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新版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勵志文章3:相信生命不會被眼淚困住 篇一

這注定是一個飽滿豐盛的節日,能把自己沉浸在書裏,或思考,或對照,或自言自語,或豁然開朗。這的確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所有的感官都打開了,我能捕捉到書中的每一個細節,以及作者想要傳遞給我思想和信息。通過讀書,我反過來看到一個可愛的自己。

以前我對自己是冷漠的,是苛刻的,甚至是不近人情。試圖用男人一切的標準要求自己,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履行怎樣的義務。無論對家庭,對同事,對交往中的朋友,之所以謙遜是因爲自卑,總覺得欠別人很多,看着別人的臉色行事,符合做事的基本規律,在別人眼中,我必須保持一個近乎完美的形象。

我不止一次的告誡自己,再苦再累,都不能趴下。雖然已經身心疲憊,但別人在看着我,我也看着自己。我不希望,不允許自己有絲毫閃失。感覺自己很辛苦,可回頭想想,好人有好報,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但又常常發現這是一種錯覺。如果不是因爲一本書,到現在都活在混沌中。

連自己都不重視,不珍惜,不知道呵護,不愛,怎麼就能幻想自己以外的人或者世界會喜歡上你?

以前的處世方式大致這樣的,一旦發生意外的狀況,或者不和常規的事情,我都不認爲那是客觀因素,而是從內部去尋找原因和答案。一定是我不夠好,一定是我不夠仔細,一定是我的問題,別人還沒怎麼着,自己已經把自己壓制的喘不過氣來。

到最後,我甚至把這種習慣性的方式傳遞給兒子。每一次和兒子有爭議,或者發生衝突的時候,都會脫口而出:“好好想想吧!你自己就沒有錯嗎?”痛苦,自卑,甚至自責,就像一個無形的怪圈。在別人離你已經很遠的時候,還不能原諒自己。

其實自己也需要呵護,自己的內在一直有個小孩。他有感覺,情緒,衝動和慾望。

這是這個春節,通過看書,我“悟”到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放過自己”。我承認我性格不好,我承認我思想偏激,我承認我桀驁不馴,可如果時間的磨刀石終將磨平我所有的棱角,那我又何必自己來磨?

現在越來越覺得一個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巨大。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眼界,以及格局,直接決定孩子以後的疆界。在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甚至會走上父母的老路,這是父母的悲哀。

記得,心理學大師武志紅曾經寫過一本書《巨嬰》,對很多原生家庭,以及普遍的社會現象進行有力的審視和批判。很多“巨嬰”不是先天就是巨嬰,而是後天人爲改造的結果。因爲愛,過分的保護,壓制,或者替你安排,一旦你想掙脫束縛,就會被一兩句看似善意的忠言逆耳給打壓,讓你承認生活的不可逆轉。

“你是那塊料嗎?你不拿鏡子照照自己?現在外邊研究生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難道你會被他們強?找份安安穩穩的工作,就呆在我們身邊,有個什麼事情,我們也好相互照顧。別再折騰了,好多人最後都後悔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甚至,“北大畢業學生出來養豬”,這樣更具殺傷力的事實,讓你絕望的活在好心人的預言裏。

下午,在回家的路上,和兒子談到大學聯考,以後的工作,社會的現狀。的確現在身邊很多人,春節期間,爲工作東奔西走。兒子說:“我要好好唸書,從這個地方邁出去,絕不會呆在家門口。”

我開玩笑說:”最好,你最好靠自己,別想靠任何人。我能力有限,除了供你上學,對你以後的工作,你要走那條路無能爲力。我也不願意求人,並且我脾氣很壞,你最好走的遠一點,咱們少見面多稀罕。”

兒子說:“我纔不會待在你身邊,誰稀罕你安排工作,我要做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妻子突然插話:“那你們單位好多人,都託人把孩子往自己的單位裏安排,爲什麼?如果外邊不好混,如果。.。.。.”

我說:還沒怎麼着,就怕了?外面的世界遠沒有你想象的那樣複雜,有挑戰競爭也有更多的機遇。”妻子的穩妥,多少有點“把錢存到銀行才安全”的思想。

即使銀行,也有清盤破產的先例,並非萬無一失。可如果一個人一出生,就一帆風順,一路暢通,不會遇到任何的坎坷和挫折。那即使他平平安安的活一生,也體驗不到活着的快樂。不在激流和風雨中錘鍊,如何享受彩虹的絢爛?

《越書寫,越明白》中有一段話:當我們在說生活時,我們其實是在說“屋檐下”發生的事情,學歷、工作、伴侶、後代、房子、車子、存款這些是基本的生活保障。當我們在說生命的時候,我們說的是內心的渴望,衝動,夢想、冒險、經歷、創造、未來、我們說的是天地間的事情。

生活不能缺少屋檐下那些最基本的東西,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從哪裏來,將要去哪裏,並且尊重自己的衝動、意願、渴望、以及看似虛幻的夢想,那我們即使活着,無疑是單薄的、粗陋的、庸俗的,甚至是不值得的。

如何活出生命的厚重與高貴?羅曼羅蘭說:多數人二十歲或者三十歲就已經活在自己的影子裏,他們的現在只不過是重複以前的自己。”但我想說,其實很多人活在原生家庭構建的圍欄裏。我不會讓兒子變成我現在的版本,更不會給兒子設限。他應該有一個屬於他來去自由、更大,更廣闊的天空。

我不想因爲愛,因爲牽掛,因爲挽留,因爲我的力量或者掌控感,而讓兒子失去飛翔的能力。我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舒暢,給別人自由,自己的生命因此得到伸展。

我也終於明白,爲何四十多歲會癡迷寫作。什麼時候都得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考慮別人的感受,受制於人。而寫作可以自己說了算,自己想寫什麼寫什麼,累了可以叫幾聲苦,痛了流幾滴淚,高興了,可以像狼一樣吼出來,把所有堆積在胸口的東西砸向大地。

文字是我的戰馬,任我馳騁。我的思想,我的感受,我慾望,就是我的長矛,我想指哪兒打哪兒。雖然現實很殘酷,你總可以爲自己創造一個故事,故事中你是自己的主角。

最近春節,走了幾家親戚,也招待了一些朋友。當人們談一個人有能力,談一個人有本事,談一個人如何成功,總是用賺錢多少來衡量。賺的錢多,肯定有本事。如果賺的少,或者不賺錢,肯定就是沒本事或者不務正業。這合理嗎?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一條河,在流經的過程中,總是根據地勢或者環境改變最初的樣子。有涓涓細流,有波濤洶涌;有默默無聞,有跌宏起伏。人都是在成長和經歷中才變的渾厚,寬廣,包容和充盈。我一直覺得,衡量一件事情,一個人有無能力,除了錢,應該還有點別的東西。

沒有必要委屈自己活給什麼人看。除了錢,除了屋檐下那些基本的東西。還應該有點別的東西。生命生而高貴,不應該成爲別人手裏的棋子,而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去哪裏。只有從生命中來的人,最終才能融進生命裏。

千萬別卡在別人認爲的正確裏,相信生命不會被眼淚困住。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無須和別人比較,大膽餵養自己的性格,沉浸自己的感受中。不需要考慮條條框框,不需要懂太多規則,甚至不需別人的經驗和教訓。每個人都有一張主宰者的臉。打開自己,邁開步子,義無反顧的一路向前。

勵志文章1:我的大學聯考 篇二

今天下午上課,和2015級電子工程的幾位同學聊起來,掐指一算,我比他們大28歲,纔想到我的大學聯考過去了三十年,一代多人了。不得不承認,我們是長江的前浪,也許還有一點點潮頭,但是早已沒有了後勢。今天應景,臨時起意,回憶我的大學聯考。

1987年的大學聯考,安排在七月的七八九三天,在天門縣城裏。我是理科生,考七門課: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語文數學滿分120分,生物50分,其他每門課100分,總分是690分。

教我們物理的,是劉學忠和魯德林老師。魯老師有着葛優式的額頭,滿滿的智慧,我寫的物理講義,有魯老師的影子。他給我的印象是不修邊幅,我凡是有不懂的,總喜歡在教室樓道里追着他問。八號上午考完物理,我們回到旅社,中午吃飯的時候,大熱天的,在走道里,大家在一起議論。澤惠學說物理考得真差,問我怎麼樣,我說,我基本上都會做,應該還不錯吧,於是他嘆氣懊悔得不得了。其實,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年的物理很難,我也只考了60多分,不管我考得好不好,我考完一門丟一門,不再放在心上。

教我們化學的,是朱光義和王金芳老師,王老師名字聽起來像女士,其實是個男老師,我是他的課代表。考化學的時候,我輕車熟路,早就做完了,檢查了幾遍,在那裏老老實實坐着,偶爾也會擡起頭來看一看,正大光明的,不是賊眉鼠眼。我讀書工作幾十年,眼睛的視力一直都是1.5,只是最近這幾年才下降了,我對這一點感到很自豪。當我擡頭的時候,我看到了坐在我前面的同學,他的最後一道題目的解答,和我不一樣。怎麼回事?我做錯了嗎?於是,我再次仔細檢查,發現真是我錯了,於是改正,於是100分的化學,我考了97分。

英語,是我的軟肋,除了上課外,幾乎不曾聽說過一句,我倒是經常聽到,母雞下蛋了咯咯噠的聲音,所以我基本上是啞巴英語,完全是死記硬背下來的,也考了60多分。有一次鄭治貴老師教我們,C的發音是西,CCTV,西西TV,不是誰誰seiseiTV,並且我連Howdoyoudo這句常用語都不知道。有一次做練習,鄭老師把第一個do空出來,How()youdo?讓我們做選擇,be,are,do,did,will,should的一堆,我傻了眼,不知道選哪一個。

嶽口高中,距離縣城約有二十公里,我們參加大學聯考要出發的時候,教室裏人聲鼎沸,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馬上要上戰場了,大家都有一點點興奮,有一點點血脈噴張。我從教室門口望出去,看到我的父親,趕了四五十里,從老家來了,來爲我送行。我很不高興,覺得自己丟了臉,別人都沒有人送,爲什麼我要人送,再說,我們都是集體坐車去縣城,就趕過來看這麼一眼?我那時候幼稚,不能理解,對父親發了脾氣,覺得他郎拖了我的後腿。

九號下午我考完了最後一門課,剛剛走出考場,我又看到我的父親和彭漢祥同學的父親在一起,在迎接我們,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知道我們的考場的。這時候,我們剛剛完成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沒有辜負家人的期待,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感受到的是無言的支撐力量。

華工540的分數線,我考了572分,我報了無線電技術專業。那個時候,我覺得能夠實現無線的遙控,真是很神奇。印象中,我是當年嶽中第三名,對這一點,我沒有確切的把握。

大學聯考,是我第一次住旅社,第一次在縣城裏過夜,吃的住的,我沒有任何的印象了。拿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和父親一起到學校,晚了沒有回家的班車,我們回不去,教我們數學的方運發老師,留我們父子倆在他家裏住了一晚上,而他自己當晚卻去天門去了,就這樣放心的讓我們在他的家裏休息,那是我第一次住在城市的房子裏。

拿回華工的錄取通知書,父母在麻洋鎮上買回去一個西瓜,晚上,我們一起乘涼,一起吃。母親說,這一次捉到了一條黑魚。黑魚,也叫財魚,顏色比較黑,肉多,有一點點兇猛。那時候,捨得買西瓜解暑,一年沒有幾次,那時候,能夠帶點葷、有小麻魚吃就不錯了,我們倒是悄無聲息地網住了一條大黑魚。

我想,不論是誰,一生中總要雄起一把,不論在什麼階段,或者是做什麼事。我的大學聯考,就是我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就算我考得不好,當時只要能夠上大學,對於我個人而言,其意義怎麼說都不過分。現在的我,應該算是知識分子了,自從我讀高中了,我就有了午休的習慣,也正是有了午休,我的一天就分成了三個單元時間,上午、下午、晚上。

今天,我還想做一點總結。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我的同學,也要感謝刻苦努力的我自己。當年的同學們,很多已經功成名就;現在的我,記日記、寫講義、寫日誌、抄紅樓夢、橫渡長江,這些萌發出來的芽芽,都是三十年前,埋下的科學與道義的種子。

我的大學聯考,就這樣,它給了我信心,也給了我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勵志文章4:你推演過自己的未來嗎? 篇三

說實話,敲出上邊題目的時候,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竟然從未想過此事,甚至從未想過一個人的未來竟然可以推演。不是說世界變化無常麼?不是說計劃不如變化快嗎?我們每一個人,又如何推演自己的未來?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過。”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審視自己的錯誤,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安排自己的未來,在不確定中爲自己找到一些可以依託的確定性,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即就是活着,與螻蟻沒有什麼兩樣。

如果看過戰爭片,一定見過那些將軍會同他的參謀們,在沙盤上推演戰爭態勢的情景。且不說戰爭最後的輸贏,把未知的形勢,抽象成具體場景,往往能讓我們看清事情的本質,清楚自己的短板和優勢,提前爲自己構築防禦工事,把不確定框在確定的範圍。

生活從來都是具體的,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裏出現的事情都在意料之中。比如從你出生那一天起,什麼時候蹣跚學步,什麼時候上幼兒園,什麼時候上國小中學,什麼時候上大學,什麼時候參加工作,多大年齡結婚。婚姻穩定後,計劃幾年內買房買車,用多少年晉升到什麼職級,何時生孩子,這不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的事情麼?

至於在這個期間,你學的好與壞,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和誰結婚,這些與個人的機遇,天分,愛好,和興趣,以及自己的人脈關係有關。別人無法改變,就連自己也無能爲力。斯多葛派有一句經典的格言:“改變能改變的,不能改變的要學會承受。如果一輩子任何事情都聽從命運的安排,無疑是可悲的。

就連死亡也都可以預期,雖然我們無法知道是具體哪一天,但總可以推演出大致的年齡段。假如我們習慣於預設最壞的情形,才能在絕地中獲得堅韌和勇氣。當那一天到來時,你內心是平靜的,是安詳的,甚至是期許的。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纔是真正的猛士。

人生其實是很長的一段,一個階段的狀態,並不能代表整個人生。過去的錯誤,的確我們無法改變,或者扭轉。但我們總可以在那些錯誤中得到一些啓示,一些教訓,一些經驗。進而在以後的經歷中,不再踏進同一個坑裏。犯錯不是我們愚笨,犯錯是爲了以後犯更少的錯誤。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這樣說:“假如我知道會死在哪裏,我將不會去那個地方。”他和沃倫巴菲特一生中投資過上百家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在全世界範圍管理2000多億美元的資產。他們不斷覆盤過去,總結經驗教訓,接觸更多優秀的人。在各種金融風暴,經濟危機,股市崩盤的關鍵時期,都能全身而退,且年化複合收益率保持在35%上,他和巴菲特雙雙被世人稱爲“股神”。這背後的機理,不僅僅是運氣和智慧,更多的是不斷總結自己,減少犯錯的機率。

很多人,總是希望把那些痛苦的,不美好的東西像切香腸一樣的拿掉,而只保留自己喜歡的那一段。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各種矛盾,各種痛苦,各種喜悅,各種意外,各種預期的組合體。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存在都是合理的。就像人體的各種病竈,各種細胞,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相互競爭,卻可以相互依存,且共生共滅。

國人講“未雨綢繆”,結合過去,直面當下,推演未來。但未來並不是單擺浮擱的存在,一定會依託過去和當下,以一種正確合理的方式存在。無論是投資,做事,成長都是一樣的道理,都可以通過推演的方式,提前對必然出現的結果,進行預防,儲備,修補,或者調整。

比如投資,你是要把投資當成你的事業,做個職業的投資人,還是僅僅把投資當成副業,只是玩玩而已?如果你要成爲職業投資人,是否符合基本的條件、知識、技能?準備投入多少錢?分幾個階段進行?是定投還是尋找最佳的時機?資金如何分配?如果是牛市,是加倉還是減倉?如果崩盤,自己如何處置?有沒有留夠備用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股市我涉入的不是很多,就拿投資數字資產來說,大部分人的經歷和我一樣,剛開始異常茫然。更多的是隨大流,跟風,不明真相的碰運氣。總是一小部分懂的人,領着一羣不明真相,被裹挾着前行。大部分人概念不清,懵懵懂懂,一頭霧水,總是用當下的好壞對標最終的成敗或者輸贏。

如果你想要把投資作爲一種生活,甚至是一種不甘平凡的生活態度,你就不僅僅心裏只想着賺錢,而要推演出最壞的結果,雖然可怕的“黑天鵝”事件現在並沒有發生,但並不代表這個世界沒有“黑天鵝”。提前增加應對策略,提前調整相應比例,提前避開無形的大坑。即使因爲經濟形勢,以及週期性回調,有些東西無法避免,也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如果你是一個寫作者,你推演過自己的未來嗎?你是準備把寫作僅僅當成自己晉升的工具,或者改變自己生存狀態的手段,還是把寫作當成一生熱愛的事業,傾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熱情?你是把寫作作爲療愈的良藥,還是把寫作作爲自己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路徑?無論是那一種情況,你都應該知道,你最終要去哪裏,你的目的是什麼,你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其實無論那一種情景,你所要投入的精力,花費的資源,是不一樣的。這個世界並沒有一套萬能的規則,適用各種不同的場景。必須結合自身的條件,現狀,推演出符合自己的原則和方法。以便找出寫作上的短板和缺陷,及時加以調整、豐富和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應當規避什麼,堅持什麼,改變什麼,打破什麼。推演是一個逐步細化的過程。有些東西裝在腦袋時,是模糊的,混沌的,抽象的,只有落在紙上,才能看清真相。大到你最終通過寫作成爲一個作家,小到你只是爲簡單的記錄生活,把文字留給後代。起點一樣,但高度和意義卻大相徑庭。

生命也是一樣一樣的。比如拿我自己做案例推演,在順境中的時候,應不應該存一筆錢,應付不時之需?兒子今年上高三,如果考上大學,四年大學需要花掉多少錢?父母雙雙都七十多歲,按照同齡人的平均狀況,應該提前預防那些疾病?如果生病,最壞應該什麼狀況,最好應該什麼狀況?手裏應該留夠多少錢,才能應對各種狀況的發生?

按照自己工作到60歲,活到90歲,加上工資社保等福利,我應該攢下多少錢,才能保證自己後半輩子衣食無憂?如果未來社會的各種保障,因爲普遍老齡化,而無法保證,自己又如何應對這些變化?那從現在開始,是否除了工作,還應該做點別的不務正業的事情,分攤自己生存的風險?

除了物質上的保證,想要活到90歲,還應該注意什麼?按照《百歲人生》書中最新的科學依據,由於科技的發展,以及生物科技的不斷突破,我們這一代人的普遍壽命將超過100歲。可原來的很多規則,制度,保障,都是按照八十歲左右設置。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空缺,無論是金錢、空間、物質上的需求將如何解決?

我現在四十三歲,除了工作,想要活到90歲甚至100歲,健康、鍛鍊、飲食、或者規律的生活,也不容忽視。那麼從現在開始,我應該注意什麼?加強什麼?接受什麼?調整什麼?保護什麼?其實所有人都一樣,無論你現在多大,處於什麼樣的狀況,都應該提前想想這個問題,別到了跟前自顧不暇,手忙腳亂,備受打擊。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但終點永遠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這話聽起來有點悲哀,但話糙理正。推演的目的是爲了少走彎路,防患於未然,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什麼叫有備而來?就是當所有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能泰然處之,欣然接受,並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什麼事情將是你唯一的遺憾?假如你還能活一年的時間,哪些事情你一定要辦到?假如你還有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甚至八十年的時間,你如何安排,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推演就是把不確定的事情放在一個確定的框架內,在有些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植入一些可控的因素,等發生的時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反而少了煩惱。人生猶如下棋,無論如何變幻,無論怎樣出其不意,到最後,很多結果總是極其的相似。再變,你也走不出這個棋盤。

勵志文章7: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篇四

01

近日,一則勵志短片《人生自定義》,刷爆朋友圈。

短片的開頭,是一句戳中萬千網友心的話:“出生那天,我們都不知道,這是個不講道理的世界。”其中衆多主人公里,可能就有你我的身影。

家境優越的富家小姐,每天都有各類的輔導拓寬技能。生活上有專職司機和保姆照顧起居,衣食無憂的生活,卻讓她覺得煩躁,感到負擔。

路邊果店老闆的女兒,因爲貧困的家境,無法去英語輔導班學習,只能望着那張傳單無助失落。

天生就具有天賦的天才選手,不必耗費過多精力,就可以輕而易舉取得勝利。

而日日夜夜都在努力練習,不顧汗水浸溼衣服,爲了夢想,不斷拼搏的普通選手,卻一遍又一遍地體會失敗的苦楚。

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巨大差距,使我們漸漸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的設定。但身而爲人,我們仍舊不能放棄,要努力爲自己創造出一片天地,不要輕易認命。

沒有好的家境,那就選擇在任何空閒時刻學習英語。

沒有好的天賦,那就選擇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爲自己再拼一把。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卻可以闖蕩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生命是黯淡,或是閃亮,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熱情,去面對這充滿困境的世界。與其怨天尤人,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難。

畢淑敏說“你不能要求擁有一個沒有風暴的人生海洋,因爲痛苦和磨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個沒有風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02

人生的選擇權,不在於他人,而是緊緊地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最近,表姐在舅舅的介紹下,進入一家單位實習。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表姐就辭去了這份工作。

面對着舅舅的責罵與疑惑,表姐只是坐在沙發上掩面哭泣,並沒有過多的言語。怯懦、不堅定在她的臉上格外明顯。事後我問她時,她才慢慢向我吐露心跡。

原來由於職位低,任職經歷淺的原因,裏面的老員工,時常會欺負表姐。

明明不是她工作範圍之內的事情,卻總是會硬塞給她。事後出現了紕漏,老闆責怪時,他們又會將所有的責任推卸到她身上。

一來二往之間,表姐就對這份工作失去了熱情。

那天與表姐一同入職的還有鄰居家的曉芬,當表姐一遍又一遍抱怨那些老員工壓榨新人時,曉芬卻在這些交代的任務中,不斷提升自我。

她知道自己還很稚嫩,無論是處事,還是工作能力都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她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不懂時,她就以最謙虛的態度去請教別人,出錯時,她就將失誤的原因記下,以保證自己不會再犯。

慢慢地,她在衆多員工中脫穎而出,深受老闆和同事的喜愛。

那些看似額外增加的任務,卻成爲了照亮她前行道路的明燈。

日積月累的經驗,開朗的心態,讓她在職場上開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選擇自怨自艾,讓我們的人生看不到任何光彩,但選擇接受現實,努力成長,卻可以爲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社會不會因爲你的脆弱,就善待你,機會永遠都是留給那些懂得去承擔的人。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堅強,是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點,不以淚水代替意志,從不曾輕言放棄。你的選擇,代表着你人生的格局。

03

命運就像一個轉盤,一半寫着幸運,一半寫着悲傷,當轉盤轉過悲傷的那一段旅途,總會迎來屬於你的幸運。

提起周星馳這位喜劇界的大師,大家的腦海中可能就會浮現出許多無厘頭的片段,這些片段至今都還被奉爲經典。

但即便是擁有如此成就的人,也曾一度落魄,被人瞧不起。

當時周星馳只是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在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中,他飾演被梅超風一掌打死的士兵。爲了能多出鏡幾秒,他自作主張的和梅超風對了一掌,等到第二掌拍來,他才抽搐着死去。

導演見他擅自加戲後,大發雷霆地責罵道:“你懂不懂規矩,一個小跑龍套的,要是不聽話,從中搗亂,我可以馬上叫你滾出劇組,有你不多,無你不少。”

周星馳一度被導演罵得擡不起頭來,內心很是委屈。

他和梅超風對了一掌的那段戲也被剪掉,重新補拍。這樣扮演着各類出場只有幾秒的甲乙丙丁的龍套生涯持續了整整十年。

十年來,他看着同時期的好友一個個成爲了受人追捧的大明星,而自己仍舊是個無名小徒時,他也曾彷徨,難受過。

正如同,他問當時紅極一時的鄭裕玲自己以後會不會紅,而她諷刺他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爲主角一樣的悲傷。

但周星馳並沒有因此而頹廢,而是像電影中的尹天仇一樣儘管面對着別人的嘲諷和謾罵,卻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定着自己的夢想。

最終他搞笑的表演風格讓他漸漸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機會出現在他的面前,而他也緊抓住了這次人生翻盤的機遇,塑造出了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生特異的賭聖阿星等許多無法超越的經典人物,成爲了我們心中永遠的“星爺”。

我們應該接受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熱氣騰騰的活着。

哪怕所有人質疑你的決定,鄙視你的出身,我們仍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前行。

這荊棘道路上的重重障礙,當我們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走過後,相信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幸福。

04

泰戈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今天遭受的所有苦難,吃過的虧,抗下的罪,不得不忍受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照亮你前路的光。

一個人成功的背後,一定有着她的辛酸,一個人失敗的背後,也一定有着她的懶散。

很多人都說自己已經拼盡了全力,只是上天不公,未曾給予他們機會。但一個人如果足夠發光發亮,到哪裏都必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人生不會永遠都是苦楚,它總會給予你幸福。

那些痛苦與艱難的旅途,只是爲了磨鍊我們的意志。不被眼前的磨難所打敗,不斷地朝着自己的夢想前進,追逐自己想要的未來,是我們最應該堅持的人生態度。

所謂命運,其實就是曾經所做選擇的總和。未來是選擇繼續平庸,還是咬緊牙關努力生活,你決定好了嗎?

勵志文章5:不執念於唯一目標,生活纔有更多可能 篇五

01

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一年了,我一直執念於所謂的目標。在這樣的狀態中,我似乎被這唯一的“目標”矇蔽了眼睛,劫持了心情,周圍的一切都無暇顧及。當希望又一次落空的時候,我忽然感覺自己找不着方向了。

一天後,這條消息下面又新增了一條評論:謝謝朋友們關心,我沒事。之前有些幼稚,所謂的目標沒有達成,還貽誤了很多重要的事情。也給你們提個醒哦,千萬不要像我一樣!

我最終並不知道這位朋友遭遇了怎樣的挫折,但她的坦誠和分享,讓我一下子記住了她。

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她一樣,走過這樣的彎路呀!心裏瞄着某件事情,一股腦兒地向前衝,在努力和彷徨中,患得患失,自顧不暇。

然而,躊躇滿志、全力以赴的結果,換來的卻是一聲嘆息。在迷茫和失落中猛然擡頭,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太多的風景。

02

拉拉是我多年前出差時認識的一位大姐,我跟她平時雖然聯繫不多,但通過朋友圈經常關注她的動態。

她是個愛旅行的人,經常能看到她在朋友圈曬出的四處旅行的照片和札記。

工作之餘,她開了家咖啡館,教授花藝課,還舉辦讀書會。我驚歎於她能同時做那麼多事情,也一直很好奇她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

後來,通過她在公衆號分享的文章,我找到了答案。

她在一篇文章裏說:“年輕時,我也曾執着於爲自己制定的目標。爲了特定的目標,我夜以繼日,不懈努力,固守着程式化的軌道,不敢有絲毫停頓和懈怠。我忽略了身邊日常的小幸福,更別說花時間和精力去經營自己的興趣愛好了。”

也就是從那以後,她意識到,生活不應該被特定的目標綁架。

於是,她重拾從前的愛好,背起包去旅行,與人合夥開咖啡館,還辦了花藝培訓班,組織讀書分享會。當她不再將心思,聚焦在原來唯一的目標時,生活,在眼前展開了廣闊的畫卷,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不執念於唯一目標,生活纔有更多樂趣,人生也纔會有更多可能。

當你苦苦追求,艱難跋涉,原來的路走不通時,這樣的態度,纔不至於讓你陷入困境別無選擇。

03

回想近年來走過的路,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顛簸呢?

總以爲,爲了心中認定的那個目標付出的所有努力,會不負前面不遠處的夢想,於是,毫無保留地付出,自以爲是地堅持。等靠近又走遠,希望又失望,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原地兜兜轉轉,總是找不到突圍的方向。

環顧四周,那些曾經陪伴我成長,讓我信心滿滿的生命的禮物,早已被冷落在一邊。

朋友圈那位朋友的消息和留言,讓我及時洞悉了自身的處境,從頹然中驚醒。

認真反思當下,沒有實現目標,這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全神貫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份執念,讓我身心俱疲,遺失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而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折磨,更是對生命的辜負。

制定階段性的目標,併爲之付出努力,是人生不斷向上的必由之路。

但是,如果因此被目標限定思維,被形勢框住格局,人生就會陷入被動。

04

生活本應是多元的,努力將有限的日子活出精彩,是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的義務。

努力工作賺錢,不意味着就要放棄生活中的興趣愛好;傾心追逐目標,也並非需要目不斜視,無暇顧及其他。“真正困住一個人的,不是鋼鐵鑄就的牢籠,而是心中矗立的高牆。”

拉拉姐今天又在朋友圈發了條消息,她爲自己的2019年定了個小目標,要學習一樣樂器尤克里裏,問有沒有相約一塊兒學的朋友。要知道她已經年過五旬了呀!不拘泥於唯一的領地,才能不斷拓展生活的維度。

而我,爲了所謂的目標,曾一度迷了路,還差點迷失了自己。

不是任何目標,都適合將所有的力氣傾注在它上面;也不是每一條道路,都值得我們毫不猶豫地一路走到盡頭。

放棄一棵樹,你或許會擁有整片森林。不執念於唯一的目標,生活中才會發現更多可能。

很喜歡這樣這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有點殘酷但很可愛的生活,值得我們放下包袱,去發現更多的可能。

勵志文章6:越艱難,越要活出自己的色彩 篇六

01

前路再難,在調轉思維後,依舊可以看到希望。

大學同學曉琳,一畢業就被上海某知名公司錄取。

當她滿懷希望地規劃着自己的藍圖時,現實卻給了她重重的一擊。

繁瑣的公司業務,上級嚴厲的指責,同事的互相推脫,很多事情都讓她感到力不從心。

她從未想過在學校裏一直備受誇獎積極能幹的自己,在進入社會後會是這副模樣。

漸漸地她迷茫了,對於前方的荊棘,她開始恐懼嘗試,逃離的思想佔據了她的內心。

但當真正選擇去留的時候,她糾結了。下一個地方會比現在更好嗎,會不會又一次重蹈覆轍?她不停地問自己。

最終她明白了,生活該來的坎坷是人怎樣躲避都逃不掉的。

逃離不過是一種自我寬慰,對生活的一種妥協罷了。而她不想就這樣認輸。

想通之後,她開始正確面對自己的短板,並且不斷地改善它,對於從前那些懼怕的,不敢去嘗試的,她現在都奮力一搏。

她說:越跟高手切磋,才越明白自己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優秀的人永遠不會少,人生唯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航船,駛向自己想要的遠方。

後來的她,在經歷一番改變後,變得自信果敢,深受上司的喜愛,在職場上可謂是如魚得水。以往的光彩重新回到她的身上,徹底揮別了過去喪喪的自己。

逃離,是我們面對挫折時的本能反應,我們總在想,換一個地方,也許生活就會有所改善,卻不知一次次的逃避,一次次的妥協換來的只會是愈加頹廢的自己。因爲人一旦習慣了妥協,任何你想要的都會離你遠去。

我們常常懼怕於生活的挑戰,其實那不過是自己對於自己的不自信。生活沒什麼坎坷是註定跨不過去的,沒有拼盡全力誰都沒權利說自己不行。

有時候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也許就能得到一個全新的視野。而希望,常常就在你拋棄喪氣思維的下一秒,它對於樂觀的人來說永遠都不會缺席。

如席慕蓉所說:“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

02

即使面對未知的未來,學會微笑以對,也依舊能望見希望之光。

2019年初,豆瓣評分爲9.5的大型醫療紀錄片《人間世2》開播。這部直面醫患關係,沒有任何劇本彩排,每一幀都展露了真情實感的紀錄片,仍舊像往季那樣,一開場就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我要呼吸,我要呼吸。”

冰冷的手術檯上,傳出一陣陣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每一聲都是那樣的恐懼與絕望,一下子就將觀者的心揪到了極點。

你不會想象得到,在這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裏,這羣孩子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骨腫瘤,一種發病率爲百萬分之三的癌症,盯上了正處於花樣年華的他們,讓他們的每一天都飽受病痛的折磨與煎熬。

雖然生活以痛吻之,他們卻選擇報之以歌。

“你把手舉到頭頂,再突然張開五指,恭喜你,給自己放了一個煙花,一次還可以放兩個喲。”

13歲的杜可萌在面對滿目瘡痍的生活時,依舊選擇以一種樂觀的心態來鼓舞身邊的病友和自己,那種純粹的笑容總是能在她的臉上望見。即使有時會被現實打擊得有點疲憊想要退縮,但是下一刻她依舊會變成那個朝鏡頭微笑揮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孩子。

她所做的一如她曾經說過的那樣:寧願斷腿,寧願傷痕累累,只要命還在,一切都不是問題。

離開了醫院的她,此刻依舊在與病魔戰鬥。氣色的好轉,給了她繼續前行的勇氣。

未來的生活會如何,誰也不知道,但是她要走的路,她自己始終明白,就如同她微博上說的那句“衝鴨”那般,心中的希望會一直支撐着她到達彼岸。

在苦難面前我們總習慣於抱怨,卻不知生活的痛是人人都要歷經的。不歷經坎坷何以成長,誰不是在直面挫折後才變成真正的勇士的。

生死麪前,尚能微笑以對,在生活的小磨難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退縮?即便前路只有1%的希望,我們也要堅信自己會是那被上天眷顧的錦鯉。微笑前行,未來只會更好,不會更差。

03

再渺茫的生活,學會堅持,依舊可以破繭重生。

一提到馬化騰,我們總是會聯想到他騰訊集團創始人兼執行總裁的身份,而不會想到這個擁有着市值1700多億美元的商業巨頭,在創業初期也曾遭遇過難以想象的挫折。

那時候的騰訊尚在創業初期,缺少錢力的他們,在運營QQ時麻煩叢生。

缺少註冊用戶,爲了達到3萬用戶的目標,馬化騰不得不走進校園做推銷,但是這樣的方法實在太慢了,也許兩年也未必能達到,說不定那時的公司已經破產了。後來經過再三思慮,他選擇去網上推廣。

最終,在他和員工的努力下,用戶人數終於得到了提升。

但是那時候的社區十分的寂靜,根本就沒人在裏面聊天,爲了讓社區顯得很熱鬧,他不停地更換自己的頭像,有時還要假扮女生陪別人聊天,活躍氣氛。

之後雖然用戶瘋漲,但隨着投入的增多,他們又陷入了新一輪的危機。由於資金短缺,沒錢購買更先進的服務器,使他們不得不日以繼夜地接一些瑣碎的工作來養活QQ。

然而儘管四處碰壁,馬化騰也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希望。最終柳暗花明,他的計劃書得到了認可,獲得了兩家公司的資助。

慢慢地,騰訊開始步入正軌,逐漸成爲了如今的互聯網行業巨頭之一。

堅持是人生的底色,即使生活如何地打擊,我們也要堅信風雨之後就會有彩虹,堅信堅持過後的世界一定會有自己渴望擁有的美好。

04

西•切威廉斯曾經說過,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會遇到從各個方向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速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航舵,即使是暴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

只要心有信仰,即使前方荊棘叢生,也依舊能走出坦途。

坎坷是人生的必修課,誰都沒有一步登天的權利,通向未來的路誰都不簡單。所以與其向生活妥協,倒不如努力越過苦難,給歲月增添一些色彩,給人生一次不言敗的機會。

笑對挫折,將苦難看成一種人生的體驗,生活便會樂趣橫生。沒有什麼事是不能轉化的,也沒有什麼能阻擋堅定的步伐。

願你能做自己世界的英雄,勇於跨越險阻。

我相信,披荊斬棘後的你一定能收穫別樣光彩。

勵志文章8:人生的“C位”,需要你主動爭取 篇七

01

“C位”這個詞,在2018年以光速火爆,成爲名副其實的網絡熱詞。

其中“C”即英語center,“C位”即最中心和最顯眼的位置。

2018年,某團體選秀節目更是將“C位”一詞推向高潮,於是,“C位”成了最優秀最閃亮的代言詞。

隨着“某某男星C位出道”、“某某女星C位閃耀”、“某某女星人氣C位”等微博熱搜的出現,拉開了全民“C位”的大幕。

然而,“C位”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步步向金字塔頂尖攀登的過程。這個過程裏有曾經揮灑的汗水和不斷的練習,長年累月向着夢想持之以恆的堅持,更有對目標的追求和踏出舒適區不服輸的死磕。

02

做你目標裏的C位。

根據以往的經驗,但凡出衆之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目標明確。

沒有目標的努力,就像黑暗中的遠征,很難到達想去的遠方。

阿夢和小落是大學同學,畢業五年,差距越來越明顯。

阿夢選擇的道路是不怕吃苦,不斷充實自己,她的目標從小變大,學習掌握行業基礎知識、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也注重學習英語。

工作三年後的目標是成爲部門主管,或者跳槽到跨國企業。

如今第五年,阿夢已經成爲行業內有名氣的設計師,跟國外的客戶交流毫無障礙,走向了國際化。

而小落一直處於迷茫狀態,找了一份辦公室文職工作,平時刷刷劇,跑跑腿,一年又一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由於單位流動性不大也沒有什麼上升空間,小落的職位沒有什麼變化,依舊重複五年前的工作內容,人生也沒有什麼突破。

對於每個人來說,時間是最公平的。

沒有目標的浪費,就是對人生最大的不尊重。

當你擁有一個可以爲之奮鬥的目標時,你會覺得全身充滿幹勁,人生滿載希望,從一步步的進步到大跨步的前進,只需要你靜下心,想好目標,人生的“C位”就能離你更近一步。

餘生太貴,請不要漫無目的的浪費。

03

走出舒適區,做人生的“C位”主角。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有關一個人沒有成就的幾大根源,其中一個就是“自我設限”,殺死自己的潛能,看低自己的能力,從不走出舒適區,把可能成功的一切機會推向了身後。

如果按一個人的成長軌跡來說,很少有順風順水的道路,一個人的成長路徑必然不破不立,只有選擇的難走的路,纔有可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成爲人生的“C位”之主。

雷軍29歲時,已經升任金山公司總經理,當時的馬化騰纔剛到電信局上班,李彥宏還在美國讀書,馬雲在吃閉門羹,雷軍可謂是年少得志,可已經到達這樣高度的雷軍並沒有選擇一路舒適下去,十年的金山生涯,讓他更加懂得科技的重要性。

2010年,41歲的雷軍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這個年紀對於普通人來說早就沒什麼幹勁了。

然而,雷軍選擇走出舒適區,開始創業,短短几年的時間,他把小米辦得風生水起。

試想如果當初雷軍沒有勇敢邁出這一步,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小米科技。

人的一生,最怕的就是碌碌無爲,還說平凡可貴,走出舒適區,嘗試各種新領域,纔算是活出自己人生“C位”的精彩。

04

隨時做好準備,掌控人生“C位”。

2018年的最後一天,羅振宇發表了跨年演講,主題是“小趨勢”。

“小趨勢”就像決定未來變化的潛在力量,不是那麼大張旗鼓,卻要隨時做好準備,等待時機,才能在它到來時把握住機會,捕捉未來變化的信號。

以前,變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變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而我們,面對現在快速變化的社會和知識,需要增強自己的敏銳度,去把握這些變化,繼續吸收學習,時刻準備,而不是停滯不前。

想當人生的主角,成爲閃耀的“C位”,就需要把人生的方向盤緊緊握在手中,才能逆風不落水,順風快速前行,以變化應對變化,以增強能力抵禦風險。

如同當初因爲時尚芭莎晚宴站錯“C位”而飽受爭議的張韶涵,不管人生曾跌到什麼樣的低谷,她都沒有放開人生的方向盤,她選擇繼續練習唱歌、健身,創立自己的品牌,多領域發展。最終在某綜藝節目上,憑藉自身優秀的唱功再度翻紅,這是實力的證明。

你的人生你做主,大膽設立目標,勇敢邁出舒適區,大力掌控人生方向,做好準備,你的人生“C位”,你值得擁有!

勵志文章2:深到骨子裏的成熟,是原諒自己的不完美 篇八

前兩天,一個關係很好的高中同學想約我見面。我以爲她要和我敘舊,沒想到,是求救。

我不知道能幫她多少,但確實很能體會她的煩惱。

今年初,她剛升職,跨過年薪五十萬的門檻,作爲朋友圈裏的人生贏家,她也終於不得不面對人生贏家們的終極難題:我有錢了,可我依然過得很不好。

這種不好,已經不是第一個人跟我說起。

身邊很多人,年薪五萬的時候,總覺得年薪五十萬就心滿意足,於是削尖了腦袋奮鬥,千難萬難,終於走上了開掛之路。可是,年薪五十萬後卻發現,好像日子並沒有多少好轉。

過去總覺得,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畢竟“錢一到手,萬事皆有”,可後來才發現,暴富過後,依然是憂愁。

有人說是因爲壓力和焦慮,今天的五十萬,明天可能根本不值錢。還有人說是因爲慾壑難填,跟錢沒關係,而是停不下來,沒有盡頭的困惑感。

我們每天不是忙着賺錢,就是在賺錢的路上,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現在的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我們卻失去了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書,忽然明白了爲什麼我們拼命變得更好,卻還是過得不好。這本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過去,我們都覺得只要努力變得更好,生活就會更好,可塞利格曼卻告訴我們,我們不需要和缺陷較勁,而是要學會區分哪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努力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接納那些不能改變的。

“我不夠好”是最大的自我攻擊

我有個大學同學,腦筋靈活,善良熱心,可就是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事業上屢屢受挫。

每天都活在焦慮裏,看着別人混得風生水起,報了很多課程,學習說話技巧,還經常強迫自己去參加社交活動,和陌生人說話。

她很努力,可每天依舊很焦慮。

我問她,爲什麼非要強迫自己。

她提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這樣不好,得努力讓自己變得外向開朗一點,人生纔會更順利。

這種“我不夠好”生活裏比比皆是,女人總覺得自己太胖了、太醜了,男人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擔心被同齡人拋棄。

於是我們很努力。可是越努力,越焦慮。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個不能自我接納的人,很難在這個世界有所作爲。

小時候,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足夠勤奮努力,沒有得不到的東西,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可塞利格曼卻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中糾正了這種誤區,有些事無論你多努力,就是做不到。

一個人的人格特徵中,很多都是不能改變的,比如容貌、性格、智商、身材甚至某些消極情緒都具有先天性,很難改變。

深到骨子裏的成熟,

是原諒自己的不完美

TED舞臺上曾經站上過一個女孩,讓觀衆震驚。

她的名字叫麗茲·維拉斯奎茲,被稱爲全世界最醜的女人。麗茲的身高1.57米,體重從未超過27.3公斤,4歲一隻眼睛就失明瞭。

她出生時,醫生告訴她的媽媽:“你的女兒可能永遠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可麗茲的父母還是把她回家,像正常人一樣愛她,撫養她。

從小到大,麗茲都生活在周圍人的歧視裏,她也有過自閉的時期,好在家人的鼓勵,讓她重新面對生活,勵志成爲出色的演講者,擁有自己的事業。

面對網友的刻薄攻擊,麗茲用她的親身經驗告訴所有人:“他人的評價並不重要,只有你能定義自己”。

最終,她開始在世界各地演講,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當一個人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深信自己不能夠解決時,就會表現出自卑情結。這就是塞利格曼說的信念的力量。

如果你相信自己無法改變,改變就會變得困難。如果你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你就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別人不愛你的跡象。可相反,如果你願意相信,越容易實現。

《風雨哈佛路》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名叫麗茲的不幸姑娘,出生在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父母都是癮君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就無家可歸,睡在地鐵站,在垃圾堆裏找食物充飢。這樣一個人,很難讓人把她和哈佛聯想到一起,可偏偏這個女孩成了千萬人的偶像。

讓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她的童年夥伴。同樣是個過得不太好的姑娘,結局卻和女主角有着天壤之別。

麗茲因爲成績好被派去波士頓參觀大學的時候,同伴說她白日做夢。

麗茲去參加紐約時報獎學金面試,同伴說她永遠進入不了那個圈子。

麗茲勸她一起讀書,她說那是不可能的。

麗茲問她將來想做什麼,她說,沒準就做個妓女。

於是,你就會發現,同樣的境遇之所以有不同的結局,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未來。

當然,信念並非萬能,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改變一件事到底有多難。

就像塞利格曼說的,我們常常錯誤的認爲自己是意志力薄弱的失敗者。但實際上很多事情我們永遠改變不了。

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接納。如何做到呢?

有這麼幾個方法,值得借鑑。

首先,接納平凡。很多時候,我們過於自我評判,是對平凡有種誤解。

平凡並不是平庸,更不是碌碌無爲,而是一種對自己的包容和體諒。比出衆更重要的是,允許自己是個平凡的人。

其次,遠離他人的評判。有時候,我們努力拼搏,總想變得更好,常常並非出於真心喜歡,而是爲了活在別人眼裏,成爲他們喜歡的樣子。

最後,改變對失敗的看法。塞利格曼一直強調的認知療法,就是教我們改變自己的觀點。

如果你把一次失敗當成能力的缺陷,就會沉浸在痛苦裏,但如果換個思維方式,把它看做一次經驗,就會重拾勇氣。

總而言之,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這回事,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接納不能改變的,改變那些我們可以改變的。這纔是幸福的起始點。