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週記(多篇)

端午節週記(多篇)

端午節週記 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我正在奶奶家裏興致勃勃打着遊戲。

突然,我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一直“沙沙”作響,便一下子警惕起來。我偷偷溜進了廚房,左看看,右看看。哦,原來是奶奶在包糉子。嘿,有好玩的事做了!我立即飛奔過去,撲上前,一把抓過一張糉葉,一板一眼的學起包糉子來。

包糉子真是難啊!第一步:對摺糉葉都把我難得團團轉。奶奶說,糉葉對摺也要留着少許,要不然米粒就會掉出來。我算好角度,三番兩次地卷呀卷,折呀折,終於做出了理想的形狀。

第二步是最簡單的——裝糯米。說簡單,其實它也要注意“平、滿、多”;說難,也沒有第一步的準確要求。我在疊好的圓錐形裏放入些許米,夾入用醬油浸透的鮮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蓋住。奶奶又包好了一個,便來教導我:“哎呦,你看你!都把糯米撒到縫裏去了。”我仔細看看,還真有一兩粒掉到了外面的糉葉裏。我急忙用細小的小拇指幫忙摳出米粒,繼續包糉子。

開始最後一步了!我把握好手的力度,嗖的一下,來了個“糉葉翻身”。哎呀,米粒“啪啪啪”地都爭先恐後地掉出來了。幸虧奶奶眼疾手快,拿起大盆,接住了的米粒。哎,我前功盡棄了。

沒關係!我耐心地再從頭包起來……

過了好久,我終於基本地掌握包糉子的方法了,還有許多技巧呢!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包糉子真有趣啊!

端午節週記 篇二

記得我還小的時候,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到了端午節,我總要拉着爸爸媽媽的手,不惜奔波萬里,樂顛顛來到外婆家,到了家門口時,我就能夠隱隱的聞到一股似花香的香氣,爲了趕緊揭曉答案,外婆一開門,我就一溜煙從外婆的胳膊底下鑽了過去,直奔廚房。我尋着香氣的源頭,一點一點地尋找“答案”,令我大吃一驚。啊!原來是那白瑩瑩的糯米發出來的香味呀!外婆在上面抹了一層槐花蜜,怪不得我會把它誤認爲是花香呢。在糯米的旁邊擺着黃橙橙地鴨蛋黃,噴香的鮮肉,還有那大大的既補氣又補血的紅棗,讓人看了就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就把它們一股腦的吞下去。

外婆又衝我笑了笑,便開始包糉子了,外婆先把塗了一層槐花蜜的糯米上放了一個大紅棗,接着拿起葦葉,把糯米放進去,又靈巧地擺動了幾下,一隻三角形的小糉子便映入了我的眼簾。外婆包糉子的速度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我看了外婆包了四個糉子,也沒有發現出什麼祕密,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地問外婆:“外婆,你包糉子的速度怎麼這麼快呢?有什麼祕訣嗎?”外婆笑而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慈祥地對我說:“也沒有什麼竅門,熟能生巧嘛!”聽了外婆的話之後,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我愛端午節,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噴噴的糉子。

端午節週記 篇三

大家知不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過幾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個節日我們全家人都非常地期待,爲什麼?讓我來說說吧!

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家的母親大人都會煮好多很好吃的糉子來給我們吃,說要應節,一開始我不懂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到我讀國小的時候老師告訴了我原因,原來“端午節”是祭拜一個偉人而命名的。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我都會在家裏幫我媽媽手,一起整糉子來慶祝節日的到來,我把紅豆,綠豆分開來,然後媽媽就來包糉子,這個時候我是最開心的,因爲可以跟媽媽一齊工作。大家有講有笑,糉子都是包得非常得精緻,這是我媽媽獨特的技術來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婆婆教他的。糉子包好後我們就把它放入窩裏滾熟它過多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全熟了!

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游龍船”因爲我家旁邊有一條河涌,每年都會有好多公社的龍船經過,每年我都興高采烈的看着一艘一艘的龍船經過,每年聽着“咚咚咚…。”的聲音,看着龍船上的人興高采烈的踩着龍船大叫,人特別的醒神,我每年都是有一個幻想,就是如果我能坐上去向路過的人大叫,感覺會是怎麼樣的?

心裏聽着聲音都會有種激動,我和姐姐目不轉睛得看着船經過,每隻龍船都有着不同的特點,有些掛着旗子,有些掛着雞毛掃,等等,讓龍船非常生動神氣,每當船上的人叫一聲,我跟着姐姐都也會叫一聲,大家有個呼應,令節日氣氛搞到高潮。

這是我每年“端午節”過的情況,不知道大家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

端午節週記 篇四

今天是端午。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爲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爲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衆,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爲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爲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端午節週記 篇五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有的地方還要組織划龍舟比賽等等活動,我問爸爸:爲什麼要包糉子划龍舟呢?

爸爸說;”端午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糉子丟進江中,同時,划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糉子划龍舟的習俗。

我們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端午節週記 篇六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跟艾草,那是老媽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老媽:“老媽,爲什麼要掛菖蒲跟艾草呢?”老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老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老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跟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跟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跟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週記 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一起包糉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

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糉子包起來,但是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糉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糉子,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糉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糉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糉子。最後,我發覺了最後一個糉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週記 篇八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小巷都瀰漫着糉子的香味。在這個溫暖的節日裏,我想親手包個糉子送個你,祝願你端午安康!

我打開IPad,瞭解了包糉子的步驟和方法,便開始動手包了起來。別看糉子長得那麼簡單,包起來可真不容易。不是葉子開裂了,就是米撒了一地。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試驗了五個,終於成功了一個。我拿着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糉子看了又看,滿意地笑了。這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糉子,賣相不怎麼好看,很小很小,迷你型的。我想,你一定會喜歡。

糉子煮好了,剝開外層的糉葉,那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頓時,口水淹了一畝地了。我最喜歡的是鹼糉,沾上蜂蜜,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香甜可口,那真是好極了!你呢?你喜歡什麼味的?包個糉子送給你,快來吃吧!

端午節週記 篇九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曆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糉,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裏,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糉的習俗,是因爲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衆划着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糉餵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拼搏的呼喊跟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爲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着涼糉,一邊欣賞着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着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

端午節週記 篇十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