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秋節感悟(精品多篇)

中秋節感悟(精品多篇)

中秋節感悟 篇一

再過幾天中秋節將至,我們會想念曾在一齊生活的親人,每逢佳節這種情緒會異常強烈,有時候常常會想:節日是送給孤獨寂寞人的禮物,是給遊離家鄉人的安慰,讓他們每年都有幾天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溫情,感受到活着和發奮的好處。

於是,每一個節日對於即將步入中年行列的我們都會倍加珍惜,每個節日我們都有太多的渴望:渴望團圓、渴望與家人坐在熱氣騰騰的餐桌前一敘思念之情。當這種渴望彌散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懷念那種每一天柴米油鹽的瑣細,懷念親情環繞的生活。

這幾天走在外面,忽然發現天變高了,天變藍了,雲變淡了,不再堆積着陰霾,大朵大朵的白雲,悠閒地漂浮着。長空萬里,視野開闊,心中豁然開朗。此時的城市也安祥了,被暑熱困擾的行人,在街上緩行,臉上開始有淡定地笑容。

走到鄉下的堤上,河兩岸的莊稼已經成熟了,稻地裏一片片淡淡的金黃色,棉田裏,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臉,棉農們正在腰扎布兜兜彎腰摘棉。水泥路旁邊已經曬了大豆,他們顆粒飽滿,是最早從田間放假回來的,躺下來曬曬太陽,然後就顆粒歸倉了。這秋天的百寶箱正在你的眼前徐徐打開,你以前播種的什麼就來取吧。

秋日的盛會剛剛拉開帷幕,中秋節就飛奔而至,像賽車手,讓人猝不及防。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排在春節之後的第二個隆重的傳統節日。因其是在三秋的中間,故名仲秋,也就是我們此刻通俗叫的中秋節。中秋節還有個名字,叫月節。“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輪圓月,掛在天空之上。秋高氣爽,萬物微涼,月光就如瀑布一般灑瀉下來,思鄉的遊子回來了,離別的情人悄悄扣響門扉,就是那些徘徊在他鄉的親人,也在這一天,透過各種方式傳來節日的祝福,而團聚在一齊的親人,就在中秋節的晚上,吃月餅,賞明月,舉杯邀飲,通宵達旦,不醉不歸。原來這一輪圓圓的明月,就象徵着團團圓圓。

細細想來,我人已至中年,這中秋的明月已照了我幾十次了,中秋帶給我的快樂竟然那麼遙遠,值得追溯和回憶竟是童年的中秋節。小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差,每每中秋,母親用柴火燒着大鍋烙上幾個玉米麪和着白麪的火燒,裏面加上點紅糖,我們姐妹倆站在鍋臺旁邊等着那垂涎欲滴的一刻,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那時的情緒是甜蜜而愉快的,感覺個性完美。母親還給講起嫦娥,說起銀河。母親總是很慈愛地說,慢慢吃,別噎着。那時咀嚼的香甜、那時被人寵愛的感覺,那時無憂無慮的天真,大約就是一種幸福吧。

之後,人慢慢長大,再之後就隨着改革的春風去了上海,十幾年的中秋節都是在上海過的,每年中秋節,年輕的我們,聚在一齊吃飯,小小地傷感一下,就算過了中秋節。之後的之後,節日淪爲日子,過節就成了平淡日子中的平淡。

中秋節已成爲國家的法定節日,想忽略都忽略不掉了,盤子大的月亮在天上掛着呢,同樣也忽略不掉,隨着光陰的流逝,很多情感漸漸被沖刷洗淡,然而放置於自己身上,以往種種細枝末節都會越漸清晰。生活就是這樣,五彩繽紛,張揚着我們生命的色彩;又一片空白,顯示着我們生命的脆弱。有太多的感觸與感動,感動於人性的光輝,感觸於生活的多彩。

中秋節感悟 篇二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媽媽、姐姐還有大姨從姥姥家出來,看到一輪如玉如盤的明月掛在天空,我們一致決定到綠城廣場去賞月。

我們快到綠城廣場時忽然看到天空飄着很多紅色的星星,咦?怎麼回事,星星怎麼會是紅色的呢?等我定晴一看,哇,那可不是什麼星星,那全部都是孔明燈啊!我和姐姐興奮不已,恨不能馬上飛到目的地。

終於到了,今天晚上的人可真多啊。沒玩幾分鐘,忽然聽大姨說:“那裏有一個女腦癱患者,她寫了一本書在那裏買。”我說:“腦癱的人怎麼會呢?寫書去看看吧!”我們快步走了過去。大姨拿了一本翻了翻,就與那個女腦癱患者身後的一個上海老人聊了起來。從他口中我們得知這個患者名叫陳志嘉,今年46歲,是一個腦癱病人。

她自己告訴我們:她的大腦沒問題,只是小腦癱瘓。小腦對隨意動作起着調節作用,使動作的力量、快慢與方向得到精確的控制。比如手和腳,我們可以讓手不動,可是她不行,她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她的手、腳和頭就會亂動。

因爲患有腦癱,她每天只能用蜷曲的左手寫下一個一個雞蛋大小的字,她每寫一個字,就要用一分鐘,而且每天只能寫150個字,她正是用這種堅持不懈和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才用25年完成了一本共約25萬字的書《志嘉心語》!“志嘉”就是說她本人(她名叫:陳志嘉),“心語”就是說她的心聲。大姨和媽媽給我和姐姐一個買了一本。

有一句話,大家肯定都熟悉,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陳志嘉有了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寫成了一本獲了獎的書,當你有時對自己失望或絕望時,就想想她吧,如果我們有這種自強不息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幹不好呢?

中秋節感悟 篇三

現在正是中秋前夕。每當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詩。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每年的4月5日中秋節前後的一段日子裏,人們都會以踏青、掃墓的形式,來懷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活着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來珍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珍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來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來報答父母賜予我們生命的恩情……

記得媽媽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旁邊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中秋節。親人走了,卻給活着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此時風兒正輕輕地吹着,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

讓我們去做該做的事,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只有這樣纔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

中秋節感悟 篇四

又是一箇中秋節,令人盼望的中秋節。往年的中秋和往常有什麼不一樣嗎?往年的中秋在22日。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裏人一同吃聚會飯。如今,人們餐桌上擺放的食物真是多種多樣,似乎和中秋節以前搭不上邊了,但我們只需細心點,就會發現一些傳統的中秋美食還是會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還是會舉家在窗前賞月——至少人們還沒有遺忘中秋節和它的習俗。這是不變。

那麼中秋節的來歷呢?有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也許大家會零系統碎地說出一些,也只是大約,似乎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一輩知道了,我們還真不必須完全瞭解,這是變。還有就是中秋的氣氛,雖然人們都吃月餅、賞月,好不繁華,但總覺得這繁華中似乎少了點什麼,一時刻又說不下去,這也是變。

中秋節最重要的莫過於吃月餅了,這點大家都知道。那月餅都有些什麼餡呢?豆沙,椰蓉,你必須會笑着說:“過時了!”如今我們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鮑魚、海蔘的也屢見不鮮。走進商場的月餅區,我們會發現這些口味的月餅獨佔最顯眼的中央,而那些最爲傳統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點也不顯眼,假設不細心找,甚至還發現不了它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月餅的包裝就更爲樸素了!外盒就象鍍了層金一樣閃閃發亮,拆到外面,一個小月餅用一個小鐵盒裝着,底下還有“紅袍”襯着——有必要這樣“大費包裝”嗎?我估量一個包裝都比一盒月餅要貴!這難道和以前繁複的包裝比起來,不是一個大的變化嗎?如今,大少數買月餅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親戚冤家的,如此送來送去,家裏的月餅不但吃不完,還有能夠堆積如山,這和以前又是一個變吧!

中秋節,有些變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們能夠跟家裏人聚會,共享天倫之樂。但有些變化能否真的好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秋節感悟 篇五

夜,靜悄悄的,一陣涼爽的風拂過,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好似母親的手。我站在窗前,看着那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但似乎有點孤單。

這幾天網絡上關於中秋的文字如同潮水般涌來,一時塞滿了我的心,但心中仍有些空蕩蕩的感覺。也許,是因爲姐姐沒回來吧!

家裏早就買好了月餅,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小白兔、牡丹花、小狗狗……而且,餡餅的餡也是各式各樣的:紅糖餡、芝麻餡、葡萄乾混合花生米餡、桂花餡……也有各式的軟硬月餅。有的香軟可口;有的乾脆有味;有的嚼勁有味……可謂是應有盡有,但我還是沒興趣。

我以爲會和平時一樣地吃月餅。可意想不到的是,姐姐突然拿着一盒月餅回家了!我又驚又喜,失落和孤單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驚喜,是快樂。

現在,擡頭看看月亮,似乎更圓,更皎潔了。全家人在桌子上坐着,談着笑。姐姐逗我玩:“吃月餅要看着月亮,這樣眼睛才更明亮。哈哈!”我樂呼呼地回答:“看着月亮吃月餅,會分心的!”大家高興地笑了起來。幸福在我心中燃燒起來,暖暖的。

看着窗外的月,似乎沒這麼孤單了。光又把溫柔、包括靜灑入江面,撒向人間,那月亮,那摸輕那摸純,清純的足以融化心中所有的不暗和煩躁。啊!多麼美的圓月,多麼清純的圓月,多麼可愛的圓月呀!中秋,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