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第1篇:《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2、計算機網絡的構成。

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4、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1、計算機網絡協議與網絡組件。

2、通信線路與連接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

1968年世界第一個計算機網絡ARPA網(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網)誕生到現在,在不足40年的時間裏,全世界的上網用戶已達10億多人,每6個人中就有1個經常上網瀏覽。海量的信息交換還促使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計算機網絡推動人類快速進入了信息時代。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1.37億人,居世界第二位,但網民的互聯網知識素養還有行提高,互聯網知識從娃娃學起的呼聲日漸高漲,中學生朋友,我們還等什麼呢?

知識目標:

1、理解計算機網絡、網絡協議的基本概念;

2、瞭解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應用、三個網絡組成部分的作用和網絡組件的作用;

3、認識常見的通信線路和常用的連接設備。

技能目標:

1、會安裝上因特網必需的網絡組件;

2、能識別常見的網絡連接設備和傳輸介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驗計算機網絡實體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2、培養熱愛網絡、愛護公共設施的意識。

二、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若干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介質連接起來,在通信軟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網絡協議相互通訊,實現計算機間資源共享、信息交換和協同工作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三、計算機網絡的構成

計算機網絡由計算機系統、網絡節點和通信鏈路組成。

1、計算機系統:

主要擔負數據處理工作,負責信息的`採集、存儲和加工。

2、網絡節點

是計算機與網絡的接口,主要負信息發送、接收和轉發工作,計算機通過網絡節點向其他計算機發送信息,並鑑別和接收其他計算機發送來的信息。

3、通信鏈路是連接兩個節點之間的通用信道,包括通信線路(雙絞線、光纖等)和相關的通信設備(中繼器、調制解調器)。

四、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局域網(LAN,LocalAreaNetwork)在地理上侷限在一限在個較小的範圍內,通常一是一幢樓房或單位,覆蓋範圍從幾百米到幾公里。

2、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在地理範圍上是局域網的延伸,可以覆蓋一座城市,將同一城市內不同地點的若干主機和局域網相互連接起來。

3、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用於連接不同城市間的城域網或局域網,作用範圍通常是幾千公里,可以覆蓋一個國家或地區。互聯網是覆蓋全球的最大的廣域網。

五、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隨着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網絡提供的服務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在科研和教育中的應用

通過國際互聯網,科研人員可以在網上查詢各種文獻資料,交流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在教育方面,開發了大量的網絡教材,遠程教育得以實現,學習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豐富的知識。

2、網絡在企事業單位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不僅可以實現企事單位辦公自動化及各種軟硬的共享,而且可以實現異地辦公等。通過www和電子郵件可以幫助異地分佈的員工很方便地實現信息交換。通過電子商務可以及時地蒐集市場行情和發佈自己的產品信息,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網絡在通信和娛樂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提供的電子郵件、網絡論壇、IP電話等服務,爲人們的通信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網絡也引發了家庭娛樂的革命,人們可以在家裏點播電影和電視節目、收聽在線廣播、玩網絡遊戲等。

六、計算機網絡協議與網絡組件

1、網絡協議

在計算機網絡中,處在兩個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要相互通信,需要通過交換信息來協調它們的動作並達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換必須按照通信雙方預先共同約定好的規則進行,我們把這些爲網絡數據交換而制定的規則稱爲網絡協議(Protocol)。

TCP/IP協議是“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絡協議”的簡稱,它是目前國際互聯網(Internet最基本,最重要的協議。它規範了網絡上的聲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使得具有不同網絡結構和數據傳輸規則的局域網間的住處交換現實

2、網絡組件

要將計算機連接到網絡,必須在計算機安上安裝相應的網絡組件。Windows2000中提供了三種組件:安裝了“Microsoft網絡客戶”組件,計算機訪問局域網資源;安裝了“Microsoft網絡的文件和打印共享”組件,本機資源才能向外共享;安裝了“Internet協議(TCP/IP)”組件並進行相應設置,計算機才能夠連接並訪問Internet。

七、通信線路與連接設備

計算機網絡中的硬件了計算機本身以外,還有用於連接計算機的通信線路和連接設備,既數據通信系統。數據通信系統主要由調制解調器、網絡適配器、傳輸介質和網絡互連設備等組成。

1、調制解調器

信號在計算機網絡的通信線路是以模擬信號的形式傳輸的,而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信號,這就需要將數字和模擬信號進行相互轉換,執行這種轉換設備稱爲調制解調器。

調制解調器將計算機輸出的數字信號轉換爲通信線路可以傳輸的模擬信號,然後再在接收端將模擬信號轉換爲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字信號,這兩個過程分別稱爲調製和解調。

2、網絡適配器

網絡適配器簡稱網卡(NIC)。網卡主要負責主機與網絡的信息傳送與控制,是一個可插入計算機擴展槽中的網絡接口卡。網卡負責把用戶要傳送的數據轉換爲網絡上其他設備能夠識別的格式,再通過網絡介質進行數據傳輸。

3、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是指數據傳輸系統中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物理路徑,它是傳輸數據的物理基礎。介質由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無線電、微波、衛星。

4、網絡互連設備

網絡互連設備用來實現網絡與網絡之間、網絡中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常見的網絡互連設備有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等。

(1)集線器的工作原理類似於現實中郵遞員的工作,郵遞員根據信封上的地址投遞信件並不理會信件的內容及收信人是否回信。唯一不同的是,郵遞員找不到該地址時會將信退回,而集線器不負責退信只管轉發。

(2)交換機又稱爲交換式集線器,是一種能自動識別MAC,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它能對信息進行重新生成並經內部處理後轉發到指定端口。具備自動尋址功能交換作用。

(3)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它能將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絡體系。

小結:

通信鏈路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網絡協議網絡組件。

第2篇:《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這個網站《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設計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計算機網絡基礎》項目化教學設計

摘 要: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專門技術。它將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網絡設備和其他信息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強大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網絡操作系究等爲基礎,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計算機網絡協議是有關計算機網絡通信的一整套規則,或者說是爲完成計算機網絡通信而制定的規則、約定和標準。文章圍繞《計算機網絡基礎》課中的項目化教學設計展開論述。

關鍵詞: 項目化教學 教學模式 網絡協議 自主學習

一、引言

信息化時代,對信息的獲取、傳輸、分析、處理、發佈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爲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標誌,爲了增強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很多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針對高年級學生又開設了《計算機網絡基礎》等相關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應用方面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很複雜的課程,涉及計算機各方面的知識,包括軟件和硬件方面。中專學生學制一般都是2+1,沒有多少時間學習有關先導課程,因此對一些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所涉及的概念很難想象和理解,如果直接把這麼多從未接觸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則最終只會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學習效果一般。其實,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網絡還是比較期待的,因此,教學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計算機網絡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引導他們儘快進入網絡世界。

經過我們教學團隊幾個學期的摸索,發現如果通過一個個項目展示計算機網絡中TCP/IP協議的一些細節,則可以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更加直觀和清晰,並且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項目化教學的概念

大部分情況下,教師在教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課程時,一般都會採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授課方法:先通過一些多媒體課件,講解計算機網絡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演示有關該知識點的實踐操作。

這種授課模式的特點是由理論直接過渡到實踐,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再由理論指導實踐的進一步開展,如此反覆,最終使理論和實踐都得到提升。

這種授課方式的優點和缺點並存,比如一些計算機基礎知識紮實,或者對計算機網絡很感興趣,或者能在課外再花時間學習的學生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不紮實,本身又對計算機網絡不感興趣的學生來說,由於其思維能力不夠,加之周圍沒有學習氛圍,前期知識準備也不夠,就很難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的關係,很難解釋該實踐操作結果的由來,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學《計算機網絡基礎》時,必須將相關知識點組合成一個整體,簡明扼要且完整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形成一個大致輪廓,這樣不但有利於課外的自主學習,而且可以爲後續的網絡高級應用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綜合上述原因,“項目化教學”的設計與運用是日常教學的一大突破口。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爲導向”教學法的一種。一個項目是指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後應有一件較完整的作品。

爲了完成一個較完整的作品,整個教學活動不再是單純的“理論+實踐”模式,而突出了項目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項目起到理論聯繫實踐的作用。一方面,它將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以幫助學生理解。另一方面,它能夠對實踐起到指導性和解釋性作用。

從認知角度看,“項目化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三、項目開發

在“項目化”教學中,項目的選擇和設計是難點。這是因爲:

1.項目要具有代表性,必須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項目要具有完整性,能夠反映某一個知識點或者知識點集合。不僅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計算機網絡的框架,通過理解這個框架,掌握相關知識,而不僅是幾個具體軟件的操作,完整性十分必要。

3.項目要具有可設計性。在項目設計過程中如果知識涉及太泛,則重點反而不突出,軟件設計的工作量也太大,效果反而不理想。

4.項目要具有易操作性。開發的項目必須界面友好,嚮導清晰,有機結合知識點,模擬實際網絡環境,正確分析輸入輸出結果。

四、效果檢驗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使用演示軟件演示相關網絡協議,展示網絡數據報的傳輸過程;其次把驗證軟件分發給學生,根據演示軟件的內容,學生操作驗證軟件,逐步求證演示軟件上的知識點,經歷“理論―項目―實踐―理論”的過程。對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普遍反映形象、具體、針對性強,並且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驗證軟件,在機房裏面也可以練習。

通過這種模式的反覆練習,一個學期後,大部分學生的頭腦裏已經大致能夠建立起一個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優秀的學生甚至能夠通過所學網絡結構分析網絡應用軟件。

五、結語

以上運用傳統教學方法和項目教學法進行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比較及項目教學法在技能訓練中的具體應用,探討在項目教學中的體會與收穫。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企業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培養既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應用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及崗位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賀桂英.遠程開放教育中“項目化教學”探索[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12卷1期.

[2]柳永念.基於項目教學法的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

[3]李斌.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