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一

一、符合國中化學學科的特點

化學學科以化學實驗爲基礎,各位化學教師無論運用何種教學方法,都要充分地考慮到這個方面,將實驗教學的諸多優點充分發揮出來,藉助實驗教學法,讓學生理解、掌握以及具備相應的化學知識與操作技能,還要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他們分析問題思維能力,提升他們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化學意識和操作技能。要讓學生高度重視理解化學理論和概念,要藉助化學實驗和相應的教學模型,讓學生科學地理解和接受化學概念以及相關理論,要適度地運用講授法,向學生耐心地解釋化學概念和理論,藉助形象具體的教學語言,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開發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以及掌握操作技能的智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和理解複雜多變的化學理論和概念。

二、運用具有啓發性的化學教學方

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廣大化學教師要注重引領學生參與到教學和學習中去,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相關學習目標,如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目標,啓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在學習化學知識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在引導學生單獨地分析、思考、概括以及判斷等豐富多彩的思維活動,全方位地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化學能力以及智力,更好地吻合新課標所提出的素質教育新要求。

三、要符合化學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目的

對廣大國中化學教師來說,無論採取何種教學方法,主要目標都是爲了有效地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向學生傳授相應的化學知識和理論體,所以化學教師在選擇和運用具體的化學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能夠制定出符合本節課的相關教學目標和,以合理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國中化學教師要仔細地研究相關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爲前提,在此基礎上選取和運用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順利地實現新課標確定的相關教學目標。

四、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

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同時參與、共同完成的知識活動,涵蓋了教師的“教”以及作爲教學活動主體的學生的“學”這兩大方面,在此要意識到,學生的“學”佔據着主體地位,教師的“教”要服務於學生的“學”。所以對各位國中化學教師來說,在選取和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能夠吻合學生當前的實際狀況。首先要能夠了解和把握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以及習得化學操作技能方面的真實水平,例如學生的認知特徵、知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具體情況,之後按照他們的實際狀況,選取和運用合理科學的、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法,如此一來,纔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好化學的積極性。

五、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配合與運用

從事實上的化學教學來看,通常情況下會出現下列情況:教學涉及面比較廣,或者知識比較複雜,單純運用某種化學教學方法已不能有效地達到傳授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化學教師在這種情況下要結合具體情況,巧妙地糅合多種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某種教學方法存在着較強的侷限性,不能完美地展示相關的教學內容,也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國中化學教師要配合若干種教學方法,使之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化學教學。在各種教學方法間的彼此補充和科學結合下,進一步提升國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在此過程中,化學教師也要掌握多種教學方法,真正意識到掌握化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的巨大優勢,科學地理解有效糅合多種教學方法的重大意義以及可能性。他們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注重靈活性、合理性以及目的性,堅決不能胡亂地混合教學方法,決不可爲追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摸不着頭腦,對提升教學實效性以及學習效率造成重大影響。

六、結束語

從上述分析來看,教學如何選擇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會影響教學實效性,所以,國中化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以多種方式傳授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學會運用教學方法之間的組合,啓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起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和智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圓滿完成化學教學的任務。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二

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重點是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討上,不僅僅是爲了獲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在這個活動與探究中,結論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以及對實驗現象的正確對比和分析,是該探究活動獲得可靠結論的重要保證。爲此我將學生的探究分三步進行:

(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把金屬分爲兩類,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強,不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弱。

(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出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置換出來的,則這種金屬比另一種金屬活潑。

(3)最後打出科學家們經過了很多類似實驗的探究過程,而總結出來的結論——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在教學中,我是一邊學知識,一邊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總結得出結論後,插入生活實踐問題,讓學生邊學邊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本節課有學生探究活動,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還穿插着問題的解決,使得本節課的課堂容量有些過大,有一些知識完成的比較倉促,不透徹。例:活動性較強的金屬置換較弱金屬的鹽溶液時,能否進行、置換的先後順序、以及一定質量的不同金屬置換出的金屬的質量的多少的分析,學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在課後的作業中表現的相當不理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嘗試將其分成兩節課來完成。學生在探究活動時,課堂的秩序顯得有些亂,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活動探究實驗時的課堂秩序。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三

在我的整體設計中,以通電分解水的微觀過程爲載體,滲透各個知識點: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分子、原子的相關知

識,物質的簡單分類。其中,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內容較少也較簡單,可交由學生獨立完成複習工作。本節課的重點在於加強學生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並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學生對“純淨物與單質”和“混合物與化合物”這兩對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過這節課,使學生有個較爲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單元的知識脈絡,鍛鍊學生的歸納能力。

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碰到很多困難。由於是複習課,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認識,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成爲實施課堂教學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以一道段考題引入後,引起學生共鳴。實施教學活動中,可以在複習完物質分類後再將此題提出,讓學生解決問題。達到畫龍點睛、首尾呼應的效果,加強課堂的完整性。

設置的習題應有一定的坡度,有個遞進的緩衝,在處理習題時,對於學生普遍掌握的內容可以帶過,而學生的共同問題應該深入剖析。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補缺。

在課堂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值得深思的。我以提問和課前學生的知識歸納爲主要形式讓學生來回顧知識,稍顯單調。複習課應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總結、歸納、對比,使學生在知識系統得到梳理的同時,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鍊和提高。

在複習內容的選擇上,我選擇的是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我曾設想把本單元的分子、原子與第四單元的原子結構、離子等知識點整合上一堂複習課。爲了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在以後的複習中可以打破單元間的界線,把各單元相關知識點整合後進行復習,這樣更有針對性,急學生之所急,使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課堂上,也要適時地關注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

的自信心。這方面做得不夠,語言應更加具有人情味和鼓勵性質,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注。

在最後的環節,學生展示自己歸納的知識脈絡。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發言,鍛鍊學生的歸納能力,並讓學生談談這個單元學生自己的感受,還有那些疑問,有什麼收穫……。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不斷的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在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穫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成長、提高。通過這次的課堂教學活動,我也有不少的體會和認識。在此,僅簡單談談我的想法。我還有很多的疑惑,希望各位同行、專家不吝賜教!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隨筆 篇四

1、學生問題意識薄弱,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傳統地教學模式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處於潛在狀態,不能讓教師在課堂內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化學在缺乏問題的探討時,就會使得教師的教學處於盲目性和無針對性,收效不大。

2、現在的課程新教材表面上看越來越簡單,學生拿到課本自己都能看懂。而實際會考的難度並沒有降低,反而有加大難度的趨勢。衆所周知,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仍然圍繞着會考、大學聯考的指揮棒轉,進入什麼樣的高一級學校還是分數說了算。如果完全按照課本講課,無異於在誤人子弟!所以我們常常將老教材的部分內容摻入進來,費時又費神,學生又不理解,認爲是在加重學習負擔,造成學生跟教師之間難以達成共識,與事無補教學很難順利進行,影響教學效果。

3、新教材對教師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師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識,例如,環保治污方面、工業製造加工方面、冶鐵鍊鋼方面、人體生長髮育方面、營養學方面、化學物理新領域方面等等,我們常常感到自身僅有的知識已經陳舊、老化,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許多時候我們的教學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老教材、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和牽制,對學生的學習難以起到“導航”作用。

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的`總結,它不但能豐富自己影響別人,而且能推動教育教學教研蓬勃發展。教學反思好途多。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五

教了化學這麼多年,在教學中遇到過很多問題。通過這此培訓學習,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對於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在此也作了個總結,於同行交流。

一、讓學生做好筆記相當重要。

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是經過濃縮的,可我們不能只讓學生學習“精華”,還得把內容講細,講完整,要補充很多知識,所以讓學生做好筆記,把各知識點進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筆記,對學生課後的鞏固、複習也相當重要,否則,學生連一些基本的題目都沒法解答。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

有人說化學是理科中最簡單的一個學科,可我認爲化學是理科,卻又像文科,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如:元素符號、原子團、化合價、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還有很多概念、定義、規律、原理等,這些知識在上新課的時候,逐漸向學生介紹,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歸納、小結,讓學生讀、寫,讓學生記,給學生聽寫。特別是化學方程式在會考中佔有一定比例,要求學生必須過關。

三、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選擇教學方法。

要搞好教學光憑自己的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上課一聽就明白,課後卻糊塗,做練習題時,心中沒有一點底,也有人反映說每節課的內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屬於正常的教學進度。問題出在哪兒呢?後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懂了,課後沒有及時複習,該記的沒有記住,知識沒有得到鞏固,於是問題越堆越多,學生覺得記不了,更不要說綜合運用了,這樣,學生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感到要學好化學好難。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學時,加強趣味性和新舊內容的聯繫,以舊引新,講新復舊。

(二)用綜合對比法,對知識進行總結,融會貫通,揭示規律。比如在學完實驗室製氧氣和二氧化碳後,把實驗室製取這兩種氣體的藥品,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方法、檢驗的方法、驗滿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對比。

(三)針對他們的畏難情緒、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沒有收穫的心理。我專門安排時間,讓他們記憶,複習某部分的知識,然後找一些相關的題目進行練習,結果多數學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題目。這樣的結果讓他們感覺到,化學還是可以學好的。

四、對兩類題的教學探討。

簡答題和綜合實驗題,是很多學生感到很難的兩類題,包括一部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屬於這種情況,在歷次的考試中,丟分嚴重。

對於簡答題,有一部分學生是無從下手,不知道用哪個或哪些知識或什麼化學原理來解答;成績好一點的知道解答題目所要用到的知識原理,可也是表達不清楚,寫了一大篇卻沒有說到點子上。所以在這類題上,我們還要多下功夫,找一些題多讓學生練習。讓他們弄明白,題目的意思,該用什麼知識原理進行解答,怎樣描述得準確、完整。

綜合實驗題文字多,信息新、閱讀量大、隱蔽性強,學生一見就怕,爲了答好綜合實驗題,應該做到:1、務實基礎、聯繫實際、訓練多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2、重視培養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會審題,通過閱讀,能對題中的一些信息進行摘取,重組和加工,找出實驗目的、已知條件、有關數據、相關信息等。

五、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創會考好成績

期末複習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會考的成績,所以期末複習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每個階段,都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練習題,測驗題都要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會考;對稍差一些的學生,佈置一些難度較低的題,爭取提高會考的合格率,在複習過程中,通過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複習重點。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隨筆 篇六

從我校實行課改以來,可以說課改搞得轟轟烈烈。但不外乎就是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現對小組合作學習思考有以下幾點: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帶動、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其優點是: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參與欲提高了,由過去的“要我學”的被動局面轉變爲今天的“我要學”、“我樂學”的自主學習局面。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多得多。並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因材施教,彌補了教師由於班額大而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不足,實現了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及實踐和發展的目的。

4、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不願意動腦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又可使思考結果不正確的學生及時得以糾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正確率。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找出了問題的答案,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教學質量也會隨之而提高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七

中學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使我們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會前具備必要的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基本素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學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而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學生的創造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我談談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我國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 ua 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是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化學實驗可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科技素質。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可國中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內容比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實驗目的只是爲簡單化地驗證化學原理,培養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不能調動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學生不能主動思考問題,不能聯繫實驗過程與所學知識。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加強化學實驗的啓發性、探究性及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中實現趣味性,必須改變師生頭腦裏固有的實驗模式。傳統的實驗模式是強調“訓練”有素,整齊劃一,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現成操作設計和規定。把“教”混同於“訓練”,就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一個別人預設的模式、計劃和步驟去達到他人設計的目標。結果,教師或學校的無形外力就會延伸到本屬於學生的自由發展和思考的空間。顯然本來“教”的對象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獨立判斷能力,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卻成了被動地被“填”的“鴨子”。只有接受的權力而無選擇權力,這樣的實驗只能令人發睏,令人討厭!改變傳統的實驗模式,提高化學實驗教學中趣味性,關鍵在於實驗中多一些啓發性和探索性!

一、倡導自由與開放式實驗,進行啓發式教學。

如果仔細研究國中化學教材裏的許多實驗,的確都有編輯合情合理的設計安排,緊緊摳住基本原理,倘若在教學中靈活使用,做一些改進革新,增添趣味性,則啓發興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觀察實驗的動力。在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按部就班的規範操作,不厭其煩地強調要防止試管炸裂,但學生並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試管炸裂,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只能按照教師的說法強記,其實他們很想看到炸裂的`現象過程。這時教師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安排時間,不妨故意設計一個試管炸裂的破壞性實驗。

器材:玻璃片(若干)、試管夾、試管(一隻)、單孔橡皮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水槽、水。

實驗過程:將玻璃片蘸上水,不擦乾,用試管夾夾持加熱,觀察是否炸裂。試管夾夾持幹玻璃片加熱後,滴上幾滴水,觀察是否炸裂。

將連好玻璃導管、膠皮管和單孔橡皮塞的試管安放在鐵架臺上,導管末端浸入水中,加熱一段時間後,先撤酒精燈,後慢慢地撤導管,觀察水槽中的冷水是否倒吸到熱試管中,引發炸裂。實驗前不少人缺乏生活常識,以爲“炸裂”等同於“爆炸”,現在明白這只是熱量傳導不均勻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化,原先錯誤的先覺經驗得以更正,滿足了好奇心。此實驗可安排在製氧氣實驗之前,也可安排在後面的實驗儀器介紹中。

推導燃燒兩個條件的實驗時,盛有熱水的燒杯上放個紅銅片,將兩小塊白磷分別放在水中和銅片一端,取一小塊紅磷放在銅片另一端。實驗中只有銅片上的白磷與空氣裏的氧氣充分接觸又吸熱溫度達到着火點燃燒。其它兩個都缺少一個燃燒條件,而不能燃燒。得出結論是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二是可燃物的溫度達到着火點。一些愛動腦的學生可能聯想到實驗室製氧的實驗,提出向熱水中吹氧氣使白磷燃燒的大膽假設。其實這一設想以前的習題裏出現過,但一直沒人重視也沒人做過實驗。我們可將書上的實驗拓展,設計一個製氧氣和白磷自燃的聯合實驗。

器材:實驗室製氧氣全套裝置、燒杯、膠皮管、三角漏斗、塑料眼藥水瓶、玻璃支管、錐子、白磷。

操作過程:

1、用玻璃導管直接向熱水裏的白磷吹氧氣,發現熱水裏白磷已熔化成極易流動的液滴,氧氣氣泡沒等遇到白磷,白磷就移動了,無法與氧氣充分接觸,不能燃燒。

2、啓發學生針對白磷液滴易流動逃逸的特點,怎樣才能使兩者充分接觸。可能學生提議將三角漏斗的下端管口連接在膠皮管上後倒置於盛有熱水的燒杯內,這樣可產生比較大的氣泡,增加與白磷接觸的面積,只要水溫達到着火點以上,就可燃燒。實驗證明不可行,氣泡大導致水對流顯著,白磷流動加劇,無法與氧氣接觸。也可能有學生提議將膠皮管接在三角漏斗的下端管口,漏斗裏注入一半熱水,放入一塊稍大的白磷,通入氧氣白磷可能要浮動,但由於漏斗內壁是光滑斜面,它還會落到管口處,再與氧氣接觸,反覆循環,就可斷斷續續地燃燒。通過實驗證明可行,白磷能時斷時續地燃燒。有的學生另闢稀徑,取一隻塑料眼藥水瓶,表面刺滿小孔,底部挖個能放進白磷的空洞,白磷放入其內,瓶口連上導管,然後倒置熱水裏,通氧氣,果然白磷運動空間狹小,與氣泡相遇機會增多,時斷時續地燃燒了。雖然教師實驗課備課量多了些,但對每個學生來說是受益匪淺,學到了追求科學真理的方法。

二、採用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研究實驗氣氛。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演示實驗是說明探究式教學優越性好例子。教師可提出問題,爲什麼採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做爲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物,而不用其它的物質哪?學生會覺得問題很難。不過教師再提示學生以前學習過哪些產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學生開始積極思考回憶學過的化學方程式。教師讓學生總結出如下反應: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單質碳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學生會認爲它們都行,但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一排除: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太快,碳酸本身不穩定,單質碳和甲烷燃燒產物一定混有空氣氧氣雜質,煅燒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需要高溫條件苛刻實驗室實現不了。

相比之下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不需加熱,室溫反應,反應前沒有氣體,產物的氣體只是二氧化碳,容易淨化。又提問此實驗採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純淨的碳酸鈣粉末、草木灰等代替,稀鹽酸能用稀硫酸代替嗎?教師找若干名學生到前臺協助完成下步實驗。每人發一隻試管,分別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藥品: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的碳酸鈣、草木灰等,再同時滴入稀鹽酸,學生親自操作觀察現象,其他學生也全神貫注,看到只有石灰石固體反應速率較適中,容易控制,其它的反應太劇烈無法控制,甚至溶液溢出試管,或反應速率太慢。

每人再發一隻試管,同樣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藥品:塊狀石灰石、粉末狀的碳酸鈣、碳酸鈉固體、碳酸鈉粉末等,同時滴入稀硫酸,同樣看到粉末狀的碳酸鈣、碳酸鈉固體、碳酸鈉粉末等反應速率過快,劇烈無法控制,但石灰石固體反應表面生成許多白色固體,一段時間後反應中止。學生感到困惑不解,同樣石灰石固體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爲什麼一個順利進行,另一個反應中止呢?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個解釋的草圖,說明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時,生成一種難溶的化合物硫酸鈣覆蓋在表面,慢慢積累,內部的石灰石跟外部的稀硫酸隔絕,故反應中止。由此得出反應物應當採用塊狀石灰石固體與稀鹽酸。

結合實驗特點,讓學生討論,集思廣益,設計實驗方案。在探討研究的平和氣氛中,蘊涵着無窮趣味,在教師的一步步的嚴謹邏輯關係引導下,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分析聯想的思維流暢性,學生的智能得到健康發展,優良的思維品質就會慢慢形成。

在教材和習題集中不乏出現有趣的又耐人尋味的問題,若能真正做一做實驗,既能幫助學生深刻體會題意和化學基本原理,又能全面激發他們研究化學的興趣,更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思想要求理論聯繫實際的初衷。很多學生對於金屬與酸反應的差值計算問題的解題方法感到不解,懷疑它的正確性。教師在教學中自然費不少口舌,不得不講解數學的相似比、合比性質、等比性質等問題。其實如果配合一個實驗效果會更好,更有趣兒。比如這樣一個問題,今有一燒杯盛有足量稀硫酸,總質量是50g,投入一根鎂帶,劇烈反應後,鎂帶無剩餘,靜置一會兒後,再稱量燒杯和剩餘溶液的總質量,得52.2g,試求反應中放出多少氫氣?消耗多少鎂帶和純硫酸?生成多少硫酸鎂?提出問題後設計一個小實驗,目的是通過實驗證明差值法計算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器材:托盤天平(砝碼)、燒杯、剪刀、刻度尺、等寬等厚的鎂帶、稀硫酸。

操作過程:

1、將鎂帶剪成長度適中,若干等長的小段,以保證個體差別很小,在誤差允許的範圍內。

2、稱量出每一段鎂帶的質量,求出平均值M0。

3、取一隻燒杯,注入足量的稀硫酸,稱量燒杯和酸的總質量,記錄數據M1。

4、把一條鎂帶投入酸液中,等到鎂帶消耗殆盡,靜置2分鐘後,稱量燒杯和剩餘溶液的總質量,得數據M2。

5、重複3和4步驟三次以上,分別做記錄。

6、求M1和M2的平均值。

7、求出溶液在反應前後的質量差,利用差值法,求出鎂帶的質量M3。

8、比較M3和M0的大小。理想的結果是M3=M0。通過實驗學生們體驗到差值法的在實際實驗中的靈活應用,確信差值法的科學性,更加明白化學的確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

三、“就題論題”,主動設計趣味性實驗,用實驗解決問題。

其實化學實驗的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像根據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利用蛋殼和漏試管等器材設計實驗,製取二氧化碳;一隻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試管倒插入到盛有石灰水的燒杯中,分析靜置一段時間後的實驗現象;又如在鐵盤上塗上少量蠟油,中間插上一隻浸滿油綿線,將裝置平穩浮在水面上,並點燃棉線,過一會兒,向水裏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銨,水溫急劇下降,將蠟油的溫度降到着火點以下導致火焰熄滅,來證明燃燒需要的條件。只要仔細琢磨研究,就會發現趣味化學存在我們的身邊。上實驗課時學生往往積極性都是很高的,說明學生還是喜歡實驗這個實踐活動。挖掘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提高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意義重大。化學實驗的啓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教學符合當前提倡推行的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強學生學習化學這門科學精神動力的需要,提高他們動手動腦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需要,是新一帶化學教師造就一帶英才的法寶!

國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八

一、教學方面的經驗

1、認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節處理方法

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入手,以科學探究爲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加強了新課程觀念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不斷轉變教育理念,認真研究總結歷屆會考試題,細心研究考試說明,總結出考試重點和熱點,貫穿於教學中,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熱點問題和重點問題。

3、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加強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技能的教學,紮紮實實打好基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題目,有意識地去鍛鍊他們思維應變、組織表達的能力。儘量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多讓他們在黑板上寫板書,發表自己的觀點,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化學實驗教學情景集色彩、圖像、聲音、動感等多種特點於一身,使學生有置身於真實情景之感,達到良好的效果。

4、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近年來對環保、能源等社會熱點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強,這就要求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學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覺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

5、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他們很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因此我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多與學生談心,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表揚鼓勵他們;當他們退步時我找他們個別談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在課堂上儘量地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加以稱讚,激勵他們喜歡上化學。

6、練習和考卷的選擇:一份好的練習和考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要進行合理精選,減輕學生的課後負擔,使學生在輕鬆高效中掌握知識。

7、科學制定計劃: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複習計劃,明確其內容和要求。有了計劃的引導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學方面的不足

我還應該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動與一些學校進行交流與學習,擴大資料來源,充分發揮信息互動,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爲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第二方面只有當以上思想工作基本過關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學效果上去。對於教學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六點入手,第一點: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第二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慾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第三點:每節新課後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第四點: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化學思維,強調一點是老師的練習要注重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與鍛鍊,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第五點:就是考前複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複習的題目類型,難度,深度。這樣複習時纔有的放矢,複習中什麼要多抓多練,什麼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複習效果與成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把握得準,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總結,甚至挫折,否則不行。而我仍在不斷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所領悟。第六點:抓好後進生工作,後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後進生跟得上。

以上六點教學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據自身與本班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有機結合,纔可能有一定效果。

國中化學教學教師反思 篇九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時瞭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採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瞭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3、瞭解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從化石燃料的元素組成及其變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燒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

3、通過對燃料的選用和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學習,培養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學習對現象,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認識燃燒的條件;認識滅火的基本原理;掌握滅火的常用措施;瞭解常見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爲載體,體會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感受化學對改善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3、體會化石燃料的寶貴性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性,樹立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能源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三、難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四、教學方法:實驗、歸納、練習設計相結合。

五、教學過程: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第一課時:

播放視頻資料:火災燃燒現場…。

引入在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時,我們知道許多物質可以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在本節中,我們將學習燃燒、燃燒的條件、滅火的方法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提問:生活中有許多燃燒現象,你能根據這些現象列舉一些使物質燃燒的方法嗎?

(用火柴、打火機、煙火、爐火等火源將紙、煤、酒精燈等引燃,用電子打火點菸、鑽木取火等)

討論:物質燃燒的有哪些共同特徵?其反應實質是什麼呢?

(特徵——發光、發熱 ;實質——劇烈的氧化反應)

小結:通常的燃燒就是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我們來進行一個探究實驗。

演示:在燒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熱水,在燒杯上放一塊薄銅片,在銅片的兩端分別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紅磷,燒杯熱水中放一小塊白磷,過一會兒後銅片上白磷燃燒起來而紅磷和熱水中白磷不燃燒。

提問:通過對上述實驗進行分析,可燃物在什麼條件下才能夠燃燒?

分析:紅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銅片上白磷達到了着火點且與氧氣接觸,所以燃燒;銅片上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沒能達到着火點,所以不燃燃燒;熱水中白磷達到着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也不燃燒。

板書:一、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要與氧氣接觸 (3)可燃物要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着火點。

小結: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設問: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若缺少一個就不能燃燒。當發生了火災時,應如何滅火呢?

講解:滅火的原理是由燃燒的條件決定的,即破壞燃燒的條件之一,就可以滅火。可見,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同一問題,兩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板書: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一:將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原理二:將可燃物溫度降到着火點以下。

原理三:移走(隔離)可燃物

討論:下列情況下各自滅火的方法及採用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小黑板:

滅火的方法

採用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

實驗室如何熄滅酒精燈

木頭着火時

吹滅蠟燭

森林火災時挖隔離帶

熄滅天然氣竈

泡沫滅火器滅火

消防車用水滅房屋火災

油鍋着火

學生自己舉出一些實例

練習:回答下列問題(小黑板)

1、演示“燒不壞的手帕或紙船”,爲什麼?演示。

2、火柴燃燒時,火柴頭向上火柴梗容易熄滅。演示。

3、銅絲圈罩住蠟燭火焰時,火焰熄滅。可做個演示實驗。

4、海灣戰爭時,伊拉克人撤退時點燃科威特的油田,有人認爲可能燃燒到地球內部,引起地球爆炸,你認爲呢?

5、房屋着火時,不能打開所有的門窗全部打開。爲什麼?

6、討論在線測試:當你來到一個陌生場所(如酒店、商場、賓館等),爲防範火災,你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萬一發生火災,你應該採取哪些自救或求助措施?

國中化學教學教師反思 篇十

試卷講評是九年級化學複習階段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高效的化學試卷講評不僅能糾正學生平時化學學習中對某些知識點的錯誤認識和理解,還能規範解題、熟練技巧、查漏補缺,同時也能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聽了馬老師期會考試試卷講評課,受益匪淺,以下是幾點體會:

一、統籌分析、充分準備

1、化學試卷講評課應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準確把握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方面的缺陷;注意發現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重點關注學生在哪些知識和能力上還不到位,找準學生現狀與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講評時才能對症下藥。

2、做好試卷的統計工作。

統計時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試卷得分的統計,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得分率;知識點分佈及得分率的統計;學生錯誤類型的統計,包括基礎知識(如: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實驗技能不掌握、雙基識記不牢靠等)、能力因素(如:看不懂題目或審題不清、不會分析問題或分析問題不到位、語言表達不準確、計算能力差等)、解題技巧(如:答題不規範、卷面不整潔、化學術語不科學等)、臨場心理因素等。同時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錯誤率較高的問題、典型錯誤答案以及有創意的解法,做必要的記錄。

二、講究策略、精心設計

一節高效的化學試卷講評,除了教師課前深入分析試題內容、全面把握學生的答題情況,還要講究一定的教學策略,同時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1、試卷講評要有側重

試卷講評一般不側重於知識的系統性,而是強調其針對性。試卷講評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而應重點解決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給學生的答題指點迷津,同時深化試卷所考的內容。有了課前詳細的數據統計,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典型錯誤問題,應對這些問題進行“歸類”和“歸因”,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等形式有重點地進行分析講解。試卷講評過程中對試卷內容的分析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點的講解上,更應重視提高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析錯誤的原因:是化學基本概念、原理不清,還是審題粗心大意;是化學術語書寫錯誤還是表達能力欠缺;是解題格式不規範還是考試心理緊張等等。教師評析時應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重視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的指導,突出對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的培養。

2、試卷講評要有拓展

國中化學各個章節中主要的知識點是相對穩定的,而不同考試的試題卻不斷推陳出新,其主要原因是受考試層次、考試時間等因素的限制,試卷不可能涉及所學知識的全部,命題人往往通過變換題意、角度、題設條件和設問方式等,以點帶面來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顯然教師試卷講評時就錯論錯、就題論題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師應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試題,把題目的知識點向廣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儘可能地構建知識間的廣泛聯繫,從“點”出發,把“面”帶出來呈現給學生。也可以把原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向多側面、廣角度進行合理發散、變換,引發設題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

3、試卷講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以“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爲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基礎教育是“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化學試卷講評課也應體現這一核心理念。首先發給學生講評試卷,讓學生自己先獨立糾錯。對於經組內討論分析後仍存在疑惑亦或無法解決的共性問題,由組長整理後進行彙報,教師統籌,然後精講點撥。

三、突出鞏固、注重反思

試卷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多數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教師的一次講評,學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試卷講評以後,教師還要注意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講評課中,針對本節課中講評的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答題易錯點設計一定分量的變式訓練題,在試卷講評後預留部分時間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以期達到反覆強化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及時消化講評內容、固講評效果的目的。

同時引導學生做“題後小結”和“題後反思”(錯題集右側專門留白用於記錄)。反思主要包括:對錯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的反思,同一知識點還可以以何種形式呈現和考查,對比做過的同類試題和練習,進行小結;對所用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反思,特別是一些重點試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對於多種不同求解方法,那種方法更好?同類題型試題一般的解題思路是什麼?所用解題方法中有無規律可循?通過這類反思,進一步強化解題能力,提高解題效率;對錯誤原因的反思,是知識缺陷、能力不足還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如答題方法、書寫規範、應試心理調控、答題時間的合理安排等),及時整理,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沒有反思,就沒有積澱、沒有昇華;樂於反思、善於反思才能同化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提高解題的效率。

總之,要上好化學試卷講評課,教師應在以上三個方面多下功夫,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諸方面都得到訓練和提高,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政治公開課教學反思範文體育課教學反思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