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什麼是心理學【新版多篇】

什麼是心理學【新版多篇】

心理學入門知識點 篇一

1,學習的一般概念

學習是個體在一定情境下由於反覆地經驗而產生的行爲或行爲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

敏感化和習慣化也是由於經驗引起的行爲變化,但這些變換是暫時的。

敏感化是指有機體對環境中的某一特定的刺激更容易作出反應。

習慣化是與敏感化相反的過程,它指當一個特定的刺激單純地反覆出現時,有機體對這個刺激的反應將逐漸減少。

但當敏感化和習慣化是由複雜刺激引起的,而行爲改變成爲持久的改變時,也可以稱爲學習。

2,學習的分類

加涅根據學習的複雜程度,將學習從簡單到負責分爲八類。

包括:

信號學習,即經典條件作用的基礎上形成,對信號刺激作出的某種特定的反應。

刺激-反應學習。

系列學習。

又稱連鎖學習,將一系列刺激-反應動作按一定系列聯合起來。

言語聯想學習。

多種辨別學習;概念學習;原理學習;問題解決學習。

奧蘇伯爾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係,將學習分爲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又根據學習的方式將學習分爲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3,學習理論

一般學習理論分爲兩個主要的流派:聯結主義學派與認知學派。

聯結主義學習理論注重學習中的刺激和行爲反應,因此叫做“刺激-反應”理論;而認知學習理論注重學習發生的內在機制。

聯結學習理論的兩個主要理論爲經典條件作用和操作性條件作用,其代表人物分別是巴莆洛夫和桑代克,斯金納;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苛勒和托爾曼。

經典條件作用理論中,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是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多次重合或相繼出現,條件刺激通過這一方式與無條件反應建立暫時聯繫,從而形成經典條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學習是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習通過不斷的嘗試,發現並保留正確的嘗試,從而完成學習過程。

桑代克還提出了學習的效果率,即學習的形成受到學習行爲結果的影響。

在操作性條件作用中,行爲的結果-強化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

斯金納將強化分爲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行爲帶來的令人愉快的結果,而負強化是行爲使得某種令人厭惡的刺激停止。

兩種強化都會促進增加行爲再次發生的概率。

通過對強化進程的不同安排,可以精確地控制學習行爲。

除了強化以外,行爲還可以帶來令人不快的結果,這叫做懲罰,懲罰將減低行爲再次出現的概率。

在兩種條件作用中,都存在消退,分化,泛化,二級條件作用等現象。

認知的心理學家指出,聯結學習確實可以解釋一些簡單的學習行爲,但是在解釋學習者,尤其是人類的複雜學習行爲時並不令人滿意。

認知心理學家們更關注刺激-反應的中間過程,即學習的內在機制。

格式塔心理學反對刺激-反應的聯結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它是通過學習者重新組織或重新建構有關事物的形式而實現的。

苛勒用“頓悟”學說解釋學習行爲。

“認知-行爲”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通過迷津學習的實驗,提出認知地圖的概用以解釋個體在空間內的爲學習。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而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

相反,它會隨着人類的進步而不斷地得到改造。

學習過程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建構就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的反覆的,雙向的相互作用,來形成和調整自己的經驗結構。

學習者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

他們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學習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

動作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

根據不同的緯度,將動作技能分爲連續技能和非連續技能,封閉技能和開放技能,精細技能和粗大技能。

動作技能是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動作技能在形成的各個階段中表現出不同的特徵,主要包括:認知-定向階段,動作系統初步形成階段,動作協調和技能完善階段。

已經形成的技能具有幾個特點:意識控制弱;整個動作趨於自動化;反饋方式主要是內反饋;動作穩定靈活;建立起了協調的運動模式。

練習是指在反饋作用的參與下,反覆多次地進行一種動作。

練習在動作技能的學習中有重要作用。

技能學習進程中,學習初期進步較快,成績提高明顯;學習一段時間以後,有時會出現成績提高停頓的“高原現象”;練習進程不均勻,練習效果呈波浪式;練習存在個人差異。

確定練習的目標、靈活運用整體和分解練習、恰好安排練習時間,注重獲得練習的反饋。

在這樣的條件下,練習的效果纔可以達到最好。

先學習的技能對後學習的技能產生影響,這一現象叫做遷移。

積極的影響是正遷移,消極的影響是負遷移。

當不同的技能之間有着共同的成分或由相同的原理支配時,容易發生正遷移現象;當兩種技能在結構上很相似,但其中某種成分要求相反的動作方式時,容易發生負遷移現象。

什麼是心理學 篇二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

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爲古代人們認爲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

隨着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爲心靈。

直到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

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爲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

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爲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爲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的社會行爲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爲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The definition of Psychology is: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and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an organism's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心理學的定義是:行爲與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以及生物體的生理、心理狀態和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

心理學分爲五個子領域,即: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Society psychology)、臨牀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這五個子領域了。

簡單來說的話,神經科學研究通過觀察人類大腦的反應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是如何成長、發育和學習的一門學科;認知心理學是通過計算機方法來研究心理,即將心理比喻成計算機,看人類是如何遊戲、辨別語言和物體辨認等;社會心理學則是研究人類的羣體行爲,怎樣與他人交流;臨牀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心理學主要是幫助人們心理健康的一門課。

基礎心理學知識 篇三

(一)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

認識過程 感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

心理過程 情感過程

意志過程

心理現象

個性傾向性 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

個性心理

個性心理特徵 能力、氣質和性格

馮特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詹姆斯的機能主義心理學、華生的行爲主義心理學、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學、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西蒙等的認知心理學以及神經心理學的各種研究與發展。

(二)感知與注意

(一)感覺

1、什麼是感覺:人腦在客觀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對其個別屬性的反映。

2、感覺的種類

外部感覺五種: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膚覺。內部感覺:機體覺、運動覺和平衡覺。

(二)知覺

1、什麼是知覺:人腦在客觀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對其整體屬性的反映。

2、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是指人腦對物體的空間特徵的反應。它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方位知覺和深度知覺。

時間知覺:是人腦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運動知覺:對物體空間位移的知覺。有真動知覺、似動知覺、誘動行覺和自主運動知覺。

錯覺:指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的知覺。

3、知覺的基本特性

(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體性:

(3)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並把它用詞語標誌出來,這種感性認識階段的理解就叫知覺的理解性。

(4)恆常性: 在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時,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

4、知覺的組織原則

接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封閉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麼是注意: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選擇,整合,維持,調節)

2、注意的種類:

種類

目的性

意志努力

產生的條件或說規律

無意注意

不需要

主客觀條件

有意注意

需要

目的、興趣、組織和意志力

有意後注意

不需要

熟練和系統化

3、注意的品質

(1)注意的範圍:在一瞬間內被人的意識所把握的客體的數目。

(2)注意的穩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

(3)注意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於兩種或兩種以上和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

(4)注意轉移:人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從一事物轉到另一事物上去。

(四)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1、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活動

3、引導學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學習活動

記憶

(一)記憶及其類型

1、什麼是記憶: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反映的心理過程。

2、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環節組成。相當於認知心理學的編碼、存儲、提取。

3、記憶的主要類型

(1)記憶對象分類

① 形象記憶;② 邏輯記憶;③ 情緒記憶;④ 動作記憶。

(2)記憶階段分類

① 瞬時記憶;② 短時記憶;③ 長時記憶。

4、記憶表象

(1)什麼是表象:人腦中已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

(2)表象與後象的關係: 一是直接還是間接,二是有無意識,三是時間的長短。

(3)記憶表象的特點

① 直觀形象性;② 形象概括性;③ 模糊片斷性;④ 個別差異性。

(二)記憶系統

保持時間

記憶容量

編碼方式

影響因素

瞬時記憶

1秒以內

容量較大

物理特徵編碼

注意和模式識

短時記憶

1分種左右

7+-2

主要是聽覺編碼,還有視覺編碼

覺醒狀態、組塊、加工深度

長時記憶

1分種以上

容量很大

以意義編碼爲主,(表象和語義編碼)

加工深度、意識狀態、

      (三)遺忘

1、什麼是遺忘:記憶的內容不能回憶或再認,或錯誤的回憶或再認。

2、遺忘的種類

① 暫時性遺忘和永久性遺忘;② 主動遺忘與被動遺忘。

3、遺忘的規律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進程不均勻,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四)提高記憶能力,促進知識鞏固

1、良好記憶品質的特點

敏感性:指識記的快慢;持久性:指記憶中內容保持的時間的長短;準確性:指能準確地提取記憶中的材料;準備性:指記憶內容的鞏固程度,即提取利用的難易。

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有目的纔會有動力,纔會有責任感和主動性。

(2)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研究表明,意義記憶的材料保時間長,利用提取快,受干擾少。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組織得好,提取的線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運用組塊化策略,合理組織材料:利用組織化就記得牢,有系統。

(5)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加工質量。研究表明有語義編碼又有形象編碼的材料易記憶。

(6)注重複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及時複習,經常複習。這是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的規律來進行復習。

合理分配時間,做到分散與集中相結合。

反覆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

複習方法要多樣化。

思維

(一)思維及其類型

1、什麼是思維: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維的特點(間接性、概括性)

3、思維的類型

(1)根據思維的發展水平: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2)根據思維的邏輯性:分析思維、直覺思維

(3)根據思維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維、發散(求異)思維

(4)根據思維的創造程度:再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二)思維的過程和基本形式

1、思維的過程

(1)分析和綜合

(2)比較

(3)抽象與概括

(4)系統化與具體化

2、思維的基本形式

(1)概念: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認識。

(2)判斷

(3)推理

3、科學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經驗

(3)注意“變式”的使用

(4)詞和感性材料的結合

(5)正確給概念下定義

(6)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確的概念體系

(三)問題解決

解決問題的階段

(1)提出問題

(2)明確問題

(3)提出假設

(4)檢驗假設

影響解決問題的因素

(1)問題情景與問題表達方式:空間排列、空間集合、多餘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

(2)聯想與原型啓發

(3)定勢與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個體的經驗水平:

(5)個體的情緒與動機:倒U曲線圖

(6)個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1、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

(1)廣闊性和深刻性

(2)獨立性和批判性

(3)邏輯性和嚴謹性

(4)靈活性和敏捷性

(5)創造性

2、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1)加強科學思維方法論的訓練

(2)運用啓發式教學方法

(3)加強言語的訓練

(4)發揮定勢的作用

(5)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創造性動機

(2)培養髮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

(3)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4)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人格

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點

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動中運用有關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形成的穩定而複雜的,並由若干動作組成的、確保某種活動順利進行的活動方式。

2、技能的特點

(1)技能是學習得來的,區別於本能行爲

(2)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區別於知識

(3)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區別於一般的隨意運動

3、技能的種類

(1)操作技能及其特點

動作對象的物質性,動作進行的外顯性,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點

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動作結構的簡縮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練:操作的熟練指的是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動化。其特點是:動作品質、動作結構、動作控制、動作效能。

2、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

(1)練習與技能進步的關係:技能水平隨練習而提高、練習過程中的高源現象、練習成績的起伏現象、技能形成中的個別差異。

(2)有效練習的條件:目的和動機、練習的方法與知識、循序漸進、質與量的關係、時間安排、方式多樣化、及時反饋。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形成的階段

(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體掌握操作性知識的階段。其教學要求是:瞭解動作結構、順序和規定、主體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示範和講解要明確和準確、對複述的要求。

(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動覺映象,它是智力技能開始形成和內化的基礎。其教學要求是:把智力活動以展開的方式呈現、注意活動對象的更換、注意活動的掌握程度、注意動作與言語相結合。

(3)原型內化:能利用表徵進行加工。其教學要求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注意簡縮、能遷移、掌握好轉化時機。

2、智力技能的培養要求

(1)確立合理的智力活動原型:心理模擬法就是建立與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質系統。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

① 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② 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

③ 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徵,正確使用言語;

④ 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能力

(一)能力及其類型

1、什麼是能力:人完成某種活動必要的心理條件。它直接影響人活動的效率。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係

(1)能力與知識、技能的聯繫

① 知識、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並推動能力的發展;② 能力制約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影響知識、技能的學習進度。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