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多篇)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多篇)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一

化學是九年級學生剛接觸的一門課,在這一學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一些感觸。對自己以前的教學也進行了一些反思。

1、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學實驗告訴我們,培養學生的智力素質,讓學生有一個強大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科學而又系統的訓練過程。真正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細心揣摩精心培養和引導出來的。化學教學應從學生感興趣也比較熟悉的現象入手,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創造能力,使他們真正學會學習和思考。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課堂上,促使學生超前思維,形成向教師(包括課本)“挑戰”的態勢,使學生在思維運動中訓練思維,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激活知識,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是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者,教師的角色意識要進一步轉變。

3、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探究學習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必須探究教學方法,以課本上的化學知識爲基本探究內容,按照課程內容的要求,積極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實驗過程中動手動腦,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體驗探究的樂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在新學期的開始,要讓每一個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妙,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二

一、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備好每一堂課

備課是教師課前所作的準備工作。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它既有明確的意義又有大致的範圍,因此上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認真備課來了解教學課標、熟悉教材、收集和組織材料,更應從備課活動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減少教學時的不確定感,找到一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就會顯著提高。

在教學中,我更多的是從教材、教參出發來進行備課,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在教學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我自認爲講解分析清楚的時候,學生卻不知所云、鴉雀無聲;當我自認爲內容簡單、不必強調時,學生卻常在此出現錯誤;當我自認爲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較好成績的時候,學生的成績卻讓我慘不忍睹。有時,在教學中我還會錯誤地認爲化學學科在九年級年級是起始科目、任何學生都沒有基礎;因此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教學上也採用了相同的進度。這樣一來逐漸磨滅了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本已學習習慣、行爲習慣較差的他們對新學科的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

經過反思,我在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備課環節更注重“備學生”。我發現我們的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缺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於老師直接的講解。這一點與正在實施的課改精神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要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得先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的陳述更少了、提問更多了,學生思考與回答問題的機會也就越多了。讓學生在不經意中樹立這種觀念——想知道爲什麼,不能再坐等老師的講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對於後進生,我將教學要求適當降低、教學進度適當減緩、課後作業量適當減少,讓他們覺得這門課程並不難學、並能保持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我也始終堅信我們的後進生是“一桶金”。

二、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對學生的情感交流

課改精神中一直提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要在學科教學中適時滲透情感目標。我一貫認爲並不是只有班主任纔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每一位老師都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情感交流,特別是對後進生的關愛。我經常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從他們身邊的事說起,從他們所見所聞說起,不和他們說空話、講大道理,而是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學校對他們個人的重視,力求在給學生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輔以學生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我發現,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進行情感交流,拉進了我和學生間的距離,學生變得喜歡老師繼而喜歡所教的學科,老師也能發現學生中的閃光點和可愛之處!

以上兩點是我在多年來的九年級化學教學中體會最爲深刻的。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觀念,在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和創新中尋求最佳的教學方法,進而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三

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課堂教學改革就其總體而言,在朝着新課程的理念和方向紮實推進,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是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由於實施者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課堂教學改革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通過上次專家講座的交流與這幾天對BDS課程的學習、讓我明白知識需要積累,經驗需要總結,技巧需要鍛鍊,學習+反思=提高。

通過此次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學習,結合自己教學上反思,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反思如下:

一、以學生爲()主體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的確定明確了“爲什麼”教和學的問題,教學活動設計着重解決“學什麼”和“如何學“的問題。教學活動設計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和條件。

從一定意義上說,要搞好學科教學要完成兩個轉化:一是將各種教學資源(主要是課標和教材內容)整合、轉化爲合理的學科知識邏輯,即教師要教什麼、學生要學什麼。二是將學科知識邏輯轉化爲學生的認識邏輯,即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1、按照學科知識邏輯構建教學內容主線。

化學教科書中的不少內容是按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關係構建內容體系的,如身邊的化學物質“氧氣”的學習,是按照“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室製法”這一線索組織起來的,它遵循的是化學知識內在的邏輯結構。在化學教學內容的組織方面,也常常以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爲主要線索來組織教學內容,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國中階段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化學概念等教學內容的組織。

2、以學生體驗探究活動構建教學內容主線。

以科學探究的構成要素爲框架,以促進學生感受和體驗探究活動的基本過程爲主要線索,也是組織化學教學內容的一種形式。例如在學習“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時,可按照“提出問題(酸和鹼之間會發生反應嗎),做出假設”—收集證據(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能否反應)—得出結論(酸和鹼之間發生了什麼反應)—拓展應用(酸和鹼反應在實際中有什麼應用)的這一線索組織教學內容,這有利於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新的現象事實,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體驗了探究過程。

3、以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爲主線組織教學內容。

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或社會生產實際的問題等爲線索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化學物質和現象入手學習化學知識,並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使學生切身體會化學學習的重要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化學教學要儘可能藉助實驗提供生動直觀的材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質。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化學實驗可用於某一教學過程的不同教學階段,以充分發揮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實驗創設情景,製造認知衝突,引發新的思考;利用實驗呈現宏觀現象,增進學生對微觀本質的理解;利用實驗揭示事物本質,澄清學生的模糊或錯誤認識等。

二、優化教學手段,拓展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

1、自制直觀教具,拓展學習空間。

教具的使用是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輔助手段,是拓展學生主動學習空間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師必須樹立爲學生服務的思想,不厭其煩,積極主動地設計和精心準備,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使用教具時,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要求和學生學習的要求恰當地予以出示,努力做到適時、適度、適當。

2、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隨着時代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也與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機地融爲一體。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絢麗、直觀形象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一些抽象的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使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

1、放開兩手,鼓勵質疑,促使學生主動探索。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提出新的問題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所隱含的“問題”,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提出,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貼近他們的思維實際,更能引起他們的探究。

2、全體參與,讓每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做到三個結合: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結合;獨立操作與小組合作操作、小組討論互相啓發相結合,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還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化學與生活實際要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從生活進入化學,從化學走進社會。

在化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儘量使問題更實際,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找出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把化學與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化學在孩子的眼裏,變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科,從而使學生從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微觀中解脫出來。因此在教學中就儘量縮短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創設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學習,讓他們覺得化學這門學科並不抽象難於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生活中。

五、讓學生互補互促,共同提高。

在化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內要強調合作、組外強調競爭,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參與機會;培養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敢說、敢想的心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還能使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學習進度、個性特徵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的學生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四

開學已經一個月下來了,我教九年級化學,化學是九年級學生剛接觸的一門課,我相信只要師生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將化學學好.在這一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一些感觸.

一、體會

(一)學生探究的內容要視教學內容的價值性。哪些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探究,哪些內容要教師給出相關信息或啓發講授,我的體會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價值,選擇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礎地位的、規律性的內容讓學生探究。因爲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真正理解了這樣的知識,就等於掌握了知識的主幹,形成了擴充和擴展自己知識結構的能力。

(二)幫助學生建立進行探究的條件。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時,儘量利用傳統的講授、提問、討論、實驗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並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幫助指導學生用家裏的廢棄物、兒時玩的玩具和少量藥品建立小實驗室,以便爲開展完全的科學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三)教師應當做探究“嚮導”。在學生探究階段,教師要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巡視各小組的表現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和輔導,如有的小組只是在盲目地做實驗,沒有一定的目的性,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更爲後面的整合、精緻及今後的教學安排提供具體的學生情況。

二、有待反思的問題

“國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國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有待解決:①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儘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②學生學習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於時間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