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歷史上的同治帝是怎麼死的多篇

歷史上的同治帝是怎麼死的多篇

人物簡介 篇一

同治,清代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時間爲公元1861年至1875年。同治年間,階級矛盾激化,發生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等多次農民起義。經濟上,採用洋務派“自強”和“求富”的方針,開辦一些新式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同治中興”。同治,也通常代稱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公元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順理成章,最沒有爭議的一個,咸豐皇帝共有兩個兒子,同治是他的長子,次子出生之後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憫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同治即位時,只有六歲,由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政。這一年的十月,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滿八位大臣專權,聯合東宮慈安皇太后和恭親王奕?合謀發動辛酉政變,在護送咸豐帝梓宮回京之際,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達,採納恭親王建議,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他五人革職或遣戍,實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自己掌握實權,廢除八名顧命大臣所擬定的年號“祺祥”,改年號爲“同治”,以第二年爲同治元年。

慈禧任奕?爲議政王、軍機大臣,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地主武裝,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實行借洋兵剿逆的政策,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延緩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她一方面採用洋務派“自強”和“求富”的方針,開辦一些新式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深宮集權。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同治中興”。

同治帝之死 篇二

同治以前,清朝就已經內外不穩,朝政混亂。其中外國侵略者和太平天國,給清朝造成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而到了同治年間,階級矛盾更加激化,發生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等多次農民起義。

面對這麼一個破敗的山河,同治帝開始實行一系列的政策,希望能挽救清朝頹勢,其中最爲出名的同治新政。政治上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面對世界局勢,總攬新政,掌管清廷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海軍建設、新式工礦業,以及建新式學校、興修鐵路、礦務等。這是一個創新的機構,相當於清朝的內閣和外教部。而後設立同文館,辦新式學校、派人出洋、辦廠開礦、修築鐵路等,實行學習西方近代化舉措,開始走向開放、進步。也就是著名的洋務運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福州相繼辦起了近代軍工廠,多聘請洋員充當技術指導。?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纔開辦大型兵工廠,計有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西安機器局等20餘個。希望求富求強,增強國家實力,抵禦外國侵略者。

在這麼一系列政策舉措下,清朝的經濟和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迴轉。這次行政,所帶來的結果,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同治中興”。

清朝有許多幼時便登基爲帝的皇帝,其中包括順治、康熙等。而同治這個少年皇帝,幼時登基,一直在母親的管理下,治理國家。可是不同於順治和康熙時期,孝莊是將自己擺在一個輔佐者的位置上,而慈禧太后顯然不是這樣。同治皇帝一直不得她喜歡,即使親政之後,也經常因爲一些事情,受到慈禧的訓罵。這個可憐的君主,最後僅僅在人世活了十九年,便去世了。少年而殤,給同治帝的死亡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陰影。對於他的死,一直以來都有三種說法,一爲同治帝是患天花而亡。另一種說法就顯得有些不好宣之於口,說同治帝是染上梅毒而死。梅毒即性病“潛伏期平均3——4周,典型損害爲硬下疳開始在螺旋體侵入部位出現一紅色小丘疹或硬結,以後表現爲糜爛,形成淺在性潰瘍,性質堅硬,不痛,呈園形或橢園形,境界清楚,邊緣整齊,呈堤狀隆起,周圍繞有暗紅色浸潤,有特徵軟骨樣硬度,基底平坦,無膿液,表面附有類纖維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擠捏,可有少量漿液性滲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爲重要傳染源。”還有第三種說法,死於天花和梅毒兩病相加。

一。死於天花。翁同龢日記記載:同治於十月“二十一日,西苑着涼,今日(三十日)發疹”。十一月八年級日,“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又記載:“昨日治疹,申刻,始定天花也。”初九日,召見御前大臣時,“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上諭雲:“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經敦親王等合詞籲請靜心調攝”云云。《崇陵傳信錄》記載:“惠陵上仙,實系患痘,外傳花柳毒者非也!”

二。死於梅毒。此種說法,多爲野史記載。《清宮遺聞》記載,同治到私娼處,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記:“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爲難。”,“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醜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御醫爲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 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銘日記也記載:“上旋患癰,項腹皆一,皆膿潰。”但他又說:“宮廷隔絕,其事莫能詳也。”

三。死於天花和梅毒。這是根據現今存的檔案及脈案推斷而來,“溼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盤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同治或先患天花未愈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兩種疾病併發,醫治無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