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有機化學課件新版多篇

有機化學課件新版多篇

基礎有機化學課件 篇一

教學模式: 引導、問題討論、實驗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習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動手實驗、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結合學過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充分認識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

2、根據有機物結構特點分析鹵代烴能與何種試劑發生何種類型的反應生成何種產物

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探究欄目引導學生探究不同溶劑對溴乙烷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產物及反應

類型的影響,促使學生認識化學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重大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通過探究獲得實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鹵代烴的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教學難點:溴乙烷發生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的基本規律。

內容分析: 學生已經在必修2學習了乙醇、乙酸等烴的衍生物的知識,鹵代烴也是一類重要的烴的

衍生物,是聯繫烴和烴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質,在大學聯考中也佔居非常重要地位。從教學內容上看,本節課主要內容是“瞭解鹵代烴的概念和製備”、“掌握鹵代烴的化學性質”、“理解溴乙烷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本質及反應條件”,在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對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的學習以問題、討論和實驗探索方式爲主,使學生在問題、討論和實驗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有機化學反應的複雜性,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重大影響以及性質是由結構決定的這一研究物質的基本學科思想。

教學過程:

【課後反思】

本節課主要用問題、分組實驗、小組討論來組織教學,在教學時激勵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對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以問題、討論和實驗探索方式爲主,開展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思維不斷深入發展,並恰當地運用現代技術等手段,及時予以知識點撥、點評和訓練,對重要知識進行總結,使學生有所收穫。同時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感受到了有機化學反應的複雜性及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重大影響。不足之處學生對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及現象的表述等方面不夠完善,在以後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板書設計】

一、鹵代烴的概念和製備

二、鹵代烴化學的性質(以CH3CH2Br爲例) (1)取代反應:鹵代烴在強鹼溶液中反應

△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鹵代烴分子中鹵素原子的位置即反應後羥基的位置

(2)消去反應:鹵代烴在強鹼的醇溶液中反應

CH2—CH2 CH2=CH2↑+ H2O + NaCl△Cl

鹵代烴分子中與鹵素原子相鄰的碳上有氫才能發生消去反應 總結:鹵代烴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熱取代成醇;

在NaOH的乙醇中加熱消去成烯。

有機合成化學課件 篇二

天津大學有機化學課件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瞭解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組成及在人體內的變化和對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

2、瞭解維生素對生命活動的獨特功能和主要的食物來源

能力目標: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教育目標:初步認識一種研究複雜事物的簡易方法—模型法

教學方法: 閱讀、實驗、講解法

教學媒體: 實驗儀器和藥品

教學過程:

板書課題: 8~1食物中的有機物

名詞解釋:1、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物。

2、無機化合物:除有機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

3、人體所攝入的主要物質:空氣、水、食鹽、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

一、糖類:(碳水化合物)

1、種類:

蔗 糖: (C12H22O11)

葡萄糖: (C6H12O6)

澱 粉: [(C6H10O5)n]

2、澱粉的檢驗:(實驗探究)

分別向麪包、米飯、土豆片、蘋果上滴加幾滴碘水。

現象:以上幾種物品都呈現藍色

3、高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化合物

4、轉化:

澱粉 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和熱量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爲:

緩慢氧化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二、油脂:

油; (液體)花生油、豆油

脂肪:(固體)豬油、奶油

脂肪在人體中氧化,放出能量,多餘的脂肪在體內儲存起來。

學生閱讀:1、P50成人每天脂肪的攝入量;

2、根據成人每天脂肪的攝入量計算產生的熱量。

三、蛋白質:

構成人體細胞的基礎物質,幫助人體生長和修補破損組織所需要的主要物質。

蛋白質在人體中的反應過程:

蛋白酶和水 重新組合

蛋白質 氨基酸 新的蛋白質

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學生閱讀:P51多識一點

四、維生素

1、作用:調節體內進行的各種化學反應,保持身體健康。

2、種類和功能: 維生素A:保護視力

維生素C:保護皮膚和牙齦

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生長髮育五、纖維素: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質

教學反思:

佈置作業:1、目標:P54 2、課本:P54(1、2、3)

南開有機化學課件 篇三

《有機化學》(南開大學出版社,張寶申主編)比邢其毅先生的《基礎有機化學》要親民些,難點相對分散。

《中級有機化學》(裴堅)從10個著名的全合成下手,講機理,講思路,如果配套《有機命名反應的戰略性應用》效果更佳。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Carey)在物理有機的分析上比March那本更好,可惜沒有中譯本。

《過渡金屬有機化學》(原著第五版)朱清時主持的“現代化學基礎叢書”中的一本,順着書看看後面的文獻。如果想深入學習金屬有機化學,還有13卷本的《Comprehensiv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現代物理有機化學》(Eric)基本上國內的物理有機教材都是抄他的。

更深入更前沿一些的如《SUPERACID CHEMISTRY》(Olah)、《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rbocation and Onium Ion Chemistry》(Kenneth K. Laali)。另外“現代化學基礎叢書”最近剛出一本《碳負離子化學》,沒看,似乎還不錯。

金屬有機化學課件 篇四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有機合成實質是利用有機物的性質,進行必要的官能團反應,生成目標產物。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

烴、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信息遷移能力有了顯著提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會認識到有機合成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通過有機物逆合成分析法的推理,進-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信息的遷移能力,同時鞏固學生對各類有機物的相互轉化關係以及重要官能團的引入等基礎知識的認識。

本節課的課堂開放點主要有三個:其一是通過小組討論和歸納,明確一些重要官能團(羥基、鹵素原子、碳碳雙鍵)的引入方法;其二通過已給出的信息結合逆推法知識,分組設計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路線;其三是結合實際情況來優選合成路線。

本節課從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引入,不僅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而且可以說明有機合成和生活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用化學視角關注生活,學以致用。這節課通過三種與生活聯繫緊密物質出發,設計成三個由淺入深的情境,分三步引導學生讓學生由淺入深的進行合成訓練,在動手訓練中自己體會、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維方法在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師生互動、層層遞進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學過的有機化學形成知識網絡,能夠具備一定的合成指定有機物。

2.教學內容分析

有機合成是大學聯考難點題型之一,實質是利用有機物的性質,進行必要的官能團反應。要求學生

熟練掌握好各類有機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相互衍生關係以及重要官能團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礎知識。在前三節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結構特點、《本站·》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信息遷移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學生將會認識到合成的有機物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對學生滲透熱愛化學、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通過有機物逆合成分析法的推理,進-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信息的遷移能力。

3.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烴、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機物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爲有機合成奠定了理論基礎。本節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要在幫助學生複習再現歸納烴以及烴的衍生物相互轉化關係的基礎上,建立烴和烴的衍生物轉化關係圖,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有機合成的方法:即目標產物分子骨架的`構建和官能團的轉化。

4.教學目標設計

(1)基本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對有機化合物官能團之間的轉化形成較爲全面的認識,瞭解有機合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原則,理解逆向合成法在有機合成用的應用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有梯度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有機合成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有機合成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讚賞有機化學家們爲人類社會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2)發展性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知道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能對給出的有機合成路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評價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歸納整理知識,培養學生對物質性質和官能團轉化方法的歸納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綠色合成思想是優選合成路線的重要原則,由此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3)教學重點的分析與確定

有機合成是大學聯考難點題型之一,實質是利用有機物的性質,進行必要的官能團反應。因此本課重點定爲①官能團相互轉化的概括和總結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機合成過程中的應用。

(4)教學難點的分析與確定

因爲有機合成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而逆合成分析法也是初次接觸,難度較大,因此將本課難點定爲:初步學習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維方法。

有機化學課件 篇五

有機化學課件推薦

第一章 緒 論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了解有機化化學的研究對象和有機化合物的特殊性質。

2. 使學生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表示方法和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法。能夠正確書寫簡單有機物的電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認識一般有機官能團和能給單官能團有機化合物分類。

3. 使學生掌握雜化軌道概念,能判別簡單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

4. 使學生熟悉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化學鍵:偶極矩、σ鍵、π鍵的特點和酸鹼電子理論,瞭解有機物結構特點與一般理化性質的關係;瞭解價鍵理論和分子軌道理論。

教學重點

有機物的結構表示方法、雜化軌道理論及有機物分類方法。

教學難點

雜化軌道理論、價鍵理論與分子軌道理論,σ鍵、π鍵的特點。

課堂組織

第一節 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

簡述:從人類生存、生產的歷史闡明有機物的歷史性與廣泛性,人類生存離不開有機物的事實。

給出有機物的原始概念、演變後的現代概念及其演變歷程。

闡明有機物與無機物在結構和性質上的差異。

分析有機物與無機物互相轉化的關係及相對性。

歸納出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爲烴及其衍生物的組成、結構、製備、性質及其變化規律。

第二節 有機化合物特性

從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必須物來分析有機物的共同性質(或有機物的特性)

1.從衣食住行必需品的種類數量分析得到有機物數量多的印象。

簡單解釋:碳鏈延長與分枝所致。

2.從生活中的防火知識進行演繹,得出大多數有機物易燃的結論。

簡單解釋:碳碳鍵和碳氫鍵大都可以轉變成碳氧鍵和氫氧鍵並且放出能量。

3.從酒精、食油、燃氣等有機物存在狀態導出有機物低熔點性質:

簡單解釋:分子化合物,弱極性鍵所致。

4從石油、食油、氯仿、苯的水溶性導出大多數有機物不溶於水的結論。

簡單解釋:相似者相溶。

5.從絕緣體引出大多數有機物不導電的性質。諸如反應慢、副反應多性質也從生活事實導出。

總結:有機物的結構決定有機物性質---結構式的重要性。

第三節 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

1.價鍵理論

回顧中學化學鍵概念,寫出幾種簡單無機物、有機物的電子式;簡述價鍵理論要點。

2. 分子軌道理論

介紹分子軌道理論的要點;原子軌道線性組合成分子軌道,有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成鍵電子圍繞整個分子運動電子。

成鍵三原則:對稱性匹配、能量近似、最大重疊。

表示方法:波函數表示

3.碳原子雜化軌道理論

詳細講述雜化軌道理論要點,從價鍵理論過渡到雜化軌道理論,

用軌道式(方框)表示碳原子的價層電子(基態、激發態和SP3雜化態)的排布。

講述雜化軌道概念及SP3雜化、SP2雜化態、SP雜化態。(可以以圖形或模型表示S、P軌道和雜化軌道的電子雲形狀)

論述σ鍵、π鍵的形成過程、電子雲形狀與特點。

簡述共價鍵的四個參數:鍵能、鍵長、鍵角與偶極矩。

簡述分子幾何構型、極性與分子化學鍵的關係。

初步介紹化學鍵的異列與均裂。

第四節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式及其表示方法

1.用“結構決定性質”和“有機物結構複雜”來強調明確表示有機物結構的重要性。

2.介紹結構式的書寫方法及注意事項。

結構簡式的書寫方法。

鍵線式的書寫方法。

對於三種表示方法進行適當課堂練習。

第五節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分類。

1. 複習“官能團”概念及中學所學有機物官能團名稱、同類官能團所表現的化學性質。

2. 對於單官能團有機物,官能團類別決定化合物類別。

3. 介紹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法

碳胳分類、官能團分類法。

4. 列舉常見有機官能團的結構及名稱。

第六節 酸鹼電子理論

1.簡單回顧中學所學阿侖尼烏斯酸鹼理論。

2.介紹酸鹼電子理論。

列舉若干有機、無機酸鹼例子說明之。

第二章 波譜法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

教學目的

學生熟悉UV、IR、HNMR、Ms基本原理,瞭解有機化合物的波譜分析法。能利用圖譜及數據正確解析簡單有機化合物。

教學重點

UV、IR、HNMR、Ms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教學難點

:電子躍遷類型及其吸收特徵

:原理及應用

:基本原理、化學位移、自旋偶合和裂分

:基本原理、分子結構與碎片離子的形成關係

課堂組織

一。 首先介紹電磁波和吸收光譜

主要講解:波譜類型、波長範圍及相應的能級躍遷方式。

強調:物質對光的吸收與分子的結構密切相關,因爲各種分子的結構互不相同,所以每種分子都有自己的特徵光譜。

提示:質譜是分子及其碎片的質量譜。在本質上不屬於波譜範疇。但在質譜儀原理中有所謂“離子光譜學”的現象和概念,所以把質譜也當作一種波譜方法。

二。 分別講解波譜法基本原理及應用

1. 紫外光譜

主要講解內容:①基本原理(紫外光譜及其表示法,電子躍遷類型及其吸收特徵)②在結構鑑定中的應用(判斷分子中是否有共軛體系或某些官能團的存在;確定未知物的基本骨架,確定某些官能團的位置;判定一些化合物的異構體、構型、構象;可用來判定互變異構的存在。)以上都舉例說明。

2. 紅外光譜

主要講解內容:①基本原理(分子振動類型,紅外光譜圖)②紅外光譜的表示方法③IR在結構測定上的應用(確定官能團,利用標準譜圖鑑定有機化合物)。

3. 核磁共振譜(1HNMR)

主要講解內容:①基本原理②化學位移③自旋偶合和裂分④核磁共振譜的表示法⑤核磁共振譜的應用(圖譜舉例)。

4. 質譜

主要講解內容:①基本原理②質譜圖的表示法③質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測定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分子式;利用質譜提供的結構信息推斷化合物的結構)。

第三章 開鏈烴(第一講)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熟悉簡單烷烴的'普通命名法和較複雜烷烴的IUPAC命名法。理解原子序數優先規則、烯烴的順/反異構和Z/E異構概念,能夠準確的寫出較複雜烯烴的結構式或名稱。

2. 使學生理解“構象”概念,能夠認識和書寫簡單烴類的構象的透視式和紐曼式、能夠比較簡單構象式的能量差別,掌握環己烷優勢構象的畫法。

3. 使學生了解飽和碳原子上的遊離基取代反應、反應歷程的概念和遊離基穩定規律。

教學重點

1. 烷烴、的IUPAC命名規則、環己烷優勢構象。

2. 原子序數優先規則,烯烴的Z/E命名法。

教學難點

1. 烷烴的構象(透視式與紐曼式)、環己烷優勢構象。

2. 飽和碳原子上的遊離基取代歷程。

3. 原子序數優先規則與烯烴的Z/E命名法。

課堂組織

第一節 烷烴

1.介紹簡單烷烴的普通命名法

敘述烷烴IUPAC命名規則。

2.引入幾種常見的簡單烴基:正某基、異某基、仲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

3.適當課堂練習:較複雜烷烴的命名和結構式書寫。

第二節 烷烴的異構現象與構象

1.略講烷烴同分異構現象。

2.講述“構象”概念,用透視式和紐曼式表示簡單烷烴的重疊式和交叉式構象。從能量因素分析比較各構象的穩定性。

3.詳細講述環己烷、取代環己烷的椅式構象及其畫法。

第四節 烷烴的性質

1.簡介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氫原子。

2.簡介同系列烷烴沸點變化規律(分子間作用力規律)。

3.回顧甲烷的光滷代反應。

4.分析甲烷生成四氯化碳的步驟,講述遊離基歷程的概念。

以甲烷爲例論述遊離基(自由基)歷程。

5.舉例說明遊離基歷程中伯、仲、叔氫原子活潑性及其原因。

6.簡單介紹烷烴的氧化反應。

第六節 烯烴和炔烴的命名

1.分析烯烴、炔烴與烷烴差異………多一個官能團,命名規則相應複雜……主鏈應包括母體官能團,編號時母體官能團爲此最小及存在位置異構和幾何異構(炔烴無幾何異構)。舉例說明覆雜烯烴的命名(包括順/反異構)。

2. 重點講述原子序數優先規則概念。

3.舉例說明多種基團的優先順序的詳細比較(注意:原子序數沒有加和性)。

4.Z/E法標記烯烴幾何異構體(注意與順/反異構的區別),多烯(碳碳雙鍵)的標記。

5.小結:原子序數優先規則與Z/E標記法

天津大學有機化學課件 篇六

吉林大學有機化學課件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烯烴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狀態、烯烴的結構特徵及順反異構現象;充分理解π鍵的'特點及對物理和化學性質的影響;熟練掌握烯烴的系統命名和普通命名法,並能對順反異構體熟練命名;熟練掌握烯烴親電加成反應的機理、立體化學特點及區域選擇性,氧化和還原反應及其應用,α-H的取代反應及其應用等;基本熟悉烯烴的製備方法;瞭解烯烴的聚合反應及其應用;瞭解超共軛效應對烯烴、碳正離子和遊離基穩定性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

1. 基本概念:sp2雜化、親電加成、順反異構體、分子重排反應、過氧化物效應、馬氏規則等

2. 烯烴的命名和結構特徵

3. 親電加成反應:機理、立北京考研專業課輔導哪家最便宜體選擇性、區域選擇性

三、教學難點

親電加成反應:機理、立體選擇性、區域選擇性

四、教學內容

1. 烯烴的結構

2. 烯烴的同分異構現象和命名

3. 烯烴的物理性質

4. 烷烴的化學性質

5. 烯烴的製備

五、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配合課堂討論和課後練習。

六、課堂討論題

1. 用系統命名法對下列化合物命名:

2. 爲什麼在高溫下烯烴與氯氣進行的是遊離基取代,而不是遊離基加成反應?

七、課後練習

1. 請舉出至少三種鑑別烷北京考研專業課輔導哪家最便宜烴和烯烴的方法。又如何對烷烴和烯烴的混合物進行有效的分離呢?

2. 分別寫出(Z)-2-丁烯和(E)- 2-丁烯用過甲酸氧化,然後水解的立體化學過程(用鋸架式描述過程,用Fischer投影式表示產物構型)。

3. 化合物A(C7H12)在KMnO4-H2O中加熱迴流,在反應液中只有環己酮;A與HCl作用得B,B在乙醇鈉溶液中反應得C,C使溴水退色生成D, D用乙醇鈉溶液處理得E,E在KMnO4-H2O中加熱迴流得丁二酸和丙酮酸,C用O3氧化後再Zn/H2O處理得6-氧代庚醛。推斷A-E的結構並寫出反應式。

吉林大學有機化學課件 篇七

浙大有機化學課件

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過有機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要使學生在有機化學知識上達到掌握烷、烯、炔、二烯烴、芳香烴、鹵代烴化合物、醇、酚、醚、醛、酮、不飽和醛酮、取代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不飽和羧酸和取代羧酸、胺及其他含氮、硫、磷化合物的結構、性質,五元、六元雜環化合物的結構、性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等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及用途,周環反應。掌握化合物的構型、構象等立體表達形式,及有關反應的立體專一性。初步瞭解核磁共振、紅外、質譜的基本原理,能對簡單的結構進行解析。

目錄

1 有機分子的結構與性質

2 飽和脂肪烴

3 不飽和脂肪烴

4 芳香烴

5 立體化學

6 核磁共振、質譜和紅外光譜

7 鹵代烴

8 醇和酚

9 醚

10 醛和酮

11 不飽和醛酮和取代醛酮

12 羧酸

13 羧酸衍生物

14 不飽和羧酸和取代羧酸

16 其他含氮化合物

18 雜環化合物

19 碳水化合物

20 氨基酸、蛋白質和核酸

21 類脂、萜類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鹼

22 周環反應

23 有機合成

1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1.1瞭解有機化學的發展史以及有機化學與生命科學的關係;

1.2 有機分子的結構:共價鍵、碳原子的特性及有機化合物分子的立體形象;

1.3 有機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實驗式、結構式、投影式;

1.4 有機化合物中的共價鍵: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鍵和?鍵;

1.5 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共振論;

1.6 共價鍵的屬性;鍵長、鍵角、鍵能、極性和極化度;

1.7 酸鹼理論:布朗斯特酸鹼和路易斯酸鹼理論;

1.8 有機化合物結構和物理性質的關係,分子間力(範德華力和氫鍵)對溶解度、沸點、熔點、比重的影響。

2 飽和脂肪烴

2.1 烷烴的結構:sp雜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異構現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

念;烷烴分子的構象:Newman投影式,重疊式與交叉式構象及能壘。

2.2 烷烴的命名:系統命名法及習慣命名法;

2.3 烷烴的物理性質; 3

2.4 烷烴的化學性質:自由基取代反應、氧化反應及熱化學方程式;遊離基取代反應歷程(均裂

反應、鏈鎖反應的概念及能量曲線、過渡態及活化能)

2.5 烷烴的來源和用途;

2.6 環烷烴的分類和命名(單環烷烴、螺環和橋環化合物);

2.7 環烷烴的化學性質:開環反應、取代反應

2.8 環烷烴的構象:環己烷的椅式和船式構象;直立鍵、平伏鍵;優勢構象;紐曼投影式;

2.9 構象分析:順-十氫萘、反-十氫萘;順、反-取代環己烷的穩定性。

3 不飽和脂肪烴

3.1 烯烴的結構:sp2雜化、異構現象(結構異構和位置異構);

3.2 烯烴的命名:順反異構體的命名;Z、E標記法;次序規則;

3.3 烯烴的物理性質

3.4 烯烴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加鹵素、鹵化氫、水、硫酸、次滷酸、硼氫化、催化氫化等),

氧化反應,聚合反應,自由基加成反應,不對稱烯烴與極性試劑的加成反應和加成產物的定位;

3.5 親電加成反應歷程,碳正離子的穩定性;

3.6 誘導效應:產生、特點,馬氏加成和反馬氏加成;

3.7 炔烴的結構和命名、炔烴的物理性質;

3.8 炔烴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 (親電和親核加成);氧化反應,聚合反應,金屬炔化物的'生成;

3.9 共軛效應:π-π共扼效應,p-π共扼效應,超共軛效應;共振式;

3.10 共軛二烯烴:1,2-加成和1,4-加成;Diels-Alder反應;環戊二烯,二茂鐵;

3.11 炔烴的製法;

3.12 累積二烯烴:結構及性質; 回頁首

4 芳香烴

4.1 芳香烴的分類和命名

4.2 單環芳烴:苯的結構、苯的穩定性、分子軌道理論對苯的結構和穩定性的解釋;共振論的解釋;

4.3 單環芳烴的物理性質;

4.4 單環芳烴的化學性質:苯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 (滷代、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酰基化);芳烴環的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加氫、加鹵素);芳烴側鏈的反應 (氧化和α-氫的滷代);

4.5 芳環親電取代反應歷程;

4.6 芳環上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律及其解釋,分速度因素;

4.7 多苯代脂烴:製備及反應;

4.8 稠環芳烴:萘、蒽、菲的結構;稠環芳烴的化學性質:親電取代、氧化、還原、Diels-Alder反應;

4.9 芳香性與Huckel規則;環多烯;

4.10 有手性的芳烴;

4.11 滷代芳烴及反應,芳環上親核取代反應及機理,苯炔。 回頁首

5 立體化學

5.1 偏振光和旋光性;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5.2 手性和手性碳原子,對稱因素和對稱操作,分子的手性與對稱性;對映異構體,外消旋體;

5.3 旋光異構體構型表示法,Fischer投影式和透視式,順序規則,對映體的命名:絕對構型和R、S表示法,相對構型和D、L表示法;

5.4 含兩個和兩個以上手性碳原子的開鏈化合物,非對映異構體,內消旋體;

5.5 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旋光性化合物,具有手性軸的光學活性化合物:丙二烯型、聯苯型化合物

的對映異構體;具有手性面的化合物;金剛烷類手性化合物,螺環型手性化合物,三嵌苯型手性化合物。

5.6 動態立體化學:瓦爾登構型轉化,外消旋化,加成和消除反應中的立體化學;

5.7 外消旋體的拆分;

5.8 不對稱合成。 回頁首

6 核磁共振、質譜和紅外光譜

6.1 H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屏蔽效應和化學位移,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數,積分比例;核磁共振與構象;

6.2 付裏葉核磁共振的原理;C譜;

6.3 質譜:基本原理,EI電離方法,同位素丰度,

6.4 紅外光譜:基本原理,振動的類型,各種官能團的特徵吸收頻率;

7 鹵代烴

7.1 滷代烷的分類和命名,異構現象,伯、仲、叔滷代烷;

7.2 滷代烷的物理性質;鹵代烴的波譜性質;

7.3 滷代烷的化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 (被親核試劑如OH、RO、RNH、CN等取代),消除反

應 (脫鹵化氫),與金屬的反應 (與金屬鎂反應生成格氏試劑、與全屬鋰反應生成鋰試劑,有機鋅化合物、二烷基銅鋰的生成),還原反應,滷離子交換反應;

7.4 親核取代反應的機理,SN1、SN2;反應座標,過渡態和中間體;試劑的親核性強弱;親核取代反應的立體化學;

7.5 消除反應的歷程,E1,E2;消除方向的查依採夫和霍夫曼規則;消除反應的立體化學;

7.6 消除反應與取代反應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