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郭沫若《女神》賞析【多篇】

郭沫若《女神》賞析【多篇】

郭沫若《女神》讀後感 篇一

郭沫若《女神》讀後感

1一天就把郭沫若先生的《女神》給看完了,看到精彩處的時候不自覺的朗誦起來,強強也受到我的感染,和我一起朗誦。今天下午的時光真是幸福啊,呵呵。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沫若是他留日時根據故鄉四川省樂山縣的兩條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詩人的思鄉情懷由此觀之。

他的詩充滿活力,詩中運用了大海、波濤、地球、太陽、萬里長城、金字塔等豪邁壯闊的青春的意象構成了闊大雄渾的意境。聞一多曾評論《女神》說:“若講新詩,郭沫若君的詩才配稱新呢,不獨藝術上他的作品的舊詩詞相去最遠,最要緊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的精神——二十世紀時代底精神。有人講文藝作品是時代的產兒。《女神》不愧爲時代的一個肖子。”

他感到大自然“到處都是生命的光波,/到處都是新鮮的情調,/到處都是詩,/到處都是笑”(《光海》);他在“崇拜”太陽、山嶽、海洋、江河的同時,又“崇拜偶像破壞者,崇拜我”。他禮讚太陽,要太陽把他的生命“照成道鮮紅的血流”;他同時也反映了自己的自我意識“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線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總量!”(《天狗》)。

《鳳凰涅盤》中,鳳凰“集香木自焚”體現了徹底破壞舊世界的精神,“復從死灰中更生”則是創造意志的寫照。《女神之再生》中,他借女神們高唱:“我們要去創造個新鮮的太陽。/不能再在這壁龕之中做甚神像!"表現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創造意志。《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Rhythm喲!”表現出與中國傳統溫柔敦厚的人格理想截然不同的現代性格。

總之,《女神》中的優秀詩篇,都活躍着一個個性鮮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是一個充滿青春朝氣、熱情洋溢,對自我的力量充滿自信、對光明的未來充滿嚮往的五四青年,他厭惡一切陳腐的事物,厭惡平庸無爲的生活。憎恨現實生活的黑暗和殘酷,讚美一切新鮮的生命,崇拜一切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偉大事物。

詩人的詩思在整個宇宙和整個世界自由馳騁,從而又顯示出想象力極爲豐富,跳躍迅捷,奇麗壯觀的特點。詩歌的語言上,可以明顯看出古典詩詞在節奏上的影響,排比、疊句、反覆等修辭的運用,詞語的兩兩對應,平仄音韻的協調,使詩句既能揮灑自如,又朗朗上口,甚至個別字的粗糙也沒能減損詩歌激盪的節律和搖滾樂般的震撼力。

郭沫若《女神》讀後感

2讀了郭沫若的《女神》,準確的說是根本沒看懂,從網上找了很多資料,這纔有些瞭解。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義詩集,主要特色有:浪漫主義精神。浪漫主義重主觀,強調自我表現。《女神》是“自我表現”的詩作,詩中的鳳凰等,都是詩人的“自我表現”。詩中的“自我”主觀精神,是強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義精神。噴發式宣泄的表達方式。浪漫主義以直抒胸臆爲主要表達方式,詩中的直抒胸臆表現爲噴發式的宣泄,《鳳凰涅盤》等詩最典型地體現這一表達特點。

奇特的想象和誇張。如從民間天狗吞月,想象爲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樣地狂叫”等。這種極度誇張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現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和對舊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形象描繪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義的格調。語言方面,帶有強烈的主觀性的色彩。一些描寫自然的語句中,染上詩人當時的主觀感覺。

《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徵的手法,藉助某一形象來寄託、抒發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這是郭沫若詩歌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徵。在《女神》中,無論是古代神話、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還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選擇都十分巧妙、恰當、新穎,與要表達的感情內容相一致,山嶽海洋,日月星辰,風雲雷電,也都唱的是“郭沫若之歌”。《天狗》用民間傳說中天上破壞者的形象來表現對世界的反叛和破壞情緒,《爐中煤》用受壓於地下的、烏黑低賤的“黑奴”——煤的形象來表現勞苦者的愛國之情,十分新穎而恰當。

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爲“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爲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女神》讀後感

3這是郭沫若《女神》讀後感作文,《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大膽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個追求個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戰鬥者。

《女神》的反抗精神和《女神》的時代精神,首先表現爲強烈地要求衝破封建藩籬,徹底地破壞和掃蕩舊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大膽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個追求個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戰鬥者。《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狀態的語言,正是猛烈破壞舊事物的情緒的極好表現。這種情緒是與“五四”時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

因此,詩中的“我”是時代精神的代表者。《天狗》是《女神》創作中詩人情感與藝術碰撞、融合、激濺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見,《女神》創作想象之豐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熱烈堪稱詩界一絕。它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浪漫主義藝術色彩將是照徹詩歌藝術長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詩句就像喧囂着的熱浪,轟鳴着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的最強音。

《女神》的愛國主義精神《爐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願爲祖國貢獻出全部的光和熱;《棠棣之花》、《鳳凰涅盤》、《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獻身的形式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五四運動本身就是一場反帝愛國的政治運動,這場運動所激發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愛國激情,通過詩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

《女神》的進取精神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紀到來的氣息所產生的不可抑止的歡欣情緒,也是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表現。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對光明、對力量的歌頌,色彩明亮,聲調高亢,氣勢磅礴。《太陽禮讚》表達了詩人對新生太陽的激情;《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偉力;《晨安》的興奮之情更明顯,一氣喊出二十七個“晨安”,把自我與世界貫通,表現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氣魄;《筆立山頭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現出求新棄舊的進取心。

《女神》作爲劃時代意義的巨片在今時今日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在現在社會中,人人過着平淡的日子,缺少了上個年代的現實刺激,我們的精神容易變得麻木和空洞。也許時代已經給不出那種奮起的機會,但是我們有着先背給我們的精神財產。《女神》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財寶。

如今再次拜讀郭沫若先生的《女神》時,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激情和奮鬥,如作者以天狗自喻,大手筆的宣泄吹自己的感情,這在現實作品中已很少見了。我們也許沒有作者的經歷,但是我們可以繼承他的思想,繼承這份激情和熱情。那種爲祖國可以捨棄一切的情感應該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並且我們有這個義務和責任將這份情感生生不息的傳下去!

郭沫若寫女神 篇二

郭沫若寫《女神》

沈鴻鑫

提起郭沫若,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女神》,這是作者第一部詩集,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新詩集。《女神》爲中國的新詩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女神》共收詩歌56首,於1921年8月出版。而作品最早寫於1916年——1917年,其中大部分則寫於1919年到1920年間。郭沫若於1914年到日本留學,初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翌年升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考入福岡九洲帝國大學醫科。在日本的幾年中,郭沫若接觸了泰戈爾、海涅、惠特曼、雪萊、歌德的作品和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的著作,受到了他們的詩歌創作和泛神論思想的影響。當時正值“五四”運動爆發之前,國內反帝反封建運動正在勃起,衝破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自由和解放的思想也深深感染着旅居日本的郭沫若。

然而,最初激發起郭沫若寫詩慾望的卻是他在日本發生的一段戀愛。郭沫若在1913年曾遵父母之命在四川老家結了婚,不久便出了國。1916年8月,郭沫若的朋友陳龍驥因患肺病,在醫院醫治,不愈而亡。陳治病期間,郭曾前去探視照料。陳死後,郭沫若到聖路加醫院去取一張X光片子,接待他的是一位名叫安娜的護士,她眉宇之間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潔光,使郭沫若肅然起敬。安娜說,待她把X光片找出來後就給他寄去。一月之後,郭沫若收到了安娜寄來的X光片,還寫了一封英文的長信,安慰郭沫若,說了不少宗教中關於忍受的教訓,使郭沫若深受感動。從那時起郭與安娜便時常通信。隨着彼此瞭解的加深,逐漸熱戀起來。《女神》中所收的《新月與白雲》、《死的誘惑》、《別離》、《維奴司》等都是先後爲安娜而寫的。詩人在《新月與白雲》中寫道:

月兒呀!你好像把鍍金的鐮刀/你把這海上的松樹砍倒了/哦,我也被你砍倒了!白雲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我怎得把你吞下喉去/解解我火一樣的焦心?

年輕的詩人借月光、白雲等自然景物,抒發其愛情的煩惱和焦灼,這種清新的格調和表達感情的方式與泰戈爾的一些詩作很是相像,而郭沫若寫的《死的誘惑》則看得出是受着海涅的影響。這一時期,郭沫若寫的詩除了抄示給幾位親密的朋友之外,並沒有發表過。他第一次公開發表詩作是在1919年。那年夏天,爲響應國內的“五四”運動,日本的一些留學生組織了一個文學團體,郭沫若也參加了。他們訂了一份國內的《時事新報》,一天,郭沫若在該報的《學燈》副刊上讀到一首康白情寫的白話詩《送慕韓往巴黎》,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我們喊了出來,我們做得出去„„”郭沫若以前只聽說胡適等人在寫白話詩,但由於身居日本鄉下,不曾讀過這些詩作。現在親眼看到了白話詩,覺得新奇。他想起自己寫的一些詩作,抄了《鷺鷺》和《抱和兒在博多灣海浴》兩首寄給了《學燈》。寄出不久,這兩首詩便發表了出來。那天郭沫若看到自己的作品印成了鉛字,十分高興,這是郭沫若第一次發表的作品。編《學燈》的是年輕的宗白華,他很欣賞郭沫若的詩,在他的鼓勵下,郭沫若寫詩的興致更加高漲了。從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詩情就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這一階段他的詩無論思想和藝術都有了新的飛躍。

1919年12月,學校放假了。一天上午,郭沫若到福岡圖書館去看書,這幾天他老思念着祖國、思念着工人、思念着農民„„他多麼想用詩來抒發這一切啊!他看着書,但書上的字像在跳舞,突然他有一股感情的熱流在胸中奔涌。他走出圖書館,在後面僻靜的石子路上,脫掉木屐,赤着腳踱來踱去,“地球,地球„„”他嘴裏喃喃地低語着,索性在路上躺下,“地球,我的母親”„„他撫摸着土地,彷彿感觸她的皮膚,感受她的擁抱。詩情激盪着他的心,他連忙跑回寓所,拿起筆用顫抖的手寫在紙上:地球,我的母親/天已黎明瞭/我把你懷中的兒來搖醒/我現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寫着寫着,詩情像火山一樣爆發,像瀑布一樣奔瀉,一句句感人的詩句躍然紙上:“„„田裏的農人,他們是全人類的保姆„„炭坑裏的工人,他們是全人類的普羅美修士„„”最後一節詩在紙上出現了:地球,我的母親/從今後,我要報答你的深恩/我知道你愛我還要勞我/我要學着你勞動,永久不停!

寫作長詩《鳳凰涅》時,也有類似的情形。1920年1月,一天上午在課堂聽課時,突然有詩意襲來,他便在筆記本上一鱗半爪地寫出詩的前半部,晚上臨睡前,詩的後半部的意趣又襲來了,他伏在枕頭上用鉛筆疾書,寫着,寫着,全身發冷,牙齒都打戰了,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詩句:

除夕將近的空中/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唱着哀哀歌聲飛去/銜着枝枝香木飛來/飛來在丹穴山上/我們聽到了鳳凰的詛咒: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你膿血污穢着的屠場呀/你悲哀充塞着囚牢呀/你陰鬼叫號着的墳墓呀/你羣魔跳梁着的地獄呀

我們更生了/我們更生了/一切的一切,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鳳便是火/翱翔!翱翔/歡唱!歡唱!

《鳳凰涅》是詩集《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的故事,揭露和詛咒了像屠場、地獄般的黑暗現實生活,歌頌鳳凰自焚的壯美的悲劇。象徵着舊中國和詩人舊我將在熊熊烈火中毀滅,而新中國和詩人新我將在熊熊烈火中新生。充滿了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郭沫若認爲“詩不是‘做’出來的,只是‘寫’出來的。”真正的詩應該是“生之顫動,靈的喊叫”(《致宗白華》)。郭沫若這些詩就是生之顫動,靈的喊叫,不僅在當時有力地激勵着,鼓動着衆多的讀者和民衆,就是在80餘年之後的今天也仍然閃耀着不滅的光輝!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 篇三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1

讀郭沫若之詩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後的一舉一動,《女神》時的浪漫大膽、熱烈與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墮落之快,如乘神七。

《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爲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式詩歌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爲“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爲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可惜後來的女神不再重生,鳳凰不再涅槃。然後我穿好我的涼鞋,衝出家門,一下就沒了蹤影,真希望時間能快一點。到了下面,我一看只有兩個人,心想:太好了,終於沒人打擾咱仨了。晚期郭沫若的詩篇已成爲政治的圖解,不但毫無詩意,而且多吹捧與諛辭,這種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令人震驚亦令人深思。“特立獨行”、“淡泊明志”等知識分子的傳統風流在1949年之後已成文化之恐龍。一切讓人懷念的人格風骨都隨着改朝換代的新社會逝去了。不過細讀文本,發現1949年之後的郭沫若在早期的《女神》詩篇裏仍有其發展脈絡,倒不是憑空變形。不過,一切被放大到極致,看他晚年詩歌,真真是不忍入目。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2

女神是喚醒我們愛國的希望,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需要激起這個愛國的決心,激起全民的真正的赤子真心。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詩集,更是中國新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它凝聚着獨特的主題和風格,彰顯了五四時期的“愛國激情”,而郭沫若更是新民主主義文化運動的主將。

在詩集中,作者將想象與現實結合,通過神話故事,或是現實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來表現破舊立新,用於革命的大膽叛逆精神。詩人作爲舊時代的叛逆子,他站在新時代的頂峯,將無比強烈的情懷和恢弘的氣概注入了這本詩集,注入了這個時代。他將無限的豪情播撒,將處於迷茫的青年拉入了正途。在“爐中煤”中,作者將自己自喻爲爐中焦黑的煤塊,而更表現自己胸中的一腔熱火。他將祖國喻爲年輕的女郎,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而表達在新的時代中,我們將埋葬過去,開拓未來。而在“鳳凰涅槃”中,作者將神話再現,用鳳凰的再生來預示舊中國將在烈火中重生,將會抵禦社會的黑暗,將會把所有邪惡和腐敗的勢力殲滅。而更表現了詩人對光明,新鮮,美麗,芬芳,生動,自由,悠久,淨朗的名族新生的嚮往,而渲染出大和諧,大歡樂的喜慶景觀。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郭沫若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將自己的滿腔愛國情懷化爲遒勁有力的文字,來喚醒沉睡的名族。他的文字集中地體現了“五四”時期激昂奮進,毀舊促新的時代氣息,而他更是被譽爲“給新詩安上翅膀的第一人”。

他運用了諸多的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將絕對自由安插在文字中,凸顯了新時代所需要的真正的氣息,引領了一代傳奇。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3

讀了郭沫若的《女神》,準確的說是根本沒看懂,從網上找了很多資料,這纔有些瞭解。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義詩集,主要特色是浪漫主義精神。浪漫主義重主觀,強調自我表現。《女神》是“自我表現”的詩作,詩中的鳳凰等,都是詩人的“自我表現”。詩中的“自我”主觀精神,是強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義精神。噴發式宣泄的表達方式。

浪漫主義以直抒胸臆爲主要表達方式,詩中的直抒胸臆表現爲噴發式的宣泄,《鳳凰涅盤》等詩最典型地體現這一表達特點。奇特的想象和誇張,如從民間天狗吞月,想象爲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樣地狂叫”等。這種極度誇張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現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和對舊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形象描繪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義的格調。語言方面,帶有強烈的主觀性的色彩。一些描寫自然的語句中,染上詩人當時的主觀感覺。

《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徵的手法,藉助某一形象來寄託、抒發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這是郭沫若詩歌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徵。在《女神》中,無論是古代神話、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還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選擇都十分巧妙、恰當、新穎,與要表達的感情內容相一致,山嶽海洋,日月星辰,風雲雷電,也都唱的是“郭沫若之歌”。

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爲“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爲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4

今天我讀完了郭沫若的《女神》,也想起了早些時候,我到郭沫若故居的情景,樂山沙灣古鎮沉浸在一片寥峭寒雨之中,我對郭沫若彷彿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對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遙想當年領軍創造社的輝煌,《女神》《星空》的。燦爛,《屈原》與《棠棣之花》的朗聲高調如今全部成爲了《天上的街市》裏《沙上腳印》,最終淹沒在《黃海中的哀歌》,一切的一切都爲商業社會的《天狗》所吞噬,在《輟了課的第一點鐘裏》的那一刻,怕死的,飽受屈辱的詩人《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死》,《死的誘惑》啊,《火葬場》!在這《洪水時代》,《太陽沒了》,只剩下《月下的司芬克司》,在《黑的文字窟中》到處都是《如火如荼的恐怖》,《金錢的魔力》控制了整個世界,《朋友們愴聚在囚牢裏》,《血的幻影》《歌笑在富兒們的`園裏》

當下,我爲一個篤信文學的迷茫人,獨自徘徊在沫若故居後花園裏,在灰濛濛天空之下,望不見遠處的美人山,僅有冬樹的寂寞,屋檐水的滴落,沫若兒時讀書的綏山山館毫無聲息地舊,好衰時喲。

魯、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位在舊版《現代中國文學》上聲名赫赫的中國現代文人,此時此地,在自己的故鄉連同自己的故居,都成了歷史的一顆琥珀,一顆栩栩如生而被塵封遺忘的文物。

當我跨出沫若故居門檻後,驀然回顧,驚訝這故居竟然爲這樂山沙灣古鎮最後的瓦房民居了,那個舊時代最後的殘夢了。

遠山無影,寒氣籠罩着沫若故居老屋,真個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叫人也無從尋尋覓覓了。

多讀讀這些文人的作品,多走走這些文人走過的地方,感受一個文學的世界。感謝郭沫若讓我對文學燃氣熱血。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5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這部詩確立了郭沫若作爲中華新文學浪漫主義詩人的崇高地位。它的橫空出世地震撼了當時的文壇和許多青年人的心靈,成爲五四運動時代精神的集中代表和象徵。

當我讀完郭沫若的這一部詩集之後,被其中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深深震撼了,當我又聯想到如今社會中一些人的行爲,又感觸到了很多。

《女神》對當時的舊時代大加詛咒,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祖國熱情地歌頌,對正在崛起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給予厚望。郭沫若曾說過:“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蔥俊的有進取氣象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爐中煤》便是我對於她的戀歌。”在《爐中煤》中以煤自喻,表示甘願爲祖國獻出全部的光和熱,而古老的中華民族則變成了一個“年輕的女郎”,作者以真摯、熾熱的愛情主義精神,把祖國比喻成了心中的戀人,甘願爲她燃燒。

是呀!當祖國面臨危難,我們就應該不顧一切地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承擔起我們應有的責任。同時,我還要提醒大家,愛國還要有理智。

前不久,中國和日本因爲xxx事件弄得劍拔弩張的時候,一些人的愛國行爲做的卻很不理智。

在南京,一輛本田車停在路口,一個男子將其砸得面目全非,然後丟下一百萬轉身離去;還有一些人號召人們應抵制日貨,把所有日本的東西銷燬,並襲擊一些在中國居住的日本人和日本人在中國開的商店……

看到這些行爲我們不應該反思嗎?在《女神》中,作者以浪漫主義風格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那是詩歌,那是藝術;他用他熱情的詩歌表達對祖國的無限愛戀。在現實生活中,作者自己,並不是瘋狂地燃燒自己,去打去殺日本人或者其他東洋人西洋人,作者的戰鬥是非常理智的,一介書生,用的是手中的筆,而不是棍棒或炸彈,燃燒的是熱情,但不是毀滅。我們現在的一些人,想用手中的木棒來證明自己是愛國的。這樣真的好嗎?

愛國,並沒有錯,但你用錯誤的方式來證明你真的愛國,這就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從《女神》中學到點什麼,要做到正確的愛國!理性的愛國!

郭沫若《女神》讀書心得體會6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這是著名詩人郭沫若的詩集《女神》中的代表作《鳳凰涅槃》的開篇語,亦是整首詩內容的概括。爲作者譜寫一曲時代的頌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

香木自古以來就是高潔、正直之士的象徵。無論是屈原的“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還是郭沫若的“唱着哀哀的歌聲飛去,銜着枝枝的香木飛來,飛來在丹穴山上。”香木,總是代表雅潔。在“五四”時期的中國,各種民主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詩人的心目中,舊中國就是這樣“一切都要去了”的鳳凰。——同樣都是含棄舊我,追求新生。鳳凰是集香木來燒盡自己那陳舊的軀體;而我們的中國,有無數愛國的進步人士前赴後繼,有無數高尚的革命同胞攜手相助,我們那個曾經落後、保守的中華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涅槃的鳳凰,不僅象徵着中國的再生,也象徵着像郭沫若先生這樣的革命界、思想界人士的再生。自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的實行,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就開始被政治的枷鎖鎖住了思想與創新的翅膀。“五四”運動的風潮,讓更多的學生與愛國青年接觸到了獨立自主、開放進步的思想和精神,在思想上有較大的轉變。或許在以前,他們是“我們這飄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兒安宿?”但就像毅然投入火海的鳳凰一般,他們選擇了接受進步的民主思想,迎來了他們的新生!正如重生後的鳳凰,我們生動,我們自由,我們雄渾,我們悠久,我們翱翔,我們歡唱!爲了新生的祖國而盡情地歡唱!

面對禽中靈長的鳳凰的涅槃,“羣鳥”表現出的,是共同的幸災樂禍與自鳴得意的卑劣心理。面對在新思潮的衝擊下即將獲得新生的中國,那些反動者不就是羣鳥的翻版嗎?巖鷹象徵作惡的軍閥,孔雀象徵卑劣的政客,鴟梟象徵貪婪的市儈,家鴿象徵屈膝的奴才,鸚鵡象徵聒噪的文痞,白鶴象徵旁觀的過客。他們是郭沫若先生的對比,更加能彰顯出進步人士的高尚與無私。鳳凰的涅槃之火,就如同那給一切帶來新生的時代精神。在黑暗腐敗的舊中國,《鳳凰涅槃》無限光明的前景,給人以前進的希望,是一曲新生的頌歌。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黑暗的過去與無知的小人阻擋不了新生的未來,鳳凰涅槃之火必將燃盡一切罪惡,帶給我們嶄新的天地!

郭沫若《女神》賞析 篇四

整理:沈玉成 【作家及作品】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史上傑出的詩人。歷史劇作家。他是一個主觀性、抒情性很強的浪漫主義詩人。“五四”時期創作的《女神》是其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之作。開創了“一代詩風”。

《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爲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爲“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爲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本,後又重印多次。《女神》共分三輯。除《序詩》外,第一輯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輯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爲三部分。自《鳳凰涅盤》至《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共十篇爲《鳳凰涅盤之什》,自《三個泛神論者》至《我是個偶像崇拜者》共十篇爲《泛神論者之什》,自《太陽禮讚》至《死》共十篇爲《太陽禮讚之什》。第三輯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爲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爲《愛神之什》,自《春蠶》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爲三篇共十篇爲《春蠶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紀遊》其中《西湖紀遊》爲六篇共十篇爲《歸國吟》。【文本速讀】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響的新詩集。《女神》的主要篇目:《鳳凰涅磐》《爐中煤》《天狗》《女神之再生》《地球,我的母親!》《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晨安》《匪徒頌》《湘累》。

《女神》充分吧地體現了“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鳳凰涅槃》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的故事,體現了詩人否定舊我、詛咒舊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把社會的改造和個人精神的自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詩人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自新的決心。在《女神之再生》裏,女神再也不能忍受黑暗混亂的世界,再也不安於在壁龕中靜享人間的犧牲,她們毅然來到世間煉石補天,創造能給世界帶來溫熱的新太陽。

《女神》熱情歌頌了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的理想。如《天狗》一詩,塑造了一個“開闢洪荒的大我”的抒情形象,這是一個充滿着個性解放精神、舊世界的叛逆者形象,它那種氣勢磅礴的不可遏止的激情,表達了在破壞中求創造的決心,體現了人民大衆的意志和力量。《匪徒頌》一詩,是對“五四”運動前驅者的頌歌,不僅歌頌了政治革命、社會革命,歌頌了宗教革命、文藝革命、教育革命、自然科學的學說革命,還歌頌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湘累》和《棠棣之花》兩篇詩作,歌頌了我國古代爲人民利益而犧牲的英雄。《湘累》中的屈原是人民意識的傑出代表,《棠棣之花》中聶嫈、聶政姐弟二人則是“願將一己命,救彼蒼生起”的爲人民自由、解放而犧牲的愛國志士。

《女神》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如在《棠棣之花》裏,歌頌了爲祖國、爲自由而英勇獻身的可貴品質。特別是《爐中煤》一詩,唱出了“眷念祖國的情緒”,感人至深。詩人以煤自喻,透過通紅的爐中煤形象,顯示他的那顆愛國赤心,喻出了愛國感情的熱烈程度;通過煤()的燃燒,把光和熱帶給人間的情景,喻出了詩人爲祖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決心;敘述煤形成的千百年歷史,又喻出了詩人對祖國感情的深長。該詩巧妙的比喻,把愛國主義激情表達得既誠摯、熱烈,又委婉、細膩,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