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北朝民歌《木蘭詩》的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北朝民歌《木蘭詩》的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篇一

減字木蘭花·寓意

雲鬟傾倒,醉倚闌干風月好。憑仗相扶,誤入仙家碧玉壺。

連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

翻譯

酒醉後頭發散亂,依靠着欄杆發現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別人攙扶我,進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無際的枯草,我從水路取道蘇州,就隨着范蠡退隱江湖離開仕途麼?

註釋

雲鬟:古代通稱婦女的頭髮。此處特指蘇軾自己的頭髮,這與古代成年男子束髮的習俗有關。

傾倒:有散亂的意思。

姑蘇:指蘇州。

鴟夷:春秋戰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消滅吳國之後,主動退隱江湖,改姓更名,到齊國時稱爲鴟夷子皮。

賞析

上片寫醉後所見的美景以及醉態中的奇想。首句“雲鬟傾倒”,直接描寫酒醉後頭發散亂的狀態。次句“醉倚闌干風月好”緊承前句,當蘇軾醉後倚欄而望時,忽然發現了一個美的境界:“風月好”。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在醉酒後擁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與自然美景相遇,這種“酒中趣”就顯得不俗了。“憑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個“醉”字,仍寫醉意朦朧的狀態。就在這時,蘇軾突發奇想,“誤人仙家碧玉壺。”蘇軾從年輕時起就博覽羣籍,不免於“雜學旁搜”,神仙方術之類書籍也莫不畢覽,由該詞所寫可見一斑。這裏 “仙家碧玉壺”的神話傳說,不僅緊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蘇軾童真與詼諧的個性。

下片寫赴杭州途中所見的景物,以及途經蘇州時的懷古之思。“連天衰草”句,顯示了江南仲冬時的季節特徵,展現了蘇軾在曠野中行進時一片蒼涼、悽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蘇軾在宦遊中某種疲乏、棲遑(huáng)的心態,爲下文引發對於人生道路的思考預伏一筆。接着“下走湖南西去道”一句,是敘事,暗寫當前赴杭任之事。“湖”字“當指太湖”,並與蘇軾此次取道湖州至杭州的履歷相印證,以確定本篇的寫作時間,是頗爲精當的。 “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兩句,寫經過姑蘇時,引起對當年歸隱江湖的越國功臣范蠡的聯想,以及對蘇軾自我人生道路的思考。儘管蘇軾的這種思考是偶發的,並不符合蘇軾的“奮厲有當世志”(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的。人生理想。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十一月,蘇軾赴杭州通判任途中經過蘇州,該詞是蘇軾在蘇州即景遣興之作。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篇二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翻譯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熱。我們真像是千載相逢而別於旦夕之間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別的話語來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淚流滿面的樣子呀!

落花已追隨迴風而去,它本是無心逐風的,春鶯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歸路”,走出錢塘西途了;從此之後,也就看不見春鶯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註釋

馬中玉:名鹼,山東茌平人。

仙骨:這裏指馬中玉。

無寒暑:不計年歲。

梨花枝上雨:比喻美人眼淚。

塘西:指錢塘西。

賞析

上片開頭雲:“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詞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對摯友馬中玉的尊敬和惜別之意。下文,詞人對馬中玉於己的難捨難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將別語惱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將”二字,用語極其巧妙,詞人明知馬中玉對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會流淚哭泣,卻故意用詼諧語氣調侃友人。是詞人爲打破與馬中玉分手時的難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別的話語來挑逗對方使他落了淚。這就是說,詞人把勾起友人拋灑惜別眼淚的罪責,歸在自己身上了。其實,詞人行爲的實質,正是用詼諧之語去安慰對方,是故意把分手時滾涌眼淚的情感淡化下來,從此可以看到詞人對友人的摯愛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誠。

下片“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則着重轉向了對自己內心的描寫。詞人把自己離杭赴京的處境比作了“落花”,說它的凋落花瓣已經被迴風吹逐而去了。其實,落花本是無心逐風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那花枝上的春鶯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頭上啾啾哀鳴,正在傾訴着內心的煩惱——詞章以物觀我,逸筆韻遠,發人深思。末二句則痛書別去:“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詞的感情直瀉而下,有如山洪奔騰無可挽阻。這詞情正與馬中玉贈行詞之“從今寧忍看西湖,擡眼盡成腸斷處”遙相呼應,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這是一首作答詞,全詞賦陳鋪敘,又寄託感發;意內言外,而回蕩反覆。給人以真摯自然,悲從中起的藝術感受。

創作背景

元祐六年(1091年)辛未春三月,東坡守杭任滿,奉召還朝,友人馬中玉時任兩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賦《木蘭花令》詞贈行,蘇軾乃賦此詞作答。

木蘭詩原文及賞析 篇三

題木蘭廟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裏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翻譯

花木蘭女扮男裝去參軍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夢鄉里,也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

只是爲了替爺從軍、保家衛國,多次想回家時竭力剋制着自己與邊關將士大碗喝酒。想想木蘭爲了安靖邊烽,萬里從戎,她也將會和王昭君和親,死留青冢一樣,永遠博得後世敬愛!

註釋

彎弓征戰:言木蘭代父徵戎,勇敢善戰。“夢裏”

句:言木蘭雖着戎裝,仍思恢復和平環境下的少女生活。

拂雲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烏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

明妃:指王昭君。

賞析

詩人一開頭先從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徵落筆,用“彎弓征戰”四個字,不但活靈活現地描繪出這位巾幗英雄的非凡氣概和神韻,而且生動地再現了她征戰十二年的戎馬生涯。接着詩人進一步把筆觸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夢裏曾經與畫眉”。木蘭姑娘雖身着戎裝,南征北戰,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不愧爲英雄好漢。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嘗不希望早日結束征戰生涯,嚮往和平寧靜的少女生活。“夢裏”、“畫眉”形象地表達了英雄的女兒情懷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說,“彎弓征戰”是表現這位巾幗英雄外在的“陽剛”之美,那麼,“夢裏”、“畫眉”則是表示英雄內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對人物的描寫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強了詩的藝術魅力。

詩歌的最後,陡翻新意,生髮出卓特的史論。木蘭把酒思鄉的時候,居然想到了漢朝遠嫁番邦和親的明妃王昭君。詩歌在構思上和詩意上的跳躍,細想,她們之間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這些相似,才能藉此來抒發花木蘭內心的鬱結。一則,她們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離家別親來到邊塞;更爲重要的是:雖然她們的身份、經歷以及到邊關的原因各不一樣,但是她們這兩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載着家國、民族的重大責任,她們是來爲國紓難的。這樣的重任本應是男性擔當的,現在卻讓兩位紅顏女子來揹負,並且還要承受着離別的痛苦,在男權社會中,這是不正常的。難怪中唐詩人戎昱在《詠史》一詩中對這一歷史現象發出瞭如此的質問:“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這便是杜牧在此詩中沒有直接發出,但卻深蘊其中的議論,新見迭出,確實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絕句寫得很有特色,一沒有引用典故,二沒有發表議論,而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和細緻的心理描寫,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幗英雄的感人形象。詩人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峯,從而突出了這首詩的主旨。

創作背景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會昌年間任黃州刺史時,遊歷至木蘭廟,觸景懷古,爲木蘭廟題的。廟在湖北黃岡西一百五十里處的木蘭山。

木蘭詩 篇四

《木蘭詩》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可以說婦孺皆知,學生應該有所瞭解。本單元的選文都是愛國注意題材,旨在使學生了解戰爭的殘酷,英雄們的壯舉,增強正義感,珍惜幸福生活。所以,本課在設計時,也將圍繞這一單元目標展開。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單元目標: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

2、圍繞階段目標和單元目標,本節課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①感受花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瞭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②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其效果。

③初步瞭解民歌的特點。瞭解“互文”等修辭的作用。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學習本詩詳略相宜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②複述法。③品讀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鑑賞本文豐滿的人物形象。④點撥法,學習詳略得當的結構安排及對本詩主題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擬用2課時完成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導入

由豫劇《花木蘭》選段,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花木蘭的圖片、資料,談一下對木蘭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瞭解。然後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美

首先師示範朗讀,要求聽準字音,讀完之後糾正字音。初步感知詩意。(投影顯示易讀錯字)機杼可汗燕山鞍韉鳴濺濺撲朔迷離金柝

接着,讓學生齊讀詩歌。這一環節主要通過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節奏明快的語言特點,並初步感悟花木蘭的英雄氣概。

教師點名朗讀或學生自薦,要求其餘學生注意體會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比如用較慢的語速讀出開篇的憂愁,歡快的節奏讀出歸家喜悅。

第三環節:掃清文字障礙,理解詩意。

學生小組合作,疏通文意。教師帶領學生掌握幾個重點詞的解釋,培養學生自學簡易文言文的能力。需要砸實的重點語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第四環節:複述詩歌,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首詩情節具有傳奇性,用“講故事”的方式再現,比較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先小組內講講,讓學生有點準備時間,再小組推薦選同學複述本詩的故事情節。其餘同學或補充或評點。這個過程的最低要求是流暢、完整;我們期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放飛想象力,加上合理的想象。

第五環節:賞析人物形象

請同學用一句話“我從——中看出木蘭是一個﹍﹍的人”來概括木蘭的形象,並且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這一環節採用集體討論的方法,然後舉手發言。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而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主要是培養學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能力和習慣。

學生可能分析木蘭的形象:勤勞、智慧、勇敢、堅強、不貪圖利祿、愛國愛家等。用學生分析的詞語生成板書。例:

木蘭

勤勞

善良

勇敢

淡泊名利

熱愛生活

可以在學生說不出的時候給個示例導一下,不在一開始就示範。學生回答程度好的話,不必提。

示例:我從“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中看出木蘭是一個勇敢、孝順的人,她不怕戰場上的兇險環境,這也是她愛國精神的體現。她也很體貼父親,否則不會承擔父親的責任。賞析之後請學生試讀。比如示例就應讀得果敢堅決,體現出木蘭的勇敢。

總之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討論、賞析、品讀結合,在讀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有效解決教學重點。

第六環節:競背。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在3分鐘內看誰背的最快最準。

第七環節:佈置作業-----背誦《木蘭詩》。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複習齊背這首詩,回憶:你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木蘭在你心中的形象?意在複習人物形象與鍛鍊概括能力。

第二環節:學習本詩中結構安排的詳略、繁簡,運用點撥法,使學生在無疑處生疑,並能理解這樣安排的用意

看一段趙薇版的《花木蘭》的視頻,一分鐘。其中多是宏大戰爭場面的渲染。這個視頻承接上節課的形象分析,又可由此生髮出詳略的安排問題。

①《木蘭詩》裏有沒有刀光劍影的戰爭場景?寫的是什麼?

明確: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寫木蘭奔赴戰場,速度極快,像飛一樣的。用了誇張的修辭。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寫的是邊疆的夜景。這裏有很大想象空間。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寫的是戰爭的殘酷,徵人歸來。

思考②爲什麼刻畫一個戰鬥英雄,卻沒有戰場上的詳細描寫,詳寫的是什麼內容呢?學生討論

學生可能提到的有:跟父母的對話、出發前的準備、木蘭歸來的情形。

總之,着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

點撥:繁簡詳略跟作品要表現的形象,表現的主題有關。

給學生時間思考討論發言。

師總結:這首詩不是要塑造一個雄赳赳的武夫形象,而是要突出她身上種種優秀品質。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板書)

女兒情懷英雄形象

(詳)↓(略)

熱愛和平的傑出巾幗英雄

學習寫作手法,不僅是爲了研究本詩的佈局謀篇,也是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第三環節:瞭解本詩作爲民歌的語言特色。

我設計的過渡是:這首詩能流傳千古一方面是因爲木蘭這個形象惹人喜愛,另一個原因也不容忽視就是它的語言特色。

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以衆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爲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問答、排比、重疊等形式的運用,都與民歌大致相同。語言豐富多彩,有口語,有整齊的律句,句型有長有短,讀起來節奏明快,聲韻鏗鏘,富有音樂感。教師適時舉例說明。

然後完成課後題“互文”“排比”“頂針”的用法

第四環節:比較閱讀

提供一段同題材的散文,初步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少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裏諸少年皆次當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爲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爲,餘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①《木蘭詩》中與上文“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幾句是:

②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1以木蘭的口吻給父母寫家書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感受文本後木蘭細膩的女兒情感。

2默寫《木蘭詩》

總之,我認爲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情,採取誦讀、討論、品析、寫作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走入木蘭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的概括、想象、賞析、寫作等多種能力。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

賞析 篇五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爲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爲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徵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二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祕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裏,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展現濃郁的親情;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爲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祕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詩中幾件事的描繪詳略得當,一,二,三,六,七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四,五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結構上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着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以衆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爲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篇六

《木蘭詩》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涼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免腳撲朔,雌免眼迷離,雙免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翻譯:

一聲聲的嘆息,木蘭對着門把布織。聽不見織機上的梭子響,只聽到木蘭女在嘆息。問木蘭思什麼?問木蘭想什麼?木蘭我也沒有思什麼,木蘭我也沒想什麼。昨夜已見軍中文告,可汗正在大規模徵兵,徵兵名冊實在很多,冊冊都有爹爹的名字。爹爹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大哥哥,女兒我願爲出征買鞍備馬,從今後替爹去從軍。

到東面的集市買好駿馬,到西邊的集市買好馬鞍和鞍墊,到南面的集市買來嚼子、籠頭和繮繩,到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清晨告別父母出征去,傍晚住宿在黃河邊。聽不到爹孃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奔涌水聲濺濺。清晨辭別黃河出征去,傍晚來到黑山之巔,聽不到爹孃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嘶鳴。

萬里迢迢奔赴戰場,飛越過道道險關、重重山峯。北風傳送着軍營中擊柝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鎧甲征衣。將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勇士們征戰十年凱旋歸來。

歸來後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朝廷大堂。給木蘭記下屢屢戰功,賞賜的財物成百上千。君王詢問木蘭希望得到什麼,木蘭不願做尚書郎,只願騎上千裏快馬,送我早早回到故鄉。

爹媽聽說女兒歸來,互相攙扶迎出城外;姐姐聽說妹妹回來,喜對門戶整理容妝;弟弟聽說姐姐回來,磨刀霍霍向着豬羊。木蘭打開東房的門,坐在西房的牀上,脫下戰時的戰袍,換上昔日女兒裝,對着窗子梳理雲發,照着明鏡貼上花黃。走出門外去看夥伴,夥伴們都驚奇地不能相識。一同朝夕征戰十二年,竟不知木蘭是個姑娘。

雄免前腳常不停地爬動,雌免雙眼常細細眯起,雄雌兩免一起貼着地面跑,怎麼能辨別誰是雄的誰是雌的呢!

木蘭詩 篇七

《木蘭詩》中值得商榷的翻譯和讀音

被譽爲“樂府雙璧”之一的《木蘭詩》,歷來都是作爲經典課文出現在不同版本的教材當中,不過,文中有些地方的翻譯﹑讀音卻是相當值得商榷的。

一.“唧唧復唧唧”究竟爲何聲?

有關於這名話的翻譯,向來是衆說紛雲,總的歸納起來有這麼幾種。

第一, 認爲這是木蘭的嘆息聲,以此來說明木蘭此時心事重重,無心織布,纔會有“不聞機杼,惟聞女嘆息”,的下文,而且,在白居易的《瑟琶行》中也有這麼一句“我聞瑟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這裏的“唧唧”就是“嘆息聲”的意思。在此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道理。

第二, 認爲這是“蟋蟀”的鳴叫聲,說明夜深了,木蘭還在織布,由此來證明木蘭的勤勞,也似乎有理,但我認爲這兩種解釋都還是不全面的,我比較認同第三種解釋,那就是將 “唧唧復唧唧”解釋爲織布聲,爲什麼呢?

首先,這是比興手法運用的需要。比興手法的運用的濫觴可以追溯到《詩經》,在魏普南北朝時更是運用自如,在那時,不管是文人筆下所撰寫的詩賦還是田頭民間所吟唱的歌賦,都貫用比興手法。如“樂府雙璧”中的另一首《孔雀東南飛》中的開首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就是運用了比興手法,它託孔雀的“五里一徘徊”起劉蘭芝別離時依依不捨之情的興。而《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同樣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它由織布不停地發出”唧唧“聲來引出一個織布女的形象。起到未見其人,先聞先聲的效果,由此來吸引讀者﹑聽衆的興趣,這如同在戲曲演出前奏的各種樂曲聲,它既可以吸引觀衆,又能讓觀衆安靜下來,靜候演出的開始。

其次,這是一種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唧唧復唧唧”的“復”是“又”和“再”的意思,說明木蘭在不停地紡織。那她爲什麼在不停地紡織呢?在那個年代裏,木蘭織布,絕對不是我們所認爲的那種桃花源中的男耕女織的田園牧歌式生活。那時的社會是十分動盪不安的,並且是戰亂不斷的,要不怎麼會有下文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和 “同行十二年”的描寫,儘管這裏的“十年”和“十二年”是虛數,但這多少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所以,在那樣社會中,生產力是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窘迫,木蘭深夜紡織,是出於對家庭狀況的考慮,只有多織點布,纔可以能多賣點錢,纔有可以多換點糧食。如同賣炭翁在寒冬賣炭還希望天氣再寒的理由一樣,只是爲了”身上衣上口中食“罷了,從中木蘭那種替家分憂解難、勤勞、懂事的形象就是躍然紙上,其實這也爲下文木蘭之所以能代父從軍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綜上所述,我認爲這裏的“唧唧復唧唧”應是織布聲的意思,而非前兩種。

二,文中“可漢”就是“天子”嗎?

“可漢”是中國古代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君長的稱號,而“天子”是古代認爲君權爲神授,故稱帝王爲“天子”,這是中原一帶帝王獨有的稱號,那麼爲什麼會在《木蘭詩》中交替出現“可漢”與“天子”的稱呼呢?我認爲這裏的“可漢”和“天子”所指是一樣的,這是北朝民族大融合的結晶。北朝是繼十六國之後出現的朝代,具體地 說,首先是北魏政權的建立,統一了北方,其後北魏分裂成爲東魏和西魏,後北齊了取代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自十六國以來,北方政權更替更是頻繁,而政權的統治者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他們統治着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是漢文明高度發達的地區,其文明程度遠遠超越了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所以他們就不斷地汲取漢民族先進的文化,他們試着採納漢族的先進制度來統治黃河流域。所以我想,這就如同我們現在的所謂“港人治港”“一國兩制”的方針是一樣的吧!這樣的話《木蘭詩》中出現的“可漢”、“天子”的稱呼互換也容易得到解釋了,因此作爲統治者的少數民族他們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可漢大點兵”,而黃河流域的廣大人民,習慣於“天子“的稱呼, “歸來見天子”,可見,民族大融合在那時很深入,已滲透到人們的文化和習俗之中。

三.“同行十二年”中的“行”讀“háng”還是讀“ xing”

在教學過程中,磁帶錄音朗讀將這個子讀成了“xíng”,後來到網上去查找,那裏的音頻朗讀,也是把它讀成“xíng”,但我不苟同,我認爲這個字應該念“ háng”音,如果將它念成“ xíng”音,那麼,它就是“走”的意思,《說文解字》將它解釋爲“行,人之步趨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該這樣解釋了:將士們同木蘭一起走了十二(虛數)年,竟然不知她是個女郎。這樣的解釋顯然是相當淺層次的,也經不起推敲的。試想,將士們光和木蘭一起行走了“十二年”,看不出她是女郎,一點都不足爲奇,而且這也不合文中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描述。假如將它讀爲“hán(本站★)g”,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讀“háng”,那麼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隊伍、軍隊”。試想,木蘭代父從軍,在外行軍打仗多年,在這期間,她與許多許多將士們相濡以沫,揮戈躍馬,馳騁沙場,出生入死,即使與男的將士們相比也豪不遜色。只有這樣,方顯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本色,只有這樣,夥伴們同她在一個軍隊裏相處多年認不出她是個女郎,只有這樣,她者配得附文的稱讚,也只有這樣,木蘭纔會被人所津津樂道而加以傳揚,同時把“行”讀爲“háng”在文言文中隨處可見,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必能使行陣和睦”的“行”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所以我認爲在這篇文章的“同行十二年”的“行”就讀“háng”音。

詞多義: 篇八

市:a.集市,e.g.:東市買駿馬;b.買,e.g.:願爲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願意爲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e.g.:東市買駿馬;b.僱,租,e.g.:欲買舟而下。

願:a願意,e.g.:願爲市鞍馬;b希望,e.g.:願馳千里足。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篇九

減字木蘭花·荔枝

閩溪珍獻。過海雲帆來似箭。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

輕紅釅白。雅稱佳人纖手擘。骨細肌香。恰是當年十八娘。

翻譯

福建產的珍貴貢品,經海運輸的船隊來往快速。玉座的金盤空空也,貢到不貢荔枝的歷史已有四百年了。

荔枝殼輕紅、肉濃白,正適合美女的細長的手去剝開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當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註釋

閩溪:閩江,代指福建。

珍獻:珍貴貢品。

雲帆:言船之多也。

玉座:器物的飾玉底座。

金盤:金屬製成的食品盤。

奇葩:珍奇的花果,這裏代荔枝。

四百年:從隋大業年間到宋紹聖年間約四百九十年。四百年爲約數。

釅:濃。

雅稱:正適合。

佳人:美女。

擘:分開,剖裂。

骨:核仁。

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四月,是時,東坡被貶惠州,同地方官僚朋友遊山玩水,宴飲食荔枝,見物思古,於是作下這首詞。

賞析

上片,寫荔枝貢史。“閩溪珍獻,過海雲帆來似箭”,敘述運輸貢品荔枝的艱辛。不“珍”不能作爲“獻”品。皇上看中了的荔枝,就是遠隔千山萬水,還是得按時送到。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原來運貢荔枝是從陸路,即是這樣,仍然免不了遭受勞民傷財之災,因要保鮮,不得不經由海路運輸。‘“雲帆”說明船如雲集,多而繁忙。“似箭”說明時間快速,來往不停。然而,歷史是無情的。唐代鹹通七年(866年),終於停貢荔枝,使得朝廷上下“金盤”皆罄,即詞人在詞中所寫“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這種貢歷史的結束,標誌着中國農民人權取得一大進步,值得慶賀。

下片,詞人寫自己現時食鮮荔枝的美昧。“輕紅釅白,雅稱佳人纖手擘。”歷史衍進到了宋代,荔枝的命運發生了變化。誰能想象,當年皇上能見到現時“輕紅釀白”的鮮荔枝,能見到現時這種“佳人纖手擘”的鮮荔枝。若不是貢荔枝史的結束,今日詞人也只能望荔枝而止步,也吃不到“閩溪珍獻”。正是詞人在宴遊會上,吃到了“佳人纖手擘”的“輕紅釅白”、“凝如水晶”的鮮荔枝,他才這樣興趣昂然地讚美鮮荔枝。“骨細肌香,恰似當年十八娘。”由“輕紅釀白”寫到“骨細肌香”,讚頌了荔枝的外表美和內在美,勝似“佳人”“十八娘”。自古文人以美女來寫花果是最愚笨的。然而詞人以“十八娘”來美化荔枝則有其特殊的含意。詞人吃的鮮荔枝“恰似當年”名叫“十八娘”荔枝珍品,富有傳奇色彩。

全詞,以古今對比的手法,寫了詞人西湖食荔枝的情趣。色調鮮明,詞語輕快,有如“佳人纖手擘”荔枝似的。詞中提到的“十八娘”,一語雙關,既讚美了十八娘,又烘托了荔枝品質。

木蘭詩原文及賞析 篇十

樂府詩集----《木蘭詩》【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賞析】

木蘭詩描述了古代的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刻畫了木蘭巾幗英雄的生動形象和高貴的品質。全詩的風格明朗生動,質樸剛健,堪稱北方民歌中的傑出作品。

詩一開始就使讀者產生了疑問,然後交代了木蘭從軍的原因,作者沒有直接述說,而是從木蘭的心理活動入手寫,在敘事的同時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畫,使讀者看到了一個敢於挑重擔,富有責任感的果斷勇敢的婦女形象。

詩歌第二部分寫木蘭踏上了征途,寫木蘭離別了父母奔赴戰場,也顯出戰事緊迫。雖然木蘭能毅然替父從軍,但她畢竟還是個女子,對家鄉、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

接下來寫了木蘭立功歸來後的情景。先寫木蘭立功回來後見天子,可是木蘭並不在乎官位和賞賜,她只是想盡快回到故鄉和親人團聚,可見她歸心似箭,同時也顯示了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愛功名富貴的優良品德。

木蘭回到故鄉後,詩歌使用排比細緻寫出了木蘭全家聞訊後的喜悅。隨後又寫木蘭回家的舉動,描繪了木蘭迫不及待想變回女兒身的激動心情。

整體來說,木蘭詩表達了木蘭勤勞,善良,純真,樸實,勇敢的性格和她深明大義,孝敬父母,效忠國家,不爲名利所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