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物理實驗研究方法(多篇)

國中物理實驗研究方法(多篇)

國中物理實驗研究方法 篇一

觀察法是人們爲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有目的有計劃的對自然發生條件下所顯現的有關事物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是人們收集獲取記載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簡單的講觀察法就是看仔細地看。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觀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腦的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組織的感知活動。因此,亦稱科學觀察。

實例:

水的沸騰:在使用溫度計前,應該先觀察它的量程,認清它的刻度值。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的兩種情況,溫度計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示數變化;在學習聲音的產生時可讓學生觀察小紙片在揚聲器中的運動狀態,觀察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觀察蟋蟀知了鳴叫是的情況,就會發現發出聲音的物體都在振動;除此之外還有光的反射規律;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滑動摩察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等。

比較法

比較法是確定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各種物理現象和過程都可以通過比較確定它們的差異點和共同點。比較是抽象與概括的前提,通過比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總結物理規律。利用比較又可以進行鑑別和測量。因此,比較法是物理現象研究中經常運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較法有三種類型:(1)異中求同的比較。即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而找出其相同點。(2)同中求異的比較。即指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而找出其相異點。( 3)同異綜合比較。即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的相同點相異點。

實例:

象汽車輪船火車飛機它們的發動機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燒時釋放的內能轉化爲機械能裝置。而汽油機和柴油機雖然都是內燃機但是從它們的構造、吸入的氣體、點火方式、使用範圍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發與沸騰的比較兩者的相同點都是汽化過程。不同點從發生時液體的溫度、發生所在的部位及現象都不同。還可以用比較法來研究質量與體積的關係;重力與質量的關係;重力與壓力;電功與電功率等。

國中物理基本實驗方法總結 篇二

國中物理基本實驗方法總結

一、控制變量法

1、研究絃樂器的音調與弦的鬆緊、長短和粗細的關係。

2、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係。

3、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係。

4、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

5、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

6、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係。

7、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係。

8、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係。

9、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係。

10、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係。

11、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係。

二、理想模型法

光線、法線、磁感線都不是實際存在的,它們的引入採用的都是理想模型法。

三、轉換法

1、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3、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4、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着的分子運動。

5、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6、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

7、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四、實驗推理法

1、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2、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五、等效替代法

1、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爲一個合適的電阻(如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

2、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替代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4、用滾輪法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爲跑道的周長。

六、類比法

1、研究電流時,用“水流”類比“電流”。

2、用“水壓”類比“電壓”。

3、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等。

國中物理學習方法

(1)立足課堂,夯實基礎。課堂是學習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陣地,只有把握課堂,抓牢“雙基”,學習必要的方法,纔會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2)注重探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物理要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對於每一個實驗探究不僅要知道怎樣做,而且要理解爲什麼要這樣做,並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適當的評估;除了學習物理知識,還應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如:轉化法,控制變量法,對比法,理想實驗推理法,歸納法、等效法、類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3)強化訓練,提高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課外適當做一些補充練習是消化、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提高的一種較爲有效的措施。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培養、提高審題能力。

(4)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如遇到學習的難點、疑點,由於九年級階段的學習較爲緊張,不能花很多的時間去慢慢“磨”,應做好標記,跟同學討論,最好求得老師的解答,理解過程,掌握方法。

(5)歸納概括、串前聯後,形成綜合能力。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並將新學的知識和前面的內容聯繫起來,注意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做到前後貫通。如學習功率的概念時可以對照已經學過的速度概念進行綜合思考。

(6)規範解答,注意細節。“規範”在考試中主要體現在簡答題、作圖題、計算題中。歷年會考中,因解答不規範而失分的情況屢見不鮮。

具體來說,要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現象主要有功、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內能、熱量、電路、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流的磁效應、電磁感應、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等;要學習的物理規律主要有槓桿原理、功的原理,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等;要學習的物理模型主要有槓桿、滑輪等;要了解的物質主要有磁場、電磁波、能源等;要學會使用的儀器儀表主要有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其中學習要求較高的主要有: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機械效率,理解歐姆定律,理解電功,理解電功率,這些既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以上所列舉的知識點也是會考的考點所在。

國中物理研究方法是什麼 篇三

1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就是當一個物理量受到多個物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時,爲了明確這個物理量與其中某個因素的關係,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幾個因素不影響被研究的物理量的方法。

舉例:

(1)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物理量有關;

(2)研究電流與電阻、電壓關係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然後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3)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4)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5)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2 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徵、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觀測的變量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量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舉例:

(1)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點,關鍵的問題是設法確定像的位置,實驗時具體的做法是另外拿一隻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後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我們這樣確定像的位置,憑藉的是視覺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說是採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2)確定物體的重心,把重力的作用點看作在重心上。

(3)在研究物體受幾個力作用的情況時,引入“合力”的概念。

(4)在研究串聯、並聯電路時,引入“總電阻”的概念。

(5)用排液法測物體的體積。

3 建立模型法

建立模型法就是把物理實體或物理過程經過科學抽象轉化爲一定的模型,運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爲了摒棄次要條件,突出主要因素,從而方便對物體本質的研究。

舉例:

(1)在物理學中,可以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條想象的線叫做光線。

(2)在研究磁體的磁場時,引入的“磁感線”;

(3)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

4 轉換法

對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舉例:

(1)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着,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來認識它。

(2)用小磁針研究磁場方向。

(3)電流看不見、摸不着,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4)用磁體吸引大頭針數目的多少來說明磁性的強弱。

(5)溫度計通過液體體積的變化來測量溫度。

(6)電流表通過通電線圈在磁場裏受力偏轉來測量電流

(7)電壓表通過通電線圈在磁場裏受力偏轉來測量電壓。

5 類比法

如果對一個物理現象或過程與另一物理現象或過程進行比較,找到若干相同或相似之處,並以此爲依據,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或結論推移到另一對象中去,得到後一對象的結論,這就是類比法。

舉例:

(1)我們在學習大氣壓強時,發現大氣與液體有相似的性質,因此對照液體壓強知識來學習大氣壓強。

(2)研究電流時,將它比做水流;

(3)用水波類比聲波等等。

6 觀察比較法

在對各種物理現象、物理實驗進行觀察的基礎上,和認定的標準(或對象)進行比較,得出結論的方法叫觀察比較法。

舉例:

(1)在學習汽化現象時,研究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

(2)運用參照物判斷物體運動情況;

(3)比較電流表與電壓表在使用過程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7 推理法

推理法是在實驗基礎上用已知的規律對未知的自然現象及規律作出科學的預見。

舉例:

(1)研究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得出

(3)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這一結論的得出。

國中物理實驗方法總結 篇四

一.控制變量法

當研究的一個物理量與2個或2個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關時,常採用只改變一個物理量,而使其餘物理量保持不變,從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變量的關係。

如研究蒸發快慢決定因素;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研究壓強和壓力、受力面積的關係;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深度的關係;浮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動能大小和物體質量、速度的關係;重力勢能大小和質量、舉高高度的關係;物體吸熱多少和物質種類、質量、升高溫度三者之間的關係;電流和電壓及電阻之間的關係;電功和電流、電壓、及通電時間的關係。

二.等效替代法

根據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我們可以用一個合力來代替它。這種“等效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們將研究的問題得到簡化。

三.對比(比較法):

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對比,這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顏料混合;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研究蒸發快慢的決定因素時,在應用控制變量的同時,也採用了對比的方法,比較哪一個蒸發快。

四.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

人們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在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係時,伽利略通過如圖2(甲)所示的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結論:運動着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並且一直運動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樣可以用在“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下結論的?

五.模(擬)型法

①爲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實體或物理過程經過科學抽象轉化爲一定的模型,這種轉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這種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可使物理教學簡單化,形象直觀化,又可使具體問題普遍化,便於學生髮揮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

②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透過現象,忽略次要因素,從本質認識和處理問題;建立模型還可以幫助人們顯示覆雜事物及過程,幫助人們研究不易甚到無法直接觀察的現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結構時,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塊時,把撬棒當做是槓桿模型

六.類比的方法

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某種關係上的相似叫類似,從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找出某些相似的關係的思維方法,叫類比。藉助類比,常能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難的問題,在物理學中,現象、屬性、概念、規律、理論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種種關係,都可以是類比的對象。

七、轉換法

對於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或不易直接觀察認識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它所產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徑來認識它,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轉換法。

八、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實驗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儀器對有關物理現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所謂“自然存在的條件”,是指對觀察對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預、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對於觀察對象、觀察範圍、觀察條件和觀察方法作了明確的選擇,而不是觀察能作用於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放大法

在物理實驗中,常常需要對一些微小的物理量,如微小的長度,微小的機械振動、很短的時間,微弱的光信號和微弱的電信號等等加以測量,如果採用常規的測量方法,則很難進行,即使勉強測出也因爲與實際的精度要求相差太遠而失去意義,這時通常需將被測量放大後再進行測量。因此,放大法與比較法一樣,也是物理實驗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實驗方法之一(縮小可看成是放大倍數小於1的一種放大).

十、分析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範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係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

十一、假設(猜想)法

物理解題中的假設,從內容要素看有現象假設和過程假設等,從運用策略看有極端假設、反面假設等.利用假設,我們可以方便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恰當地運用假設,可以起到化拙爲巧、化難爲易的效果。

十二、列舉法

列舉法是一種藉助對一具體事物的特定對象(如特點、優缺點等)從邏輯上進行分析並將其本質內容全面地一一地羅列出來的手段,再針對列出的項目一一提出改進的方法。列舉法基本上有三種:希望點列舉法、優點列舉法和缺點列舉法。

十三、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深入探討、反覆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既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法研究論文 篇五

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法研究論文

摘要:國中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國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主要合理利用實驗教學法來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很多教學方法的誤區是很容易將學生引入一個錯誤的學習方式的,因此,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對於理論知識的合理引用。針對學生的具體實踐情況來分層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教學,這樣的教學策略對於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是有很高的提升的。本文將針對一些國中物理教學的實驗教學具體方面來進行一些自己的闡述,希望對於國中物理學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意識

物理的許多基礎知識是基於實驗開展的,因此通過實驗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對於基礎知識有更好的理解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物理實驗室很考驗學生對於新事物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一些物理知識發展能力的綜合水平測試手段都是通過實踐步驟來完成的。因此,教師在對於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進行考察測評的時候,也要採取一些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強化實驗教學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推動物理知識應用,提高物理教師質量和效率的積極作用。

一、突出實用性

物理教育的很多用處都體現生活方面,因此實用性是很關鍵的。在調動學生參與物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性很重要。因爲實用,所以纔要加強學生對於實驗學習的理解,每個學生探索實踐的過程都是他們思考能力顯著提升的過程,因此,在對一些具體的實踐分析問題進行講解和解答時,要以合作交流,辯證分析爲前提,加強學生對於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觀察事物變化並且進行具體獨立思考分析的過程是對於提升學生科學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而關鍵的部分。許多教學單從學習知識的角度看,對於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起着很關鍵的作用。但是在實用性角度出發就顯得相形見絀,因此重視培養學生對於實用性的掌握能力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活動形式。例如,在講解伽利略觀察教堂裏吊燈擺動從而發現了單擺振動的規律課堂內容時可以結合牛頓由於觀察蘋果落地而發明萬有引力定律,奧斯特因細心觀察而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等一些生活中善於發現的實例給予闡述,讓學生加深理解。

二、擴展實驗的範圍

在教材上設定的實驗案例是教學過程中必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一些針對其他教材內容而開展的實驗就沒有能夠引起老師的合理重視,這樣一來,許多教材內容只能通過教師自己的口頭講解來進行分析,學生也只是對於知識進行復制和吸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沒有學習興趣的很大原因,因此要想法設法的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實驗所需要材料,然後根據課本內容自己製作教具,這樣一下,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壓強這節內容時,我會讓每位學生都用圓規和橡皮泥做壓強實驗:圓規的尖端可以放在橡皮泥上和平放在橡皮泥上,這樣一下可以明顯得到一些印記深度不一樣的實驗結果,這就說明壓強與受力面積有關;這樣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很實用的實驗教學對於學生實驗學習時很有幫助的,而且在實驗教學中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三、將實驗向日常生活延伸

學生的課外實驗和小製作,是鍛造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於知識的理解的能力的有效方法,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所設計實驗的一些現場和結果可以讓教材內容跟進變得更加輕鬆容易。而且課堂氣氛會十分活躍,很多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知識基礎上所進行的集體性活動是很有影響的。尤其是叫教學內容與日常的生活實踐想聯繫,那麼教學和學習都會有所裨益。例如學習能的轉化,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課堂實驗效果不明顯,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課餘實踐觀察做機械鐵門時剛纔所出現的火花,從而在這種課外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同時,在尋求和課外生活聯繫時尋找好延伸點,做到課內、課外實驗相銜接。同時,一些實驗內容和實驗任務的安排是要有一定層次的,要根據學生具體的情況,讓每個學生都有操作機會前提下,對於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後教師對於一些存在難度的步驟進行講解督導,及時對於研究成果做一定的總結和回報,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知道自己的基本情況,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充實自己,增加自己長處,對於短板有自己的訓練和研究。

四、加強對學生探究性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的教材所需實驗材料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從而有所創造和發明,相信利用自己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學習的過程會給他們的學習過程留下很深刻的影響。

五、總結

在國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中,每個教師都要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實踐教學的具體分析和談及,並且最終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實驗發明,發散學生思維,創造自己的創新實踐能力提升,對於實驗教學的理解程度加深等都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所表現。總體來說,就是要用積極有效的引導手段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爲以後的學習工作奠基。

參考文獻:

[1]司金濤。國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與應用[J].時代教育,(18).

[2]陸偉明。國中物理高效課堂模式新思考[J].考試周刊,2014,(40).

國中物理實驗學生的觀察能力不足 篇六

1.觀察對象不明確

大多數學生只好奇現象的發生,他們觀察的目標不明確。如在進行“模擬打樁”活動時,學生集中注意力要對準樁打,卻忽略了要注意觀察比較重物的質量、下落的高度和樁被打下的深度。

2.易受情緒支配

他們往往會被感興趣的事物,鮮豔的色彩,奇怪的形體,響亮的聲音吸引,忘記了本來的任務。如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燒瓶的形狀、火焰的顏色、加熱過程中發出的聲音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使他們忽略了觀察水泡的變化,溫度計的讀數。

3.缺乏主體辨別分析的能力

他們一般滿足於或停留於大致籠統的觀察,不善於觀察物體的局部和細節,特別是被刺激作用較強部分掩蓋的較弱部分容易被忽略。如在演示滾擺實驗時,學生容易注意到滾擺旋轉並上下運動,卻容易忽視滾擺每次上升的高度和旋轉速度的變化。

4.表述觀察到的現象時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學生往往憑自己主觀想象,想當然地表述對象,不善於進行聯繫、比較,失之於片面。如在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外力大小的關係時,他們只表述出彈簧所受外力越大,彈簧越長,卻忽略了伸長量與長度的區別和彈簧的彈性形變是有限度的。

國中物理實驗題解題方法 篇七

國中物理實驗題解題方法

國中物理實驗題解題方法,在解答物理實驗題的時候有什麼好的解題方法呢?請看下面吧!

第一類型:測量型實驗

國中物理測量型實驗主要有直接測量型和間接測量型兩種,共15個實驗,這些是會考物理實驗測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1.直接測量型實驗共10個實驗:

⑴用刻度尺測長度,

⑵用秒錶測時間,

⑶用量筒測固、液體的體積,

⑷用水錶測家庭自來水使用量,

⑸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⑹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⑺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

⑻用電流表測電流,

⑼用電壓表測電壓,

⑽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

直接測量型實驗主要針對一些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讀數方法等,而這些知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已逐步滲入,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

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無礙。

2. 間接測量型實驗共5個實驗:

⑴用刻度尺、秒錶測平均速度,

⑵用天平、量筒測物質密度,

⑶用刻度尺、彈簧測力計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⑷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

⑸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這五種實驗都涉及到諸多的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時具有相應的實驗原理:

⑴物體通過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測量實驗原理是v=s/t,

⑵測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

⑶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原理主要是η=W有/W總、W=F·S及二力平衡,

⑷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I=U/R的推導式R=U/I,

⑸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的原理有兩種,①伏安法的實驗原理即爲P=U·I,②電能表、秒錶測電功率實驗的原理即爲P=W/ t。

解決此類題時,一定要細心,確保基本的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讀數不出錯。

同時還應注意題意的局部拓展性變化。

近年來各地的會考物理測量型實驗在這類題中變化較多,要格外注意。

第二類型:探究型實驗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就是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所以現行各種教材中探究型的課題每個章節都有滲透。

探究型試題也已成爲當今會考必考類型試題,而且這類試題大都緊密聯繫着我們的生活實際。

國中物理探究型實驗一般按教材內和教材外分爲兩類。

1.不同版本的教材內物理探究型實驗共計有14個實驗:

⑴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

⑵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⑶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⑸探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⑹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⑺探究槓桿平衡條件,

⑻探究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⑼探究物質比熱容,

⑽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⑾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

⑿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⒀探究電流熱效應,⒁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實驗包括新課改以來物理課外讀物上設計的探究活動和各地會考試題中出現的,其中最常見的有:

⑴探究水果電池電壓與哪些因素有關,

⑵探究籃球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⑶車輛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⑷探究物體承受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

物理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有7個主要環節,依次是

⑴提出問題,

⑵猜想與假設,

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方案,

⑷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

⑸分析論證,

⑹評估,

⑺交流與合作。

各地的會考命題針對這一知識點在各個試題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考查,這也就給命題帶來了多個角度的可能性。

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但由於考查的環節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顯不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儘可能的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每個環節要做到理解和掌握。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地會考命題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實驗逐年在出新。

但縱觀其考查內容,大都來源於學生生活實際,並且所考覈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學生應瞭解和掌握的。

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的教育引導中,提醒學生對此不要產生心理上的障礙,只要抓住應用得當的方法,一般都能輕鬆解決。

探究型實驗試題的解題方法強調應用性和開放性,突出物理知識的應用,強調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釋試題呈現的問題,故而在解答時,可附助已有的知識和結論,對試題所考查的內容和能力,做出正確的解答。

當然會考命題並不會只侷限於已有知識的得出,往往可能會更注重探究過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類試題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而要體會出試題考查的方向,也就會從容應答。

第三類型:開放、設計型實驗

⑴物理開放題是指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

這些試題或條件開放、或策略開放、或結論開放,可謂千姿百態。

通過求解這一類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考查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因此,在一些會考試卷中,出現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尋味的開放型試題,它們成爲試卷中的亮點,格外引人注目。

題設條件開放型實驗題,一般特點是條件多餘或隱含,求解問題不指明;解題策略開放型實驗題,主要特點是解答方式不統一,方法多樣化;待求結論開放型實驗題的主要特點是結論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樣化。

解決此類問題,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各個演示實驗及其日常化的實驗器材,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準確把握實驗的意圖和原理。

⑵設計型實驗題是指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設計研究方案,運用不同於教材或試題要求的實驗方法解決同一物理問題,此類題綜合考查學生觀察實驗,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等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近年來此方面的試題陸續增加並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周圍之中,命題也已不侷限於對教材已有實驗的新設計。

解答設計型實驗時,首先要明確試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結合教材所學相關知識和設計,進行分析和比較,從中發現其異同之處,從而進行創造性的變更和設計,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國中物理實驗方法與工具 篇八

國中物理實驗題分類與解題方法

一、測量型實驗

國中物理測量型實驗主要有直接測量型和間接測量型兩種,共15個實驗,這些是會考物理實驗測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1.直接測量型實驗共10個實驗:

⑴用刻度尺測長度,

⑵用秒錶測時間,

⑶用量筒測固、液體的體積,

⑷用水錶測家庭自來水使用量,

⑸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⑹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⑺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

⑻用電流表測電流,

⑼用電壓表測電壓,

⑽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

直接測量型實驗主要針對一些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讀數方法等,而這些知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已逐步滲入,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無礙。

2. 間接測量型實驗共5個實驗:

⑴用刻度尺、秒錶測平均速度,

⑵用天平、量筒測物質密度,

⑶用刻度尺、彈簧測力計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⑷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

⑸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這五種實驗都涉及到諸多的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

也同時具有相應的實驗原理:

⑴物體通過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測量實驗原理是v=s/t,

⑵測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

⑶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原理主要是η=W有/W總、W=F·S及二力平衡,

⑷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I=U/R的推導式R=U/I,

⑸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的原理有兩種,

①伏安法的實驗原理即爲P=U·I,

②電能表、秒錶測電功率實驗的原理即爲P=W/ t。

解決此類題時,一定要細心,確保基本的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讀數不出錯。同時還應注意題意的局部拓展性變化。近年來各地的會考物理測量型實驗在這類題中變化較多,要格外注意。

二、探究型實驗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就是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所以現行各種教材中探究型的課題每個章節都有滲透。探究型試題也已成爲當今會考必考類型試題,而且這類試題大都緊密聯繫着我們的生活實際。國中物理探究型實驗一般按教材內和教材外分爲兩類。

1.不同版本的教材內物理探究型實驗共計有14個實驗:

⑴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

⑵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⑶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⑸探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⑹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

⑺探究槓桿平衡條件,

⑻探究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⑼探究物質比熱容,

⑽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⑾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

⑿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⒀探究電流熱效應,

⒁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實驗包括新課改以來物理課外讀物上設計的探究活動和各地會考試題中出現的,

其中最常見的有:

⑴探究水果電池電壓與哪些因素有關,

⑵探究籃球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⑶車輛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⑷探究物體承受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

物理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有7個主要環節,

依次是

⑴提出問題,

⑵猜想與假設,

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方案,

⑷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

⑸分析論證,

⑹評估,

⑺交流與合作。

各地的會考命題針對這一知識點在各個試題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考查,這也就給命題帶來了多個角度的可能性。

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但由於考查的環節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顯不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儘可能的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每個環節要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課程改革以來,各地會考命題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實驗逐年在出新。

但縱觀其考查內容,大都來源於學生生活實際,並且所考覈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學生應瞭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的教育引導中,提醒學生對此不要產生心理上的障礙,只要抓住應用得當的方法,一般都能輕鬆解決。

探究型實驗試題的解題方法強調應用性和開放性,突出物理知識的應用,強調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釋試題呈現的問題,故而在解答時,可附助已有的知識和結論,對試題所考查的內容和能力,做出正確的解答。當然會考命題並不會只侷限於已有知識的得出,往往可能會更注重探究過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類試題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而要體會出試題考查的方向,也就會從容應答。

三、開放、設計型實驗的特點及解題技巧

⑴物理開放題是指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這些試題或條件開放、或策略開放、或結論開放,可謂千姿百態。通過求解這一類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考查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一些會考試卷中,出現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尋味的開放型試題,它們成爲試卷中的亮點,格外引人注目。

題設條件開放型實驗題,一般特點是條件多餘或隱含,求解問題不指明;解題策略開放型實驗題,主要特點是解答方式不統一,方法多樣化;待求結論開放型實驗題的主要特點是結論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樣化。

解決此類問題,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各個演示實驗及其日常化的實驗器材,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準確把握實驗的意圖和原理。

⑵設計型實驗題是指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設計研究方案,運用不同於教材或試題要求的實驗方法解決同一物理問題,此類題綜合考查學生觀察實驗,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等能力,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此方面的試題陸續增加並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周圍之中,命題也已不侷限於對教材已有實驗的新設計。

解答設計型實驗時,首先要明確試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結合教材所學相關知識和設計,進行分析和比較,從中發現其異同之處,從而進行創造性的變更和設計,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國中物理實驗測量工具使用方法總結

一、刻度尺

用途:測量物體的長度。

使用前做到“三看”:看零刻度線是否磨損;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刻度尺的使用時要做到“六會”:

會選:根據被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刻度尺;

會放:應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條(整數)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條邊對齊,把刻度尺的一邊儘可能與被測物體重疊或平行,不能歪斜;

會看: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垂直;

會讀:除讀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數字外,還應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會記:記錄的測量數據,包括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毫無意義的)。

會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誤差,最終結果要和記錄數據保持一致。

二、機械停表

用途:測量時間。

構造:如圖A是啓動、停止按鈕;B是回零按鈕;C是分鐘刻度:讀取整分鐘數(包括半分鐘);D是秒鐘刻度(讀取秒數)

使用方法:使用停表前首先要上好發條,按壓啓動按鈕,表啓動,再次按][下該按鈕,秒錶指針停止轉動,按壓回零按鈕,分針與秒針都歸零。

讀數方法:首先讀出小刻度盤中的整分鐘數(包括半分鐘),然後讀出大刻度盤的秒刻度數,將兩個讀數統一單位後先後相加即得最後讀數。

三、溫度計

用途:測量溫度。

在使用溫度計之前,應首先觀察它的量程是否符合實際要求,否則需更換一支量程合適的溫度計;其次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於讀數。

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的正確方法是:(l)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後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3)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體的上表面相平。

四、托盤天平

用途:測量物體質量。

托盤天平的構造:(1)底座 (2)標尺 (3)平衡螺母(4)橫樑(5)托盤 (6)橫樑刀口(7)指針 (8)分度盤 (9)遊碼。

另外,天平還有配套的砝碼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遊碼要歸零。

(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砝碼要用鑷子夾取,添加時從估計稱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減小。加減砝碼並移動標尺上的遊碼,直至衡量平衡。物體的質量 =砝碼+遊碼。

(4)稱量乾燥的固體藥品粉末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後把藥品放在紙上稱量。

(5)液體、潮溼的物品或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裏稱量。

五、量筒

用途:測量液體的體積,間接測量固體的體積。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測量體積時,要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刻度垂直。若是凹液麪,應以凹液麪的最低處爲準;若是凸液麪,應以凸液麪的最高處爲準。

六、彈簧測力計

用途:測量力的大小。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時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3)應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4)讀數時視線要垂直刻度板。

七、電流表

用途:測量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使用前做到“兩看清”—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實驗室常用的電流表,它由兩個量程(3A和0.6A),量程爲“3A”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lA,每小格表示;量程爲“0.6A”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0.2A,每個小格表示0.02A。

使用電流表時應注意:

(1)電流必須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否則,錶針將反偏;

(2)被測電流值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實驗室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分別是0-0.6A和 0-3A;

(3)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使用;

(4)絕對不能直接把電流表接在電源上。

八、電壓表

用途: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大小。

使用前做到“兩看清”—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有“15V”和“3V”兩個量程。量程爲“15V”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5V,每個小格表示0.5V(即最小分度值是0.5V);量程爲“3V”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lV,每個小格表示(即最小分度值是0.1V)。

使用電壓表時應注意:

(1)電壓表要與被測電路並聯;

(2)要使電壓表正接線柱靠近電源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負極;

(3)被測電壓值不能超過電壓表量程,實驗室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分別是0-3V和 0-1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