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景點解說詞範本通用 介紹景點的解說詞(精品多篇)

景點解說詞範本通用 介紹景點的解說詞(精品多篇)

最新景點解說詞模板 篇一

各位朋友:

歡迎你們來黑龍江省旅遊。黑龍江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無論是哪個季節來,您都會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遊。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綠茵千里的溼地草原、神祕地大界江、五彩繽紛地秋季“五花山”,會使您領略到黑龍江省風光的自然、粗獷、古樸與綺麗,感受到迴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的合理流黑龍江得名,簡稱“黑”。面積46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萬,佔全國人口的3.22%。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土地肥沃,山川縱橫,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黑龍江經歷了曲折發展和振興騰飛的歷史進程。今天,黑龍江省已成爲雄踞北疆的國家商品糧基地、機械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和煤炭工業基地、木材生產基地。

(獨特的區域優勢)

黑龍江省位於東北邊陲,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太陽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帶,緯度超過了53°,它是中國最接近北極圈(66°31’)的地方,農曆夏至時和冬至時,在這裏可以看到北極圈的極晝極夜現象,因此被稱爲“中國的北極”。東端位置在撫遠縣東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流處烏蘇鎮,被稱爲“東方第一鎮”,是我國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國“東極”之稱。東部隔黑龍江、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整個陸地、水面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線全場3045公里,有得天獨厚的邊境貿易和邊境旅遊的優勢。

(多姿多彩的山林溼地)

黑龍江省地勢北高東低,地形複雜多樣。

大興安嶺山地,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岩組成。由於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現代水流侵蝕,因而山體渾圓,東陡西緩。東坡邊緣爲階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狀,皆有森林覆蓋,被稱爲“綠色長城”。

小興安嶺山地,它同大興安嶺相毗鄰,東南連接三江平原,東北部緊抵黑龍江邊,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體和緩,呈丘陵臺地狀,盛產紅松,被譽爲紅松地故鄉。

南部山地,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和完達山,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岩地熔岩臺地經流水長期切割,行程顯著地平頂方山,花崗岩地區有無數局部山間盆地,蘊藏着深厚地煤層和近代沖積層。

鬆嫩平原,位於黑龍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蝕沖積而成。面積13萬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內有大片宜耕地、沼澤、湖泊和風沙地,是黑龍江省主要農牧區和溼地旅遊區。

三江平原,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沖積而成,面積7.5萬平方公里。現已大面積墾殖,建有50多個機械化大型國有農場,已成爲黑龍江省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和農業旅遊、溼地旅遊觀光帶。

(縱橫交錯地江河湖泊)

黑龍江省河流縱橫,湖泊奇異。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

主要水系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水系,以及烏裕爾河與雙陽河內陸水系。

主要河流有:黑龍江,它是我國第三大河流,其長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兩個源頭,南源蒙古國境內,流經中國、蒙古、俄羅斯,在黑龍江省境內流暢1890公里。松花江,源於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全場1900多公里,在黑龍江境內流暢831公里。牡丹江,源於長白山脈牡丹嶺,全場725公里,在黑龍江省境內流長382公里。烏蘇里江,上游有兩個源頭,東源出於俄羅斯境內的錫赫特嶺,西源於興凱湖,全長950公里。綏芬河,源於吉林省老爺嶺附近,流長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龍江省境內。此外,還有嫩江、呼瑪河、拉林河、烏裕爾河、呼蘭河和撓力河等。

黑龍江省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中俄邊境上,面積4380平方公里,屬於我國境內的約1068平方公里;興凱湖北面還有一個小興凱湖,面積爲145平方公里,生產白魚。鏡泊湖,是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積爲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產“湖鯽魚”。五大連池,是我國著名地冷水酸礦泉,200多年前由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有“天然火山公園”之稱。

(四季分明的氣候)

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東長下短,四季分明。下機涼爽宜人,午晚溫差大。春秋時間較短。年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5℃至4℃,全年有5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30.9℃,逐漸上升至-14.7℃,氣溫最低的漠河縣爲-52.3℃;最熱的月份爲7月,平均氣溫從北往東南由16℃逐漸升到23℃。上述氣候的特點,使黑龍江省既適於開展夏季避暑旅遊也適於開展冬季冰雪旅遊。

(豐富的物產資源)

黑龍江省境內生態條件複雜,植物種類、植被類型多種多樣。全省共有高等植物約183科2200多種。植被類型以森林爲主,其面積佔全省面積42.9%,其中原始森林佔三分之二,木材蓄積量居全國第一位,是我國主要木材基地之一。食用、藥用植物1000多種,其中龍膽草、人蔘、刺五加、黃芪等16種名貴藥材被列爲國家保護資源,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首位。礦產資源107種,以煤、石油和黃金爲主。鬆嫩平原有相當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煤炭資源。黃金儲量也很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鉬、鉛、鋅、銅、石墨、耐火黏土等礦藏。在動物資源中,有路棲脊椎動物498種,鳥類374種。在這些動物中,既有馳名中外的東北虎、丹頂鶴,也有世界上的鹿科動物-馬鹿,還有猞猁、紫貂等。這些珍貴稀有動物,均屬國家重點保護種類。

(悠久的歷史文化)

黑龍江省有着悠久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在遠古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已發現新、舊石器石器文化遺志多處。我國古代文獻對於黑龍江地區的記載,可以追溯倒傳說時代的虞舜時代和夏禹時期。西週年間,居住在這裏的民族成爲素慎,就已經開始臣服納貢於中原王朝。戰國、秦、漢時期,在今天黑龍江省東部地區,以寧安爲中心建立了真番郡。唐代,在黑龍江愛你跟流域普遍設立管轄機構。素慎,漢代時稱爲挹婁,北魏時成爲勿吉,隋唐時成爲靺鞨,遼、金時稱女真,清代起改成滿族。自唐代以後,歷代中原王朝均派官員在黑龍江地區任職。

17世紀中葉,沙皇俄國入侵黑龍江流域,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沙皇俄國通過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割據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20世紀三四十時代,黑龍江省又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長達20xx年之久。17世紀以來,黑龍江人民在對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留下了諸如漠河古城(雅克薩之戰清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依蘭靖邊營要塞和泰來江橋等處抗戰遺址,以及多處抗日聯軍遺址。

黑龍江省於1946年獲得解放,是東北地區解放最早的省份。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裏設黑龍江省和松江省,1954年兩省合併位黑龍江省、省會設在哈爾濱市。現在,黑龍江省公設13個市(行署)、67個縣(市)。

(濃郁的民族風情)

黑龍江省位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還有47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近200萬。人口較多的有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錫伯、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等10個少數民族。

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在居住上行程大分散、小聚居的結構。全省各市縣都有少數民族,多數在農村小片聚居。現在全省有1個民族自治縣,32個民族鄉,608個民族村。

各少數民族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其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與漢族比較接近,但各民族在飲食、居住、服飾、節慶婚姻、娛樂、禁忌以及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區別。近幾年,鄂倫春、赫哲、蒙古等少數民族,依託當地地旅遊資源和民俗風情,闢建了獨具特色地旅遊景點,如寧安渤海國風情園、街津口赫哲族風情園、大慶民族賽馬場等,深受遊客歡迎。

(獨具特色地生態旅遊)

黑龍江省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既不同於南方靈秀的自然風光,也不同於中原歷史文化古蹟,它展現在你面前的市自然、古樸、粗獷和神奇的景觀。

冬季,茫茫林海雪原和冰河樹掛,蔚爲壯觀,形成了極具吸引力的冰雪景觀。被譽爲“冰城”的哈爾濱,1963年在全國率先舉辦了冰燈遊園會。冰燈遊園會,薈萃了無數冰雪藝術淨化,使哈爾濱成了冰雪藝術的搖籃,其冰雕、雪雕技藝達到世界一流水平。1985年,哈爾濱市又創辦了冰雪節,歷時1個月的冰雪節活動,使冰雪旅遊拓展了時間和空間,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遊人不僅可觀賞冰燈,參加冰雪文藝晚會或參加經貿洽談活動,還可乘冰帆,打冰橇,觀賞歎爲觀止的冬泳表演,觀看滑冰比賽、冰上婚禮等冰上活動。20xx年千年慶典,哈爾濱又以恢宏的構思、大手筆製作,營建了“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進一步提高了冰雪旅遊的規模和檔次。當您走入其間,高聳入雲的冰建築,造型各異的大型雪雕、神祕的冰川雪地、豐富多彩地冰雪娛樂項目和驚險刺激地滑雪項目,會使您在方圓之中,感受稻冰雪世界地神奇與魅力。因此,冰雪大世界有了“冰雪迪斯尼”地美譽。

黑龍江降雪亮充沛,雪期長,雪質好,加上山坡度適中,非常適合開展滑雪旅遊。憑此優勢,黑龍江省率先舉辦了中國黑龍江愛你跟國際滑雪節。舉辦滑雪節,開拓了滑雪旅遊市場,使黑龍江愛你高聲滑雪旅遊走在了全國地前列。現在,黑龍江有高、中、低不同檔次地滑雪場數十家,亞布力、龍珠二龍山等滑雪場已成爲全國滑雪活動地熱點場所。當您腳踏滑雪板從高山而降、融入大自然、迴歸大自然地無窮樂趣。

有中國“第一雪鄉”美譽地牡丹江大海林雙峯旅遊景區,則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冬季這裏特有地氣候條件,使雙風景區降雪量特別達,雪深處達2米。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地雪屋,深達1米多地門前房後雪道,構成了雪鄉獨具地自然生態景觀。而門前高掛地紅燈籠、大門上貼地福字在白雪地映襯下,更增添了濃濃地中國民風鄉情。爲了提高這一景點地知名度,199年開始,海林創辦了“雙峯雪鄉旅遊節”,使這裏成了冰雪旅遊地新熱點。

夏季,黑龍江省氣溫涼爽宜人,而且晝夜溫差大,是避暑旅遊地理想之地。哈爾濱市作爲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您地必遊之地和交通中轉地樞紐。在哈爾濱這座具有歐亞風情、浪漫之都地城市,您可漫步在有歐陸風情地中央大街、浪漫之都地城市,您可漫步在有歐陸風情地中央大街,或去觀賞著名地索非亞教堂雄偉風姿,還可去聞名遐爾地太陽島,領略迷人地田園風光。在盛夏地8月,道哈爾濱參加久負盛名地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無疑是意見幸事。在音樂廳裏,您可欣賞道高品味地交響樂;去街頭、庭院,您會欣賞到家庭攝取豐富多彩地演出;而夜晚徜徉在街頭,由小提琴或鋼琴等樂器奏出地一曲曲悠揚地樂曲,不是地會從樓臺、窗前傳到您地耳畔,會使您感受到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濃郁地音樂氛圍。

黑龍江省由全國最大片區地森林,面積達19萬多平方公里。黑龍江省地森林不同於南方地熱帶雨林,它具有鮮明地北方寒溫帶森林那種蒼闊、雄偉、撫媚地個性。高大挺拔地原始紅松林,亭亭玉立地白樺林,奇特地高山爬地鬆,以及百餘種針、闊葉樹,喬、灌、草結合地多層植被,顯得十分壯觀。其中,伊春豐林自然保護區地紅松母樹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生物圈網絡成員。黑龍江省由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50餘個,是擁有森林公園最多地省份,也是中國森林生態旅遊資源最好地省份之一。純淨地空氣、良好地森林植被,使黑龍江省成爲全國森林避暑度假旅遊地首選地。遊客可以去伊春小興安嶺參加健康之旅,在天然森林氧吧中休憩健身,或在森林中徒步、騎馬、騎自行車;而在原始森林中探險、在大森林河流中漂流,又會體驗到有驚無險地樂趣。

黑龍江省有全國面積最大地溼地旅遊資源,集中成片地就有烏裕爾河、三江平原和鬆阿察河沼澤溼地。烏裕爾河流域地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溼地達21萬公頃,使全國最著名溼地之一,有鳥類296種,被譽爲“鳥地天堂”、“丹頂鶴的故鄉”。當您置身於一望無際的溼地,望着遠飛的一羣羣丹頂鶴、大雁,給您的感覺使原始生態美,置身其中,彷佛走進樂遠古時代,體驗到沒有環境污染的大自然的關愛。

大界江――黑龍江,它是世界上最長的界江,中俄界江段就達1890平方公里。幾千年來,這裏沒有被大面積開發,因此,兩岸植被完好,江水純淨,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無污染河流。又由於中俄兩國四百來的複雜歷史,使它成爲一條神祕的大界江。以爲遊歷過世界衆多著名江河的水利專家這樣評價它:黑龍江像以爲沒有濃妝打扮的少女,給人的是一種淳樸自然的原始美。

的確,願望黑龍江,它有如藝術大師縱情潑墨的寫意畫,大氣磅礴,自然壯闊;遊在江上,它又像一位不施粉黛的山村少女,眉清目秀,純樸自然。目前,黑龍江已開闢6段旅遊線,其中漠河探源遊鶴崗段界江三峽遊已成爲界江遊中的熱線。

大界湖——興凱湖,堪稱亞洲最大界湖,有“北方綠寶石”之稱,面積達4380平方公里,水域浩瀚,氣勢磅礴。去過興凱湖的人都說,它既有湖泊的寧靜,又有大海的氣魄,還有與夏威夷相媲美的湖濱浴場,湖水純淨,沙灘平坦細軟,走入湖中200米,水深才及腰,是理想的湖賓度假好去處。

而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鏡泊湖,更是知名的全國旅遊勝地。

中國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五大連池,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有幾十萬年前和近二百多萬年前噴發的火山,一望無垠的火山熔岩石海和火山噴發行程的石熊、石牛、地下冰洞、地下森林等,使這裏地址情況十分複雜,景觀衆多,故有“火山博物館”之稱。與火山活動有成因聯繫的碳酸礦泉,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因此,五大連池是療養度假、修學旅遊的勝地。

秋季,楓樹的鮮紅,落葉松的金黃,紅松的綠濃,是黑龍江省最具有色彩的季節,廣袤的林海構成樂五彩繽紛的“五花山”景觀,如同一束束鮮花堆起來的山,鋪天蓋地,接霞連宇,遊在其中,猶如在畫中游,美不勝收。

此外,黑龍江省邊境口岸最多,已開放對俄一日遊和多日遊,每年出入境旅遊者幾十萬人次,是全國對俄旅遊的熱點地區之一。

託旅遊資源優勢,黑龍江省確立了以冰雪、森林、溼地、草原、界江、湖泊、火山地貌和現代農業爲主打的生態旅遊產品,輔之都市風光、少數民族風情和邊境遊,行程了以哈爾濱爲中心的“o”字形旅遊圈,並向東部牡丹江、雞西、北部伊春、黑河、漠河、東北部佳木斯、西部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區輻射的“k”字形旅遊線和“l”字形黑龍江界江旅遊線。推出冰雪遊樂、滑雪、森林湖泊避暑、狩獵、蒸氣機觀賞、騎馬、垂釣、觀鳥、漂流及都是觀光、邊境遊、民俗風情遊等50餘條旅遊線路。

近年來,黑龍江省旅遊接待能力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成規模。目前,黑龍江省交通形成完整網絡。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等市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0餘條;開通鐵路有旅遊列車十幾對次,公路四通八達。接待設施日臻完善,現有星級飯店百餘家,旅行社200餘家,完全可以保證遊客的接待服務,使遊客玩得高興、住得舒心、行得便捷。

朋友們,黑龍江省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旅遊項目豐富多彩,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驗到其中無窮魅力。

聽到宣傳口號大家可能要問了,“黑龍江全長那麼長,憑啥就得說是最美最近是鶴崗哩?”大家別急,聽我細細道來:美麗的黑龍江流經蘿北縣的國界線長是146.5公里,在黑龍江上如果您既想看到高山,又想欣賞美麗的江水,那麼就只有是在龍江三峽這段水域。美麗的龍江三峽,上起伊春市嘉蔭縣與蘿北縣交界處的嘉蔭河口,下至蘿北縣的興東碼頭,全長80公里。在這裏,黑龍江水將內外興安嶺攔腰“斬”斷,形成三段峽谷:奇峯多姿的龍門峽、蜿蜒欲騰的金龍峽、山雄水幽的金滿峽。由於金龍峽中又內含三段小峽谷,即龍頭峽、龍騰峽、龍鳳峽,由此形成了“大峽套小峽,峽中又有峽”的奇特風光。這裏山青如繡,水綠如絹,江山如畫,濃彩重墨中透着淡雅,清新豪放中顯得莊重。巍巍青山,連綿起伏,茫茫林海,相互交織,勾勒了一幅淡雅、清新、豪放的北國山水畫廊。最妙不可言的是,由於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對岸是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所以在這裏既可遊一江之水,又可覽兩國風光體三域民情,真可謂是一舉多得。每段峽谷各有特色,所以待到景點時我再爲大家做詳細講解!謝謝大家

最新景點解說詞模板 篇二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來到順德著名的古典園林清暉園遊覽。我叫_×,是這裏的景點導遊,我先預祝各位今天有一個愉快美好的旅程。

順德“清暉園”與番禺“餘蔭山房”、東莞“可園”和佛山“梁園”合稱爲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上世紀九十年代,清暉園更被列入中國十大名園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遊景點。步入清暉園,相信大家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裏就象是繁囂鬧市中的一片蓬萊仙土。

各位遊客,大家見到的左手邊的一排仿古式民間建築,就是清暉園史館,裏面陳設有許多圖片和文字說明,講述了清暉園的百年發展歷史。現在,大家可以先跟我進去了解一下清暉園的名園春秋。

清暉園,是明代萬曆狀元、禮部尚書、大學士順德杏壇人黃士俊在太艮(即現在的大良)南郊所建築的黃家祠、天章閣的舊址,到清朝乾隆年間,黃家衰落,由順德進士曾出任山西靈石知縣的龍應時購得,析產後其子龍廷槐、龍廷梓改建爲莊園居住。龍廷槐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自幼聰穎好學,於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進士,他初授翰林院編修,不久授監察御史之職,後入值上書房,官至太常卿。到嘉慶五年(1820_年)龍應時病逝,廷槐獲准回鄉守孝三年,後見皇親和坤弄權,無心復出,但在鄉中威望頗高。到嘉慶十年(1820_年)龍廷槐將父親生前購得產業的中部拓建成莊園,侍奉母親居住。一年後,龍廷槐請同榜進士、江蘇武進的書法家李兆洛題寫“清暉”的園名,意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示築園奉母是爲了報答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這也是清暉園名的由來。從應時、廷槐、元任、景燦到渚惠,清暉園經歷了五代人,屢經修繕,特別是龍渚惠,他曾帶領設計師和工匠到蘇州一帶參觀著名庭院,回來後對原建築物作了一番大規模的修整,逐步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嶺南園林風貌。

獲得左右兩部分庭院的龍廷梓,將它們建成以居室爲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稱爲“龍太常花園”和“楚薌園”。後來龍太常花園的園主衰落,賣給一位商人經營蠶種生意,掛上“廣大”的招牌,故又稱爲“廣大園”。到五十年代後,由省、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幾經修葺興建,將清暉園、楚薌園、廣大園及龍家住宅等一起收入園址,基本恢復當年黃士俊花園的範圍。近年來,順德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爲了進一步開發我市的旅遊資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古老的清暉園遊覽面積從原來的7000多平方米擴大到2.2萬平方米。新擴建的庭院,充分吸收了嶺南園林建築的精粹,更借鑑了江南和北方園林的造園藝術,使之成爲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步移景換,充分體現我國園林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

(走出解說大廳)相信大家已基本瞭解清暉園的歷史,現在,我們就開始遊覽龍家花園。剛纔我們走過的白石園門,增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上面“清暉園”三字是臨摹清代進士、江蘇武進書法家李兆洛的筆跡。站在大門口,我們往裏面看去,穿過這一個寬廣的庭院,正對着的是一個“八角壁裂池”,整個水池是以石頭砌成,沒有用水泥、石灰邊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池中有八條陶瓷燒成的紅鯉魚,圍成一圈向中央的寶珠噴水,十分壯觀。

再看右手邊的平臺上,建有一座“大會議室”,這座建築物建於一_九年。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同志南巡視察時,途經順德,曾在此會見當時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人。

步入庭院之中,滿眼都是蔥蔥郁郁的樹木,其中有不少還是我們順德重點保護的古樹名木呢。就如近大門處的這株高大的的老白果樹,它的學名叫銀杏,有“活化石”之稱。據考證在地球第四紀冰川之前,不少國家和地區均有此樹生長,但冰川期後,唯獨中國的大山大嶺中才能保存下來,目前這種樹,樹齡最大的是山東呂縣定林寺的一棵銀杏樹,已有三千多年曆史。這種樹一般要大面積種植,並雌雄間種才能結果,但清暉園這棵有一百六十多年樹齡的老樹,卻能在二十多年內,持續單株結果(每年9至10月間掛果)是一棵“雙性樹”,可謂奇特。

移步換景,穿過這一個拱形小門,園裏的景緻又是另一種風格。面前的惜陰書屋和真硯齋是一組相聯的園林小築,此組庭院式書齋爲昔日園主供族中子弟讀書及接待到訪文人墨客之所,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園主龍家歷代不乏學業有成之人,“惜陰書屋”寓勖勉子弟珍惜光陰、發奮攻讀之意。“綠雲深處”匾額爲乾隆帝十一子、書法家成親王所書,形象描繪出四周綠樹掩映之清幽景緻。“真硯齋”的匾額是原來由清代湖南書法家何紹基所題,因日久而損毀,現掛的是廣東書法家秦鄂生重寫的。

在惜陰書屋左面較高的小坡處,建有“花”四角亭,花亭原來叫鳳台,後來被大風颳倒,龍渚惠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建改此名。亭內上方還掛着當年由李文田所書的“鳳台”二字牌匾。亭旁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獅山”,有一大二小的三隻獅子蹲伏棕竹叢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這座石山與東莞可園的“獅子上樓臺”並稱爲嶺南園林掇山傑作。在獅山的周圍遍植各種嶺南奇花異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蘭,是龍元任之侄耀衢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20_年)赴開封應順天鄉試,落第後取道北京遊頤和園,經花匠介紹,到蘇州購得兩棵,但只存活了一棵。玉棠春下面長着一棵約百年的白茶花,主幹雖死,每逢冬春之間仍保持枝葉茂盛。獅山後面還有一株160多年龍眼樹,1962年給強颱風吹斷,只剩下一米多的樹於,經過園藝師的精心處理,使它重新發芽,現在每年都開花結果,被人們譽爲“枯木逢春”。還有,一般的龍眼品種是一枝帶十葉,而清暉園的龍眼是一枝帶十二葉,比其它的龍眼樹更珍稀,因此果子也更肉厚味甜。

轉到了惜陰書屋的側面,我們沿着這個長方形荷花池走去。池邊是清暉園古建築中的精華所在,仿照清代珠江河上的紫洞艇建成的“船廳”。建有二座樓舫,分船頭、船艙和船尾,這在我國建築設計上是唯一的派例。傳說當年園主人有一位千金小姐,貌美如花,舉止賢淑,精通詩書,善弄琴畫,父母視若掌上明珠,特建此樓作爲小姐閨閣,故別稱“小姐樓”。船廳尾部相近的一座叫“丫環樓”。從丫環樓到小姐樓,雖近在咫尺,卻要通過架空的走道,幾經曲折才能到達船舷。船舷左前方伸出一條遊廊,與惜陰書屋相連。登上小姐樓的路徑也就隱藏在這條遊廊裏頭。大家可以跟我登樓覽勝,站在船頭,左右有兩口池塘,組成綠樹碧水的景觀,人好象站在船上,而船恍似停在水鄉岸邊,船頭左邊栽有一棵古沙柳,彷彿穩着大船一根竹竿,古沙柳邊還栽有百年紫藤一株,好象縛在竿柱上的一條固定船隻的纜繩。踏進船廳,前艙和內艙之間,以鏤空成芭蕉雙面圖案的木刻落地掛作間隔,芭蕉樹下的石上各刻有兩隻蝸牛,栩栩如生。廳內窗戶的格子以竹樹圖案的木雕裝飾,人在廳內彷彿可以感受到珠江三角洲的田園氣息。

回到荷花池邊,這裏的一圈建築分別是六角亭、碧溪草堂、澄漪亭。水塘北側是一座六角亭,近水三面設有“美人靠”,可以憑欄而坐,亭入口處掛有即景木刻對聯:“跨水架楹黃籬院落,拾香開鏡燕子池塘”,亭內高懸清代安徽著名書法家、雕刻家黃士陵所題“綠楊春院”的匾額。亭兩旁種有水鬆,這兩棵水鬆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曆史,據說可能是順德境內最古老的水鬆呢。

碧溪草堂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是當年園主人主要起居室,其正門爲圓洞形,學名叫“圓光罩”,門框鏤成兩束交疊翠竹狀。兩扇門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個“壽”字,字字形態不同,稱爲“百壽圖”。那各位有沒有想過,這裏明明只有九十六個壽字,何以稱爲《百壽圖》呢?相傳《百壽圖》的製造還有一段掌故。話說,乾隆年間順德有個十分聰明的工匠,當年清暉園園主就是請他來雕刻《百壽圖》的。工匠一時疏忽設計錯誤,每邊只排下四十八個壽字。完工驗收時,園主怎麼也數不出一百個壽字出來,於是勃然大怒。工匠急中生智道:“老爺您有所不知,之所以這樣安排,內中是大有玄機的。我們中國人講究壽不能滿,滿招損。‘九’就是‘久’,‘六’就是‘祿’,‘九十六’也就是‘福祿長久’的意思。大吉大利啊,老爺!”園主人想了想臉色開始多雲轉晴,但依然有些不甘心:“你說得倒也有道理。但當初我要的是《百壽圖》,現在只有九十六個壽字,還算得是《百壽圖》麼?”工匠一聽,又心生一計:“當然算啊。九十六個壽字那是明擺能看見的,還有四個是藏起來的。常言說得好,藏壽長壽嘛。”園主人忙問:“藏在哪裏?”工匠道:“您看這左邊四十八個小壽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壽字,右邊的四十八個小壽字也暗藏着一個大壽字。”園主人又問:“那還有兩個呢?”工匠道:“老爺您做這《百壽圖》,目的不就是想長壽麼?所以有一個壽字就藏在您在身上;而我爲您刻《百壽圖》我也想長壽,不能把‘壽’字用盡了,所以有一個壽字便藏在我身上。這合起來不就是一幅完完整整的《百壽圖》麼?”園主人聽後頓時笑逐顏開,加倍付了工錢。機靈的工匠也長鬆了一口氣,歡歡喜喜的回家去了。爲配合鏤在門框上的翠竹,窗下還做了一幅陰紋大磚雕,刻有幾竿竹樹,題爲《輕煙挹露圖》的竹石畫,題詞是:“未出土時先引節,凌雲到處也無心”,作者是龍廷槐之子,嘉慶二十二年進士(1820_年)龍元任,畫中之意是“水火無情”,該房屋曾於道光年間被火毀過,後於道光二十二年(1846年)重建,元任藉此作書畫,警教後人注意燈火安全。一_九年以後,這裏曾接待過郭沫若、何香凝等知名人士。郭沫若先生於一九六二年下榻此堂時作有《遊清暉園》七律,詩曰:“彈指經過廿五年,人來重到鳳凰園。薔薇馥郁紅逾火,芒果蔥蘢碧入天。千頃魚塘千頃蔗,萬家桑土萬家弦。緣何篁竹猶垂淚?爲喜乾坤已轉旋。”

就在碧溪草堂之畔,有一株老邁而蒼勁的龍眼。細心留意一下,這棵樹的樹幹只剩下幾層樹皮連着上面的樹枝,而上面卻枝葉茂盛,它們之間只靠樹皮上的氣根相連,實屬罕見。據說是當年的龍家主人親手種下的,至今已有210多年了,是清暉園中最老的一棵古樹。老樹每個枝上有十二片葉子,至今仍每隔一年就會開花結果一次。據品評古樹的專家所說,這老樹很有靈氣,護佑了當年龍氏居住於清暉園中的五代子孫可以繁榮昌盛呢。

突出水池的是澄漪亭,臨水一面刻有“臨江緣山池沿鍾天地之美,攬英接秀苑令有公卿之才”的對聯,此聯原爲龍渚惠岳父、順德咸豐探花、禮部兼工部右侍郎、大書法家李文田所書,因日久而損毀,現掛的是廣東書法家關曉峯重寫的。這個澄漪亭最大的特色在於它的門窗,八扇巨大的屏門一旦打開,亭外的景色盡覽無遺。即使是關起門窗來,上面鑲嵌的“明瓦”也可透進光線,顯得古樸幽雅。這種明瓦是用貝殼磨薄製成的一種很有嶺南地方特色的天然材料。這些門窗上、天花內的貝殼,都有是明朝後期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古物,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可算得上是清暉園內最有發言權的歷史見證人。

繞着荷花池走了一大圈,我們從這一扇小門轉過去,就可發現這裏面別有洞天,已是清暉園的“讀雲軒”景區了。大家請回身看看剛纔走過的小門,這可是清暉園現今保存最古老的門口,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門額上面“清暉園”三字是按李兆洛的真跡託版。大家覺得這幾個字與正門口的題字在書法方面是不是如出一轍呢?站在這個小天井裏,左邊牆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灰塑,名爲《白木棉九如圖》,畫面上九尾大金魚活靈活現,左上角數雜白木棉含苞待放。據長者回憶,清暉園古時有三大寶:大金魚、白木棉、百壽圖。遺憾的是,時過境遷,現今只存百壽圖了。因此重修清暉園時特別製作了這幅灰塑,以爲紀念。

再看面前這個種上了夾牆竹的橢圓形的漏窗,竹影斑斑中可以看到牆外的池塘、對岸的迴廊,配合了池塘對面一副康有爲真跡託版的對聯,上書“風靜帶蘭氣,日長娛竹陰”。這副對聯正好點出了清暉園景色的自然之趣。小天井左右兩邊的迴廊把讀雲軒盤繞在綠池之畔。就這一個小天井,各位就可以看出園主造園時巧妙的心思了。

步上臺階,沿走廊可看到不少名人的題字。先看看走廊邊涼亭上有一副黎簡手跡的對聯:“白菡萏開含露重,紅蜻蜓去帶香飛”。黎簡字二樵,是順德陳村人,清代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一生不羨功名,人稱“狂簡”。涼亭旁邊,還有珠江三角洲難得一見的奇樹“情人傘”。

在前面的遊廊盡處,穿過一個石圓門,就可以進入讀雲軒的主體建築內部了,這是清代嶺南豪宅的客廳,體現了當時龍家豪宅的氣派。瓦面構造層層疊疊,融合了中國亭臺樓閣“明標暗拱”的特點,每逢下雨時節,雨打瓦面,雨聲清脆,恍如奏樂。讀雲軒分前廳、中廳、後廳三部分,各以廊廡相連。各廳四樘鏤花落地扇門打開,三廳成爲一體,高大寬敞,自然光線充足;如果關起門來,各廳可作單獨的會客之用。中廳兩邊天井,起到通風透氣以及採光的作用,各廳之間的連廊,設有漏窗,隱約可見窗外的綠樹、湖光山色。客廳內擺設了酸枝古老傢俬,古雅的門窗、屏門、門簾上,全是以花、鳥、蟲、魚、果爲題材的潮州木雕。例如,後廳有三道木雕飾罩,圖案繁麗,是鮮明的晚清風格,中間雕刻的是芭蕉樹,芭蕉葉大,大葉諧音“大業”。旁邊兩幅雕刻是葡萄,葡萄仔多,寓意多仔多福。寄喻了園主對家族繁衍廣大、子孫昌盛的期望。

從客廳出來,大家請跟我從左邊的迴廊走過來。正所謂“讀者品也,石乃雲根”,來到讀雲軒當然是要好好欣賞品味這裏的石趣了。讀雲軒景區中滿布形狀各異的石頭,或突起於跨塘花牆的洞窗腳旁,或吻嵌於圍池磚基中間,或兀現於磚砌花臺之上,處處是石,各呈其趣。其中有產自安徽靈壁市的“靈壁石”,這種石堅硬如鋼,色澤豐富,形態怪異;還有產自山東沂蒙的“龜紋石”,廣東英德的英石和廣西的鐘乳石,每塊石頭均有相當豐富的欣賞價值。

迴廊盡處的一間門廳,就是讀雲軒的入口,且看橫批“讀雲”二字,對聯上寫着:“過橋分野色,移雲動雲根”。古語說,石頭是雲的根,意思是山間雲靄都是從山石上嫋嫋升起的,這大概就是讀雲軒名字的來由了吧。

走出讀雲軒,景色突然變得壯闊,眼前高聳的石山就是“鳳來峯”。鳳來峯是以古代經典的“風雲際匯”石山構圖,以宋代被列爲貢品的山東花石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噸石,全高12.8米,是廣東省內最大、最高的花石崗石山。石山上有小徑,一棵古榕穿山破石而長,還有人工瀑布,凌空飛瀉而下,全景達到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氣勢不凡,雖由人造宛如天開的境界。峯下水池幾塊“汀步”踏石,引導遊人進入山洞,考究細水長流的古井。瀑布下的那個長形大湖被石橋和波形花牆隔開,讀雲軒的一邊水平如鏡,鳳來峯的一邊水花四濺,流波不倦,一湖之上竟有動靜兩種景觀呀!在這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上鳳來峯,俯覽清暉園的全景;其它朋友也可以在水邊的走廊上休息,品味周圍的灰塑。例如,觀瀑亭牆上有兩幅灰塑,靠門口的是以李白名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爲意境的觀瀑圖;另一面灰塑題爲“秦時明月,漢國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長鳴。”圖中“竹林七賢”中的嵇康手揮五絃,正彈奏《廣陵散》,琴間慷慨激昂,寄託懷古之思,而旁邊的劉伶持酒聆聽,若有所悟。兩幅灰塑都十分神似,值得細味。

正所謂曲徑通幽,現在請大家跟我走一小段曲折清幽的小徑,從鳳來峯下轉到另一個精巧的景區——沐英澗去吧。從這個小門出來,讓我們沿着這一面扇形花牆,走過那石拱橋去。花牆上的幾扇大窗,每扇都用鐵花、金箔、陶瓷巧妙地裝飾,是設計者爲清暉園專門構思的,每個扇窗從不同方位望進去都有一番景色,好似一幅幅扇畫,達到步移景換的設計效果。現在,大家可有注意到左手邊這個半月亭呢,這裏面可是別有洞天呢。

沐英澗景區主要由遊廊、小橋、花徑、假山、荷塘、水榭相結合,中央的玲瓏榭是整個分園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它置在八角環流的池水中央,室外混種各種名花異木。我們如果坐在這個水榭中欣賞周圍的景色,無論是何時節,都可以聞到四面八方吹來花香,所以這裏就題有“八表來香”的牌匾。先看室內八面全是木製裝飾的玻璃窗格,窗門上有八塊紅片玻璃,是清暉園留下的清代玻璃製品。我們再看室外,玲瓏榭的周圍有四座按座落方位分別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座落在西面的是“秋石”,它是用黃石所造,旁邊種有楓樹、烏柏、桂花、紫藤等植物,渲染秋天的氣息;座落在北面背陰之地的是“冬石”,石料取自江蘇湖洲的太湖石,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構圖選用元代袁江的“富貴玲瓏石”,作一屏風狀;東南面置於晨光可照之處的是“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鬆皮石造成的石筍,周圍再種上竹樹和灌木,突出奏纖弱和清秀的感覺;“春石”後面是“夏石”,也是本園的主峯——鳳來峯,就是剛纔我們所看到那座用貢品山東花石崗石徹成的山峯。

從玲瓏榭出來,步過曲折的小橋,進入沐英澗,入門上方是一套清朝乾隆年間評定的“羊城八景”玻璃製品,分別被命名爲“白雲晚望”、“大通煙雨”、“蒲漳謙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歸”、“石門返照”,這八塊彩繪蝕花金片玻璃,是一套目前僅存於世的清代舊羊城八景玻璃製品。清暉園整個新園景區,裝飾門窗的彩繪玻璃都是清代套色雕刻玻璃製品,是當年嶺南玻璃業的工匠利用從意大利、法國進口的套色玻璃運用我國古代獨有的蝕刻、車磨、手繪工藝製成。這些玻璃製品只用於當年嶺南宦官達貴、富戶商賈所建的豪宅裏,據說這門手藝已失傳,園內裝嵌在門窗上的套色彩繪玻璃,是經過十多年的苦心收集,大規模地應用在同一個庭院裏,可謂“後無來者”。如果說這套“羊城八景”玻璃巧在工藝,那旁邊的這套“四季玻璃”就巧在構思了。大家請看,這一排花格窗鑲嵌着彩色的玻璃:從綠色的玻璃看出去,外面花草青翠欲滴,有如楊春三月;從紅色的玻璃看出去,則有如烈日當天、大暑炎炎的三伏天;從黃色的玻璃看出去,園中樹木竟是黃葉滿枝頭,一片深秋景象;至於白色的玻璃,它使園中的一切看起來都象覆蓋了厚厚的一層霜雪,大家可有感到那一份隆冬的寒意呢?

步出沐英澗之際,各位朋友請不要錯過腳下看似平凡的地磚呀。這裏每一個分園的地磚都是用手工製成的泥磚,四個角上還刻有“清暉園制”這四個字。各位朋友,走在這些古樸的泥磚路上,你是否有一種特別的歷史感呢?

從沐英澗這邊的門口出去,也就是門樓的後面,是按中國古典園林“欲揚先抑”的手法設置了“暗八仙堂”,入門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風作用語的藍色陶瓷製品,是清暉園珍藏已久的清代石灣陶瓷“八仙法器圖”,是珍貴的文物,因此這個堂也就稱“暗八仙堂”。大家走出屏風,可以看到那一架金漆木雕的屏障以外就是清暉園的北門了。北園門樓的建築式樣是參照原清暉園正門,再放大兩倍而建。門樓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帶木雕、灰塑工藝是廣東省內最有名氣的。等一會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由到門樓欣賞上面的金漆木雕,其絢麗、繁縟是典型的晚清藝術風格。

現在請大家跟我轉過右邊,看看這座晶瑩通透的玻璃屋——“紅蕖書屋”。紅蕖書屋位於全園的正北部,因爲通透光亮,宜於讀書寫畫,所以以“書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蓮花的別稱,象徵品格高潔,中國文人常以之自喻。這個書屋的特色在於不砌磚牆,廊柱間全用隔扇組成,四周鑲嵌彩色玻璃,裝飾成滿洲窗風格,剔透明亮,用色鮮亮,予人清新脫俗之感,是突破中國傳統園林色澤風格的傑作。這些玻璃品可分上下兩部分進行觀賞,接近天花的上半部分,以不同的色塊組合成寶鼎、花瓶、水果等靜物圖案,類似於西方的印象派油畫,宜於遠觀。接近裙板的下半部分,在各種單色的玻璃上以精緻的線條色勒出竹石蘭碟、小橋流水、喜鵲登梅等景物,類似於國畫工筆,宜於近賞。

紅蕖書屋的確是賦詩賞畫、讀書品茶的好地方。遠的且不說,光是在這清暉園裏,就孕育了龍家爺孫三代“一門三進士”的佳話,他們也就是生活在清暉園的龍家五代中的前三代主人公: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再說,順德歷史上文化昌盛,名人輩出,曾出過三個文狀元,佔廣東文狀元數三分之一。建縣前在南宋末年曾出狀元張鎮孫,是一名抗元英雄,順德定縣後曾先後出過兩個文狀元一個武狀元,他們分別是明代文狀元黃士俊、武狀元朱可貞,清代文狀元樑耀樞;此外,順德還出了文探花李文田,武探花胡經倫,以及“畫怪”蘇仁山、“詩書畫三絕”黎簡(號二樵)等等。我們前面也介紹過,黃士俊是清暉園第一位主人,李文田是龍家第五代主人龍渚惠的岳父。歷代主人家的才氣使清暉園成爲當時名人舞文弄墨的聚會場所,這些人也爲清暉園留下了豐富的字畫藝術精品。

書屋前邊一池碧水,遍植紅蓮,更與書屋的名號相應。水畔以蘇州滄浪亭石法,用黃石和本地的龍江石堆砌出五百羅漢羣石,石間遍種野芋頭、野蕨、水葵、千日紅、龜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禪意與野趣共冶一爐。

走下書屋,來到已有一百年樹齡的芒果樹下的涼亭。這裏除了可在夏天憑欄欣賞滿塘荷花,也可以欣賞亭上壁畫的唐宋故事。一幅是“解語之花”,根據古書記載,唐王玄宗在太液池賞花時,指着身邊的楊貴妃對左右宮女說:“怎麼樣?池裏的蓮花再美也比不上這朵‘解語之花’”,後來人們就以“解語之花”來形容美女。另一幅是“放鶴亭記”,此畫根據名篇《放鶴亭記》而作,畫中人物是蘇軾和隱士張天驥,兩人正對酒論國事。前面有一座小橋取名爲“虎溪橋”,當年慧遠和尚“影不出山,跡不入俗”,且馴有一神虎,一日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寺,三人相談甚歡,道別時還一路暢談義理,意猶未盡,不知不覺過了虎溪橋,才過溪幾步,廟後山神虎大吼,三人恍然大悟,於是相視仰天長笑,小溪邊六角亭上的兩幅灰塑就是描述了這個故事。“虎溪三笑”成爲歷代文人墨客永恆的題材之一,如宋代人石恪作有《三笑圖》,蘇軾有《三笑圖書後》,黃庭堅《三笑圖贊》,當代最重要的山水畫大師傅抱石亦作有三款不同的“三笑”圖軸。就在“虎溪橋”不遠處,可以看到一棵形狀奇特的龍眼樹。它的主幹只剩下一層樹皮,被稱爲“樹皮龍眼”,是一棵已超過220_年曆史的古龍眼樹。不過它上面的枝葉卻茂盛蒼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且每年都開花結果。各位朋友,大家還記得我前面介紹過的,在獅山之後和碧溪草堂畔的兩棵古龍眼樹呢?加上這一棵“樹皮龍眼”,它們就是清暉園中最有特色最有靈氣的三棵古龍眼樹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準備帶大家去看一下全園最高的建築,請跟我沿走廊過去吧。前面的是一個蘭臺,拾級而上,是一座以風化石(火山爆發後形成石塊)所造的吸水石山,石山的疊法取自古山水畫之“披麻皺”,以適合吸水石的機理特性,石頭長時間吸水後,容易長出青苔,整座石山都變綠,故有“綠雲”的別稱。

轉過“綠雲”背後,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小花園內,每一株植物都以泥磚圍上,仿似一盆盆的盆景。現在請大家擡頭看一下,這就是園內最高的建築物“留芬閣”。據說當年園主狀元黃士俊於明代歷任禮部、戶部尚書。後明覆滅,黃士俊將舊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燒燬,蟄居樓上,不下地面,以示盡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這種建築物很適合廣東地氣潮溼的特點,但在古代只有富戶人家纔有能力興建。留芬閣分三層,首層窗上鑲有至今僅存於世的六塊清代“八仙圖”餘下的藍片玻璃,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

“留芬閣”旁邊幾間較低矮的建築物是“雲集小築”,我們就從這邊繼續遊覽。廊道盡頭的水池中是英石山“九獅圖”,形態逼真生動,石山穿越遊廊,形成了造假山的一種新風格。在“九獅圖”石山的遊廊旁邊牆上,灰塑着一幅《蘇武牧羊》大壁畫,這是清暉園上百年的古物。畫面上蘇武手執節杖牧着羣羊,鬚髮皆白,東望長安,思鄉之情躍然壁上。

到這裏,我還要帶大家再看一下我們清暉園裏的又一個園中園——竹苑,裏面的建築小巧而精美,還保存了許多清代的藝術品及題辭。轉入竹苑小徑,門口塑有“風過有聲皆竹韻,月明無處不花香”的對聯,過洞門回望,門上方塑有“紫苑”二字,兩旁裝飾着灰塑綠色芭蕉葉,葉上刻有“時泛花香溢,日高葉影重”對聯。苑內遍種花竹,恰當地道出苑內清靜幽雅的景色。通道的盡頭左面是“筆生花館”,館的命名是出自李白夢筆生花的典故,寓學業有成,文才出衆之意。龍家重視後代的教育,龍家子弟也參透“真硯齋”求實之意,謹守“惜陰書屋”的勤奮之旨,於是達到“筆生花館”才華高超之境。右面築有狹長的大型壁山,山中有一小洞,只容一人通過,故名“鬥洞”,古人亦曾以“既有獅山,有鬥洞”來解釋“鬥洞”的來由。這一石景設置的非常巧妙,既分隔了空間,又能遮陽避光,實在是不可缺少。

穿過鬥洞,有兩座建築,左邊的是“小蓬瀛”,蓬瀛爲蓬萊、瀛洲的合稱,是傳說中海上的仙島名,寄寓園主人清高脫俗的心跡,該牌匾出處乾隆年間的肇慶人、著名詩人、書法家宋湘手筆。“小蓬瀛”廳堂裝飾着一幅大型彩繪木雕作品《百壽桃》,上刻仙桃一株,枝繁葉茂,碩大的“仙桃”透出熟透的紅暈,襯出滿堂喜氣,是一幅民間色彩很濃的佳作。畫面中的桃子有一百個,但其中有一個做得非常隱蔽,粗略數來便只有九十九個。因爲“百”是個滿數,民間講究“壽”不能滿,所謂“人生不滿百”,壽滿便是壽盡,閻王聽了要來索命。又因“藏”與“長”諧音,桃子又是壽命的象徵,“藏壽”也就暗示了“長壽”,再加上九十九又切合了長長久久之意,因此,“蟠桃樹上有九十九隻仙桃”的說法自然深得人心,並長久流傳下來。右邊是“歸寄廬”,廬匾爲李文田所題,意爲“辭官歸裏,寄跡庭院”,紀念龍廷槐當年建園的來由。小蓬瀛旁邊有一木樓,是兩層的仿古磚木結構樓房,裝修精緻華麗,古色古香,鑲嵌着圖案華美的木格彩色玻璃的窗戶。這裏曾用作主人的臥房。

從木樓向前走上幾步臺階,大家是否感到這裏的景色似曾相識呢?這裏就是我們剛進大門時見到“八角壁裂池”。也就是說,到這裏,我們已經在清暉園內遊了一遍了。各位遊客,我給大家作講解也就到這裏結束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或意見現在就可以向我提出。我希望清暉園能夠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各位以後再來清暉園遊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