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國學常識篇【精品多篇】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國學常識篇【精品多篇】

品中正制實行的原因與初期情況: 篇一

時期方式標準利弊魏晉南北朝 推薦德才(其實按門第、出身)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權,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品中正制: 篇二

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爲九個等級,作爲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指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魏文帝曹巫爲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羣的意見,正式設置九品官人法。

曹王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吏部尚書陳羣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這一制度創始於曹魏,發展成熟於兩晉,衰落於南北朝時期,廢除於隋朝,隨之科舉制形成。

品中正制的衰落: 篇三

九品中正制是沿襲了東漢鄉里評議的傳統,在戰亂時期人士流移的條件下發展而來的,也是適應曹魏初期政治的特點而產生的。

1、東漢末年,代表中央政權的曹操有不少壓制豪族名門浮華風氣的舉動。曹操並非名門,其祖父是與名士對立的宦官集團中的一員。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因此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爲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如:破壞朋黨交遊便是其一舉措

但在戰亂時期,曹氏政權還須依靠地方名士,因爲他們在鄉里有較高的聲望,完全廢除鄉里評議是不可能的。曹氏政權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議納入政權軌道,使名士與政權合作。這樣以設立中正官專門執掌品第人物以備仕進參考的方式,代表“國家利益”的政權便對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議也便合法化,從而爲其發展勢力創造了條件。以品第之法選拔官吏,始於曹操,且已成一制度。但中正之名在史籍中是在曹丕任魏王之後出現的

2、魏初之中正官,州爲州都,郡國爲中正。郡中正由各郡長官推選,而且是現任官兼。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曹氏政權的目的,即把易以形成朋黨浮華之風的名士私家評議收歸政府統管,由郡長官推選現任官兼任中正,職掌人物的品第。中正品第人物,必須提供三個項目:一家世,一狀,一品。

曹操由於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多次頒佈唯纔是舉令。所以在品第人)(物上,雖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初期,恐怕更重才學。如《宋書·恩幸傳序》: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

3、漢代選舉已參考狀。狀是一個人道德才能的。具體敘述。中正所作的狀往往止一二句,是爲總的評語。品是根據家世和行狀綜合作出的評定。品分九等,而一品是虛位,二品實已爲最,初期二、三品仍屬上品。這裏的品是“中正品”,與官品是不同的。

魏初,中正定品尚重鄉論。曹魏初期中正以郡爲基層,郡中正是真正發揮品第人物作用的,它們尚爲地方士族所專控,而州都只不過總其議罷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門大族尚沒能很好地控制中正製爲其服務。但在曹芳以後,情形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