。

此外,青團是江南地區的清明時令點心。其主體由糯米粉製成,經青艾(草頭汁)調和而呈綠色糕團,一般爲豆沙餡或芝麻餡。食用時保留了寒食的習慣。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九年級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四川清明節習俗

四川都江堰放水節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會(二王廟廟會)(成都都江堰)。

山西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裏。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爲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爲麪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麪餅放在院裏,吹曬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爲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蓆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綵勝(頭飾)貼在兩鬢。

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麪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臺灣的清明節風俗

臺灣的清明節既有大陸的風俗習慣,又有自己的特點。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這時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百花爭豔,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所以《羣芳譜》稱之爲“清明”,併成爲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臺灣,清明節是一年裏所有節日中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是要放公假的。“清明不回厝無祖”,指的是清明節不回家掃墓掛紙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即使在外窘困沒有路費回家的人,這一天也想方設法回家掃墓。

臺灣的清明節也叫掃墓節,家家戶戶都要在祖墳上“掛紙”和“培墓”。一般在清明節前,人們由一家的長輩率領,帶着鋤頭、鐮刀、酒、祭品等到自家祖先的墳墓上掃墓,一般分成“掛紙”和“培墓”兩種掃墓儀式。“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爲“壓紙”、“壓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五色紙壓在墳上,表示子孫已經祭拜過祖墳。掛紙時,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培墓”的時間多在清明節前夕,先要用鋤頭或鐮刀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清除,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重新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臺灣的清明節,家家戶戶插柳擺艾上祭品。清明節,臺灣家家戶戶都要門前要插上柳條和艾條。在掃墓時,從福建去的`閩南人後裔,除了準備豬肉、魚、蛋、鬆糕和甜糯米飯作祭品外,還要包薄餅。這種薄餅的形狀像圓形的茶盤,將雞絲、蛋絲、豆腐千絲、鮮蝦、花生米、紫菜、冬菇等包在薄餅裏,捲起來像個巨型的春捲,然後蘸着甜醬或辣椒醬吃。而從廣東去的客家人子孫,則要準備豬肉、雞、蛋、鮑魚和豆腐乾等五種祭品,並做艾餈、蒸發糕,拜祭自己的先人。等拜過祖先,燒過香紙後,就把艾餈、鬆糕等分給大家,在墓地上野餐。這時,父母或家長就對兒孫講述自己祖先的出身之地,和開發臺灣寶島的業績。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在培墓時點“姓氏燈”,祭拜之前燃燭,祭祀後不熄滅,而是將它小心地放在燈罩內帶回家(沿途不可使其熄滅)放在祖先的靈桌前。

而臺灣漳州籍人不過清明節,卻過三月三。相傳,當年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厭惡清明節的“清”在“明”之上,於是下令廢除清明節,改三月九年級“上巳日”爲掃墓日。漳州籍人就將此習俗保留至今。

現在臺灣的清明節,人們更重視春遊踏青。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八年級的,也有三月九年級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九年級。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爲止。

臺灣民衆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臺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羣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後因臺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

清明節的風俗 篇二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愛的活動之一。因爲古人們相信,將自身的病痛寫在風箏上,等風箏飛到最高點時將其剪斷,自身的病痛也會跟着消散,雖然現今聽起來很好笑,但這也是清明時節人們的一種娛樂方式。

春遊踏青

清明之時,也正是大地回春之時,掃墓之餘一家老少在鄉間遊樂一番,當然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領略這天然的美,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根據至真道人講述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更有利於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十大傳統習俗 篇三

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四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爲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着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爲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爲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裏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爲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爲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 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節的風俗 篇五

上墳頭

上墳掃墓是個很重要的活動,爲此,整個家族要提前商量,細緻安排。到了上墳的日子,以家爲單位,人們帶着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墳。傳統的祭祀品是紙錢、冥幣,還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紙祭祀後,就把各家帶來的食物集中起來吃。

添土

每年清明上墳時,家族中每個人都要或提或兜或背,從遠處取些土來,添到墳上,墳頭越大,預示着家族更加興旺。

滾饅頭

吃飽喝足,該下山了。臨走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由族中長輩挑選幾個饅頭,從墳上往下滾,子孫們圍着跪成一圈,饅頭滾到誰的懷裏,誰就眉開眼笑。據說得了饅頭的人就有好運道,沒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沒成家的人就能找上對象、讀書的人可以考上大學、沒工作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總之,這個饅頭就是一個福星,能保佑一切願望都能夢想成真。吃喝完畢,收拾好滾到懷裏的饅頭,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就把饅頭和剩菜全部給他們。因爲這一天是行善的日子,要讓祖先看看,他的後代們也是樂善好施、積德行善的人。

洗頭、理髮

很早以前,青海人過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掃完墓回家後,女人們要在這一天洗頭、理髮。舊時的女人是不剪頭髮的,平常只是綰個纂兒。在這一天,把纂兒打開,由家中的婦女們互相幫着修飾、打理一下。熬一罐濃濃的胡麻水,抿到洗乾淨的頭髮上,再梳一個光光亮亮的髻子。老太太們摸着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鵲尾巴髻子,咧開沒了牙的嘴便笑了。

清明節,不僅僅是思念!我們在懷念已故親人之時,也是一次感恩教育,感謝前人的奮鬥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謝自然的包容與奉獻讓我們豐衣足食,讓我們在感恩已故親人的同時,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這個節日,教人倍加珍愛生命,而感恩是一個永恆而絢麗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