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通用多篇】

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通用多篇】

國小數學教育論文 篇一

一、學生的學習

我國目前提倡的素質教育以及減負行動的實施已經有些許成效,但是,對於國小生來說還是存在作業多、作業難的問題。國小數學應該是國小時代最難的一門學科,國小生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的困擾。想要輕鬆學好數學,國小生必須要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學生才能以一種輕鬆的姿態去學習,才能學好數學。

(一)課前做好當天課程的預習工作

預習對於一門課程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生,提前做好預習,才能及時瞭解當天教師要講的內容,在課堂上才能跟緊教師的腳步,才能更高效率地接受新的知識。預習時,學生可以根據書本上的小問題來檢測自己的預習成果。預習做好了,上課知道教師要講什麼了,學生上課時自然會很輕鬆,學起來也會很有樂趣。

(二)上課認真聽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地,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生肯定是學不到什麼知識。上課學到的知識有可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國小生還處於打基礎的時候,課堂時間一定不能走神,不然以後的學習會更加困難。

(三)課後認真複習

想要學好數學,課前預習和上課認真聽講很重要,但是僅僅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在課後,學生一定要認真複習當天學習的知識,溫故而知新,並且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舉一反三。古人有云:“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所以說,舉一反三很重要。因爲數學的題型多變,但是其核心思想還是有共同之處。

(四)認真對待每次作業和考試

教師佈置作業是爲了檢測學生每天所學知識掌握了多少。考試是檢測學生一時期的所學成果,也是爲了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效。所以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和考試,要保證獨立自主完成,在完成每次的作業後要積極詢問教師或者同學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積極和同學交流討論。每次考試後,學生都應該總結自己所犯的錯誤,不能大意,要認真分析,對錯題進行反覆研究。另外,考試考的好或者不好都不要太激動或者太傷心,勝不驕、敗不餒。

二、家長的教育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好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壞的家庭環境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家長在這一方面一定要做好,不能影響孩子的未來。孩子要想學好數學,該有怎樣的一個家庭環境呢?首先,家長要對孩子有一顆負責任的心,對孩子有一定的管理,要爲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安排。如送孩子去培訓班學習,當然,這些一定要在孩子有興趣不反感的前提下才能做,不能強迫孩子去參加自己不想參加的各種班,不然會適得其反的。家長在這一點上面一定要注意。

(二)做好孩子的監督工作

國小生的自控能力並沒有那麼好,家長如果不加以管理、對孩子太過放鬆、肯定是不好。家長有空的時候要看着孩子做作業,這樣不僅可以和孩子培養感情,也能監督孩子。在平常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休息,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要讓孩子拓寬眼界,可以以這個爲獎勵,來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三)做好孩子的支持工作

當孩子考試失利了,家長不能過多責怪孩子,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孩子本來就很傷心,家長再去懲罰孩子,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好處,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產生逆反心理。另外,家長要多鼓勵孩子。

三、教師的教育引導

(一)認真備課,對自己工作負責

教師備課很重要,可能有些資格深的教師覺得自己水平可以不需備課,但是備課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更好地講課,這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任的體現。什麼樣的教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所以教師一定要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

(二)活躍自己的課堂,讓課堂充滿樂趣

課堂很重要,而課堂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裏,課堂是沉悶還是活躍主要看教師。教師講課枯燥,學生肯定不能認真學習,而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枯燥的學科,這就要看教師怎樣來活躍課堂了。首先,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應該只會講書中的內容,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講一點課外的知識,這樣既能夠提升課堂的活躍度,還能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其次,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這樣才能在適當的時候及時調整課堂的狀態。好的課堂對學習有幫助,一個充滿樂趣的課堂肯定比一個枯燥的課堂更讓人喜歡,誰不想在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下學習呢?

(三)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每一個教師都喜歡好學生,但是每一個教師都不能放棄差生。學習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人學得好,一些人學得差點。特別是數學這樣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這時候,如果教師只注重優等生的學習而不關心落後生的成績的話,這樣就會導致好的學生更好,差的學生更差。所以呢,教師要注意全體學生平衡發展,讓優等生更好、中等生更上一層樓、落後生更快趕上來。教師不能放棄學生。而且,教師在平時不能過多懲罰學生,要尊重學生,多多鼓勵學生,這樣學生的成績才能上升。

國小數學教育論文 篇二

面對轟轟烈烈的課改,作爲國小數學老師該如何更好的迎接課改的挑戰,我覺得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質、能力、責任心等要求甚高。教師是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爲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教師應主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質”。作爲一名教師,要提高素質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因爲學生學習的範圍不斷擴大至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識,而應着力於培養能力。所以教師要隨着學生的改變重新審視自己,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而且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在新形式下,“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責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爲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考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教師在學生未來成長的過程中,將只起參謀和顧問的作用,因此必須與學生一道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共同譜寫美好未來的篇章。

二、深入研究並不斷激活教材資源

葉瀾教授曾提出: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課本,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狀態”,在多向互動和動態生成的教學中凸顯知識的靈活性。而現行教材較好地體現了課標的精神實質,注重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從而形成教師、學生、教材三者有效的對話。我在上《分數的認識》一課時對課的導入作了如下設計: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桃子,但要求學生不許說話,只能用掌聲來表示分得的桃子數量。“有4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啪”,學生用兩下整齊的掌聲回答了問題。“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然後又不緊不慢地說:“只有一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突然有幾個同學用右手尖點了一下右手心,“半個”,還有的同學兩手心相對並不合上,表示“半個”。

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有的同學不由自主地說:“半個。”我繼續說:“對,半個。半個該怎麼寫呢?小朋友們,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個桃子的一半嗎?”教室裏立刻熱鬧起來,有的同學接過老師手中的粉筆,跑到黑板前畫圖、寫漢字。我認真地看着同學們的板書,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這樣的設計使教材資源得以充分激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達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憤狀態,有利於學生產生數學問題和主動建構知識的意識。

三、評價制度要多元,尊重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採用多種評價方法,通過多渠道、多方面觀察和評價。從靜態的、單一的、終結性的評價轉爲動態的、多維的、發展性的、激勵性的評價;從注重智力的評價轉爲注重多元能力的評價,使評價活動成爲學生探索、體驗的過程和教學相長的過程,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應。就是說,“數學教學的評價應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有利於數學教與學活動的調控,有利於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要能夠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的價值,產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態度、動機和興趣。

發掘閃光點,正面激勵探索精神,肯定創造性活動。通過對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和激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一刀切,唯分數論,要寬容對待學生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敗,注意發現和肯定學生在失敗的學習創造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創造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儘量呵護學生的靈感。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承認學生具有巨大的潛能,堅信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能成功。允許學生犯錯誤並改正錯誤,學生的錯誤和優點一樣都是珍貴的教學資源,都應得到正確地開發和利用。

四、注重培養學生思維多樣性

數學思維是數學的精髓,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靈魂和根本策略。因此,教學中應重視對數學思維的提高。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啓蒙時期,在這一階段提高學生思維尤爲重要。比如提倡算法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認爲:“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如今算法多樣化已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重視,但在具體教學中應注意如下問題:

①不能把“算法多樣化”混同於“一題多解”。算法多樣化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差異的理念之上,爲不同的學生提供發展適合自己學習策略的途徑,着眼點在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而不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多種算法。而“一題多解”關注的是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每個學生能夠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②正確處理好算“多樣化”和“優化”的關係。算法的優化可以是算法多樣化的一個後繼步驟,算法只有在優化後多樣化纔有意義。

總之面對新課改,教師必須加強學習,積極踐行新課程理念,在新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改變教學方式,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地方、成長的搖籃,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使數學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國小數學教育論文 篇三

所謂教育現代化或現代教育是指以現代生產和現代化生活方式爲基礎,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文化爲背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人爲目的的教育。現代教育植根於現代社會的現實,又面向未來急劇的變化和發展。

現代教育的特徵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層面性,而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提出的素質教育,就是現代教育的直接體現。

一、重新認識數學和數學教育

數學是科學和技術的基矗國家的繁榮富強,關鍵在於高新科技的發展和高效率的經濟管理,這一結論已爲各發達國家的歷史所證實。隨着時代的進步,本世紀數學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數學各學科、數學與其它科學之間的相互滲透,大批應用數學科學的產生,計算機的應用已形成了數學技術。現在的數學已不再是20年前的“數學”了,現代數學深深地融合着來自算術、代數、幾何等傳統領域的成果和來自統計學、運籌學、計算機科學等應用領域的新方法。在信息時代,數學已是一個應用極爲廣泛的有力工具;作爲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又是發展人的思維和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作爲一種文化,數學還是培養與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在充分發揮數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的同時,更要進一步明確數學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加速數學教育的改革。

二、我國國小數學教育現狀

國小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是爲兒童提供關於世界輪廊圖景的第一個循環圈,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展的奠基工程。xxxx年以來,隨着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數學教學大綱》的頒佈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試用,國小數學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在:教育指導思想逐步明確,開始注重素質教育;某些教學內容刪繁就簡(如計算和應用題降低了一些要求);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整個教學過程開始出現了3個轉變:一是由以教爲主轉向以學爲主,二是由只重視學習結果轉向既重視學習結果又重視學習過程,三是由只研究教法轉向研究學法。據xxxx年6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合作完成的《全民教育目標監控項目報告》,xxxx年6月對我國8個省的四年級與六年級各24000餘名學生進行數學水平測試,其中計算能力成績最高,正確率達92%以上。

但是,從教育現代化的高度審視,國小數學教育也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一)升學競爭導致學生厭學

在升學競爭的指揮棒下,國小生精神壓力大,學習負擔過重,數學亦成爲將學生分類排隊的“篩子”,淘汰學生的工具,致使有的學生厭學,甚至棄學。

(二)教學內容偏窄、偏繁,有的陳舊過時

國小數學大部分內容是數與計算(至今還保留三位數乘以三位數和相應的除法)、繁雜的四則混合運算,這在現代數學和人類文明生活中只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可仍被視爲國小數學的重要內容。再則,佔相當比重的應用題,不少是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題材虛構並按題類選材的,這些人爲編造的“應用”題,正是使後進生望而生畏的最難學的內容。而對現實生活中有廣泛應用的統計、數據處理、估算等知識卻很不重視。

(三)教師素質偏低

我國國小教師的學歷達標似乎已經基本解決,但相當多教師的教學水平距他們要培養全體國小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達到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還相差甚遠。相當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陳舊,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啓發,只要求學生聽懂記牢,正確再現,不注意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至於創造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三、關於我國國小數學改革與現代化的若干思考

(一)轉變觀念

國小數學教育的改革,絕不能僅從數學內部着眼,必須從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提高民族素質的戰略高度出發,從國小教育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的出發,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國小數學教育才能沿着現代教育的軌道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精簡傳統的數學內容

教育現代化是教育由傳統走向現代的不斷改革的過程。傳統和現代既有對立的一面,也有相互整合的一面。就教育而言,這需要正確處理好傳統知識與現代信息之間的關係。國小是基礎教育,是爲培養人才打基礎的階段。先進的現代技術和知識並不都能作爲基礎知識納入國小教材,而且許多現代知識的產生也不都是對傳統理論的否定,相反,它往往是對已有原理綜合運用的結果。數學的發展尤其如此。

因此,國小數學改革的宗旨是必須選擇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學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作爲基本內容。具體說來,需從以下4個方面着手:

1、精簡傳統的算術內容。

計算機(器)的廣泛應用,大數目的計算完全可以利用機器來完成,三位數乘以三位數和相應的除法(據瞭解,世界各國只有我國還保留這一內容)應刪去;四則混合運算必須簡化,降低不必要的難度。應用題要從根本上加以變化。應用題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某些簡單問題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它是經過數學處理了的簡單模式,對條件和問題都作了篩選,與現實生活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相距甚遠,與當前國際上數學教改中提倡的“問題解決”更是迥然不同。正如有人指出的,“傳統的‘應用’題不應用”。要大力刪去那些情節虛構、脫離學生實際的問題;要控制文字應用題的比重;要從實際生活中給學生提供多種形式(如對話、文字、圖表等)的條件和問題,培養學生逐步學會選擇信息、重新組織信息、分析其中數量關係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較複雜的文字應用題提倡用方程解答,要避免由於過多訓練算術方法而對方程解題產生負面效應。

2、適當增加估算、統計等有實用價值的內容。

3、在國小高年級引進計算器(機)的使用。

4、切實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總之,要使國小數學內容廣一點,淺一點,讓每一個國小生學習更多有用的數學知識。

(三)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1、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密切聯繫起來。

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他們的眼裏,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

2、動手、動口、動腦,使數學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

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國小生思維特點之間的矛盾,就要充分運用其直觀性(操作性與非操作性的)進行教學。除了運用教具、學具外,還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使教與學生動形象,化難爲易。我們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使數學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

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對學生來說,學習動機是實現自己理想目標而力求學好的內部動因,它總是和需要直接關聯的。國小生入學前已有一些生活經驗,包括一些模糊的數學活動經驗,他們對數學知識有一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供誘因,把學生那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變成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求,並不斷喚起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而主動地獲取知識。

4、千方百計讓學生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

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內部的活動。爲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兒童認知結構的特點,根據教材結構與兒童的認知結構來建立高效的教學結構。按照國小生數學學習的規律,數學教學應突出以下3個方面:

一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結點,以便築起“認知橋樑”;

二要剖析新舊知識的分化點,以便增強新舊知識的可辨別性;

三要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建構過程,不僅知其結果,而且瞭解自己所得結果或結論的過程及先決條件,必要時能用圖表、圖示及語言等方式展現自己的建構過程。

作爲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替代;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四)探索新的綜合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教學工作的集結點,是現代教學的實體。針對班級授課制不能在課堂上充分照顧個別差異的缺陷,可以探求一種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學習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其中,以班級授課爲主,小組合作學習與個別指導爲輔。小組合作學習可視年級不同而佔不同的比重。它的特點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智力、性別、性格的差別進行異質分組,以利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每一小組是由有一定共同目標的個體所組成的集體,在這一集體中各個體目標的達到又與集體的目標達成度息息相關;在組內既注意競爭(滿足國小生的爭強好勝心),更強調同學間的合作。它是一個既利於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又利於集體獲得成功的活動方式。個別指導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個別特殊指導,包括設問、討論和作業等。如果配合計算機輔助教學,則可採用靈活多樣的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個別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五)大力提高教師素質

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在於提高教師素質。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教師的培養與提高已刻不容緩,需要採用多種不同形式和途徑來提高師資水平。教師首先要學習先進的現代教育理論,轉變教育思想,加強師德修養;同時還必須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教師只有具備現代人的素質,纔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四

一、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師方面:

1、對學情瞭解不夠。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造成學生難學、畏學、厭學。

2、重教輕學。主要表現在:教師以“灌輸”爲主,學生以聽爲主。教師側重考慮如何教,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不敢放手或組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3、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態度的培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只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情感態度的培養。

4、缺乏教學後的再思考,對教學中的得失沒有及時總結,爲日後教學制定有效措施。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的依賴性強。等、靠、拿思想嚴重。

2、畏難、厭學情緒突出。怕動腦,隨意性強。

3、學習習慣差。不會預習、不會自學。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新課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爲突破口,結合學校實際,加強研究與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課堂教學改革目標

1、生生達標。使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做到因材施教,生生有所學成,

2、教師的“教”爲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構建“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4、授課體現精講精練。最少用一半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運用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

5、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努力達到以下目標:

(1)20xx年春季學期末,50%左右的課摒棄講授型;20xx年秋季學期末,60%~70%的課摒棄講授型;20xx年春季學期末,70%以上的課達到要求。

(2)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培養出優生,保持優生數量,或優生人數增加,或優生成績有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或人數有所減少。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1、構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開展組間競賽、評比等活動。

2、充分預習原則。對學生的預習做詳細的要求,沒預習不開講,先學後教。

3、當堂達標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避免花俏環節,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生生過關。

4、評價導向原則。讓學生在中肯的評價中得到鼓勵、改進、反省。各教研組制度相關評價量規。

5、德育滲透原則。教學中利用課程內容、過程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薰陶。

6、信息技術輔助原則。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的量與感悟。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春季學期)

①(20xx年2月初):制定出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②(20xx年2月底):開展學習、思考、討論、研究。

③(20xx年3月~6月):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課堂教學力求達到50%左右的課摒棄講授型。

④(20xx年7月):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第二階段(秋季學期)

繼續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教學中60%~70%的課摒棄講授型。第三階段(20xx年春季學期)

繼續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課堂教學中70%以上的課達到要求。

國小數學教育論文 篇五

新課改的實施,對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說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精神以及新的教育要求等等,其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從而爲國家、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基於這一點,國小數學教師也必須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改革,不斷的符合新課改下國小數學教育的要求,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新課改下國小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儘管國小數學不像中學數學、大學數學那樣枯燥、乏味,但是其教學的內容相比國小的其他科目,仍然會顯得不受國小生歡迎,從而導致了國小生對國小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而興趣又是教學的關鍵,如果沒有興趣作爲基礎,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國小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二)教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後

雖然教育的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仍然影響到了教學的順利開展,絕大多數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後,比如說過於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過於看重自身的主題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題作用等等。

(三)沒有準確的把握好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既包括了開展教學活動的教材,又應該增添學生所熟知的內容,而在就目前國小數學的教育現狀來看,教學內容仍然是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比如說教師刻意迴避教育內容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聯繫、教師過於簡單化教材等等,這樣不僅僅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誤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二、做好新課改國小數學教育的措施

(一)激發國小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以及源泉,特別是對於國小生來說,因爲它們還處於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其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以及學習模式還沒有良好的形成,對於知識、經驗的接收往往會受到興趣的影響。正是因爲這樣,在新課改畢竟下的國小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激發國小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保證國小數學教育的順利開展。

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

第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比如說以學生感興趣的例子爲導體,使國小生能夠成功的通過環境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第二,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係,以融洽的師生關係確保國小生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第三,鼓勵國小生大膽的探討、發言,使其能夠自覺的開展合作學習,並以合作學習的氛圍逐漸的養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引導國小生開展自主學習

儘管被動的學習也會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其質量必定比不上主動學習,更何況新課改的目的是要培養國小生的綜合數學能力,所以國小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引導國小生開展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夠轉換學習的角色,也才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

第一,引導國小生對知識能力的自我遷移,從而真正的實現國小生自我的深化發展,強化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激勵國小生質疑以及釋疑,也就是讓國小生所提出的問題與學習小組交流中產生新疑,並敢於提出質疑點,最終通過國小數學教師的點撥、啓發、誘導,幫助國小生能夠歸納、釋疑;

第三,指導國小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學生疑,比如說讓國小生通過自讀課文內容來發現自己能力範圍以內所解決不了的問題,最終根據問題的提出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四,激發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就是在教學開始的'時侯,首先創設一個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個自尊、自信的心理機制。

(三)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

知識、經驗的初步認識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習,而要想推動國小生對教學知識、經驗的內化,就必須積極的加強國小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應用、不斷的實踐,國小生才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知識,從而將知識內化成爲自身的東西,而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也纔是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課堂練習。國小數學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後,必須及時的開展課堂練習,而通過課堂練習,不僅僅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態,更能夠幫助學生應用知識,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

第二,加強課外聯繫。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後,應該適當的、科學的爲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鞏固新的數學知識,也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應用、實踐;

第三,融合知識與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的將新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這樣不僅僅能夠拉近國小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更能夠幫助學生整合知識結構,明白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消化知識、理解知識,最終轉換成爲學生自身的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國小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學模式,正確的、客觀的認識到自身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結合自身的實際教育特點,探索出適合的、科學的以及合理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推動新課改的實施,才能夠促進國小生的全面成長、綜合發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