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三年級國小生應該怎麼教育(通用多篇)

三年級國小生應該怎麼教育(通用多篇)

三年級小學生應該怎麼教育 篇一

1、最重要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孩子的行爲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長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2、要用於管教,及時管教。對於孩子不好的行爲要及時糾正。糾正絕對不是帶着情緒去打罵孩子。而是給他定規矩,講究原則,讓他知道什麼不該做,做了有什麼後果。管教他不是爲他不犯錯誤,而是讓他知道要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

3、正向的鼓勵要好於管教。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要讓孩子對他做的事情感到有成就感,這樣能有利於培養他的自信。

4、講究平等、民主。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分清是非,做正確的事,改正缺點。

如何輔導國小三年級孩子學習篇二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老師的督促外,家長需要做一些配合工作。比如:

1、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

2、幫助孩子解決作業中的疑問。

3、對於背誦類的作業,要督促孩子背熟。

4、對於一些新學的漢字,英語單詞等,做好聽寫工作。

5、重視課前預習,這樣更能保證課堂學習的效果。

三年級國小生應該怎麼教育 篇三

一、家長角色的轉變。

三年級的家長必須學會改變。他們不能再像一二年級的警察一樣盯着和控制,所以孩子會覺得很累。也會很煩人。這時候,父母就得半撐半放。例如,在一、二年級,他們可能會督促孩子每天做功課。在三年級,讓孩子們督促自己。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讓孩子承擔後果。例如,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家長可以提供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從三年級開始不妨讓孩子自己檢查。

二、家長心態的轉變。

三年級的家長不能再像一、二年級的家長那樣着急,對孩子的錯誤大吼大叫,或者對孩子苛刻不講理。除了那些關心孩子的人,他們還不如耐心,做孩子的朋友,傾聽孩子的聲音。學習之餘,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帶孩子去運動、讀書、看世界,拓寬孩子的認知和精神世界。

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三年級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寫作業的習慣,檢查作業的習慣,仔細閱讀和背書的習慣,睡覺的習慣早起早起,按時鍛鍊的習慣,以及自己打包學習用品的習慣。習慣。習慣養成,受益終生。

國小三年級學生心理行爲特點 篇四

一、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年級的國小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個性差別大,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於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或 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比如:許多學生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學習勁頭高。他喜歡自然科學、百科知識一類的學習,不用我們強迫,他會主動尋找這方面的相關書籍資料,百看不厭,有時甚至爲此佔用了一些休息時間。受到老師或父母的鼓勵時學習勁頭明顯提高。哪怕只是一點言語上的小鼓勵,他都很興奮、重視並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績。但如果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表揚和鼓勵,他的興趣和勁頭就會下降。被人給以鼓勵時就幹勁十足,當得不到這種鼓勵時就可能會提不起勁來。

從三年級國小生開始,進入少年期自控力不強時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 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徵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爲。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在外面見到什麼事或者自己做了什麼事回家都要講給大人聽,大人不聽還不高興,但是到了三年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一部分學生不願意把在外面發生的事講述給家長,有時自己經歷的事也不告訴家長,顯示出獨立的個性。並且此時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也從“聽話”標準上升到“學習好,能力強”的標準,而對他們的照料和關注則比以前要減少許多,因此父子、母女之間的溝通通常被忽視,矛盾與代溝開始出現。三年級是培養國小生情緒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質的關鍵期。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國小三年級是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如果教育和引導得當,可以使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有較大提高。隨着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斷豐富,他們的道德感、理智感、責任感、集體榮譽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孩子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漸轉移到學校,同伴關係和友誼成爲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二、三年級國小生的行爲特徵

三年級國小生情緒不穩定由於生活經驗不足在陌生、衝突、約束、嚴肅、恐怖、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夥伴共同學習遊戲,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衝動激動,常爲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表露在外情緒變化極大,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情緒上波動和不安很容易一向孩子的學業成績。孩子可能會因爲一些小的困惑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通過心理學習能力訓練的方法,這種不安可以轉化爲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 望。所以,三年級也是學業成績開始分化的時期,教育者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三年級的學生與小同伴的友誼進入了一個雙向幫助階段、但還不能共患難。他們對友誼的認識有了提高,但還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特點。他們的擇友標準也在發生着變化,往往把學習的好壞當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標誌。

三年級是培養國小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學習能力是後天形成的,相對於智力而言,學習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更直接。隨着經驗和知識的積累而不斷提高,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習能力不斷增強。三年級國小生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強了,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更持久,由15-20分鐘提高到20-30分鐘。書面語言水平逐步增強。內在動機開始成爲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外在激勵仍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習方面常聽家長說:孩子一、二年級一直考99、100分,怎麼到三年級只有90來分、八十幾分了?三年級是一個兩極分化的階段,由於學習內容多了,難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馬虎的話,成績很容易大幅下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級課程似乎一下子變得難了,許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