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計算機網絡技術簡介(精品多篇)

計算機網絡技術簡介(精品多篇)

計算機網絡技術簡介 篇一

1.1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專門技術。它將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網絡設備和其他信息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強大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網絡操作系究等爲基礎,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絡能夠實現:

1、資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數據共享、文件共享及設備共享等;

2、數據通信;

3、分佈式計算;

4、廣泛應用。

1.1.1計算機網絡原理

1、拓撲結構

(1)拓撲結構:網絡中計算機與其他設備的連接關係。網絡拓撲是指網絡形狀,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連通結構。

(2)總線型結構:網絡上的各節點連接在同一條總線上。連接在同一公共傳輸介質土的總線型方法的主要特點:易擴充、介質衝突較頻繁;結構簡單,便於擴充;網絡響應速度快,便於廣播式工作;設備量少,價格低廉;節點多時網絡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結構:網絡以中央節點爲中心,各個節點通過中央節點構成點對點的連接方式。其主要特點:中心節點易於集中管理、控制;傳輸率高,各節點可同時傳輸;可靠性高,某個飛節點(非中央節點)故障不影響整個網絡。

(4)環型結構:網絡中各個節點通過環路接口連接在閉合環型線路中。其主要特點:封閉環、不適於大流量;信息在環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動,兩節點問只有唯一的通路;傳輸速度可以預期,適用於實時控制的場合;任意節點的故障都可能導致全網絡的失效。

其他類型的拓撲結構還包括:樹形拓撲、混合拓撲

及網形拓撲等。

2.網絡分類

計算機網絡可按多種方式進行分類。

按分佈範圍分類:廣域網(WAN)、局域網(LAN)、城域網(MAN)

按交換方式分類: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

按拓撲結構分類:總線網、星形網、環形網、樹形網、網狀網;

按傳輸媒體分類:雙絞線網絡、同軸電纜網絡、光纖網絡、無線網絡;

按信道帶寬分類:窄帶網、寬帶網;

按信息交換範圍分類:內部網、外部網:

按社會職能分類:公用網、專用網:

按用途分類:教育網、校園網、科研網、商業網、企業網4軍事網等。

目前,網絡主要以分佈範圍爲參考進行分類。

(1)局域網

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幾百米至幾公里的局部地域範圍內,將計算機、外設和網絡設備互聯構成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主要涉及到以太網、快速以太網、令牌環網、FDDI、無線網(802.11)、藍牙等技術。

區別於其他網絡,局域網具有以下特點:

1)地理分佈範圍較小,一般爲幾百米至幾公里。可覆蓋一幢大樓、一所校園或一個企業。

2)數據傳輸速率較高,一般爲10~1000Mbps,可交換各類數字和非數字(如語音、圖像、視頻等)信息。

3)誤碼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這是因爲局域網通常採用短距離基帶傳輸,可以使用高質量的傳輸媒體,從而提高了數據傳輸質量。

4)以計算機爲主體,包括終端及各種外設,一般不包含大型網絡設備。

5)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週期短、便於管理和擴充。

(2)城域網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蓋城市範圍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範圍介於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

(3)廣域網

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分佈距離遠,包含複雜的網絡互聯設備。無明確拓撲結構,多采用點對點傳輸。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術。

(4)因特網

因特網(Internet)也稱互聯網或萬維網,是採用TCP/IP通信協議的全球性計算機網絡,由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模的計算機網絡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開使用的計算機網絡的互聯總和。互聯網通過普通電話、高速率專用線路、衛星、微波和光纜等通信線路把不同國家的大學、公司、科研機構以及軍事和政治等組織的網絡連接起來。

1.1.2計算機網絡組成

1、計算機網絡的軟件系統計算機網絡的軟件系統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網絡管理軟件、協議軟件(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統提供系統操作基本環境、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設備驅動和設備設置軟件,服務器端還具有網絡用戶管理、網絡運行狀況統計、網絡安全性建立、網絡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網絡管理軟件:對網絡運行狀態信息進行統計、報告、監控;設置網絡設備狀態、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標。

網絡協議軟件:網絡中計算機、網絡設備、各類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規則。

2、計算機網絡的硬件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硬件是由傳輸介質(連接線纜、連接端子等)、接入端口設備(網卡、調制解調器、中繼器、收發器和各類接口卡等)、網絡設備(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橋等)、安全設備(防火牆、保密系統等)和資源設備(服務器、工作站、外部設備等)構成。

傳輸介質提供連接網絡設備,提供數據傳輸的線路,主要包括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雙絞線(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纜、電話線、細同軸電纜(簡稱細纜)、粗同軸電纜(簡稱粗纜)、無線通信等。

目前,在用戶端和局域網環境中雙絞線使用得非常廣泛,因爲雙絞線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優點。雙絞線有兩種基本類型: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它們都由多對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來形成傳輸電路,每對導線絞在一起主要是爲了防止干擾。在一條雙絞線電纜中,有四對或多對雙絞線。目前常用的是四對八芯的。還有更多對的,用於智能大樓結構化佈線系統中的'垂直佈線子系統中。雙絞線通過RJ45接頭(俗稱水晶頭)與網絡設備等相連接cRJ45頭有八個銅片,將雙絞線的四對八芯線插入RJ45頭中,用專用的RJ45壓線器將銅片壓入線中,使之連接牢固。RJ45頭的線序排列爲:銅片方朝上、頭朝前,左邊第一腳爲"1罰,從左到右順序排列l~8,其每腳的定義見表1-1和表1-2。雙絞線四對的顏色按標準分爲:綠白/綠、橙白/橙、藍白/藍、棕臼/棕(棕白爲白色和棕色相間,其他類似)。四對八芯線與RJ45頭連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標準,同一根雙絞線兩端分別按這兩個標準做RJ45頭,這根雙絞線就是信號交叉連接線;兩端用同一個標準做RJ45頭,則是信號直通連接線。

接入端口設備主要指網卡、Modem(調制解調器)、橋接器。網卡:網絡主機發送和接收數據的接口卡。Modem:撥號上網用的連接計算機和電話線路的設備。網卡是最常用的接入端口設備。網卡插在每臺工作站和服務器主機板的擴展槽裏。工作站通過網卡向服務器發出請求,當服務器向工作站傳送數據時,工作站也通過網卡完成有關操作。

網絡設備主要包括集線器(Hub)、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線器可以說是一種共享設備,是計算機在網絡中常用的直接互聯設備。交換機在計算機之間提供專用的交換式通信信道,使單臺計算機佔有更大帶寬,不受其他設備影響。

集線器可分爲獨立式、堆疊式;常見有8端口、16端口、24端口等多種規格:傳輸速率主要分爲: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獨立式(Standalorm)集線器主要是爲了克服總線結構的網絡佈線困難和易出故障的問題而引入,一般不帶管理功能,沒有容錯能力,不能支持多個網段,不能同時支持多協議。這類集線器適用於小型網絡,一般支持8~24個節點,可以利用串接方式連接多個集線器來擴充端口。

2)堆疊式(Stackable)集線器疊加連接,各集線器用高速鏈路連接起來,一般可以堆疊4~8個,適用於網絡節點密集的工作組網絡和大樓水平子系統的佈線。

交換機採用模塊化結構,由機櫃、電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塊等組成。支持多種局域網標準和多種類型的連接,根據需要可以插入各類局域網模塊,另外還有網管模塊、路由模塊等。它與Hub不同之處在於每個端口都可以獲得同樣的帶寬。如lOOMbps交換機,每個端口都可以獲得100Mbps的帶寬,而10OMbps的Hub則是多個端口共享100Mbps帶寬。很多交換機還有若干個比一般端口更高速的端口,用於連接高速主幹網或直接連到高性能服務器上,這樣可以有效地克服網絡瓶頸。

路由器是實現在網絡層的一種網絡互聯設備。它能實現很多複雜的功能,如路由選擇、多路重發以及錯誤檢測等。路由器是網絡之間進行互聯的關鍵設備。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負載平衡、阻止廣播風暴、控制網絡流量以及提高系統容錯能力等功能。一般來說,路由器可支持多種協議,提供多種不同的接口,從而使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網絡產品之間,以及不同協議的網絡之間可以進行非常有效的網絡互聯。

安全設備: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認證系統、加密解密系統、防病毒工具、漏洞掃描系統、審計系統、訪問控制系統等。

資源設備:包括連在網絡上的所有存儲數據、提供信息、使用數據和輸入輸出數據的設備。常用的有服務器、工作站、數據存儲設備、網絡打印設備等。

服務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務的高檔計算機系統。按服務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爲:文件服務器(FileServer)、域名服務器(DomainServer)和應用服務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服務器通常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務;應用服務器包括數據庫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專用服務器等。根據硬件配置不同,服務器又可分爲工作組服務器和部門級服務器。

工作站(WorkStatio醜)是連接到網絡上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是網絡中的節點,稱爲網絡工作站,簡稱爲工作站。工作站僅僅爲它們的操作者服務,而服務器則爲網絡上的其他服務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務。

計算機網絡技術簡介 篇二

一、專業發展前景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成立於2001年,2003年該專業被確定爲院級改革試點專業。到目前爲止,共招收10屆學生,8屆畢業生。我專業主要培養面向各型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絡的設計實施與維護、網站的設計開發與維護工作,具有必備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有網絡操作系統相關知識,掌握各型網絡設備的選型與使用及網絡系統規劃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絡的規劃、建設與實施;有網絡安全相關知識,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統平臺下各種應用系統及服務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具有從事網站開發、數據庫建立與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創新精神,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有: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2000)、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換機技術、網絡綜合佈線、網絡安全技術、Linux操作系統、網絡方案規劃與實施、Web技術及網頁設計、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組網實訓、路由器/交換機技術實訓、網絡綜合佈線實訓、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實訓、網絡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網站開發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等。

三、專業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① 以就業爲導向,以企業需求爲依據。培養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需要的能勝任該職業崗位工作的技術應用性人才。堅持產學結合的培養途徑,將滿足企業的工作需求作爲課程開發的出發點,以職場環境爲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探索和建立根據企業用人“訂單”進行教育的機制,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調整專業方向,開發、設計產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方案。

② 以綜合職業素質爲基礎,以能力爲本位。以科學的勞動觀與技術觀指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技術發展、勞動生產組織和職業活動的關係,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勞動態度、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以能力爲本位構建專業培養方案。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進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領域、能力單元兩個層次,並依此確定專業核心能力和一般專業能力,重點突出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圍繞核心能力培養形成系列核心課程,形成以網絡技術應用能力或面向工作過程能力爲支撐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方案。

③以學生爲主體,體現教學組織的科學性和靈活性。 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經驗與興趣,爲學生提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和有職業發展前景的、模塊化的學習資源。力求在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的空間,用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滿足學生就業的不同需要,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技術實踐要求:選題要按照所學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確定,圍繞本領域選擇有實用價值的具有所學課程知識、能力訓練的題目。選題應與社會、生產實際工作相結合,使實踐與學生就業做到無縫連接。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要求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在入校時大部分學生都有過使用計算機的經歷,對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樣,如果開始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勢必會感覺枯燥無味,或認爲內容淺顯。這樣就必須在開始就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情趣,將實踐內容滲透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採用課內實驗、校內集中實訓、頂崗實習三個環節。

1、上課的過程就是動手實踐的過程。在授課環節中,採用項目教學法,推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爲一體,強化能力培養。

我們從校企合作中,學習、總結並應用“案例”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摒棄先理論後上機,老師主學生輔的學科式的教學模式,全面貫徹推行符合高職特色的以工作過程爲導向的職業式教學模式。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去分析、研究、實施,遇到困難和問題再在老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完全貫穿在實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體現“做中學、學中做”。這樣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實訓教學課程採用模塊化且與職業資格等級鑑定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網絡技術實際技能

我們以IT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爲依據,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合理地確定實訓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切實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按照實驗與檢測、實習與實訓、工程設計和施工來構建多媒體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縱向上與理論教學交叉進行,橫向上與理論教學相互滲透,將“雙證書”教育納入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體系中,使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取得行業認可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如網絡操作系統課程爲取證課程。在教學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以國家勞動部相關技能證書的要求爲參照,制定相關的實訓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完該課程之後就能取得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爲今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採用“2+1”教學模式,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早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