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美文【通用多篇】

端午節美文【通用多篇】

關於端午節的資料 篇一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篇二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名重午、端五、蒲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稱初五爲端五。夏曆(農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順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稱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稱重午。端午節傳遍全國各地,主要分佈於廣大漢族地區,壯侗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如紀念屈原投江、始於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踐訓練水師、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這些說法經過歷代加工,與端午的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中華民族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有:

1、紀念歷史人物;

2、划龍舟;

3、吃糉子;

4、各種防五毒習術(貼端午符剪紙、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避邪物、蘭湯沐浴);

5、遊戲,如玩鬥草、擊球、射柳等。與端午節相關的主要器具、製品有龍舟、糉子、五毒圖、艾草菖蒲、鍾馗畫、張天師畫、屈原像等。

端午節起源於民間習俗,其中有不少活動都是健康向上的。隨着社會的進步,端午節漸漸發展成爲內容豐富的傳統節日,有較強的生命力。端午節對研究民間習俗的發展有重大價值,由於它是多民族共享的節日且包含跨國習俗,因此對研究民族文化往來、國際間文化交流、傳統體育競技、飲食文化等均有重要價值。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篇三

端午節的由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袍戴帽,赤雙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隻吞下,明皇喝問, 大鬼奏日, 臣姓鍾馗, 即武舉不第, 願爲陛下除妖魔, 皇醒後, 瘧疾愈, 於是令畫工吳道子。 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圖像, 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 有驅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陽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長生, 漢武帝欲求長主之術,曾吃菖蒲兩年。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 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趕迫拯救, 是爲尤舟競渡之起源, 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 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 盛行於吳,越、楚。

據近代著名的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端午節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妃的節日, 而賽龍舟便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節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圖騰社會的水鄉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蟲、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脅,爲了抵禦這些天災, 他們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龍*作爲自己的祖先兼保護神(即圖騰), 並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問, 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

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佰,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爲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爲“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藏有硃砂。 雄黃。香藥, 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的古文化 篇四

端午節其實並不是只有一個名字,它前前後後幾乎有二十多個名字,其中還有重五、重午、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一系列的名字。從上面的這些名字可以看出來,端午節是有多麼的吸引人,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名字,也就說明的它的意義也是非凡的,所關於端午節就得好好說說。

在古書《風土記》中有記載:“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意思就是說仲夏中端午中,端這個意思就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字在中國的古代就是指的開頭的意思,就是一個月,一個時期的開頭的初始的意思,所以端午又叫“初五”。

其實古人對古代的節日都非常的重視的,在古代每個月有三個五日,第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在元代有陳元靚的史書《歲時廣記》記載:“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意思就是京師市塵人把五月七年級叫端一,八年級依次類推,初五就是端五了。所以古人比較習慣把五月前幾天用端來形容。

所以端午節的端字是什麼意思大家也清楚了,再看看端午節的“午”字吧。

古人有天干地支這樣的紀念方式,如果按照農曆的第一個爲寅月的話,那推算到了五月的話就是“午月”,因爲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樣來看的。因爲端午節的月和日也都是相同的,所以端午節又叫“重五、重午節”。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五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節日之一,今年富力城C區將延續端午節傳統的民俗文化,深入發掘中國傳統的文化魅力,與業主共慶端午佳節。

二、活動目的

1、增進物業與業主的交流與情感

2、搭建平臺,建立業主間的'交流,加強社區的和諧

3、回饋業主,體現富力城溫馨社區關懷

4、祝賀節日,營造社區氛圍

三、活動內容和流程

“包糉子,品美食”是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爲了增加活動的新意和看點,我們邀請到了富力城音樂基地等來到活動現場進行表演和助興,同時結合業主的才藝展示,做到物業搭臺,給業主提供一個娛樂交流的聚會和平臺。

1、活動時間:6月8日(週三)上午9:00-12:00

2、活動地點:(8#樓前涼亭)

3、參與對象:富力城C區全體業主

4、主辦單位:富力城C區物業服務中心

5、協辦單位:電信營業廳(富力城店)

6、贊助單位:渤海銀行勝利街分部

四、現場佈置及人員安排

1、“迎賓簽到區”:業主進門後,由客服管家及渤海銀行服務人員迎接,並領至簽到處簽到,並由該區管家與其合影留念。對女性和兒童由管家爲其佩戴五彩繩送祝福。

2、“個性包糉子區”:由會包的業主現場指導感興趣的業主包糉子,活動時間約1小時,包好後分出獲勝的一組,頒發獎品。

端午節的由來 篇六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爲“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爲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爲“端五節”。《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爲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爲“端陽”。

端午一開始主要流傳於南方吳越一帶,並作爲一種“圖騰祭”出現。上古先民以“龍”爲圖騰,並選擇在端午進行拜祭,端午節在當時其實是拜祭龍祖的節日。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鍾馗捉鬼的傳說

在我國江淮一帶地區,曾有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鎮宅驅邪的舊俗。這一習俗始自唐代。傳說唐玄宗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問他是誰,大鬼自稱名鍾馗,生前曾應武舉,不中,願爲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後,瘧疾痊癒,於是命畫家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圖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張貼,以驅邪魔。

黃巢與端午節插菖蒲艾草的習俗

傳說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在行軍中遇到一位逃難的婦女,此女人抱着大的孩子,領着小的孩子,黃巢問她爲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懷裏抱的,是大伯家的活口。手裏牽的纔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爲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黃巢感嘆,命她在端午日家門前掛菖蒲、艾葉,可避兵災。該婦女將此做法傳告了鄉親,於是全村平安,以至成俗。

家喻戶曉的白蛇傳故事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最家喻戶曉的莫過於“白蛇傳”的故事了。一年端午,好事之人悄悄對許仙說:“你若想看到白娘子的原形,趁今天端陽佳節,把雄黃酒讓她喝下去,準有好戲看!”半信半疑的許仙爲弄清真相決定一試。於是藉口端陽節習俗,給白娘子滿斟一杯雄黃酒。

無可奈何的白娘子一杯雄黃酒下肚便昏昏欲睡,慢慢露出蛇的形狀。許仙看到一條白蛇躺在牀上,嚇得魂飛魄散,栽倒在牀下。爲救愛人,白娘子前往崑崙山南極仙翁處求得仙草,將許仙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端午節的習俗

掛草藥,掛艾草、菖蒲、榕枝。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爲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爲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爲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划龍舟,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鍾馗執劍祛邪圖,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

鬥草,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爲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爲戲自娛。

吃糉子,“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飲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七

1、吃糉子:糉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糉子的糉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2、掛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4、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5、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全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八

一、活動主題

糉子飄香,品味端午

二、活動原則

快樂爲主,比賽爲輔

三、活動背景

日子,不經意間,悄悄,溜過指間、步履、牀鋪、甚至於擡頭、低頭那一瞬間轉眼,我們相聚已有一年時光、作別大一,新的學期即將向我們走來,暑假即將開始、爲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度過一個既快樂又有意義的端午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這次活動,那就是一起陪我們度過軍訓生活的教官們即將離開我們離開警院走向工作崗位,我們作爲他們帶出來的兵有責任爲他們在警院的最後日子裏留下美好的回憶、包餃子,吃團圓飯便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四、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1、“吃糉子”是我們的傳統習俗、舉辦“端午節,包糉子”活動,通過包餃子比賽及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日的溫暖,緩解思鄉之情,並藉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包糉子、

2、藉此機會,促進同學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同學們的友誼,增強同學們的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3、在與教官離別之際,一頓團圓飯使得我區隊同學與教官之間的情誼變得更濃、

4、臨近期末,藉此爲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輕鬆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五、活動開展:

活動開展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二食堂教工餐廳進行包糉子和煮糉子、

第二部分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C115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文藝演出、

六、活動宣傳:

1)相關信息將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與健康管理系網站(前3天)上發佈;

2)請校廣播站在合適的時間(活動前3天每天中午)廣播;

3)橫幅、海報,噴繪於活動開展前3天張貼完畢;

4)在食堂處開展簽字活動;

七、前期準備:

1)活動開展前1周批出宣傳場地、活動場地與活動所需設施、

2)活動開展前3天在主幹路和食堂處拉橫幅、在C樓大廳張貼海報和噴繪、

3)活動開展前3天外聯部聯繫其他院系的團支部書記和部長、邀請參加本活動、並請求提供一些宣傳的建議,增大影響氛圍,增強宣傳力度;

4)活動開展前3天團支部書記和書記助理聯繫其他院系主抓學生工作的老師、邀請參加本活動;

5)活動開展前3天團支部書記和書記助理聯繫院裏的領導,邀請參加本活動,增大影響氛圍,增強宣傳力度;

6)活動開展前3天編輯部撰寫好活動開場詞和活動串詞、並要求主持人熟悉開場詞、

7)活動開展前3天辦公室、外聯部和編輯部佈置好大學生活動中心9)6月12日中午之前外聯部拉好贊助、並希望12日晚上7:00參加本次活動、併爲獲獎者頒獎、

八、活動明細:

1、活動時間:6月10日晚上7:00彩排、6月12日中午組織學生包糉子、晚上進行文藝演出、

2、活動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C115彩排和演出、在二食堂教工餐廳包糉子、

3、參加人員:醫藥與健康管理系同學,其他院系的部分領導和同學,院裏的領導、

九、活動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由團支書組織協調工作小組,與餐廳方面商定活動前的相關事宜、組建宣傳小組:由各班班長組成,負責寫五份邀請函全區隊同學簽上名字再由各班班長交給五位教官、

組建編輯小組:由在學生會擔任編輯部的同學在活動期間採集信息、照片等相關事宜、

組建採購小組:由副區隊長帶人組建,負責完成活動所需物品的採購工作,生活委員負責費用地支出、

包餃子工具:擀麪杖、砧板、刀、筷子、勺、手套等由餐廳提供!

十、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與細節

1、佈置會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不打擾到別人、

2、如果食堂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過節要熱情以待不要搞的氣氛尷尬、

3、如果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什麼突發情況要將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4、在購買材料中要以最少的的金錢儘可能購買多的材料,要注意經濟生活、

十一、經費預算(共1250元)

1、佈置會場用品:150元

2、餃餡、麪粉與飲料:700元(餃餡麪粉500元,飲料200元)

3、一次性碗筷:150元

4、零食:200元

5、佔地費:50元

十二、活動內容: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糉子

(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

3、文藝演出

(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首先我先宣佈一下評分標準和獎項設置、評分標準:由評委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餘下的平均分、獎項設置:最佳優秀獎一名;個人組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兩名、優秀獎三名;團體組一等獎兩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二名、

第一:個人朗誦比賽、

中間環節:由機電工程系xx等人帶來的小品,希望大家喜歡、

下面公佈個人朗誦比賽中的獲獎名單、一等獎:xx同學;二等獎:xx同學和xx同學;三等獎:xx同學、xx同學和xx同學;優秀獎:xx同學、xx同學和xx同學;

第二:小組朗誦比賽、

中間環節:由信息工程系xx同學帶來的歌曲,希望大家喜歡、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中間環節:由財會與經濟貿易學院xx同學帶來的單口相聲、

下面公佈最佳優秀獎的獲獎者:xx同學、

第五:大家齊誦

中場互動環節、

下面公佈團體獎獲獎信息:一等獎:xx和xx、二等獎xx和xx、三等獎xx和xx、

4、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xx,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xx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十三、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十四、領導講話

xx,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xx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十五、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故事概況、

(1)屈原投江

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爲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糉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鄉人羣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

(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瞭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